中国人类学基本阅读书目问题

合集下载

人类学考研必读书目

人类学考研必读书目

人类学考研必读书目
在准备人类学考研的过程中,必读书目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值得考虑阅读的人类学书目:
1.《文化人类学》(作者:埃伦·巴特尔斯):这本书是一本经典的文化人类学教科书,涵盖了文化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人类学的基本概念》(作者:罗伯特·哈斯基尔):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概述,涵盖了人类学的主题和理论。

3.《人类学导论》(作者:布莱恩·帕金斯):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来理解人类学的概念和方法。

4.《人类学的范围》(作者:马里昂·博伊德和菲利普·瑞伊斯曼):这本书是一本关于人类学范畴的经典著作,涵盖了文化、语言、生物和考古学等多个方面。

5.《文化的象征性》(作者:克劳德·利维-斯特劳斯):这本书是一本经典的文化人类学著作,探讨了文化象征和意义的重要性。

6.《考古学》(作者:科林·伦诺克斯):这本书提供了关于考古学的全面介绍,介绍了考古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7.《人类学中的性别》(作者:艾琳·卡伦):这本书探讨了性别在人类学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性别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以上这些书都是人类学考研必读书目,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提高你的考试成绩。

- 1 -。

中国人基础阅读书目

中国人基础阅读书目

中国人基础阅读书目
中国人基础阅读书目可以涵盖广泛的主题和领域,旨在帮助读者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哲学、文学等各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中国人基础阅读书目:
1.中国历史:
•《中国通史》(梁启超著):概括介绍中国历史发展的经典著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黄仁宇著):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

2.中国文化和哲学:
•《论语》(孔子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经典之一,包含了儒家思想的精华。

•《道德经》(老子著):介绍中国道家思想的经典著作。

•《资治通鉴》(司马光著):涵盖了中国自公元前403年至公元959年的历史编年体著作。

3.中国文学经典:
•《红楼梦》(曹雪芹著):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家族、爱情、人性等多方面内容。

•《水浒传》(施耐庵著):中国古典小说,描绘了108位好汉的故事。

4.现代文学作品:
•《活着》(余华著):描述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时期的故事,反映了普通人在历史变迁中的生存状态。

•《白鹿原》(陈忠实著):描绘了中国北方山区的历史变迁和人物命运的小说。

这些书目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思想,是一个初步了解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好的起点。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一步选择阅读。

人文地理学,《人类学》推荐书目

人文地理学,《人类学》推荐书目

《人类学》推荐书目
一、必读书目
3、可持续发展与社区建设,胡延照、陆炳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
4、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秦大河等主笔,新华出版社,2002.5;
二、选读书目
17、2001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
待搜索
4、人口生态学,潘纪一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8月;
6、只有一个地球,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
9、循环经济——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
10、人类环境和自然系统,「美」N.J.格林伍德,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年;
12、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戴维.皮尔思等著,中国财经出版社,1996年6月;
15、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杨云彦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9;
16、环境经济学,历以宁、章铮,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年9月。

21、环境科学,「美」内贝尔著,科学出版社,1987年;
23、灾害与我们,罗祖德、徐长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

人类学阅读基本书目

人类学阅读基本书目

人类学阅读基本书目(整理篇)日期:2009年6月15日09:191.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P>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

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

因此,本书将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

</P></P>2.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P>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

当前的世界人,我们到处可以看见男女们互相结合成夫妇,生出孩子来,共同把孩子抚育成人。

这一套活动我将称之为生育制度。

生育制度是个新名词,因之我得先说明一下这名词的意思。

</P>3. 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版。

</P>本书是用文学体裁写成的学术专著。

它述说两个家庭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与经济的背景下,面对新的商业社会的经济方式,如何调整适应以求新的发展或因不能适应而日渐衰落,再现了30年代前后中国农村生活的情景及经济变迁的剖断面。

文字浅显流利朴素平白,内容丰富生动。

</P>林耀华(1910- )中国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组成员。

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哲学博士)(1940年),曾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主任。

重要著作有:《严复研究》(1934)、《义序的宗族研究》(1935)、《金翼》(1948),主编《原始社会史》(1989)和《民族学通论》(1992)。

</P></P>4. 王铭铭:《西方作为他者:论中国“西方学”的谱系与意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

人类学参考书目(已分好类,非常全面)

人类学参考书目(已分好类,非常全面)

人类学参考书目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社会人类学导论》,(英)陆一士著,黄宣卫、容贵译,台北:五南图书公司,1985年。

《人的创始纪——文化人类学的源流》,猛等编著,人民,1987年。

《当代人类学》,(美)哈维兰著,王铭铭等译,人民,1987年。

《文化和社会人类学》,(美)莫菲著,吴玫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

《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P·K·博克著,童奇志译,人民,1988年。

《文化人类学》,马文·哈里斯著,,1988年。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构架》,庄锡昌、志民编著,人民,1988年。

《人类学史》,哈登著,廖泗友译,人民,1988年。

《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日)绫部恒雄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文化室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美)C·恩伯和(美)M·恩伯著,杜杉杉译,人民,1988年。

《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美)墨菲著,王卓君、吕辿基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

《文化人类学历史导引》,王海龙、何勇著,学林,1992年。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黄淑娉、龚佩华著,高等教育,1996年。

《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夏建中,中国人民大学,1997年。

《社会文化人类学演讲集》,周星、王铭铭,天津人民,1997年。

《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美)马尔库斯和费彻尔,王铭铭、蓝达居译,三联书店,1998年。

《社会人类学概论》,,(美)克拉克斯勒著,钟兆麟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1年。

《本土化:人类学的大趋势》,许杰舜主编,广西民族,2001年。

《文化人类学调查》,汪宁生著,文物,2002年。

《人类学通论》,庄孔韶主编,教育,2002年。

《社会人类学》,朱炳祥著,大学,2004年。

《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英)奈杰尔·拉波特和(英)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亚辉等译,华夏,2005年。

中国人类学经典书目

中国人类学经典书目

中国人类学经典书目1. 《中华民族古代社会的人类学研究》《中华民族古代社会的人类学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于1989年出版的一本经典著作。

该书通过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深入研究,探讨了中华民族古代社会的人类学特点和演变规律。

2. 《中国人类学史》《中国人类学史》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的一本重要著作。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人类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个阶段和学派的演变。

3. 《中国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中国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的一本重要著作。

该书从理论和方法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人类学的研究方向、方法论和基本理论框架。

4. 《中国人类学的现代化问题研究》《中国人类学的现代化问题研究》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的一本重要著作。

该书关注中国人类学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讨了如何推进中国人类学的现代化建设。

5. 《中国社会人类学》《中国社会人类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的一本重要著作。

该书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交叉视角,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结构、变迁和文化特征,对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6. 《中国人类学研究方法与实践》《中国人类学研究方法与实践》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的一本经典著作。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田野调查、访谈、观察等,为人类学研究者提供了实用的指导和参考。

