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五大方法

合集下载

中医治疗胆囊炎的偏方

中医治疗胆囊炎的偏方

中医治疗胆囊炎的偏方1、白术白芍治慢性胆囊炎【功能主治】敛阴止痛,理气健脾。

主治慢性胆囊炎。

【偏方组成】土炒白术12克,酒白芍、陈皮各10克,防风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48例,痊愈38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7%。

2、党参合欢皮治慢性胆囊炎【功能主治】补脾运中,疏泄肝胆。

主治慢性胆囊炎。

证见右胁疼痛,痛连右肩胛及右背,食荤及脂肪过多则疼痛加剧,经年累月不愈,体质偏虚,属脾虚肝郁症。

【偏方组成】潞党参、合欢皮各15克,炒白术、白茯苓、陈香橼、金铃子各12克,广除皮6克,甘草、广木香山5克,广郁金10克,参三七末2克(分冲)。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亦可以此方数倍量,共研细末,过100目筛,水泛为丸如莱菔子大。

每服10克,每日3次,开水送下。

1个月为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36例,其者痊愈21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7%。

3、中医治疗胆囊炎的其他偏方3.1、每天早上一个煮的烂烂的猪手,一瓶啤酒温热,一起吃掉。

3.2、三两江米炒黄擀成面,加上一个猪苦胆汁,再炒炒,捏成丸,早晚各吃一粒。

3.3、鲜嫩小麦秆100克(采取春天已灌浆,尚未成熟的小麦),白糖少许。

麦秆加水煮半小时左右,加白糖使之微甜代茶饮,每天半小碗,一日3次。

3.4、红瓤西瓜14克,冻粉1.5克,白糖60克,香蕉油1滴,清水90克。

西瓜瓤去掉种子,切碎,挤出瓜汁,冻粉切成寸段,在瓜汁中加白糖15克,放入冻粉煮化,搅均匀,凉透,凝结成冻,即成西瓜酪。

清水加入剩余白糖烧开,凉透,加上香蕉油,把西瓜酪割成小块,在盘子四周浇上糖水即成。

——适用于胆囊炎,胆石症。

1、饮食护理胆囊炎患者在发作的时候,在消除炎症的同时,应当采取禁食的措施。

当症状有所缓解以后,可以吃点流食,比如豆浆、果子汁、素菜汤、浓米汤等。

慢性胆囊炎患者可以吃点瘦肉、鸡肉、鱼肉及蔬菜、水果泥等低脂肪、低胆固醇半流质食物。

中医治疗胆囊炎偏方

中医治疗胆囊炎偏方

中医药治疗胆囊炎小偏方一、玉米须茵陈饮:玉米须、茵陈各30g。

水煎代茶饮。

二、鸡胆汁黄瓜饮:1、配方:黄瓜100g,洗净煎水100mI,新鲜鸡胆1个,取汁冲服。

2、功效:黄瓜味苦性寒,能消炎菌;鸡胆汁苦寒有清热利胆、杀菌消炎之功效。

此方对胆囊炎、胆石症有很好疗效。

3、宜忌:此方大寒,对素有虚寒证患者不宜。

三、冬瓜皮汤:冬瓜皮60~90g。

加水煎煮至烂熟成汤。

日分2~3次服。

四、黄瓜饮:黄瓜100g,鸡蛋清适量。

先用水煮黄瓜,临熟时去留汁,再入鸡蛋清服之。

五、鲤鱼赤小豆陈皮粥:鲤鱼一条,赤小豆120g,陈皮6g。

将鱼去及内脏后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入豆、陈皮同煮,至烂熟成粥,去鱼骨。

不拘时食之。

六、金钱败酱茵陈茶:1、配方:金钱草、败酱草、茵陈各30g,煎汁1000mI,加白糖适量温服代茶。

2、功效:金钱草甘咸微寒,入肝、胆、肾、膀胱经,功能利胆排石,清热解毒;败酱草辛苦微寒,能清热解毒化消炎,配茵陈消炎利胆。

此茶有排石利胆消炎作用,经临床多次验证,效果良好。

3、宜忌:须多服方见疗效,慢性胆囊炎患者,可经常用之。

七、消炎利胆茶:1、配方: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各30g,加水100mI,煎去渣,加白糖适量,温服。

每日3次,每次250mI。

2、功效:玉米须甘平,能利尿利胆,清热消炎;蒲公英甘苦性平,能健胃利胆,抗菌消炎;菌陈甘苦微寒,有张胆管利胆清热及进肝细胞再生作用。

此茶对胆囊炎、胆结石发热疼痛期,有显着;疗效。

但必须大量饮用。

3、宜忌:此方对急性黄型肝炎亦宜。

八、消石散:1、配方:金粉20g,白矾粉15g,火粉30g,滑石粉60g,甘草粉10g,研细,混合,每服10g,大麦粥汁送下,每日3次。

2、功效:金味辛苦性寒,入肝、胆、心、肺经,幸开苦降,芳香透达,能行气去,清心解,用治胆结石取其利胆之功;白矾酸寒入胆,能清胆经之热,有消化之功,对阻塞性黄有效;滑石甘寒,能利水清热消炎;石幸苦咸,大温,入三焦、胃与大肠,能破坚积,荡宿,逐通,虽其性大温,但能治疗火之疾,即〈内经〉“火以发之”的用意,故与大队寒药为伍,可减其大温;甘草、麦粥以调和其药性,所以绝对安全。

