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分析情况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d5f0dc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8.png)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
一、粉尘污染
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岩石尘等粉尘污染非常严重。
这些粉尘进入人体会导
致职业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疾病。
因此,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煤矿通风系统的管理,使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对于容易飞扬的物质,如煤尘、矸石等,需采用湿法降尘技术。
3、应按照规定佩戴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二、噪声污染
煤矿作业现场噪声污染严重,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会导致职业性听力损伤和神经病变。
因此,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合理设计煤矿作业场所和机器设备,降低引起噪声污染的源头。
2、加强对职工的职业健康知识教育,引导职工佩戴防护耳塞或耳罩。
3、避免在休息区或生活区设置与工作有关的区域,避免工作噪声对生活造成干扰。
三、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常见的危害之一,例如煤与矸石垮塌、地质构造裂缝等。
这些灾害给井下工作带来巨大的潜在危险,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1、在开采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灾害评估。
2、根据评估结果,加强对潜在灾害区域的巡查和监测。
3、采取正确的工作方式和安全保障措施,确保职工的安全。
四、化学品危害
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化学物质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氢气、氮氧化物等。
这些有害气体如直接吸入人体会出现各种疾病或生命危险,因此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对开采工作区域定期检测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以及进行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
的设置。
2、尽可能采用无毒无害的化学品和工艺流程。
3、指导职工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如防毒面罩等。
煤矿危险源辨识和风险
![煤矿危险源辨识和风险](https://img.taocdn.com/s3/m/2339984bdd88d0d232d46ab7.png)
一、煤矿危险源辨识与风险价有关的 几个概念 • 13、道路设计、建设、维护及交通安全设施
设置等情况;
• 14、对企业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易由自 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排查、防范和 治理情况等。
• 15、应急预案制定、演练和应急救援物资、 设备配备及维护情况;
• 16、事故报告、处理及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追究情况;
22
一、煤矿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有关的 几个概念
(6)安全事故警报 找出工作场所是否有安全事故警报装 置或安排,并检查它们能否操作正常。 (7)其它
留意工作场所是否有其他机构的员 工在施工。
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24
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 险的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进行定性评价 的一种方法。
一、煤矿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有关的 几个概念
识别安全事故的危害: 识别危害是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前
题。若不能完全找出安全事故危害的所 在,就没法对每个危害的风险作出评估, 并对安全事故危害作出有效的控制。这 里简单介绍如何识别安全事故的危害。
一、煤矿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有关的 几个概念
•
(1)危险材料识别
10
一、煤矿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有关的 几个概念
•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
•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标 准的贯彻执行情况;
• 2、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考核制度等安全 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及落实情况;
• 3、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安全 生产风险抵押金交纳等经济政策的执行情 况;
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害,但可以减少来 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宁可减少总的危险性 而不是只彻底去消除几种选定的危险。安全, 只不过是没有超过允许限度的危险。只能把危 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即可接受的危险。
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防控对策
![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防控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72b41d4ad51f01dc281f15e.png)
一
、
前 言
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 、 分布最广 的常规 能源 , 也是重要 的战略资源 。
一
中国是世界煤炭资源大 国, 也是煤炭生产 、 消费大国。 长期 以来, 煤 炭在我 国 次 能源生产和消 费中的比例平均高达7 0 %以上 ,而且这种格局短期 内不
暑降温、 防噪声等措施 、 设备或有而不完善、 效果不好; 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 防护用品方面有缺陷。 三、 煤矿职业病 的防控 对策
后 曾被煤矿大量采用 , 取得 了明显 的成效。 目前仍应督促和鼓励煤矿企业积 极采用 , 同时增设喷雾洒水设施 , 以进一步降低矿井风流中的粉尘浓度 。 ( 5 ) 加强个体防护措施 , 把好尘肺病防治的最后关 口。 应按规定为所有接尘职工 配备防尘 口罩 、 并监督职工作业时佩戴, 减 少进入人体的粉尘量 , 有效 防止 尘肺病的发生。
体 中涌 出等; NO x 主要来源 于爆破 工作; C 1 0 : 、 c l 2 、 盐酸 、 氯 酸钠 、 聚丙烯 酞
1 、 开展矿 山企业职业病 防治工作专项 整治 确保 0 2 , 业卫生防治渤 得到切实执行 。并将其纳入地 方国民经济和社