7. 《中国古代人类学研究》《中国古代人类学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的一本重要著作。

该书通过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考古、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古代人类学的价值和意义。

8. 《中国民俗学与人类学研究》《中国民俗学与人类学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的一本经典著作。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民俗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为研究中国民俗和文化的学者提供了重要参考。

9. 《中国农村人类学研究》《中国农村人类学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的一本重要著作。

人类学考研必读书目

人类学考研必读书目

人类学考研必读书目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学科,也是考研中常见的专业之一。

如果你想在考研中顺利通过人类学专业的考试,以下是一些必读的书目推荐。

1. 《人类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Anthropology) by James Peoples and Garrick Bailey:这本书是人类学领域的经典教材,它全面介绍了人类学的各个分支、研究方法和主要理论,是入门学习人类学的必备读物。

2.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 by Serena Nanda and Richard L. Warms:这本书是一本关于文化人类学的教科书,内容涵盖了文化的概念、构建、传播和变迁等方面。

它也介绍了人类学家如何研究文化现象,以及文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社会人类学》(Social Anthropology) by Adam Kuper:这本书是一本介绍社会人类学的教科书,它详细讲解了社会结构、家庭、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它也介绍了人类学家如何研究社会现象,以及社会对人类行为和文化的影响。

4. 《人类学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in Anthropology) byH. Russell Bernard:这本书介绍了人类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如何设计研究问题、如何进行野外调查和如何分析数据等。

这对于考研和从事人类学研究的学者都非常有用。

5. 《生态人类学:环境、文化、经济》(Ecological Anthropology: Environment, Culture, Economy) by Roy Ellen, Peter Parkes andAlan Bicker:这本书介绍了人类学家如何研究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包括文化、经济和生态等方面的内容。

它也讨论了环境变化对人类行为和文化的影响。

以上这些书目是人类学考研必读的书目,它们涵盖了人类学的各个方面,帮助你更加深入地了解这门学科,从而更好地准备考试。

人类学经典阅读书目

人类学经典阅读书目

人类学经典阅读书目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社会和生物学的学科,而人类学经典阅读书目就是人类学领域中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献。

这些书目涵盖了人类学的各个分支和主题,对于理解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我为您列举的十本人类学经典阅读书目:1.《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 爱德华·伯纳德·泰勒这是一本经典的人类学著作,它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原始社会文化的起源和演化。

2.《文化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克里夫·格尔茨这本书是人类学领域的经典之作,通过对不同文化的解读和理解,探讨了文化的构成和意义。

3.《人类学: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科学》(Anthropology: The Science of Human Culture and Society)- 韦拉·伯恩斯这是一本全面介绍人类学的教材,涵盖了人类学的各个分支和研究方法。

4.《文化与人类行为》(Culture and Human Behavior)- 琼·卢克斯这本书讨论了文化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探究了文化如何塑造我们的思维、行为和社会关系。

5.《人类学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Anthropology)- 约翰·卡尔瓦尔霍这是一本入门级的人类学教材,介绍了人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6.《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 卡罗尔·瑞曼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和理论,包括文化的特征、演化和变化。

7.《人类学与当代世界》(Anthropology and the Contemporary World)- 艾德蒙·利贝特这本书从人类学的视角分析了当代社会和全球化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8.《性别人类学》(Gendered Anthropology)- 凯瑟琳·亚伯拉罕这本书探讨了性别在不同文化中的表达和变化,揭示了性别对社会和文化的重要影响。

人类学入门书单

人类学入门书单

人类学入门书单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学问,它探讨了人类的起源、发展、文化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一本好的人类学入门书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人类学入门书单,帮助读者快速了解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1. 《人类学:一种科学的自传》作者:纳普尔斯这本书是人类学领域的经典之作,作者通过自己的学术经历和实践,向读者介绍了人类学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本书以生动的语言和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适合初学者阅读。

2. 《人类学导论》作者:埃里克森等这本书是一本综合性的人类学入门教材,涵盖了人类学的各个分支和研究领域。

作者从文化人类学、物质人类学、语言人类学和生物人类学等多个角度介绍了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本书结构清晰,内容全面,适合作为人类学的入门教材使用。

3. 《人类学:一种全球观》作者:马文·哈里斯这本书是一本经典的人类学入门读物,作者从全球化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人类的文化差异、社会体系和环境变化等问题。

本书通过具体实例和案例,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类学的核心观点和思考方式。

4. 《人类学的本质》作者:波尔这本书是一本比较抽象和理论性的人类学著作,作者通过对人类学的本质和目标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理论。

本书挑战了传统的人类学研究范式,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

虽然对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对于对人类学有深入了解的人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

5. 《人类学简史》作者:赫斯特这本书是一本人类学史的概览,作者从人类学的起源和发展出发,向读者介绍了人类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性人物。

本书通过对人类学的历史演变和理论发展的回顾,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类学的发展脉络和主要研究方向。

以上是我为大家推荐的一些优秀的人类学入门书籍,它们涵盖了人类学的各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介绍了人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人类学书单

人类学书单

人类学书单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学科,它涉及人类的社会、文化、行为等方面。

在人类学的研究中,有许多经典的著作和重要的书籍,这些书籍对人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下面是一份人类学书单,其中包括了一些经典的人类学著作。

一、《人类文化的自然史》这本书是人类学家马尔库斯·斯科特在1985年出版的,它深入探讨了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变迁。

斯科特通过对不同文化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二、《人类行为的起源》这本书是生物人类学家罗宾·邓巴在1996年出版的,它通过对人类行为的进化和生物基础进行研究,探讨了人类行为的起源和演化。

邓巴通过对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三、《人类学导论》这本书是人类学家尼吉尔·巴伯在1997年出版的,它系统介绍了人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巴伯通过对不同领域的研究和实例的分析,帮助读者理解人类学的核心思想和研究方法。

四、《文化人类学》这本书是人类学家埃文·普林斯的经典著作,它系统介绍了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

普林斯通过对不同文化的研究和实例的分析,揭示了文化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组织的影响。

五、《人类学与人类学家》这本书是人类学家亚当·克鲁珀在1993年出版的,它回顾了人类学的历史和发展,并介绍了一些重要的人类学家和他们的研究成果。

克鲁珀通过对人类学家的生平和思想的介绍,帮助读者了解人类学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人物。

六、《人类学的魅力》这本书是人类学家马里尔·哈里斯在1989年出版的,它探讨了人类学的魅力和吸引力。

哈里斯通过对人类学的研究和实例的分析,阐述了人类学的独特之处和重要性。

七、《人类学的现代性》这本书是人类学家约翰·拉波波特在1986年出版的,它分析了人类学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

拉波波特通过对人类学的历史和发展的回顾,探讨了人类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八、《人类学的本质》这本书是人类学家弗朗茨·博亚斯的经典著作,它探讨了人类学的本质和研究对象。

