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及应用第二讲

合集下载

第二讲(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

第二讲(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对策
三.世界各国迎接基础教育信息化所 面临挑战的对策
(1)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技术素养的培训目标是: ① 教师能够把信息技术作为基本工具融入学校的课程——即教师能 够将信 息技术用来支持新型的教与学方式、支持新的课堂教学结构; ② 教师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场合该用哪种信息技术开展哪种教学活动(也 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场合不该用某种信息技术); ③ 教师懂得对于自已所教的学科来说,需要有哪一类信息技术能力才能支 持自身的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素养的培训途径是: ① 先让教师学习文字处理能力(如文字的录入、编辑、排版和打印); ② 再让教师了解、认识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特征、用途及其使用方法 (如了解、认识各种演示性软件、操练性软件和用于个别辅导的课件,了解 因特网上的浏览器如何操作、知道如何通过URL访问网站,如何利用搜索引 擎通过关键词进行文本检索,以及学会设立一个电子邮箱帐户用于日常的邮 件通信等等); ③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教师掌握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优化教学方式、学习 方式和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的各种手段与方法。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情况看,自1998年以来,在发展速度 与规模上我们已经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 校的校园网、数字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学支撑平台、 信息发布与信息管理平台、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等教育信息化 的软、硬件基础设施,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基本普及。这表 明,我国高等教育这几年已经基本完成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 第一个阶段。从2003年开始,我国教育部启动“2003~ 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中,通过教育信息化与精品 课程建设大力提升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质量工程”是该 项计划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教育部高教司领导还多次讲话, 要求把教育信息化的重点放在促进高校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上面。可见,就高等教育而言,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开始迈 入第二个发展阶段。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第二讲)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第二讲)
(1)整数部分的转换,整数部分的转换采用除r取余法。把十进制数不断除以r(r=2、8、16或其他数值)并记下每次所得余数,所得余数按由下到上的方向,从高位到低位排列。
(2)小数部分的转换方法:小数部分采用乘以r取整法,把十进制数不断乘以r并按先后次序取其整数部分。将取得的整数结构正序排列即可。
3.二进制转换为八进制的方法为:将二进制数从小数点开始,分别向左向右没三位一组划分,前后两组不足三位时均用0补三位,(整数部分补左侧,小数部分补右侧)然后将每组用表中对应的1位八进制数取代,即可得到对应的八进制数。
点名、填写教学有关资料
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5分钟
上节课讲的重要内容复述一遍,然后提问同学们几个问题
Ⅲ、讲授新课:72分钟
1、汉字输入方法有哪几种?
区位码输入法全拼输入法智能ABC输入法微软输入法五笔字型输入法
重点学习五笔字型输入法。
2、五笔字型字根见课本P29图1-19要牢牢记住。
3、五笔字型输入法的目的
1、了解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法及存储单位
2、能够使用几种输入方法输入汉字
3、掌握各种进制之间的转发
4、知道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病毒防治的常用方法
教学重点
1.五笔字型输入法
2.各种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教学难点
进制转换
教学准备
教案、教科书
教学方法
讲述法




Ⅰ、课堂组织:3分钟
多字词输入
由多个汉字组成
键入前三个字的第一码和最后一字的第一码
4、汉字字根的类型分哪几种?
分为单、散、连、交四种类型。
单:基本字根本身就能组成一个字,如:女、金、山、由、土、木等。
散:基本字根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如:冒、汉、幼、吕、明等。

第二讲使用TTS实现语音朗读

第二讲使用TTS实现语音朗读

第二讲使用TTS实现语音朗读使用TTS(Text-to-Speech)技术可以将文本转化为语音,实现语音朗读。

TTS技术在现代化人机交互领域广泛应用,比如语音助手、语音导航、语音小说等。

本文将介绍TTS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式,并讨论一些相关的应用。

TTS技术的原理是将输入的文本通过文本分析和语音合成的过程,生成对应的语音输出。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文本分析:首先,输入的文本需要经过分词和词性标注等处理,将长的文本拆分为短的语言单位,比如句子、词语或音节。

