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普通化学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普通化学同济版大一知识点

普通化学同济版大一知识点

普通化学同济版大一知识点普通化学是大一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涵盖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巧等内容。

下面将从化学的基本概念、电子结构、化学键、物质的性质和反应以及实验技巧等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普通化学同济版大一知识点。

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2.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大类。

纯物质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混合物又分为均相混合物和非均相混合物。

3.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二、电子结构1. 原子结构:原子由核和电子组成,核中含有质子和中子,而电子围绕核运动。

2. 原子核: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总和称为质子数。

3. 电子的排布: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奥克塔规则和洪特定则,可以确定电子的排布原则和顺序。

三、化学键1. 化学键的概念: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相互结合的力,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 离子键:由正负电荷吸引而形成的化学键,常见于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中。

3. 共价键:由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常见于非金属元素之间或非金属与氢的化合物中。

4. 金属键:金属元素形成的特殊化学键,电子可以自由流动,常见于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物中。

四、物质的性质和反应1. 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密度、溶解度等,可通过观察和测量获得。

2. 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反应活性、氧化性、腐蚀性等,可通过化学变化进行观察和判断。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率等。

五、实验技巧1. 实验室安全:在实验室中要注意安全,戴上实验眼镜、穿戴实验服,注意实验操作规范和使用安全设备。

2. 实验记录:实验过程中要做好实验记录,包括实验目的、操作步骤、观察现象、测量数据等。

3. 实验技术:实验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分液漏斗的使用、称量和计量技巧,以及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大一化学知识点大全

大一化学知识点大全

大一化学知识点大全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在大一的化学课程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化学基础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学基础知识点:1.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数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而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一定的比例组成的物质。

2.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电荷中性的中子组成。

3.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排列的化学元素表,它能够反映出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4.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相互结合的力。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

5. 电子排布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布顺序遵循一定的规律,如能级填充原理和洪特规则等。

第二章:无机化学知识点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大一无机化学的重要知识点:1. 酸碱理论酸是指能够释放质子的物质,碱是指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

常见的酸碱理论有Arrhenius酸碱理论、Brønsted-Lowry酸碱理论和Lewis酸碱理论等。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

其中,发生氧化的物质叫做还原剂,发生还原的物质叫做氧化剂。

3. 反应平衡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达到动态平衡,平衡常数可以用来描述反应的平衡程度。

4.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而非金属通常是绝缘体。

第三章:有机化学知识点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大一有机化学的重要知识点:1. 烃烃是由碳和氢构成的有机化合物,按照分子中碳原子的数目不同可以分为脂肪烃、烯烃和炔烃等。

2. 单宁和醇单宁由羟基和苯环共同构成,而醇是碳链上含有羟基的化合物。

3. 醛和酮醛和酮是碳链上含有羰基的化合物,它们的区别在于羰基的位置。

4. 共轭体系共轭体系是指有机分子中存在着连续的π键,从而形成共轭体系,具有特殊的共轭体系稳定性。

第四章:基础实验技术和化学分析在大一化学实验课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实验技术和化学分析方法。

大一基础化学章节知识点

大一基础化学章节知识点

大一基础化学章节知识点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1 原子的基本组成部分:质子、中子、电子1.2 原子质量和原子序数的概念1.3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分类1.4 周期表上的周期性规律: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等 1.5 元素的同位素和同系物2.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2.1 化学键的类型: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2.2 共价键形成的条件和共价键的特点2.3 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2.4 共价键的长度和键能2.5 分子的几何构型和分子极性3. 气体状态和气体相对论3.1 气体的性质和状态方程3.2 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3.3 气体分子的运动与速率分布3.4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常数 3.5 气体的混合和摩尔分数4.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4.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4.2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4.3 电子转移和电子配置变化4.4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4.5 电解质溶液中的电离和电极反应5. 化学平衡和化学动力学5.1 化学平衡的条件和特点5.2 平衡常数和化学反应的方向5.3 动态平衡和平衡常数表达式5.4 化学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5.5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催化剂等6. 溶液和溶解度平衡6.1 溶液的概念和组成6.2 溶解度和溶解度积的定义6.3 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6.4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温度、压力、离子间相互作用力等 6.5 溶液的浓度表示: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浓度等7. 酸碱中和反应和pH值7.1 酸和碱的定义和性质7.2 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7.3 pH值的定义和计算方法7.4 酸度和碱度的量化表示7.5 pH指示剂和酸碱滴定8. 晶体和固体结构8.1 晶体的组成和晶体结构的分类8.2 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8.3 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性质差异8.4 固体的晶格、晶胞和晶体缺陷8.5 固体的性质:硬度、熔点、导电性等以上是大一基础化学章节的主要知识点,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和学习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非常重要。

大一普通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大一普通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内能:体系中各种形式运动能量的总和,用U或E表示。

目前仍无法测量、计算一个体系内能的绝对值,但是内能变化的相对值(ΔU),可以通过两个状态之间能量的得失来求出,与过程无关。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W=-P外ΔV(只有体积功的时候)※通过不同途径从同样的初态膨胀或压缩到同样的终态环境对体系的功不同。

由此给出一个重要结论:压强-体积功是一个和途径有关的物理量。

※物理学上把一个体系能通过原途往返而环境无功损失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而把往返路径不一致因而环境有功损耗的过程叫做不可逆过程。

