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CK_技术与教学适切整合框架_董红波

合集下载

从教师到信息化教学设计师

从教师到信息化教学设计师

技巧:识别图片中的文字
微软Ai识图小程序
传图识字小程序
智能扫描助手小程序
技巧:免费下载期刊论文
下载方法
1.打开“支付宝”,搜索“浙江 图书馆”并关注。 2.点击“服务”菜单下的“我的 读者证”,确认授权后办理读 者证。 3.选择“浙江图书馆”,输入6 位数字密码后,即可获得免费 开通借阅证,获得读者证号。 4.浏览器输入浙江图书馆官网地 址“/”, 右上角使用读者证号和6位密码 登入。 5.在首页搜索框中可以查询浙江 图书馆内的书目。 6.在首页右下角选择相应的期刊 数据库,输入文章标题后即可 下载pdf格式文件。
2005 年在舒尔曼(Shulman)提出的学
科教学知识PCK)的基础上提出的。 TCK
教师的TPCK能力是未来教师必 (整合技术
备的能力。
的学科内容 知识)
TK
技术知识
TPK
(整合技 术的教学
法知识)
(科勒、米什拉,2005 )
从教师到信息化教学设计师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底8期
信息化教学设计师

项目学习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不再
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举例6:基于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
必 修 教 材 课 程 设 计
课时序号 教材章节 项目主题
课时内容
第1课时
感知数据
第2课时 第3课时 第4课时
第一章 认 识数据与大
数据
体质数据促健 康
信息与知识 信息的数字化 数据编码与压缩
教师必备信息素养系列之
资源开发
微课会过时吗?
微课的特点
微课的最高境界就 是让人“秒懂” !

模块二 作业演示文稿

模块二 作业演示文稿
模式比理论更具体,比实践更抽 象,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是一 种比较简约的理论。教学设计模 式是教学设计理论的一种简洁再 现。比较典型的设计模式有科拉 克的动态教学设计模式、肯普模 式、迪克-凯利模式、瀑布模式等。
四、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就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个手段、方 式、方法、工具,如:教授知识是采用的备课,写的 教案;上课使用的黑板、教科书、教学课件。现在才 知道教育技术不是一般的某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它包 含了三种概念(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运用系统方 法)综合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涉 及范围比较广泛, 几乎包括教育系统的所有方面,现 代教育技术仅涉及教育技术中与现代教育媒体、现代 教育理论以及现代科学方法论——信息论、系统论、 控制论等有关的内容。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现代教育理 论应用于教育、 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体 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五、尾。
教育技术的发展也经历多次 革命,但每一次革命都是进步地、 积极地;每次革命都是更好地为 学生服务,为教育服务的。只有 先进的教育技术才能适应时代的 要求,赶上时代的步伐,同时也 促进社会的进步。
再见
作业完成
四、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
(1 )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即现 代教育媒体;
(2 )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的方法,即媒传教学法;
(3)优化教育、Biblioteka 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 学设计。
四、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重视分析、研究学习者的特点(诸如 行为水平、能力、知识基础、年龄特征等),因为 学习者的情况对于选择目标、确定步调、确定评 价性质等许多教育决策都产生直接影响。在教育 技术中,解决问题的表现形式是依靠开发使用学 习资源与促进个别化学习来提高人的学习质量。 学习资源包括信息、人员、材料(教学媒体软件)、 设备(硬件)、技巧和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要使它们在学习中产生整体功能、发挥优良作用, 就必须通过进行系统的设计实现优化组合。因此 涉及到进行一系列的教育开发工作,进行有效的 教学资源开发和有效的教学过程设计。

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框架

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框架

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框架2017-02-17葛文双、韩锡斌本文由《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授权发布作者:葛文双、韩锡斌摘要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正随着技术的融入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尤其是“互联网+”带给教育领域技术与思维的变革,正驱使其构建与信息社会人类学习方式相适应的教师教学能力标准与发展的新体系。