会根本 改变; 据有 关专家预测 , N2 0 5 0 年, 煤炭在 能源 中的比例仍 占5 0 %以 上。 然而 , 煤炭开采过程中存在大量 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 其中包括粉 尘、 化学 有害因素及物理 因素 。 尤其是粉尘 , 煤矿工人长期吸入含有大量游离二氧化
公共 卫生与社会稳定问题 。 二、 煤矿职业病危害 因素 识别
1 、 生产工艺过程 中可能产生的有害因素 生产性粉尘: 煤尘 、 矽尘、 电焊烟尘 。巷道 喷浆及 井下支架木材 用量 多 时, 作业人员还可接触到水泥尘和木粉尘。生产 性毒物: 甲烷、 一氧化碳、 二 氧化碳 、 氮氧化物 、 二氧化硫 、 锰及其 无机化合 物、 臭氧、 盐酸 、 硫化氨 、 氯酸
煤矿职工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煤矿职工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40b49d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69.png)
煤矿职⼯作业场所⼯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职⼯作业场所⼯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职⼯安全⽣产的权利和义务:㈠、职⼯安全⽣产的权利有:(1)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2)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产⼯作提出建议;(3)有权对本单位安全⽣产⼯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4)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5)发现直接危及⼈⾝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6)因⽣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员,除依法享有⼯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㈡、职⼯安全⽣产的义务有:(1)遵守安全⽣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义务;(2)服从管理的义务;(3)正确佩戴和使⽤劳动防护⽤品的义务;(4)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5)接受安全⽣产培训教育的义务;⼆、职⼯安全技术防范措施㈠安全须知1.加强法制观念、牢固村⽴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产规章制度。
2.所有职⼯、实习参加劳动和变换⼯种⼈员,未经安全培训教育或考核不合格者,不准上岗⼯作。
3.要害岗位⼯种必须熟知本岗位的操作规程,每年⾄少接受⼀次安全技术培训。
4.变配电房、空压机房、提升机房、危爆物品房等要害部门,⾮岗位⼈员未经批准严禁⼊内。
5.各种保护装置、信号、监测仪表、警戒标记等不准随意拆除和⾮法占⽤。
6.危爆物品必须妥善存放,严格管理,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严禁吸烟和明⽕作业。
7.各种消防器材和⼯具要按规范设置齐全,不准乱动,有关岗位⼯作⼈员应会使⽤消防⽤具。
8.⼯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齐全劳保⽤品,携带保护⽤具,严禁酒后上岗。
9.⼯作中要集中精⼒,坚守岗位,不准擅⾃脱岗、串岗、离岗;不准做与⼯作⽆关的事。
10.凡运转设备不准跨越、传递物件和接触危险部位;对正常的通风装置、安全防护设施,严禁擅⾃拆除。
11.严格执⾏交接班制度和值班制,建⽴和健全⽣产岗位责任制。
煤矿主要危险、危害因素识别分析00
![煤矿主要危险、危害因素识别分析00](https://img.taocdn.com/s3/m/5b1a34f104a1b0717ed5dd03.png)
涝坝湾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开展情况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及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的职业接触限值和检测方法的危害因素,我矿积极开展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工作。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或者是在职业活动中生产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要素和条件)。
主要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场所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的内容: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存在形式、存在浓度、危害程度等。
辨识的方法:现场调查、检测法、专业分析法。
涝坝湾煤矿职业危害主要指以下职业危害因素:粉尘:煤尘、岩尘、水泥尘等;化学物质: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硫化物等;物理因素:噪声、高温、振动、电磁辐射等。
放射性物质:氡及子体目前我矿正处于基建一期工程,主要施工的场所有主平硐、副平硐、进回风立井及地面土建工程。
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及整个矿井生产系统,就现在作业场所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做简要的辨识分析。
一、粉尘生产性粉尘是煤矿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可产生于煤炭生产的全过程,如岩尘、煤尘、水泥尘和混合性粉尘等。
可引起矽肺病、煤工尘肺病和水泥尘肺病。
1.粉尘来源及形式生产性粉尘:在矿井生产的各个环节,如打眼、爆破、综掘、支护、施工水沟、运输、提升、喷浆砌喧和地面排渣等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的矽尘。
掘进机掘进巷道的作业过程是一个产尘过程,掘进工作面粉尘有以下几部分组成:1.1掘进机掘进过程中岩石破碎产生的粉尘,即原生粉尘,包括岩石受截齿的压碎和摩擦作用产生的粉尘占机掘工作面粉尘的80%。
1.2岩块塌落后与机器和地面的碰撞,装载机运输皮带溜子转载造成的摩擦破碎产生的粉尘。
1.3随风流带入工作面的尘粒可控制在最小1.4工作面上沉积的粉尘在综掘作业过程中或巷道通风产生二次扬尘。
掘进的主要危害因素:涝坝湾煤矿地面作业工人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2、粉尘分类:按粉尘成分分,煤矿粉尘可分为煤尘、岩尘、水泥粉尘等。
煤矿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煤矿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5ceeaf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a.png)
煤矿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煤矿作为一个传统的能源行业,已经在我国发展了几十年,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煤矿行业也在不断地提高产能、提升效率。
但是,煤矿工作本身带有强大的危险性和风险,工作环境也较为恶劣,对煤矿从业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在中国煤矿工人的众多癌症病例和职业病例中,有很多是由于长期处于塵浓、空气潮湿的地下煤矿环境所导致。
因此,为了对煤矿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煤矿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成了必不可少的工作。
