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风险工作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风险工作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风险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管理,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食品经营、食品餐饮服务等活动的主体单位(以下简称单位)。

第三条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风险控制、全程管理、社会共治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食品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第五条单位应当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制度,明确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机构和人员,对食品生产、经营、餐饮服务活动中的食品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

第六条单位应当收集与食品安全风险相关的信息,包括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食品加工工艺、食品储存运输、食品消费等方面的信息。

第七条单位应当定期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第八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第三章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第九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制度,明确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和责任人,确保食品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第十条单位应当加强食品原料采购管理,建立食品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查验食品原料的质量安全证明,不得采购和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

第十一条单位应当加强食品生产过程管理,建立食品生产过程控制制度,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第十二条单位应当加强食品经营管理,建立食品经营环节控制制度,确保食品经营活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第十三条单位应当加强食品餐饮服务管理,建立食品餐饮服务环节控制制度,确保食品餐饮服务活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第四章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与交流第十四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与交流制度,及时收集、整理和传递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与协作。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一、背景与目的为保障我国食品安全,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决定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

二、监测范围与内容1. 监测范围:涵盖国内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的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

2.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食品中污染物、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非法添加物、食品添加剂等风险因素。

三、监测计划与实施1. 国家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3.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应包括监测任务、监测指标、监测方法、监测频次等内容。

4. 监测工作应根据监测计划,采用实验室检测、现场快速检测等方法进行。

四、监测数据收集与处理1.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收集、报送、分析、汇总等工作机制。

2. 监测数据应真实、准确、完整,确保监测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3. 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五、风险预警与信息发布1.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应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对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实施风险预警。

2. 风险预警内容包括风险因素、涉及食品、消费警示等。

3. 风险预警信息应及时通过政府网站、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发布,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

六、风险监测能力建设1. 国家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提高监测技术水平。

2.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应配备相应的监测设施、设备和专业人员,确保监测工作顺利进行。

3. 开展监测技术培训和交流,提高监测人员业务素质。

七、法律责任1. 违反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国家工作人员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规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规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规范是指针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进行规范的文件。

以下是相关的工作规范:1. 抽检标准:制定抽检食品的标准,包括抽检对象、抽检方法、抽样数量等要求。

抽检标准应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结果进行制定。

2. 抽样方法:规定抽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定向抽样等。

抽样应具有代表性,确保抽到的样品真实反映市场上的情况。

3. 抽样数量:根据抽样目的和风险评估,确定抽样数量。

数量应足够,能够对食品样品进行充分检验。

4. 抽样地点:规定抽样地点,包括生产企业、批发市场、零售店等。

抽样地点应有选择性,覆盖不同供应链环节。

5. 抽样时机:规定抽样时机,包括生产过程中、流通环节中、销售时等。

抽样时机应考虑食品安全风险的特点。

6. 检验方法:制定食品抽检的检验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微生物等方面的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程要求。

7. 报告与公示:监督机构应及时编制抽检报告,并对结果进行公示。

公示内容包括被抽检样品的名称、生产企业、抽样地点、检出结果等。

8. 风险监测:规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相关措施和方法。

风险监测应全面、连续、动态地收集和分析食品安全信息。

9. 风险评估: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包括确定食品安全风险来源、风险程度等。

评估结果可用于制定抽检标准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10. 风险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管理措施可以是加强监督检查、限制或禁止销售某些食品等。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规范旨在确保食品安全,保障公众健康。

执行这些规范的监管部门和从业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工作。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2篇)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2篇)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是指为保障食品安全,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监测和管理的制度。

该制度旨在提高食品安全监测能力,有效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 食品风险评估:通过科学分析和评估,确定食品中的可能存在的风险物质、风险源和风险程度。

2. 食品抽检监测:按照规定的抽检标准和方法,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进行抽检,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指标。

3. 食品安全监测网络:建立食品安全监测网络,包括食品安全监测机构、实验室和监测设备,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 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及时发布食品安全监测结果和风险预警信息,提醒公众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5. 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根据监测结果和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控制和管理措施,防止食品安全风险的发生和扩大。