这些语言单位的相关信息将被用于后续的语音合成过程。

2.文本到语音转换:在这一步骤中,使用模型来将文本转换为语音。

传统的TTS系统采用合成语音库的方法,通过预先录制的语音片段进行拼接,形成合成语音。

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到端TTS系统也兴起,可以直接从文本生成合成语音,消除了对大量语音数据的依赖。

3.音色选择:在合成语音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音色。

音色是指语音的音质特点,比如男声、女声、儿童声等。

TTS系统通常提供多种预先训练好的音色模型供用户选择,也可以通过训练自定义音色模型来满足特定需求。

4.音调和语速调整:TTS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音调和语速的调整。

这使得语音朗读更加自然,同时也满足了用户对语音输出的个性化要求。

TTS技术的实现方式有多种,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方法:1.基于规则的方法:这是TTS技术最早也是最传统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基于语言学和语音学规则的方式来生成语音输出。

此方法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包括音素的划分、音节的拼接、音色的选择等。

虽然这种方法的语音质量较高,但实现过程复杂、耗时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工作。

2.基于统计和机器学习的方法: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TTS的实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现代TTS系统通常使用深度学习模型来生成语音输出。

这些模型通过大量的语音数据进行训练,学习文本和对应语音之间的映射关系。

通过将输入的文本输入到训练好的模型中,可以得到对应的语音输出。

第二讲IT项目集成管理

第二讲IT项目集成管理

战略相结合。实际上,研究显示,组织投资信息
技术项目的第一个原因是支持公司的公开目标。 其他投资信息技术项目的标准,排在前面的还包
括支持公司的隐含目标和提供财务上的支持,如
良好的内部收益率(IRR) 或净现值(NPV) 0
22
筛选信息系统项目过程:
组织的整体战略计划
各阶段
注意:非IT部门经理参与
产生结果
质量计划
产品描述
更新的 质量计划
检查登记
项目实施 风险计划
工作结果
工 作
信息发布
计划
项目簿登记


质量保证
范围变更、进度变更、质量计划变更、风险应对、成本变更
返工
申请
质量控制结果
变更
收尾
质量控制
更 申 请
绩效报告
管理收尾

项目变更控制
变更申请
变 更 申
风险应对 控制
控制

问题控制
5
项目为什么要集成管理?
6
第2讲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概述
项目集成管理个概念和目的
战略计划和项目选择
项目管理计划
7
项目集成管理的概念
项目集成管理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整合所有的其他项 目管理过程和要素来引导项目走向成功。 项目集成管理是指为确保项目各项工作能够有机地协调 和配合所开展的综合性和全局性的项目管理工作和过程。
1,市场中有什么适合我们的机会? 2,可以学什么技术? 3,可以提供什么新的技术/服务? 4,可以吸引什么新的顾客? 5,怎样可以与众不同? 6,组织在5-10年内的发展?
1,市场最近有什么改变? 2,竞争者最近在做什么? 3,是否赶不上顾客需求的改变? 4,政治环境的改变是否会伤害组 织? 5,是否有什么事可能会威胁到组 织的生存?