一、煤矿职业危害因素危害煤矿从业人员健康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灰尘煤矿工作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是粉尘。
煤炭本身具有很强的粉尘产生能力,而地下开采和运输过程中的机械振动和工人活动会进一步加剧粉尘污染。
煤矿粉尘可以导致肺部疾病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矿工们长期受到粉尘污染的危害,容易引发塵肺、肺癌等疾病。
2、高温在地下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煤层深度较大,地下空气变得非常潮湿、闷热。
工人长时间的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导致脱水、中暑等各种危害,从而对身体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
3、有毒气体煤矿开采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有毒气体,比如说甲烷、一氧化碳等。
这些气体会对煤矿从业人员造成重大危害,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心血管系统疾病等疾病,为矿工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二、煤矿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为了对煤矿工作环境的危害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煤矿需要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是通过对工作、工作场所和工作制度进行检测,发现并定量分析职业危害因素,以便制定防护措施从而达到保护从业人员健康的目的。
1、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的方法煤矿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有多种方法,其中比较常见的方法有如下四种。
(1)空气采样法空气采样法是通过划分或固定采样点,并在采样时间段内采集空气样本进行测试以确定污染物浓度和采样点的定位。
这种方法比较常见需要先测量煤矿场地空气中各种有害因素的浓度,再结合作业工人工作环境,估算他们受到的污染物暴露量。
煤炭企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防范
![煤炭企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8fd18c0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4.png)
煤炭企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防范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为无色气体,具有激烈的硫磺气味及酸味,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4337,易积聚在巷道底部,易溶于水。
SO2能被眼黏膜和上呼吸道黏膜的富水黏液汲取,刺激眼黏膜和鼻咽等黏膜;在潮湿的矿内,能与空气中水分子结合缓慢形成H2SO2或H2SO2,使其刺激作用更强。
同时对煤矿井下的主要机电设备有较强的腐蚀性,影响其性能和寿命。
当空气中浓度为0.3~1PPm时,健康人可由嗅觉感知,使呼吸道轻度收缩,呼气受阻;4~6PPm时,则对鼻咽及呼吸道粘膜有激烈刺激作用;长时间在5~10PPm的环境中呼吸,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咽炎。
呼吸道阻力增大、呼吸道炎症及肺泡本身受到SO2破坏的结果,可导致肺气肿和支气管炎哮喘。
吸入高浓度的SO2空气,可引起急性支气管炎,发生声门水肿和呼吸道麻痹,浓度400~500PPm时可马上危及生命。
矿井最高同意浓度为0.0005%。
矿内含硫矿物氧化,燃烧及在含硫矿物中爆破都会生产SO2。
含硫矿层也涌出SO2。
6.氨气(NH2)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剧毒的气体,对空气相对密度为0.9,易溶于水,对人体有毒害作用。
矿井最高同意浓度为0.004%。
主要在矿内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时产生。
7.氢气(H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具有爆炸性的气体,矿井安全同意浓度为0.5%。
它是在矿井火灾或爆炸事故中及井下充电硐室均会产生。
8.氮气(N2)氮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惰性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97,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
在正常状况下,氮气对人体无害,但有窒息性。
在废弃的旧巷道或隔离火区内,可积存大量的氮气,从而使氧浓度相对地减少,使人因缺氧而窒息。
9.甲烷(瓦斯CH2)甲烷是矿井最为有害的气体(通常指瓦斯CH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554。
故常积聚在巷道的顶部。
瓦斯分子直径小,渗透性很强,为空气的1.6倍,很容易扩散。
因此,封闭在采空区内的瓦斯,仍能不断地渗透到矿内空气中,从而增加空气中的瓦斯浓度。
煤矿主要危险、有害因数识别
![煤矿主要危险、有害因数识别](https://img.taocdn.com/s3/m/665a5b0502020740be1e9b79.png)
煤矿主要危险、危害因素识别分析(2011年)一、概述煤矿井下开采危险源类别主要有:化学危险性,如瓦斯爆炸、工程爆破、中毒、窒息;物理危险性,如机械危险、电气危险及地表下沉,巷道和开采面的冒顶片帮、透水等。
造成这些危险危害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设备因素、管理及设计因素,现就新泰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及矿区自然地质条件及外部条件对劳动安全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
二、自然因素识别分析1、水文地质危险、危害因素识别我矿属皖南黄山山系北缘之丘陵地带,区内无大的地表水系,原始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中等类型。
1)地表水:本矿地表未有河流流经,也无明显的溪沟的泉水出露,地面标向+110m~+120m,现采水平在-145m以下,周围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地表水的疏导。
故直接地表水对本矿不会造成威胁;2)含水层:本矿区的煤层上部具青龙灰岩溶洞裂隙水,但因其岩性完整,裂溶洞不发育,且下部二叠纪长兴阶隔水层,故此水对本矿的采掘工程没有影响;3)断层水:从勘探和采掘实践证明,本矿断层基本上不含水亦不导水,少量断层渗水现象不会影响采掘工作;4)老窑积水:本矿上部沿C煤层露头一带分布有大量的老窑,且深度和位置无从考查,在开采浅部煤层时(±0m以上),对生产的威胁较大,但本矿现已开采均在-145m水平以下,故老窑的积水也不会对本矿带来危害;5)邻近报废矿井水:本矿的东西两翼均有近年来乡镇煤矿的报废矿井,因其越界开采,与本矿贯通,造成地表水沿报废矿井导入本矿,是本矿主要的威胁,虽然我矿花了大量的财力进行堵水,但因其水的渗入不断,致使本矿涌水量加大,大大增加了本矿的排水能力,不过因其缓慢渗水,本矿的导水和排水系统畅通,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对矿井的生产和安全也有一定的保障;总之,本矿的水害因素较简单,只要加强导排水的管理,就能保证本矿生产的安全正常进行,在生产过程中注意采掘接近生产老空的局部积水可能生成的威胁。
煤矿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分析情况
