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权益保护论文劳动保护论文
大学生劳动法劳动权益保护论文
大学生劳动法劳动权益保护论文劳动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法学课程,因此经世致用理应成为劳动法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大学生劳动法劳动权益保护论文,希望你喜欢。
【摘要】劳动权益保护是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而又被社会严重忽视的问题. 由于兼职大学生和毕业生在职场中合法权益屡遭损害,因此探讨其原因及其对策,对于保护作为弱势群体的大学生极其重要. 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权益的内容、维权的现状以及维权的途径进行了初略的分析.希望在引起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权益保护的思考和重视的同时更希望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权益保护观念从而维护自身权益.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劳动者主体资格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社会劳动力的新生力量,是未来社会劳动关系的重要主体。
因此,他们的素质状况决定了他们未来的的职场发展走向,也决定了社会的精神面貌和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使得各高等院校不断扩招,大学生的人数占社会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
然而当前社会所能够提供的各种岗位并不能满足当前大需求,从而导致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面对这样的困境,无论大学在校生还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都在迫切的找工作,忽视从事工作的相关要求,从而导致了社会中大学生权益被侵犯的现象屡屡发生,但是却得不到合理的解释。
因此保护大学生劳动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一、当代大学生兼职及就业的现状近年来大学生劳动权益受侵害的案件逐年增加,范围越来越广,类型越来越多。
体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一)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权益受损1.中介机构侵害大学生利益当前,有很多中介机构专门为大学生介绍兼职。
然而目前的中介市场混乱不已,其中更有不少不良中介利用大学生的单纯进行欺诈。
用学生急于寻找兼职的心理,收取几百元不等押金或中介费, 最后却以未签订合同为由不予退还。
2.校园小广告的诱惑大学校园里招聘广告随处可见,特别是寒暑假将至,各种招贤广告满天飞。
浅谈劳动者权益的保障-毕业论文
浅谈劳动者权益的保障-毕业论文摘要:劳动者权益的保障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通过对劳动者权益的定义和内涵进行分析,总结了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要性和现状,并提出了提升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解决当前劳动者权益保护不足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劳动者权益保障现状措施建议一、引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已成为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要性和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提供参考。
二、劳动者权益的定义和内涵劳动者权益指的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享有的合法权利和福利。
包括但不限于工资福利、劳动时间、劳动安全保护、劳动合同等。
劳动者权益的保障是确保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重要途径。
三、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要性1. 人本理念的体现:劳动者权益保障是实现人本理念的重要举措,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
2. 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劳动者权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减少社会矛盾和劳资纠纷的发生。
3. 促进经济发展:劳动者权益保障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现状目前我国劳动者权益保障存在一些问题:如法律法规不健全、执行不到位、监管不力、救济渠道不畅等。
这些问题导致一些劳动者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五、提升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措施和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立法工作,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障程度。
2. 强化监管执法:加大劳动保障监管的力度,提升执法效果,打击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
3. 建立健全机制:建立健全劳动者权益救济机制,确保劳动者在权益受侵害时能够有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4.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劳动者对权益保障的知晓度和维权意识,加强法治理念的宣传教育工作。
六、结论劳动者权益保障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劳动法维权论文2500字_劳动法维权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劳动法维权论文2500字_劳动法维权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劳动法维权论文2500字(一):浅谈劳动法视域下农民工如何实现法律维权问题论文摘要:农民工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人员,为城市的建设提供了诸多努力,在建筑行业、服务行业、工业生产中均离不开农民工的支撑。
但农民工因权益得不到合法保障的纠纷案件层出不穷,农民工在社会中处处受到不公平对待,由于其知识水平、劳动技能受限,在维权方面非常困难。
因此,本文就劳动法视域下分析农民工如何保证自己权益下行使法律维权。
关键词:劳动法;农民工;法律维权引言农民工本应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就业机会、就业待遇和就业保障,但实际上大部分农民工在就业中经常受到差别对待。
我国农民工群体较大,主要集中在建筑、服务、制造业,且他们的工作岗位属于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劳动时间长的工作,与城市居民形成较大的反差,同时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不利于社会的稳定[1]。
对此,需要不断将完善农民工劳动管理体系,将管理体系落实在农民工身上,对其合法权益进行保障,促进社会的平衡发展。
一、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的表现1.1劳动报酬得不到保障劳动报酬是劳动者的劳动价值体现,我国实施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按劳分配是我国劳动分配方式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分配方式,在市场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劳动法中规定必须同工同酬。
但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工的劳动报酬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得不到合理的保障,具体表现在:(1)农民工人员的薪资水平较低,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工资水平在不断上升,但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依然较低,并呈现出区域化。
