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学案
学案1: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题概述】《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五《生态工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生态工程的建设、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使学生理解生态工程的建设的目的及应遵循的原理。
并尝试利用生态工程的原理来构建人工生态系统及解决生态中所面临的问题。
【学习目标】1. 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2. 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3. 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课前预习案【自主学习】具体要求①阅读教材p107-p113②在自习课完成教给老师检查③准备上课前10分钟展示。
一、生态工程的建设1.目的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和的同步发展。
2.特点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多效益、的工程体系。
3.产生原因传统经济模式毁坏水、、土壤和,消耗地球赠给我们的自然资本。
4.生态经济(1)原则:“”。
(2)特点:一个系统产出的,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3)手段:。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1)概念: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和,循环往复,,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
(2)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
(3)实例——无废弃物农业。
2.物种多样性原理(1)内容: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提高系统生产力。
(2)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
(3)实例:①反面:辽宁西部章古台地区的樟子松林,由于没有一条昆虫与其天敌相生相克的食物链,松毛虫肆虐一时。
②正面:由珊瑚虫和某些藻类共生组成的珊瑚礁区,物种繁多,系统稳定。
3.协调与平衡原理(1)理论基础:生物与环境的。
(2)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又称环境容纳量,它是指某种环境所能养活的生物种群的数量。
4.整体性原理(1)理论基础:系统复合体。
(如下图)(2)合理应用: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等系统的影响力。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专题五512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学案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态工程建设,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一、课前预习探究【预习知识】1. 阅读课本P107-P108“资料分析”的内容,思考并完成两则资料后的“讨论”部分提出的问题。
2.阅读课本P109-113内容,初步了解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原理并尝试完成以下知识框架图:【探究问题】1. 查阅报刊资料或者网上搜索人类社会或者佛山本地出现的环境问题,并与同学交流讨论,直观感受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2. 阅读下列材料,以小组的形式结合生态工程的原理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及解决对策制成PPT在课上展示。
材料:贵州省某地的一个小山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特别是当地生长的一种“野刺梨”富含维生素C、营养丰富。
该地靠近省会城市,交通相对便利。
村干部为带领村民快速致富,毁林烧山,大量种植野刺梨树。
同时号召村民大量养猪,并将村里少有的耕地也开发成“别墅”吸引游客。
结果因缺乏有效管理,游客丢弃的大量垃圾和养猪产生的大量粪便无法及时清理而导致环境迅速恶化,短短十年的时间变成了一个臭气冲天、垃圾遍地、无人问津的地方。
野刺梨也因为农药的大量使用,品质下降严重。
曾经的理想却并没有变成现实。
如果是你,可以如何规划来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提示:可从“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对策”和“利用的生态工程原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课中自主——合作探究【课前预习探究报告】以PPT的形式展示本小组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和基于生态工程原理的规划方案。
【课堂讨论与评价】简单记录每组的“解决对策”,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其优缺点,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知识总结与归纳】以文字和箭头的形式总结生态工程设计的大概流程:三、课后应用探究【讨论与评价】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本P113“思考与探究”第3题,画出桑基鱼塘的物质和能量流动途径示意图。
高二生物 实验班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学案 新人教版

高二生物实验班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学案新人教版新人教版教学内容上课总序号编写人刘宏课时1班级使用时间审核人周丽娜学习目标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2、简述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举例说出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的内容。
重点难点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归纳法。
【热点关注】春节前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发生了连续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也给国民敲响了环保的警钟,你认为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如何治理?【课堂互动】一、生态工程的概念1、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论基础):和等学科。
2、手段:、和。
3、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达到和的同步发展。
4、生态工程的特点:生态工程是一类、、的工程体系。
针对练习1、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B、防止环境污染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D、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二、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讨论】资料1、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资料2、你能举出一些农业生产活动对人体健康以及环境造成危害的实例吗?1、建设生态工程的原因是什么?2、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传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或者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
针对练习2、20世纪90年代后期,长江流域经常发生洪灾,究其原因是上游地区对森林的过度采伐,中游围湖造田蓄洪能力锐减,这能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是()A、过度依赖煤、石油等能源B、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考虑生态成本C、过分依赖农家肥,造成土壤结构破坏D、对水资源缺少足够的认识针对练习3、以下选项不属于解决长江洪水泛滥的有效措施:A、以生物措施为主,结合工程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B、“退耕还湖”和改革不合理耕作方式C、大力发展“石油农业”D、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三、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案例:无废弃物农业(阅读109页,图5-1,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来源是;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
学案11: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一、学习目标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2.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3.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重点)生态工程的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难点)三、课前预习知识点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1、生态工程的概念。
人类应用自然、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和调控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并提高生态系统的,追求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2、生态工程的兴起经济的不当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匮乏);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战略思想是;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的新学科是。
