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金山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广东惠州金山湖某项目定位及物业发展建议报告200页PPT课件

三房
三房套均面积约122平米,低于
四房
存量的平均水平(125.4平米),
五房
说明畅销户型逐渐走小
复式
其他
合计
77
项目价值三:片区产品
南岸、麦地南片区市场上暂无别墅供应
88
项目 分析
项目价值四:地段
项目地段属于南部新城的发散区域,城市感较强,后期发展潜 力较大
南部新 城
99
项目 分析
项目价值五:交通
金山大桥连接东平、水口、金山湖片区;本区域处于城市未来 中轴中央,项目的规划道路与老城区结合,交通便利。
24 24
惠州 市场走量产品特征:
市场
——中等户型产品走量快
10月5日-12日惠城市场销售产品统计
户型
面积
面积比 套数 套数比 套均面积
一房
4760.55
7.46%
110 19.50%
43
二房
9956.01 15.61%
121 21.45%
82
三房 25086.72 39.33%
207 36.70%
22
回顾上次沟通
1、3房户型面积区间差异不大,需要调整、创新、多样化; 2、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140平方的4房户型修改成160-170平方的舒适大 4房。户型面积比例占少量; 3、世联意见:把沿街商业空出部分面积设计成会所,小区配套问题可以在社 区内部消化。 (具体想法是否可行需要参考设计院意见)
本项目基本经济技术参数
占地面积:67414平米
容积率:2.2 建筑密度:30%
计容积率建筑面积:148310.8平米
限高:100米
11 11
项目 项目限制二:环境因素
镇江金山湖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镇江金山湖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意图,顺利实施《镇江金山湖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落实规划分图图则规定的控制要求,提出规划管理及相关的控制标准,特制定本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第二条:文本适用于本次规划的金山湖西片区(详见规划图),面积约 7.1 平方公里范围内各地块和各类用地的土地使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新建及改、扩建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
第三条:文本与镇江金山湖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分图图则同时使用,两者不可分割。
第四条:文本涉及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现有的相关标准、规范,结合金山湖西片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今后的发展制定的,末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江苏省和镇江市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
第五条:本规划经镇江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解释权属镇江市规划局。
第二章土地使用控制第六条:控制框架:金山湖西片区土地利用控制采用分区、街坊、地块三级控制:分区:为确保金山湖西片区的总体功能目标实现而设置的控制功能分区。
整个金山湖西片区分为A、B、C、D分区,各分区对主体功能规模、建设总量、城市或地区公共设施配套、城市或地区公共功能形成与城市景观提出具体的控制要求;街坊:在分区层次下,以城市道路为基础的下一级控制区。
街坊设置以提高规划控制的合理弹性,对街坊内的功能、建筑总量、公共设施、交通组织与景观提出具体的控制要求;地块: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单元,是城市规划建设、土地批租的依据。
地块通过土地使用性质、土地使用强度指标与规划控制措施,对规划区内建设项目进行控制,以形成合理的城市公共系统与环境;控制方式:地块控制为基础,街坊控制为弹性,分区控制为规划技术保障。
1、地块为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控制单元,地块中的规划建设项目不得违反地块规划控制要求;2、土地出让以街坊为单位时,规划建设方应按各地块的规划控制要求进行规划建设。
若规划建设方在满足街坊控制要求的前提下,提出新的街坊详细规划方案,并且能够表明方案对城市功能与环境品质更为有益,通过专家论证与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可按规划方案实施;3、规划实施项目突破街坊控制要求时,城市相关主管部门必须在满足分区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对分区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通过专家论证与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后,各街坊与地块可按新的规划控制要求控制;4、规划实施项目突破分区控制要求时,需要重新进行金山湖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惠州市惠阳三和经济开发区东部片区控制性详细

目录1.规划背景 (2)2.规划位置及范围 (2)3.上层次及相关规划要求 (2)3.1.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3.2. 惠州市惠阳中心城区分区规划(2007-2020) (2)3.3. 惠阳区三和经济技术开发试验区总体规划(修编) (2)4.土地利用现状 (3)4.1. 用地出让现状 (3)4.2. 土地利用现状 (3)5.规划原则 (3)6.现状概况与问题分析 (3)6.1. 现状概况 (3)6.2. 发展条件分析 (4)6.3. 现状存在问题 (4)6.4. 规划对策 (4)7.规划目标 (4)7.1. 功能定位 (4)7.2. 发展方向 (4)7.3. 发展目标 (5)7.4. 建设用地规模 (5)7.5. 人口规模预测 (5)8.用地布局 (5)8.1. 规划结构 (5)8.2. 用地布局.......................................................................................................................... 5 9.地块划分与细分 (7)9.1. 用地分类与构成 (7)9.2. 地块划分与编码 (7)10.地块控制 (7)10.1. 土地使用强度 (7)10.2. 综合控制规划 (8)11.规划实施的措施与建议 (8)附表1:惠州市惠阳经济开发区东部片区地块规划控制指标表 (19)惠州市惠阳区规划建筑设计院1.规划背景1、为了整合资源,统筹发展,2003年6月,惠州市进行了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惠阳撤市改区,惠州都市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城市由沿江发展向沿海发展。