(2)农民工和城市居民在相同的工作中存在不同的薪资待遇,据调查统计显示,我国诸多城市的企业单位中,对于同样工作,农民工的薪资水平显著低于城市居民。
(3)工资拖欠严重,很多用工单位结算工资是没有固定期限的,而是根据用工单位的收益进行结算,出现工资拖欠或少发,主要出现在一些私人企业和小型企业中。
劳动法论文(精选5篇)
劳动法论文(精选5篇)第一篇:劳动法论文内容摘要:我国劳动法典对劳动法基本原则并未加以规定,实为缺憾。
我国法学界对这一问题一直存有较大争议。
对劳动法基本原则的考察,不能以孤立的眼光,应该从基本原则的概念下手,进而讨论其功能和特征,以作为确立基本原则的标准,并在对国内外诸说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做出归纳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笔者以为,劳动法基本原则应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龙头,辅之以三方性原则和社会化原则。
关键词:劳动法、基本原则、劳动权引论法律原则可分为一般原则和特有原则。
特有原则是某一法律部门所仅有并以之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原则.每个法律部门的特有法律原则又可分为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
基本原则是某一法律部门的框架和主题,是制定,解释,执行和研究该法律部门的准则和指导思想,是贯穿其始终的基础性原则。
我国于1994年7月4日在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并于次年1月1日正式实施。
这部里程碑似的的法律对于劳动法制建设具有历史性意义.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部法律竟然没有明文规定劳动法的基本原则,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虽然近年来劳动法学界对于劳动法基本原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但并未形成统一的意见,众说纷纭,缺乏权威。
且我国中央和各级地方的劳动立法过于繁琐,复杂,冲突摩擦不可避免,甚至层出不穷,为劳动守法,执法,司法带来不少困难。
因此,确立统一,明确的劳动法基本原则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关怀老师的统编教材将劳动法法基本原则定义为“各国在劳动法中所体现的指导思想,在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些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其后的教材大致与此类似,一般无较大争议。
笔者认为此定义有一点值得讨论,其将劳动立法指导思想纳入基本原则的概念中,实是混淆了二者的区别。
立法指导思想是立法的主体据以进行立法活动的重要的理论根据,是为立法活动指明方向的理性认识。
劳动保障论文
劳动保障论文引言劳动保障是指为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而建立的各种制度和政策。
在现代社会中,劳动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主要动力,他们的权益受到保护将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劳动保障的重要性,分析现行劳动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劳动保障的重要性劳动保障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劳动者权益:劳动保障制度可以确保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得到尊重和保护。
例如,通过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工资、工时、休假、安全等权益,可以防止雇主滥用劳动者,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满意度。
2.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劳动保障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减少劳动冲突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通过合理的劳动关系和协商机制,劳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有利于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3.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劳动保障制度的建立可以保障劳动者享受平等的待遇和机会。
无论是性别、年龄,还是种族、民族,所有劳动者都应该受到公正对待。
劳动保障制度的存在可以消除对某些群体的歧视,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包容性。
现行劳动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然而,现行劳动保障制度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问题包括:1.法律法规不完善:现行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无法涵盖所有劳动者群体和工作场景。
特别是在新兴行业和灵活就业形态中,缺乏相应的法规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2.执法缺乏力度:尽管有一些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存在,但执法力度不够。
一些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的行为,由于执法部门的监管不力或处罚力度不够,导致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止。
3.劳动权益保护不均衡:现行劳动保障制度对于不同群体的劳动者保护存在差异。
一些弱势群体,如农民工和女性劳动者,面临更多的劳动权益侵害。
劳动保障制度需要更加关注这些弱势群体,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改进劳动保障制度的建议为了改进现行劳动保障制度,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请考虑以下建议:1.完善法律法规:制定更加全面、细致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劳动关系和新兴行业的需求。
劳动者权益保护论文和谐劳动关系论
劳动者权益保护论文和谐劳动关系论文SA8000标准的运作机制与劳动者权益保护摘要: SA8000社会责任标准是欧美国家发起和推广的一项国际劳工标准,其宗旨是保护劳动者权益,最终实现全球体面劳动,因此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和积极意义,值得我国借鉴。
本文在分析SA8000社会责任标准的内容体系与运作机制基础上,从保护劳动者视角对该标准进行了理性思考,并结合我国当前劳动者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建议。
Abstract: The SA8000 social responsibility standard is sponsored and popularized by western countries. Its aim is to protect the labor rights and achieve global decent work at last, so it has certain features of times and positive significance and is worth to use for reference for our country. This paper thinks rationally from the labor protection angle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and suggests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labor rights protection of our country based on analyzing the content system and operating mechanisms.关键词: SA8000;社会责任标准;劳动者权益Key words: SA8000;social responsibility standard;labor rights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299-021SA8000社会责任标准的内容体系与运作机制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发起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CSR),强调企业在为股东谋取最大利润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包括人权、环境和劳工权益)。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论文五篇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论文五篇第一篇: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论文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护法律问题探讨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向外地务工,成为人们所称的农民工。