![煤矿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分析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85236835fad6195f312ba6fb.png)
XX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开展情况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及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的职业接触限值和检测方法的危害因素,我矿积极开展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工作。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或者是在职业活动中生产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要素和条件)。
主要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场所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的内容: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存在形式、存在浓度、危害程度等。
辨识的方法:现场调查、检测法、专业分析法。
XX煤矿职业危害主要指以下职业危害因素:粉尘:煤尘、岩尘、水泥尘等;化学物质: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硫化物等;物理因素:噪声、高温、振动、电磁辐射等。
放射性物质:氡及子体目前我矿正处于基建一期工程,主要施工的场所有主平硐、副平硐、进回风立井及地面土建工程。
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及整个矿井生产系统,就现在作业场所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做简要的辨识分析。
一、粉尘生产性粉尘是煤矿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可产生于煤炭生产的全过程,如岩尘、煤尘、水泥尘和混合性粉尘等。
可引起矽肺病、煤工尘肺病和水泥尘肺病。
1.粉尘来源及形式生产性粉尘:在矿井生产的各个环节,如打眼、爆破、综掘、支护、施工水沟、运输、提升、喷浆砌喧和地面排渣等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的矽尘。
掘进机掘进巷道的作业过程是一个产尘过程,掘进工作面粉尘有以下几部分组成:1.1掘进机掘进过程中岩石破碎产生的粉尘,即原生粉尘,包括岩石受截齿的压碎和摩擦作用产生的粉尘占机掘工作面粉尘的80%。
1.2岩块塌落后与机器和地面的碰撞,装载机运输皮带溜子转载造成的摩擦破碎产生的粉尘。
1.3随风流带入工作面的尘粒可控制在最小1.4工作面上沉积的粉尘在综掘作业过程中或巷道通风产生二次扬尘。
掘进的主要危害因素:工序工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环节交接班安全检查、敲帮问顶处理隐患、检查设备、挂线、备料,等。
煤矿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控制
![煤矿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fd372da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4.png)
煤矿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控制1. 引言煤矿作为重要的能源源头,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然而,煤矿工作环境中存在着一系列的职业危害因素,给矿工身体健康和安全带来了许多威胁。
本文将重点介绍煤矿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控制措施。
2. 职业危害因素2.1. 煤尘煤矿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尘,这些煤尘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硅、石棉、重金属等。
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煤尘环境中会引起矿工的呼吸系统疾病,如尘肺病和呼吸道感染。
此外,煤尘还可引发爆炸和火灾事故,对矿工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2. 物理因素煤矿工作环境中存在着一系列的物理因素,如噪声、振动、高温等。
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声下会导致矿工听力下降和听觉疲劳,并对心血管和消化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振动则可能引发手臂、腰背等部位的疾病,如关节炎和腰椎间盘突出。
高温环境对矿工的体力消耗和心血管系统产生较大的负荷,给矿工的身体健康带来风险。
2.3. 化学物质煤矿工作过程中接触到多种有害化学物质,如煤炭成分中的甲烷和氧化亚氮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肝脏等造成危害,引起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中毒和死亡。
2.4. 人机工程因素煤矿作业中存在着一些人机工程因素,如工作姿势、重物搬运、狭小空间等。
不正确的工作姿势和过重的体力劳动会导致矿工骨骼肌肉疾病,如腰椎病和肩周炎。
狭小空间中作业则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需加强安全防护措施以保障矿工安全。
3. 控制措施3.1. 煤尘控制煤矿中的煤尘控制是重点和难点,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
首先是进行局部通风,将废气排出煤矿井下,减少煤尘浓度。
另外,合理布置采矿工作面,避免煤尘聚集。
在矿工个体防护上,需要佩戴有效的防尘口罩和防护服,减少煤尘直接接触。
3.2. 物理因素控制针对煤矿工作中的噪声、振动和高温等物理因素,可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
减少噪声污染可以在源头上进行控制,采用低噪声设备和隔声挡板等。
10.4-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报告
![10.4-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cf33b572b160b4e767fcfc2.png)
贵州神峰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报告二0一七年七月五日***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报告第一节矿井状况一、概况1.交通位置***煤矿位于三板桥镇,距普安县城西约10km,普安县目前尚无铁路,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煤矿距贵阳—盘县公路(320国道)北侧约1km,距镇胜高速公路普安县城入口收费站约10km,交通较方便。
2.地形地貌矿区位于贵州高原西部,属中山地貌,矿区地势具“中部高、南北低”特点。
飞仙关组形成近东西向延展山脉和南北分水岭,地形陡峭,沟壑纵横。
含煤地层(龙潭组)则分布于南西部,呈缓坡地貌,村寨密集,耕地遍布。
矿区内最高点位于东部无名山顶,标高+1924.9m;最低点位于南缘沟谷中,标高+1410m,最大相对高差为514.9m。
3.地表水系矿区属北盘江水系,有南盘江支流楼下河与北盘江支流罗细河(格所河)的分水岭通过。
分水岭处于归顺与莲花山相连一带,走向北东。
分水岭北西面,水流总体为由南向北流入格所河,属北盘江流域区,域地表水有北盘江支流乌都河。
分水岭南东面水流总体为由北向南流入楼下河,属南盘江流域。
4.气象与地震本区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
据调查本区域至今没有发生地震的资料记载。
