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科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2015年1月25日目录1 前言 (1)2 适用专业 (1)3 培养目标 (1)4 培养规格 (1)4.1素质要求 (1)4.2能力要求 (1)4.3知识要求 (1)5 课程体系 (2)5.1 总体框架 (2)5.2 课程结构 (2)5.2.1 公共课程 (2)5.2.2 专业核心课程 (2)5.2.3 专业方向课程 (2)5.2.4 实践环节 (2)5.2.5 毕业论文(设计) (2)6 教学与评价 (2)6.1 教学要求 (2)6.2 评价要求 (2)7 师资队伍 (3)7.1 师资结构 (3)7.2 教师素质 (3)7.3 教师发展 (3)8 教学条件 (3)8.1 教学设施 (3)8.2 图书资料 (3)8.3 网络资源 (3)8.4 经费投入 (3)9 质量保障体系 (3)9.1 教学过程监控机制 (3)9.2 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 (4)9.3 持续改进机制 (4)附录1:术语与释义 (5)附录2:《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课程体系(参考) (6)1前言为了促进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改革与发展,提高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法律和文件精神,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本科英语专业的准入、建设和评价依据。
各高等院校应根据本标准制订符合自身定位、体现办学特色、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学校标准。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颁布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英语专业属于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隶属文学门类。
英语专业主要以英语语言、英语文学和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为学习和研究对象,教学过程强调实践和应用,人才培养突出人文素质教育,注重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
英语专业教育对提高公民素质、传播中华文明、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二、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等部门熟练地应用英语从事国际交流、翻译、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的英语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系统、科学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训练,掌握法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具备应用英语从事跨文化交际的基本能力,以及较好的人文素质,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2)掌握英语文学、语言学及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3)具备良好的汉语水平和中国文化素养,在语言实践中具有敏捷的应变能力;4)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5)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6)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7)具备熟练的翻译技能及较宽广的国际视野与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胜任外事翻译、语言教学、文化交流等工作。
三、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四、核心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笔译、口译、英美文学、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语言学等。
五、标准修读年限四年六、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七、专业教育课程设置:(见附表一~三)八、开设课程学时、学分统计:注:基本实践课程的具体要求1.军事训练:按照学校统一要求执行。
2.读书报告:要求学生第一至第二学年撰写,每学年完成2篇“读书报告”,其中一篇须用英语撰写,每篇不少于1000英文单词或1500汉字。
两学年共计4篇。
3.假期实践:要求学生在第一至第三学年内学生深入社会第一线,可以采取在企事业单位临时兼职、参加义工联活动、志愿者服务或下乡扶贫等形式,进行两次假期实践(每次应不少于7天),完成两篇假期见闻,每篇原则上应不少于1500字。
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广博的英汉文化知识、良好的道德、心理和身体素质、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思辨能力、初步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特色及实现途径专业特色: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理念,以提升综合素质为核心,以“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为模式,培养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优、创新意识好、思想境界高的应用型人才。
实现途径:1、理论课程:突出语言、文学和文化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重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2、实践课程:形成专业实习、口语实习、志愿者服务、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五大模块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建立自评和师评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3、教育方法:利用网络、计算机等辅助工具,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丰富多样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4、成长管理:重视成长过程管理,引导学生课程成绩、竞赛成绩、创新创业成绩和社会参与成绩四个方面均衡发展,追踪学生的成长历程.三、培养要求及保障措施培养要求:1.知识要求(1)了解中国国情,包括中国的政治制度、政策方针、传统文化等。
(2)了解英美国家人文地理概况、发展历史、政治体制、宗教文化及教育制度等;了解当代英美政治、经济和文化。
(3)具备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哲学、伦理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4)掌握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翻译等知识。
(5)掌握语言的特征和功能,了解语言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6)掌握语言使用在各种文体中表现出的规律。
(7)熟悉英美文学史上主要文学思潮和流派、重要作家和作品及其影响。
(8)了解英语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环节。
(9)了解外贸知识和外贸活动的基本环节。
(10)概要了解林业、生态及绿色发展基本常识。
2.素质要求(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
(2)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3)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
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学习汇报课件
学制与学位
素质要求
培养规格
外语类专业学生应掌握外国语言知 识、外国文学知识、区域与国别知 识,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 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知 识结构,体现专业特色。
知识要求