随着惠州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格局从沿江向沿海城市的拓展,使“惠阳-大亚湾”地区的投资区位价值得到迅速提升,毗邻惠澳大道沿线地区的惠阳经济开发区东部片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为了规划与控制好这片土地,发挥其自然生态资源优势,使土地使用价值最大化;同时,为配合惠阳区经济发展和规范项目建设程序特编制本次规划。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惠州市九惠制药厂项目用地征地的预公告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惠州市九惠制药厂项目用地征地的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6.07•【字号】惠府[2006]50号•【施行日期】2006.06.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惠州市九惠制药厂项目用地征地的预公告(惠府〔2006〕50号)根据惠州市、惠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为实施城镇规划建设,经研究,决定对河南岸办事处下马庄村委会金山湖村位于九惠制药厂南面的41.2亩集体土地实行依法征收,并按程序上报审批。
经批准后,用作惠州市九惠制药厂扩建项目建设用地。
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征地范围、权属、面积上述地块位于惠州市九惠制药厂南面的鱼塘及周边未建成地段(具体以征地红线图为准),属金山湖村集体土地,面积41.2亩。
二、补偿标准(一)土地补偿、青苗补偿、安置补助标准按《惠城区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暂行)》三类区非公益性项目用地补偿标准取高限执行。
具体见下表:(二)宅基地按邻近耕地即菜地补偿标准给予补偿,每亩43500元。
(三)宅基地上永久性房屋拆迁补偿标准:1. 符合条件安排宅基地建设房屋的,按《惠城区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暂行)》给予补偿。
2. 实行货币补偿的,参照城市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具体由市国土资源局、市公用事业局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分别制定)给予补偿。
无法达成一致的,按评估价进行补偿。
(四)零星青苗、临时房屋等地上附着物,按《惠城区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暂行)》(青苗及附着物补偿标准部分)执行。
三、上述土地范围内的土地权属单位及青苗等地上附着物权利人,应在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至6月20日止到河南岸国土资源所(联系电话:2500328)办理土地征收补偿登记手续,逾期不办理征地补偿登记的,其补偿以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调查结果为准。
四、本公告发布之日起抢建、抢种的地上附着物不予补偿。
特此公告。
惠州市人民政府二OO六年六月七日。
金山湖中心建筑设计原则及要点分析

金山湖中心建筑设计原则及要点分析叶佳祥【期刊名称】《《建材与装饰》》【年(卷),期】2019(000)024【总页数】2页(P113-114)【关键词】景观布置; 区域规划; 建筑设计【作者】叶佳祥【作者单位】广东呈斯意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惠州 51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321中国目前的城市规划建设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城市人口的比例进一步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商业基础设施需要更加完善,让商业建筑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正因如此,商业项目工程的建设力度越来越大。
但是商业建筑工程其自身需要适合多种领域的运用,并且具有地域特点,这导致在工程规划和施工中会遇到许多阻碍。
1 规划设计原则1.1 功能多样性原则商业建筑需要完成对多种功能的实现,这是促进商业中心区域消费力和消费需求增长的基石[1]。
各种商业基础设施的组合以及商业新形式都能够体现出其丰富的功能。
凭借对各种功能的相互协调,统筹规划,能够缓解原先商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带给消费者更多选择的空间。
同时对各类商业设施进行重组整合,来完成商业设施框架的合理构建,防止某种商店出现集中化导致不正当竞争。
1.2 交通便捷性原则城市交通是商业中心区保持活力和生机、促进商业发展的必要前提,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两者总是发生矛盾和相互促进并存的情况。
一般来说,在城市的中心地段是人流量较大的区域,正因如此,该地段的交通条件才相较其他区域更加完备,这也是促使商业中心区建设的根本原因,然而当这种围绕商业中心产生的车流和人流量不断增长,势必会导致交通拥堵,阻碍其他车辆通行,这是设计师在进行商业区域规划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还有,商业中心区在行人的空间上供给不足,所以需要拓宽空间。
但是步行区又有很多车流,因此在规划步行区中心地带的商业设施时,需要结合实际交通,规划好步行道和机动车道的布置。
从国外的商业设施建设经验中不难看出,一定限度增加商业区的车流可以增加商店的客流。
惠州市惠城区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惠州市惠城区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录⽂本第⼀章总则 (2)第⼆章发展⽬标与功能定位 (3)第三章地块划分及编码 (3)第四章建设⽤地性质控制 (4)第五章建设⽤地使⽤强度控制 (5)第六章道路交通规划 (5)第七章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设施⽤地规划 (7)第⼋章城市设计 (10)图则第⼀章总则第⼀条本规划适⽤范围(以下简称本⽚区)为:惠城外环路以南,莞惠⾼速公路以北,惠⼤⾼速公路以西,惠⼤铁路以东的城市建设⽤地,总⽤地⾯积24.17平⽅公⾥。
第⼆条制订本规划的主要规划依据是:《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报批稿)。
第三条本规划法定⽂件由⽂本和图则构成。
⽂本是指规定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具有法定效⼒的规划条⽂,图则是指反映⽂本内容的规划图纸及相关表格。
⽂本与图则具备同等的法律效⼒,两者应同时使⽤。