高中信息技术课件:人工智能的基本内容课件

高中信息技术课件:人工智能的基本内容课件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人工智能主要应用在哪?
自然语言处理 图像处理 数据挖掘
未来五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大势所趋
TWO
第二部分 发展阶段
2
第一阶段 计算阶段
什么是计算?
计算是将各种运算方法与 数据结合并得出结论的行 为。这种行为存在于社会
生活的方方面面。
智能机器人的计算
借助自然界(生物界)规律的启示,根据其规律,设计出求解 问题的算法。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心理学、生理学、 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现象与规律都可能成为计算智 能算法的基础和思想来源。
计算智能阶段智能设备特点
“能存会算” ——快速计算与存 储
第二阶段 感知智能阶段
什么是感知?
感知就是具有能够感觉内 部、外部的状态和变化, 理解这些变化的某种内在
含义的能力。
智能机器人的感知
一个鲜活的生命可以通过ta的各种感觉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来 感受、理解外部和自己内部的变化。而一个智能机器人要感知 这个世界,就必须具有一定的信息获取手段和信息处理方法。 对于许多机器人来说,获取信息的手段就是通过多种不同功能 的传感器来收集各种不同性质的信息。而对于信息的理解则是
?
简史
人工智能的传说可以追溯到古埃及,但随着1941 年以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技术已最终可以创造 出机器智能,“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 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从那以后,研究者们 发展了众多理论和原理,人工智能的概念也随之 扩展,在它还不长的历史中,人工智能的发展比 预想的要慢,但一直在前进,从50年前出现至今, 已经出现了许多AI程序,并且它们也影响到了其 它 技术的发展。
粤教版 选修五
人工智能 第二讲
再论人工与智能

第二讲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第二讲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第二讲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农业信息技术(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IT)是指
在农业中应用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应用系统。

以信息资源的统筹为
基础,有效的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前提下,从而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以期推动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技术系统和服务。

农业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以下领域:
一、农业信息化技术
农业信息化技术是指以农业信息技术为基础,运用信息科学、网络技
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管理等的系统化。

二、农业服务信息技术
三、农业产品与市场信息技术
农业产品与市场信息技术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以农业产品为中心的
信息采集、处理、整理、发布的系统,实现对农业市场的实时监测与报告、数据分析、建模、仿真等,从而更好的匹配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四、农业机械装备信息技术
农业机械装备信息技术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

三峡大学图书馆计算机知识讲座第二讲

三峡大学图书馆计算机知识讲座第二讲
TCP/IP协议的出现
阐述TCP/IP协议的产生背景、技术特点以及在互联网发展中的重要作 用。
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
探讨万维网的起源、发展以及对互联网应用的革命性影响。
互联网的现状与趋势
分析当前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包括用户规模、网络应用、技术创新等 方面,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网络的分类和特点
• 智能病例处理:智能病例处理是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它利用人工智能技 术自动处理和分析医疗病例数据,为医生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诊断和治疗建 议。
06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应用
云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服务模式
云计算的基本原理
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如服务器、 存储、网络等)汇聚成一个可动态扩展的 资源池,用户通过网络按需获取计算资源 ,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
02
归并排序、快速排序等。
贪心算法
03
活动选择问题、哈夫曼编码等。
常见算法举例分析
回溯算法
八皇后问题、图的着色问题等。
分支限界算法
旅行商问题、0-1背包问题等。
04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及作用
数据库(Database)是按照数 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
的仓库。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 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
数据库设计原则和方法
数据库设计原则
满足用户需求、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提高数据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等。
数库设计方法
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 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和数据库运行维 护等阶段。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 设计范式,如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 (2NF)、第三范式(3NF)等,以确保数据

第二讲_AHP、ANP、熵值法

第二讲_AHP、ANP、熵值法
0.0595,0.3697,0.8455]进行归一化后的结果, w=W./sum(W) =[0.2131,0.0522,0.0343,0.2131,0.4873]
二、ANP(网络分析法)
AHP是基于以下几个假设进行决策的,而这几个假设与某些实际 决策问题有背离:
(1)将决策系统分为若干层次,上层元素对下层元素起支配作用, 同一层元素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但实际上,一般各层内部的元 素之间都存在依存关系,同时下层对上层也有反支配(反馈) 的作用;
则λ为A的特征值,并且对于所有aiAi=x1,有x
n
i n
i 1
显然,当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时,1 max n
其余特征根均为0;而当矩阵A不具有完全一致性 时,则有1 max n,其余特征根λ2,λ3,λn有如下 关系:
n
i n max
i2
上述结论告诉我们,当判断矩阵不能保证具有完全 一致性时,相应判断矩阵的特征根也将发生变化, 这样就可以用判断矩阵特征根的变化来检验判断的 一致性程度。因此,在层次分析法中引入判断矩阵 最大特征根以外的其余特征根的负平均值,作为度 量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的指标,即用:
则:B =
0.3697 -0.0645 + 0.2358i -0.0645 - 0.2358i -0.2806
-0.7071
0.0906 -0.0633 - 0.0182i -0.0633 + 0.0182i 0.2303
-0.0000
0.0595 -0.0063 - 0.0620i -0.0063 + 0.0620i -0.1231
(6)决策
企业领导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决定各种考虑 方案的实施先后次序,或者决定分配企业留 成利润的比例。