※对于理想气体体系的各种可逆过程(没有化学反应),功、热和体系内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分别为: 1.等容过程:V=0,W=0,QV=n・CV T体系的内能变化为:U=QV=nCV T(Cv等容热容,书P123~125)2.等压过程:W=P V,QP=nCP T体系的内能变化为:U=P V+nCP T=n R T+n CP T=n(CP R)T=n CV T 3.等温过程:W=nRTln(V2/V1)U=0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量则为Q=W=nRTln(V2/V1)4.绝热过程:Q=0,W=U,U n CV T,W=U=n CV T无论什么过程,没有化学反应的理想气体体系的内能变化都是:U n CV T(因为等温过程的T=0,所以U=0)※热容比=VPCC=VVCRC=1+VCR(可以得出CV=R/(1)所以绝热过程中环境对体系所作的功为:W=U=n CV T=nRT1)※对没有化学反应的理想气体体系:U=nCV T(W和Q不是状态函数,与具体过程有关)所有过程(可逆、不可逆过程)都必须服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考虑体积功):化学反应发生后,产物(终态)温度恢复到反应前反应物的温度(始态),过程中体系只对抗外压力做体积功,同时放出或吸收的热为此反应的反应热a)恒容反应热:等容过程W=-PΔV=0故ΔU=Qv,ΔU=Qv=nCvΔTb)恒压反应热:在等压过程中W=-PΔV,ΔU=Q+W=Qp-PΔV→Qp=ΔU-W=(U2+PV2)-(U1+PV1)说明等压反应热不仅与内能有关,也与体积变化有关Qp=nCpΔTΔU=-PΔV+nCpΔT对理想气体:ΔU=-nRΔT+nCpΔT=n(Cp-R)ΔT=nCvΔT※状态函数焓(H):H=U+PV;Qp=H2-H1=ΔH在等压过程中,体系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全部用于增加(或减少)体系的焓。

化学大一知识点汇总

化学大一知识点汇总

化学大一知识点汇总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2. 元素的原子结构: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3. 元素周期表的组织:周期数、周期内元素性质的变化、主族、副族、过渡元素、稀土元素、金属与非金属二、化学键与化合物1. 化学键的类型: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氢键2. 离子化合物的命名与写式:金属+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3. 分子化合物的命名与写式:元素名称和后缀、基团名称和前缀4. 电离反应与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5. 配位化合物与络合物:配体、中心金属离子三、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物质的化学式、反应条件、物质状态2. 化学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化合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3. 化学反应的平衡:平衡常数、平衡位置、平衡条件、平衡常数表达式四、溶液与溶解度1. 溶剂与溶质: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溶解度、溶解度曲线2. 离子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电离度、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3. 饱和溶液的浓度计算: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分数五、酸碱与pH1. 酸碱度的定义:酸、碱、酸碱指示剂、酸碱中和反应2. pH值及其计算:pH定义、酸碱指数、pH计算公式3. 酸碱的强弱:酸碱离解度、酸性常数、碱性常数、酸碱反应的平衡与常数六、化学计量与气体1. 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摩尔质量的计算2. 化学计量:摩尔比、混合物摩尔计算、限量反应、理论产率、实际产率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压强、体积、摩尔数、万有气体常量、理想气体定律4. 气体分子速率与压强关系:高斯速率分布、分子平均速率七、热化学与热力学1. 热量的定义与测量:焓变、焓变的测定2.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熵、自由能3.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焓变的计算、反应焓、标准生成焓、反应熵、反应自由能的计算总结:本文对化学大一的知识点进行了汇总,包括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化学键与化合物、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溶液与溶解度、酸碱与pH、化学计量与气体、热化学与热力学等内容。

化学大一知识点归纳

化学大一知识点归纳

化学大一知识点归纳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基本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相互作用的科学学科。

作为理工科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大一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化学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对化学大一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原子结构1.1 原子模型:包括汤姆孙原子模型、鲁瑟福原子模型和玻尔原子模型。

1.2 元素的基本性质:原子序数、原子量、化学符号等。

1.3 元素的电子结构:由主量子数、角量子数和磁量子数确定。

二、化学键和化合价2.1 共价键: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进行化学结合。

2.2 极性共价键:共享电子对不平均地分布在两个原子之间。

2.3 离子键:通过正负电荷的相互吸引进行化学结合。

2.4 金属键:金属离子通过自由电子互相结合。

2.5 化合价:原子在共价化合物中所呈现的价数。

三、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3.1 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化学变化关系。

3.2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的转移引起化学反应。

3.3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3.4 气体的化学反应:气体的反应容易受到压力、温度和浓度的影响。

四、化合物的性质4.1 酸碱性:酸性溶液具有酸性物质的特征,碱性溶液具有碱性物质的特征。

4.2 氧化性和还原性:具有氧化剂特性的物质能够氧化其他物质,具有还原剂特性的物质能够还原其他物质。

4.3 溶解性: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程度。

五、物质的组成5.1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两个或更多不同元素以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5.2 水和溶液: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溶液是溶质在溶剂中形成的均匀混合物。

