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
传统文化创新继承
![传统文化创新继承](https://img.taocdn.com/s3/m/0d46ca9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6.png)
传统文化创新继承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碰撞和冲突也日益凸显。
因此,传统文化的创新继承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传统文化创新继承的意义、现状及可行途径。
一、传统文化创新继承的意义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智慧和思想,它是连续的文化链条,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创新继承传统文化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 传承文化基因: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它承载了民族的价值观、道德准则和审美观念。
通过创新继承传统文化,可以将这些基因代代相传,使民族的独特性和精神认同感得以延续。
2. 传播文化自信:在全球化的时代,传统文化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通过创新继承传统文化,可以传播文化自信,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增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3. 丰富创新源泉: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资源,它融合了民间智慧和艺术创造,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和文化品味。
通过创新继承传统文化,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新的思维和创新源泉。
二、传统文化创新继承的现状传统文化创新继承的现状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我们看到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创新继承成果,如京剧改革、国画艺术创新、传统音乐融合等,这些都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新鲜活力;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像敦煌壁画保护、传统手工艺衰退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传统文化创新继承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承形式多样性:传统文化的传承形式多样,有口述、有书写、有实践等各种方式。
如何在多种形式中找到最有效的传承方式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2.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传统文化的创新继承需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与现代社会相融合,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3. 传统文化观念的转变:传统文化创新继承需要转变传统观念,更新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
三、传统文化创新继承的途径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继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着手:1. 教育体制改革:传统文化创新继承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需要从教育体制入手,提高学校和社会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开设相关课程,鼓励学生了解和研究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9732458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a.png)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分析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一、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文化传承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根基,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民众的情感认同。
传承传统文化可以帮助人们深入理解历史、增强文化自信、塑造国家形象等。
同时,通过文化传承,人们可以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价值观,指导和激励个人的行为。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诗词文学、戏曲艺术等等,这些都是中国社会和民众认同的核心价值观。
因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塑造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承与创新的统一传承不是简单地拷贝和重复过去,而是在继承中创新。
在传统文化中,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使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得到永续发展。
例如,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出了重要的探索。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创新。
在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创新思维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此外,传统文化的创新还体现在对传统工艺、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发展上。
通过创新设计和市场推广,传统工艺得以焕发新的生机,传统节日成为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这样的创新不仅保护了传统文化,还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
三、文化创新的实践案例1. 敦煌壁画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敦煌壁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瑰宝,但其保存状态脆弱,急需保护和传承。
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敦煌壁画得以高精度、高保真地复制和传播,使其得到更广泛的认知和欣赏。
这样的创新手段保护了传统文化遗产,同时也为传统艺术注入新的灵感和活力。
2. 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融合传统音乐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代社会,年轻人普遍对传统音乐缺乏兴趣。
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d7c3a29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7.png)
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时代的重要任务。
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重视教育,培养继承者要想有效地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关键。
首先,我们应该重视学校教育,在学校课程设置中增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
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对于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国古代思想家等的了解和研究能力。
其次,在社会各个层面加强对于青少年的培养。
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社团组织等形式让青少年接触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引导他们深入研究、理解其内涵。
二、弘扬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弘扬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在社会各个领域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社会大众普及和宣传这些核心价值观。
同时,我们还要通过立法等方式确立这些核心价值观的法律地位,使其成为社会公众行为的指导原则。
只有通过弘扬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三、注重创新与发展要想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其历史、经典著作等方面的研究。
我们还需要注重对于其内涵进行创新与发展。
首先,在艺术领域进行创新与发展。
中国古代艺术形式繁多、内涵丰富,在现代社会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可以通过将中国古代艺术形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推出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艺术作品。
其次,在科技领域进行创新与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和智慧,我们可以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其中的科学思想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更多的科技成果。
四、加强国际交流,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我们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怎样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
![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怎样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9eff48a0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b.png)
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怎样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怎样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文库喔。
本文目录:1、如何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3、怎样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4、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怎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5、如何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经历的过程。