中国人类学著作

中国人类学著作

中国人类学著作中国人类学是研究中国人的社会和文化行为的学科,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索中国人的习俗、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与变化。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些中国人类学著作,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参考。

1.《中国民俗与人类学》该著作由中国著名民俗学家李学勤编写,重点研究中国民俗与人类学之间的关系。

李学勤探讨了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节日庆典、家庭和婚姻制度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人的文化背景以及社会变迁对传统民俗的影响。

2.《中国社会经济人类学》该著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研究所编写,涵盖了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人类学研究。

该书分析了中国人的生产模式、农耕文化、城市化进程、社会阶层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社会经济人类学的视角,读者可以了解中国人的经济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变革对个体与社会的影响。

3.《中国农耕文化人类学》该著作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志刚主编,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农耕文化的人类学专著。

李志刚通过比较研究、考古学与人类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剖析了中国农耕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该书对于了解中国农耕文化的历史渊源、传统价值观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4.《中国宗教人类学》该著作由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研究中心编写,主要研究中国宗教与人类学之间的关联。

作者通过对中国主要宗教信仰的考察,如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分析了宗教与中国社会、文化及个体身份认同之间的相互影响。

读者通过阅读该书,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人的宗教观念、仪式习俗以及宗教信仰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5.《中国式社会工作人类学》该著作由中国社会工作学会编写,围绕中国社会工作实践与人类学的交叉领域展开研究。

该书探讨了中国社会工作领域中的文化、价值观以及社会关系等因素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

通过人类学的视角,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工作的特点和所面临的挑战,为提高社会工作实践的有效性提供参考。

以上是一些中国人类学著作的简要介绍。

这些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深入研究了中国人的社会和文化问题,有助于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人的社会行为和文化特点。

中国当代文学阅读书目及思考题

中国当代文学阅读书目及思考题

中国当代文学阅读书目及思考题一、十七年小说(一):(精读《青春之歌》和《百合花》,扩展阅读《红岩》)《青春之歌》:1、《青春之歌》中的共产党员形象是怎样的?2、你如何看待小说中林道静的个人选择?3、试说说林道静的“变化”(成长)及其意义。

4、结合小说中女主人公与三位男性的关系,分析这篇小说中体现出的革命与爱情的关系。

5、你怎样理解这篇小说对革命历史的讲述?《红岩》:1、《红岩》中所讲述的革命历史是怎样的?2、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所描写的红色革命的特点。

3、结合《红岩》以及该时期的同类小说及电影,分析这类文本中的女特务形象及其含义。

4、结合精神分析学说,试分析小说中的刑讯的意义。

《百合花》1、这篇小说的叙述视角是怎样的?它在小说中有什么功能?2、这篇小说和当时其他战争小说在叙述的侧重点上有什么不同?3、试说说小通讯员的形象。

二、十七年小说(二):(精读《创业史》和《锻炼锻炼》)《创业史》:1、根据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方式,试说说这篇小说中人物谱系划分背后的意识形态。

2、分析梁生宝的形象及其意义。

3、分析梁三老汉的形象及其意义。

4、试概括这篇小说对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描述。

《锻炼锻炼》1、结合小说,试分析赵树理小说中所揭示的50 年代农村的现实。

2、试分析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干群关系。

3、说说你对“吃不饱”和“小腿疼”这两位“落后农民”的看法。

4、结合小说细节,谈谈1950 年代语境中的“劳动”。

三、十七年小说(三)(精读《洼地上的战役》、王《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我们夫妇之间》、《红豆》)1、试分析《洼地上的战役》中的英雄形象和《青春之歌》中的英雄形象之间的区别。

2、《洼地上的战役》对战争的看法和“十七年”主流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有什么不同?3、小说中的“组织部”与“年轻人”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4、你怎样理解“组织部”这个特定环境?5、这里的“年轻人”是“新人”吗?试说说他的特征。