6.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建立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对食品流通过程进行监管和追溯,便于事故发生时的溯源和责任追究。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食品安全监测的水平和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证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健康。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二)是指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建立的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措施,旨在识别、评估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确保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估,包括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等,评估其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

2.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对食品生产、经营环节中的食品进行抽检和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3. 食品安全风险管理:采取行业标准、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等措施,对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4. 食品安全风险溯源: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追踪溯源,保证食品的可追溯性。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制度(3篇)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制度(3篇)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工作,及时、准确地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为食品安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各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应本着代表性、客观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原则进行。

第三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范围包括对本公司生产之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的评估。

第四条: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全公司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的组织领导及综合协调工作,及时将监测和评估结果上报总经理。

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公司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日常管理工作。

并向公司提出工作建议,执行相关决议;制定、组织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方案;负责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向上级报告监测情况,根据监测结果,认为有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下达风险评估任务。

五条:食品风险监测和评估所获得的数据、结果、结论等相关信息实行保密制度,在批准公布前,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引用或对外公布。

第二章:风险监测和实施第六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日常监测、专项监测和争监测。

专项监测是各相关部门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或根据需要及主管部门的规定而开展的专项监测活动。

应急监测是针对突发性食源性疾病信息、食品安全热点问题、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和新发现的食品问题等而开展和实施的应急监测活动。

第七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遵循优先选择原则,兼顾日常监测范围和年度重点,将以下情况作为优先监测内容:1)健康危害较大、风险程度较高以及污染水平呈上升趋势的;2)易于以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病人造成健康影响的;3)使用范围广、流通过程长、消费量大的;4)以往导致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受到消费者关注的;第八条:总经理办公室每年____月底前制定并印发下年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

2024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规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及时通报的活动。

第三条卫生部会同____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以及____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本着及时性、代表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的原则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第四条卫生部会同____有关部门在综合利用现有监测机构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需要,制定和实施加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的建设规划,建立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

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省级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和本地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需要,制定和实施本地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规划,建立覆盖各市(地)、县(区),并逐步延伸到农村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

第二章监测计划的制定第五条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应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与修订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的需要制定。

____有关部门根据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的需要,提出列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建议。

建议的内容应包括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和食品中有害因素的名称、相关食品类别及检测方法、经费预算等。

第六条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负责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需要,提出制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建议,于每年____月底前报送卫生部。

卫生部会同____有关部门于每年____月底以前制定并印发下年度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在制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时,应征求行业协会、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估专家委员会的意见。

第七条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应遵循优先选择原则,兼顾常规监测范围和年度重点,将以下情况作为优先监测的内容:(一)健康危害较大、风险程度较高以及污染水平呈上升趋势的;(二)易于对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病人造成健康影响的;(三)流通范围广、消费量大的;(四)以往在国内导致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受到消费者关注的;(五)已在国外导致健康危害并有证据表明可能在国内存在的。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范本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范本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食品安全风险的及时掌握和有效管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本制度依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食品生产、经营、检验检测、监管部门等相关环节。

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应基于科学依据和方法,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全面性原则: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应涵盖各个环节和食品品种,全面监测食品安全风险。

3.预防性原则: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应重在预防,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食品安全风险。

4.责任追溯性原则: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应明确责任追溯机制,确保食品安全问题的责任可追溯。

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内容1.食品生产环节的监测内容包括:(1)原辅料的安全性检测;(2)生产工艺的合规性检测;(3)生产设施的卫生状况检测。

2.食品经营环节的监测内容包括:(1)食品存储和运输条件的监测;(2)食品销售环节的卫生状况检测;(3)食品标签的准确性和合规性检测。

3.食品检验检测环节的监测内容包括:(1)食品样品的采集和保存;(2)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3)食品菌落总数和微生物指标的检测。

4.食品监管部门的监测内容包括:(1)食品安全风险的评估和监测;(2)食品监管政策的执行情况监测;(3)食品安全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五、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管理流程1.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制定:(1)根据食品生产、经营、检验检测、监管的情况,确定监测的食品品种和环节。