第四条本⽚区的⼟地使⽤及⼀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划的有关规定,还应符合国家、⼴东省及惠州市的有关法律、政策、规范相关条款的规定。
第五条本规划所确定的道路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的⽤地范围,可能在详细设计时略有修改,但须报城市规划⾏政主管部门审定。
第六条本规划由惠州市城市规划⾏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如需调整,必须符合《⼴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第七条本规划⾃惠州市⼈民政府批准之⽇起实施。
即⽇起,该地区原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动废⽌。
第⼆章发展⽬标与功能定位第⼋条本⽚区发展⽬标为:依托⾼起点、⾼标准的惠州市体育⽂化中⼼、惠州教育园区以及惠州数码园,将本⽚区发展成为集商业/商务中⼼、体育/⽂化中⼼、⾼等教育园区、城市住区和⾼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体的,服务于惠州市的综合新城。
第九条本⽚区主要有五⼤发展功能,分别是:体育/⽂化、商务/商业、城市住区、⾼等教育、⾼新技术产业。
第三章地块划分及编码第⼗条主要根据道路界线进⾏本⽚区的街坊及地块划分,编号的顺序依次为从西⾄东、由北⾄南。
地块编码采⽤两级编码⽅法,由编制区代码(街坊代码)—地块代码组成。
惠州市惠城区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惠州市惠城区南部新城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本片区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为惠大高速公路、莞惠高速公路、惠南大道、主1号路、主3号路(三环路南延段),各建设地块出入口及内部支路详见图则。
本片区内道路采用网状道路结构,区内道路分为六个等级:(1)高速公路:惠大高速、莞惠高速,红线宽度控制60-80米;(2)快速路:惠南大道、四环路,红线宽度60米;(3)城市主干路:主1号路、主3号路(三环路南延段)、主2号路、主4号路、6号路,红线宽36-60米,双向6~8车道;(4)城市次干路:红线宽32—42米,双向4~6车道;(5)Ι级支路:联系各街坊及组团间的支路,红线宽18—32米;(6)Π级支路:各街坊及组团内部道路,红线宽18米。
南部新城的规划填补了惠城区和惠阳区两个市区主要城区过渡地带城市规划空白的现状,南部新城的规划区域,既是惠城区、惠阳区两大主城区城市中心的延伸,也是相对较为独立的一个崭新城市区域。
南部新城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是连接各城区的重要交汇点《惠州市惠城区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出,南部新城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广东省区域空间的资源结构性变化,使得惠州市成为区域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
在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建成投产、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迅猛的条件下,惠州市域经济发展重点正向南调整,这也使得南部新城成为惠城区及惠阳区(包括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向连接陈江仲恺地区惠东的重要节点。
在惠州城市总体规划平面图中,南部新城正好处在惠州的中心位置。
南部新城规划是市政府历年来首次对惠城区和惠阳区的中间地带进行详细规划。
惠城区和惠阳区两大主城区存在很多优势互补的方面,两个主城区的发展呈现出“向心力”。
南部新城规划的出台,将有利于整个惠州城市资源的整合和升级。
此外,南部新城将成为惠州城市发展南北走廊的重要衔接点,是惠州城市“南进北拓”的重要跳板。
根据惠州城市总体规划,惠州主要由四大城市次区域组成,即分为惠城、惠阳-大亚湾、陈江-仲恺和北部山区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第一章总则

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确定的惠城组团(市中心区、惠城外围组团),包括桥东、桥西、龙丰、江南、江北、河南岸、小金口、水口街道办,汝湖(不含原仍图镇部分)、马安、三栋镇,规划面积约558.4平方公里。
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规[2005]146号);(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5)《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2005)(6)《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技术要求》(JG/T191-2006)(7)《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2013);(8)《广东省社区体育公园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粤建规(2013)115号);(9)《广东省社区体育公园规划建设指引》(征求意见稿);(10)《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11)《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07);(12)《惠州市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13)《惠州市社区体育公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14)《惠州市(惠城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15)《惠州市区绿道网专项规划(2010-2012)》;(16)《金山河水清岸绿工程规划》;(17)《青年河水清岸绿工程规划》;(18)惠城区内已批准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划及公园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等。
三、规划原则(一)因地制宜,有序推进。
社区体育运动场所建设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环境条件和地方文化特色,注重分类指导,合理安排规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提高标准,但要量力而行,并按计划有序推进。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社区体育运动场所建设必须从当地市民需求出发,并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功能特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三)整合资源,有效利用。
