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美国战略理论创新的历史总结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与全球战略
电影中展现的美国史系别:计算机系班级:师范二班学号:2013151217姓名:孙长青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与全球战略摘要;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第二阶段,面对危机与“通胀”,经过调整,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第三阶段,通过调整政策,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其次,二战后,西欧受到重创,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成由美国和苏联主导的两极格局。
强大的军事与经济实力使得美国致力于构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和政治体系,制定全球争霸战略。
关键词;美国经济二战后全球战略一、战后的美国经济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及其特点。
第一,美国的经济发展。
二战后的美国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
在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转变之后,美国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上述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增长。
从1955至1968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
虽然在同一时期西欧各国和日本的整体经济增长速度赶上了美国(法国为5.7%、联邦德国为5.1%、日本为7.2%、英国为2.8%),但是战后美国经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仍占有优势地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美国经济曾经出现连续106个月的持续增长,这一记录直至90年代出现所谓的“新经济”之后才被打破。
美国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优势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是表现在采取工业国有化的形式,而是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进行干预。
其主要特点是不断地依靠增加国家预算中的财政支出,依靠军事定货和对垄断组织甚至中小私营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
虽然美国没有在战后实行工业国有化,其经济体制仍保持着较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
战略管理理论演变过程_战后发展理论的演变
战略管理理论演变过程_战后发展理论的演变在战后的发展初期,战略管理理论主要是以经验和直觉为基础的。
这个时期,管理学界开始关注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组织的发展战略。
著名的学者彼得·德鲁克提出了“管理就是决策”的理论,认为管理者应该通过战略性的决策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战略管理理论,如酬谢决策模型、波士顿矩阵、SWOT分析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略管理理论开始呈现出更为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趋势。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学者们开始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学方法来研究企业的战略问题。
这个时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和三个战略维度模型。
波特的五力模型提出了竞争力的五个要素:买方谈权力、供方谈权力、潜在竞争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行业内的竞争程度。
三个战略维度模型则将企业的发展战略分为三个层次:企业层次、业务层次和功能层次。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战略管理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经历了新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学者们开始将战略管理理论与组织学和行为学相结合,研究组织战略的实施和管理。
此外,学者们还研究了战略联盟、合作和创新等战略问题。
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核心能力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等。
这些理论强调企业的核心能力和资源对于战略成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和模型来分析和评估企业的核心能力和资源。
进入21世纪,战略管理理论在面对新的挑战和问题时继续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者们开始关注数字化时代下的战略管理问题。
此外,学者们还研究了创业和创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等新的战略议题。
这个时期的研究成果包括创新链理论、智能化战略管理和社会创新等。
综上所述,战略管理理论在战后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发展。
从经验和直觉的阶段到数学模型和统计学方法的应用,再到与组织学和行为学的结合,以及对新的挑战和问题的研究,战略管理理论不断更新和演进着,为企业和组织提供了更为科学和系统的战略管理方法和工具。
