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裂纹舌的主病意义

合集下载

中医诊断学——舌诊考点总结

中医诊断学——舌诊考点总结

中医诊断学——第三单元舌诊细目一舌诊原理1.舌与脏腑、经络的联系(1)舌为心之苗,心主神明。

(2)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3)足厥阴肝经络舌本。

(4)足少阴肾经循喉咙、夹舌本。

(5)足太阳膀胱经经筋结于舌本。

(6)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2.脏腑的病变反映于舌,具有一定的规律(1)舌质多候五脏病变,侧重血分。

(2)舌苔多候六腑病变,侧重气分。

(3)舌尖多反映上焦心肺的病变。

(4)舌中多反映中焦脾胃的病变。

(5)舌根多反映下焦肾的病变。

(6)舌两侧多反映肝胆的病变。

细目二正常舌象正常舌象的主要特征为: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

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细目三望舌质要点一舌色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要点二舌形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1.老舌:舌质纹理粗糙或皱缩,坚敛而不柔软,舌色较暗者,为苍老舌。

临床意义:实证。

2.嫩舌:舌质纹理细腻,浮胖娇嫩,舌色浅淡者,为娇嫩舌。

临床意义:虚证。

3.胖舌:主水湿内停、痰湿热毒上泛。

①舌淡胖大:多为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②舌红胖大:多属脾胃湿热或痰热内蕴。

③肿胀舌:舌红绛肿胀者,多心脾热盛。

4.瘦舌:主气血阴液不足。

①舌体痩薄而色淡:多是气血两虚。

②舌体瘦薄而色红绛干燥:多为阴虚火旺,津液耗伤。

5.点、刺舌:(1)临床意义:脏腑热极,或血分热盛。

6.裂纹舌:阴血亏损。

①舌红绛而有裂纹:多是热盛伤津,或阴液虚损。

②舌淡白而有裂纹:多为血虚不润。

③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而又有裂纹:属脾虚湿侵。

7.齿痕舌:主脾虚、水湿内停证。

①舌淡胖大,润而有齿痕:多属寒湿壅盛,或阳虚水湿内停。

②舌淡红而有齿痕:多是脾虚或气虚。

③舌红肿胀而有齿痕:为内有湿热痰浊壅滞。

④舌淡红而嫩,舌体不大而边有轻微齿痕:可为先天性齿痕。

小结舌形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要点三舌态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1.痿软舌:伤阴,或气血倶虚。

①舌淡白而痿软:多是气血俱虚。

②新病舌干红而痿软:多是热灼津伤。

中医舌诊

中医舌诊

想学习中医的朋友,我再教你一招如何看舌识病,也就是中医的舌诊。

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

舌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因此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虚实,疾病的深浅轻重变化,都有可能客观地反映于舌象,通过舌诊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和病邪的性质、轻重与变化。

其中舌质的变化主要反映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而舌苔的变化主要用来判断感受外邪的深浅、轻重,以及胃气的盛衰。

舌诊也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问,过去全凭师傅口传心授,临床上一生也学习不到全面的舌诊,现在信息化的时代,将传媒扩大,将世界缩小,将视野扩大,将空间缩小,一生学不会的东东在几天的时间内就可以掌握,其实,现在学中医要比黄帝时代、张仲景华佗时代、李时珍时代不知要好上几百倍!目前,是我们学习中医的最好时期,别看当前有人主张“取消中医”。

这里是我将复杂的舌诊浓缩到再不能浓缩的程度,供大家学习参考。

学点舌诊,是令人非常愉快的事情,于自己、于家庭、与社会都是有好处的,其实每个人都能学会,放松心情,端正心态,不急不躁,多看几遍,保你无师自通,不信你就试诗,最后祝朋友访问愉快!1.正常舌舌象: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

2.淡白舌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嫩,舌苔白色稀薄。

意义: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

3.苍老舌糙苔舌象:舌质淡红、苍老、白苔满布、微黄、粗糙如砂石。

意义:湿阻脉络、津不上承、或暴热伤津。

4.淡白舌白苔舌象:舌质淡白、白苔满布,中部厚如积粉。

意义:阳虚热浮,可见于阳虚而外感湿热。

5.淡白舌黑燥苔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舌苔灰黑燥裂。

意义: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上蒙清窍。

6.淡红镜面舌舌象:舌质淡红而嫩,边有裂纹,舌面光莹无苔、平滑如镜。

意义:胃阴不足或气阴两虚。

7.瘀斑舌舌象:舌质淡红偏暗,边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

意义:瘀血阻络,气血壅滞。

8.淡红花剥舌(地图舌)舌象:舌质淡红,舌体歪,舌苔白腻有剥脱,呈地图状。

意义:胃之气阴两虚,痰湿阻络。

9.红舌花剥苔舌象:舌质红而嫩,舌苔白腻花剥,剥脱处光莹无苔,或罩白色透明苔。

中诊名解+简答

中诊名解+简答

中诊名解+简答假神:假神是垂危患者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是临终前的预兆。

客色:由于外界条件的影响,人的面色出现一些暂性的改变,称为客色。

戴阳:阳气因下焦虚寒而浮越於上,出现下真寒而上假热的证候,称为“戴阳”。

白喉: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瘿瘤:中医学病理名称,指的是由于其他生物的寄生(极少是由于共生)所引起的植物体异常发育或异常生长的部分。