农民工作为一大弱势群体,其各项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屡见不鲜。
探究这类现象的根本成因及解决途径是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重要内容。
一、农民工劳动权益遭受侵害的现状(一)劳动合同签定率低,劳动关系难以确定。
我国《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书面立劳动合同。
但是,许多用人单位利用农民工法律知识薄弱的特点,采取欺骗手段不与农民工依法签定劳动合同,只是采取口头约定的形式或者以劳务合同的方式来规避自己的法律责任。
虽然,我国《劳动法》也规定了,只要劳动者能够证明与用人单位有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也可以认定劳动关系依法成立。
但是,由于文化水平,法律意识等因素的制约,要让农民工自己举证证明与用人单位有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是相当困难的。
(二)劳动时间长无故被延长,休息休假的权利往往得不到保证。
我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但是用人单位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几乎视法律为无物,采取各种手段强迫农民工延长工作时间。
他们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大多在十个小时以上,有的甚至达到十六、七小时,远远超出法定的平均工作时间。
(三)工作环境恶劣,安全防护措施差。
农民工进入城市,大多是从事于各种劳动强度大,危险度高的高温、高空、高化学性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差。
加之缺乏系统的培训与指导,安全意识与防范措施较差,使得农民工的工作显得更加的危险化,近而造成农民工工伤事故频繁发生。
(四)劳动报酬低,工资克扣拖欠现象严重。
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数都属于体力劳动,其工资水平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现象十分普遍。
而对于农民工超过法定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用人单位也是鲜有依法足额给付的。
论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毕业论文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法律类毕业设计(本科)xx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论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教学点名称xx广播电视大学年级名称xx法学本科班专业名称法学学生姓名xx学生学号xx指导教师xx摘要关于对劳动者的保护可谓任重道远,劳动者权益的保护问题会直接影响一国经济、政治、文化乃至各个领域,因此劳动者的保护问题应当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
本文在通过《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对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做出了具体的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便使劳动者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
文章主要从《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保护亮点和不足之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劳动合同法》的多处规定都加强了对劳动者的保护,但仍有一些规定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讨论。
最后针对《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有待完善之处谈了几点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劳动者权益亮点有待完善建议目录一、关于《劳动合同法》的概述 (03)(一)《劳动合同法》的概念和特点 (03)(二)《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和立法宗旨 (04)(三)《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06)二、《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亮点 (06)(一)关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合同订立方面 (06)(二)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方面 (08)(三)关于试用期方面 (09)(四)关于违约金方面的规定 (10)(五)关于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方面 (11)(六)关于单位规章制度的确立方面 (11)三、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不足 (12)(一)《劳动合同法》没有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作出专门的保护规定 (12)(二)《劳动合同法》关于企业裁员后对员工经济补偿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商榷 (13)(三)劳动合同法过渡性条款的规定存在缺陷 (13)四、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几点建议 (14)(一)重视农民工权益的保护 (14)(二)提高裁员后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水平,明确月平均工资的范围 (15)(三)加强劳动合同法“施行细则”或“司法解释”对过渡条款适用范围的规制 (16)结束语 (16)参考文献 (17)浅谈劳动合同法我国《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0年12月8日公布实施的,至今已有16年之久,该规定是在当时我国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现在看来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了。
劳动者权益保护论文劳动保护论文
2010.12(下)C h i n a C o l l e c t i v e E c o n o m y集体经济·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贫富差距加大,弱势群体人数增多,加深了社会的矛盾冲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
文章首先分析了和谐劳动关系的评价指标和现在劳动关系不和谐的种种表现,发现劳动关系不和谐最主要的还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根本保障,进而从总体上提出了保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措施。
关键词:和谐劳动关系;衡量指标;对策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当前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变革时期,经过三十来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特别是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因素越来越多,而劳动关系不和谐的现象又层出不穷。