外语类专业学生应具备外语运 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 化能力、思辨能力、一定的研 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 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和实践能力。
选题 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写作 应符合学术规范 形式 可采用学术论文、翻译作品、实践报告 、调研报 告
和案例分析等。
语言除翻译作品外,一般使用所学外语。
8. 质量管理
教学与评价 质量保障体系
8.1.1 教学要求
1 遵循本专业教学大纲 2 融合语言学习与知识学习,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重视语言运
能力要求
•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1
通识教育课程
2
专业核心课程
3
培养方向课程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践教学环节
5
毕业论文
总学分:150-180学分 总学时:2400-2900学时
通识教育课程
1 公共基础课程 2 校级通识教育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占专业总课时50%-85%
英语专业核心课程
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 、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语法 、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汉/汉 英笔译、英汉/汉英口译、语言导 论、英语文学导论、跨文化交际、 西方文明史等。
内容提要
【适用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规格】
前言
【课程体系】总体框架、课程结构 【教师队伍】师资结构、教师素质、教师发展 【教学条件】教学设施、信息资源、实践教学 【质量管理】教学评价、质量保障体系
英语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系统的英语专业知识、相关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出色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能在外事、教育、文化、科技、经济等领域成为满足国家需要的复合型英语精英人才。
二、培养要求英语专业分层次、分类别制定培养要求:素质方面,要求学生具备优良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具有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语言、文学、文化等本体知识,具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能力方面,要求学生具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素质要求:1. 热爱祖国,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了解我国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坚守学术诚信原则。
3. 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能够履行为人民服务和建设祖国的义务。
知识要求:1. 掌握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了解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计算机等知识。
2.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
3.掌握英语文学知识,掌握英美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流派、代表作家创作思想和艺术主张;熟悉经典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内涵。
4.掌握英语国家社会、历史与文化知识,熟悉和掌握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主要英语国家的相关知识。
5.掌握中国文化相关知识,掌握主要中国文化知识的英语表述方法。
能力要求:1. 具有语言综合使用能力,能够熟练应用英语语言。
2. 具有文学赏析和文学批评能力,能够通过文本阅读并结合文学知识和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分析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特色、叙事策略、主题内涵等。
3. 具有语言特点及规律性的认知与探究能力,能够根据已学知识发掘英语语言的特点和使用规律。
4. 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与不同国家和文化群体沟通与交流,能够包容和欣赏他族文化。
英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交际能力、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能在外事、经贸、教育、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专门人才,同时也为学生将来进入本专业或其它专业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 , , . , , , , .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英语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学、文学、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熟巧的训练,培养批判思维方式和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和一门第二外国语,具有从事教学、翻译、管理、研究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人文素质和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 , , , , , ;—’ , , , ;—’ , , ;— ;— , , ;— ;—’ .三、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四、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五、核心课程.技能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语演讲与辩论、英汉笔译、汉英笔译、英汉口译、汉英口译: , , , , , , , , , ,知识课程:英语语言学、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英语学士论文指导、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美概况、英语教学法、英语词汇学、英语文体学: , Readings , Readings , , , UK USA,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英语听力、英语口语、实践环节、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 , ,七、主要专业实验.八、学时与学分.学时学分构成表九、教学进程计划表.表一:通识课程平台 : 表():通识必修课程(通修课)(): ()表一():通识选修课程(通选课)():表二:学科基础课程平台注:学生应从门选修课中至少选修门,共修满至少学分。
具体要求如下:第学期,第学期,专为基础较差学生开设基础英语听说,不计算在学科基础选修课程学分中;第学期,从门选修课中至少选修门,至少修满学分;第学期,从门选修课中至少选修门,至少修满学分。
《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背景下的英语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建设
《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背景下的英语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建设《指南》正式颁布2018年,《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颁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上)———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颁布。