六、摩尔和化学计量6.1 摩尔质量:单位摩尔物质的质量。

6.2 摩尔体积:单位摩尔气体的体积。

6.3 摩尔浓度:溶质在溶液中的摩尔量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

七、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7.1 平衡常数: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之间的比值。

7.2 平衡常数与平衡位置:平衡常数大于1表示反应向生成物方向偏移,小于1表示反应向反应物方向偏移。

大学普通化学大一知识点

大学普通化学大一知识点

大学普通化学大一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以及相互作用。

在大学普通化学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一些重要的实验技术,并了解与化学相关的一些应用知识。

以下是大学普通化学大一知识点的总结。

1. 原子与分子结构1.1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心,电子绕着核运动。

1.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1.3 周期表和元素周期性: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将元素排列,并揭示了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2. 化学键和化学反应2.1 化学键的类型: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是常见的化学键类型。

2.2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转化为产物,满足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2.3 反应速率和平衡:反应速率受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影响,反应最终达到平衡状态。

3. 化学计量和化学量3.1 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指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质量。

3.2 摩尔计算:通过摩尔质量可以进行物质的量与质量之间的转换,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物和产物的计量分析。

3.3 溶液浓度: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摩尔浓度、质量浓度、体积浓度等来表示。

4. 酸碱和盐4.1 酸和碱的性质:酸呈酸性、能与碱中和生成盐和水,碱呈碱性,能与酸中和生成盐和水。

4.2 pH和pOH:pH和pOH是指溶液中氢离子和羟离子浓度的对数值,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4.3 酸碱滴定和中和反应:酸碱滴定是利用滴定计来测定溶液中酸碱的浓度。

5. 氧化还原反应5.1 氧化还原的概念: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5.2 氧化还原电位:氧化还原电位用来描述物质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亲和力。

5.3 电解和电池:电解是利用电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能量形式的过程,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6. 有机化学基础6.1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有机化合物含有碳元素,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和石油等自然物质中。

大一化学期末知识点总和

大一化学期末知识点总和

大一化学期末知识点总和化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于大一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期末考试涉及的知识点很多,涵盖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

本文将梳理大一化学期末知识点总和,帮助大家复习备考。

一、无机化学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元素的周期性变化以及元素符号和原子序数等基本信息。

2. 化学键了解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掌握简单分子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的写法。

3. 化学方程式学会平衡化学方程式、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

4. 气体的性质和行为熟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的性质,包括压力、温度和摩尔体积等。

5. 溶液的性质了解溶液的溶解度、浓度和导电性等基本性质,扎实掌握溶液的稀释计算和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6. 酸碱理论了解酸碱的定义和性质,包括布朗斯特德酸碱理论和电离常数等相关内容。

7. 高分子化合物了解合成聚合物的方法、性质和应用,包括聚氯乙烯、聚酯等常见高分子化合物。

二、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官能团进行命名,包括烷烃、烯烃和炔烃等的基本命名规则。

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构造特点,包括碳原子的杂化和立体构型等核心概念。

3. 碳链和环状化合物了解碳链和环状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和典型代表,如脂肪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

4. 卤代烃了解卤代烃的命名、性质和反应,包括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和亲电取代反应等。

5. 醇和酚熟悉醇和酚的命名、性质和重要反应,如醇的氧化和酚的酸碱性等。

6. 醛和酮掌握醛和酮的命名、性质和典型反应,如醛的氧化还原和酮的加成反应等。

7. 羧酸和酯了解羧酸和酯的命名、性质和合成方法,包括羧酸的还原和酯的水解等重要反应。

8. 胺和胺类化合物熟悉胺和胺类化合物的命名、性质和合成方法,了解胺的碱性和与酸的反应等基本知识。

普通化学大一重要知识点

普通化学大一重要知识点

普通化学大一重要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对于理工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

作为大一学生,我们在接触和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将为我们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普通化学大一的重要知识点。

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是化学的基础,它由原子核和围绕核的电子构成。

在大一的化学课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原子的质子、中子和电子的基本性质,以及原子的电子排布方式。

此外,了解元素周期表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的原子序数和电子结构进行排列的。

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有助于我们理解元素与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化学反应。

2. 化学键和化学反应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分子或离子。

常见的化学键主要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了解化学键的特性,对于理解分子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机理至关重要。

此外,学习化学反应是化学学习的重要一环,包括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化学反应的类型和反应速率等。

通过学习化学反应,我们能够理解物质的变化过程和性质的转变,为后续的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3. 溶液和酸碱中和反应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是常见的物质状态之一。

在大一的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以及溶液的稀释和浓缩方式。

此外,酸碱中和反应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性质,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酸碱中和的化学原理,还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然界和生活中一些与酸碱相关的现象。

4. 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了解化学平衡的原理和条件,对于理解反应的方向和平衡位置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学习化学反应速率也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和反应速率方程,对于我们理解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和控制反应速率具有重要意义。

5. 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和官能团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有机化合物及其反应。

大一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包括所有物质,如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等。

2.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两个或以上不同类型的元素以确定比例组成的纯物质。

二、元素和原子结构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原子核中质子的个数)依次排列的。

它可分为周期和族,周期指的是元素原子核周围电子层的数量,族指的是元素原子中价电子的外层电子层数。

2. 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则存在于各自的能级轨道上。

质子的电荷为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有负电荷。

三、化学键和物质的组成1. 共价键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元素共享电子而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的形成可以通过原子间电子的重叠来实现。