中西医治疗慢性胆囊炎良方

中西医治疗慢性胆囊炎良方

中西医治疗慢性胆囊炎良方【概述】慢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慢性炎症性病变。

多为慢性起病,也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迁延发作而来。

长期反复的炎症过程致胆囊纤维组织增生、囊壁增厚,囊腔变小或胆囊萎缩,与周围组织粘连。

本病常与胆道结石并存在。

根据有无结石可分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和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其发病率前者占85%~95%,仅少数为后者。

其流行病学与胆石症大体相同。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胆胀”、“胁痛”等病证范畴。

其病位在肝胆,与脾、胃、肾关系密切。

其基本病机是气郁和湿热痰瘀阻滞肝胆,致疏泄失常。

慢性胆囊炎病程长、病情复杂,中医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病因病理】一、西医病因病理胆囊结石是引起慢性胆囊炎的主要病因。

结石可直接造成胆囊排空受阻、胆汁淤滞;又可通过长期压迫黏膜,造成局部损伤、溃疡、组织增生、瘢痕修复致胆囊颈狭窄而影响胆囊胆汁排空。

而这种损害与胆汁淤滞,均有助细菌的生长繁殖。

慢性胆囊炎既是结石发生的基础,也是结石形成后的结果。

其主要致病因素除此外,还有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病毒感染、胆固醇代谢障碍等,常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或先表现为急性炎症,后发展成慢性炎症。

二、中医病因病机情志不畅、饮食不节、虫邪扰胆、六淫内侵等因素,致肝胆气机郁滞不舒、湿热痰瘀或结石阻滞于肝胆,出现胁肋疼痛胀满,及由于肝木逆脾犯胃,运化失司的症状;脾胃受损生湿酿热,与肝胆气郁化火相蕴,而发展成湿热证。

“久病人络”,气滞导致血瘀,以及久病伤阴,失治误治,均可致肝失营养肝阴不足、以至出现肾虚等症状。

【临床表现】一、症状(一)反复发作性上腹痛疼痛多发生于右上腹或中上腹部,少数可发生于胸骨后或左上腹部,并向右肩胛下区放射。

常于晚上及饱餐后发作。

(二)胆绞痛当胆囊管或胆总管发生胆石嵌顿时,可产生胆绞痛。

可伴有反射性恶心、呕吐等症状,但发热、黄疸不常见。

(三)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或胆囊内浓缩粘液或结石时入胆囊管或胆总管而引起梗阻时,可呈急性胆囊炎的典型症状。

胆囊炎(胆囊病变)中医诊疗方案

胆囊炎(胆囊病变)中医诊疗方案

胆囊炎(胆囊病变)中医诊疗方案
胆囊炎的概述
胆囊炎是指胆囊黏膜和壁发生炎症的疾病。

主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和发热等。

中医诊疗方案可以有效缓解胆囊炎的症状,
促进康复。

中医诊疗方案
1. 中药治疗:常用中药包括黄连、黄芩、茵陈、白芷、丹参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胆囊炎引起的
疼痛和炎症。

2. 食疗调理:建议遵循清淡饮食原则,少吃辛辣刺激食物,避
免油腻和高脂食物的摄入。

推荐食用胆囊炎调理汤,包括黄芩汤、
茵陈汤、丹参汤等。

3.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经络,调节气血,活化胆囊经络,促进
胆汁排泄和胆囊功能恢复。

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曲池、合谷等。

4. 中医推拿:通过推拿手法刺激胆经穴位,促进气血流通,缓
解胆囊炎引起的不适。

常用的按摩手法包括揉、捏、推、拿等。

5. 调理心态:胆囊炎与情绪波动有一定关系,建议患者保持情
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和紧张情绪,可以参与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如散步、听音乐等。

需注意事项
1. 在接受中医诊疗方案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不得自行调整
药物剂量。

2. 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3. 中医诊疗方案是辅助治疗手段,不能取代西医治疗。

如有需要,应结合中西医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以上是胆囊炎(胆囊病变)中医诊疗方案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
有所帮助。

胆囊炎,疏肝利胆、调和脾胃,是中医的治疗基本方法

胆囊炎,疏肝利胆、调和脾胃,是中医的治疗基本方法

胆囊炎,疏肝利胆、调和脾胃,是中医的治疗基本方法
慢性胆囊炎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胸胁胀满、右上腹隐痛、反酸、腹胀、恶心、消化不良等症状,病位在胆,还跟肝、脾、胃这几个脏腑的联系非常密切,因为肝胆一体,肝的疏通能够使胆腑通畅,而脾胃的升降功能也有利于肝胆的疏泄。

所以在临床上慢性胆囊炎也经常导致脾胃的功能紊乱,从而出现食欲不振、胃胀痞满、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见症,因此疏肝利胆、调和脾胃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基本方法,当然要结合疾病在发病过程中有没有其他的见症,有时候也需要配合理气、化痰、祛湿、清热、活血化瘀、补虚等方法综合调理,各种病邪存在,经常是和肝胆脾胃的功能失常联系在一起的,调理也需要全面考虑治疗。