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指南》教学要求教学要求教学应该:(1)遵循本校本专业培养方案;(2)融合语言教学与知识教学,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重视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3)因材施教,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重视启发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的使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4)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教学效果。
《指南》综合英语教学内容:本课程按题材主题组织教学单元,教学内容充分体现课程的“综合”特色,融语言、文学、翻译和文化知识于一体,通过语言交际任务促进听、说、读、写、译技能的综合运用和全面发展语言知识。
教学分语音、词汇、句法、语篇等进行专项训练,同时融合语言与知识教学,强调整体系统性;文学与文化知识教学,凸显学科的人文特色,用经典题材透视英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用热门话题反映现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语言技能训练在不同等级学习阶段各有侧重。
—《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指南》综合商务英语教学内容:本课程按照以商务活动为主题的场景模拟和案例学习等交际任务组织教学单元,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全方位配置“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资源。
按照语言与内容难度分级,逐层递进。
授课内容涵盖语言技能、商务知以及主要英语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的商业文化语言技能,包括对语音、词汇、句法、语篇和语用等知识与策略进行专项训练,通过商务交际任务促进听、说、读、写、译技能的综合运用,强调语言能力的整体性。
商务知识包括商业文化、国际商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商业竞争、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国际纠纷、国际投资、创新创业、电子商务、物流运输、客户服务、商务办公等领域。
文学科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
文学科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对象为已具有英语大专毕业水平的成人学生。
通过学习,达到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的水平,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够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应用型高等英语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时应达到:在思想素质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团结合作的品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在业务素质方面,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语言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掌握某一专业倾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获取知识、利用信息、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自学能力。
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教学要求1听力水平要求:能基本听懂正常语速(速度为每分钟140~180个单词)的英语新闻广播节目以与外国学者用英语做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普等方面的演讲或其他非专题性讨论录音材料,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意图、态度和感情。
2口语能力要求: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语流基本顺畅,言语基本得体。
能用英语就所熟悉的话题进行交流,向外宾介绍我国的文化与国情,发表自己的见解。
3阅读能力要求:能基本读懂常见语体和题材的文字材料;能在理解基础上分析文章的思想观点、篇章结构和文体风格;能自觉吸收语言知识,不断提高表达思想的能力。
阅读速度为每分钟120~160个单词,理解准确率以75%为合格。
4写作能力要求:能在一小时内就所给题目写出250~300词的短文,中心思想明确,结构合理,语言基本正确;能就听懂或读懂的材料写出内容摘要或评论,重点明确,用词基本准确;能够写简短应用文,格式规范、语言基本正确。
5英汉互译能力要求:初步掌握英汉互译的基础知识和技巧,能够翻译一般性文字材料,译文忠实原文,语言通顺,符合英汉语表达习惯。
英译汉,要求速度每小时为230~280个单词;汉译英,速度每小时为200~250个汉字。
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惠州学院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适用于2006级师范、商务方向)第一部分英语专业简介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教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技、旅游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管理、研究等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熟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3.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4.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5.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6.具有第二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7. 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主要课程: 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主要英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英语国家国情.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育实习(专业实习)、见习、教育调查(社会调查) 或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最长可延长在七年以内毕业最低学分:165分毕业规定:本专业本科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要求,应获得最低总学分165学分,其中课内必修课程120学分,限制性选修课程34学分,任意选修课程2学分,实践教学19学分,课外拓展5学分.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第二部分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注:课程考核方式:E表示考试,T表示考查。
2.单独设置实践教学环节3、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符号说明:●:理论教学※:考试★:军训△:实习◇:教育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入学教育或毕业教育第三部分英语专业培养计划的说明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说明1.人才培养定位在坚持本科人才学术标准的前提下,根据社会的需求与我院的实际情况,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教育、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技、旅游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英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3)