美国陆军作战理论的演进
美国陆军作战理论的演进俞存华杨歆2012-7-18 9:05:00 来源:《解放军报》2012年07月06日作战概念和理论更新的程度,决定着作战能力提升的速度。
追溯近几十年来的美国陆军作战能力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发现,每一次新概念的提出和新作战理论的形成,都不同程度地推动着美国陆军军事技术、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引发军事训练和体制编制的革命性变革。
“空地一体作战”理论的形成,促使美国陆军由传统作战能力向立体作战能力跨越。
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美国陆军作战能力建设一直是传承已有的战争经验。
越南战争和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结果,促使美军学术界由总结战争经验转向主动设计战场,先后提出了“中心战斗”“扩大的战争”和“一体化战场”等思想,提出要用“机动战”思想来指导军队作战能力建设,实施非线式作战。
1981年,美军正式提出“空地一体作战”理论,并融入到1982年版的《作战纲要》之中。
这一理论强调利用空间和地面部队的各种手段,结合运用各种作战方法,以整体作战力量在战术地幅内快速地、全纵深地打击敌人。
这一作战理论的提出,把美国陆军作战能力建设由传统的平面作战引向立体作战,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解决了以往陆军和空军在作战协同上的矛盾,提出陆军和空军是伙伴关系,共同遂行作战任务,而且在陆军内部加快了陆军航空兵的建设。
“全谱作战”理论的形成,标志着美国陆军由立体作战能力向多维作战能力跨越。
“空地一体作战”理论虽然使海湾战争取得奇效,但美军战后把主要精力用在总结对这一理论的评估和不足上,认为“空地一体战”主要适用于中强度至高强度的作战行动。
而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背景下,美国陆军还需要应对各种威胁与挑战,还需要拥有空、地、海、天多维能力优势。
“全谱作战”理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从1993年版《作战纲要》中提出“全维作战”概念,到2001年版的FM3-0号野战条令,将“全谱作战”定义为“陆军在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一整套作战行动”,并明确指出陆军如何运用“全谱作战”来完成任务,从而确立了“全谱作战”作为美国陆军顶层作战理论的核心地位。
高中历史 抗战胜利后的美国对华政策教材精解素材
抗战胜利后的美国对华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形成了美苏对立的基本格局,但是,最尖锐的矛盾并未直接表现在美苏之间,而是存在于广大中间地带。
美国以所谓“反对共产主义威胁,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为借口,加紧对这些国家、地区进行干涉和控制,在亚洲首先是把中国变为对抗苏联和称霸世界的战略基地。
美国对华政策面临着三种选择:第一,放弃中国,完全从中国摆脱出来。
第二,军事干涉,出兵中国,帮助国民党消灭共产党。
第三,一面援助国民党在中国确立它的政权,一面鼓励国共双方进行商谈避免内战。
第一种选择显然与战后美国控制远东、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格格不入。
第二种选择虽能更直接地实现美国的战略目的,但来自国内人民的强烈反对和国际形势的巨大压力,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那么只有第三条道路可行,这样既未放弃中国,又避免卷入旋涡,还能以中间人面目干涉中国事务。
美国调整对华政策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首先,美国国内的批评。
日本投降前后,美国政府在驻华大使赫尔利的影响下,过高地估计了蒋介石的力量,企图乘日本投降之机,全力支持国民党政权,恢复和加强它对中国的统治,并逼迫共产党就范。
到了1945年11月份,美国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蒋介石虽有数百万装备精良的军队,但其政府独裁专制腐败成风,再加上竭泽而渔的经济政策,显示其相对的军事优势和明显的政治劣势。
这使美国人看到,一旦内战打起来,失掉政权的很可能是国民党,而这又绝不是美国希望看到的。
于是美国国务院的中国问题专家和国内舆论纷纷就政府对华政策提出批评。
其次,国共两党的关系。
调处国共纠纷,使国共关系按照美国的愿望发展,实际上是试图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去争取蒋介石靠武力得不到的东西。
二战结束前后,欧洲许多国家组成联合政府,凡在美英势力范围中,共产党在联合政府中均未取得支配地位。
既然苏联承认美国在中国居于主导地位,欧洲的经验使美国领导人确信,在民主政治的环境里,“没有理由认为”国民党在夺权斗争中不能“取得胜利”。
形势与政策-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
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及其演变在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总是倡导中立政策,但是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为了改变美国在世界的孤立政策加之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而且相比之下曾经的大国——英国、法国、德国等,二战结束后都沦为二等国家,此时美国与苏联却成为了世界两大强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美国总统罗斯特病逝,由副总统杜鲁门接任总统。
由此展开了称霸世界的序幕。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至苏联解体,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战后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的战略扩张阶段)这一时期美国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全世界范围内反对共产主义,对社会主义进行全面的冷战和遏制,在大力扶植、援助和控制西方盟国的同时,大举向第三世界渗透和扩张,其全球战略具有明显的进攻性与侵略性。