慢性胆囊炎在临床上如果表现为肝气郁结气滞为主的,可以采用逍遥丸、柴胡疏肝散等治疗;如果肝胆气郁兼有湿热明显的,可以采用大柴胡汤通腑泻热清热祛湿;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症状明显的,可以采用香砂六君丸、附子理中丸等方子调理脾胃为主。

治疗没有固定的方法,辨证是基础,一般在急性期多考虑疏肝利
胆清热祛湿解毒为主,而在疾病的缓和期,一般需要扶助正气,或健脾,或温中,补虚损,扶助正气以驱邪为主。

文章作者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关注我
更多的中医养生文章的分享。

中医偏方验方治慢性胆囊炎

中医偏方验方治慢性胆囊炎

中医偏方验方治慢性胆囊炎1.疾病综述慢性胆囊炎一般是由胆囊结石引起的长期的炎症,导致了胆囊壁变厚,致使胆囊丧失了收缩功能,并不能正常储存和排泄胆汁,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胆囊疾病。

严重时,会导致胆囊萎缩。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胆囊炎多发生于胆结石症的基础上,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和胆固醇代谢失常所引起的,且常为急性胆囊炎的后遗症。

中医理论中认为,慢性胆囊炎属于“胁痛”范畴。

为肝气郁结,失于疏泄,胆失通降,不通则痛,肝胃不和,则嗳气、纳呆,脘腹胀闷。

若湿热蕴结脾胃,熏蒸肝脾,以致肝脾疏泄功能失常,而呈中脘或右胁隐痛、纳呆、口苦等。

2.民间验方⑴法半夏加全瓜蒌治疗慢性胆囊炎张先生患有胃炎,而且还时常厌食,本来他并没有在意,以为胃病患者厌食很正常,但是,最近忽然觉得自己的右侧上腹连着后背有胀痛的感觉,并且莫名其妙地恶心,经常打嗝、胃胀,吃不了油腻的东西。

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胆囊壁增厚,胆囊略缩小,胆囊内可见数个0.2~1.0厘米大小强回声光点。

被诊断为慢性胆囊炎。

医生给他开出了一个中药药方:全瓜蒌、柴胡、白芍各30克,枳实、法半夏、陈皮、槐花各10克,竹茹、黄连各6克,酒大黄(后下),煎服连吃6剂,病情得到基本缓解,然后,医生又开1剂药为,柴胡15克,白芍30克,全瓜蒌30克,继续治疗两个半月后,复查B超胆囊大小正常,其他化验指数也均处正常范围。

⑵鲜藿香加紫雪治疗慢性胆囊炎今年42岁的顾女士,右侧肋骨下常常隐隐作痛,一直连带着后背也跟着不舒服,如此反复发作都已经4~5年了。

这一次发作得十分严重,高烧不退,口干发苦,而且恶心呕吐,厌食油腻。

在当地的医院检查,发现胆囊超声波收缩功能差,诊断为慢性胆囊炎。

顾女士在之后尝试了不少的西药,但都不见好转。

后来朋友建议她去看中医。

中医大夫诊断她这是属于肝火上逆,胃气失和,给开了一剂药方:鲜藿香15克,川黄连3克,金银花30克,茵陈90克,生石膏25克,金钱草60克,赤白芍10克,杏仁10克,当归10克,牡丹皮10克,冬葵子12克,天花粉25克,连翘12克,六一散12克,紫雪3克。

[内科方剂]慢性胆囊炎的中医治疗方剂

[内科方剂]慢性胆囊炎的中医治疗方剂

[内科方剂]慢性胆囊炎的中医治疗方剂
慢性胆囊炎的病因有很多种,这种症状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它的症状表现很是明显,但是有的时候不及时的治疗可能会造成很多的原因。

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治疗慢性胆囊炎中药方剂有哪些?又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慢性胆囊炎中药治疗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
肝经湿热内郁。

治法
疏泄肝热,清解脏腑。

方名
加味柴胡汤。

组成
柴胡9克,黄芩9克,姜半复9克,白芍15克,生姜3片,枳实6克,大黄6克,郁金30克,金钱草30克,大枣5枚。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姜春华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
肝经热甚,胆热犯胃。

治法
疏肝泻热,行气利胆。

方名
柴金汤。

组成
柴胡12克,滑石12克,鸡内金12克,白芍9克,黄芩9克,
半复9克,枳实6克,川军6克,生姜15克,大枣4枚,金钱草24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岳美中方。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相关知识介绍有了一定的了解,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方剂很多,我们也要根据自身的症状选择合适的方法。

以上介绍的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相信会帮到大家。

来源:三九养生堂。

胆囊炎中医治疗方法

胆囊炎中医治疗方法

胆囊炎中医治疗方法
1. 中药治疗:中医认为胆囊炎属于湿热内拥、气滞血瘀的病理过程,主要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行气通络,并镇痛和抑菌。

常用的中药有黄芩、连翘、栀子、板蓝根、葛根、黄连、青黛、苍术、木香、茯苓、丹皮等。

但是在使用中药治疗时应谨慎,因为某些中草药可能会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

2. 饮食调理:饮食在治疗胆囊炎中十分重要。

可以适当降低脂肪饮食、糖类食品、辛辣食物等食物的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和粗粮食品的比例。