当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时,它们可形成分子。

2. 离子键离子键是通过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

常见的离子键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的结合所形成。

四、化学反应1. 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而通过反应而生成的物质则称为生成物。

2. 反应类型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包括:(1) 合成反应:两个或更多物质结合成一个新的产物。

(2) 分解反应: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更多的产物。

(3) 置换反应:一个元素或离子被另一个元素或离子取代。

(4)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元素的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变化。

五、常见化学量和化学计算1.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通过与标准氢原子的比较得出,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分子的质量相对于标准氢原子的质量。

2. 摩尔和摩尔质量摩尔指的是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是一摩尔物质的质量。

摩尔质量的单位通常是克/摩尔。

六、溶液和化学平衡1. 溶液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溶液是将溶质溶解在溶剂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大一化学考试知识点

大一化学考试知识点

大一化学考试知识点一、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子结构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变化的科学。

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电子分布在原子的能级上,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和奥克查德定律。

二、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法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化学计量法用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关系。

三、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分子结构描述了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包括线性分子、非线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等。

四、气体和溶液气体的性质包括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关系等。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可以根据溶解度和溶液浓度进行分类。

五、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速率受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反应速率可以通过速率方程式进行描述,包括零级、一级和二级反应等。

六、酸碱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包括氧化剂和还原剂。

七、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化学平衡指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

平衡常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平衡时的浓度比例。

八、化学热力学和热化学方程式化学热力学研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热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反应的热效应,包括焓变和熵变等。

九、化学中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导电,包括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溶液中不能导电。

十、化学元素和周期表化学元素根据原子核的质子数进行分类,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周期律的规律进行排列。

十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能量的转化,包括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反应焓可以通过燃烧热和生成热进行计算。

十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化学反应速率受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反应机理描述了反应过程中的分子碰撞和反应路径。

以上是大一化学考试的主要知识点,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记得加油复习哦!。

普通基础化学知识点大一

普通基础化学知识点大一

普通基础化学知识点大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的科学。

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化学不仅在实验室中有广泛的应用,也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下面将介绍一些大一学生必备的普通基础化学知识点。

一、化学元素和元素周期表1. 元素是指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个。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顺序排列,组成了元素周期表。

2.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的有序表格,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电子结构进行排列。

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是指横向排列的行数,周期表的族是指纵向排列的列数。

3.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有不同的属性和性质,可以根据元素的位置和周期表上的规律来预测元素的性质。

二、化学键和化学方程式1.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相互吸引的力,用于保持原子在分子或晶体中的结合。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生成反应和分解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描述反应物的消耗和产物的生成。

三、物质的性质和物态变化1.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在不改变物质组成的条件下观察到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观察到的性质,如燃烧、酸碱反应等。

2. 物质存在的不同状态称为物态。

常见的物态包括固体、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

物质的状态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来调节。

3. 物态变化是物质从一个状态转换到另一个状态的过程。

常见的物态变化有熔化、凝固、蒸发、沉淀、溶解等。

四、能量和反应速率1. 能量是物质变化和反应中的重要参量,常用单位是焦耳(J)或卡路里(cal)。

能量可以分类为热能、化学能、势能和动能等。

2. 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快慢程度。

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五、酸碱中和和溶液的性质1. 酸和碱是常见的化学物质。

酸是指能够产生H+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够产生OH-离子的物质。

普通化学大一知识点

普通化学大一知识点

普通化学大一知识点化学是一门关于物质组成、性质、变化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大一的化学学习中,我们将接触到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将为我们日后更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

接下来,本文将对大一化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讨论。

1. 原子与元素在化学中,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元素由一类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有许多已知的元素。

常见的元素有氢、氧、碳、氮等。

元素可以通过化学符号来表示,例如H表示氢,O表示氧。

2.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形成的连接,常见的化学键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指的是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通过共享电子而形成的键,离子键指的是金属与非金属原子之间通过电子的转移而形成的键,金属键指的是两个金属原子之间通过电子云的重叠而形成的键。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化学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过程,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合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物质合成一个新物质,分解反应是指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多个物质,置换反应是指两个物质之间的组分置换,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原子的氧化态改变的反应。

4. 物质的状态和性质物质在常温下可存在三种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的分子之间相互吸引力较大,分子之间的相对位置相对固定;液体的分子之间吸引力比较弱,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较大,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能够自由扩散和膨胀。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不依赖于组成和结构的性质,例如颜色、密度、熔点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所表现出的性质,例如可燃性、可溶性等。

5. 摩尔和化学计量摩尔指的是物质的量,化学计量是指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之间的摩尔比。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不同物质之间的摩尔比。

化学计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质的摩尔质量、百分含量等。

例如,摩尔质量是指一摩尔物质的质量,在计算摩尔质量时,我们需要参考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学式中的系数。

普通化学大一知识点及公式

普通化学大一知识点及公式

普通化学大一知识点及公式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是学习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

对于大一学习化学的学生来说,了解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公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和解决化学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普通化学大一知识点及公式。

一、原子结构1. 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绕核运动。

2. 质子数和电子数在一个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也等于电子数,原子中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3. 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是准确描述一个元素的标志。