(2)确定监测的频次和数量,并制定监测计划。

(3)由相关部门负责制定监测方法和标准。

2.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执行:(1)指定专门的监测人员进行监测工作。

(2)监测人员按照监测计划和监测方法进行采样和检测。

(3)监测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样品采集和保存。

3.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的分析:(1)对监测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2)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

食品安全风险检测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风险检测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相关检测机构,涉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各个方面。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1)负责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组织实施监测工作;(2)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发布风险预警信息;(3)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责任。

2.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明确监测范围、频次、方法等;(2)对生产经营的食品进行自检,确保产品质量安全;(3)及时报告监测结果,配合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3. 检测机构(1)按照国家和地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要求,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2)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四、监测内容与要求1. 监测内容(1)食源性疾病监测:监测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流行趋势,分析原因,提出防控措施;(2)食品污染监测:监测食品中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污染物;(3)食品中有害因素监测:监测食品中微生物、生物毒素、化学污染物等有害因素;(4)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信息监测:监测国内外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信息,及时发布预警。

2. 监测要求(1)监测范围覆盖全国,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环节;(2)监测频次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确定,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时效性;(3)监测方法科学、规范,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监测数据及时上报,确保风险预警信息的有效性。

五、风险预警与处置1. 风险预警(1)根据监测结果,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2)及时发布风险预警信息,提醒公众注意食品安全风险;(3)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模版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模版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食品安全风险的监测管理,确保公众的食品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工作。

第三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应遵循科学、公正、透明、及时的原则。

第二章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的程序第四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确定监测目标和内容,明确监测要求。

(二)制定监测计划,明确监测周期和地点。

(三)组织实施监测工作,采集样品进行分析检测。

(四)分析检测结果,评估食品安全风险。

(五)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报告,提出建议和措施。

(六)落实监测报告中的建议和措施,跟进监测结果。

第三章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第五条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工作。

第六条食品安全监测机构负责具体的食品样品采集、分析检测等工作。

第七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积极配合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提供必要的样品和信息。

第八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应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密切协作,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第四章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监测目标和内容第九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监测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食品中的有害物质的检测,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等。

(二)食品中的微生物的检测,如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三)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的检测,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第十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一)食品生产环节的监测,包括原料、生产工艺控制等。

(二)食品加工环节的监测,包括加工过程、加工设备等。

(三)食品销售环节的监测,包括市场监测、流通环节等。

第五章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责任和义务第十一条食品安全监测机构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监测项目和方法。

第十二条食品安全监测机构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第十三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积极参与监测工作,主动提供样品和信息,并按照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通用版)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通用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通用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通用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规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及时通报的活动。

第三条卫生部会同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以及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本着及时性、代表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的原则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第四条卫生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在综合利用现有监测机构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需要,制定和实施加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的建设规划,建立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

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省级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和本地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需要,制定和实施本地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规划,建立覆盖各市(地)、县(区),并逐步延伸到农村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

第二章监测计划的制定第五条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应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与修订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的需要制定。

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的需要,提出列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建议。

食品安全监测管理制度规范

食品安全监测管理制度规范

食品安全监测管理制度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食品安全,预防食品安全风险,保护消费者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境内的食品安全监测管理工作,包括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

第三条食品安全监测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合法、公正、透明的原则,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条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食品安全监测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

地方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食品安全监测工作。

第二章食品安全监测计划第五条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全国食品安全监测计划,明确监测目标、任务、内容、方法、周期等。

第六条食品安全监测计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食源性疾病监测:包括发病情况、病原体种类、来源及传播途径等;(二)食品污染监测: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物等;(三)食品中有害因素监测:包括食品添加剂滥用、非法添加物、生物毒素等;(四)其他需要监测的内容。

第七条食品安全监测计划应当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情况、消费者投诉举报等信息,及时调整和优化。

第三章食品安全监测网络第八条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全国食品安全监测网络,包括各级监测机构、监测点和监测人员。