人类学推荐阅读书目

人类学推荐阅读书目

第一份人类学推荐阅读书目[中文版,泛读]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1、金枝詹姆斯弗雷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viewthread.php?tid=7500(TXT格式)2、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拉德克里夫布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viewthread.php?tid=100173、种族,语言和文化弗朗兹博厄斯(Race, Language and Culture , Franz Boas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4、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麦克尔·赫兹菲尔德华夏出版社20055、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王铭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viewthread.php?tid=8814(三联97版)6、社会人类学讲义林耀华鹭江出版社2003/viewthread.php?tid=10218(该电子版本缺1页)7、他者的眼光——人类学理论入门莱顿华夏出版社2005/f/5369777.html8、社会人类学方法著(英)拉德克利夫-布朗; 夏建中译华夏出版社,2002 /thread-11379-1-1.html(台湾桂冠版)9、文化论 (英)马凌诺斯基著; 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viewthread.php?tid=985110、《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美]本尼迪克特商务印书馆 1990/viewthread.php?tid=9180(PDF版本)/viewthread.php?tid=5347(TXT版本)11、努尔人: 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 (英)埃文思-普里查德著; 褚建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f/5803054.html12、西太平洋的航海者(英)马凌诺斯基著;梁永佳,李绍明译华夏出版社2001 /viewthread.php?tid=792513、原始分类(法) 爱弥尔.涂尔干,马塞尔.莫斯著; 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viewthread.php?tid=878914、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英)奈杰尔.拉波特(英)乔安娜.奥弗林著; 鲍雯妍, 张亚辉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f/4776085.html15、忧郁的热带列维-斯特劳斯著王志明译三联书店2005/viewthread.php?tid=921216、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王铭铭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f/5503948.html17、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克利福德格尔茨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f/5677024.html18、历史之岛 (美) 马歇尔.萨林斯著;蓝达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thread-11421-1-1.html(英文版)19、英国社会人类学: 从马凌诺斯基到今天库波尔,A.著; 贾士蘅译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88/viewthread.php?tid=10508(DJVU格式)20、斯瓦特巴坦人的政治过程: 一个社会人类学研究的范例弗雷德里克.巴特著; 黄建生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viewthread.php?tid=9082(影印质量一般)21、社会人类学: 他们的世界 (英)Joy Hendry著; 戴靖惠,张日辉译. 弘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thread-11388-1-1.html(英文版)22、社会人类学概论(美)克拉克魏斯勒著; 钟兆麟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123、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周星,王铭铭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viewthread.php?tid=864324、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华夏出版社2005 /f/5010819.html25、社会人类学方法(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 夏建中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f/5169172.html26、礼物的流动阎云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viewthread.php?tid=850427、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弗里德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viewthread.php?tid=990328、《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庄孔韶三联书店 2000/viewthread.php?tid=7894/viewthread.php?tid=979629、《礼物:古代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马塞尔.莫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f/5862385.html30、《两性社会学》, 马林诺夫斯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98/thread-11336-1-1.html(h284611网友上传,英文版)31、《乡土中国,生育制度》费孝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2、《金翼》林耀华庄孔韶、林宗成译香港三联书店1990/viewthread.php?tid=744033、《考古人类学随笔》张光直三联书店1999/thread-11348-1-1.html34、《中国人类学逸史》顾定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viewthread.php?tid=973135、《原始人的犯罪与习俗》马林诺夫斯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36、《想象的共同体》 B.安德森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viewthread.php?tid=761237、《疯颠与文明》福柯三联书店1999/viewthread.php?tid=553238、《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黄树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viewthread.php?tid=10043/viewthread.php?tid=969139、《甜蜜的悲哀》马歇尔萨林斯三联书店 2000/viewthread.php?tid=9398(缺原书附录部分)40、《礼物交换的本土精神》杨念群《读书》 1997(2)(期刊网可下)41、《社会如何记忆》保罗.康纳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viewthread.php?tid=851542、《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王明珂《历史研究》 2001(5)/f/5201012.html43、文化的解释克利福德格尔茨(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f/3619390.html44、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 王铭铭中国人大2006/f/1550488.html45、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文化史(德)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著; 姚燕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f/4866902.html46.弱者的反抗——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詹姆斯.C 斯科特译林出版社2007年/f/5733116.html参考来源:/thread-10627-1-1.html第二份书目[以人类学史为线索,部分为英文版]:第一阶段:1902- 1945年《巫术的一般理论》(1902) 马塞尔·莫斯著A General Theory of Magic by Marcel Mauss《土著如何思考》(1910) 吕西安·列维-布留尔著How Natives Think by Lucien Levy-Bruhl《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 爱弥尔·涂尔干著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by Emile Durkheim《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1919)马歇尔·葛兰言著Fetes et Chansons Anciennes de la Chine by Marcel Granet《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22) 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著A rogonauts of the Western Pocific by Bronislaw Malinowski《安达曼岛人》(1922) 阿尔福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著The A ndaman Islanders by Alfred Radcliffe-Brown《部落社会的政治、法律与仪式》(1965) 马克斯·格拉克曼著Politics,Law and Ritual in Tribal Society by Max Gluckman《等级人》(1966) 路易·杜蒙著Homo Hierarchicus by Louis Dumont《洁净与危险》(1966) 玛丽·道格拉斯著Purity and Danger by Mary Douglas《号角即将吹响》(1968) 彼得·沃斯利著The Trumpet Shall Sound by Peter Worsley《仪式过程》(1969) 维克多·特纳著The Ritual Process by Victor Turner《自然象征》(1970) 玛丽·道格拉斯著Natural Symbols by Mary Douglas《文化的解释》(1973) 克利福德·格尔兹著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by Clifford Geertz第二阶段:1949~1973年《文化的科学》(1949)莱斯利·怀特著The Science of Culture by Leslie White《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1952)阿尔福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著Stucture and Function in Primitive Society by Alfred Radcliffe-Brown 《上缅甸诸政治体制》(1954)埃德蒙·利奇著Political Systems of Highland Burma by Edmund Leach《原始人的法》(1954)亚当森·霍贝尔著The Law of Primitive Man by E. Adamson Hoebel《文化树》(1955)拉尔夫·林顿著The Tree of Culture by Ralph Linton《忧郁的热带》(1955)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著Tristes Tropiques by Claude Lévi-Strauss《东非酋长》(1956)奥德丽·艾·理查兹著East African Chiefs by Audrey I. Richards《结构人类学》(1958,1973)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著Structual Anthropology by Claude Lévi-Strauss《社会人类学》(1962)爱德华·埃文思-普里查德著Social Anthropology and Other Essays by E. E. Evans-Pritchard《野性的思维》(1962)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著The Savage Mind by Claude Lévi-Strauss《部落社会的政治、法律与仪式》(1965)马克斯·格拉克曼著Politics, Law and Ritual in Tribal Society by Max Gluckman《等级人》(1966)路易·杜蒙著Homo Hierarchicus by Louis Dumont《洁净与危险》(1966)玛丽·道格拉斯著Purity and Danger by Mary Douglas《号角即将吹响》(1968)彼得·沃斯利著The Trumpet Shall Sound by Peter Worsley《仪式过程》(1969)维克多·特纳著The Ritual Process by Victor Turner《自然象征》(1970)玛丽·道格拉斯著Natural Symbols by Mary Douglas《文化的解释》(1973)克利福德·格尔兹著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by Clifford Geertz第三阶段:1976—1996年《文化与实践理性》(1976) 马歇尔·萨林斯著Culture and Practical Reason by Marshall Sahlins《嫉妒的制陶女》(1978) 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著The Jealous Potter by Claude Levi-Strauss《南美洲的魔鬼与商品拜物教》(1980) 迈克·陶西格著The Devil and Commodity Fetishism in South America by Michael Taussig 《历史的隐喻与神话的现实》(1981) 马歇尔·萨林斯著Historical Metaphors and Mythical Realities by Marshall Sahlins《尼加拉》(1982) 克利福德·格尔兹著Negara by Clifford Geertz《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1982) 埃里克·沃尔夫著Europe and the People Without History by Eric Wolf《想象的共同体》(1983)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Imagined Communities by Benedict Anderson《地方性知识》(1983) 克利福德·格尔兹著Local Knowledge by Clifford Geertz《时间与他者》(1983) 约翰内斯·费边著Time and the Other by Johannes Fabian《论个体主义》(1983) 路易·杜蒙著Essays on Individualism by Louis Dumont《亲属制度研究批判》(1984) 大卫·施奈德著A Critique of the Study of Kinship by David Schneider《物的社会生命》(1986) 阿尔君·阿帕杜莱主编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ed.Arjun Appadurai《从祝福到暴力》(1986) 莫里斯·布洛克著From Blessing to Violence by Maurice Bloch《制度如何思考》(1986) 玛丽·道格拉斯著How lnstitutions Think by Mary Douglas《形成中的宇宙观》(1987) 弗雷德里克·巴斯著Cosmologies in the Making by Fredrik Barth《人民的传说,国家的神话》(1988) 布鲁斯·卡培法勒著Legends of People,Myths of State by Bruce Kapferer《礼物的性别》(1988) 玛丽琳·斯特雷森著The Gender of the Gifts by Marilyn Strathern《作品与生活》(1988) 克利福德·格尔兹著Works and Lives by Clifford Geertz《恶的人类学》(1989)大卫·帕金主编The Anthropology of Evil ed.David Parkin《穿越时间的文化》(1990) 大贯惠美子主编Culture through Time ed.Emiko Ohnuki-Tierney《殖民情景》(1991) 乔治·斯托金主编Colonial Situations ed.George Stocking《甜蜜的悲哀》(1996) 马歇尔·萨林斯著The Sadness of Sweetness by Marshall Sahlins参考:《西方人类学名著提》(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subject/1190747/,《20世纪西方人类学主要著作指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版)/subject/3364848/。