此外,建议饮食要温和,不要过饱或过饥,饮食时间要规律。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可以起到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的作用。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等穴位。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迁延不愈时,可采用西医手段配合中医辅助治疗,如经过评估后的抗生素等西药治疗等方法。

在严重肝胆梗阻情况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胆囊炎手术中医治疗方案

胆囊炎手术中医治疗方案

摘要: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西医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胆囊为主。

然而,中医治疗胆囊炎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可以缓解症状、调整体质、预防复发。

本文将从中医理论出发,探讨胆囊炎手术后的中医治疗方案。

一、中医理论概述中医理论认为,胆囊炎的发生与肝、胆、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主要病机为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脾胃虚弱等。

治疗原则为疏肝利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益气。

二、中医治疗方案1. 中药治疗(1)疏肝利胆方:柴胡、白芍、郁金、川芎、枳壳、黄芩、栀子、泽泻等。

具有疏肝解郁、利胆退黄的作用。

(2)清热解毒方:金银花、连翘、黄连、黄芩、蒲公英、茵陈、大黄等。

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的作用。

(3)活血化瘀方:丹参、桃仁、红花、川芎、赤芍、三棱、莪术等。

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4)健脾益气方: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山药等。

具有健脾益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可选用以上方剂加减运用。

一般建议每日一剂,煎服,连服30天。

2. 针灸治疗(1)体针:选取胆俞、肝俞、期门、日月、阳陵泉、足三里等穴位。

采用泻法,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2)耳针:选取胆、肝、脾、胃、肾等穴位。

采用埋针法,每周2次,每次3天。

(3)穴位注射:选取胆俞、肝俞、期门、足三里等穴位。

选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维生素B12等,每周2次,每次3天。

3. 推拿治疗(1)按摩法:采用轻柔的按摩手法,按摩肝、胆、脾胃等穴位,每次30分钟,每日1次。

(2)推拿法:采用推、拿、揉、捏等手法,重点推拿肝经、胆经、脾胃经等经络,每次30分钟,每日1次。

4. 饮食调理(1)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2)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糙米、燕麦、蔬菜、水果等。

(3)适量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4)戒烟戒酒,避免过度劳累。

三、注意事项1. 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2.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慢性胆囊炎奇方妙药5方,民间偏方验方

慢性胆囊炎奇方妙药5方,民间偏方验方

慢性胆囊炎奇方妙药5方,民间偏方验方慢性胆囊炎是胆囊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

本病有时为急性胆囊炎的后遗症,但多数病例以往并无急性发作史。

大多数的慢性胆囊炎都有胆道梗阻或胆汁流通不畅等因素存在。

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随病理变化的程度及有无并发症而表现有所不同,轻者可无症状,一般患者有轻重不同的腹胀、上腹部或右上腹不适感、持续性疼痛或右肩胛区放射性疼痛、胃中有灼热感、嗳气、泛酸,特别是在饱餐后或食油煎及高脂肪食物后加剧。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饮食不节、进食油腻食品、寒温不调、情志不畅及虫积等因素,导致肝胆气滞、湿热壅阻、通降失常而致。

一、白芍、柴胡等治慢性胆囊炎【配方】白芍20克,黄芩、柴胡、元胡、丹参、连翘各15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

【功效】治慢性胆囊炎。

二、黑豆、郁金等治慢性胆囊炎【配方】黑豆100克,鲜牛胆2枚,郁金、枳壳、半夏、木香、白术各30克。

【用法】将药物装入牛胆,待胆汁渗完,焙干,为末。

每日3~4次,每次冲服5克。

【功效】治慢性胆囊炎。

三、玉米须、茵陈等治慢性胆囊炎【配方】玉米须60克,栀子、郁金各15克,茵陈30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

【功效】治慢性胆囊炎。

四、柴胡、郁金等治慢性胆囊炎【配方】柴胡10克,郁金、白芍各15克,青皮5克,香附12克,绵茵陈30克,延胡索、木香各1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疏肝利胆,适用于慢性胆囊炎。

五、连翘、白蔻仁等治慢性胆囊炎【配方】连翘、白蔻仁各10克,板蓝根20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慢性胆囊炎。

胆囊炎中医治疗方法

胆囊炎中医治疗方法

胆囊炎中医治疗方法胆囊炎是指胆囊发生炎症,一般由于胆囊结石引起,也可以是其他原因,如感染或者免疫紊乱。

传统中医认为,胆囊炎属于中焦湿热病邪的一种表现,常常与肝气郁结有关。

中医治疗胆囊炎主要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其他辅助疗法来促进康复。

药物治疗:对于急性胆囊炎,中医治疗首先会考虑解热、消炎和止痛为目的,常用的草药包括黄连、连翘、黄柏、栀子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