社区体育运动场所建设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建设用地资源,尽可能接近社区人员流动密集场所,并与绿道“公共目的地”建设相结合,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
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设计

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设计根据《惠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草案),金山湖片区是我市海绵城市重点建设区,也是我市申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示范区。
本项目位于金山湖片区数码园北区,围绕海绵城市这一理念,本次需要对环湖二路、纵六路、纵七路和金湖路建设道路进行低影响开发设计。
1、工程场地现状及项目设计条件分析拟建道路现状主要为果树林、苗林、鱼塘、荒地等,部分路段为居住用地,其中环湖二路南段北侧紧靠金山湖,现状莲塘布河道分别穿越环湖二路南段、纵六路、纵七路和金湖路。
根据设计道路断面形式,道路分为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或树池,根据《惠州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技术导则》,市区道路雨水控制与利用形式应以调蓄排放为主,结合道路绿化带和道路红线外绿地优先设计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带、雨水湿地等设施。
2、项目低影响开发控制规划目标及指标要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控制目标应包括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年径流污染控制目标、排水防涝标准和雨水资源利用率等。
1)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应综合考虑区域海绵城市相关规划和现状、开发强度与建设阶段等因素确定,取值范围应为60%~75%。
2)年径流污染控制目标:年径流污染控制率应结合区域内建设情况、用地性质、水环境质量要求、径流污染特征等合理确定。
城市建成区年径流污染控制率规划目标应不低于60%。
3)排水防涝标准: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 年版),中心城区内涝防治重现期为30年,其他地区为20 年;居民住宅和工商业建筑物的底层不进水;保证道路中单向至少一条车道的积水深度不超过15cm。
4)雨水资源利用目标:建设项目的雨水收集回用规模应根据项目的雨水用途、用量、收集范围、水质状况等进行优化设计,确定最优的雨水收集回用规模,并按国家和地方相关规范标准规划设计。
3、海绵体方案设计(1)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类型选用海绵型道路的低影响开发设施主要包括渗透设施、储存设施、调节设施、传输设施、截污净化设施等五大类设施。
惠州市惠城区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1)

惠州市惠城区南部新城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本片区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为惠大高速公路、莞惠高速公路、惠南大道、主1号路、主3号路(三环路南延段),各建设地块出入口及内部支路详见图则。
本片区内道路采用网状道路结构,区内道路分为六个等级:(1)高速公路:惠大高速、莞惠高速,红线宽度控制60-80米;(2)快速路:惠南大道、四环路,红线宽度60米;(3)城市主干路:主1号路、主3号路(三环路南延段)、主2号路、主4号路、6号路,红线宽36-60米,双向6~8车道;(4)城市次干路:红线宽32—42米,双向4~6车道;(5)Ι级支路:联系各街坊及组团间的支路,红线宽18—32米;(6)Π级支路:各街坊及组团内部道路,红线宽18米。
南部新城的规划填补了惠城区和惠阳区两个市区主要城区过渡地带城市规划空白的现状,南部新城的规划区域,既是惠城区、惠阳区两大主城区城市中心的延伸,也是相对较为独立的一个崭新城市区域。
南部新城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是连接各城区的重要交汇点《惠州市惠城区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出,南部新城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广东省区域空间的资源结构性变化,使得惠州市成为区域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
在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建成投产、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迅猛的条件下,惠州市域经济发展重点正向南调整,这也使得南部新城成为惠城区及惠阳区(包括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向连接陈江仲恺地区惠东的重要节点。
在惠州城市总体规划平面图中,南部新城正好处在惠州的中心位置。
南部新城规划是市政府历年来首次对惠城区和惠阳区的中间地带进行详细规划。
惠城区和惠阳区两大主城区存在很多优势互补的方面,两个主城区的发展呈现出“向心力”。
南部新城规划的出台,将有利于整个惠州城市资源的整合和升级。
此外,南部新城将成为惠州城市发展南北走廊的重要衔接点,是惠州城市“南进北拓”的重要跳板。
根据惠州城市总体规划,惠州主要由四大城市次区域组成,即分为惠城、惠阳-大亚湾、陈江-仲恺和北部山区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惠城区金山湖片区城市建设项目征收集体土地的房屋拆迁补偿

惠城区金山湖片区城市建设项目征收集体土地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实施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10〕15号)以及《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96号)以及《惠州市加强建设项目征地拆迁管理规定》(惠府令第86号)、《惠州市加强建设项目征地拆迁管理补充规定》(惠府〔2015〕174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结合本项目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征收集体土地范围惠州市人民政府于2013年3月20日发布《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惠城区金山湖片区城市建设项目用地征地的预公告》(惠府〔2013〕28号),依法征收位于惠城区河南岸街道办事处金山湖片区湖山村集体土地,面积约为170.41亩,土地四至范围:东南面为金山河,西北面为湖山村委会上吕、下吕村民小组老村庄。