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同时,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5.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作的主体,文化创新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吸取营养。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明确政府在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职能定位,政府要切实履行好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责任。
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管办分离。
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在深化文化单位内部人事改革、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更好地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中国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中国的文化传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2016c2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b.png)
中国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一直以其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魅力深受世界各地的尊敬和喜爱。
如何在传承中创新,使中国文化焕发新的活力,继续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传承与创新的概念传承,指的是将前人的智慧和成果传递给后代,并得以保留和发展的过程。
中国文化传承是一个持续演变的过程,通过人们的学习、继承和传扬,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创新,指的是在传承的基础上,通过新的思维和方式,使文化得以更新和发展。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中国文化的传承之道1. 教育传承:中国古代文化注重教育,良好的教育传统使得中国文化有了较完整的体系。
在当今社会,教育仍然是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应该相辅相成,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精心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2. 文化演出传承:戏曲、音乐、舞蹈等文化演出形式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传承这些传统文艺形式,既要保留其原有的魅力和特色,又要通过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培育新的表演方式,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参与其中。
3. 文化节日传承: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等,是中国人民重要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寄托。
传承中国的文化节日,除了保留传统的庆祝方式和活动,还应该以科技手段推广,让更多的人分享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中国文化的创新之路1.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文化创新。
例如,通过互联网将传统戏曲、音乐等呈现给更多的观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生活产生联系。
2. 跨界融合创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融合,产生新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产品。
例如,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流行音乐相结合,创造出新的音乐风格,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喜爱和传承。
3. 创新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需要与时俱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继承与创新
![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继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a1f43dc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c.png)
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上形成并代代相传的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智慧。
在当代社会,传统文化既面临着被淡忘和边缘化的危险,又面临着融入现代生活和创新发展的机遇。
本文将探讨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继承与创新,并分析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历史的记忆和文明的积淀。
在当代社会,继承传统文化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助于个人身份认同和自我价值的建立。
一个人的传统文化背景是其独特的标识,通过继承传统文化,个人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根源和文化身份,从而形成自信和自豪感。
其次,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助于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如孝道、忠诚、诚信等,这些价值观念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和保护的宝贵财富。
通过继承传统文化,我们能够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代,使其得以延续和发展。
二、传统文化的创新传统文化的创新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
传统文化的创新不仅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还为当代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
首先,传统文化的创新有助于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多样化。
在当代社会,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传统文化的创新能够通过融入现代元素和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来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其次,传统文化的创新有助于推动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创造力,通过创新传统文化,我们能够将其应用于科技和经济领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传统文化的创新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跨文化融合。
传统文化是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桥梁,通过创新传统文化,我们能够让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促进文化多样性和跨文化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15fcdd8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5.png)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分析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指将古代的思想、价值观和艺术形式传递给后代,并在现代社会中保持其独特性和活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得到了传承。
例如,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孝道和社会秩序,这些价值观念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儒家思想的传承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得到了传承。
中国的传统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
传统绘画以其独特的笔墨和意境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传统音乐和舞蹈则通过表达情感和传递文化内涵,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仪和道德观念得到了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礼仪和道德,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关爱。
这种传统的礼仪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是指在传承的基础上,通过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和发展,创造出新的文化形式和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融入了新的元素。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时尚等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了新的文化形式。
例如,传统的京剧艺术通过电子音乐和舞台效果的运用,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注重实践和应用。
传统文化的创新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
例如,传统的中医药理论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农耕文化也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强调个性和创造力。
传统文化的创新不仅仅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更加注重个性和创造力的发挥。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e24f03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3.png)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文化传承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将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传统知识、艺术形式、社会习俗等遗传给后代,使其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过程。