3、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的同步发展。
4、生态工程的特点少消耗、、的工程体系。
5、生态经济通过实行“”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
知识点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和,循环往复,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
2、物种多样性原理生态系统的成分,营养结构,自动调节能力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3、协调与平衡原理环境承载力(又称)是指某种环境所能养活的的最大数量。
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超过的限度就会引起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4、整体性原理(1)人类处在一个————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等系统的影响力。
(2)社会习惯、法律制度等也都对生态工程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建立在对系统成分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了解基础之上的整体理论,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必要基础。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1)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考虑系统内部不同组分之间的结构,通过和结构,达到系统功能的目的。
5.1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教案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三

5.1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教案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三《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2、简述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3、举例说出生态工程建设的实例。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2、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教学难点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三、教学过程1、创设生动情境,激活学生学习动机。
教师:讲新课前给同学展示长江流域的洪水照片资料,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渐突出。
请大家结合生活实际,简要分析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灾害。
学生:房屋倒塌,土地被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伤问题……教师:刚才大家发言很踊跃,体会很真切,这些是环境破坏的结果,那除了这些环境问题,同学们还能想到哪些环境问题呢?学生:雾霾、地震、酸雨、冰雪融化……教师:环境问题很严峻而且有是全球性的,可见,爱护环境,人人有责,那么,如何保护环境呢?2、引入生态工程的概念师:1989年联合国会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经济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还要不危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
旨在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的一门新学科——生态工程应运而生。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05右下角的一段文字,思考“生态工程的操作对象?生态工程的目的?原理?特点?”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学生:生态工程的概念: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达到自然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目的。
教师:为什么我们要进行生态工程建设呢?通过下面一个例子我们来了解一下生态工程相比传统经济模式有哪些优点。
分析这两幅图的不同点,哪个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所利用?为什么?学生:图b比图a多了生产者的成分,能量得到充分利用。
高中生物《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教案

高中生物《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生态工程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能够描述生态系统修复和管理的方法;3.掌握生态工程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中的应用。
二、知识概述生态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是研究和应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来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的一种方法。
生态工程可以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减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本课程将从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学习。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一课时:生态工程的概念和基本原理(1学时)1.生态工程的概念–生态工程的定义–生态工程的研究对象2.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生态学原理在生态工程中的应用–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第二课时:生态系统修复与管理方法(2学时)1.生态系统修复的基本方法–生态系统修复的概念–自然修复与人为修复的差异–生态系统修复的步骤和措施2.生态系统管理的方法–生态系统管理的目的–生态系统管理的原则–生态系统管理的方法和措施第三课时:生态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2学时)1.生态工程与环境保护–生态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意义–生态工程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生态工程在土壤保护中的应用2.生态工程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生态工程在湿地恢复中的应用–生态工程在森林恢复中的应用–生态工程在城市生态恢复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介绍生态工程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操作,加深对生态工程的理解;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形成小组,进行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生态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局限。
五、实践环节1.实地考察:带领学生进行生态系统修复项目的实地考察,了解项目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情况;2.实验操作:进行一些与生态工程相关的实验,如土壤修复、湿地植被恢复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工程的基本实践;3.小组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选择一个特定的生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生态工程解决方案。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导学案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各类生态系统中12 循环往复 ,分 层分级利用。 2. 13 物种多样性 原理: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 抵抗力 稳定性。 14 环境承载力 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 15 ____________ (环境容纳量)的限度。 4.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 16 自然、经济、社会 的 整体影响。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1) 17 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 原理:要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改善 系统功能。 (2)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18 比例 关系,使 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 大于 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 19 1+1>2 ”。
南方桑基鱼塘体现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出现严重的问题时,生态工程应运 而生 B.生态工程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C.生态工程以充分利用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D.生态工程力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林业建设中自然系 统与社会、经济系 统的关系问题 桑基鱼塘 珊瑚礁与藻类和 珊瑚虫的关系