为顺应发展“数字智慧”生存技能的时代变革,教师须在基于“教育+信息技术”思维方式下做出能力要素的扩充,以及在基于“互联网+教育”思维方式下进行能力要素的重组。

通过比较分析美国NBPTS专业教师教学标准、IBSTPI教师教学通用能力标准等四个典型的教师教学能力专业标准在背景信息、内容维度、借鉴特点及应用范围四个方面的要素发现,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应聚焦于教师课程实践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意识、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学术研究三个核心维度。

同时分析借鉴国内外数字时代教师教学相关的五个典型标准后得出,数字化环境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标准框架应从ICT融入教学的意识、素养、能力和研究四个内容维度,以及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的应用、深化、创新三个连续阶段进行构建。

在该能力框架中,教师的教学应是技术与教学融合式的创新,是面向技术重组学习环境并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促进课堂教学成效,从而发展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思考和创造性作的能力。

关键词: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数字化环境;教学能力标准教师专业化体系由于信息技术的融入,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革。

特别是数字化学习方式融入社会生活后,学习者突破了传统教学的线性束缚,其学习时间碎片化、学习方式灵活性、学习空间的多样性以及知识建构的主动性特征促使教学的非线性、非程序化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时代教师的教学不再是技术与教学方法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面向更加复杂学习环境的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式创新。

“互联网+”概念更促使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特别是在其融入教育领域后,学习环境将在技术驱动下逐渐走向智能,而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要素、标准框架、发展路径等关键问题都亟需做出创新性地回应。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美国学者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于2005年在舒尔曼(Shulman)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是信息技术时代对教师知识结构的一次全新界定,对于未来教师教育领域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TPACK框架包含三个核心要素,即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和技术知识(TK);五个复合要素,即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
教学知识(TPACK)以及境脉因素(Context)。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资料或文献。

美国新《K-12科学教育框架》解读

美国新《K-12科学教育框架》解读

On "A Framework for K-12 Science Education" in US:Interpretation and Enlightenment 作者: 谢绍平[1] 董秀红[2]
作者机构: [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贵州凯里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凯里
556011
出版物刊名: 外国中小学教育
页码: 55-61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4期
主题词: 美国 科学教育 K-12
摘要:美国新近发布的《K-12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学科概念和核心概念》是研制新的科学教育标准的基础,同时也为科学课程开发者、科学教师、教师培训机构以及其他科学教育工作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与指引。

本文对美国科学教育新《框架》的研制背景、特点和主要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解读,并结合我国科学教育的实际,指出了《框架》带来的启示。

基于PCK结构框架的数学课例分析程序与特征

基于PCK结构框架的数学课例分析程序与特征

基于PCK结构框架的数学课例分析程序与特征
董涛
【期刊名称】《课程.教材.教法》
【年(卷),期】2015(035)011
【摘要】基于PCK结构框架的数学课例分析主要分析内容组织、学生理解、教学目标、效果评估、教学策略.分析程序特点是根据分析结果,重新备课上课评课,检验分析结果.这种课例分析法关注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关注教学任务、练习、评价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关注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指导教师跳出自我框架,培养问题意识与批判性思维能力,重新解释经验,渐进解决教学问题,是一种操作性强、实践先行、基于教师最近发展区、参与式的教师教育方式.
【总页数】5页(P75-79)
【作者】董涛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1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6
【相关文献】
1.基于PCK框架的数学课例研究教学途径与策略 [J], 董涛
2.基于体育教师PCK结构的课例研修程序研究 [J], 赵富学;程传银
3.基于PCK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J], 李志成
4.基于MPCK视角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调查报告 [J], 唐莉莉
5.基于PCK框架的数学课例研究教学途径与策略 [J], 刘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CK视域中的教师学科教学行为

PCK视域中的教师学科教学行为

夏志芳PCK 视域中的教师学科教学行为摘要:基于学科教学知识(PCK )的视角分析教师教学行为,是一个开拓课堂教学研究的新路径。

文章在对PCK 的发展、内涵以及特征进行梳理基础上,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了PCK 理论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积极影响:一是有助于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教学表征;二是有助于教学任务的设计与实施;三是有助于师生的课堂对话;四是有助于教师实践智慧的养成。