而文化创新则是在传承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活动,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二者互为依存、互为促进,在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文化传承对文化创新的促进文化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
文化传承通过将过去的经验、智慧和知识传承给后代,使他们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和认同,从而激发他们对创新的兴趣和动力。
只有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发现其中的价值和不足,为进行创新提供思想和理论支持。
例如,中国古代文化中独特的博大精深的思想,为当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提供了丰富的思维资源,促进了当代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二、文化创新对文化传承的延续文化创新是文化传承的动力和实践,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使传统文化得以持久发展和延续。
文化创新通过挖掘和发展传统文化中的新理念、新文化形式、新艺术表达等,使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例如,中国传统戏剧经历了多次创新,如京剧、昆曲等,通过改变表演形式、剧情结构等,使传统戏剧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流传下去。
三、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平衡发展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实践中需要保持平衡发展。
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既要尊重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原则,又要敢于突破传统约束,才能实现文化的持续发展。
过于注重传承而忽视创新,会导致文化僵化和停滞不前;而过于强调创新而忽视传承,会使文化失去根基和连续性。
因此,应秉持尊重传统、保持创新的原则,不断探索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平衡点,使文化在发展中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结语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联系和依存关系。
文化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通过将传统文化知识和价值观传承给后代,为他们的创新提供了营养和动力;而文化创新则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通过创新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使其得到延续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https://img.taocdn.com/s3/m/079a486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f.png)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底蕴的国家,其文化传统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史前时期。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准确和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思想。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也遭遇了一些危机,怎么去对待传统文化,如何进行传承与创新,一直都是中国文化学界和社会各层面关注的焦点。
一、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历史上演变起伏不定,但它的在中国民众的生活中的地位却是不可替代的。
中国传统文化有生命力的原因是:它是取之不竭的,不仅资源充足,而且蕴含着丰厚多彩、博大精深的思想财富,涵盖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方面,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它是体现中国本民族的文化,富含着几千年的历史痕迹和中华民族辉煌文化的底蕴,有助于巩固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它是跨越时空的,贯穿历史的长河,与现代文化联系紧密,甚至成为源头和灵感补给,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文化品质。
二、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是机械的复制和继承,而是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
传承需要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开拓民间文化中的新思路。
传承还需要创造自己的艺术,并使其与传统文化融入一体。
对于传承,一个人可以从学习优秀的古典文化作品开始。
诸如《论语》、《道德经》、《红楼梦》等名著都可作为学习的范本。
同时,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也是传承的重要方向。
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戏曲、音乐等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对于传承中国文化而言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另外,参加传统文化文艺活动,如乐器演奏、古诗朗诵、京剧表演等都是很好的传承方式。
三、传统文化的创新传统文化不仅要保持传承,还需要进行创新。
传承中只是挖下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时代的进步需要以新的方式来充实中国文化的其他部分。
创新的过程不等于改变传统文化的核心,而是更多地去搜索元素,并以新的方式呈现它们。
风靡全球的京剧变身为《战狼》中的打戏,水墨画通过3D技术呈现出更为立体的效果,软件技术可以被使用来守护中华文学的发扬。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该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六篇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该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255cb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c.png)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该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六篇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她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滋润着我们的文化精神,造就了华夏民族淳朴和善的民风。
她的神奇激发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学子去探究,去求知,用我们擅长发现美的眼光去揭开她的面纱。
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新时代大学生该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六篇,欢迎阅读与保藏。
新时代大学生该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篇1”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为三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为八目。
三纲八目合而为之则为大学之道。
这是古人对于大学的理解,而做到三纲八目才算成就大学之道,也就成了圣人。
而今对于大学生的理解则是: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正在或已经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育的高级专业人才。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崛起中的后备力气,大学生学古通今,对于如何继续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则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融汇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正所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详细的。
继续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就要发挥“主心骨”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是新时代的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主心骨”的作用。
作为当代大学生,第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武装教育自己,不断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
第二,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之一,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乐观学习党的大政方针,贯彻执行党的思想精神,乐观进取,努力完成学业,成为一个优秀的接班人。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a8000f8d1a37f111f1855ba5.png)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民族文化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为基础的哲学文化,借用了现代科学上的发现,把宇宙的本质、宇宙的形成、发展变化、成熟、衰老与死亡,宇宙的归宿;人的本质,人的过去与未来,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应当怎么做人;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归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诉给人类。
把以上内容告诉给人类,是让人们明白我们做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二、文化传承(一)文化传承重在文化氛围的营造文化传承问题不是一件机械性、工具性、程序性的事务,拍脑袋设立个什么智能机制,文化传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什么叫“薰”呢?大白菜在泡菜坛的环境中变成泡菜,这个过程就是“薰” 。
传统文化不是药丸子,青少年也不是机器人,所以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继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