颈前喉结处有肿块突起,或大或小,或单侧或双侧,可随吞咽上下移动。

多因肝郁气滞痰凝所致,或与地方水土有关。

瘰疬:又称老鼠疮,生于颈部的一种感染性外科疾病。

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推之可移,累累如串珠状。

多因肺肾阴虚,虚火内灼,炼液为痰,结于颈部,或外感风火时毒,夹痰结于颈部所致。

透关射甲:诊断学术语,一种指纹诊法术语。

指小儿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射至指甲端的现象,多属病势危重。

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称裂纹舌。

滑苔:若水液过多,扪之湿而滑利,甚至伸舌涎流欲滴,为滑苔。

腻苔:舌面上覆盖着一层浊而滑腻的苔垢,颗粒细腻而致密,刮之难去,称为腻苔。

金破不鸣:是肺气损伤而声音嘶哑的病理。

肺主气,肾纳气,二脉均与发声有关。

肺肾阴亏则肺燥而热郁,阴液不能上承,咽喉失于濡润,故声音嘶哑。

谵语:是指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烦躁多言,属热扰心神之实证。

如温病热入心包或阳明腑实证等可出现谵语。

郑声:是指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低无力,属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狂言:表现为笑骂不休,不避亲疏,语无伦次,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多因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痰火扰神所致。

可见于狂病或伤寒蓄血证。

哮:是指呼吸急促,喉间鸣响的症状。

哮与喘有一定关系,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

嗳气:是胃中气体上冲,出于咽喉而发出长而缓声音,是胃气上逆的一种表现。

主诉:是病人就诊时所陈述的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壮热:指病人身发高热(39度以上),持续不退,甚至不恶寒反恶热者。

中医诊断学习题

中医诊断学习题
14、简述泄泻的临床常见证型及特点。
新病暴泻:泻下清稀如水,肠鸣腹痛,或伴有恶寒发热者,属寒湿泄泻。
泄泻腹痛: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兼见肛门灼热,小便短黄者,属湿热泄泻。
脘闷纳呆,腹痛泄泻,泻下臭秽,泻后痛减,或大便中伴有不消化食物,属伤食。
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赤色:主热证,亦可见于真寒假热之戴阳证。
黄色:主脾虚、湿证。
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夺气。
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疼痛。
5、瘿瘤的病机是什么?
肝郁气结,痰凝血瘀,或因水土失调,痰气凝结。
15、便秘可分为哪些类型?其症状表现如何?
若患者便秘,腹胀痛拒按,口渴喜饮,舌苔黄燥者,为热结便秘。因邪热结聚于胃肠,大肠津液受伤,肠失濡润所致。
若大便秘结,排出困难,数日一行,兼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象细数者,属阴虚。
大便秘结,难以排出,兼见面色无华,少气乏力,头晕目眩者,为气血亏虚,因气血虚衰,或阴寒内盛,阻滞大肠气机所致。
(4)排便感异常:肛门灼热、便出不爽、肛门重坠。
17、肝脾不调、脾胃虚弱、肾阳亏虚大便可有哪些改变?
P95-97
肝脾不调:溏结不调。
脾胃虚弱:远血;
肾阳亏虚:五更泻(脾肾阳虚)
18、尿量增多或尿量减少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主色:个人生来所有、一生基本不变的肤色称为主色,属个体肤色特征。多由于种族、禀赋等原因影响,导致个体肤色出现偏青、赤、黄、白、黑的差异。
客色:因季节、气候、昼夜等外界因素变动而发生相应变化的肤色,称为客色。如春季可面色稍青,夏季可面色稍赤,长夏可面色稍黄,秋季可面色稍白,冬季可面色稍黑。
善色:凡五色光明润泽者为善色,亦称“气至”。说明病变尚轻,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多见于新病、轻病,其病易治,预后较好。

中医学名词解释、及解答题

中医学名词解释、及解答题

1.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要素及其运动变化,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

2.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事物和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独立的两个方面的属性的概括。

3.辩证论治: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大方面。

是中医认是和治疗疾病的基本规范,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

4.治病求本:寻求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的辨证论治原则。

5.正治:是逆其疾病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规治疗法则,又称“逆治”,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

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疾病的本质相一致的病症。

6.相乘: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

其次序与相克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7.相侮:指五行之间异常的反向克制。

其次序与相可、相乘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8.从治:即反治,顺其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如“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等,适用于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病症。

9.藏象:藏于人体内的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10.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进行采收,加工,炮制,制剂,以利用于临床应用的药物。

11.相杀配伍:一种药物能够清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的配伍。

12.相反配伍:两种药物配伍应用后,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的配伍。

13.相畏配伍: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使其毒副作用减轻或消失的配伍。

14.六淫: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是反常的六气,属不正之气,故又称“六邪“。

15.八纲: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

16.虚证:指人体的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症候。

有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两个方面。

以后天失养为主。

17.实证:指邪气过剩,脏腑功能亢盛所变现出来的症候。

中医舌诊

中医舌诊

红绛舌
意义:主热证。热则血行加速,脉道扩张,脉 络充盈。(1)邪热亢盛,热盛血涌,舌络 充盈;(2)热入营血,血液浓缩,充斥舌 络;(3)阴虚水涸,虚火上炎。色愈深, 热势愈盛。 常见于表热证(舌尖边红)、心火上炎 (舌尖红赤破碎)、肝经热盛(多见舌边红 赤),以及实热证(外感、内伤)、虚热证 (如胃肾阴虚)。应注意出血点,为热迫血 妄行,外感热病多行将吐衄、发斑;内伤病 往往为内脏出血先兆。
药物染苔
四、舌诊内容与正常舌象
(一)、舌诊内容 舌体:舌体即舌质,指舌的肌肉脉络组织。望舌
体包括望舌质的(神)、色、形、态四部分。望 舌体可候脏腑虚实、气血盛衰。
舌苔: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望舌苔包
括望苔色、苔质两方面。望舌苔可分析病邪的性 质、深浅,以及邪正的消长。 《医门棒喝》曰:“观舌质可验其证之阴阳虚 实,审苔垢即知邪之寒热浅深。” 临床应舌质(舌体)舌苔综合分析。
(二)舌诊的现代化及客观化研究:如舌电位测 定、“舌色仪”的应用、舌印的应用、舌活体显 微镜观察、舌生理生化测定、舌血液流变学研究、 舌病理切片及涂片检查之动物模型研究、人群普 查等。
舌诊简史要点
1、历史悠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舌诊的 记载; 2、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将舌诊用于中医辨证 施治; 3、元代《敖氏伤寒金镜录》是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 用以分析病机、确定方药、推测预后; 4、明清温病学家重视验舌,对温病辨证施治起到重 要的指导作用; 5、近代,舌诊在现代化、客观化研究方面更加深入, 有了飞速的发展。
胖 瘦
意义:瘦薄舌多为舌失充养所致。若舌淡瘦薄多为久 病气血两虚(质嫩,可有齿痕);舌红绛瘦薄,少 苔无苔,多为阴虚火旺。 胖大舌多为体内水液停滞。若舌淡嫩而胖大,多 为气虚阳虚(如脾肾阳虚);舌红胖大则多为里热 (如脾胃湿热)。