8本人类学专业的入门书籍

8本人类学专业的入门书籍

以下是八本推荐的人类学入门书籍:1. 《人类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Anthropology")- Abraham M. Woldehaimanot: 该书提供了广泛的概述,介绍了人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人类学的本质:文化、社会、进化和历史的视角》("The Essence of Anthropology: Culture, Society, and Evolution")- William A. Haviland和Dana Walrath: 这本书以易于理解的方式介绍了人类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化人类学、考古学和生物人类学等。

3. 《人类学:寻找文化多样性的理解》("Cultural Anthropology: A Toolkit for a Global Age")- Kenneth J. Guest: 该书提供了对文化人类学的全面介绍,包括文化理论、研究方法和应用。

4. 《生物人类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 Anthropology")- Robert Jurmain、Lynn Kilgore和Wenda Trevathan: 这本书介绍了生物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包括人类进化、人类遗传学和人类生物多样性等。

5. 《考古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Archaeology")- Kevin Greene: 该书涵盖了考古学的历史、理论和方法,介绍了考古学家在研究古代文化和文明方面的工作。

6. 《经济人类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Economic Anthropology")- Alan Page Fiske: 这本书探讨了经济行为和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介绍了经济人类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人类学书目

人类学书目

【人类学书目(按专题划分)】作者:叶尔旦主题一:如何理解人类思维1、《金枝精要——巫术与宗教之研究》,弗雷泽著刘魁立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2、《原始思维》,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1。

3、《原始分类》,途尔干、莫斯著,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阿赞德人的巫术、神喻和魔法》,埃文斯-普里查德著,覃俐俐译,商务印书馆,2006。

5、《野性的思维》,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7。

6、《忧郁的热带》,列维-斯特劳斯著,王志明译,三联书店,2000。

7、《文化与实践理性》,马歇尔·萨林斯著,赵丙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主题二:人性:生物决定或文化决定1、《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做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马格丽特·米德著,周晓虹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文化模式》,本尼迪克特著,王炜译,三联书店,1988。

3、《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本尼迪克特著,孙志民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4、《人类学与现代生活》,弗朗兹·博厄斯著,刘莎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

主题三:社会如何构成1、《宗教生活的基本形态》,爱弥尔·涂尔干著,渠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安达曼岛民》,拉德克利夫-布朗著,梁粤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礼物》,马塞尔·莫斯著,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马林诺夫斯基著,梁永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

5、《科学的文化理论》,马林诺夫斯基著,黄剑波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6、《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布朗著,黄剑波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7、《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埃文斯-普里查德著,赵旭东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

8、《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埃德蒙-利奇(台湾繁体字复印本)9、《斯瓦巴坦人的政治过程——一个社会人类学研究的范例》,弗里德里克·巴特著,黄健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人类学必读10本经典著作

人类学必读10本经典著作

人类学必读10本经典著作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和社会现象的学科,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许多人类学家发表了许多重要的著作,这些著作为人们深入了解人类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以下是10本人类学必读的经典著作:1. 《马尔努斯论人口》(Thomas Malthus, 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 1798)这本书是人口问题研究的经典参考之一,其中,马尔萨斯提出了“人口爆炸”的概念,即人口增长会超过资源的增长,进而引发社会问题。

这一理论在今天的人口学和环境学领域仍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2. 《文化与社会》(Bronislaw Malinowski, Coral Gardens and Their Magic, 1935)马林诺夫斯基是人类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在这本书中运用实地观察和田野调查的方法,详细描述了南太平洋西部岛屿居民的文化和社会生活,推动了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

3. 《手艺人的心灵》(Richard Sennett, The Craftsman, 2008)尤为针对当代社会的人类学著作之一,塞内特在其中探讨了手艺和技能的本质,以及这些技能如何塑造了我们的身份、社区和文化。

4. 《文化的解析》(Clifford Geertz,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1973)吉尔茨是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者之一,这本书中,他试图揭示人类文化的深刻层次,并探讨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

这本书成为了当代人类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5. 《人性的选择》(Robert Ardrey, The Social Contract, 1970)阿尔德里的这本书探讨了人类行为的演化和影响,借助生物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发现,人类行为和环境可以适应演化。

6. 《种族与文明》(Arnold Toynbee, A Study of History,1934–1961)托因比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之一,他的这本书以广阔的范围描述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演化,分析了种族和文化交融的历史背景,其以文化的角度阐释问题的方法吸引了许多人类学家的关注。

人类学专业必读的入门书籍

人类学专业必读的入门书籍

人类学专业必读的入门书籍人类学专业必读的入门书籍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您整理的人类学专业必读的入门书籍,希望您喜欢!人类学专业必读的入门书籍1、《人类学是什么》这本书的标题直接提出了入门者的基本问题——人类学是什么?作者王铭铭教授来自北京大学社会人类学系,他熟悉欧美人类学理论,多年来专注于汉学人类学的研究,出版和发表了引介人类学理论的书。

这本入门书行文轻松活泼、准确到位。

尤其是讲述人类学研究特点的前三章,讨论了人类学研究最打动文艺青年们的一个特点:离“我”远去,进入“他者”。

2、《天真的人类学家》这是一本可以让你笑个不停的书。

主要内容是来自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博士奈吉尔·巴利(Nigel Barley)谈论他在非洲喀麦隆进行田野调查的经历。

作者特意采取了有距离的叙述方式,用自嘲和嘲讽的笔触书写了在田野调查中遭遇的困难、乏味和敌意。

书中有一个段子广为流传:“多瓦悠人喜欢用惯例说法,令我困惑不已。

我问‘谁是庆典的主办人?’‘那个头戴豪猪毛的家伙。

’‘我没看到头戴豪猪毛的人。

’‘他今天没戴。

’”这类片段令拥有类似经历的田野调查者莞尔,一般读者也会为之捧腹不已。

3、《金枝》詹姆士·弗雷泽(James G. Frazer)的《金枝》拥有无可争议的经典地位。

虽然“坐在摇椅的人类学研究”与今天的田野工作相去甚远,但不少人类学大师都宣称他们选择人类学是受到了《金枝》的感召。

这是因为弗雷泽拥有渊博的知识、开创性的思考和优美的文笔。

开头那个继承人必须杀死前任才能成为新“森林之王”的民间故事,以其真实而又奇诡的色彩吸引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兴趣。

另外,看到最后的“灵魂寄于体外观念”等几章之后,我惊了:这不就是“哈利·波特”故事系列中“伏地魔”制作的“魂器”的原型吗?不知道J. K. 罗琳设置这个全书最大的秘密“魂器”时,是否是直接受到了《金枝》的影响?!4、《菊与刀》很奇怪,很多表示“知道”人类学的人说出的一本关于人类学的书,都是《菊与刀》。