第二讲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第二讲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第二讲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和其他的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入人们
的生活和工作中,对社会、经济和政治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下面,让
我们来了解一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由近现代开始,从机械运算机和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到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和应用,再到当今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时期,从1945年到1960年,是从机器计算机到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最先出现的机器计算机,是由英国科学家发明的布朗-霍夫曼机,可
以进行比较复杂的运算。

随后,美国的“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和英国的“EDVAC”(电子数据处理计算机)等,把电子计算机技术引入
了新的领域。

第二时期是从1960年到1975年,是计算机与其他技术结合的时期。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科学家们提出的几个重要理论密切相关。

02第二讲 数据融合系统的结构形式

02第二讲 数据融合系统的结构形式
nust自动化学院智能信息处理技术4数据融合系统的构成nust自动化学院智能信息处理技术21数据融合系统的主要结构形式1集中式融合系统2无反馈的分布式融合系统3有反馈的分布式融合系统4有反馈的全并行融合系统nust自动化学院智能信息处理技术1集中式融合系统nust自动化学院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特点
第二讲 数据融合系统结构形式
42
融合层次的优缺点比较
43
数据融合分类-按融合判决方式
分类:硬判决、软判决 指数据处理活动中用于信号检测、目标识别的 判决方式。 应用: 每个传感器内部或信息融合中心都既可以选用 硬判决方式,也可选用软判决方式。
44
1)硬判决
特点: ①设置有确定的预置判决门限,只有数据样本 特征量达到或超过预置门限时,系统才作出判决断 言;
38
3、决策级融合
特点: 1)是一种高层次融合,其结果为检测、控制、 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2)从具体决策问题出发,充分利用特征级融合 的最终结果,直接针对具体决策目标,融合结果直 接影响决策水平。
39
主要优点
1)融合中心处理代价低,具有很高灵活性; 2)通信量小,抗干扰能力强; 3)当一个或几个传感器出现错误时,通过适当融 合,系统还能获得正确结果,具有容错性; 4)对传感器的依赖性小,传感器可以是同质的, 也可以是异质的; 5)能有效反映环境或目标各侧面不同类型信息。
5
2、无反馈的分布式融合系统
6
主要特点
每个传感器都要进行滤波,称为局部滤波。
送给融合中心的数据是当前的状态估计,融合中 心利用各个传感器所提供的局部估计进行融合, 最后给出融合结果,即全局估计。
分布式融合系统所要求的通信开销小,融合中心 计算机所需的存储容量小,且其融合速度快,但 其性能不如集中式融合系统。

第二讲 计算机系统

第二讲  计算机系统

第二讲计算机系统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1.4.1 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计算机部件和计算机设备。

这些部件和设备依据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要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称为计算机硬件系统。

未配置任何软件的计算机叫裸机,它是计算机完成工作的物质基础。

冯·诺依曼(V on Neumann)提出的存储程序工作原理决定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个基本组成部分,即: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几十年来,尽管计算机硬件在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没有变化。