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分析转型时期劳动关系的特点,通过发现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冲突、矛盾,寻找解决他们的途径和方法。
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的建设目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对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作出部署。
由此可见,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当前,我国的劳动关系存在许多不和谐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因此对有关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问题进行探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及衡量指标(一)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建设“和谐社会”放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同等突出的位置。
运用劳动法律,进行劳动保护作文
运用劳动法律,进行劳动保护作文篇《劳动法,我的职场保护伞》我刚入职一家小公司的时候,那叫一个干劲儿十足。
每天都像个小陀螺似的忙得团团转,老板呢,看我这么积极,也一个劲儿地给我加任务。
我当时心里就想,多干点就多干点呗,这不都是为了以后有更好的发展嘛。
有一个项目,工作量特别大,而且时间特别紧。
我为了尽快完成,天天加班到深夜。
那阵子呀,我感觉自己都快住在公司了。
眼瞅着身体越来越吃不消,我也跟老板提过能不能给加点人手或者延长一下期限,老板却说什么年轻人就得有拼搏精神,咬咬牙就过去了。
我心里那叫一个委屈呀,这哪是拼搏,这简直是拼命啊。
后来我就找自己学法律的朋友诉了苦。
朋友一听就说,你们公司这是违反劳动法呀。
他跟我详细地讲,按照劳动法,正常的工作时间是有规定的,加班也得有加班费用,而且不能无限制地让员工加班这么高强度的。
我一听,这可不得了。
我就拿了本劳动法的小册子,壮着胆子去找老板。
跟老板是这么说的,老板啊,我知道咱们都想把这个项目做好,可是这劳动法规定了,我们这加班得有个度啊,而且该有的加班费得给,否则被劳动部门查出来,咱公司可得出大麻烦啊。
老板一开始还不以为然呢,觉得我在吓唬他。
我就把那小册子上相关的章节翻给他看,还举了几个其他公司因为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受罚的例子。
老板的脸色呀,渐渐地就变了,从若无其事变得有点凝重。
最后老板说,行吧,我知道了,这工作量我们再调整一下,加班工资也给你们算上。
通过这件事儿,我深深地觉得,劳动法就像我的保护神。
它让我知道自己在工作中有哪些权益是不容侵犯的,如果有侵害权益的事儿发生,我们就得拿起这个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要不真只能干受欺负了。
篇二《劳动保护,劳动法在行动》我认识一个快递小哥,叫小李。
小李每天风里来雨里去,那包裹呀,一大车一大车地运。
他告诉我说,这快递行业看着简单,其实特别累人。
而且他们快递公司有时候安排的任务特别重,一天都没个休息的时候。
有一回赶上双十一,那快递多得都能堆成小山了。
大学生劳动法劳动权益保护的论文
大学生劳动法劳动权益保护的论文一、背景和问题意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大学生已经越来越多地参加到劳动市场中。
然而,就在大学生劳动参与以及创业初期阶段,大学生的劳动权益往往受到了侵犯。
比如,部分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会设置低工资、加班不加薪,或是在劳动条件、保险退休等方面存在不公平待遇。
因此,如何保障大学生劳动权益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二、影响大学生劳动权益的因素根据大量文献研究和调查数据,我们总结了影响大学生劳动权益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用人机制和社会心态2.大学生劳动价值认知不足3.人事制度不完善三、解决大学生劳动权益问题的策略基于以上因素,我们提出以下策略以保护大学生劳动权益:1.推进企业用人机制改革,鼓励诚信招聘,减少低薪招聘2.提高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认知,激发其投身于劳动市场的积极性3.完善人事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力度,保障大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权益具体实施中,我们可以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以及推进企业和社会意识的改变,从而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劳动权益的保障。
四、结论和建议尽管现实中保障大学生劳动权益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以及实际案例的研究分析,给出了一些可行的策略指导。
因此,我们建议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要重视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问题,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和舆论引导,以良好的政策法规和社会认知为保障,让大学生在参与劳动市场时可以得到公平、平等的待遇。
特殊场合1:大学生劳动权益在外卖平台中的保护外卖平台现在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生的兼职工作选择。
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些外卖平台会存在加班不加薪、骑行安全问题、工作时间安排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大学生的劳动权益受到侵犯。
在针对这种特殊场合时,我们建议增加以下条款加强保障:1.加强外卖平台的监管,确保企业合法合规运营,保证大学生在工作安全方面的保障。
2.在工作时间安排上,应当采取合理的安排,避免大学生因工作导致学业和身体受到影响。
3.外卖平台应当建立完善的劳动合同制度,保障大学生的劳动权益。
劳动法论文劳动者权益保障
劳动法论文劳动者权益保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所带来的劳动关系的复杂多变以及加入WTO所面临的新的形势,我国劳动立法与现实的矛盾不断凸现,亟需进一步予以完善,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法论文劳动者权益保障谈我国劳动立法与劳动者权益保障摘要:自1994年以来,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我国陆续颁布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核心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
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所带来的劳动关系的复杂多变以及加入WTO所面临的新的形势,我国劳动立法与现实的矛盾不断凸现,亟需进一步予以完善,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劳动立法,劳动者权益,劳动关系,法律保障一、劳动立法的发展状况自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颁布后,我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基本形成了以《劳动法》为核心,多层次法律规范并存的劳动立法格局。
劳动立法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劳动法律制度基本得以建立。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就业涉及到劳动者最基本的利益。
中国就业人口庞大,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劳动立法必须将劳动者的就业作为法律保障的重点和核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劳动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对劳动者的就业特别是妇女就业做了规定,内容包括:国家保障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机会;保护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实行男女同工同酬;保障妇女在四期内受到特殊保护;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等。
这些规定对于劳动者的平等就业、就业保障,特别是自主择业给予了保障。