关键词:PCK ;教师;学科;教学行为我们关注与研究教师教学行为,都脱离不了学科的背景,几乎没有所谓的纯粹的教学行为。

因此,基于学科教学知识(PCK )的视角分析教师教学行为,是一个开拓课堂教学研究的新路径。

PCK 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知识在教师教学观念提升与教学行为改进中发挥着桥梁性作用。

一、PCK 的提出及其内涵发展1986年,时任美国教育研究会主席(AERA )的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L .S .Shulman )在主持一项关于教师专业知识成长的研究课题时发现: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仅有学科知识(Content Knowledge )或教学知识(Pedagogical Knowledge )都是不够的,教师要想使自己的专业得到更有效的发展必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完善。

由此舒尔曼明确提出了教师特有的专业知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缩写PCK )这一概念(如图所示),他认为PCK 是有效教学的关键要素,因为它确定了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知识群,体现了学科内容与教育学科的整合,是最能区分学科专家与一般教师不同的一个知识领域。

按照舒尔曼的理解,PCK 是“综合利用专业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去理解特定主题的教学知识,是如何组织、呈现以适应学生不同兴趣和能力的知识”,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必要的知识库。

PCK 理论自舒尔曼提出后,一直处在不断的批判、修正和发展中。

(转)TPCK(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

(转)TPCK(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

(转)TPCK(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编者按:近⼏年,国内教育技术学圈⼦⾥关于TPACK(早先称为“TPCK”,因发⾳不便,加了⼀个元⾳a)的讨论逐渐多了起来,⽽2007年我读博期间关注这个话题的时候,国内还没有⼈介绍相关话题,在翻译“TPCK”时,更没有找到相关参照。

因为TPCK是从PCK演化来的,⽽PCK是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中早已成熟的概念,即舒尔曼提出的“学科教学法知识”。

因此,我在翻译TPCK时,遵循了该概念提出的背景,在没有更恰当的中⽂概念的情况下,按照它的内涵称之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

⽬前国内更多学者开始关注TPCK/TPACK,但是这个概念的名称也⽐较乱,⽐如有⼈⽤“技术教学内容知识”,我认为不妥,因为“教学内容知识”常被理解为学科知识或教学内容,⽽在舒尔曼的PCK概念框架中,这些知识就是其中的“CK”部分,因此,TPACK如果称为技术教学内容知识,偏离了它的真实内涵。

下⾯这篇⽂章是李美凤⽼师发表于2008年《⿊龙江⾼教研究》,对TPCK概念的提出进⾏了梳理,对TPCK/TPACK的知识性质进⾏分析,并从技术哲学的⾓度解释技术如何影响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TPCK:整合技术的教师专业知识新框架李美凤,李艺[摘要] TPCK是在舒尔曼提出的PCK的基础上整合技术⽽成的,它是学科教师应⽤技术有效教学的⽀配性知识。

TPCK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整合技术的教师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TPCK;技术;教师专业知识随着⼤量新技术引⼊教育领域,教师对技术的应⽤能⼒成为⼈们关注的焦点。

很多国家陆续出台了⼀系列⾯向中⼩学教师的技术标准,如美国的教育技术国际委员会(ISTE)制定的《全国教师教育技术能⼒标准》(NETS-T),美国的教师资格教育国家理事会(NCATE)也将技术纳⼊了对教师资格的认证标准之中。

新加坡和韩国等国家也都通过全国教育技术标准对教师学习技术提出明确的要求。

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国外教师TPACK发展路径及启示| 独家2015-04-19 吴焕庆教育技术资讯吴焕庆1,2(1.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山东日照276826;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北京100875)摘要:必备整合技术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对21世纪的教师来讲是一个要求也是一个宣言。

教师TPACK的培养和发展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培养和发展教师的TPACK成为教师教育者、教师不得不去面临的问题。

国外对TPACK发展进行了众多研究并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梳理国外TPACK的发展方法、路径和具体策略,给我国教师TPACK发展提供几点启示和借鉴,TPACK 发展要体现情境性、持续性、社会性、设计性、生成性、系统性等需求。