最全中医舌诊图谱来啦!看舌头,知全身!

最全中医舌诊图谱来啦!看舌头,知全身!

最全中医舌诊图谱来啦!看舌头,知全身!舌诊,为中医望诊的重中之重,是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

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有胃气所生。

三大舌质表明身体可能有问题:一、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即为裂纹舌。

(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如果发现自己有这种现象需要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摄入热性食物。

多吃些滋阴降火的食物。

(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这类舌质多为贫血或者大病、手术后患者,平日需要多吃一些补血的食物,但是切记要循序渐进的补血。

(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

多为脾虚湿盛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多食用山药、薏米等补脾健胃祛湿的食物。

二、齿痕舌舌体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即为齿痕舌。

(1)舌淡白湿润而有齿印,属寒湿内盛。

这类患者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吃生冷食物,尽量避免过于潮湿的环境。

(2)舌淡红而有齿痕,属脾虚或气虚。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党参、茯苓泡水冲服。

(3)舌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

这类患者属于比较病情比较严重,建议及早去医院就医。

三、胖大舌舌体虚浮胖大,或边有齿痕,色淡而嫩,即为胖大舌。

(1)舌体胖大而嫩,色淡。

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面白形寒,少气懒言,倦怠食少,腹满便溏,脉虚缓或迟弱。

多为脾虚。

建议日常生活中多食用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茯苓、薏苡仁等。

(2)舌大胖嫩,色淡,边有齿痕,腰以下肿甚,小便少,形寒神疲,四肢厥冷,面色晦暗或晃白,脉沉迟或沉细。

多为肾虚水泛。

建议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食用黑豆、冬瓜等食物。

这些舌苔要注意:一、白糙苔、白苔燥裂舌苔色白,可薄可厚,颗粒粗糙而疏松,干燥且质硬,望之如砂石,扪之糙手,即为白糙苔,若颗粒较细,质地板硬,巳布有纵横裂纹,称白苔燥裂。

中医诊断学模拟试题

中医诊断学模拟试题

中医诊断学模拟试题(二)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

每题1分,共25分)01. 身热不扬,午后热甚者,属于()。

A. 湿温潮热B. 阴虚潮热C. 阳明潮热D. 骨蒸潮热E. 气虚发热02. 蒸蒸汗出,且高热口渴者,属于()。

A. 战汗B. 绝汗C. 自汗D. 大汗E. 盗汗03. 消渴病人口渴饮水的特点是()。

A. 口不渴饮B. 渴不多饮C. 大渴引饮D. 饮不欲咽E. 饮入即吐04. 肾虚泄泻的病人,其便质异常多呈()。

A. 大便稀溏B. 溏结不调C. 完谷不化D. 便黑如油E. 脓血样便05. 病人精神不振,健忘嗜睡,声低懒言,倦怠乏力,动作迟缓,你认为是()。

A. 失神B. 得神C. 少神D. 假神E. 神乱06. 舌体软弱,无力屈伸者,称为()。

A. 短缩舌B. 痿软舌C. 吐弄舌D. 强硬舌E. 颤动舌07. 呼吸微弱,气少不足以息者()。

A. 少气B. 短气C. 息粗D. 息微E. 嗳气08. 受四季气候影响,在秋季之平脉应()。

A. 稍洪B. 稍沉C. 稍浮D. 稍弦E. 稍缓09. 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是()。

A. 病B. 证C. 症D. 病史E. 体征10. 邪在半表半里的特征性症状是()。

A. 胸胁苦满B. 口苦咽干C. 寒热往来D. 脉弦E. 目眩11. 下列症状中与阴虚证最无关的是()。

A. 形体消瘦B. 口燥咽干C. 舌质红绛D. 脉象细E. 咯痰清稀12. 寒淫患者腹痛,肠鸣,腹泻,多因为()。

A. 寒凝经脉B. 寒凝四肢C. 寒遏气机D. 寒中于里E. 寒束于表13. 病人头痛,眩晕或晕厥,证属()。

A. 胃气上逆B. 肺气上逆C. 肝胃不和D. 肝气上逆E. 肝火上炎14. 某女病人阴部灼热搔痒,带下黄臭,舌苔黄腻,脉滑而数,证属()。

A. 肝胆湿热证B. 膀胱湿热证C. 下焦湿热证D. 肝经湿热证E. 脾胃湿热证15. 湿病病人斑疹显露,提示温病已进入()。

中医诊断舌诊:舌象预测疾病(杨力)

中医诊断舌诊:舌象预测疾病(杨力)