与此同时,政府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大力促进就业。
截止2001年底,全国人口总数为127627万人,城镇就业人口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2.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提供的数据,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5月9日。
劳动保护论文
劳动保护论文1. 引言在现代社会,劳动保护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劳动者在工作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因此,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已被提上了日程。
本文旨在对劳动保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现状分析2.1 劳动保护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劳动保护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劳动者缺乏基本的安全防护设施•部分企业存在违法用工和违规操作•劳动保护法规不够完善2.2 影响这些问题导致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严重影响:•劳动者健康受到威胁•企业生产安全隐患增加•劳动者工作积极性下降3. 解决方案3.1 完善劳动保护法规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当加强劳动保护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明确企业的法定义务和责任,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
3.2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劳动者的安全教育,提升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同时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教育,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3 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当加大对劳动保护设施的建设投入,提升企业的基础设施和安全生产设备,保障劳动者的基本安全。
4. 结论劳动保护问题关系到全体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稳定。
因此,我们应当共同努力,加强立法、加强宣传和教育、加大投入,全面推进劳动保护事业,为劳动者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
特殊的应用场合1. 矿山工作场合在矿山工作场合,劳动保护需要特别重视。
因为矿山工作环境复杂,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
因此,在劳动保护论文的基础上,针对矿山工作场合,应增加以下条款:•加强巷道支护和通风设施的建设,确保矿工的安全通道和空气流通•加强对煤气、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和排除•加强对矿工安全操作的培训和考核问题及解决方案:在矿山作业中,隧道塌方、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应当加强巷道支护的建设,引入先进的瓦斯检测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加强对矿工安全操作的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
2. 化工厂作业场合化工厂作业场合存在着各种化学品的接触与操作,劳动保护问题同样需要特别重视。
劳动关系管理论文文献综述劳工权益保护与劳动合同议定
劳动关系管理论文文献综述劳工权益保护与劳动合同议定劳动关系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乎着员工的权益保护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劳动合同作为劳动关系管理的基础,对于明确双方权责、规范劳动关系、保障劳工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劳动关系管理领域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劳工权益保护与劳动合同议定的关系,以期为企业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概念劳动关系管理是指企业为了维护和促进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以达到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的管理活动。
劳动关系管理的核心在于平衡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双赢局面。
二、劳工权益保护的重要性劳工权益保护是劳动关系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保护劳工权益不仅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更能够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劳工权益保护包括但不限于工资福利、劳动安全、职业培训、工作环境等方面。
三、劳动合同议定的内容与要点劳动合同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约定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文件,对于明确双方权责、规范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合同议定的内容主要包括双方当事人信息、工作内容与岗位、工作时间与休息、工资报酬、社会保险、劳动纪律、违约责任等方面。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应当充分协商,确保合同内容合法合规,保障劳工权益。
四、劳工权益保护与劳动合同议定的关系劳工权益保护与劳动合同议定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劳动合同作为保障劳工权益的重要工具,通过明确双方权责、规范劳动关系,为劳工权益的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
而劳工权益的保护又是劳动合同议定的重要目的和内容,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劳工权益保护的要求,确保合同内容符合法律法规,保障劳工权益不受侵犯。
五、劳动关系管理的挑战与对策在现代社会,劳动关系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性、员工需求的多样化、法律法规的频繁变化等。
劳动保障论文(优秀范文8篇)-社会保障论文-社会学论文
劳动保障论文(优秀范文8篇)-社会保障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纵观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改革的历程,我们会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事情,劳动保障的改革,无非是两件事,就是把国家的职业转变成企业的职工,而企业办社保转变成国家办社保。
这种改革是把劳动保障工作还原成本色,该国家办的事情就不让企业承担,该企业尽的义务和责任就不让国家去大包大揽。
这样一来,彻底解放了对国家、企业、职工的。
下面是劳动保障论文8篇,供大家借鉴参考。
劳动保障论文第一篇:民族村旅游扶贫劳动保障制度的不足与对策摘要: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用工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人才市场良莠不齐,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劳动力不足,尤其是缺乏青壮年劳动力。
二是参与民族村寨旅游的劳动者较为特殊,和未成年人是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的重要劳动者,他们成为了典型的非正式就业人群。