第九条各级监测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条件,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

第十条监测点应当具备代表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的特点,涵盖各类食品生产和消费环节。

第十一条监测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四章食品安全监测数据收集与分析第十二条监测机构应当制定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的标准程序,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第十三条监测机构应当通过食品安全事故报告、食源性疾病报告、食品检验报告等渠道收集监测数据。

第十四条监测机构应当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时,及时报告上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指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进行系统、持续的调查、分析和评价,以便及时发现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第三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应遵循科学、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确保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

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二章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心,承担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技术支撑工作。

第六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心的主要职责:(一)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方案;(二)组织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收集、整理、分析食品安全相关信息;(三)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库,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四)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出风险控制建议;(五)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相关的培训、交流和国际合作工作;(六)承担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七条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支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八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支机构的主要职责:(一)组织实施上级部门制定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方案;(二)收集、整理、分析本行政区域内食品安全相关信息;(三)报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四)协助上级部门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工作;(五)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相关的培训、交流工作;(六)承担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内容与方法第九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内容包括:(一)食品原料、辅料、添加剂的来源、质量和安全性;(二)食品生产工艺、生产环境、包装、运输和储存条件;(三)食品污染物的种类、来源、浓度和污染程度;(四)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分布和迁移规律;(五)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种类、含量和控制措施;(六)食品消费习惯、消费人群和消费量;(七)其他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

关于印发《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试行)

关于印发《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试行)

招投 标 管 理 、 共 服务 、 目核 准 、 术 改 造 、 资 授 公 项 技 融 ( 上接 第 5页 ) 整执法 检查和监 管重点 。 对严重 违反食 品安 购 、 信 、社会 宣传 等环 节 参考使 用 企业 诚信 相 关信 息及 评 价 全管 理法 律法 规 、 制假 售假 等严 重 失信 的企 业 , 要列 入 黑


函甚 品 篡
政 策 法 规
{ ~CY & l l l — AW
要 . 出列入 国家 食 品安全 风 险监测 计划 的建议 。 议 的 ( 常规 的风 险监测 项 目除外 ) 提 建 非 。 内容应 包括 食 源性疾 病 、食 品污染 和食 品 中有 害 因素 的 名 称 、 关食 品类别 及 检测方 法 、 相 经费 预算 等 。 第 十i 条 承 担 囝 家食 品安 全 风 险 监 测 工作 的技 术
对诚 信企业 给 予重点 支持 和优先 安排 。 名单实行 重点 监管 。 要依法采 取 限期召 回产 品及 其他行 政 结 果 . 处罚措施 , 向社会公 布 ; 业协会 要利用 诚信 提示 、 示 并 行 警
( ) 五 加强 诚信 队伍 建设 。积极 开 展食 品安 全 和诚 信 管理 知识 培训 ,鼓 励 食 品工业 企业 培 养食 品安全 和诚 信
( 加 大 政策 扶持 力度 。各 地 政府 主 管部 门要 加 强 重合 同 、 四) 守信 誉 的诚信 理 念 , 广 诚信 体 系建设 试 点 中好 推
社 会 信用 管理 体 系建设 ,积极 支持 企业 诚 信体 系必 备 的 的做 法 , 宣传 和表 彰诚 实 守信企 业 , 造 “ 营 以讲 诚信 为荣 , 的社会 舆论 氛 围 。 基 础设 施建设 . 励社 会资 源 向诚 信企 业倾 斜 。 政府 采 不 讲 诚信 为耻 ” 鼓 在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
是指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进行全面监测和管理的制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监测计划制定、监测方法和技术规范、监测样本采集与送检、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监测信息的发布与通报、食品安全事件的应对等。

具体而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通过对食品中常见的有害物质、微生物、农药、兽药等进行评估,确定食品安全风险的大小和潜在影响。

2. 监测计划制定: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监测计划,包括监测的对象、监测的范围和频率等。

3. 监测方法和技术规范:制定科学有效的监测方法和技术规范,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 监测样本采集与送检:规定食品监测样本的采集方法和要求,确保采集到的样本具有代表性,并及时送检进行分析。