中国人阅读书目_中国人必读书书目

中国人阅读书目_中国人必读书书目

中国人阅读书目_中国人必读书书目1.《丑陋的中国人》柏杨著2.《三毛文集》三毛著3.《李敖文集》李敖著4.《围城》钱钟书著5.《京华烟云》林语堂著6.《倾城之恋》张爱玲著7.《顾准文集》顾准著8.《傅雷家书》傅雷著9.《城南旧事》林海音著10.《舒婷的诗》舒婷著11.《平凡的世界》路遥著12.《我与地坛》史铁生著13.《鲁迅选集》鲁迅著14.《家》巴金著15.《骆驼祥子》老舍著16.《边城》沈从文著17.《雷雨》曹禺著18.《文化苦旅》余秋雨著19.《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20.《长恨歌》王安忆著1.《呼啸山庄》[英]艾米莉勃朗特著2.《牛虻》[英]伏尼契著3.《忏悔录》[法]卢梭著4.《红与黑》[法]司汤达著5.《悲惨世界》[法]雨果著6.《欧也妮葛朗台》[法]巴尔扎克著7.《茶花女》[法]小仲马著8.《堂吉诃德》[西班牙]塞万提斯著9.《莎士比亚戏剧集》[英]莎士比亚著10.《鲁滨逊漂流记》[英]丹尼尔笛福著11.《大卫科波菲尔》[英]狄更斯著12.《简爱》[英]夏洛蒂勃朗特著13.《包法利夫人》[法]福楼拜著14.《情人》[法国]杜拉斯著15.《少年维特之烦恼》[德]歌德著16.《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捷克]米兰昆德拉著17.《死魂灵》[俄]果戈理著18.《罗亭》[俄]屠格涅夫著19.《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法]莫泊桑著20.《恶之花》[法]夏尔波德莱尔著21.《追忆逝水年华》[法]M普鲁斯特著22.《约翰克里斯朵夫》[法]罗曼罗兰著23.《小王子》[法国]圣埃克苏佩里著24.《局外人》[法国]阿尔贝加缪著她把我领上楼时,劝我把蜡烛藏起来,而且不要出声。

因为她的主人对于她领我去住的那间卧房有一种古怪的看法,而且从来也不乐意让任何人在那儿睡。

我问是什么原因,她回答说不知道。

她在这里才住了一两年,他们又有这么多古怪事,她也就不去多问了。

我自己昏头昏脑,也问不了许多,插上了门,向四下里望着想找张床。

中国人类学基本阅读书目问题

中国人类学基本阅读书目问题
再有一个读书的情况是,要重视多学科的交叉合作和学科模糊性。比如最近这几年很多 人都研究农民工进城,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都在研究,如果从学科的角度看问题,会发 现有的文章根本不能分辨是什么学科的。
人类学的一些基本原则,比如说“整体性”,在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经常作为名词解释, 但是谁也没有细琢磨,就成为考试的原则了。比如在做公共卫生项目的时候,这个项目本来 大家也不熟悉,那么人类学的基本原则怎么结合进去新的课题呢?公共卫生涉及到人的身 体,人性,文化以至跟生物人类学这个分支的相关性,这些人类学的基本原则显然要用上。 考虑到这些,读书的时候要从整体性的原则出发。在马林诺夫斯基的时代,整体性是鸟瞰式 的,对一个海岛全息的,从功能主义的思想,一点不剩地每一个角度都研究,这实际上是不 可能做到的。还有另一个角度的整体性,人的生物性跟后天的文化个性的组合,是一个重要 的整体性。人类解决自己的难题,从方法论上不只是科学主义的,应该还有人类学整体性的 理念。在公共卫生的主题里面好多都可以使用这个理念。学生读书的时候就沿着这两个方面 去读。
王建民: 我们现在硕士点的建设,基本上有 4 门必修课。这 4 门课,我们基本上是这么做的:学 生一进校的时候,先是学“人类学通论”或者是“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即通论这块;然后 是“人类学名著选读”,这是第一个学期给硕士生开的两门课。第二个学期,一门是“人类 学研究方法”,一门是“当代人类学研究理论”。可能“人类学名著选读”读的是一般意义上 的人类学经典,以国外为主,辅助一些国内的经典著作。一次课读那么一两本,每周一次, 这 4 门必修课都是每周 3 节、共 54 个课时的。这样第一学年读完以后,从第二学年开始, 就可以让学生上选修课了。因为有的学生的田野调查会安排得早一点。选修课的时候,基本 上是每个老师根据专业方向,开一到两门课。就是看每个老师自己的兴趣。比如,潘蛟可能 是“族群理论”,潘守永可能是“文化遗产”或者“博物馆”,而我可能是“艺术人类学”, 学校现在规定这种课是 36 课时。我们原来商量的是,这些课是作为方向的必修课,专业的 选修课,在你的这个研究方向上,你必须修你导师的一到两门课,同时这些课也是打开给你 同专业的其他方向的学生选修的。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参加。现在实践的情况是, 每个老师,他主讲哪门课,都会有一个书单。我自己在做的时候,就有一个矛盾,这个书单 得要多大?有的时候,列上 40、50 本,学生根本读不了。比如你告诉学生说艺术人类学这 几十本书都很重要,其中还包括一些个案性的研究,但到最后你会发现,即便对那些很有兴 趣、读书很踏实的硕士生来说,他也根本读不了那么多。一门课顶多就能读 10 本书左右, 那就算很好的学生了。我们现在授课都是 seminar 的方式,提前指定哪个学生读哪个星期的 书,结果他就只读他那个星期需要看的那一本书,就是说列出 10 本书,其实他只看了 1 本, 其他两三本最多简单地翻一翻。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不知道其他的老师有没有一些经 验或者想法?

人类学必读书目

人类学必读书目

人类学必读书目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深入研究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类学的精髓就在于它的亲身经历,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实践探索。

然而,对于初学者而言,阅读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严谨的人类学必读书目,是开始入门的必需步骤。