三是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劳动者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从法学层面看,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劳动保障制度瓶颈是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用工所存在的根本动因,为从根本上解决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用工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民族村寨的旅游真扶贫和旅游扶真贫,就应该探讨探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劳动保障制度瓶颈,并寻觅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劳动保障制度瓶颈的破解之道。
关键词:民族村寨; 旅游扶贫; 劳动; 制度;Bottleneck and Solution of Labor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System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n Ethnic VillagesCAO Wu-kun LUI Shi-hong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Institute of Gramma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Poverty Red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WesternAbstract:There are three problems in the employment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in ethnic villages: first, the talent market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in ethnic villages is uneven, and the labor force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in ethnic villages is insufficient, especially the young and middle-aged. Second, the workers participating in the tourism in ethnic villages are special. The elderly and minors are the important workers in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 ethnic villages, and they have become the typical informal employment groups. Third, it is difficult to protect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workers in ethnic vill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 the labor and interests of ethnic village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security system bottleneck is the basic reason of ethnic village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existing labor, to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ethnic village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project, so as to realize national villages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tourismhelps Zhen Pin, you should discuss the labor and interests of ethnic village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security system bottlenecks, and labor protection system for ethnic village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bottleneck of cracking.一、问题之提出阿马蒂亚森(印度)对权利方法与贫困的内在关联性作了深入研究。
我国农民工劳动权利的保护论文
我国农民工劳动权利的保护论文近年来,我国农民工逐渐成为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劳动力。
然而,由于制度性和社会性原因,农民工在城市中遭遇了诸多劳动权利保护的问题,他们的工资、工时和工作条件等方面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农民工劳动权利的保护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应对策来改善现状。
问题分析1.农民工工资支付不及时、不足或者无法拿到工资的现象普遍存在。
2.农民工的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但加班费及其他福利待遇不合理。
3.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和安全保障不够,容易受到伤害或患病。
4.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解决,包括养老、医疗、住房等方面的保障。
解决方案立法保障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农民工的权益和雇佣单位的责任,加强对违法用工的打击力度。
2.设立农民工专门权益保护机构,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监督和维护,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完善制度1.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加强对工资支付的监督和惩罚制度。
2.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基本养老、医疗、住房等保障政策,保障农民工的基本生活。
加强宣传教育1.开展针对雇主和农民工的劳动法律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大家对农民工权益的认识和尊重。
2.提升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教育他们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和方法。
实施步骤1.逐步完善立法和政策,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基础。
2.加强行政力量的监督和维护,确保相关政策的落实。
3.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学习并吸收国际上的劳动权益保护经验,不断提高我国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水平。
我国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建立完善的立法和政策体系,加强社会监督和宣传教育,逐步改善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实现劳动者的权益保障。
特殊应用场合1: 建筑施工行业需要增加的条款1.增加对建筑施工单位违法用工的惩罚力度,以确保农民工的工资和工时得到合理保障。
2.强化工地安全管理,明确责任方和补偿机制,保障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和安全。
我国公民劳动权的法律保护论文2
我国公民劳动权的法律保护论文(2) 我国公民劳动权的法律保护论文其次,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是国家的责任和义务,这种责任和义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政府要努力创造就业机会;再一个是为劳动者就业提供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
我国《劳动法》第10条、第12条对国家在就业方面的责任作了明确规定:“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地方各级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多种类型的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就业服务”。