5. 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并进行风险评价,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6. 监测信息的发布与通报:及时发布监测结果和评价信息,向公众公开食品安全状况,增加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度。

7. 食品安全事件的应对:对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追究责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和防范。

通过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同时,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相关监管部门也起到了约束和指导作用,推动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

---------------------------------------------------------------范文最新推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规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有效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定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应本着代表性、客观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原则进行。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结果可用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交流、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或修订以及指导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

第三条(监测范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范围应包括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各环节,监测的产品应包括食品和食品原料、辅料。

第四条(专家委员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负责起草年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起草监测计划时应邀请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估委员会的专家参加。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应收集国内外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定期制定或修改列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范围的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和食品中有害因素名单,作为起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科学依据。

1/ 13第五条(预警管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对表明可能具有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建议。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同研究分析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建议,并决定是否予以公布。

第六条(能力建设)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需要,卫生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本着综合利用现有监测机构能力的原则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规划,加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全国各省、市(地)、县(区),并逐步延伸到农村的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和食品中有害因素监测体系。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因为食品安全事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避免食品安全风险对人体造成伤害,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食品安全监测管理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的定义、目的、内容和实施步骤等方面内容。

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的定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是指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测和管理,及时掌握和评估食品安全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保障公众食品消费的安全性和健康性的一套管理制度。

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的目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保障公众的食品消费安全,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的发生,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的内容1.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通过分析和评估食品及其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确定其危害程度和风险事件的概率。

2.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掌握食品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3. 食品安全风险预警: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提前判断和预警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食品安全风险带来的危害。

4. 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食品安全管控措施,包括食品检验检测、产品追溯、食品标签标识、食品信息公开等。

5. 食品安全事件应对:对于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召回产品、处罚违法行为、修订食品安全标准等。

6. 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向公众及时发布有关食品安全的信息,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

7. 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事食品生产和经营的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技能,保证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

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1. 制定食品安全监测管理制度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级政府和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职责和义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的通知 国卫食品发〔2021〕35号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的通知 国卫食品发〔2021〕35号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的通知国卫食品发〔2021〕35号无【期刊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报》【年(卷),期】2021()11【摘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经商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同意,我委修订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总页数】3页(P5-7)【关键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物资储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作者】无【作者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3;R155.5【相关文献】1.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中国银保监会文件关于印发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卫医发[2019]42号2.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卫人发[2020]15号)3.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21]10号)4.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卫人发[2021]9号)5.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卫人发[2021]8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规范文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规范文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规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确保食品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根据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是指国家、省、市、县(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生产和经营环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检,并对食品生产和经营环节的风险进行监测的工作。

第三条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应当遵循公正、科学、严谨、高效的原则,实施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手段,确保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公信力。

第四条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应当依法进行,遵循风险分级管理原则,根据食品生产和经营环节的风险情况,对食品进行分类监测,并合理配置监测资源。

第五条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应当依靠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监测水平,加强监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第六条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应当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作用,形成多方参与、共同监管的格局,共同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监督抽检工作第七条监督抽检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公正原则。

监督抽检应当公正、平等、依法进行,不得有偏袒或歧视。

(二)科学原则。

监督抽检应当基于科学和技术手段,选择合适的抽检方法和技术标准。

(三)全面原则。

监督抽检应当覆盖全省、全市、全县(区)的食品生产和经营环节,对不同食品进行抽检。

(四)动态原则。

监督抽检应当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调整监测重点和频率,及时发现和排查食品安全风险。

(五)有效原则。

监督抽检应当依法开展,对不合格食品及时进行处理和处罚,确保不合格食品不流入市场。

第八条监督抽检的对象包括食品生产和经营者、食品仓储和运输企业,以及其他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机构和个人。

第九条监督抽检应当依据食品生产和经营环节的风险情况制定监测计划和抽检比例,并根据食品安全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抽检工作。