并对征地范围内的房屋、建(构)筑物实施拆迁补偿(具体范围以征地红线图为准)。
二、组织实施惠城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本项目征收集体土地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工作。
市国土资源局惠城区分局负责组织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签约工作。
河南岸街道办事处为本辖区征收集体土地的房屋拆迁实施单位,承担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具体工作。
三、房屋分类本方案所称房屋是指有建筑基础,有完好的外墙和屋盖,层高在2.2米以上,已安装门、窗、水、电等设施设备,具备居住使用条件的永久性建筑物。
根据征收集体土地涉及的被拆迁房屋具体情况,被拆迁房屋分类如下:(一)有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的住宅房屋。
(二)有房产证的住宅房屋。
(三)有土地使用证和规划许可证的住宅房屋。
(四)有当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在1990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实施前颁发的市区规划区范围内集体土地的《土地使用通知书》、《建房许可证》等许可文件的住宅房屋。
惠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惠城区、仲恺高新区)

惠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惠城区、仲恺高新区)文本˙公示征求意见稿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二〇一六年十一月目录目录 (I)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 (5)第三章海绵城市总体建设思路与空间布局 (8)第四章海绵城市建设分区与管控要求 (14)第五章海绵城市系统规划 (27)第六章海绵城市设施建设指引 (44)第七章海绵城市重点建设区规划 (54)第八章保障措施与实施建议 (68)附则 (73)名词解释 (7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指导和推进惠州市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住建部《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建规[2016]50号),结合惠城区、仲恺高新区实际,特编制《惠州市(惠城区、仲恺高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下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本次规划以惠城区、仲恺高新区作为规划区域,总面积约为1480平方公里,现状人口约164万人。
第三条规划原则绿色发展、生态优先。
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海绵城市建设始终,维育惠州“山水基质、蓝绿廊道、多点分布”的海绵空间结构,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修复水生态,涵养水资源,维护城市良好的生态功能。
规划引领、系统布局。
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优化顶层设计,加强系统布局,强化规划管控,切实提高惠州海绵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统筹建设、协调推进。
把海绵城市建设与其他各类建设项目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确保海绵城市建设各项目标要求落地。
明确惠州市相关部门的主要任务与责任分工,统筹协调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试点示范、有序实施。
因地制宜,加强试点示范,分类、分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建立惠州海绵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储备制度,明确项目滚动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积极稳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惠州市两江四岸城市设计》(草案) y

示稿《惠州市两江四岸城市设计》(草案)2019年11月公示稿一、项目范围本项目位于广东省惠州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范围为东江剑潭至汝湖段两岸、西枝江东平至惠大高速段两岸,总面积约5240公顷,其中陆域面积约2740公顷,水域面积约2500公顷。
研究范围为东江和西枝江向岸边延伸2-5km,陆域面积约115.8k ㎡。
图1规划范围图二、设计愿景本次规划在大湾区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结合惠州追求卓越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的发展要求,在回应既有规划的定位目标的基础上,结合两江四岸地区的山水本底、城市特质,提出未来惠州市两江四岸的总体愿景目标为:大湾区山水客厅,花园里创智城脊。
公示稿三、总体设计总体城市设计,由结构设计与四项分系统设计构成。
(一)结构设计关注一:引导城市公共功能回归蓝绿秩序,重构山水形胜格局设计重点关注两江四岸片区山水特色的延展,借山理水、识别滨江山水空间特质,尤其是标志性山峰、山脊线、江河湖泊,通过造景手法,整合、梳理形成新的山水形胜格局。
同时,预控开敞廊道或连通山水的低密度发展廊道,形成融合山水与城市组团、全面感知山水形胜的空间格局。
图2两江四岸片区山水格局示意图关注二:核心景观与价值功能板块耦合,高端创新要素向滨江集聚识别高价值地区,选择河流交汇、弯曲变化、洲岛等景观特征明显地区,作为价值潜力高地。
植入功能,造景塑形,利用不同段落的空间条件,塑造核心景观以及相匹配的核心功能,沿江营造多个具有区域景观特色吸引力的公共活力中心。
关注三:江城一体、两岸互动,构建以江为脊的公共生活脉络江城一体,依托公共核心,结合通江的公共空间廊道,构建以江为脊梁的公共生活脉络。
两岸互动,与现有发展脉络整合,形成依托不同江景的板块格局,发展服务未来的不同城市产品。
公示稿图3两岸一体、拥江发展关系示意图由此,重塑两江四岸的骨架与秩序,构建“山水汇聚、六心拥江、十脉连城、多点串联”的两江四岸片区总体结构。
图4两江四岸总体结构图在此总体结构下,这里也将构建起“山水花园城区,岭南韵味的水乡园林”的整体风貌意象。