文化传承不是建几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背几篇古经可以传承的,不是“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在消亡”可以警醒的,不是“全球问题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拯救”可以忽悠的,也不是“我们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之类可以煽情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成人世界的言传身教。
文化蕴含于日常情态中,成人创造了怎样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青少年就能接受到怎样的文化教育。
(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
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继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继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082daaa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3.png)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继承与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在社会中逐渐被淡化。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却逐渐在当代社会中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
它不仅在创新中焕发着新的生命力,而且在不断的传承中,更显它的价值。
本文将就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继承与创新加以分析。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它涵盖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与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勤劳和伟大的成就。
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代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许多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都在倡导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日”已成为现代中国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节日。
此外,国家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各种博物馆等也在致力于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对文化的深入理解和传承的强劲推动力。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说,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家庭是以父母为代表的文化传递的第一道关口。
学校作为为学生提供正式教育的机构,也有权力和责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中许多机构通过各种方式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各种文化活动,以吸引公众的兴趣和参与。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创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当代社会渐渐开始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新时代中。
这种方式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更具新意义、更有价值。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呈现出了当代特色。
例如,在电影、音乐、艺术和手工艺等方面,有许多艺术家在创造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让传统文化在当代文化中得到了新的生命力。
同时, 为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塑造,更适应现代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吸引人们的颜值和美感,进而增加文化产业的价值。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体现了新的功能。
例如,环保、健康和颜值产业等方面,都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佑助和加持。
太极、瑜伽、茶艺和按摩等项目,是当代社会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诞生的。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8d0dd036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6.png)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拥有悠久而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也是我们民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冲击。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如何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让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保护和发扬文化遗产的重要环节。
它要求我们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将其发扬光大。
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与学术研究:学校应该增加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并学习传统文化。
同时,学术界也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推动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2. 文化活动与展览:举办各类传统文化活动和展览,为公众提供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传统音乐、舞蹈表演、戏曲演出等,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人们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传承人培养:传统文化需要有一批批的传承人来继承和发扬。
政府及相关机构可以设立奖励制度,资助年轻人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一批优秀的传承人。
二、传统文化的创新传统文化的创新是指在传承的基础上,注入新的元素和精神,使其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相融合。
传统文化的创新不是简单的复制和模仿,而是在传统文化中融入新的思想和创意。
传统文化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融合现代技术:传统文化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创新,例如在传统音乐中加入电子音乐元素,在传统绘画中使用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等。
这样的创新既能保留传统文化的特色,又能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2. 融入当代社会:传统文化要与当代社会相融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例如,可以将传统的节日庆祝活动与现代社交活动相结合,让人们在庆祝传统节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现代社会的活力。
3. 跨界合作与创新:传统文化可以与其他领域进行跨界合作,例如传统舞蹈与现代编舞相结合,传统戏曲与现代剧场相结合等。
通过与其他领域的合作,传统文化可以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浅谈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浅谈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a84ffe3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7.png)
浅谈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牵涉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民族的独特风貌,是历史的记忆和根基。
而创新则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既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尊重和保护,又需要结合现实需求进行创新和发展。
首先,传统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传统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是整个民族的根与魂。
传统文化传承是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和承认,是对前人智慧的传承和继承。
只有传承传统文化,才能真正继承和弘扬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将其发扬光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我们民族的文化底蕴。
其次,传统文化传承需要创新。
传统文化虽然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和丰富的内涵,但它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传统文化的创新可以使其更加活力四射、富有生命力。
在传承中融入创新,可以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和活力,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紧密相连的,两者不可偏废。
传统文化传承的核心是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将其传递给后代;而传统文化创新则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为其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
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一种有机结合,是统一于多样性的关系。
只有在传承中创新,才能使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教育中,让学生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其次,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力度,加强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整理和传承。