按照贵州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黔城设通发(1992)230号”文《关于公布贵州省地震烈度新区规划的通知》以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地震烈度属Ⅵ度区。
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5、主要自然灾害本矿井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夏季暴雨山体塌方、泥石流、地面沉降、凝冻等。
矿区地形高差较大,矿区开发诱发地表山体滑坡、崩塌的可能性与危险性较大,雨季要防止形成泥石流的可能。
二、煤层及煤质1、含煤性本区含煤地层为龙潭组,厚约452m。
含煤20~23层,煤层总厚度约7.62m,含煤系数约1.7%。
含可采煤层2层(1#、17#),可采总厚度4.60m,可采系数为1.0%,在垂向上,龙潭组上部含煤性较好,可采煤层(1#、17#)均赋存于该层段;中、下部含煤性变差。
2024年煤矿危险源的辨识、评价与控制(2篇)
![2024年煤矿危险源的辨识、评价与控制(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f7ea8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00.png)
2024年煤矿危险源的辨识、评价与控制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是建立煤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如何在实施中将煤矿企业的特殊性、复杂性与执行的法律法规结合起来,使其更具有操作性,是煤矿企业应关注的问题。
一、危险源的存在危险源是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
作为一种特殊行业,煤矿的劳动对象和工作场所主要在地下,而且处在不断的变化和移动中,恶性隐患、事故多,频次高。
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是煤矿公认的五大自然灾害。
随着矿井开采的推进,不少矿井又出现了冲击地压、地温等自然灾害,进一步增大了煤矿安全工作的难度。
所以,必须尽力识别造成事故的危险源,对其风险进行评价,并策划不同的方式进行控制。
危险源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的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指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危险物质的大小。
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指危险源所处的物、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如矿山压力、温度、煤尘、瓦斯等。
危险源总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电器失爆、火花(摩擦与漏电)、支柱初撑力不足、工程质量差等因素作用下,危险源将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二、危险源的辨识及风险评价1.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在没有触发之前是潜在的,经常不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加以辨识。
对于煤矿来讲,进行危险源辨识可采用以下步骤:组成由各专业技术部门人员组成的安全技术委员会,组织有现场安全管理经验、熟悉业务和工艺流程的专业人员,收集本专业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及其他安全管理文件;采用一种或几种方法确定本矿的主要危险源,各部门在本部门的工作范围内进行危害事件排查,分析危害事件发生的根源,识别存在的危险源,编制《危险源清单(初稿)》;将《危险源清单(初稿)》汇总讨论并下发征求意见,进行补充完善和修正后,返回主管部门,提出专业的《危险源清单》;各专业及部门的《危险源清单》上交安全技术委员会汇总,经矿长办公议会研究通过,由矿长批准发布;《危险源清单》发布后,应对全体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所有员工了解危险源的特性和可能带来的危害。
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后果、防范措施
![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后果、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e4f7040ddccda38376baf88.png)
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后果、防范措施煤矿生产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噪声与振动,以及某些深度井工煤矿的硐室温度高、湿度大等不良的气象条件。
职业病危害后果主要有:1、生产性粉尘煤矿生产中,采煤、掘进、支护、提升运输、巷道维修等生产环节均产尘。
可引起矿工尘肺病。
2、有害气体由于井下放炮、煤氧化、煤中放出等,存在甲烷(CH4)、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氮(NO2)、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氨气(NH3)等气体。
使人中毒受伤或死亡。
3、生产性噪声和振动煤矿噪声主要来源于井下机械化生产。
如风钻和局扇,这两样东西的噪声和振动特别大。
使人听力下降、甚至耳聋等。
4、不良气候条件煤矿井下气温高、湿度大,不同地点风速大小不等和温差大等。
如长期在潮湿环境下工作的人易患风湿关节炎等。
职业病危害防范措施主要有:1、粉尘防护措施:1.加设喷雾洒水降尘设施。
2.以及湿式打眼和水炮泥的使用。
3.加强个人防护的用具。
4.分配合理的风量。
2、有害物质气体防护措施有:①消除毒物。
煤矿井下的有毒气体主要来源于炮烟和煤氧化、火灾等。
因为很多有毒气体是易溶于水的,通过加强通风和喷雾洒水排除和降低有毒气体含量,净化空气,是消除毒物危害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
②加强个人防护。
炮后烟未散去或作业现场空气质量太差时,不要急着进入工作面,待烟散尽、现场空气质量好转时再进入工作面,还应用好防护服、防护面具、防尘口罩、自救器等。
3、噪声和振动防护措施有:噪音危害预防控制。
吸声,消音,隔音,隔振,卫生保健措施。
(1)控制噪声传播。
隔声:用吸声材料、吸声结构和隔声装置将噪声源封闭,防止噪声传播。
(2)采用合理的防护措施。
利用耳塞防护。
合适的耳塞隔声效果可达30—40dB(A),对高频噪声的阻隔效果较好。
(3)合理安排劳动制度。
工作时间穿插休息时间,休息时间离开噪声环境,限制噪声工作时间,可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危险源及风险辨识)煤矿主要危险、危害因素识别分析
![(危险源及风险辨识)煤矿主要危险、危害因素识别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5398ca04a1b0717fd5ddf1.png)
煤矿主要危险、危害因素识别分析一、概述煤矿井下开采危险源类别主要有:化学危险性,如瓦斯爆炸、工程爆破、中毒、窒息;物理危险性,如机械危险、电气危险及地表下沉,巷道和开采面的冒顶片帮、透水等。
造成这些危险危害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设备因素、管理及设计因素,现就新泰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及矿区自然地质条件及外部条件对劳动安全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
二、自然因素识别分析1、水文地质危险、危害因素识别我矿属皖南黄山山系北缘之丘陵地带,区内无大的地表水系,原始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中等类型。