因此,我们可以从法律规定的角度看出,促进和保障劳动者就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责和义务。
2、多面化的就业歧视在我国,造成就业歧视的原因很多,既有历史的影响也有现实的因素,还有观念上的原因等。
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第一,户口歧视。
目前,没有当地的户籍,城市农民工的居住、择业自由都受到很大限制,这些使得民工的宪法权利无法得到与城市居民获得同等保护,无法实现平等的劳动保护。
第二,性别歧视。
这种歧视很多时候是隐形的,这就决定了性别歧视更不易及时解决。
这种性别歧视也破坏了社会公平原则,造成了劳动力资源配置失衡与人力资源浪费。
第三,年龄歧视。
在求职者的其他条件符合用人单位要求时,用人单位往往倾向或者直接注明其所要求的年龄限制。
第四,学历歧视。
随着求职者整体学历的提高,用人单位在现实工作中对学历的要求往往过高。
在社会上现今流行的一个概念是教育过度深化(over _education),其通常的定义是:工人从事的工作所需要的教育水平低于工人实际接受的教育,而不管工人的薪水高低。
三、完善公民劳动权实现的保障机制1、保障公民的劳动权是国家的义务国家对公民劳动权的`实现负有两项义务:一是干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者获得适当的劳动机会;二是对没有获得劳动机会的劳动者给付确保其生活的资金。
宪法法律关系下国家对公民劳动权的保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公民劳动权所对应的义务主体是国家,是政府。
2、完善劳动法制之所以出现“就业歧视”现象,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劳动法律法规不健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12(下)C h i n a C o l l e c t i v e E c o n o m y集体经济·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贫富差距加大,弱势群体人数增多,加深了社会的矛盾冲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
文章首先分析了和谐劳动关系的评价指标和现在劳动关系不和谐的种种表现,发现劳动关系不和谐最主要的还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根本保障,进而从总体上提出了保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措施。
关键词:和谐劳动关系;衡量指标;对策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当前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变革时期,经过三十来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特别是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因素越来越多,而劳动关系不和谐的现象又层出不穷。
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分析转型时期劳动关系的特点,通过发现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冲突、矛盾,寻找解决他们的途径和方法。
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的建设目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对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作出部署。
由此可见,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当前,我国的劳动关系存在许多不和谐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因此对有关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问题进行探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及衡量指标(一)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建设“和谐社会”放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同等突出的位置。
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和思路,从而把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式写入党章。
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首先需要和谐的劳动关系。
和谐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关系双方一种和谐融洽的良好状态。
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维护和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对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作出部署。
由此可见,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二)和谐劳动关系的衡量指标关于劳动关系怎样才算和谐,如何衡量,这个问题很难用几句话来解释。
2006年9月12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张秋俭在全国总工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八个衡量标准。
从中我们可以进行归纳、分析,为和谐劳动关系衡量指标的确立提供参考,笔者认为和谐劳动关系的衡量指标为:1、减少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二者地位平等,可以平等交流与协商,即劳资双方的和谐,这是和谐劳动关系的应有之义。
2、保障劳动权益,加强劳动安全,减少工伤事故,预防职业病。
由于在劳资双方中,劳动者相对处于弱者地位,如要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一种实质平等,就有必要对劳动者加以特别保护,尤其是保障其劳动权益。
3、加大弱势群体劳动权的保护力度,消除歧视。
所谓歧视也就是不平等、不公正对待,持有偏见。
当前在劳动关系中歧视较多的就是歧视弱势群体,如妇女、农民工和未成年工等。
4、社会保障机制健全,使劳动者可以共同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社会的发展,依靠的是人民群众,所以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也要做到效率与公平的和谐。
除了对利益分配时要以效益为依据外,也必须注意公平的实现。
5、增加工资收入,降低劳动者流动成本。
这是要实现一种利益的和谐,即收入分配的合理化。
只有照顾到劳动者的利益,才能增强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归属感,从而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
二、当前劳动关系不和谐的体现经过三十几年的改革,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的同时,也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再议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劳动者权益的保护■蔡诗敏社会视野1872010.12(下)C h i n a C o l l e c t i v e E c o n o m y集体经济·(一)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不规范按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用工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但从现状看,虽然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中的合同签订率还比较高,可是在非国有企业中,有许多企业用工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特别是针对一些特殊人群,如农民工。
而已签订劳动合同的,也存在诸多不规范的地方,或缺少必备条款,或违反最低工资标准、工时制度、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等国家规定的基本劳动标准。