引言TPACK自从2005年提出以来,已经成为教育,教师教育、教育技术等领域比较流行的热点话题。

早期TPACK研究主要是是聚焦在发展结构理解和教师计划和实践中如何操作的问题,最近当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受框架后,研究者开始聚焦于(职前)教师TPACK的发展和评价上来,并且产生了丰富研究成果,包括改革教育技术课程,微教学活动,行动研究、TPACK课程学习、用设计学习技术、设计学习活动等,这些为我国本土研究提供了基础和丰富的借鉴。

由于我国教师培养主要是分为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培训的形式,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对这些策略、方法和路径做一一介绍。

一职前教师TPACK发展路径1 改革教育技术课程内容目前职前教师TPACK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教育技术相关课程的经历上。

众所周知,单独传授技术并不能将技术有效地整合到教学中,很多研究者纷纷改革教育技术和教学法相关课程。

Grath和Morrow[1]采用理论和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策略对坎特伯雷大教育学院的“e-Learning策略”课程重新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依据TPACK框架修订了“教育中的技术”课程。

TPACK框架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全_省略_视_从教学辅助到课程常态化的融合_舒晓杨

TPACK框架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全_省略_视_从教学辅助到课程常态化的融合_舒晓杨

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毉毉毉毉外语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版权所有文责自负*TPACK 框架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全程透视:从教学辅助到课程常态化的融合舒晓杨(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12)摘要: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 )是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融合学科性教学所必备的一种新兴的知识。

本研究以翻译课程为案例进行实证教学,通过诠释TPACK 的内涵(包括TCK 、TPK 和PCK ),运用行动研究法描述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从信息技术辅助翻译教学发展到信息技术与翻译教学常态化的融合,最终获得并发展TPACK 的全过程。

最后,指出TPACK 影响了教师知识体系的变化,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TPACK ;教师知识体系;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95(2014)01-0054-0005作者简介:舒晓杨:女,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外语教学法、翻译理论与实践。

收稿日期:2013.05.21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科规划2013年度课题“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翻译教学研究”(编号:SCG363)、浙江省教育厅课题“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语习语翻译的语用等效研究”(编号:KP0501121023)、浙江省2013年高等学校访问学者专业发展项目“开放大学翻译课程教学研究:翻译课堂到翻译的翻转生态课堂”(编号:FX2013180)、浙江省2013年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体验式教学在开放大学《国际商务礼仪》中的探索”(编号:kg2013305)和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商务英语教学创新团队”项目的研究成果。

1引言21世纪在技术、信息和知识迁移的领域里充满着快速而又持续的进步和创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明确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发展中的革命性的重要作用。

现代国家开放大学作为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型大学,其教育镜脉需要重新定义和重新设计。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探索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探索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探索
董丽波
【期刊名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卷),期】2009(000)019
【摘要】大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它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对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都有很大帮助.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深化小学教育专业大学数学教育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三方面对大学数学教学改革进行探索.
【总页数】1页(P128)
【作者】董丽波
【作者单位】哈尔滨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8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术性”诠释——基于我国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现状的分析
2.地方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研究——以太原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为例
3.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基于曲靖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4.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心理学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5.加强专业认同,促进学生发展——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中文方向)学生专业认同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信息技术让小学语文教学更精彩

信息技术让小学语文教学更精彩

信息技术让小学语文教学更精彩
董红梅
【期刊名称】《学生之友(小学版)下》
【年(卷),期】2012(000)011
【摘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在小学进行了网络环境下的创新识字、阅读、写作教学模式的研究,使小学低年级学生通过两年左右的学习,能掌握两千多个汉字,能用电脑写出六百字左右结构完整、通顺流畅的作文,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跨越式发展。

【总页数】1页(P2-2)
【作者】董红梅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第一实验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运用互动,让信息技术课堂更「精彩」
2.运用互动,让信息技术课堂更「精彩」
3.精彩在“融合”中绽放——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探讨
4.语文课堂因信息技术而精彩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5.精彩在“融合”中绽放——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Visual Basic在多媒体课件开发中的优势