第十条监督抽检应当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代表性抽取食品样品,对样品进行化验分析,检验其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有哪些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有哪些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有哪些一、监测计划的制定与实施1. 目标设定:根据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风险特征,每年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明确监测的目标、指标、范围及周期。

2. 监测项目:结合国际食品安全标准,针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生物毒素、病原微生物等危害因素,设定具体监测项目。

3. 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经过验证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监测。

4. 监测流程:包括样品采集、运输、保存、检测、数据收集与分析等环节。

5. 质量控制:对监测过程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监测数据的管理与分析1. 数据收集:统一收集监测数据,包括食品样品信息、检测数据、监测时间、地点等。

2.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整理、核对,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食品安全风险。

4. 风险预警: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对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食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5. 信息共享:将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上报国家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

三、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1. 防控措施:针对监测发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防控措施,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2. 应急预案:针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

3. 应急处置: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有效处置。

4. 风险交流: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四、监测制度的完善与优化1. 政策法规:不断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相关法律法规,为监测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2. 技术支持: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高监测能力。

3. 监测网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实现全国范围内监测数据的互联互通。

4. 信息化建设:推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化建设,提高监测工作效率。

5. 社会共治: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
规定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规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及时通报的活动。

第三条卫生部会同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以及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本着及时性、代表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的原则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第四条卫生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在综合利用现有监测机构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需要,制定和实施加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的建设规划,建立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

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省级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和本地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需要,制定和实施本地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规划,建立覆盖各市(地)、县(区),并逐步延伸到农村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

第二章监测计划的制定
第五条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应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与修订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的需要制定。

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的需要,提出列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建议。

建议的内容应包括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和食品中有害因素的名称、相关食品类别及检测方法、经费预算等。

第六条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负责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需要,提出制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建议,于每年6月底前报送卫生部。

卫生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于每年9月底以前制定并印发下年度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在制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时,应征求行业协会、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估专家委员会的意见。

第七条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应遵循优先选择原则,兼顾常规监测范围和年度重点,将以下情况作为优先监测的内容:(一)健康危害较大、风险程度较高以及污染水平呈上升趋势的;
(二)易于对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病人造成健康影响的;
(三)流通范围广、消费量大的;
(四)以往在国内导致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受到消费者关注的;
(五)已在国外导致健康危害并有证据表明可能在国内存在的。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应包括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

第八条制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同时应制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实施指南,供相关技术机构参照执行。

第九条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应规定监测的内容、任务分工、工作要求、组织保障措施和考核等内容。

第十条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应规定统一的检测方法。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采用的评判依据应经卫生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认。

第十一条卫生部根据医疗机构报告的有关疾病信息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通报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进行调整。

第三章监测计划的实施
第十二条承担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技术机构应由卫生部会同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确定。

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技术机构应具备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和按照规范进行检验的能力,原则上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取得资质认定(非常规的风险监测项目除外)。

第十三条承担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技术机构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实施指南的要求,
完成监测计划规定的监测任务,按时向卫生部等下达监测任务的部门报送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客观。

第十四条卫生部指定的专门机构负责对承担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技术机构获得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汇总分析,向卫生部提交数据汇总分析报告。

卫生部应及时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通报国务院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以及国务院商务、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

第十五条卫生部会同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及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制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质量控制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同级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结合本地区人口特征、主要生产和消费食物种类、预期的保护水平以及经费支持能力等,制定和实施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方案调整情况报卫生部备案,并向卫生部报送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备案情况、风险监测数据分析结果通报国务院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以及国务院商务、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

第四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规定相关术语定义如下:
食源性疾病监测:指通过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对食源性疾病及其致病因素的报告、调查和检测等收集的人群食源性疾病发病信息。

食品污染:指根据国际食品安全管理的一般规则,在食品生产、加工或流通等过程中因非故意原因进入食品的外来污染物,一般包括金属污染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超范围或超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真菌毒素以及致病微生物、寄生虫等。

食品中有害因素:指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除了食品污染以外的其他可能途径进入食品的有害因素,包括自然存在的有害物、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以及被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第十八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