中医诊断舌诊:舌象预测疾病(杨力)中医诊断舌诊:舌象预测疾病摘自杨力《中医疾病预测》舌先兆——舌相学舌相是最真实的外镜,较少受心理情绪的影响。

故舌可以说是人体外露的内脏。

尤其舌质绝无真假之愚,故当其他外相被真假所乱的情况下,细察舌底,必能识其真伪……舌诊在我国历史悠久,远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即已有舌诊记载,如:“贞疾舌,枽于妣庚”二千多年前的《内经》即已有文字记载,如《灵枢·五阅五使》:“心病者,舌卷短,颧赤”《素问·刺热论》曰:“肺热病者……舌上黄身热。

”但《内经》偏重于舌质及舌体的诊察。

此外,战国时代的《难经》及汉代《中藏经》亦同样着重于舌质及舌体的记载,如《难经》说:“足厥阴气绝,即筋缩引卵与舌卷。

”《中藏经》:“心脾俱中风,则舌强不能言也”。

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论》对舌苔望诊颇加发挥,元代出现了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记载了三十六种病态舌,为辨舌奠定了基础,到清朝,由于温病学的崛起,推动了舌诊的发展,至今舌诊已成为中医诊断学中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尤其舌是疾病先兆报标的主要点,因此在中医预诊学中更具有独特的意义。

总之,舌是外露的内脏,舌是人体最重要的报病器官,内脏的病理变化能真实而快速地反映于舌,人体每一个局部都携带着整体的信息,舌亦不例外。

舌先兆具有令人瞩目的价值。

第一节舌先兆的理论基础舌为心之苗,心气通于舌,如《灵枢·脉度》篇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心主舌”,“在窍为舌”《千金方》:“舌主心脏,热即应舌生疮裂破,引唇揭赤。

”(卷六上·舌病第四)皆可说明舌与心的相关性。

此外,舌还与脾,肾等经脉有直接联系,如足少阴肾经“挟舌本”,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经别和经筋方面,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太阳之筋“结于舌本”,手少阳经筋“入系舌本”。

通过口唇和舌间接联系的有足厥阴肝经“环唇内”,《灵枢·经脉》:“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也。

中医诊断(二)

中医诊断(二)

第四单元望舌细目一舌诊原理舌与脏腑的关系:舌尖,反映上焦心肺的病变。

舌中,反映中焦脾胃的病变。

舌根,反映下焦肾的病变。

舌两侧,反映肝胆的病变。

舌与脏腑分候部位脏腑在舌面上的划分,舌中部候()A、心肺B、脾胃C、肝胆D、肾E、三焦{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舌中,反映中焦脾胃的病变。

细目二望舌质舌色变化(一)舌色1、淡白舌——主气血两虚、阳虚。

淡白舌,舌体瘦薄者,属气血两虚证。

淡白舌,舌体胖嫩,有齿痕者,属阳虚水停证。

2、红舌——红舌主实热、阴虚内热。

3、绛舌——主里热亢盛、阴虚火旺证。

舌绛有苔,属温热病热入营血,或脏腑内热炽盛。

、青紫舌——主血气瘀滞。

(二)舌形(老嫩、胖瘦、裂纹、齿痕)1、老嫩舌主虚实2、胖瘦舌1)胖大舌:属水湿、痰饮证。

舌淡胖大者,为脾肾阳虚,痰湿内盛所致。

舌红胖大者,属脾胃湿热,或痰热内蕴,或平素嗜酒,湿热酒毒上泛所致。

2)瘦薄舌:多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3、裂纹舌舌淡白而有裂纹—血虚不润。

舌红绛而有裂纹—多是热盛伤津,或阴液亏虚。

4、齿痕舌属脾虚、湿停证。

常与胖大舌同见。

(四)舌下络脉正常人络脉管径小于2、7mm,长度不超过舌下肉阜至舌尖连线的3/5,颜色暗红,无怒张、紧束、弯曲、增生。

舌下络脉细而短,色淡红,周围小络脉不明显者,为气血不足,脉络不充所致。

舌下络脉粗胀,或呈青紫、紫红、绛紫、紫黑色,或舌下细小络脉呈暗红色或紫色网状,或舌下络脉曲张如紫色珠子状大小不等改变,都是血瘀的征象。

其形成原因可有寒凝、热郁、气滞、痰湿、阳虚等不同,需进一步结合其他症状进行分析。

下列哪一种舌象为正常舌()A、红舌B、淡红舌C、淡白舌D、紫舌E、猪腰舌{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正常舌像为淡红舌,薄白苔。

下列各项,不是望舌质内容的是()A、舌神B、舌色C、舌形D、舌态E、剥落{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望舌质包括舌色、舌形、舌态、舌神。

舌淡紫或青紫而湿润者主()A、气滞血瘀B、气虚血瘀C、寒凝血瘀E、阴液耗竭{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舌淡紫或青紫而湿润者主寒凝血瘀。