Visual Basic在多媒体课件开发中的优势

Visual Basic在多媒体课件开发中的优势
董敏
【期刊名称】《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6(8)4
【摘要】在与传统课件开发工具相比较的基础上,论述了VB程序设计开发环境在课件开发中的优势,尤其是在界面交互、媒体集成、减少存储容量和提高程序运行效率方面的优势.
【总页数】3页(P33-34,103)
【作者】董敏
【作者单位】铁岭师专,辽宁,铁岭,11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2
【相关文献】
1.《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J], 徐沪萍;吴晶
2.VisualBasic中的类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J], 杨明合
3.Visual Basic程序开发技术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J], 戚燕
4.浅析Visual Basic应用开发程序中的错误处理程序 [J], 王蕊
5.多媒体课件在Visual Basic中的实现 [J], 耿生玲;宋玉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2 ·
教 学 论 坛
2013 年 第11期
的教学局限性,许多教学现象或者教学情境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较难创设 ,或者是通过大量的描述才能 让学生体验到,缺乏直观的身临其境,缺乏让学生亲 身 体 悟 到 内 化 的 过 程,甚 至 需 要 相 当 长 的 时 间 才 能 达成教育效果,抑或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技术与教学 融 合 能 够 很 好 地 帮 助 教 师 将 学 科 知 识 以 恰 当 的 方 式 传 授 给 学 生 ,让 学 生 理 解 并 内 化 到 达 应 用 的 目 的 。 因 而 ,在 教 学 中 关 于 技 术 的 知 识 不 应 该 局 限 地 被 理 解为与教学和内容并列的单纯的技术。
教 学 论 坛
2013 年 第11期
TPCK:技术与教学适切整合框架
董 红 波1 解 书2
(1.吉林省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摘 要]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提高 教 师 应 用 信 息 技 术 水 平 ,更 新 教 学 观 念,改 进 教 学 方 法,