二、化学键和分子1.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由于电子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常见的化学键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2. 共价键共价键的形成是由于原子间电子的共享。

共价键又可分为单键、双键和三键。

3. 分子分子是原子之间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的一个电中性粒子。

分子的化学式可以用来表示分子的组成。

三、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来描述化学反应,显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变化。

一个完整的方程式包括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和反应的反应条件。

四、摩尔与化学计量1. 摩尔摩尔是化学物质中的基本计量单位,摩尔的数量可以用阿伏伽德罗常数(6.02214076×10^23 mol^-1)来表示。

2. 化学计量化学计量是指在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的摩尔比例关系。

从化学方程式中可以得到摩尔比例关系。

五、溶液和浓度计算1. 溶液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其中溶质为被溶解的物质,溶剂为溶解溶质的物质。

2. 浓度计算浓度通常用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浓度表示,摩尔浓度可以用溶质的物质的摩尔数除以溶液的体积来计算。

六、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热学1. 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一定比例,称为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可以用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物摩尔浓度来表示。

2. 阿伦尼乌斯方程阿伦尼乌斯方程描述了化学平衡条件下,反应物摩尔浓度与反应平均速率的关系。

七、酸碱和溶液的pH1. 酸碱酸和碱是指溶液中所含的化学物质,酸具有酸性,碱具有碱性。

大一基础化学知识点归纳

大一基础化学知识点归纳

大一基础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作为理工科领域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大一学生首次接触到的化学知识点往往是基础而重要的。

本文将对大一基础化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概述,帮助大家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物质分类与性质1. 物质的分类:元素和化合物2.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原子与分子1.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2. 元素的原子量和分子量3. 分子的组成和结构4. 原子和分子的化学式三、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平衡2.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电解反应3.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四、离子和离子反应1. 离子的定义和产生方式2. 强酸、弱酸、强碱和弱碱的离子产生3. 盐的命名和离子反应五、气体和气体反应1. 气体的性质和气体状态方程2. 理想气体和非理想气体3. 气体反应的摩尔关系六、溶液与溶液反应1. 溶液的组成和溶解度2.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离子反应3. 水的离子平衡和酸碱中和反应七、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1.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表示2. 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3. 影响平衡的因素和平衡的移动八、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原子间的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2. 分子的形状和分子极性3. 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九、酸碱中和与酸碱滴定1. 酸碱的定义和性质2. 酸碱滴定的原理和方法3. 酸碱滴定计算和指示剂的选择十、红ox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征2. 红ox反应的步骤和计算3. 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以上是大一基础化学知识点的基本归纳和概述,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我们能够建立起扎实的化学基础,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和练习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培养化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

大一化学不挂科知识点大全

大一化学不挂科知识点大全

大一化学不挂科知识点大全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是大一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对于大多数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化学可能是一门相对陌生且难以理解的科目。

然而,只要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就能在大一化学学习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一些大一化学中重要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大家避免挂科的困扰。

一、化学的基本概念与性质1. 原子与化学元素:介绍原子的基本概念,以及化学元素的特点和分类。

2. 化学键与分子:讲解化学键的种类及其形成机制,以及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3.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化学平衡的条件和表征方法。

二、无机化学1. 元素周期表与离子: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规律,以及离子的形成及其重要性。

2. 酸碱中和反应:掌握酸碱反应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3. 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规律和应用。

三、有机化学1. 碳化合物分类与命名:熟练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

2. 烷烃与烯烃:介绍烷烃和烯烃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3. 醇、酮和醛:了解醇、酮和醛的性质、合成和应用。

四、化学反应1. 酸碱滴定反应:学习酸碱滴定反应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2. 沉淀反应和络合反应:了解沉淀反应和络合反应的条件和应用。

3. 非金属与金属的反应:掌握非金属与金属的反应规律,以及相关实验室操作和安全知识。

五、化学计算1.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熟悉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计算方法。

2. 摩尔浓度和溶液的配制:掌握摩尔浓度的计算,以及溶液的配制方法。

3. 理想气体方程:了解理想气体方程的概念和应用,以及与气体相关的实验技术。

六、重要实验室操作和安全知识1. 实验室基本操作:学习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实验室操作的注意事项。

2. 实验室安全知识:了解实验室常见危险物质、急救措施和应急预案。

以上列举的知识点只是大一化学学习的基础,并不能涵盖所有内容。

在学习化学过程中,还需多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一普化常考知识点汇总

大一普化常考知识点汇总

大一普化常考知识点汇总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是自然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大一普通化学课程中,有一些常考的知识点对学生的理解和学习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

本文将对这些常考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和复习中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

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它将所有已知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

学生应该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的排列规律,包括原子序数、原子量、元素符号等基本信息。

同时,还要了解元素周期表中的各个区域,如主族元素、过渡元素、稀有气体等。

2. 原子结构原子是化学世界中的基本单位,学生需要了解原子的结构和组成。

包括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等基本概念,还要了解原子的电子排布规律和电子层次等知识点。

此外,了解原子的大小、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等性质也是常考的内容。

3. 化学键化学键是化学反应和化学变化的基础,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化学键类型,如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同时,也要了解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的原理,以及相关的化学键能和键长等性质。