英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既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英语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能在商贸和文化部门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翻译、研究、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和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素质:1、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熟练地掌握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2、掌握英语语言、文学、文化和商贸方面的基础知识;3、了解本专业学科的新发展,并通过学习,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根据社会和文化发展需要,拓宽专业知识面,提升创新精神;4、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检索、社会调查和学术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5、具有较好的汉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一定的第二外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并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6、具有健康的体魄,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三、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四、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报刊选读、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视听说、写作、笔译、口译、语言学导论、英语国家概况、高级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实践环节有英语专业技能训练、专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等。
六、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基本学制四年,弹性学制三至八年,文学学士。
七、毕业最低学分及课内总学时修满规定课程和最低毕业学分160+11,其中必修课学分111,专业选修课学分41,公选课要求至少修满8学分(不超过12学分),其中数学与自然科学2学分,创业类课程2学分,艺术体育类课程2学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科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对象为已具有英语大专毕业水平的成人学生。
通过学习,达到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的水平,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够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应用型高等英语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时应达到:在思想素质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团结合作的品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在业务素质方面,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语言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掌握某一专业倾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获取知识、利用信息、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自学能力。
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教学要求1听力水平要求:能基本听懂正常语速(速度为每分钟140~180个单词)的英语新闻广播节目以及外国学者用英语做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普等方面的演讲或其他非专题性讨论录音材料,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意图、态度和感情。
2口语能力要求: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语流基本顺畅,言语基本得体。
能用英语就所熟悉的话题进行交流,向外宾介绍我国的文化与国情,发表自己的见解。
3阅读能力要求:能基本读懂常见语体和题材的文字材料;能在理解基础上分析文章的思想观点、篇章结构和文体风格;能自觉吸收语言知识,不断提高表达思想的能力。
阅读速度为每分钟120~160个单词,理解准确率以75%为合格。
4写作能力要求:能在一小时内就所给题目写出250~300词的短文,中心思想明确,结构合理,语言基本正确;能就听懂或读懂的材料写出内容摘要或评论,重点明确,用词基本准确;能够写简短应用文,格式规范、语言基本正确。
5英汉互译能力要求:初步掌握英汉互译的基础知识和技巧,能够翻译一般性文字材料,译文忠实原文,语言通顺,符合英汉语表达习惯。
英译汉,要求速度每小时为230~280个单词;汉译英,速度每小时为200~250个汉字。
口译:能承担一般性口译工作。
6词汇要求:认知词汇达到8000~10000个左右,正确使用其中4000~5000个及其常用的搭配。
7对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的要求:能进行文字处理和一般图表制作;能熟练使用电子邮件,学会网上的一般性交流;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网络查询有关信息。
8对使用工具书的能力的要求:能够灵活使用相关的英语工具书独立解决语言问题及知识难点;能够运用相关参考书扩大知识面和从事某些简单课题的研究。
9对文化素养的要求: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对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有一定的了解;比较熟悉中国文化,具有较好的汉语语言能力;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三、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1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
其中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全国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2.选修课供地方电大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选用,亦可根据培养目标及当地需要自开有针对性的选修课。
地方自开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工作由各省级电大负责。
3教学计划中所列课程分为英语语言交际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
英语语言交际模块是英语专业所有学生的必修课,专业方向模块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专业方向课程供学生选择。
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具有的基本素质,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
专业方向课程为限选课,可供选择的专业方向有:教育:英语教学法(1) (2)商务:商务英语(上)地方电大可以任选其中的专业方向,开设其中规定的限选课程,限选课由中央电大统一课程名称,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并推荐教材,尽可能提供教学服务。
4.统设服务的课程,中央电大可提供教学大纲、多种媒体教材、考试等教学资源的支持服务。
地方自开的课程,教学大纲、教材、考试和教学管理等由省级电大负责。
5.学生可以从“公共选修课程目录”中选修课程,也允许学生跨科类选修。
但这部分课程的学分不得超过课程总学分的10% 。
6.每门课程的成绩由形成性考核及课程终结性考试两部分组成。
形成性考核一般占课程总成绩的20%,课程终结性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80%。
形成性考核成绩包括学生完成《形成性考核及学习档案》的情况以及参与其他形式学习活动的情况。
辅导老师应通过形成性考核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并提供及时的学习支持服务。
形成性考核成绩要有备案,不允许在课程考试后随意变更。