对于慢性胆囊炎,一般以调养肝胆气机为主,增强消化功能,常用的中药有柴胡、茵陈、白术、泽泻等。

具体使用哪些中药,以及剂型、剂量等都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配。

饮食调理:对于胆囊炎患者,中医饮食调理非常重要。

首先,要忌食油腻、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炎症病情。

其次,要注意饮食的清淡,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南瓜、花菜、白萝卜等。

此外,中医认为胆囊炎是与肝气郁结有关的,所以要避免情绪激动和长时间的精神紧张,保持心情舒畅也对康复有帮助。

其他辅助疗法:中医还可以通过推拿按摩、艾灸、中药熏蒸等辅助疗法来促进康复。

例如,胆经穴位推拿可以促进胆囊排汁,治疗胆石症和胆囊炎有一定的效果。

艾灸则可以通过温热作用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对于缓解炎症疼痛也有一定效果。

中药熏蒸可以通过吸入草药的香气,通过呼吸道和皮肤渗透,起到养护和疗效的作用。

总结起来,中医治疗胆囊炎主要以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其他辅助疗法为主。

但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胆囊炎仅作为辅助疗法,不能替代西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因此,在接受中医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应该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西医和中医的治疗建议,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对于胆囊炎的治疗也应该加强自我护理,避免诱发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减少疾病复发的风险。

慢性胆囊炎中医治疗方法

慢性胆囊炎中医治疗方法

慢性胆囊炎中医治疗方法●慢性胆囊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预防为上:1.注意饮食。

食物以清淡为宜,少食油腻和炸,烤食物。

2.保持大便畅通。

六腑以通为用,肝胆湿热,大便秘结时,症状加重,保持大便畅通很重要。

3.要改变静坐生活方式,多走动,多运动。

4.要养性。

长期家庭不睦,心情不畅的人可引发或加重此病,要做到心胸宽阔,心情舒畅.●慢性胆囊炎中医治疗方法中医认为,胆囊炎,乃属中医“胆胀”、“胁痛”、“腹痛”、“黄疸”等范畴,因湿、热、瘀结肝胆,风寒湿热,肝胆脏腑功能失调,饮食劳倦,情志郁结所致病。

风气通于肝,人体感受风邪,风为百病之长,寒温失调,气机不畅,阳气阻遏,枢机不利,导致邪热内蕴肝胆,阻遇脾胃,影响脾胃升降功能失调。

中医辨证食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肝胃郁热型:主要表现胁肋疼痛、胃脘胀满灼痛,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或数。

当以疏肝泄热,行气止痛为治,可选用下列饮食治疗方。

1.牛蒡炒肉丝:牛蒡子10克,猪瘦肉150克,胡萝卜丝100克,调味品适量。

将牛蒡子水煎取汁备用。

猪肉洗净切丝,用牛蒡子煎液加淀粉等调味。

锅中放素油烧热后,下肉丝爆炒,而后下胡萝h及调味品等,炒熟即成,每日1剂。

2.金币竹叶粥:金币草30克,竹叶10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

将金币草、竹叶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

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两沸即成。

每日1剂。

饮食停滞型:主要表现为胁肋疼痛、胃脘胀满,或恶心欲呕、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

当以理气消食、和胃导滞为治,可选用下列饮食治疗方。

1.山楂山药饼:山楂、山药、白糖各适量。

将山楂去核,同山药共蒸熟,冷后加白糖搅匀,压为薄饼服食,1日1剂。

2,干姜胡椒砂仁肚:干姜、胡椒、砂仁各6克,肉桂、陈皮各3克,猪肚1个,调料适量。

将猪肚洗净,诸药布包,加水同煮至猪肚烂熟后,去渣取汁饮服,猪肚取出切片,调味服食,2日1剂。

瘀血停滞型:主要表现为胁肋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胃脘胀满疼痛、舌质紫暗、脉涩。

治慢性胆囊炎用这个中药方八成有效

治慢性胆囊炎用这个中药方八成有效

治慢性胆囊炎用这个中药方八成有效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的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多为慢性起病,也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日久而成。

临床研究采用中药汤剂治疗脾虚型慢性胆囊炎4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46例病例全部来自医院门诊中符合本病诊断标准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其中男21例,女25例;年龄20~65岁;病程1~3年12例,3~5年34例。

中医诊断标准:胁肋胀闷反复发作,嗳气则舒,食少,饮食稍有油腻则胀闷加重,肢倦乏力,大便时溏,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辨证属脾虚型。

证候观察指标:中医证候积分为右胁疼痛的发作次数以及疼痛、倦怠乏力、急躁易怒、恶心呕吐、口苦纳呆的轻、中、重度分别标记0、2、4、6分。

治疗方法处方:黄芪、生牡蛎(先煎)各30克,炒白芍20克,党参、柴胡、当归各12克,香附、炒枳实、茯苓、黄芩各10克,法半夏、干姜、甘草各5克。

加减:口干口苦者,加山栀子、胆南星各6克;脘痞呕恶者,加厚朴、砂仁(后下)各6克;厌食食欲差者,加炒山楂、炒神曲、炒麦芽各12克;大便不通者,加芒硝6克(后下)。

用法:每日1剂,两煎取汁300毫升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

疗程4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食物,戒烟忌酒,并注意防寒保暖,充分休息,调畅情志。

治疗结果治愈18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4.78%。

体会慢性胆囊炎以反复发作的右上腹疼痛或胀满不适并向右肩胛下区放射,伴口干口苦、腹胀、嗳气、恶心等为主要表现,反复发作是其特点,属中医学“胁痛”“胆胀”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嗜食辛辣油腻、饮酒或情志失调诸因素损伤脾胃致使气机郁滞,肝胆脾胃不和,使湿浊不化,湿热蕴结,同时气滞则血行不畅,瘀血内生,日久不愈,瘀血、气滞、湿热互结,形成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机本质。