同时,要鼓励创新,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最后,政府和社会应共同参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工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事业。
总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
只有在传承与创新的双重推动下,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认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6429921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0.png)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认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它富有内涵,博大精深,内含着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宗教、军事、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
只有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才能够更好的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精神。
下面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独具魅力和特色的文化体系。
传统文化品质高雅、内外兼修、深刻精深、营养丰富、渗透于中华民族的各个领域。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历史,从而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内含丰富多元,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悟性。
例如,中庸之道,天人合一,仁爱之心,孝悌忠信等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
这种哲学思想可以引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三、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学艺术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学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块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诗、曲、画、雕塑等多种形式的艺术形式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学艺术形式独具一格、博大精深,其中《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等名著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和骄傲。
四、中华传统文化的科技成就中华传统文化在科技领域中也有着不少成就,“四大发明”就是中华传统文化领域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科技成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领悟和继承其中的精髓。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需要将其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要让我们回到古代,而是要在现代社会中更好的继承、发扬、创新,让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大家庭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传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5b0975f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0.png)
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文化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文化创新是文化传承的必然要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是指将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继承发扬。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
文化传承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将其精华部分传承下去,以促进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文化传承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可以通过文献、文物等物质文化来进行传承。
例如,古代建筑、传统手工艺品等都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其次,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等非物质文化来进行传承。
例如,中国的汉语、书法等都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可以通过家族、社区等社会组织来进行传承。
例如,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等都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
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创造出新的文化形式和内容。
文化创新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文化繁荣的关键。
文化创新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内容创新内容创新是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创造出新的文化内容。
例如,漫画、电影、电视剧等现代文化艺术形式,可以与传统的故事、传说等相结合,以新的形式呈现出来。
这种创新不仅可以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受众。
2.形式创新形式创新是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新的文化形式。
例如,数字艺术、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可以与传统艺术相结合,以新的形式展示出来。
这种创新不仅可以增强文化的观赏性和互动性,同时也可以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3.传播方式创新传播方式创新是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手段相结合,扩大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例如,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现代传播手段可以与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相结合,以更广泛的渠道传播传统文化。
这种创新不仅可以扩大传统文化的受众群体,同时也可以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6a28a5f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2.png)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然而,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尝试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承是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文化遗产,如“五经”、“四书”、“三礼”等。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更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石。
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多种途径,其中最传统、最基本的方式是从父母到子女,从师傅到徒弟。
这种传承方式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并一直在延续至今。
此外,传承方式还包括书本、出版物、媒体、课程等多种形式。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也为传承提供了新的方式。
例如,一些知名的博物馆和图书馆开始将珍贵的文物和文献数字化,向公众开放在线阅读或者下载。
此外,政治宣传也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有许多官方机构和团体专门负责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如全国性的广播电视机构和各级文化部门。
这些机构通过电视节目、文艺作品、活动等方式,向公众介绍和推广传统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不是互不相干的,相反,传承可以激发创新。
一方面,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不断有人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发现和解释,从而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代文化中。
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传统文化也得到了吸收外来文化和创新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大交流是文化创新的一大动力。
例如,唐朝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之一,这一时期的文化正是在与东亚、中亚、南亚、西亚等地民族文化的交流中形成的。
今天,中国的文化创新面临着新的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也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中国在文化交流方面不再被动地接受外来文化,而开始主动出击,推广自身的文化。
如中国舞蹈、戏曲、书法、画等,正在逐渐走向世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d4207f63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19.png)
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宝贵财富,不仅深深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为世界文明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当今社会变革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如何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首先需要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它的内涵丰富而庞大,经过沉淀和演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特色。