1)地表水:本矿地表未有河流流经,也无明显的溪沟的泉水出露,地面标向+110m~+120m,现采水平在-145m以下,周围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地表水的疏导。
故直接地表水对本矿不会造成威胁;2)含水层:本矿区的煤层上部具青龙灰岩溶洞裂隙水,但因其岩性完整,裂溶洞不发育,且下部二叠纪长兴阶隔水层,故此水对本矿的采掘工程没有影响;3)断层水:从勘探和采掘实践证明,本矿断层基本上不含水亦不导水,少量断层渗水现象不会影响采掘工作;4)老窑积水:本矿上部沿C煤层露头一带分布有大量的老窑,且深度和位置无从考查,在开采浅部煤层时(±0m以上),对生产的威胁较大,但本矿现已开采均在-145m 水平以下,故老窑的积水也不会对本矿带来危害;5)邻近报废矿井水:本矿的东西两翼均有近年来乡镇煤矿的报废矿井,因其越界开采,与本矿贯通,造成地表水沿报废矿井导入本矿,是本矿主要的威胁,虽然我矿花了大量的财力进行堵水,但因其水的渗入不断,致使本矿涌水量加大,大大增加了本矿的排水能力,不过因其缓慢渗水,本矿的导水和排水系统畅通,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对矿井的生产和安全也有一定的保障;总之,本矿的水害因素较简单,只要加强导排水的管理,就能保证本矿生产的安全正常进行,在生产过程中注意采掘接近生产老空的局部积水可能生成的威胁。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https://img.taocdn.com/s3/m/071609b6360cba1aa811dace.png)
噪声的来源
露天煤矿的噪声源及暴露工种
露天煤矿噪声危害普遍存在。采矿、运输过程中 使用的主要大型设备有钻机、斗容电铲、载重自 卸车、推土机、破碎机,胶带运输过程中的转载 站和驱动站,这些机械和设备在运转过程中都会 产生强度不等的噪声。暴露噪声的主要工种有: 穿孔机操作工、挖掘机司机、排土设备司机、矿 用重型汽车司机、把钩工、翻车机司机、钢缆皮 带操作工、转载站和驱动站看护工、露天坑下普 工等。
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 煤尘浓度 引燃温度
粉尘的 爆炸性
煤尘爆炸特征及危害
产生高温高压 连续爆炸
挥发分减少或形成“粘焦” 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煤的碳化程度越低,挥发分越高,煤尘的爆炸性就越强。
20
煤矿粉尘的危害
呼吸系统疾病
尘肺:肺是工人在生产 过程中由于长期吸入高 浓度的粉尘而导致的以 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一 种疾病。该病是不可逆 转的,目前尚无有效的 治愈方法。
急性中 度中毒
急性重 度中毒
上述症状加重,咳嗽加剧、咳血丝痰、头痛、 头晕、心悸、呼吸困难等。
呼吸急促,剧咳,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 ,嘴唇、指甲青紫,严重者甚至出现昏迷、窒息 。
34
H2S。H2S在煤矿一般少见,一般存在于煤层一 定区域或鸡窝煤内,在落煤时逸出,因而可使 靠近落煤地点的采煤工作人员发生H2S中毒。 H2S也属化学窒息性气体,急性中毒时,可引 起肺水肿和中毒性脑病。
(2) CO主要来源是放炮。使用硝酸甘油炸药可产 生大量的CO,CO是化学窒息性气体,可以对血液或 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使氧的运送和组织利用氧 的功能发生障碍,并能阻断组织呼吸致“内窒息”。
29
硫化氢
硫化氢 H2S
煤矿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
![煤矿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https://img.taocdn.com/s3/m/0193a57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c.png)
01. 煤矿场所职业危害因素 02. 煤矿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来源 03. 煤矿场所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措施
粉尘危害
粉尘来源:煤尘、岩 尘、水泥尘等
危害:吸入肺部,导 致尘肺病、呼吸系统 疾病等
防护措施:佩戴防尘 口罩、加强通风、定 期体检等
法律法规:《煤矿安全 规程》、《职业病防治 法》等对粉尘危害的防 治有明确规定和要求。
采煤过程
1
煤尘:采煤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可能导致尘肺病等职业病
2
瓦斯:采煤过程中产生的瓦斯气体,可能导致瓦斯爆炸等事故
3
噪音:采煤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可能导致听力损伤等职业病
4
振动:采煤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可能导致振动病等职业病
5
辐射:采煤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可能导致辐射病等职业病
6
化学物质:采煤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可能导致化学物质中毒等职业病
08
呼吸器:防止缺 氧和吸入有害气
体
09
急救包:处理 紧急情况
10
培训和演练:提 高员工安全意识
和防护能力
通风除尘系统
除尘系统:采用湿式除 尘,降低粉尘浓度,减
少粉尘危害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职 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
并处理职业危害因素
01
02
03
0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通风系统:采用机械通 风,保证矿井内空气流 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运输过程
运输方式: 铁路、公路、
水路等
运输设备: 货车、卡车、
船舶等
运输路线: 矿区至港口、 矿区至加工
厂等
运输时间: 根据矿区生 产计划和运 输需求确定
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是煤
煤矿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
![煤矿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https://img.taocdn.com/s3/m/6615d35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b.png)
01. 煤矿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类型 02. 煤矿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来源 03. 煤矿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措施
煤矿场所职业危
1
害因素类型
物理危害因素
01
02
03
噪声:设备运行、 爆破等产生的噪
声
振动:设备运行、 爆破等产生的振
动
辐射:放射性物 质产生的辐射
04
温度:高温、低 温工作环境
05
气压:高压、低 压工作环境
06
07
08
粉尘:煤尘、岩 尘等颗粒物
光线:照明不足、 眩光等光线问题
电磁场:电磁设 备产生的电磁场
09
电离辐射:放射 性物质产生的电
离辐射
10
非电离辐射:紫 外线、红外线等
非电离辐射
化学危害因素
2019
气体:一氧化 碳、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等
2021
放射性物质: 氡、钍、铀等
05
02
运输设备:如皮 带输送机、矿车 等,可能产生噪 音、振动、粉尘 等危害
04
06
电气设备:如变 压器、开关柜等, 可能产生电击、 触电等危害
安全设备:如瓦 斯监测仪、灭火 器等,可能产生 误操作、失效等 危害
作业环境
01
粉尘:煤尘、岩尘、水泥尘等
02
噪声:机械设备、通风系统等产生的噪声
03
辐射:放射性物质、紫外线等
洗选:煤 尘、噪音 等
加工:煤 尘、噪音 等
储存:煤 尘、瓦斯、 噪音等