惠州市金山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一章总则1.1 规划依据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规[2005]146号)、《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号)、《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报批稿)、《惠州市综合交通规划(2005—2020)》、《惠州市城区防洪排涝规划》、《惠州市河南岸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报批稿)、国家、省、市有关法规和规范、其它部门相关文函和会议纪要。
1.2 规划原则本规划依照的原则是:尊重上层次规划、创造最优整体效益、弹性发展和重视可操作性。
1.3 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南四环路、惠南大道、南岸路、白泥一路和西枝江围合的区域,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6.44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区西部约3平方公里的用地属于《惠州市河南岸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范围,本次分区规划不再规划研究,仅在最后成果的《土地利用规划图》中反映该部分内容。
1.4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07~2020年。
第二章功能定位和规模2.1 功能定位本规划区的功能定位为以居住为主、商业和休闲娱乐为辅的发展区。
2.2 规模2.2.1 人口规模规划控制人口规模为15.5万人。
2.2.2 用地规模本次规划用地面积为1353.79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1170.18公顷,占本次规划用地面积的86.44%。
第三章用地布局规划3.1 布局结构采用“一个中心,一条风光带、一个休闲娱乐区和三个居住社区”的空间布局结构。
其中“一个中心”是指结合南部新城中心体育场在四环路北部规划市级公共设施用地,形成规划区的中心;“一条风光带”是指充分利用西枝江的自然环境优势,形成西枝江滨江风光带;“一个休闲娱乐区”是指结合规划的金山湖公园形成休闲娱乐区;“三个居住社区”是指金山A区、金山B区和金山C区。
惠州市金山湖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一、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南进北拓,东西伸延”的城市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南部新城金山湖片区发展,科学规划建设金山湖公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编制金山湖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二、规划依据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C、《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D、《城市绿化条例》E、《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F、《惠州市金山分区规划(2006-2020)》G、《惠州市金山湖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H、《惠州市金山湖公园总体规划》(方案)I、《关于在金山湖片区建设东湖公园的议案》J、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形图、影像图等资料K、其他资料。
三、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以国家和省市各项法规、条例和行政规章为准绳,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为根本,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合理地提高蓄洪抗洪能力。
2、生态优先: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合理开发,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稳定可持续发展。
3、因地制宜:结合基址的自然地理特征,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合理布局各类设施项目,引导功能空间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4、整体协调:兼顾城市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的相协调,尽可能满足生态保护和城市建设以及未来发展的需求。
四、规划范围和用地面积金山湖公园是以金山湖为依托的环状公园,由金山片区的环湖一、二路(西枝江老河道外侧)和环岛路、西枝江¬南岸路围合而成。
金山湖公园规划的具体范围包括金山湖、冷水坑水面、河桥水面、莲塘布水面及其两侧和西枝江南岸的滨水绿地,规划总用地面积约363.8公顷,其中陆地面积约183.8公顷,水域面积约180公顷。
五、规划性质与规划目标规划性质:金山湖公园是以亲水休闲、绿道康体、生态保育、民俗活动和水上运动为主要功能的多功能综合性滨水公园。
规划目标:把金山湖打造成景致独特、文化内涵丰富、国内一流的多功能综合性滨水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惠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图集

惠州市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方案
图集
2017年3月
图纸目录
图纸编号图名数量
1 示范区区位图 1
2 示范区下垫面用地分析图 1
3 示范区高程坡度分析图 1
4 示范区建设分区图 1
5 示范区重点建设项目分布图 1
6 居住小区典型设计图-金山湖花园2区 2
7 居住小区典型设计图-金山湖花园3区 3
8 公共建筑典型设计图-河南岸汽车站 1
9 公共建筑典型设计图-河南岸中心小学 4
10 市政道路典型设计平面及断面图 4
11 市政道路典型设计大样图 5
12 金山湖公园典型海绵设计图 2
13 金山湖景观改造总平面布置图 1
14 示范区新建雨水管网平面布置图 1
15 示范区新建污水管网平面布置图 1
16 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图则25
I 修复改进区
A-A 断面
A B-
B 断面
B
B
C-C 断面
C
C。
惠州市惠城区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惠州市惠城区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规划适用范围(以下简称本片区)为:惠城外环路以南,莞惠高速公路以北,惠大高速公路以西,惠大铁路以东的城市建设用地,总用地面积24.17平方公里。