因此,要想继承传统文化,就需要通过学习经典著作、拜师学艺和亲身体验等方式,去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涵。
只有真正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才能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而创新传统文化,则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并结合时代的需求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类智慧和美学价值,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可以将其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形成新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产品,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例如,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在当代社会中,可以通过结合现代舞蹈和多媒体技术,创造出更具现代感和观赏性的舞台表演形式,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
同时,创新传统文化也需要注重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
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如仁、义、礼、智、信、和、忠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底线。
在进行创新时,必须保持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敬畏和尊重,避免传统文化的外化、庸俗化和商业化。
只有在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尊重和坚持之下,创新出来的文化产品才能够具备深沉的人文内涵和长远的社会影响。
最后,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还要关注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结合。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特标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但是,在当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传统文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
因此,要想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就需要将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使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创造性转化和社会实践,才能够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其在当代社会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ca0fa00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18.png)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传统文化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潮流下,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成为当代中国所面临的重要议题。
继承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它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将经典文化知识与技艺传承给后代。
例如,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保留了古老的故事情节、音乐和表演技巧。
在京剧的传承过程中,扮演角色的挑战性和糟糕记忆也被传承下来,这使得京剧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传统文化的继承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新兴科技的发展,使得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减弱。
许多传统手工艺品正在慢慢消失,因为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和传承这些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需要寻找新的方式与年轻一代产生共鸣,才能够得以延续。
因此,创新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通过创新,传统文化可以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产生新的形式和内容。
例如,传统的中国茶艺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创新,茶文化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煮茶和喝茶,还融合了现代审美和生活方式。
茶艺表演和茶餐厅的兴起,使得茶文化成为年轻一代的新宠。
此外,数字化时代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
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更广泛地了解传统文化,并积极参与其中。
许多博物馆和艺术机构也开设了线上展览和课程,让更多人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欣赏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当代中国文化面临的重要问题。
继承传统文化是保护中国独特文化的基础,而创新则是传承的推动力。
只有通过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才能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在新的时代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c0a57e2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b.png)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流淌在五千年的历史中,流淌在亿万华夏子女的血液中。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根和魂,要做好传承与创新。
传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的定海神针。
文化兴则民族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禀赋。
从春秋的孔子“人无信不立”,教导传递坚守诚信文化;到秦国秦穆公时期的商鞅坚守诚信文化“立木为信”,赢得百姓支持,为秦国统一六国打下基础;再到保留传统中药炮制技术的“方回春堂”,采用百年铜锅,经熬、煎、挖、化等几大流程,火候拿捏准、经验丰富,延续传统老艺人的工匠精神。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辉煌灿烂,历经五千多年的洗礼,孕育出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精神追求。
传承是最根本的责任。
创新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的力量源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文化力量兴旺发达的动力。
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文化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我国许多品牌老字号缺乏创新精神,营销手段落后,不站在年轻人容易接受的方式营销,缺少吸引力,导致老字号品牌发展受阻;相反,方回春堂的“汉方精油”突破约束与瓶颈,进行创新,结合传统中医药与现代植物萃取科技,成功打开销路,赢得喜爱。
可见,创新对于传统文化的延续重要性不言而喻,创新赋予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崭新的生命和文化前进的动力。
传承与创新结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的制胜法宝。
传承与创新犹如鸟之双翅,缺一无法飞翔。
更像是车之双轮,缺一便无法前进。
传承发展与创新,首先是传承,要传承好老祖宗的智慧,才会拥有创新。
创新也要坚持传统文化本身,不可舍本逐末,过分商业化。
因此,首先要完善传统文化人才机制。
鼓励老字号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鼓励技艺传人到学校任教,传授技艺,培养工匠精神,实现传统文化延续。
最后,加强宣传引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 到 长 城 非 好 汉 !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源自 五经:《周易》 《尚书》 《诗经》 《礼记》 《左传》
四书:《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这里千年窑火不断,其 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 格蜚声海内外。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的所在区域主要 是景德镇市城乡各地。
❖ 民间工艺 ❖ 传统中医 ❖ 宗教哲学 ❖ 妖魔鬼怪 ❖ 中华武术 ❖ 民风民俗 ❖ 饮食厨艺 ❖ 传说神话
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 把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当 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 相信它们不仅不会伤害自己, 而且还能保护自己,并且能获 得它们的超人的力量,勇气和 技能。人们以尊敬的态度对待 它们,一般情况下不得伤害。 氏族,家族等社会组织以图腾 命名,并以图腾作为标志。
No
Image
先秦•龟
甲占卜文
魏晋•王曦
之雨后帖
清•郑板 桥楷书册
古代殉葬
No
兵马俑——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Image 兵马俑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
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 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 死后奴隶要为奴隶主陪葬,是殉 葬品。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 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逼真色彩外貌十分准确生动
无不栩栩如生。
传统文化继承之泥人张
No
惜春作画
Image 泥人张彩塑,是指天津艺人张明山于19世纪中叶创造的彩绘泥
塑艺术品。 泥人张彩塑可以说是天津的一绝,“泥人张”在清代乾隆、
嘉庆年间已享有很大声誉。使天津泥人大放异彩、成为民族艺术 奇葩的,是“泥人张”的彩塑,它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 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师太,你 就从了老 衲吧!