下面是一些推荐的人类学必读书目,它们将对有志于深入了解人类学的人提供很好的参考。

第一本书是《文化和实践》。

这本书是人类学领域中的经典之作,涵盖内容十分广泛。

它介绍了文化和实践两个核心概念,并阐述了它们在人类学和社会科学中的重要性。

第二本书是《人类学和科学哲学》。

这本书通过对人类学基本概念的探讨,揭示了科学哲学与人类学的关系。

同时,它还介绍了人类学研究方法,以及如何在人类学研究中保持信仰的问题。

第三本书是《图像,符号和文化》。

这本书围绕符号和文化的问题,阐释了文化图像和符号对文化意义构造的作用。

它探索了符号意义的建构过程,并分析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符号差异。

第四本书是《社会和文化人类学史》。

这本书全面地介绍了人类学这一学科的历史和发展过程。

它探讨了人类学的重要奠基人和他们的贡献,同时也介绍了一些人类学理论的演变过程。

以上是四本人类学必读书目,每一本都是人类学研究中的经典著作。

阅读它们将有助于加深对人类学领域的理解,并更好地理解文化和人类行为的本质。

虽然这些书籍不是必需品,但它们可以为初学者提供一个深入认识人类学的窗口。

无论是为学习或为兴趣,读这些书目都是值得的,因为它们可以为人们开辟一个全新的思维世界。

总之,推荐这些书目并不是要求人们完全遵循规定的阅读顺序。

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阅读这些人类学必读书目,希望大家可以喜欢上这些书籍,并为人类学的学习之路走得更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建民: 我们现在硕士点的建设,基本上有 4 门必修课。这 4 门课,我们基本上是这么做的:学 生一进校的时候,先是学“人类学通论”或者是“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即通论这块;然后 是“人类学名著选读”,这是第一个学期给硕士生开的两门课。第二个学期,一门是“人类 学研究方法”,一门是“当代人类学研究理论”。可能“人类学名著选读”读的是一般意义上 的人类学经典,以国外为主,辅助一些国内的经典著作。一次课读那么一两本,每周一次, 这 4 门必修课都是每周 3 节、共 54 个课时的。这样第一学年读完以后,从第二学年开始, 就可以让学生上选修课了。因为有的学生的田野调查会安排得早一点。选修课的时候,基本 上是每个老师根据专业方向,开一到两门课。就是看每个老师自己的兴趣。比如,潘蛟可能 是“族群理论”,潘守永可能是“文化遗产”或者“博物馆”,而我可能是“艺术人类学”, 学校现在规定这种课是 36 课时。我们原来商量的是,这些课是作为方向的必修课,专业的 选修课,在你的这个研究方向上,你必须修你导师的一到两门课,同时这些课也是打开给你 同专业的其他方向的学生选修的。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参加。现在实践的情况是, 每个老师,他主讲哪门课,都会有一个书单。我自己在做的时候,就有一个矛盾,这个书单 得要多大?有的时候,列上 40、50 本,学生根本读不了。比如你告诉学生说艺术人类学这 几十本书都很重要,其中还包括一些个案性的研究,但到最后你会发现,即便对那些很有兴 趣、读书很踏实的硕士生来说,他也根本读不了那么多。一门课顶多就能读 10 本书左右, 那就算很好的学生了。我们现在授课都是 seminar 的方式,提前指定哪个学生读哪个星期的 书,结果他就只读他那个星期需要看的那一本书,就是说列出 10 本书,其实他只看了 1 本, 其他两三本最多简单地翻一翻。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不知道其他的老师有没有一些经 验或者想法?
王建民(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今天大家一起来开一个讨论会,讨论主题是人类学的硕士、博士学科点应该让学生读什 么样的书目?我们邀请到各个高校的导师来合作进行研讨。各位导师平时对这个问题也都有 考虑,在不同的机构也都有实践,我们今天特别邀请大家来做研讨。今天清华大学的两位老 师,景军和张小军都在出差,郭于华下午有课,没办法过来。社科院民族所的翁乃群也早就 约好了有别的国际项目在谈。除了这两个单位的老师没办法过来,其余的在京的单位都来了 老师。我们通过网络收集了一些高校研究生教学时列的人类学阅读书目。这些推荐书目的程 度参差不齐,仅作为参考,供大家讨论。我们要探讨的问题的实质是人类学专业应该怎么样 去阅读。
潘蛟(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人类学专业有很多课程,各个课程的参考书都是不一样的。比如“人类学导论”这门课 的参考书目,学生是应该看理论还是看中国研究?这样按照课程区分开来谈的话可能更好一 些。我倒觉得阅读的难处不在于书多,而是在于怎么样给出一个最少的阅读书单,不同的课 程给出不同的书单。书当然是读的越多越好,但是时间有限。我赞同庄老师说的,读书读到 最后,做专题的时候,人类学根本不够,得跳到其他学科去,得学新的知识。当然也并不是 说以前学的就没用,以前学的是基本素养,基本功。
Mary Scoggin(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副教授): 庄老师说的我非常赞同。人类学的教育可能要分一些做法,把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 区分开来。本科是给学生培养兴趣的阶段,培养一些出色的学生,使他们有更好的前途。本 科需要阅读课本,接触经典,训练动手能力。因为时间的关系,本科阶段的经典是读不了多 少的。研究生也要区分不同的层次,有硕士毕业就参加工作的,有继续读博士的。后者的阅 读就要偏向学术性了。就如刚才王铭铭教授说的,不同的国家的人类学著作要阅读,不同的 分支也要读,但我并不赞成各个分支分得太清楚,人类学就是人类学,人类学最大的特点是 它会“跳”。研究生在刚刚开始起步的时候,中国基本功的传统就有效了,这是比较核心的。 在研究生的头几年,得教他们读经典。本科生学会跑,研究生得学会走路了,慢一点,一步 一步把握人类学的基本常识。这个阶段结束后,就不能细分分支学科,研究生成熟以后就得 做课题,比如我本来是做媒体的,后来在北加州做印地安人的符号学,做他们的公路研究, 我得把握所有的殖民地对的公路的概念,这好像是在改行,但因为有了基本功,学起来也很 快。所以研究生的后期,我们得学会跳。经典阅读,就集中在研究生的头三年。这样的阅读 分工,是比较有效的。
中国人类学基本阅读书目问题
[按语]
2007 年 4 月 27 日下午,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召集的“中 国人类学阅读书目”圆桌会议在中协宾馆举行。会议由中心副主任王建民教授主持,参与讨 论的学者有王铭铭(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庄孔韶(中国人民大学)、罗红光(中国社 会科学院)、Mary Scoggin(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朱晓阳(北京大学)、潘蛟(中央民族 大学)、潘守永(中央民族大学)、梁永佳(中国政法大学)。
再有一个读书的情况是,要重视多学科的交叉合作和学科模糊性。比如最近这几年很多 人都研究农民工进城,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都在研究,如果从学科的角度看问题,会发 现有的文章根本不能分辨是什么学科的。