舌头有裂纹

舌头有裂纹

舌头有裂纹(一)舌裂:舌面上有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皆称之为裂纹舌。

有的深如刀割。

有的浅而短小如横直皱纹,有的深沟呈辐射状、脑回状、鹅卵石状等。

有的呈“一”“川”“人”。

“又’‘并”等形状。

可见于全舌,但以前半部及舌尖两侧最多见。

其成因多由精血亏损,津液耗伤,舌体失养,以致舌面某处萎缩断裂.形成裂纹。

其主病主要有三:―是热盛伤阴;二是血虚不润;三是脾虚湿侵。

《辨舌指南.辨舌之质本》中认为,个人之舌无纹,有纹为血衰,多少深浅则反映了衰之甚或微;舌生横裂是素体阴亏,如冰片纹者,多见于老年阴虚.舌绛无苔或有横直皱纹而短小者,是阴虚液涸;舌见裂纹、断纹如人字、川字、爻字及育槽之类.多属于胃燥液涸而实热内逼;舌红而见人字纹者,乃邪初入心.或阴证误用凉药;舌红而裂,大渴引饮者为上消;舌纯红干燥,中露黑纹两三条.为火极似水;红赤苔腻厚而裂纹者,是脏腑实热;若无苔无点而赤裂者,是阴虚火炎;舌绛干燥裂纹者,为热邪入肝,或阴液大伤,但裂不光,是胃阴不足,痰热凝结;若舌绛而边尖破碎、又有血痕而痛者、多为阴液大亏.心火上炽;舌苔如有虎斑纹者,为气血两燔;舌红润而合黑纹者,为厥阴之寒证;下后反见人字纹者,为肾气凌心,宜纳气益肾;中有裂纹者,多属胃气中虚,宜养气阴;淡白舌合发纹满布者,是脾虚湿侵;舌红露黑纹数条而苔滑者,是水乘火位之寒证;喜现蓝纹者,在伤寒为胃气衰微,在杂病为寒物积滞中官;裂纹而出血者,血液灼枯。

舌尖出血乃心经邪热雍盛。

总之,红绛裂纹舌.多是热盛伤阴或阴虚液涸;淡白裂纹舌,或淡红裂纹舌,多是血虚不润;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而裂纹者,多属脾虚湿侵。

同时,亦应该认识到在健康人中,亦有人在舌面上有纵横之裂沟.称之为先天性舌裂。

(二)舌诊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舌诊,诊断学名词。

为望诊重点内容之一。

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客观指标。

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

脏腑通过经脉与舌相联系,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故脏腑病变,可在舌质和舌苔上反映出来,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中诊 2 舌诊

中诊 2 舌诊
《舌鉴辨证》:“至若杂病 之人,舌白嫩滑,刮之明净 者,里虚寒也。”


2.舌色——红 舌

较淡红舌深,甚至呈鲜红色者称为红 舌,主热证。临床应配合望舌苔,以 甄别虚实。 若鲜红而少苔,或有裂纹或光红无苔, 则属虚热证; 舌质红,苔白糙而涩者,多属温燥伤 肺之象;



舌质红,苔黄糙,多属燥邪耗伤胃阴, 不能上润于舌;
3.舌形——裂纹舌



舌面上有明显裂纹,甚者如刀割、剪碎, 形呈纵横斜错或弯曲者,谓之裂纹舌。 由阴亏血乏或络脉失畅而舌体失养所致。 舌淡白者责之血亏精乏 淡白而胖,裂纹弯曲者责之脾虚湿浸 舌红纹裂而光,多为素体阴亏或老年阴虚 舌红但裂不光,多为胃阴不足,痰热凝结 舌绛而横短皱裂者主阴虚液涸 舌绛而苔灰黑干燥者,主阳明腑实 裂如人字、川字、爻字,舌鲜红无苔者, 乃热结阴亏之候 纹裂直竖,舌边紫暗者,乃瘀血内阻之象 胀裂如烘糕而干者,乃热极病危之征。
4.舌 态
(6)吐弄舌:舌常伸口外,不即回缩者谓之吐舌;舌在口中,动如蛇舐,上下左 右,调动不停,或舌微露出口,立即回收者谓之弄舌。二者合之称为吐弄舌。

津伤精亏而舌体失养,则舌体紧涩,每欲吐弄以舒缓之,故出现吐弄。吐弄有 力而频,舌红苔黄者责之心脾实热,少苔者责之脾肾虚热,无力而缓、舌体萎 软者,多责之心脾亏损; 痫证亦可出现吐弄舌,多兼风痰气逆之证。
2.舌色——蓝 舌




舌色如靛蓝,犹如染布之蓝色,谓 之蓝舌。属病情危重之舌象。 《舌鉴辨证》:“蓝者,绿与青碧 相合,犹染色之蓝也。” 一般认为蓝舌有苔,是心、肝、肺、 脾、胃为阳火内攻,热伤气分,以 致经不行血之故也。脏腑虽伤未甚, 犹可治; 若光蓝无苔,不论何脉证,皆属气 血极亏,势难延年之象。

中医诊断学考点汇总

中医诊断学考点汇总

中医诊断学考点汇总第一单元绪论考点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有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考点2.①司外揣内:即通过诊察其反映于【外部】的现象,便有可能测知【内在】的变动情况(“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②见微知著:指机体的某些局部表现,常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

③以常衡变:是指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

注:此考点为2021真题考点。

这部分除掌握基本原理、基本原则的内容外,还应理解基本原理的含义。

第二单元望诊考点1.得神的面色特征是面色荣润,含蓄不露。

考点2.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为少神/神气不足的临床表现。

考点3.失神(神乱)包括【精亏神衰】和【邪盛神乱】的表现。

【精亏神衰】的临床表现:【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反应迟钝,面色无华,晦暗暴露,目无光彩,眼球呆滞,【呼吸微弱】,或喘促无力,肉削著骨,【动作艰难】。

【邪盛神乱】临床表现:神昏谵语,躁扰不宁,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猝然昏倒,双手握固,牙关紧闭等。

考点4.垂危病人突然出现神清多语、【两颧泛红如妆】、意欲进食的表现是假神。

考点5.假神的病机是精气衰竭,虚阳外越,阴阳离决。

考点6.神乱的临床表现为焦虑恐惧、狂躁不安、淡漠痴呆、猝然昏倒。

①焦虑恐惧是指病人时时恐惧,焦虑不安,心悸气促,不敢独处的症状。

多由【心胆气虚,心神失养】所致,常见于脏躁。

②狂躁不安是指患者毫无理智,狂躁不安,【胡言乱语】,少寐多梦,甚者【打人毁物,不避亲疏】的症状。

多由【痰火扰乱心神】所致,常见于狂病等。

③淡漠痴呆是指病人【表情淡漠】,神识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悲观失望的症状,多由【痰浊蒙蔽心神】,或【先天禀赋不足】所致,常见于【癫病】、【痴呆】等。