如图1-2所示为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大组成部分的框图。

下面分别介绍组成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及功能。

图1-2 硬件系统五大组成部分框图1.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的主要功能是,把原始数据和处理这些数据的程序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二进制代码,通过输入接口输入到计算机的存储器中,供CPU调用和处理。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鼠标、键盘、扫描仪、数字化仪、数码摄像机、条形码阅读器、数码相机和A/D转换器等。

2. 运算器运算器是计算机中执行数据处理指令的器件。

运算器负责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运算,它的速度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运算器的功能除对二进制编码进行算术运算(加、减、乘、除)、逻辑运算(与、或、非等)外,还可以进行数据的比较、移位等操作。

参加运算的数(称为操作数)由控制器指示从存储器或寄存器中取出到运算器。

运算器由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Arithmetic Logic Unit)、寄存器和一些控制门等组成。

寄存器用来提供参与运算的操作数,并存放运算的结果。

哪些数参与运算由输入控制门的条件决定。

3. 控制器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中心,它指挥计算机各部分协调工作,保证计算机按照预先规定的目标和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及处理。

控制器从内存储器中顺序取出指令,并对指令代码进行翻译,然后向各个部件发出相应的命令,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

1.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

1.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
第23页,共24页。
再见!
第24页,共24页。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第二讲)
第1页,共24页。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
第2页,共24页。
思考与练习
判断一下 是否正确
1、计算机网络是由计算机和计算机用线路组成的
2、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是由终端-通信线路-终端组成的 计算机网络系统。
第3页,共24页。
一、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实现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共享
(2)管理信息系统
• 企业内的计划统计、劳动人事、生产管理、财务管 理等
第13页,共24页。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主要有:
(3)过程控制
• 工厂各生产车间的生产过程和自动化控制。
第14页,共24页。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主要有:
(4)互联网应用
• 电子邮件E-mail • 信息发布WWW • 电子商务E-Commerce • 远程音频与视频应用
第20页,共24页。
巩固练习
2、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 )。 A.降低成本 B.文件打印 C.资源共享 D.传输文件
第21页,共24页。
巩固练习
3、以下( )不是网络上可共享资源。 A.文件 B.打印机 C.内存 D.应用程序
第22页,共24页。
布置作业
1、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功能? 2、计算机网络在哪些方面做到了应用?
第15页,共24页。
三、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① 可靠性:某子系统出现故障时,可由网内 其他子系统代为处理
② 独立性:网络系统中各相连的计算机系统 各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
第16页,共24页。
三、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③ 可扩充性:可以很灵活地在网络中接入新 的计算机系统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课程: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第一讲能力的内涵与要求学情的涵义包含学生研究情况、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生理、研究成果等因素,以及影响学生研究过程的心理、生理、研究成果等因素。

同时也包括对已经发生的研究进行描述和分析,以及对没有发生的研究进行预测研究。

学情分析的涵义包含学生研究情况、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生理、研究成果等因素,以及影响学生研究过程的心理、生理、研究成果等因素。

同时也包括对已经发生的研究进行描述和分析,以及对没有发生的研究进行预测研究。

学情分析的目的是因材施教,以学定教,顺学导教,先学后教。

第二讲传统教学中的学情分析及现状问题传统意义上的学情分析的特点是经验主义的判断、模糊不清的判断、以偏概全的判断、随机零散的判断,以及静态应然的分析和动态实然的分析。

学情分析的常见方法有类型化研究、差异变量分析、经验分析法、问卷法、访谈法和行动研究法。

以下关于学情分析的描述正确的是学情分析是要为教学提供基本依据的,学情分析是要通过指导教学,最终指导学生的研究,学情分析是为了对学生做出研究成效评价而做的。

第三讲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的策略与工具学情分析可以实现及时快速的统计,更精准地把握学生的情况,准确预测学生的研究效果,以及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课堂教学活动。