整体性原理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 理
4.你能举出系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例子吗? 答案: 豆科作物和固氮菌的共生就是一例。固氮菌为豆科作 物提供氮素,而豆科作物为其提供能量和其他营养,两者的共生使 豆科作物能够在氮素缺乏的土地上生长;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 生长都要受到损害。
第5单元 生态工程 第1课时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1.目的:遵循自然界① 物质循环 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 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② 经济效益 和③ 生态效益 的同步发 展。 2.特点: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④ 少消耗 、多效 益、⑤ 可持续 的工程体系。 3.原因:传统经济模式正在毁坏水、⑥ 大气 、土壤和⑦ 生物资源 ,消耗地球赠给我们的自然资本。 4.生态经济 (1)原则:⑧ 循环经济 。 (2)特点:一个系统产出的⑨ 污染物 ,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 系统的⑩ 生产原料 ,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3)手段: 11 生态工程 。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三专题五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学案设计

生态工程
1.概念: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________________的生态环境进行,对造成_______________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并提高,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目的: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_____________效益和_____________效益的同步发展。
3.特点:①少②多③_____________
4、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从而实现,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
、
小结:
6、提醒:在肯定生态工程的作用,特别是对受损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不要忘记大自然固有的强大的力量;更不能误认为只要有了生态工程,就可以走发达国家“,后治理”的老路。
7.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
(1)“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实验的启示:使我们认识到人与的重要性,深化了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2)发展前景:我们需要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即不但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注重与_ 的结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学案: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导学目标】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2.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3.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自主学习】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1.生态工程(1)涉及的学科知识:包括学、学、学和学等。
(2)运用到的技术手段或方法有:、调控和技术组装。
(3)最终目的:促进人类社会和的和谐发展。
2.生态经济的概念(1)遵循的原则:“”。
(2)特点:使一个系统产出的,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从而实现废弃物的。
(3)重要手段之一:。
(4)模式:实现“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弃物生产体系。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1)含义: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和,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
(2)实例:“”。
2.物种多样性原理(1)内容: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提高系统生产力。
(2)实例①反面:辽宁西部章古台地区的樟子松林,由于没有一条昆虫与其天敌相生相克的,使得偶然滋生的松毛虫肆虐一时。
②正面:由珊瑚虫和共生组成的珊瑚礁区,物种繁多,系统稳定。
3.协调与平衡原理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即某种环境所能养活的的最大数量。
如果生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的限度,就会引起系统的。
4.整体性原理(1)含义: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等系统的影响力。
(2)实例: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及收入等问题。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1)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①含义:生态工程需要考虑系统内部之间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的目的。
②实例:我国南方水网地区的。
(2)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并且实现总体功能大于的效果,即“1+1>2”。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学历案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生态工程的概念,明确其与传统工程的区别。
2、掌握生态工程的五个基本原理,包括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3、能够运用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态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2)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问题。
2、难点(1)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的理解。
(2)综合运用生态工程原理设计简单的生态工程方案。
三、知识梳理(一)生态工程的概念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生态工程与传统工程的区别:传统工程往往忽视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生态平衡,而生态工程则充分考虑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整体性,旨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二)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地球上的物质资源是有限的,但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通过循环再生被反复利用。
例如,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生态系统中的物种越丰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就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物种的多样性,合理搭配种植和养殖的物种,构建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协调与平衡原理在生态工程建设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需要保持协调与平衡。
例如,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需要考虑树种的适应性,不能盲目引进外来物种,以免造成生态入侵;在进行水产养殖时,要根据养殖水体的环境承载力,合理控制养殖的密度和种类,避免过度养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最新人教版选修3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学案

专题 5 生态工程第 18 课时生态工程的基来源理目标导航1. 简述生态工程的观点,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2. 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3. 试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剖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生态经济与生态工程的观点1.生态经济的观点(1)依照的原则:“ ____________”。
(2)特色:使一个系统产出的________ ,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许另一个系统的____________ ,从而实现荒弃物的 ________。
(3)重要手段之一: ____________。
2.生态工程的观点(1)波及的学科知识:包含 ________和________。
(2)运用到的技术手段或方法有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3)最后目的:促使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的和睦发展。