人类学的一些基本原则,比如说“整体性”,在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经常作为名词解释, 但是谁也没有细琢磨,就成为考试的原则了。比如在做公共卫生项目的时候,这个项目本来 大家也不熟悉,那么人类学的基本原则怎么结合进去新的课题呢?公共卫生涉及到人的身 体,人性,文化以至跟生物人类学这个分支的相关性,这些人类学的基本原则显然要用上。 考虑到这些,读书的时候要从整体性的原则出发。在马林诺夫斯基的时代,整体性是鸟瞰式 的,对一个海岛全息的,从功能主义的思想,一点不剩地每一个角度都研究,这实际上是不 可能做到的。还有另一个角度的整体性,人的生物性跟后天的文化个性的组合,是一个重要 的整体性。人类解决自己的难题,从方法论上不只是科学主义的,应该还有人类学整体性的 理念。在公共卫生的主题里面好多都可以使用这个理念。学生读书的时候就沿着这两个方面 去读。
王铭铭(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我先介绍一下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对一系列会议的想法,这是我们的第二 次圆桌会议。上次会议的议题是“关于人类学的公众形象”,我们觉得仅讨论这个还不够, 因此决定再召集一次会议,讨论一些更具体的问题。 人类学这个学科跟国内其他学科不同,还没有建立一个共享的、有共识的“经典认识”。 成为人类学家,要不要读过一批共同的书籍?对这个问题要不要有一个共同共识?这本身值 得讨论,是我们今天关注的重点。但是,我们不主张提出具体的结论,不主张提出一个具体 的必读书单。我们仅仅是想讨论该读什么书。 我觉得,我们的学生有三批必须要读的书,首先应该阅读西方人类学的原著,第二批该 读的书是针对学生所研究的地区的中外著作,第三类是别的学科的有一般影响的作品,还有 方志类的著作,人类学的田野志、民族志离不开地方性的描述,而中外的每个地方都有“志” 的传统,因此有大量的地方性描述的文献需要阅读。 我们安排曾穷石等收集了一些简单的书目,主要是一些大学的原著选读的书目,这仅供 参考,不要具体讨论书单。我们的本来目的只在于把问题谈开,不一定要制定出什么书单, 即使有,也只不过来提供给大家参考。 在这次会议之后,我们中心接下来还会召集一次会议,主题是人类学该不该有一套共享 的基本的概念。请大家参加。
庄孔韶: 我们人民大学人类学专业现在的人比较少,开的课不大实用。你们民大的老师比较多, 有本科生又有硕士生,选取你们学校这块为蓝本讨论比较合适。别的学校也许只有几个人, 它将来最大的发展可能,就是你们这种状态;有一个比较全的状态的学校,在这个基础上来 讨论这个事情。多年前我们一直在说课程设置的事情,但是什么叫合理,什么叫不合理,这 还是需要继续讨论。
庄孔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1996 年我主编的《人类学通论》按照章节,在脚注中给出了不同专题的参考书目,当 时参照的体系是两本百科全书的分类体系,大体上按照人物、概念来区分,每一章节后边都
有围绕这个主题的推荐书目。10 年后,我重新编《人类学概论》,相比较 10 年前的《人类 学通论》,学科已经有了发展,出现了新的阅读书目,我们也加入了这些新的书目。
我认为,讨论阅读书目是很有意义的。在我们的教学中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阅读要求应 该区别对待。本科生给予一个概论性的课程,类似于美国人类学的教科书,在书的后边,有 个很详细的按英文字母排列的书目,引导阅读走向更细部,在引入细部的过程就到了研究生 阶段。研究生阅读的书目可能跟本科生的有些重复,但会更深入。研究生的阅读跟他的老师 的研究的侧面有关系。比如我的研究有三个部分:汉人社会研究,人类学电影,公共卫生研 究,我在给学生选汉人研究的书目的时候,除了选择人类学的,还要选择交叉学科的,比如 历史学家和汉人社区相关的。到了研究生阶段,因材施教是个很重要的方法。
中国的人类学本科生应该读的书,不只是国外的著作,中国自己的人类学著作还得挑一 点。到了研究生这一阶段,很多学生有不同的兴趣,从本科、硕士到博士最多能占三个学科, 比如有历史的,考古的,等等相关的学科背景出身的学生,这种学生的状态是相当好的,不 要把他们原有的知识浪费了,他原有的知识又是一个看问题的角度。因此老师要考虑不同的 学生的知识背景,给他们提供一个指导。
梁永佳(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我们政法大学的人类学研究生刚刚才招生,进来的学生我们打算只按照一个方向培养, 只走一条路,因为时间有限,老师的能力也有限,这样才能比较专一。 我经常在想,人类学的学生,不同的学校,甚至是不同的国家的学生见了面,凭什么说 我们是人类学?到底有什么样的共同的知识?我觉得有三块是从人类学研究生阶段就得培 养的东西。 第一块是社会理论。社会人类学是真正的社会学,而不是现在的社会学。它还是有社会 理论基础的,经典的东西。作为一个人类学的硕士毕业生必须应该知道的,马克思,韦伯, 涂尔干是社会学理论的三个脉络,这三个脉络缺一不可,都多多少少要了解一些。另外是中 国自己的社会理论。民国时期有一批人对中国的未来和走向进行过思考,这批人的书是必读 的。 第二块是中国人类学史上的经典文献。这也要分两部分,一是刚刚去世的老先生,如费 孝通先生、林耀华先生等的著作。另外就是在座的老师的著作。这样做能够给学生一些学科 史的感觉。也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人类学的根本所在。 第三块是民族志,这就是王建民教授刚才说的人类学的“手艺”的问题。现在有很多经 典的民族志,但是同学不知道这些民族志干什么用。他们也许会说,那么远的部落和我有什 么关系?我觉得不仅是看那些民族怎么样,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怎么将自己调查出来的东西 写成文本,或者拍成电影。我自己培养学生很重视这一块。我和赵丙祥商量好了,要开一门 民族志的课,就是要把经典民族志一本一本地读下去,这些民族志虽然跟中国没有任何直接 关系,但是我们就是要教学生看它们是怎么写成的,怎么样制作出来的;它们可能是一些人 类学的模版。我觉得以上这三块,可能是最需要的,而且是一个研究生培养出来后他应该具 备的知识,否则的话即使一些题目再吸引人,自己的手艺都还没有,这样就会使你弄不清楚 自己跟别的学科到底有什么区别。 还有两个问题,我也想顺便提一下,就是教材和区域作品。因为我们的研究生大多是学 别的专业出来,改学人类学的,那么他应该读一些教材,但是这些教材不应是老师指导用的, 而应该是自己去读的,属于自学的部分,能给他一个总体的感觉。现在的问题是每个点都有 自己的教材,如社会人类学、文化人类学之类的,最近这些年是越出越多了,可能是跟中国 这个学科的建设方针有关系,要求每个博士点要自己写一个教材。但是我觉得这没有太多的 意义。教材有几本好的就够了。比方说庄孔绍老师的《人类学通论》,王铭铭老师的《人类 学是什么?》,我觉得大家读这些就够了,不要每个人都写一本教材,那有点浪费时间。最 经典的教材我们把它突显出来就可以了;大家就看这样一些书,就可以掌握一些比较基本的 全面的知识。 第二个问题,就是区域作品,包括分支学科。比如说,我是做民间宗教的,或者将来要 做公共卫生。不管你做什么问题,这是老师指导下的问题,未必是必读的东西。还有区域作 品,你可能是研究西南的,他可能是研究西北的,那其他人可能是研究海外的,每个人的研 究题目不一样,你自己要读的区域作品是不一样的。这些东西,我想是他在学习研究中要完 成的任务,而不是在学习最基本的知识、打基础的时候要读的东西。因此,我觉三块是人类学研究生应 该具备的三种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