第二条制订本规划的主要规划依据是:《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报批稿)。
第三条本规划法定文件由文本和图则构成。
文本是指规定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具有法定效力的规划条文,图则是指反映文本内容的规划图纸及相关表格。
文本与图则具备同等的法律效力,两者应同时使用。
第四条本片区的土地使用及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划的有关规定,还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及惠州市的有关法律、政策、规范相关条款的规定。
第五条本规划所确定的道路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的用地范围,可能在详细设计时略有修改,但须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定。
第六条本规划由惠州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如需调整,必须符合《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第七条本规划自惠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实施。
即日起,该地区原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自动废止。
第二章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第八条本片区发展目标为:依托高起点、高标准的惠州市体育文化中心、惠州教育园区以及惠州数码园,将本片区发展成为集商业/商务中心、体育/文化中心、高等教育园区、城市住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一体的,服务于惠州市的综合新城。
第九条本片区主要有五大发展功能,分别是:体育/文化、商务/商业、城市住区、高等教育、高新技术产业。
第三章地块划分及编码第十条主要根据道路界线进行本片区的街坊及地块划分,编号的顺序依次为从西至东、由北至南。
地块编码采用两级编码方法,由编制区代码(街坊代码)—地块代码组成。
第十一条本片区总共分为26个编制区(街坊),由448个地块组成。
第十二条本规划所确定的地块界线,并不一定代表确实的用地红线范围,在详细的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地块进行合并或细分。
第四章建设用地性质控制第十三条依据本片区的功能定位,确定本片区的主要土地用途为:体育、文化娱乐、商业、居住、教育、工业等。
惠州规划局-惠州市江东分区规划

惠州市江东分区规划第一章总则1.1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规[2005]146号)(3)、《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号)(4)、《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6)、《广东省防洪(潮)标准和治涝标准》(粤水电总字[1995]4号)(7)、《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07)(8)、《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9)、《惠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10)、《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报批稿)(11)、《惠州市近期建设规划(2005-2010)》(12)、《惠州市区综合交通规划(2005-2020)》(13)、《惠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14)、《惠州市惠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2004-2015)》(15)、《惠州市惠城中心区排水规划(2006-2020)》(16)、《惠州市城镇燃气专项规划(2007-2020)》(报批稿)(17)、《惠州市加油站发展布点规划(2006-2010)》(18)、《惠州市环境保护规划》(报批稿)(19)、《惠州市区两江四岸景观及旅游线路规划(2006-2020)》(20)、《惠州市东江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1)、《惠州市水口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2)、《惠州市桥东上东平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1.2 规划原则尊重上层次规划、创造最优整体效益、弹性发展和重视可操作性。
1.3 规划范围由东江、新开河、西枝江和规划的四环路围合的区域,规划总面积约为60.96平方公里。
1.4 规划期限2007-2020年。
第二章功能定位和规模2.1 功能定位以居住为主,商贸、工业为辅的综合发展区。
2.2 规模2.2.1 人口规模规划控制人口规模为50万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9
1.9
地
0.16%
G
绿地
313.46
26.79%
6
G1
公共绿地
277.4
23.71%
G2
生产防护绿地
36.06
3.08%
小计
城市建设用地
1170.18
100.00%
E
水域和其他用地
183.61
不计入城市建设用地
7
E1
水域
84.11
滩涂绿地
99.5
规划总用地面积
1353.79
第四章 “三线”控制
4.1.1 城市黄线是指规划确定的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 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主要包括:城市公共汽车首末 站、大型公共停车场等城市公共交通设施;污水泵站等污水处理设施;垃圾转运 站等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瓶装燃气供应站、燃气加气站等城市供燃气设施;变电 站、高压线走廊等城市供电设施;消防站等城市消防设施;防洪堤、排涝站等城 市防洪设施。城市黄线控制的用地面积为 34.83 公顷,主要位于 JS-5 、JS-7、JS-8 、 JS-9 、 JS-11 、 JS-16、JS-17、 JS-23、JS-24 、JS-25、JS-26 、JS-27 和 JS-28 号地块中。其中, JS-5 号地块城市黄线控制的用地面积为 0.99 公顷, JS-7 号地 块城市黄线控制的用地面积为 1.54 公顷, JS-8 号地块城市黄线控制的用地面积 为 0.42 公顷, JS-9 号地块城市黄线控制的用地面积为 0.51 公顷, JS-11 号地块 城市黄线控制的用地面积为 0.50 公顷,JS-16 号地块城市黄线控制的用地面积为 2.39 公顷, JS-17 号地块城市黄线控制的用地面积为 3.97 公顷,JS-23 号地块城 市黄线控制的用地面积为 1.80 公顷, JS-24 号地块城市黄线控制的用地面积为 0.54 公顷, JS-25 号地块城市黄线控制的用地面积为 0.53 公顷,JS-26 号地块城 市黄线控制的用地面积为 0.97 公顷, JS-27 号地块城市黄线控制的用地面积为 0.79 公顷, JS-28 号地块城市黄线控制的用地面积为 10.09 公顷。惠沙堤控制面 积为 8.35 公顷,排涝站控制面积为 1.26 公顷。城市黄线的管理按《城市黄线管 理办法》(建设部令第 144 号)执行。