废弃物处 理:煤尘、 噪音等
设备设施
采煤设备:如采 煤机、液压支架 等,可能产生噪 音、振动、粉尘 等危害
煤炭企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和防范
![煤炭企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和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82ca6ad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1e.png)
煤炭企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和防范煤炭企业作为造福国家和人民的重要行业,为经济和能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煤炭生产也面临着一系列职业危害因素,给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对煤炭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和防范显得非常重要。
煤炭企业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煤尘危害煤尘是煤矿生产中最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
其粉尘直径小、质量轻,易在空气中浮游,吸入大量煤尘会引起职业性肺部疾病,如煤工肺和尘肺等。
长期暴露在煤尘环境中,还会对眼睛造成刺激与变质,甚至会引起失明。
在煤炭企业中,要加强煤尘防治措施,建立完善的防护机制,保障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2. 化学危害煤炭生产中使用了许多化学物质,其中部分化学物质对工人的健康有明显的危害。
例如烷基苯、苯等易引起接触性皮炎;瓦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易引起窒息和中毒等。
因此,要加强职工的安全培训,提升职工对这些化学物质的认识和使用技能,同时,建立完善的防护机制,进行有效的化学品管理。
3. 物理危害在煤炭企业生产中,职工会接触到一些物理危害,例如噪声、振动等。
长期处于噪声与振动环境中,会引起耳聋和手臂震颤等职业病。
要加强职工防护,采取有效的隔音、减振措施,保障职工健康和安全。
4. 生产作业危害在煤炭生产过程中,职工经常接触到设备、机械、工具等,例如叉车、煤机、传送带等,这些设备如果出现故障或使用不当,会导致职工的安全事故,例如被夹击、伤害、跌落等。
要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检修设备和机械,加强设备使用和维护的安全管理。
针对以上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和防范,煤炭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通过适时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对于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和危险情况的认识和预防的能力,学习使用有效的防护措施,以避免危险的发生。
2. 建立防护机制建立完善的防护机制,对于煤尘、化学品、噪声等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和防治,确保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心理舒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开展情况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及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的职业接触限值和检测方法的危害因素,我矿积极开展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工作。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或者是在职业活动中生产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要素和条件)。
主要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场所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的内容: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存在形式、存在浓度、危害程度等。
辨识的方法:现场调查、检测法、专业分析法。
XX煤矿职业危害主要指以下职业危害因素:粉尘:煤尘、岩尘、水泥尘等;化学物质: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硫化物等;物理因素:噪声、高温、振动、电磁辐射等。
放射性物质:氡及子体目前我矿正处于基建一期工程,主要施工的场所有主平硐、副平硐、进回风立井及地面土建工程。
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及整个矿井生产系统,就现在作业场所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做简要的辨识分析。
一、粉尘生产性粉尘是煤矿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可产生于煤炭生产的全过程,如岩尘、煤尘、水泥尘和混合性粉尘等。
可引起矽肺病、煤工尘肺病和水泥尘肺病。
1.粉尘来源及形式生产性粉尘:在矿井生产的各个环节,如打眼、爆破、综掘、支护、施工水沟、运输、提升、喷浆砌喧和地面排渣等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的矽尘。
掘进机掘进巷道的作业过程是一个产尘过程,掘进工作面粉尘有以下几部分组成:1.1掘进机掘进过程中岩石破碎产生的粉尘,即原生粉尘,包括岩石受截齿的压碎和摩擦作用产生的粉尘占机掘工作面粉尘的80%。
1.2岩块塌落后与机器和地面的碰撞,装载机运输皮带溜子转载造成的摩擦破碎产生的粉尘。
1.3随风流带入工作面的尘粒可控制在最小1.4工作面上沉积的粉尘在综掘作业过程中或巷道通风产生二次扬尘。
掘进的主要危害因素:XX煤矿地面作业工人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2、粉尘分类:按粉尘成分分,煤矿粉尘可分为煤尘、岩尘、水泥粉尘等。
按粉尘被人体吸入的状况分,煤矿粉尘分为呼吸性粉尘和总粉尘。
3、粉尘分散度:粉尘分散度从物理意义上讲是表示固体物质被粉碎的程度,同一体积的固体物质,被粉碎后的细颗粒表面积之和将会远远超过被粉碎前的表面积。
单位体积粉尘的总表面积越大,它的表面活性也就越强,对粉尘的湿润、吸附、悬浮、燃烧和爆炸等性能都有明显的影响。
粉尘粒子分散度越高,其在空气中漂浮的时间越长,沉降速度越慢,被人体吸收的机会就越多。
4、粉尘吸附性:粉尘的吸附性与粉尘的表面积密切相关。
如前所述,同一固体物质,被粉碎的越细,被粉碎后的细颗粒表面积之和比被粉碎前的表面积增加得越多。
随着粉尘颗粒表面积的增大,对周围介质(空气)的吸附能力也明显增加,使微细颗粒表面形成的气膜现象也随之增强,这样也大大增强了微细颗粒的悬浮性。
5、粉尘荷电性:机械凿岩或采煤时,由于高速运转的钻头和截齿与煤岩的摩擦,使产生的粉尘表面带有电荷,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也可直接吸附空气中的离子而产生电荷。
在矿井下带正电荷尘粒和带负电荷尘粒通常是同时存在的,带有电荷的尘粒相互吸引、凝聚可使粉尘易于降落。
6、粉尘的光学性质:在粉尘的光学性质中,主要是自然光的吸收、反射、散射、衍射和偏光。
7、煤矿粉尘的危害:呼吸系统疾病有四种:尘肺、慢性阻塞性肺病、上呼吸道炎症及肺癌。
尘肺:肺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长期吸入高浓度的粉尘而导致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一种疾病。