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生效实施,此现象有一定改善,可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二)劳动者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比较普遍劳动关系中由于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导致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比较普遍,主要表现为用人单位对职工的工资拖欠,同工不能同酬、社会保险缺失等。
特别是随着近几年工伤事故的频发显示,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并未得到充分的保障,尤其是劳动安全保障措施的缺失。
在社会财富快速增长的同时,普通劳动者并没有足够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成果,对工资正常合理增长充满期待。
此外,部分行业、企业分配秩序不规范,分配差距过大、分配关系不合理等问题也较为突出。
这些现象是导致劳动争议和劳动关系不和谐的因素之一。
(三)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和改制过程中存在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现象部分国有企业在关闭破产和改制中操作程序不规范,甚至搞暗箱操作,职工安置方案不经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严重侵犯了职工知情权、参与权。
一些企业在关闭破产和改制中不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职工安置和劳动关系处理政策,忽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随意裁减人员,不依法支付自谋职业安置费或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没有妥善处理社保欠费、拖欠职工工资及各种债务。
这些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引发了不稳定因素,直接影响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三、保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从以上这些劳动关系不和谐现象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现象各种各样,千姿百态,但是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根本保障。
关于如何保障劳动者的权益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和措施,笔者针对当前的劳动关系现状,认为保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健全、完善劳动立法首先,针对我国现行《劳动法》根据社会发展的情况变化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改。
其次,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在总结我国劳动合同制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用法律手段对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进行调整,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从而使劳动关系双方达到实质上的平等,使劳动合同制度在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但这还远远不够,建议尽快制定发布《农民权益保障法》、《企业工资条例》、《欠薪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企业工资支付等行为,在立法中应加大对企业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以及欠薪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劳动执法部门应认真贯彻和执行劳动法律法规,一方面,应重点对劳动者工资拖欠问题定期进行严格的监察,既要解决旧的拖欠,又要防止新的拖欠;另一方面,也要重点对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存在的克扣劳动者工资问题以及工时过长、不支付加班工资和劳动环境恶劣等问题加强监察。
在监察手段上,要采取更切实有效的措施,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和支付工资、提供劳动保护等情况加强日常巡视检查和专项检查,严肃查处拖欠劳动者工资、不提供劳动保护等违法行为。
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对举报投诉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在监察队伍建设上,要充实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增加监察机构和人员编制,同时抓好专项培训,全面提高劳动监察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完善劳动争议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如果发生劳动争议,仲裁程序是法定的必经程序,即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必须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没有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也不予受理,即劳动争议仲裁程序,是人民法院受理的前置程序。
而实际上这一前置程序在很大程度上影向了劳动仲裁及时地处理劳动争议,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作用的发挥。
诉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应受到国家立法和司法的保护。
既然劳动争议的处理最后可以进入司法审判程序,那么就不应该对劳动争议处理设置仲裁前置程序来限制当事人合法的诉权。
选择用什么方式处理劳动争议的途径是当事人的自由,应该体现仲裁的自愿原则。
所以应该取消劳动争议处理仲裁前置程序以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四)扭转歧视劳动者错误观念政府管理部门,首先应从自身做起,消除歧视观念,在政策制定和执法过程中,做到对劳动者平等对待。
要引导用人单位依法管理,诚信待人,扭转对劳动者和城镇其他从业人员实行两种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的旧观念,把善待劳动者的理念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之中,贯彻到各项管理工作的实处,为减少和消除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权益现象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要引导全社会尊重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树立劳动者与城镇从业人员同等身份、同等地位和同等待遇的法律意识。
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和社会舆论作用,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劳动者,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权益的良好环境。
(五)劳动者应利用法律武器最大限度地维权劳动者自身应学习劳动法律法规,特别是《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了解其享有的劳动权利和应履行的劳动义务,增强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
遇到自身的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敢于、擅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既能考虑法律成本,又能选择正确且适当的程序来维权。
而提高劳动者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也有待于政府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对劳动者,特别是劳动者中的弱势群体进行法制培训。
总之,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是要有和谐的劳动关系。
而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首先体现在劳动者个人的劳动权利能得以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