学情分析可以发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

学情分析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学定教和以教材为中心。

第四讲技术支持的学情案例分析及评析重力》案例中学情分析使用了自主研究微视频、预研究作业单、问卷星和问卷法等技术手段。

在《重力》的教学中,XXX的学情分析是从知识储备分析和研究能力分析两方面开展的。

在《重力》教学中,XXX是通过个体研究能力分析、整体研究能力分析和分层研究能力分析等方式开展研究能力分析。

课程:数据化可视化工具——图表秀第一讲图表秀简介图表秀平台上,支持插入文字、图像和图标等。

信息技术基础(第二讲 文本信息的加工)

信息技术基础(第二讲  文本信息的加工)

1. 在Word中,( B )查看方式具有“所见即所得” 的效果,页眉.页脚.分栏和图文框都能显示在真实 的位置上,可用于检查文档的外观。 A.普通视图 B.页面视图 C.大纲视图 D.web版式视图 2. 小李要安装office,他打开光盘文件夹看到里面 有一个“SETUP.EXE”文件,该文件是( C )。 A.Office 说明文件 B.Office 解压程序 C.Office 安装程序 D.Office 卸载程序
• 3. 下列选项中,不是计算机上使用的汉字编码方式的是( C ) • A. 外码 B. 字型码 C. 条形码 D. 内码 • 4、目前常用的机内码GB码和BIG5码,在计算机内部进行存储 时,一个汉字需要( )字节的容量。 B • A. 一个 B. 两个 C. 四个 D. 八个 • • • • • 5. 关于汉字信息处理,下面不正确的说法是( B )。 A、拼音码是汉字输入码中的一种 B、只要有了如拼音、五笔等汉字输入码,就能汉字信息处理 C、只要在屏幕上显示汉字,必须要有字型码 D、为了将各种输入码进入计算机系统,就引入了汉字机内码
3.常用的字处理软件:
文件扩展名 软件特征 *.txt 系统自带软件,存储容量最小 *.doc Microsoft Office套装软件之一,功能强大,国际通用性强 我国金山公司开发的,更符合中文用户的使用习惯,具有民族特 WPS *.wps 色 Dreamweaver、 *.htm 网页制作工具,适用于制作在网络上流通的网页文件 FrontPage *.html PowerPoint *.ppt 文稿演示工具,适用于制作方便演讲者表达信息的现场演示文稿 常用软件 记事本、写字板 WORD
5、下列不是文字编辑软件的是()。 C A、Word B、Wps C、Flash D、记事本 6、欲将某软件的序列号保存在一个文件中,使用下 面()软件所产生的文件最小。 D A、Word B、Excel C、Wps D、记事本

第二讲 SDH及MSPT的基本原理PPT

第二讲 SDH及MSPT的基本原理PPT
为什么要引入SDH? PDH: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准同步数字体系
传统PDH的缺陷:
1、没有世界性标准的光、电接口规范;
2、2Mb/s以下的信号是同步的,其他信号都是异步的; 3、运行维护不方便;
4、没有统一的网管接口;
传统的PDH网络已不能满足通信网的发展!
构。
2M复用步骤
(2.048Mbit/s) C—1 C—1 VC—1 POH C—1 (2.240Mbit/s) VC—4
TU—1 PTR
VC—1 (2.304Mbit/s)
TU—1
TU—1 PTR
TU—1 PTR
VC—1
VC—1 (6.912Mbit/s)
TUG-2
TUG—2
TUG—2 (49.536Mbit/s)
2、SDH的特点
优点: 统一了光接口及复用标准,使SDH设备容易实现多厂家互连 同步复用,减少了设备的复杂性,增强了设备的可靠性 强大的网络管理能力,使系统的维护费用大大降低 缺点: 频带利用率低 指针调整机理复杂
软件的大量使用对系统安全性的影响
二、 SDH帧结构、复用映射结构
1、STM-N的帧结构 2、复用映射结构
2M复用步骤
×3 字节 间插 1 12 1× 7 字节 间插 9 1 R R 86
TUG2
TUG3
TUG2——支路单元组2;TUG3——支路单元组3。
2M—C12—VC12—TU12 ; 3TU12—TUG2 ; 7TUG2—TUG3 ;
3TUG3—VC4—STM-1。 STM-1可装入3×7×3=63个2M信号。2M复用结构是3-7-3结
以8bit为单位(一个字节为单位) 校验相应bit列(bit块) 使相应列1的个数为偶