地。
3.3.4 规划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为 9.15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0.78%,包
括供应设施用地、交通设施用地、环境卫生设施用地和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3.3.5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面积为 214.87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
18.36%。
3.3.6 规划绿地面积为 313.46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26.79%,包括公共
留居住用地 13.92 公顷,自留工商用地 11.01 公顷;安排高布村自留居住用地 6.78
公顷,自留工商用地 5.44 公顷;安排湖山村自留居住用地 7.16 公顷。
3.3.3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面积为 77.35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6.61%,包
括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文化娱乐用地、体育用地和其他公共设施用
第一章 总 则
1.1 规划依据
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规[ 2005]146 号)、《城市用地分类与规 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90)、《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T 85-2002 )、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建规 [2002]218 号)、《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报批稿)、《惠州市综合交 通规划( 2005— 2020)》、《惠州市城区防洪排涝规划》、《惠州市河南岸片区 控制性详细规划》、《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报批稿)、国家、省、市 有关法规和规范、其它部门相关文函和会议纪要。
C4
体育用地
9.91
0.85%
C5
医疗卫生用地
6.42
0.55%
C9
其他公共设施用地
2.99
0.26%
4
S
道路广场用地
214.87
18.36%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9.15
0.78%
5
U1
供应设施用地
2.05
0.18%
U2
交通设施用地
3.44
0.29%
U4
环境卫生设施用地
1.76
0.15%
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用
1.2 规划原则
本规划依照的原则是:尊重上层次规划、创造最优整体效益、弹性发展和重 视可操作性。
1.3 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南四环路、 惠南大道、 南岸路、白泥一路和西枝江围合的区域, 规划总用地面积约 16.44 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区西部约 3 平方公里的用地属于 《惠 州市河南岸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范围,本次分区规划不再规划研究,仅在最 后成果的《土地利用规划图》中反映该部分内容。
3.2 用地功能分类
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90)和《城市绿地分 类标准》( CJJ/T 85-2002 )对该区的用地进行功能分类,以中类为主,规划增加 了村民建设用地(包括村民自留居住用地、老村庄用地、村民自留工商用地和村 民拆迁安置用地)、中小学用地和滩涂绿地这几类用地类别,这些用地分类的名 称仅限于本规划使用。
第三章 用地布局规划
3.1 布局结构
采用“一个中心,一条风光带、一个休闲娱乐区和三个居住社区”的空间布 局结构。其中“一个中心”是指结合南部新城中心体育场在四环路北部规划市级 公共设施用地,形成规划区的中心;“一条风光带”是指充分利用西枝江的自然 环境优势,形成西枝江滨江风光带;“一个休闲娱乐区”是指结合规划的金山湖 公园形成休闲娱乐区;“三个居住社区”是指金山 A 区、金山 B 区和金山 C 区。
1.4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 2007~2020 年。
第二章 功能定位和规模
2.1 功能定位
本规划区的功能定位为以居住为主、商业和休闲娱乐为辅的发展区。
2.2 规模
2.2.1 人口规模 规划控制人口规模为 1353.79 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 1170.18 公顷, 占本次规划用地面积的 86.44%。
3.3 土地利用规划
3.3.1 规划居住用地总用地面积为 452.77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 38.69%。规 划二类居住用地面积为 417.02 公顷。规划三个居住社区:即金山 A 区、金山 B 区和金山 C 区。
3.3.2 规划村民建设用地面积为 102.58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8.77%, 包括老村庄用地、村民自留居住用地、村民自留工商用地和村民拆迁安置用地。 规划自留居住用地 27.86 公顷,自留工商用地 16.46 公顷。其中,安排冰塘村自
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R
居住用地
452.77
38.69%
1
R2
二类居住用地
417.02
35.63%
中小学用地
35.75
3.06%
2
村民建设用地
102.58
8.77%
C
公共设施用地
77.35
6.61%
C1
行政办公用地
28.99
2.48%
C2
商业金融业用地
19.31
1.65%
3
C3
文化娱乐用地
9.73
0.83%
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其中规划公共绿地面积为 277.40 公顷。
3.3.7 规划区内的基本农田保护用地在没有置换成建设用地之前,不得进
行任何非农业的开发建设活动,基本农田保护用地置换后用地性质按此规划执行
3.3.8 规划具体指标详见下表。
规划用地汇总表
表 3-1
序号 用地代号
用地名称
面积 ( 公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