[关 键 词 ]TPCK;技 术 ;课 程 与 教 学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中 图 分 类 号 ] G434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02-1477(2013)11-0021-03
一 、时 代 呼 唤 技 术 与 教 学 的 整 合 信 息 技 术 随 着 21 世 纪 的 到 来 ,已 经 渗 透 到 经 济 发 展 和 社 会 生 活 的 方 方 面 面 ,在 教 育 领 域 中 ,学 生 的 学 习 方 式 和 教 师 的 教 学 方 式 也 逐 步 发 生 变 革 ,优 质 的 教 育 、个 性 化 的 教 育 已 经 成 为 信 息 时 代 教 育 发 展 的 重要特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2010~2020 年)》明 确 指 出:“信 息 技 术 对 教 育 发 展 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应“提高教 师 应 用 信 息 技 术 水 平,更 新 教 学 观 念,改 进 教 学 方 法, 提 高 教 学 效 果 。”《教 育 信 息 化 十 年 发 展 规 划 (2011~2020 年 )》中 发 展 目 标 之 一 是 “信 息 技 术 与 教 育 融 合 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并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现 代 信 息 技 术 独 特 优 势 …… 教 学 方 式 与 教 育 模 式 创 新 不 断 深 入 ”,确 立 “推 进 信 息 技 术 与 教 学 融 合 ”为 发 展 任 务 之 一 ,要 求 “利 用 信 息 技 术 开 展 启 发 式 、探 究 式 、 讨 论 式 、参 与 式 教 学 ,鼓 励 发 展 性 评 价 ,探 索 建 立 以 学 习 者 为 中 心 的 教 学 新 模 式 ”,并 指 出 “学 校 教 育 教 学 方 式 变 革 取 得 突 破 ”,并 实 现 “教 师 信 息 化 教 学 的 习 惯 ;知 识 呈 现 方 式 、教 学 评 价 方 式 、组 织 差 异 化 教 学 等 方 面 的 变 化 ”。 《教 师 教 育 课 程 标 准(试 行)》中 关 于 “在 职 教 师 教 育 课 程 设 置 框 架 建 议 ”中 明 确 提 出 “信 息 技 术 与 课 程 的 整 合”。《小 学 教 师 专 业 标 准(试 行 )》中 关 于 教 师 的 “专 业 知 识 ”部 分 提 到 教 师 应 “具 有 适 应 教 育 内 容 、教 学 手 段 和 方 法 现 代 化 的 信 息 技 术 知 识 。”《教 育 部 关 于 大 力 推 进 教 师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的 意 见 》提 到 “加 强 信 息 技术课程建设,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此外,国外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中也 体 现 了 关 于 教 育 技 术 方 面 的 要 求 ,如 美 国 教 师 专 业 标 准 (2008)中 提 出 ,教 师 能 够 进 行 高 效 能 教 学 ,具 备 广 博的教学技术和方法 ,并 能 运 用 得 到 ,能 够 始 终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动 力 。 英 国 关 于 普 通 教 师 专 业 评 价 标 准 (2007)中 明 确 提 到 ,教 师 要 知 道 如 何 运 用 读 写 、计 算 机 信 息 技 术 去 做 好 教 学 和 进 行 更 多 的 专 业 活 动 。 这 些 充分说明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不仅是数字化时代的要求,也是现代教学方式变革的诉求与方向。 二 、整 合 技 术 的 学 科 教 学 知 识 框 架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学科教学知 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以 下 简 称 PCK)的 成 长 是 一 个 很 重 要 的 标 志 ,它 也 被 作 为 了 解 教 师 专 业 成 长 的 一 个 有 效 路 径 与 框 架 。 而 在 现 代 教 育 环 境 中 ,“技 术 ” 又成为 较 活 跃 且 重 要 的 成 分 突 显 在 教 育 教 学 中,因 而 整 合 技 术 的 学 科 教 学 知 识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以下简称 TPCK)赋予了教师知识结构以新的意义与视角。
提高教学效果,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整合技术 的 学 科 教 学 知 识 为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和视角。在对技术与教学整合 理 念 的 认 同 下,培 养 该 方 面 的 意 识 与 自 觉 性,通 过 问 题 式 的 工
作 坊 作 为 提 高 整 合 技 术 学 科 教 学 知 识 的 有 效 途 径 ,有 效 开 发 与 应 用 技 术 与 教 学 整 合 资 源 ,提 升 教 学 效 率 。
[收 稿 日 期 ]2013-09-02 [作 者 简 介 ]董 红 波 (1974- ),男 ,吉 林 吉 林 人 ,硕 士 研 究 生 ,讲 师 ;解 书 (1982- ),女 ,辽 宁 抚 顺 人 ,博 士 ,讲 师 。
· 21 ·
2013 年 第11期
教 学 论 坛