这个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小时间段分别为杜鲁门时期、艾森豪威尔时期和约翰逊、肯尼迪时期。
杜鲁门时期(1945-1953):杜鲁门修改了罗斯福的大国合作政策,确立于以反苏、反共为中心的“遏制”战略。
具体内容包括:1、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以“杜鲁门主义”为核心的冷战政策,建立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全球军事包围圈。
2、对西欧和日本进行扶植和援助,实行“马歇尔计划”,建立“占领地区救济基金”与“经济复兴基金”,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重新武装联邦德国,并缔结《日美安全条约》。
3、在亚非拉广大地区,通过签订《西半球防务条约》和建立美洲国家组织来巩固“后院”;通过“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第四点计划”支持亲美政权,推行新殖民主义;充当镇压民族解放运动的世界宪兵。
4、在军事战略上,执行以包围、遏制苏联为主,夺取广大中间地带大力向全球扩张的“遏制军事战略”,这种战略的作战思想是,准备打两次大战,或者两次大的全面战争,主张陆海空三军平衡发展,以原子单为讹诈工具,以常规武器为主要手段。
艾森豪威尔时期(1953-1961):1、提出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解放战略”,1957年进一步提出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和平取胜”战略,在军事上则实行“大规模报复战略”,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核讹诈和战争威胁。
二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重塑科学创新体系
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重塑科学创新体系作者:封凯栋来源:《科学大观园》2018年第14期二战后美国创新体系的重塑奠定了其超级大国的科技基础。
同样以诺贝尔化学奖为例,自1940年到1994年,美国赢得了65次奖项中的35次,把昔日的欧洲强国甩在了身后。
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创新体系的重塑,是历史留给中国的最佳学习样本。
通过体系重塑,美国成功地把自身从以制造能力为核心的经济转变为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其转变过程充分体现了社会高度共识、国家坚定的战略意志、专业性的创新协调机制和广泛的社会动员在实现创新转型中的重要性。
战前二流的科技水平如果仅就经济总量而言,美国自19世纪最后20年起就成了世界经济的领头羊。
但在二战前美国经济优势主要依托的是高效的大规模生产体系,这一体系主要是通过此前100多年的管理革命而非科技革命完成的。
在科技上,二战前的美国依然是欧洲国家的模仿者,其联邦政府也并未明确以科技创新来赢取国家竞争力的战略,甚少直接介入除了农学与地质学之外的科研活动。
大部分大企业也没有自动地催生自主创新的潮流,甚至在19世纪最后30年它们更愿意通过托拉斯或横向合并来保证稳固的市场收益;直到规则和发展现实发生不匹配,在贸易和专利领域爆发了数次危机后,美国通过了以谢尔曼反垄断法和北方证券判例等一系列打击市场共谋的制度构建,其主要的大企业才不得不另择道路,开始深耕工业技术能力。
但即便如此,战前美国的科技水平依然是二流的。
以化学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例,在1939年之前30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中仅有3位来自美国,而当时头号科技强国德国有15位,英国和法国也各有6位。
更重要的是,美国各专业的获奖专家大多数不是在本土而是在欧洲接受的高等教育——这充分说明了当时欧洲才是科研产出的高地。
而在1940年,当英美在“雷达”这一对二战走势影响最深远的科技上开展合作时,英美之间的科技差距更凸显了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在科技上的窘迫:在当时影响雷达性能的核心部件“共振腔磁控管”上,英国人所提供样品的电磁波发射效率是美国当时最好产品的3000倍。
美军二战后战略
实际情况
美国既没有有效手段对付日益发展的 亚非拉各地的反帝反殖武装斗争,同 时又由于苏联拥有了洲际导弹和远程 轰炸机,具备了以核武器袭击美国本 土的能力,因而美国也不敢贸然同苏 联打核大战。 这就使“大规模报复战略"成为既 不敢打大战,又不能打小仗的战略。 为了走出这条死胡同,美国提出了 “灵活反应战略”。
第三时期
执行“灵活反应战略”期间,美军对古 第一,强调打中等强度的有限和常规战争 巴,多米尼亚,老挝等多国进行武装干涉, 并发动了越南战争,但其深陷越南战争而不 第二,基本的防御样式变为机动防御和地 能自拔致使其国力下降,而苏联乘机崛起, 域防御 迅速成为一个在军事上与美国势均力敌的超 级大国,积极推行扩张政策。此时中苏关系 第三,正式确立“空中机动作战”这一新 严重恶化,由“盟友”变成“敌国”。为适 概念,更加强调使用直升机实施垂直包围 应上述情况,美国政府制定了“现实威慑战 略”,即防守战略 第四,特别详尽地阐述了非正规作战,包 括游击战、反游击战和准战争的行动准则、 要领和方法,体现了特种战争的思想
纵深的原则体现在攻击敌军纵 深和保护己军纵深两个方面。 空间的纵深、时间的纵深、力 量的纵深,是纵深原则的三个 相互关联的侧面
协调的原则体现在协调运用各 种作战力量、协调运用各种作 战方法、协调利用战场的备种 空间、协调发挥战斗力诸要素 的效力四个方面
末期:确立战役理论
美军历史上首次把战争行动区分为战略、 战役和战术三个等级,并指出战争的战 役级就是为在一个战争战区内达成战略 目的而对现有军事力量的使用 ·自此,冷战后美军全球战略定型直 到反恐战争开始
防守战略
基本构想: 1、调整全球军事部署,尽快从越南
战争中脱身
2、利用中苏矛盾,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让盟国承担更多的防务责任,形成美国 同盟国和中国共同抗衡苏联的战略格局 3、将战争区分为战略核战争、战区核 战争、战区常规战争和小于战区常规战 争的局部战争
二战以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历程