4. 反应平衡化学反应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学生需要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和表达方式,包括化学方程式、摩尔比例和化学反应的速率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反应平衡的条件和表达式,以及平衡常数和平衡位置的概念。

5. 溶液和溶解度溶液是化学中常见的概念,学生需要了解溶液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包括溶质和溶剂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和溶解度规律,以及浓度的计算和表示方法。

6.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中重要的反应类型,学生需要了解酸碱的定义和性质,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方程式。

同时,还要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和酸碱滴定等实验方法。

7.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学生需要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方程式,包括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数和电子转移等概念。

此外,还要了解电化学电池和电解质溶液等相关内容。

8. 气体和气体定律气体是化学中研究的重要对象,学生需要了解气体的性质和行为,包括气体分子的间距和运动方式,以及压力、体积和温度等气体定律。

大一普通化学重要知识点

大一普通化学重要知识点

大一普通化学重要知识点
1.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指物质的比物质的原子质量,即特定元素的原子质量与1/12质量的氘原子的比值,其符号为“u”,一般认为,相对原子质量更能客观地反映物质的质量。

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将所有元素按照原子结构、原子半径、电负性排列的图像表,是由德国化学家,现代周期表之父让•爱因斯坦在1869年发表的。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波特拉兹元素周期表,以元素素表可以快速容易地知道一种元素的性质。

3. 原子结构:
原子是由核心、电子云等组成的最小元素单位,其中,原子核由正电荷的质子及中性的中子组成。

电子云则是由正离子及负电荷的电子构成,其中各种电荷的分布构成原子结构。

不同的原子结构,表现出不同的化学特性。

4. 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是指原子核与原子外电子之间间隙的长度。

由于原子核与它周围的电子相互影响,原子半径通常表示原子能和同素(即化学性质相同)元素之间平衡状态下的长度。

一般原子半径越小,电负性越
强,结合能力越大。

5. 电负性:
电负性是指原子或分子的电性质,一般来说,带正电的物种被认为是阳性,而带负电的物种被认为是阴性。

电负性受原子中正电荷密度的影响。

原子中正电荷密度越大,电负性越强。

6. 密度:
密度指的是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常用来表示物质的稠密度,是用千克/立方米表示。

物质的密度、热容量和放热能值都有一定的关联,常用来判断物体的特殊性质,并用于化学反应,如水解反应。

普通化学大一必考知识点

普通化学大一必考知识点

普通化学大一必考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既关注物质的构成和性质,又探讨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

作为大一化学课程的学习者,掌握一些基础的知识点是必要的。

下面将讨论一些普通化学大一必考的知识点。

1. 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具有相同原子数的原子组成。

有一些常见元素如氢、氧、碳等。

-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例如,水是由氢和氧原子组成的。

2. 原子结构- 原子是最小的化学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带有中性,电子带有负电荷。

-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则绕原子核运动。

3. 周期表和元素分类- 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可以显示元素的各种性质。

- 元素可以根据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进行分类,常见分类包括金属、非金属、半金属等。

4. 化学键和分子-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常见的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 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粒子。

5.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反应速率是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形成的速度。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

- 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的状态,符合化学平衡定律。

6. 酸碱中和反应- 酸是指能够产生H+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够产生OH-离子的物质。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形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 酸碱中和反应是酸碱反应的一种特殊形式,反应产物是水和相应的盐。

7.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电子的转移。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 氧化还原反应常见的应用包括腐蚀、电池和火焰等。

8. 化学方程式和摩尔- 化学方程式用符号和式子表示化学反应。

反应物在方程式的左侧,生成物在右侧。

- 摩尔是物质的计量单位,表示物质的质量以及化学反应中的比例关系。

9. 溶液和溶解度-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溶剂是溶解其他物质的介质。

- 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大学化学知识点大一

大学化学知识点大一

大学化学知识点大一在大学化学课程中,大一学生将接触各种基本化学概念和实验技巧。

这些知识点是建立起后续学习的基础,因此对于大一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以下是大学化学大一课程中的一些主要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性质,以及原子的尺寸和质量等基本特征。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的定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的分类;化合物的构成和命名规则。

3. 化学键: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原理,以及金属键和氢键等其他类型的键。

4. 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反应速率、反应热和化学平衡等相关概念。

5. 溶液和浓度:溶液的定义、浓度的计算和浓度单位的转换等。

6.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的定义、中和反应的原理和酸碱指示剂的应用等。

二、化学实验技巧1. 实验室安全:实验室常规操作的安全要求,包括正确佩戴实验室用具、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等。

2. 基本实验操作:使用实验室仪器、器材的正确方法,如称量、移液、原子吸光光度法等。

3. 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实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处理的统计方法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规范。

三、基本化学原理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态的计算和电化学反应的原理等。

2. 反应速率和平衡: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的概念,平衡常数与平衡位置的关系。

3. 配位化学:配位化合物的形成原理,配位数和配位体的性质等。

4. 热力学:热力学定律,如焓、熵和自由能等热力学函数的计算和应用。

四、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烷烃、卤代烷和醇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优先级等。

2. 有机反应机理:酯化、醇醚化、酮醛还原、烯烃的加成等有机反应机理和实例。

3. 碳骨架:脂肪烃、芳香烃和环烷烃等碳骨架的结构和性质。

通过学习这些化学知识点,大一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化学概念、实验技巧和实验操作规范。