▲④猝然昏倒是指病人【突然昏倒,口吐白沫】,目睛上视,【四肢抽搐】,移时苏醒,醒后如常的症状。

《中医诊断学》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中医诊断学》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中医诊断学模拟试卷(一)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正确打√,错误的打×)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动静统一。

2、感受病邪的性质,可以决定表证恶寒发热的轻重。

3、在疾病过程中,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循衣摸床,撮空理线,都是失神的表现,预后不良。

4、舌苔润燥的诊察,有助于推断正气强弱,病证的虚实及病性的寒热。

5、脉的有胃气、有神,都是指脉冲和有力。

6、“反关脉”与“斜飞脉”均是比较少见的病脉。

7、表虚证就是指外感风邪所致有汗出的表证。

8、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为胃热证的主证。

9、肝风内动证,是以眩晕、抽搐、震颤、麻木等“动摇不定”的症状为主要表现。

10、心脾两虚证,是指心脾气虚所表现的证候。

二、A型题(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是:A《难经》B《脉经》C《中藏经》D《脉神章》E《濒湖脉学》2、半身汗出,是因:A风痰阻滞经络B中焦郁热C阳气虚损D阴虚火旺E以上都不是3、指出下列哪个病证与籍贯所处地域有关:A麻疹B疟疾C中风D月经不调E眩晕4、以下哪项不是导致便秘的常见原因:A胃火B肝胃不和C阴血不足D寒凝胃肠E津液亏虚5、厥阴头痛的特点是:A前额疼痛连及眉棱骨B后头痛连项C两侧太阳穴附近痛D巅顶头痛E头痛连齿6、肾阳不足所致腰痛的特点为:A隐隐作痛B冷痛绵绵不休C重痛活动受限D痛处游走不定E刺痛固定不移7、以下哪项不是面色发青所属病证:A痛证B寒证C惊风D血瘀E痰饮8、“望色十法”中“抟”是指:A面色沉隐B面色浊暗C面色壅滞D面色浅淡E面色枯槁9、颈侧颌下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称:A瘰疬B瘿瘤C痰核D发颐E梅核气10、脾胃气虚病人多见:A面色萎黄B面黄虚浮C面目一身俱黄D面色青黄E以上都不是11、观察舌苔以辨别病邪深浅,主要依据是:A舌苔的有无B舌苔的厚薄C苔色的黄白D舌苔的真假E舌苔的润燥12、以下哪种舌象可见于正常的人:A舌有芒刺B舌体胖大娇嫩C舌面光滑无苔D舌有裂纹E舌边齿痕,苔垢13、喘证的临床表现应除外哪一项:A呼吸困难B鼻翼煽动C张口抬肩D难以平卧E喉中痰鸣14、语无伦次而精神错乱,狂躁妄为,属于:A谵语B独语C狂言D错语E郑声15、以下哪项不是呃逆的常见原因:A寒邪客胃B热邪客胃C脾失健运D胃气衰败E饮食刺激16、轻取即得的脉象,以下除……以外均是:A浮脉B濡脉C洪脉D牢脉E芤脉17、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错误的是:A寒证恶寒喜热,热证恶热喜冷 B寒证口渴喜冷,热证口和不渴C寒证大便泻泄,热证大便秘结 D寒证舌苔白润,热证舌苔黄干E寒证脉迟或紧,热证脉数或洪18、瘀、石、虫、痰等阻塞所致之“气闭”,最突出的表现是:A肢厥脉弦 B胀闷不舒 C绞痛阵作 D患处胀痛 E神识不清19、对诊断肝阴虚证最有意义的是:A头晕目眩,胁肋疼痛 B潮热盗汗,口咽干燥 C月经先期,量多色红D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E烦热颧红,手足蠕动20、六经传变中,“并病”最确切的涵义是下列哪项:A一经病证同时兼有他经证候 B由一经病证转变为另一经病证C两经或者三经证候同时出现 D阳经病证与阴经病证同时并见E一经之证未罢又见他经病证三、B型题(每题1分,共10分。