二、生态工程所依照的基来源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1)含义:物质能够在各种生态系统中,进行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 ,周而复始,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停的成效。
(2)实例:“________________ ”。
2.物种多样性原理(1)内容:物种众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拥有较高的__________________ ,能够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________提升系统生产力。
(2)实例①反面:辽宁西部章古台地域的樟子松林,因为没有一条昆虫与其天敌相克相生的________,松毛虫暴虐一时。
②正面:由珊瑚虫和某些藻类共生构成的珊瑚礁区,物种众多,系统稳固。
3.协调与均衡原理办理好 ______与 ______的协调与均衡,需要考虑 ____________ ,即环境所能养活的____________ 的数目。
假如生物的数目超出了必定限度,就会惹起系统的____________。
4.整体性原理(1)含义: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只要考虑到 ________________ 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 ______和 ______ 等系统的影响力。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学案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学案自主学习(一)生态工程1、生态工程的概念:指人类应用_________________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坏的生态环境实行_______________,对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传统生产方式实行改善,并提升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和谐发展。
2、生态工程建设目的:遵循自然界_____________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_____________,达到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同步发展。
3、生态工程特点:少消耗、多效益、_____________。
(二)生态经济概念:主要是通过实行“_____________”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
(三)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原理⑴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
⑵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
⑶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容纳量)的限度⑷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的整体影响。
系统的结构决定原理:要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
⑸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的效果,即“1+1>2”思考探究一、注重生态工程建设阅读资料1讨论:1.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长江上游乱砍滥伐森林,急剧降低,造成大量泥沙淤积河道;中游围湖造田、乱占河道,造成急剧减少。
直接原因:1998年度的罕见降雨。
但这也与度升高、气候异常相关。
2.洪灾的发生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有什么问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的保护,没有考虑生态成本,经济的发展以为代价。
例1.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究竟原因是上游地区对森林的过度采伐,这能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有的问题是()A、过度依赖煤、石油等能源B、资源开发过度,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C、对水资源缺少充足的理解D、过度依赖农家肥,造成土壤结构被破坏例2.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实行改善 B.防止环境污染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 D.促动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阅读资料21.你对“石油农业”是如何理解的?“石油农业”大量使用的生产方式,因对石油等能源有高度的依赖性而得名。
生物学案: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5。
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问题导学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活动与探究1.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原因有哪些?应采取哪些措施?2.洪灾的发生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迁移与应用根据以下材料完成问题.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目前,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田地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活动。
(1)从生态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
(2)“退耕还林(还草)"所依据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____________,其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
(3)保护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是保护森林。
近年来,首都北京等地频繁出现了“沙尘暴”,源头主要是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地区.这说明森林等植被在________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另外,我国在西北植树造林方面依据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原理,要注意树种不要过于单一。
“石油农业”指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机械的生产方式,因对石油等能源有高度的依赖性而得名。
它把农业生产这一复杂的生物过程,变成了简单的机械过程和化学过程。
由于其投入高,产出也高,对粮食安全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它所产生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数量也很庞大,大大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生产力,并造成日益严重的农产品污染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二、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措施活动与探究1.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有哪些不足?2.什么是生态经济?其意义是什么?迁移与应用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的结合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D.生态工程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1)理解“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污染物,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技术,就能够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而且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教学设计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教学设计许昌高级中学朱巧云【教材分析】1.1 教材地位《生态工程》是必修模块“稳态与环境”知识的延伸和应用,“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是本节的核心知识。
建设生态文明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总趋势,高中生担负着祖国未来建设的重任,掌握“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等学科基础知识,及早形成生态文明的观念,对祖国未来建设有重要意义。
1.2 重点、难点分析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提出解决对策是教学的重点;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比较抽象,是本节的一个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1.2 能力目标 1)尝试运用生态工程的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提出解决对策。
1.3 情感目标 1)初步形成物质循环利用、物种多样性、协调与平衡、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关注我国人民在生态工程建设方面的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策略】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包括生态学、系统学和工程学的原理。