方中柴胡苦辛微寒,具有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为疏肝要药,并引诸药归于肝胆之经;炒白芍敛阴泄热、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两药伍用,一散一收,可起清肝疏胆、升阳敛阴、解郁止痛之功;枳实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与柴胡配伍,一升一降,加强舒畅气机之功。

治慢性胆囊炎偏方秘方特效方大全

治慢性胆囊炎偏方秘方特效方大全

治慢性胆囊炎偏方秘方特效方大全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的慢性炎症性病变。

胆囊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上多见,尤以肥胖、多产、40岁左右的女性发病率较高,属中医“胁痛”、“胆胀”等病证范畴。

中医认为凡情志不畅、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过食油腻或虫积等,均可导致肝胆气滞,脾失健运,湿热蕴结,影响肝脏疏泄和胆腑通降而发为本病。

长期的湿热不化,胆汁凝结,可形成结石。

胆囊炎可诱发胆石形成,而胆石症又可并发胆囊炎,两者常同时存在,互为因果。

中医辨证特效方1.肝胃不和【症状】右上腹绞痛阵作,疼痛向肩背放射,每因情志变动而加剧,饮食减少,或有口苦、嗳气、恶心、呕吐,舌稍红苔腻,脉弦紧。

【治则】疏肝和胃。

【方药】逍遥散合越鞠丸加减(当归10克、白芍12克、柴胡6克、香附1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川芎6克、栀子6克、炒麦芽15克、甘草5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肝胆湿热【症状】持续性右上腹胀痛,起病急,阵发性加剧,腹肌紧张、拒按,尿少色黄,大便秘结,或身目发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或弦滑。

【治则】疏肝利胆,清利湿热。

【方药】可选用茵陈蒿汤合左金丸加减(茵陈30克、栀子10克、生大黄6克、吴茱萸6克、黄连6克、金钱草30克、郁金15克、薏苡仁30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3.肝阴不足【症状】右上腹疼痛隐隐,甚则痛引肩背,劳累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则】养阴柔肝。

【方药】一贯煎加味(生地黄、枸杞子、沙参、麦冬、白芍、女贞子、墨旱莲各15克,当归、川楝子、佛手各10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秘方偏方方1:取凤尾草15克。

用时捣汁服,每日3次。

5日为1个疗程。

方2:取蒲公英15克。

用时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方3:取白花败酱30克、金沙藤15克、金钱草15克、枳壳9克。

用时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方4:取溪黄草、败酱草各20克。

用时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中医药养生调理肝胆功能改善胆囊炎

中医药养生调理肝胆功能改善胆囊炎

中医药养生调理肝胆功能改善胆囊炎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胆囊内发生炎症,导致胆囊功能障碍。

中医药养生可以对胆囊炎进行调理,改善肝胆功能,减轻炎症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养生调理胆囊炎的方法和技巧。

一、饮食调理饮食是调理胆囊炎非常重要的一环。

首先要避免食用过油、过脂和过重口味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煎炸食物等。

同时,还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加重炎症。

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有助于消化和排毒。

此外,还可以适量摄入一些具有益肝胆的食物,如苦瓜、山楂、茶叶等。

二、穴位按摩中医药认为,通过按摩可以刺激穴位,促进气血流通,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对于胆囊炎患者来说,可以按摩一些与肝胆有关的穴位,如足三里、曲池、太冲等。

按摩这些穴位时,可以使用适量的力度,顺着经络的方向进行按摩,每天进行数次。

这样可以帮助调理胆囊功能,减轻炎症。

三、草药调理中草药在中医药养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胆囊炎患者来说,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利湿胆的草药进行调理。

比较常用的草药有黄芩、黄连、茵陈蒿等,可以煮水喝或者包成草药丸剂进行口服。

在使用草药时,应该遵循中医药的标准剂量和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四、情志调理中医药强调情志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情志的不稳定会导致肝胆功能紊乱,加重胆囊炎的症状。

因此,患者需要调整好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调理情志,如听音乐、阅读、散步等。

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放松身心的方式,如瑜伽、冥想等。

五、生活习惯调理胆囊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调整一些不良习惯。

首先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于劳累,给身体足够的休息。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食。

此外,还要注意保持身体的温暖,避免寒冷和潮湿的环境。

综上所述,中医药养生可以通过饮食调理、穴位按摩、草药调理、情志调理和生活习惯调理来改善胆囊炎患者的肝胆功能,减轻炎症症状。

中医治慢性胆囊炎有妙方

中医治慢性胆囊炎有妙方

中医治慢性胆囊炎有妙方*导读:慢性胆囊炎是一种临床多发病和常见病,西医缺乏有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药物,中医中药辨证诊治慢性胆囊炎有很大的优势。

在临床上应用半……慢性胆囊炎是一种临床多发病和常见病,西医缺乏有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药物,中医中药辨证诊治慢性胆囊炎有很大的优势。

在临床上应用半夏泻心汤和逍遥散并用治疗慢性胆囊炎78例,临床疗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治疗78例,男41例,女37例;年龄24~55岁,平均32.24岁;病程最长者20年,最短1个月,平均12.54 年。

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性右上腹钝痛,伴有右』二腹饱胀不适感。

2.有恶心、嗳气、泛酸、口苦、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厌油腻食物,进食油腻后上述临床症状加重或诱发。