(完整版)中医诊断学题库及答案1

(完整版)中医诊断学题库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面黄虚浮者,常见于:()A.脾胃气虚证 B.肝胆湿热证C.脾虚湿蕴证 D.寒湿困脾证2.小儿食指络脉色紫红者,多见于:()A.表证 B.里热证 C.惊风 D.血络郁闭3.连舌本、散舌下的经脉是:()A.手少阴心经 B.手太阴肺经 C.足太阴脾经 D.足少阴肾经4.下列哪一项不是中风证之常见舌态?()A.痿软舌 B.强硬舌 C.歪斜舌 D.颤动舌5.舌绛苔少或无苔者,多提示:()A.实热证 B.血瘀证 C.胃肾阴伤 D.气滞证6.痰火扰心可致:()A.独语 B.错语 C.谵语 D.狂言7.下列除哪一项外,均为发热之成因?()A.阴虚 B.阳盛C.气虚D.血虚8.饥不欲食,提示 () A.胃阴不足 B.胃强脾弱 C.胃火炽盛 D.脾胃虚弱9.“亡阳”之汗的特点是:()A.汗热味咸 B.战栗汗出C.但头汗出 D.汗冷味淡10.下列哪一项对虚、实证的鉴别无意义:()A.食欲 B.神志 C.舌脉 D.体质11.浮而细软的脉象是:()A.细脉 B.弱脉 C.虚脉 D.濡脉12.气滞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情志抑郁 B.胀闷疼痛 C.胸闷太息 D.嗳气呕恶13.患者身目发黄,胁肋灼痛、厌食腹胀,口苦泛恶,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应辨证为:()A.湿热蕴脾证 B.肝胆湿热证 C.寒湿困脾证 D.肝脾不和证14.真热假寒证最常见而典型的“假寒”表现是:()A.身感恶寒 B.面色发青 C.四肢厥冷 D.脉象沉迟15.下列哪项与脱汗无关:()A.恶寒战栗 B.肢厥脉微 C.冷汗淋漓 D.呼吸气微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6.“证”的内容,应包括有()A.病因 B.病位 C.病性 D.病势 E.辨证理论与方法17.阴阳格柜可致()A.上热下寒 B.上寒下热 C.真寒假热 D.真热假寒 E.寒热转化18.气逆证临床上以.......为多见()A.胃气上逆 B.肺气上逆 C.肝气上逆D.胆气上逆 E.脾气上逆19.阴虚火旺可导致下列哪些舌象()A.痿软舌 B.红绛舌 C.裂纹舌D.点剌舌 E.瘦薄舌20.某患者面色淡白,畏寒肢冷,小便清长,便溏,舌淡胖,苔白润,脉沉迟无力,属:()A.实寒证 B.虚寒证 C.舌脉相应D.脉症相应 E.阳虚证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舌头有裂纹说明什么?中医正解来了,赶紧看一看

舌头有裂纹说明什么?中医正解来了,赶紧看一看

⾆头有裂纹说明什么?中医正解来了,赶紧看⼀看(本⽂为原创⽂字,请抄袭者⾃重!)本⽂理论依据:《现代临床⽅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150症候辩证论治学》列位看官,前⼏天,我们给您写过⼀篇⽂说,叫做《⾆边有齿痕说明什么?靠谱的解读终于来了》。

此⽂给看官详细解读了齿痕⾆的意义和调治之法,令不少看官受益匪浅。

今天,本订阅号再给您写上⼀篇,这篇⽂说,我们谈另⼀种特别常见的⾆象,这就是⾆⾯裂纹,即中医诊断学⾥⾯常说的“裂纹⾆”。

话说这裂纹⾆,有的⼈轻,有的⼈严重。

裂纹的形状,也多不⼀样,深浅、⼤⼩、多少不⼀样,有的呈现“⼈”字形,有的呈现“川”字形,还有的⼈出现“⽘ ”字形。

有的集中在⾆⾯⼀处,有的布满全⾆。

裂纹⾆严重的,甚⾄可以看到如⼑割、剪碎⼀般的情形,真真是令⼈惊⼼动魄的。

裂纹⾆说明什么呢?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说,常见的,⾆绛红⽽有裂纹,要考虑⼀下热盛伤阴,⾆体失于濡润所致。

说⽩了,就是体内阴液不够,⾆头太⼲了。

这时候,患者多有内热。

这就和⽥地⾥⾯⼲旱⽇久,地⾯出现裂纹⼀个道理。

接下来再说⼀个常见现象,这就是⾆淡⽩,⽽有裂纹。

这个和阴亏津少就是两回事了。

它是怎么产⽣的呢?是因为⾎虚,⾎虚不能荣养⾆⾯,这才造成了裂纹出现。

这个时候,就意味着我们要养⾎。

还有的⼈出现裂纹⾆的同时,⾆苔厚,⾆体胖,⾆边有齿痕。

这种情况,就是脾虚湿盛,痰湿之邪浸淫⾆体,使得精微营养物质难以濡养⾆⾯,导致了裂纹产⽣。

这三种现象,是相对常见的。

它们体现了不同的⾝体内环境,意味着要采取不同的调治之法。

不过,我们这样⼀篇⼩⼩⽂说,受篇幅所限,是难以将所有情形都解释清楚的。

因此,我们只挑选其中⼀种情形,给您详细说说。

这就是因为⾎虚导致的⾆有裂纹,即⾆淡⽩⽽有裂纹。

这样的⼈,往往其他的⾎虚的症候,⽐如经常感觉头晕眼花,睡眠不好,⼼发慌,四肢⼿⾜常常有⿇⽊之感,妇⼥⽉经量少。

除了⾆头淡⽩之外,⾯⾊往往不太好,⼝唇的颜⾊也是淡⽩的。

分享一张治“裂纹舌”的方子!十二味药,心肝肺全补齐,抚平舌裂

分享一张治“裂纹舌”的方子!十二味药,心肝肺全补齐,抚平舌裂

分享⼀张治“裂纹⾆”的⽅⼦!⼗⼆味药,⼼肝肺全补齐,抚平⾆裂(本⽂仅供学习、参考。

⽂中所述配伍、⽅剂,须在专业⼈⼠指导下借鉴、应⽤!)本⽂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你好,我是中医⼈,⽂君然。

今天这篇⽂说,我和⼤家聊聊“裂纹⾆”。

关于这个话题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曾经在养⽣直播⾥谈过。

我说,裂纹⾆,除了先天因素外,要考虑阴虚的问题。

那么,到底是哪⾥的阴虚呢?这就要看具体的辩证了。

现在,我给你说⼀张医案和验⽅。

你跟住我的⽂字,慢慢看,慢慢琢磨,到最后⼀定有收获。

话说有这么⼀个⼈,⼥,40岁。

她其实啊,⾆头上早就有裂纹了,⼀条⼀条的。

但是那个时候,⼀点都不疼,不耽误说话和吃饭,因此她没在意。

不过,后来,她的裂纹⾆开始加重,有些疼痛感了。

到了就医前三个⽉,疼痛加剧。

这可怎么办?在别⼈的建议下,她投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裂明显,深⼊⾆体,⾆⾯⽆苔,脉象弦细。