1.含 义 PCK 是美国学者舒尔曼(Shulman,1986)针对教师评价 中 “学 术 性”与“师 范 性”发 展 不 平 衡 的 弊 端 提出的,认为研究者更应该关注学科知识是怎样从教师的知识转化为教学内容的 ,关注学科内容的系统 陈述与学生所学到的或错误的理 解 如 何 关 联。[1]他 在 此 研 究 基 础 上 又 进 一 步 指 出,PCK 是 教 师 能 融 合 其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知识,针对学生的兴趣和认 知 能 力,以 不 同 的 方 式 组 织、调 整 和 呈 现 特 定 学 科 内 容 ,使 学 生 容 易 学 习 。[2] Mishra和 Koehler基于舒尔曼的研究于 2006 年 首 先 提 出 的 TPCK 框 架,旨 在 为 教 师 构 建 一 个 基 于教育技术的框架,并将其扩展至教师将技术整合到其教学中去。TPCK 是超越了内容、教学和技术的 一 种 新 兴 的 知 识 ,这 种 知 识 不 同 于 学 科 或 技 术 专 家 所 拥 有 的 知 识 ,也 不 同 于 学 科 教 师 所 拥 有 的 一 般 教 育 学的知识。TPCK 是应用技术进行良好教学的基础,并 且 是 在 对 相 关 概 念 的 表 征 形 式 理 解 的 前 提 下 采 用建构的方式使用技术来教具体的内容,技术可以用 来 帮 助 教 师 将 学 生 面 对 的 问 题 简 单 化 或 更 正 学 生 的迷思概念。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先在知识和认知理论以及如何利用技术在先在知识基础上发展新的 认知理论或强化已有知识。[3]TPCK 中的技术不仅是诸如书本、粉笔、黑板等传统意义 上 的 技 术,还 包 括 现 代 技 术 ,如 互 联 网 、数 字 媒 体 技 术 、需 要 特 殊 操 控 技 能 的 技 术 等 。 2.本 质 (1)TPCK 是 基 于 特 定 情 境 和 特 定 内 容 的 关 于 教 与 学 的 知 识 。 在 TPCK 的 框 架 中,“教 学 ” (Pedagogical)与“内容”(Content)是 不 可 分 的,“教 学”是 特 定 “内 容”下 的 “教 学”,“内 容”是 应 用 于 “教 学”中的特定“内容”。由于学科、班额、教学时间、教 学 资 源 以 及 教 学 对 象 特 征 的 不 同,教 师 的 教 学 实 践 行为也有所不同,因而 TPCK 的探讨一定是在特定情境中进行的。教师的 TPCK 也一定是基于特定学 科、特定主题内容下探讨针对特定教育对象的教与学的策略和方法的技术 ,是一种关于教育对象、内容、 情境和技术的知识,因此,TPCK 的探讨离不开内容、教育对象、情境和技术。 (2)TPCK 是相关知识整合而成的新知识。教师 的 课 堂 教 学 不 是 学 科 知 识 与 教 学 法 知 识 的 简 单 相 加,同样,TPCK 也不等于技术知识、教学知识、内容知识的叠加,它一定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特定情境, 为 某 个 特 定 群 体 学 生 计 划 和 实 施 教 学 而 使 用 的 知 识 ,是 教 师 将 学 科 知 识 、教 学 方 法 和 技 术 支 持 进 行 综 合 考虑并加以整合,来选择恰当的教学表征并实 施 教 学 行 动。TPCK 是 把 技 术 转 化 为 解 决 教 学 问 题 的 方 案的知识,其核心应该是技术、学科知识和教学 法 之 间 的 动 态 平 衡[4],是 将 技 术 与 教 学 整 合 转 化 成 学 生 可以理解的知识。 判断教师是否运用了 TPCK 的标准不 是 教 师 是 否 在 教 学 中 使 用 了 技 术,而 是 是 否 根 据 教 育 对 象、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情 境 而 合 理 地 将 技 术 整 合 到 教 学 中 。 3.对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的 意 义 在日 新 月 异 的 时 代 发 展 中,教 师 的 教 学 不 仅 是 将 学 科 知 识 传 授 给 学 生,更 应 该 是 能 进 行 有 效 的 教 学,能够适时地利用相关技术手段辅助选取恰当的策略方式来表征学科知识 。 一些关于 TPCK 的研究 和理解中,有些将其局限地认为是信 息 技 术 教 师 的 TPCK,而 实 际 上 TPCK 不 仅 是 信 息 技 术 教 师 所 特 有的,是每个教师进行有效教学所必备的知识。如何 将 技 术 恰 当 地 整 合 到 教 学 中 逐 渐 成 为 教 师 关 心 的 话 题 ,是 教 师 能 够 高 效 能 教 学 、帮 助 学 生 学 习 和 成 长 的 途 径 ,是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的 一 个 新 的 路 径 视 角 ,也 应 该作为教师评价的指标之一。 三 、技 术 与 教 学 适 切 整 合 的 实 现 在数字化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无可回避的就是 关 于 技 术 的 优 越 性 及 其 给 生 产 生 活 带 来 的 便 捷 与 服务。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如何能够更好地利用技术 服 务 教 育 教 学,特 别 是 课 堂 教 学,以 此 突 破 传 统 教 育 手 段 带 来 的 弊 端 与 局 限 ,技 术 与 课 程 教 学 的 适 切 整 合 将 是 一 个 很 好 的 途 径 。 1.技 术 与 教 学 整 合 的 意 识 的 提 高 当下关于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不是 制 作 多 媒 体 课 件、PPT 等 单 纯 应 用 知 识 与 技 术 上 的 培 训 与 学 习,这种就技术讲技术、扭曲教育技术理论的初衷,应 该 是 致 力 于 帮 助 教 师 提 升 教 育 技 术 素 养 的 相 关 培 训,能够帮助教师理解并认同教育技术的教育力量 与 教 学 功 能。 技 术 与 教 学 的 融 合 能 够 突 破 教 师 自 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