这些知识将为他们在后续的学习中奠定扎实的基础,为更高级的化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实验室安全方面的培训和实践经验也将培养学生的实验室素养和科学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衡(饱和)蒸气压: 一定温度下,气-液相达平衡时(动态平衡)蒸气相的压强称为液体在该温度下的平衡(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只与T、物质的性质有关,与V无关.
※蒸汽压方程:描述蒸汽压和温度关系的数学函数式,叫克拉佩龙-克劳修斯方程式 或
当温度差不是太大时,可以用不同温度下蒸气压的实验值计算液体在该温度区间的平均蒸发焓,ΔHvap是温度的函数,因此不是在所有的温度范围内logP-1/T作图都是直线关系
如果液体的蒸发焓已知,则可以根据一定温度下的蒸气压计算同一液体在其他温度下的蒸气压;T升高,P也升高;把蒸汽压曲线图上的纵坐标换成外压,其横坐标就是液体的沸点;所以也可以用克拉佩龙-克劳修斯方程式计算液体在不同ol固体完全转变为蒸气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称为固体的升华焓ΔHsub;1mol气体沉积时的焓变和同温同压下固体的升华焓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功: 除热以外,其它各种被传递的能量,如机械功,膨胀功,电功和表面功等。体系得到能量为正,放出能量为负
※活塞做功: W = F/S•S•ΔX = -P外ΔV (体系体积变化时环境传递给体系的能量称为环境对体系所作的压强-体积功)
※内能:体系中各种形式运动能量的总和,用U或E表示。目前仍无法测量、计算一个体系内能的绝对值,但是内能变化的相对值(ΔU),可以通过两个状态之间能量的得失来求出,与过程无关。
※球密堆积结构 (金属晶体的基本结构): 第一类堆积方式:六方密堆积; 第二类堆积方式:立方密堆积
※两种结构的金属晶体的晶胞:立方、六方密堆积金属原子配位数=12; 体心立方堆积结构金属原子配位数=8
※晶格及离子、共价晶体见PPT 3-b~4-a
※热:体系与环境之间因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Q)卡(cal)= 4.18焦耳(J)体系吸热:正值; 体系放热:负值
注意:PiViniRT
※实际气体方程(范德瓦尔斯方程): (其中a和b称为范德瓦尔斯常数,可以查表)
※临界状态:对于气体而言,超过临界温度后,无论压力多大,气体都不会凝聚为液态,临界点的T、P称为临界T、P
※蒸发焓:等温等压下,1 Mol液体转变为蒸汽的过程中所吸收的能量
※凝固焓:等温等压下,1 Mol蒸汽转变为液体的过程中所放出的能量(与蒸发焓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Boyle波义耳定律:P1V1= P2V2= K (n,T)※摩尔分数:xi= ni/n总
查理-盖・吕萨克定律(等压过程):V1/T1= V2/T2= K(n,P) ,T = t + 273.2
※物理学中就把T = 0°C、P = 1atm、n = 1 mol、V = 22.415 L称为气体的标准状态,1 mol气体的体积是22.415 L
※固体的平衡蒸气压:一定温度下,气固平衡时蒸气相的压强是该温度下固体的平衡蒸气压。
※正常升华点: 固体的蒸气压和外压相等时的温度称为该压强下物质的升华点。外压为1atm时的升华点则称为正常升华点。
※三相点: 有三个相同时存在并达到平衡的点称为物质的三相点。
在三相点温度以上,气液相平衡是热力学稳定的;在三相点温度以下则是气固相平衡的热力学稳定区域。
气液平衡: 气固平衡:固液平衡:
Hvap为液体的蒸发焓,Hsubl为固体的升华焓,Hfus为固体的熔化焓
Tb,Tsubl和Tf依次为液体的沸点,固体的升华点和固体的熔点
※相律: 多相之间达到平衡时一定要符合的规律, 在体系的组分数C、相数P和自由度数F之间有确定的内在联系,并从理论上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为:P = C - F + 2
※状态函数焓(H) : H = U + PV ; Qp= H2-H1=ΔH在等压过程中,体系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全部用于增加(或减少)体系的焓。同样,在等容过程中,体系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全部用于增加(或减少)体系的内能,ΔU = Qv= nCvΔT。
※ΔH与ΔU的关系:在只涉及固态和液态的反应,PΔV项可忽略,则ΔU~ΔH
※对没有化学反应的理想气体体系:U=nCVT(W和Q不是状态函数,与具体过程有关)
所有过程(可逆、不可逆过程)都必须服从热力学第一定律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考虑体积功): 化学反应发生后,产物(终态)温度恢复到反应前反应物的温度(始态),过程中体系只对抗外压力做体积功,同时放出或吸收的热为此反应的反应热
※对于理想气体体系的各种可逆过程(没有化学反应),功、热和体系内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分别为:
1.等容过程:V= 0,W= 0,QV= n・CVT体系的内能变化为:U=QV=nCVT(Cv等容热容,书P123~125)
2.等压过程: W=PV,QP=nCPT体系的内能变化为:U=PV +nCPT=n RT + n CPT= n (CPR)T = n CVT
a)恒容反应热 : 等容过程W = -PΔV = 0 故ΔU = Qv,ΔU = Qv= nCvΔT
b)恒压反应热 : 在等压过程中W =-PΔV,ΔU = Q + W = Qp-PΔV→Qp=ΔU-W =(U2+PV2)-(U1+PV1)