另外,患者咽喉⼲燥,⼝苦、有的时候欲呕,⼼烦不已,不想说话,情绪低落,⾷欲不振,晚上睡觉不好,多梦易醒。

为什么会这样呢?仔细询问,她的母亲早年也有这个⽑病,不过没有她严重。

她的体质,可能遗传她的母亲。

医师想了想,写了⼀张配伍。

⽅见——沙参20克,⽟⽵15克,麦冬15克,扁⾖12克,天花粉12克,桑叶10克,⼥贞⼦15克,旱莲草15克,黄连6克,⽵叶6克,⽵茹10克,⽔煎服,每⽇⼀剂,三次分服。

结果如何?患者连⽤20剂,诸证悉平。

⾆裂、⾆痛、⾆⾯发红的问题,全部消失。

这是怎么回事?来,我带你⼀层⼀层地分析。

你跟好我的思路。

第⼀个,看⾆头颜⾊。

⾆红⾚啊,说明什么?说明有⼼⽕。

⼼开窍于⾆,五⾏属⽕。

⼼⽕上炎,⾆苗必然有所反应。

⼼⽕炽盛,阴津被灼,所以⾆裂⽆苔。

第⼆个,看咽喉。

患者咽⼲、⼝燥、⼝苦、不欲饮⾷、⼼烦、情绪低落,这⼀套,你眼熟不?对了,这是肝⽓不畅的表现啊。

肝郁,脉道紧涩,所以脉弦。

肝⽓不和,克犯脾⼟,所以饮⾷不佳。

肝郁⽓滞,疏泄失常,所以情绪低落、⼼烦不寐。

中医治疗舌中间开裂的医案

中医治疗舌中间开裂的医案

中医治疗舌中间开裂的医案【原创实用版】目录1.引言:中医治疗舌中间开裂的医案概述2.舌中间开裂的病因及症状3.中医治疗舌中间开裂的方法4.舌中间开裂的中医医案分析5.结语:中医治疗舌中间开裂的效果与优势正文【引言】中医治疗舌中间开裂的医案概述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治疗经验。

在治疗舌中间开裂方面,中医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本文将通过一个中医治疗舌中间开裂的医案,介绍中医治疗该病症的方法和效果。

【舌中间开裂的病因及症状】舌中间开裂,中医又称为“裂纹舌”,主要病因为脾虚湿盛、气血两虚等。

常见症状包括舌头中间开裂、疼痛、舌苔黄腻等。

舌中间开裂可能与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乏、肠胃功能不好、肝肾亏虚等有关。

【中医治疗舌中间开裂的方法】中医治疗舌中间开裂主要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1.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症,选用适当的中药进行调理,如参苓白术散、保和丸、健脾丸等。

2.脏腑按摩和针灸:通过按摩和针灸来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3.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腻食物,以助消化和补充营养。

【舌中间开裂的中医医案分析】患者,男,45 岁。

因舌头中间开裂、疼痛、舌苔黄腻等症状就诊。

经中医诊断为脾虚湿盛,气血两虚。

采用中药治疗,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并配合脏腑按摩和针灸治疗。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舌中间开裂疼痛减轻,舌苔转为薄白。

继续巩固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痊愈。

【结语】中医治疗舌中间开裂的效果与优势通过以上医案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医在治疗舌中间开裂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治疗舌中间开裂的优势在于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既能治标又能治本。

此外,中医治疗注重调和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医治疗裂纹舌的医案

中医治疗裂纹舌的医案

中医治疗裂纹舌的医案裂纹舌是中医常见的舌象征,也被称为“地图舌”。

裂纹舌是指舌面上出现纵横交错的裂纹,状如地图,通常伴随着舌质红、舌苔黄等症状。

中医认为裂纹舌与脾胃虚弱、体质不佳等有关,因此治疗裂纹舌需要调理脾胃,提升体质,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个中医治疗裂纹舌的医案。

【医案一】胃气亢盛型裂纹舌患者张某,女,30岁,主诉舌面出现裂纹,并伴有口干口苦、消化不良等症状。

舌质红,舌苔黄腻。

诊断为胃气亢盛型裂纹舌。

治疗方案:调理胃气,清热解毒,健脾和胃。

方剂:龙胆瀉肝汤。

组成:黄芩、黄连、黄柏、栀子、青皮、龙胆、柴胡、疏肝百合、薄荷。

用法:以上药材共煎,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

【医案二】脾胃虚弱型裂纹舌患者王某,男,40岁,主诉舌面出现裂纹,并伴有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诊断为脾胃虚弱型裂纹舌。

治疗方案:补益脾胃,健脾和胃。

方剂:四君子汤加龙眼肉。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龙眼肉。

用法:以上药材共煎,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

【医案三】阴虚火旺型裂纹舌患者李某,女,50岁,主诉舌面出现裂纹,并伴有口干咽燥、失眠等症状。

舌质红,舌苔薄黄。

诊断为阴虚火旺型裂纹舌。

治疗方案:滋阴清热,养阴降火。

方剂:清热泻火汤。

组成:生地黄、麦冬、玄参、天花粉、白芍、薄荷。

用法:以上药材共煎,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

【医案四】气虚血瘀型裂纹舌患者赵某,男,60岁,主诉舌面出现裂纹,并伴有乏力、心慌等症状。

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诊断为气虚血瘀型裂纹舌。

治疗方案:益气活血,调理气血。

方剂:补中益气汤。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川芎、当归、红花、生姜。

用法:以上药材共煎,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

以上四个医案是中医治疗裂纹舌的常用医案,通过调理脾胃、滋阴清热、益气活血等方法,可以改善裂纹舌的症状。

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饮食调节,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等,以提升体质,减少裂纹舌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