3.体格检查,患者右上腹压痛,莫非征(+)。

4. B超示胆囊增厚,毛糙,萎缩,收缩功能不良,且胆结石小于l厘米。

中医证型属肝气郁滞、湿热内蕴证:右上腹阵发性隐痛,食少,腹胀,倦怠,易怒,舌质暗,苔薄黄而腻,脉弦。

排除标准:排除有胆结石和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及精神病患者。

二、治疗方法处方:当归、党参各12克,柴胡、白芍、白术、金钱草、滑石各lO克,半夏、干姜各6克,黄连、黄芩、炙甘草各4克。

加减:上腹部痛甚、胀满者,加川楝子、枳实各10克,青皮9克;疼痛甚者,加郁金10克;纳食欠佳者,J儿J 炒山楂、炒神曲、炒麦芽各20克。

用法:水煎取液约300毫升,分3 次温服。

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三、治疗效果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症状消火,B 超结果正常,且半年后脂肪诱发试验阴性者为治愈。

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B 超检查明显改善为显效。

症状部分消失,B超检查部分改善者为有效。

症状和B超检查无改善或加重者为无效。

疗效:治愈32例,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仃效率 96.15%:四、体会慢性胆囊炎临床症状以右上腹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多伴有背部发胀、腹胀、恶心、口苦、厌食油腻等临床表现。

慢性胆囊炎的中医药方

慢性胆囊炎的中医药方

慢性胆囊炎的中医药方
*导读:在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或胆囊内浓缩粘液或结石进入胆囊管或胆总管而引起梗阻时,可呈急性胆囊炎或胆绞痛的典型症状。

……
1.疏肝散加减方:
药有柴胡、白芍药、郁金、蒲公英、香附、木香、青皮、陈皮、金钱草,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适用于慢性胆囊炎属气滞型。

2.利胆化瘀:
药有茵陈、柴胡、郁金、莪术、乌梅、大黄组成,每日3次,每次4片,适用于肝郁气滞型。

3.柔肝:
药有生地、何首乌、枸杞子、白芍、陈皮、茵陈、虎杖、生山楂片、鸡内金等,日一剂,水煎服,适用于脾胃虚弱者。

4.柴钱黄金汤:
慢性胆囊炎在中医临床中多属“胁痛”范畴。

认为肝气郁结,失于疏泄,胆失通降,不通则痛,肝胃不和,则嗳气、纳呆,脘腹胀闷。

若湿热蕴结脾胃,熏蒸肝脾,以致肝脾疏泄功能失常,而呈中脘或右胁隐痛、纳呆、口苦等。

药有柴胡、茵陈、金钱草、威灵仙、郁金、栀子、枳实、生山楂片、生大黄,水煎服,日一剂,随症加减,适用于慢性胆囊
炎属湿热者。

5.金铃泻肝汤:
药有川楝子、三七、莪术、乳香、没药、龙胆草、甘草、大黄。

发热者加柴胡、黄芩;有黄疸者加茵陈;呕吐者加半夏;胆结石者加金钱草,日一剂,水煎服。

适用于慢性胆囊感染者。

6.利胆冲剂:
药有大叶金钱草、虎杖、玉米须、生大黄各适量,制成散剂,每日3次,每次1~2包,温开水冲服。

用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上述各家之验方,值得效仿借鉴。

在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或胆囊内浓缩粘液或结石进入胆囊
管或胆总管而引起梗阻时,可呈急性胆囊炎或胆绞痛的典型症状。

『胆囊炎集』慢性胆囊炎的症状-祖传偏方治疗慢性胆囊炎

『胆囊炎集』慢性胆囊炎的症状-祖传偏方治疗慢性胆囊炎

『胆囊炎集』慢性胆囊炎的症状-祖传偏方治疗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的症状是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恶心、嗳气、反酸、腹胀等。

是由急性或亚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或长期存在的胆囊结石所致胆囊功能异常。

在治疗方面采用低脂饮食、利胆、解痉、抗感染等药物治疗。

治疗慢性胆囊炎有效偏方:胆囊清解汤(诸云龙)【组成】柴胡12g,生白芍12g,川棟子10g,延胡索15g,枳壳15g,木香10g,厚朴10g,郁金10g,菌陈15g,黄芩10g,金银花20g,板蓝根20g,生大黄6g,生甘草10g。

【功效】疏肝利胆,清热利湿。

【主治】慢性胆囊炎,属肝胆湿热者。

症见右胁胀满、疼痛、如绞如擎,持续不解,或阵发性加剧,局部拒按;口干口苦,纳呆,便秘,厌食油腻,甚至出现黄疸;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慢性胆囊炎多因湿热内蕴,致使肝失疏泄、胆失通降所致。

本方中柴胡,白芍、川棟子、木香、枳壳、厚朴、郁金疏肝理气;菌陈、黄芩、金银花、板蓝根清热利湿;大黄内泻热积;延胡索行气活血以止痛;甘草和中缓急以止痛。

诸药相合,使湿热得清,肝郁得解,胆气疏通,其病自愈。

【加减】如湿热较重,加龙胆草10g,栀子10g;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0,陈皮10g,便秘者,大黄加至10g,加芒硝10g;疼痛较剧者,加青皮10g,佛手10g,丹参15g,姜黄10g;合并胆结石者,加金钱草30g,海金沙20g,鸡内金20g【点评】本病多因湿热蕴结肝胆,进而导致气滞。

临床上往往是湿热与气滞两者兼有,难以截然分开,只是各有侧重而已。

本方以疏肝利胆与清热利湿并重,经长期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该注意休息,避免受凉。

若出现腹痛、腹胀、发热等不适应及时就诊。

饮食方面需严格控制脂肪摄入量,适量蛋白质的摄入。

禁忌使用刺激性食物和强烈调味品及产气食物。

慢性胆囊炎的中医治疗经验总结慢性胆囊炎大...