说明等压反应热不仅与内能有关,也与体积变化有关
Qp= nCpΔTΔU = -PΔV + nCpΔT对理想气体:ΔU = -nRΔT + nCpΔT= n(Cp-R)ΔT = nCvΔT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 W W=-P外ΔV(只有体积功的时候)
※通过不同途径从同样的初态膨胀或压缩到同样的终态环境对体系的功不同。由此给出一个重要结论:压强-体积功是一个和途径有关的物理量。
※物理学上把一个体系能通过原途往返而环境无功损失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而把往返路径不一致因而环境有功损耗的过程叫做不可逆过程。
对于溶质量很少的稀溶液:wA+wB wB,nA+nB nB,V VB。换算关系可以简化为 ; ;
※溶解度: 溶质X的饱和溶液是指与未溶解完的溶质X处于平衡状态的溶液。该溶液的浓度就是溶质X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
溶解度的通用单位是:100g溶剂溶解溶质的克数(g/100g)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①温度 其中SA1和SA2分别为溶质A在温度T1和T2时的摩尔溶解度, 为溶解焓。若溶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其他反应,上述关系就不再适用。
※非理想双液系不服从拉乌尔定律
第一类非理想双液系:溶液形成时放热,溶液的蒸气压小于按拉乌尔定律计算的理论值。极性较大的液体所形成的体系都对拉乌尔定律呈负偏离。
第二类非理想双液系:溶液形成时吸热,溶液的蒸气压大于按拉乌尔定律计算的理论值。二种极性差得颇大的液体所形成的双液系都对拉乌尔定律呈正偏离。
※晶体的特性:
※气体分压定律: PAV总=nART, PBV总=nBRT, PCV总=nCRT三者之和: (PA+ PB+ PC)V总= (nA+nB+nC)RT
混合气体中各气体成份的分压是它们的摩尔分数和总压的乘积:Pi= xi・P总
※分体积定律:P总Vi=niRT
※综合分体分压:Xi= Vi/V总= Pi/P总,PiV总= P总Vi(式中,Pi为ni在V总时的压力,Vi为ni在P总时的体积)
※理想溶液的渗透压方程式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形式是相似的: V = nRT( 为渗透压,注意R的值,在四种依数性中只有渗透压对溶质的化学量是最敏感的)
以上这四种依数性定律只适用于非电解质、非挥发性溶质的稀溶液凡符合这些定律的溶液叫做理想溶液,否则就是非理想溶液。
※离子溶液的依数性: ’=iCRTP=iPX溶质;Tb=iKbm;Tf=iKfm
※等温等压下,1mol固体完全转变为液体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称为固体的熔化焓ΔHfus。按能量守恒定律,在确定温度和压强下,物质的熔化焓和蒸发焓之和应等于它的升华焓。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在温度和压强相同的条件下,1 mol液体变为固体时的焓变应当是同一物质的熔化焓的负值。
※克拉佩龙方程: 普遍适用于一切相平衡体系
a.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非晶体则没有。
b.具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只有软化温度。
c.具有各向异性,即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导电性、导热性等。
※14种布拉维格子
※一个晶格所含的结点数计算规则
处于晶格顶角的结点为8个毗邻的晶格共有,每个晶格只分摊到这个结点的1/8
处于晶格面心的结点为2个毗邻的晶格共有,每个晶格只分摊到面心结点的1/2
处于晶格体心的结点只能属于1个晶格,体心晶格就有1个体心结点
简单晶格的结点数为8(1/8) = 1个
底心晶格的结点数为8(1/8) + 2(1/2) = 2个
面心晶格的结点数为8(1/8) + 6(1/2) = 4个
体心晶格的结点数为8(1/8) + 1= 2个
※晶体的类型a.金属晶体b.离子晶体c.共价晶体 d.分子晶体
这是拉乌尔定律另一种表示式,即在一定温度下,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与溶液中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比例常数是同一温度下纯溶剂的蒸气压。ΔP1= P10x2非理想双液系不服从拉乌尔定律
※溶液的沸点上升ΔTb和溶质A的质量摩尔浓度m成正比:ΔTb=Kbm(式中Kb称为溶剂的摩尔沸点上升常数)
※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ΔTf也和溶质A的质量摩尔浓度m成正比:ΔTf=Kfm(式中的比例常数Kf称为溶剂的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
3.等温过程 : W=nRTln(V2/V1)U= 0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量则为Q=W=nRTln(V2/V1)
4.绝热过程 : Q= 0, W=U,Un CVT, W=U= n CVT
无论什么过程,没有化学反应的理想气体体系的内能变化都是:Un CVT(因为等温过程的T = 0,所以U= 0)
※热容比= = = 1 + (可以得出CV= R / (1)所以绝热过程中环境对体系所作的功为:W=U= n CVT = )
在涉及气态的反应ΔH与ΔU有较大的差别,因为PΔV = ΔngRT所以ΔH = ΔU + ΔngR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