学生未完成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半以上者,不能参加课程终结性考试,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7集中实践环节由地方电大根据中央电大制定的教学大纲(要求)具体组织实施。
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
8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
面授辅导课视需要和具体情况安排,但每月至少应保证两次辅导课。
辅导课以听说训练为主,组织收看录像和电视节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实践环境,同时为学生答疑并进行必要的教学辅导。
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安排旨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各类讲座或活动。
9英语语言交际模块将主题学习与技能训练融为一体,突出以任务为中心的多种多样的语言活动,旨在综合训练学生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同时拓宽语言文化知识,提高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教学计划进程表中课程排列的先后顺序是按三年业余学习及专业课程的先修后续关系安排的,必修课原则上同一时期集中学习一门课程,结束后再学习下一门课程。
10重视学习过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
通过信函、电话、电子邮件、视听阅览室、多媒体学习中心、语音信箱、网络、语言实验室、英语角及学习小组等方式促进教与学、学与学之间信息的沟通与反馈。
四、修业年限与毕业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1学分。
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本科学历毕业证书。
五、教学计划进程表(附后)文学科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进程表六、课程说明(一)本科课程1开放教育入学指南本课程1学分,课内学时18学时,开设一学期。
开放教育入学指南是为配合教育部开展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接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了解和熟悉电大开放教育新的学习环境,建立与开放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新的学习理念,了解并尽快适应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的方式,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概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含义、特点及其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区别;介绍广播电视大学的系统结构、办学形式、运行机制、教学管理和社会声誉;介绍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一般的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和技巧;介绍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的方法,怎样利用计算机网络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一般教学媒体的使用方法等等。
2.高级日常英语该课程的侧重点在教授日常生活中所需的英语听说技能。
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和实践,在本课程结束时,学生能就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话题进行连贯交谈,语言得体,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
其他技能训练包括阅读和写作。
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还设计一些练习,以帮助学生对整个教材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形成一套相适应的自学方法。
该课程是英语语言交际模块的第一门课程,一般需学习8周,每周11~12学时。
3.高级休闲英语该课程同上一门课程一样,也是着重培养学生在非正式场合中的听、说能力。
每个单元的话题将使学生接触到与业余活动有关的语言表达方式。
同时每个单元也包括了个人自学(如阅读)与社会交际(如参加聚会)的练习。
本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够参与有关休闲活动话题的交谈与讨论,对一些流行的口头语能够理解和使用。
此外,学生还能够阅读较长的文章和做有一些难度的写作练习,为学习下一门课程和期末书面考试做好准备。
该课程是英语语言交际模块的第二门课程,一般需学习8周,每周11~12学时。
4.高级职业英语该课程使学生接触到较正式的、用于工作场合的英语。
每个单元都是关于一系列有关求职和工作的专题。
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学完该课程后,应能够用英语在正式和非正式场合中交谈,并能够体会到不同语体的特点。
学生还要通过更难一点的写作练习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该课程是英语语言交际模块的第三门课程,一般需学习8周,每周11~12学时。
5.高级时事英语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国外报刊的技能。
因为报刊是人们了解时事信息的主要渠道,所以第一单元主要介绍英语宣传媒介的几种形式,其余单元涉及人们所关注的时事领域。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阅读有关时事的文章并进行讨论,同时通过阅读,使学生接触正式的英语文体。
该课程是英语语言交际模块的第四门课程,一般需学习8周,每周11~12学时。
6.高级英语写作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写作对于远程学习者来说比其他技能显得更为重要。
写作是学生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进展的书面记录。
虽然前四门课中都有相当的写作练习,但缺乏系统性,且数量上也远远不够。
本课程的宗旨就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写作技能训练。
该课程是英语语言交际模块的第五门课程,一般需学习8周,每周11~12学时。
7.跨文化交际同英语国家的人们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目的之一。
然而有效的交际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技巧问题,还涉及到许多文化因素。
本课程的主旨是帮助学生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种种问题,提供在处理跨文化交际中一些微妙问题时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使学生意识到在同外国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中会因文化差异引起种种误解,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质量。
该课程是英语语言交际模块的第六门课程,一般需学习8周,每周11~12学时。
8.变化中的英语任何自然语言,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人类的发展而发展;换句话说,语言同人类社会一样在不断地变化着。
本课程主要介绍英语作为一个主要国际通用语言,在这个不断变化和日益“变小”的世界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
当今世界上有近5000种语言,英语曾经是欧洲边缘一小国的母语,是如何获得今天这样一个显赫的国际地位的呢?本课程的重点就是提高学生对英语的过去和现在的认识,了解其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一般性规律。
“英语全球化”现象已经引起学者专家们的日益关注。
这个问题对于我国的英语教学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课程从介绍“Quirk对Kachru论辩”的主要观点入手,让学生在学习英国英语的同时,也接触一些美国英语、澳大利亚英语、加拿大英语,以及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等。
该课程是英语语言交际模块的第七门课程,一般需学习8周,每周11~12学时。
9.文学英语赏析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