信息技术2

信息技术2

信息技术2TensorFlowTensorFlow是一个开源的人工智能框架,由Google开发并维护。

它提供了丰富的机器研究和深度研究工具,可以用于构建各种人工智能模型。

TensorFlow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并且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如Python和C++。

通过使用TensorFlow,学生可以快速搭建和训练自己的神经网络模型。

PyTorchPyTorch是另一个流行的开源人工智能框架,由Facebook开发,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提供了方便易用的接口,使得构建和训练深度研究模型变得简单快捷。

PyTorch的特点是动态计算图,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模型调试和优化。

学生可以通过使用PyTorch来深入了解深度研究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OpenCVOpenCV是一个开源的计算机视觉库,提供了丰富的图像和视频处理函数。

它可以用于处理图像和视频数据,包括图像增强、目标检测、人脸识别等应用。

OpenCV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并且具有跨平台的特点。

在人工智能领域,OpenCV经常用于图像数据的预处理和特征提取。

NLTKNLTK(Natural Language Toolkit)是一个用于自然语言处理(NLP)的Python库。

它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处理工具和语料库,可用于文本分析、情感分析、语义理解等任务。

NLTK包含了多个自然语言处理算法的实现,并且提供了示例代码和教学资源,方便学生研究和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人工智能工具介绍,它们在信息技术2.0-B1课程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和使用这些工具,学生可以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为未来的研究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Computer System: A computer and all the hardware interconnected with it. – Hardware – Programs – Information – People – Procedures
Sen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3rd Edition
5
© 2004 Pearson Prentice Hall
Hardware: Computing, Storing and Communication
Definition (Continued)
Sen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3rd Edition
6
© 2004 Pearson Prentice Hall
Sen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3rd Edition
4
© 2004 Pearson Prentice Hall
Hardware: Computing, Storing and Communication
Definition
• Computer: An electronic system that can be instructed to accept, process, store, and present date and information.
• 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ingle- and multi-user systems.
• List the 13 information-processing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five information-handling functions of IT.
Hardware: Computing, Storing and Communication
Input Devices
• Input: The data or information entered into a computer or the process of entering data or information into the computer for processing, storage and retrieval, or transmission. – Keyboards – Point-of-sale terminals – Mouse – Image scanners – Bar code scanners and wands – Microphones – Prerecorded sources
• Describe the four types of procedures in computer systems.
Sen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3rd Edition
3
© 2004 Pearson Prentice Hall
Objectives (Continued)
James A. Sen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3rd Edition
Chapter 2
Essentials of Computing
Sen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3rd Edition
1
© 2004 Pearson Prentice Hall
Sen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3rd Edition
7
© 2004 Pearson Prentice Hall
Hardware: Computing, Storing and CommunicatInformation Technology, 3rd Edition
Sen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3rd Edition
8
© 2004 Pearson Prentice Hall
Hardware: Computing, Storing and Communication
Hardware (Continued)
Sen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3rd Edition
9
© 2004 Pearson Prentice Hall
Hardware: Computing, Storing and Communication
Hardware
• Hardware (computer hardware or devices): The computer and its associated equipment. – Input devices – Processors – Output devices – Secondary storage devices
• Differentiate between an operating system and an application program.
Sen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3rd Edition
2
© 2004 Pearson Prentice Hall
Objectives (Continued)
• Identify 10 types of software packages.
• Explain the four components of information.
•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us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T professionals.
Objectives
• Identify the five components of a computer system.
• Explain the four categories of hardware and their functions.
•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rdware and softwa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