前四个原理的理论基础与必修3模块中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种间关系、环境容纳量等内容关系密切,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文信息课外收集整合的有关资料,采用案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体会和理解基本原理,然后再用基本原理尝试分析讨论对案例问题的解决。
在突破“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这个教学难点时,设法找到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通过类比,完成由具体事例向抽象理论的转化,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教学流程】第一阶段: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许昌位于河南省中部,属于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近几十年来淮河流域的水质不断恶化,有一首民谣是这样说的:“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败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身心受害。
”这首民谣可以说真实地反映了淮河水质遭受污染的情况。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导学案(第二课时)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2.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2.教学难点生态工程的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三、课前预习1、协调与平衡原理: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是指。
2、整体性原理:自然生态环境是通过、之间的协同进化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人类也处在一个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
因此,整体性原理就是兼顾和的共同发展。
3、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1)系统的结构决定原理,生态工程需要考虑系统内部不同组分之间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的目的。
(2)系统整体性原理,通过系统各组分的适当比例,实现大于的效果。
探究一1、“西部大开发”是国家为振兴西部而提出的宏观决策,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生态工程建设。
从协调与平衡原理出发,想一想,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防护林建设时,应选择哪些树种?如果在该地区发展畜牧养殖业,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2.桑基鱼塘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水乡,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
试分析桑基鱼塘的物质和能量流动途径。
探究二:1、生态工程的五大原理:课堂练习:1.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自2000年10月开展“南京莫愁湖物理生态示范实验研究”开始,相继引种了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共计10余种,在围隔区内已经形成了以沉水植物为优势的水生植物群落。
试验区内营养盐的浓度得到有效控制,如试验区内氨氮和总氮仅分别为试验区外的1/13和1/5,有效地改善了水质。
(1)此项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制:审核:包科领导:年级主任:使用时间:
专题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
2、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3、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所学的生态工程原理,结合当地的社会发展状况研究当地生态工程的建设方向和途径。
2、分析并评价生态工程的实例,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尝试设计简单的生态工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态工程建设、初步形成物质循环利用、协调与平衡、多样性、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难点:生态工程的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使用说明】
1、依据学习目标,认真预习课本,独立规范完成导学案。
2、预习时对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红色笔标记。
3、学科班长及时将导学案收齐,统计好未交同学的姓名。
4、拓展题不要求平行班同学做。
一、自主学习(不看书不动笔)
㈠、生态工程
1、生态工程建设目的:遵循自然界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
止_________________,达到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同步发展。
2、生态工程特点:少消耗、多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㈡、生态经济
主要是通过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 ________,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
㈢、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原理
1、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____ 。
2、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
3、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
容纳量)的限度
4、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的整体影响。
5、原理
(1)系统的结构决定原理:要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
(2)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的效果,即
“1+1>2”
二、合作探究(不思考不开口)
1
2、基础题:下列哪项叙述完全符合生态经济()
①建立“原料一产品一原料一产品”的无废料生产体系
②在资源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
③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
④先生产后治理,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第一页第二页
3、基础题:《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记载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
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炕土、老墙土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
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①改善了土壤结构②培育了土壤微生物
③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④改变了土壤酸碱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4、基础题:在植树造林工程中,应当特别注意运用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和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系统工程学原理
5、提高题: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
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了生态工程遵循的哪个原理()
A.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6、提高题:豆科植物和固氮菌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生长都要受到损害,这体现了生态
工程的什么原理()
A.系统结构功能的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课后拓展与典题集锦:
1、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2、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光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
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
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
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
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
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
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菌落、种群)。
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营养级。
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所固定的能。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和等原理(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第三页第四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