二战以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历程文章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在西方国家中确立了霸主的地位。
随着国际形势和美国实力的变化,美国各届政府的对外战略常有变化,但其基本目标都是维护美国的霸权。
美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全球战略是:一、全球扩张时期的“遏制”战略和“和平”战略从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称霸于整个世界,其全球战略具有鲜明的扩张性、进攻性、侵略性。
杜鲁门政府(1945——1953)上台以后,面对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的局面,很快修改了罗斯福设想的大国合作政策,制定了以反苏、反共为中心的“遏制”战略。
其基本内容是:(1)以原子弹和美元为坚强后盾,同苏联实行全面对抗,对东欧进行颠覆,在中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进而对新中国实行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和军事上的包围。
(2)建立资本主义阵营,实行“马歇尔计划”、“占领地区救济资金”和“经济复兴资金”,在经济上扶植西欧、日本;通过分裂德国,重新武装联邦德国,建立“北约”和缔结《日美安全条约》,形成西方军事联盟。
(3)在亚非拉广大地区,通过签订《西半球防务条约》和建立“美洲国家组织”来巩固它在“后院”的统治,通过所谓“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第四点计划”支持亲美独裁政权,推行新殖民主义。
整个冷战时期,美国各届政府的对外政策基本没有离开“遏制”苏联这一基础。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在朝鲜战场失败后,力图用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对付社会主义国家,先后提出了“解放战略”、“和平取胜”战略;在军事上提出了“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进行核讹诈和战争威胁;针对东南亚和中东局势,先后提出了“对米诺骨牌理论”和“艾森豪威尔主义”,大肆镇压民族解放运动,加紧向印度支那、中东和拉美地区渗透。
肯尼迪、约翰逊时期(1961——1969),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肯尼迪政府确立了“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把对抗与缓和两手结合起来,同时注重对苏联、东欧进行经济、文化渗透,同苏联一起攻击中国。
二战后美国人才战略的演化
二战后美国人才战略的演化美国在二战后的崛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苏联虎视眈眈,欧洲渴望复兴。
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关于国际货币主导权的争执,也可以看见英国人根本不甘心将世界领袖的交椅让给美国,“日不落帝国”渴望着通过继续维持国际金融体系以英镑为中心货币,进而继续主宰世界经济。
美国能够一路领跑至今,根本原因在于其足可以成为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榜样的人才战略。
根据联合国一项统计,截至2005年,全世界大约有30个国家制定了便利高技能人才入境的政策或计划,其中一半以上是发达国家。
相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德国、英国、法国等传统发达国家的人才战略与制度已经非常值得称赞,并都开通了人才凭借才能、技能、投资获得签证、绿卡以及随后入籍的渠道,甚至许可这些来自外国的人才保留双重国籍。
但是,“一山还比一山高”,相对美国来说,这些传统发达国家在人才战争中依然不够积极主动,不够开放兼容。
直接“抢劫”人才资源,只能是特殊时代的“特殊做法”。
美国随后开始改革移民、留学教育、科研等制度,从直接争夺人才的短期战略过渡到长期引进人才的制度建设上来。
美国战后第一部强调技术移民的《1952年移民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台,该法规定全部移民限额中的50%用于引进美国急需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有突出才能的各类人才。
《1965年移民法》、《1990年移民法》又先后进行了补充。
符合“国际利益豁免”的优秀人才可以直接申请绿卡,而具有世界级水准的“杰出人才”甚至不需要先在美国居住以及拥有工作。
另外,1990年,美国政府还专门设立了H1B非移民工作签证,该类签证必须由美国雇主为具备本科学历的高技能外国公民进行申请,从而将引进人才与自身需要相结合起来。
这一签证为短期引进外国人才而服务,但也接纳外国人才的移民倾向。
前美国人口普查局局长肯尼斯•普莱维特(Kenneth Prewitt)就指出:“年轻的外国人才涌入可以填补我们的劳动力缺口,提供关键技术,并培育新兴产业。
百年西方军事战略思想回顾
百年西方军事战略思想回顾导读:本文百年西方军事战略思想回顾,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热战时期(20世纪初——第二次世纪大战结束)本世纪上半叶,人类经历了两次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伤亡近亿人,造成的财产损失难以亿计。
交战双方主要为争夺殖民地、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而进行争夺战。
西方各国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不断发展军事战略思想和新式武器装备,以适应战争发展的需要。
随着坦克、飞机、军舰等新式武器装备的大量使用,战争进行的速度和进程大大加快。
战争形势的发展需要新的军事战略理论与之相适应。
于是军事战略理论家在总结战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
早在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市场在世界范围内的形成,海洋的作用便受到人们的注意,特别是海洋的军事价值引起了西方军事家们的高度重视,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美国的马汉。
他把战略研究引入到海战方面,提出了“海权制胜论”。