慢性胆囊炎的中医治疗经验总结慢性胆囊炎大...

慢性胆囊炎的中医治疗经验总结慢性胆囊炎大...
慢性胆囊炎的中医治疗经验总结
慢性胆囊炎大多以胁下疼痛为主,胀痛,隐痛等。

关于慢性胆囊炎的治疗,多以柴胡剂为主。

如果以胁下胀痛为主,无明显寒热表现的,可用四逆散加香附、青皮、川楝子、延胡索,疏肝理气止痛;
如果胁下疼痛,口苦,咽干,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头晕,大便不干结的,可用小柴胡汤;
如果舌红,苔偏黄,大便干结的,可用大柴胡汤;
伴随有慢性浅表性胃炎、食管炎的,两方均可合用小陷胸汤,再加蒲公英、败酱草;
伴随有胆囊结石的,两方均可加海金沙,鸡内金、郁金、茵陈;
如果以胁下隐痛、胀痛为主,怕冷,大便溏稀,口干、口苦的,可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疼痛反射到背部,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再加枳实;
疼痛日久,合四君子汤以益气、健脾、扶正。

患者胁下痛,大便干,气足冷,舌苔白腻的大黄附子细辛汤证。

#中医# #中药# #胆囊炎# #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五大方法
中医如何治疗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其病位在胆,从病理变化来看,无不涉及到肝、脾、胃的功能改变,可谓肝胆一体,疏通为先,脾胃一体,升降则安。

辨治慢性胆囊炎要掌握利胆必疏肝,肝气疏达则胆腑通畅。

胆病及脾殃胃,使其纳化失司,故上腹饱满,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状尤为多见,治以畅胆和胃,健脾运化相辅相成。

在胆病的发展过程中,诸如气滞,湿热,血瘀或是虚损等病理机制往往不同程度地交织在一起,使病情变得更为复杂,因此按常规治疗一般应从五个方面加以调治。

(一)肝郁气滞:主证:肝郁气滞,胆腑失疏,不通则痛。

胆胃失和则患者以胁痛胃脘痛为主,伴有善怒叹息,恶心嗳气,舌苔薄白或黄,脉弦细或紧。

痛胃脘痛为主,伴有善怒叹息,恶心嗳气,舌苔薄白或黄,脉弦细或紧。

治则:疏肝解郁,活血调胃。

方药:柴胡疏肝汤加减。

药用柴胡、郁金、枳实、白芍药、川芎、延胡索、香附、当归、茯苓、丹参、姜黄、川楝子、陈皮等。

(二)肝胆湿热:主证:湿热蕴聚肝胆,郁而化火;灼伤津液则口苦咽干,嗳腐纳呆,便秘尿赤。

湿热郁久必挟瘀,故患者胁痛拒按,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则:清利肝胆湿热,调和中焦脾胃。

方药:大柴胡汤合薏苡仁汤加减。

药用柴胡、黄芩、半夏、白芍药、枳实、大黄、栀子、薏苡
仁、茵陈、金钱草、鸡内金、全栝楼、白术、竹茹、陈皮等。

慢性胆囊炎长期不愈者仍需轻泻胆热,增强促进胆汁排泄,以助消化功能。

(三)脾肾两虚:主证:慢性胆囊炎反复不愈,病久多有脾肾俱虚证候,加之平时严格忌口,终年以素食为主,故证见面色无华,右胁隐痛缠绵,喜按喜温,食少便溏,心悸晕眩,虚烦少寐,月经不调,舌淡苔白或少苔,脉弦细或虚弱无力等。

治则:健脾补肾。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药用党参、白芍药、山茱萸、茯苓、白术、枸杞子、黄精、砂仁、酸枣仁。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之胁痛、肝胆气结等范畴,可分以下2型辨证施冶。

(四)胆胃不和型:
症见胸肋胀满,暖气频作,忍心呕逆,口苦纳呆,大使不调,右上腹时有隐痛,每遇倩志不遂则诸症加重,舌谈红苔薄白,脉弦。

治宜:疏肝利胆和胃。

可选用:逍遥丸、加味逍遥丸、四逆散、保和丸、木香顺气丸等。

(五)肝胆气结型:症见人右上腹间歇性闷痛或隐痛,并放射右腰背部,常有口苦,恶心,食欲不佳,或食后皖济,每因进食油腻后诸症加重,舌淡,边尖多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弦。

治宜:疏肝利胆散结。

可选用:消炎利胆片、舒肝止痛丸、肝胆炎片、利胆片等。

此外,并发结石的患者可配合服用胆石通、利胆排石片等。

(责任编辑:吴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