该病是不可逆转的,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期吸人煤矿粉尘不但引起尘肺,还会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肺气肿。
上呼吸道炎症:粉尘首先侵入上呼吸道黏膜,早期引起其机能亢进,黏膜下血管扩张、充血,黏膜腺分泌增加,最终造成萎缩性病变,例如萎缩性鼻炎等。
肺癌:尘肺病人的肺癌发病危险性远高于非尘肺患者。
但在同期的报告中,国际癌症研究会的研究小组认为尚没有充分资料证实煤尘的致癌作用。
局部作用:粉尘沉着于皮肤可能堵塞皮脂腺,容易继发感染而引起暴露性皮炎、毛囊炎等;进入眼内的粉尘,可引起结膜炎等;粉尘刺激鼻黏膜导致肥大性鼻炎和萎缩性鼻炎等。
8、煤矿粉尘危害性的影响因素:相同品位煤矿粉尘来讲,尘肺发病率与灰分有关,即灰分高的煤矿粉尘(游离SiO2含量也高)的致病性较强。
研究发现尘肺病发病高的煤矿,粉尘中铜、铁、铅和镍等金属元素含量也高。
实验表明镍有较强的细胞毒性,锌却有抗镍毒性的作用。
9、粉尘防治矿井主要采取通风除尘、除尘风机、湿式作业、喷雾洒水、个体防护等几个方面的防尘措施。
9.1通风除尘:对通风设施及构筑物加强管理。
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控制各进、回风巷的合理风速,使浮游于空气中的矿尘最大限度随风流排走,同时又不至于引起井巷内沉积的矿尘二次飞扬,依据经验排尘最优风速为1.5~2m/s。
9.2为主平硐工作面设置除尘风机一台,保持工作面作业环境良好,以便给作业人员提供适宜的作业条件。
9.3湿式作业:综掘机自带喷雾洒水装置,炮掘工作面采用湿式打眼,水炮泥封孔,放炮前后洒水降尘。
9.4设计在井下设消防洒水系统,在各掘进工作面、运输转载点、装载点等容易产生粉尘的地点设置喷雾洒水装置,进行喷雾洒水降尘。
为保证水质清洁,喷雾洒水设备应指定人员管理和维护,不得任意拆除,发现损坏应及时修理。
9.5设计配有粉尘采样器和测定仪等检测仪器,井下设专职通风、瓦斯人员定期对主要进、回风巷道内粉尘的含量进行检测,及时清扫、冲洗。
9.6井下所有巷道中的浮煤必须定期清扫运出。
9.7加强对接触粉尘工人的个体防护,配戴防尘安全帽、防尘口罩。
近次测尘数据表如下:10、XX煤矿粉尘监测采样点的选择和布置要求三、有害气体在矿井空气中,由于多种原因可存在CH4、CO、CO2、氮氧化物及H2S气体等。
煤矿作业场所主要化学毒物浓度限值统计表:主要从性质和来源进行辨识:1、二氧化碳(CO2 )。
CO2主要存在于煤层和煤块内,在采煤过程中与CH4一道排出。
此外,巷道内木材腐烂,人群呼吸以及放炮也可产生CO2。
由于CO2相对密度大(1.53),一般多积聚于巷道低处及通风不良的废巷中。
其危害性在于CO2排挤空气中的氧气,而引起缺氧。
当空气中的CO2浓度达到5%时,即能引起缺氧现象;达到10%时,可使人窒息而死。
2、一氧化碳(CO )。
CO主要来源是放炮。
使用硝酸甘油炸药可产生大量的CO,CO 是化学窒息性气体,可以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使氧的运送和组织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并能阻断组织呼吸致“内窒息”。
3、硫化氢(H2S)。
H2S在煤矿一般少见,一般存在于煤层一定区域或鸡窝煤内,在落煤时逸出,因而可使靠近落煤地点的采煤工作人员发生H2S 中毒。
H2S也属化学窒息性气体,急性中毒时,可引起肺水肿和中毒性脑病。
硫化氢是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且易燃易爆,爆炸浓度范围为 4.3%~46%。
有机物腐败时可产生硫化氢,故粪窖、污水沟、暗渠中常有硫化氢积聚。
井下积水的老塘和采空区,由于煤及硫化矿物中的硫与水作用生成硫化氢蓄积于水中,1体积的水可溶解约4体积的硫化氢。
一旦扰动这些积水伴有大量硫化氢逸出。
刺激反应:有眼刺痛、畏光、流泪、流涕、咽干、咽喉部灼痛等气体刺激症状,一旦脱离中毒场所,短时间内就能恢复。
轻度中毒:除有眼刺痛、流泪等刺激症状外,还会有咳嗽、胸闷、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
中度中毒:除有上述症状并表现加重之外,还会出现发烧、焦虑、烦躁、轻度意识障碍等症状。
重度中毒:可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心悸、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抽搐、昏迷、大小便失禁,严重者可发生猝死。
3、甲烷(CH4)。
甲烷危害:危害一:甲烷对人基本无毒性,但矿井高浓度的甲烷会挤占空气的空间,使空气中氧气浓度下降,从而使空气具有窒息性。
当空气中甲烷浓度达到43%,空气中氧气浓度降至12%,人在此环境中就会感到呼吸困难,时间稍长就会昏迷,甚至死亡。
危害二:甲烷易燃、易爆,爆炸浓度界限为5%~16%。
矿井甲烷灾害是煤矿中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
它不仅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还威胁到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
4、氮氧化合物。
氮氧化合物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放炮。
使用硝铵炸药常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为刺激性气体,较难溶于水,因而可达呼吸道深部的细支气管和肺泡,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起肺水肿等。
氮氧化物中毒的危害:氮氧化合物气体对机体的损害主要是呼吸系统,尤其是深部呼吸系统,主要对肺脏毒害最大。
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硝烟即可引起氮氧化合物急性中毒,一般在数小时至72小时内即可出现中毒症状。
其主要表现症状: 急性轻度中毒:胸闷、咳嗽、咳痰,伴有轻微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眼结膜和咽部有轻度充血。
急性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重,咳嗽加剧、咳血丝痰、头痛、头晕、心悸、呼吸困难等。
急性重度中毒:呼吸急促,剧咳,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嘴唇、指甲青紫,严重者甚至出现昏迷、窒息。
三、噪声煤炭行业是高噪声行业之一,噪声污染相当严重,不仅声压级高且声源分布面广,从井下的掘进、运输、提升、通风、排水、压气,以及机电设备的装配维修等,噪声源无处不在。
煤矿噪声具有强度大、声级高、连续噪声多、频带宽等特点,对作业环境污染特别严重。
1、井工煤矿的噪声源及暴露工种井下凿岩、打眼、放炮、掘岩、运输、机修、通风等作业环节使用的风动凿岩机、风镐、风扇、煤电钻、乳化液机、掘进机、皮带运输机等是井下常见的噪声源。
此外,局部通风机、空气压缩机、提升机、水泵、刮板输送机、装岩机也是主要噪声源。
暴露噪声的主要工种有:掘进工、采煤工、辅助工、锚喷工、注浆注水工、维修工、水泵工等。
2、噪声的危害:听觉系统:噪声对听觉系统的损害,一般经历从生理变化到病理改变的过程。
即先出现暂时性听阈位移(听力下降),经过一定时间逐渐成为永久性听阈位移。
根据损伤程度,永久性听阈位移又分为听力损失(听力损伤)和噪声性聋。
噪声对听觉系统的损害属于噪声的特异作用。
非听觉系统:对神经系统影响、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对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影响、对消化系统及代谢功能的影响、对生殖机能及胚胎发育的影响、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3、噪声振动产生于风钻打眼、爆破、掘进机、电瓶车运输、局扇运转及各种水泵运转等工序。
XX煤矿井下部分设备测定结果表4、噪音检测规定煤矿作业场所噪声每年至少监测1次。
井工矿的风动凿岩机、风镐、局部通风机、电钻、乳化液机、掘进机、转载机、运输车等地点。
在每个监测地点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
4、煤矿井下噪声危害情况主平硐大雁矿建50名接触噪声工人听力检查结果四、振动1、XX煤矿作业中振动的主要来源常用的振动工具:活塞式锤打工具、固定轮转工具、手持转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