Image
No Image
猪族糗事列表
创新
No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
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社会需要创新
Image 时代需要创新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赏良
心辰
乐美
事景 谁奈 家何
No
院天
Image 汤显祖(1550~1616), 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 人。 “玉茗堂四梦”即 《紫钗记》、《牡丹亭》、 《邯郸记》、《南柯记》
阁闲画滕 中云栋王 帝潭朝高 子影飞阁 今日南临 何悠浦江 在悠云渚 ?,,, 槛物珠佩 外换帘玉 长星暮鸣 江移卷鸾 空几西罢 自度山歌 流秋雨舞 。。。。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
景 德 镇 陶 瓷
平安春信图
传统文化继承之书画
郎世宁(公元一六八八
-一七六六年),是意大利
耶稣会的传教士。来华后,
No 因为擅长绘画,而长期在宫
廷里任职。 他的作品与中国传统的水
八骏图
墨画,结合西洋画,色彩明
暗聚焦透视的绘画手法。八
Image 骏图,是在一棵壮实粗大的 柳树下,在境界秀丽视野开 阔的环境中,画着色彩不同 的八匹骏马,神态各异造型
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
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
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
木
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
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鼓
No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
Image 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
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 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 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 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 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 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 料。
游戏规则
No 1、该游戏由14人组成,其中2人角色为商人,
其他人最好为6男6女,角色为商品;
2、规定商品的价值,男生为5元每人,女生 为10元每人;
Image 3、主持人为顾客,说出所要商品价值,比
如35元,那么就要让3男1女上前一步,(或 者2男3女);
4、由主持人说数据,正确率更高,用时最 短的人获胜。
中国传统文化 继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
——图说文化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 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 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 的展现。
凝聚 之学
兼容 之学
经世致 用之学
❖ 诸子百家 ❖ 琴棋书画 ❖ 十二生肖 ❖ 传统节日 ❖ 中国戏剧 ❖ 传统建筑 ❖ 衣冠服饰 ❖ 传统文学
生肖图
端午 元 宵 节
春节
端午节
来历:
三
闾
纪念屈原
大
夫
习俗:
不堪万节 能笑古分 洗楚传端 得江闻午 直空为自 臣渺屈谁
——
吃粽子
冤渺原言
赛龙舟
文。,。, 秀
挂艾草
《
端
插菖蒲
午
》 熏苍术
喝雄黄酒
到底是谁的节日
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4日被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 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 留给中国人的是一连串的反思。
游戏规则
No 1、在PPT投影仪屏幕上将会出现五官不全的面
部图片,会让大家蒙着眼睛来补全; 2、每张图片所缺部分将各不相同,参与者每 人会提供所缺部位,请你补填上去;
Image 3、主持人将会蒙住参与者的眼睛,并且规定
10个数以内完成; 4、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且黏贴对的人员获 胜。
传统文化继承
冠礼,是汉族嘉礼 的一种。为汉族男子 的成年礼。冠礼表示 男女青年至一定年龄, 性已经成熟,可以婚 嫁,并从此作为氏族 的一个成年人,参加 各项活动
加冠之礼
《礼记·曲礼》 说“男子二十冠而 字”,先民以男子20 岁、女子16岁为成人 的年龄门槛。
No “取其 精华, 去其 糟 粕”
Image “推 陈 出 新, 革 故 鼎 新”
珐琅器即金属胎珐琅器,
是一种集金属制作与珐琅釉
料加工处理为一体的复合性
传
工艺制品。它既具备金属贵
No 重、坚固的特点,又具备珐
琅釉料晶莹、光滑及适用于 装饰的特点。
统 文 化
继
Image
承 之
珐
琅
器
壁 画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
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
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
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
八荣八耻
No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Image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汉字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