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制海权,特别是在与国家利益和贸易有关的主要交通线上的制海权,是民族强盛和繁荣的纯物质因素中的主要因素。
”(注:《论资产阶级军事科学》,第98页。
)这一理论在诞生初期并没有得到西方军界的重视,只是在学术界引起轰动。
直到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看到海上作战对陆战区的战局和战役产生的重大影响,才认识到“海权制胜论”对军事思想的贡献。
一战后,西方各国军队对海军的重视空前高涨,尤其是英美等海上强国对马汉的思想更是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相继出现了“航母制胜论”和“潜艇制胜论”等全新的海战理论。
可以说,马汉促成并指导了美国海军建设方针上的一场革命,为英国决定保持海上霸权提供了理论依据,也给德国发展海军提供了理论支持。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成功地进行了一次“真正”的动力飞行,它标志着人类航空时代的到来。
这一发明立即引起少数西方军事家的高度重视,其中包括意大利的杜黑、美国的米切尔和英国的特伦查德,特别是杜黑从1909年就开始致力于建立和发展他的空军战略理论。
考研历史整理:战后美国历任总统及外交政策
二战后美国历任总统及外交政策第一阶段战后初期至60年末的战略扩张阶段(“遏制战略”)这一阶段美国以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做后盾,大力扶植亲美政府,向第三世界渗透,对社会主义遏制,外交具有明显的侵略性,进攻性。
(一)杜鲁门时期(1945—1953)①1946.3.5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于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和平砥柱》,向苏联发出了冷战的口号②1947.3.12 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宣读政府咨文,渲染希腊,土耳其危机,杜鲁门主义出台,表明美国的外交政策已用援助盟友遏制苏联代替了大国合作与集体安全,是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重要标志③1947.6.5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从1948-1951年向欧洲16国提供131.5亿美元援助,巩固了资本主义秩序,防止革命发生④1947年6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塔夫脱—哈特莱法》,即《1947年劳资关系法》,禁止全国性同业工人的集体谈判,司法部有权禁止罢工,禁止支援性抵制等,从根本上修改了1935的《华格纳法》,取消了工人阶级在二战前夕通过顽强斗争获得的公会权利。
⑤1948.2-6 美英法何比卢召开伦敦外长会议,正式决定分裂德国,1949.9,联邦德国成立⑥1949.1.5 在提交国会的年度咨文中,杜鲁门正式提出了“公平施政”纲领,关键是就业问题。
⑦1949.9 杜鲁门发表继任总统演说,提出了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第四点计划”,以技术输出为主,体现了与老殖民者不同的统治扩张手段,是为美国全球霸权服务的(二)艾森豪威尔时期(1953—1961)在坚持冷战与遏制战略的同时,对全球战略做出了一些调整(三)肯尼迪,约翰逊时期(1961—1969)①1961年肯尼迪提出“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灵活和平战略,提出新非洲政策,对拉美争取进步同盟,对西欧的宏伟计划②肯尼迪提出新边疆口号,试图利用美国先进科学技术的经济实力,解决60年代美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③1963年约翰逊上台后,1964年于密西根大学的演讲中提出了一个伟大社会的口号,向贫困宣战,使民主党自罗斯福以来所推行的社会改革达到高潮,集中反映了借助国家干预力量来消除贫困现象第二阶段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战略调整阶段(缓和战略)(一)尼克松,福特时期(1969—1977)①1969。
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变化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导的冷战时期结束,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尤其是大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利益面临着重新审视和定位。
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不断变化,且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布什时期全球战略冷战结束后,美国国内弥漫着一派喝彩和乐观情绪,而指导美国外交政策长达40 多年的全球遏制战略也因为冷战的结束而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而建立“美国世纪”成为了布什政府制定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
1990年秋天,布什总统就提出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设想。
布什政府的“国际新秩序”战略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新秩序的目标是实现美国控制下的和平与稳定;(2)与盟国建立伙伴关系,以共同分担责任义务;(3)利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为美国服务,试图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变成它称霸世界的工具;(4)推行西方式的政治经济制度与价值观,试图通过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和第三世界的政治民主化,来建立一个“完整而自由的世界”。
布什政府希望能够实现美国领导下的世界和平。
然而,海湾战争后国际社会并没有出现他所希望的世界新秩序,这是因为很多国家包括美国的西方同盟国,都认为所谓的“世界新秩序”其实是美国治理下的和平强加于人,这是不现实行不通的。
而冷战过后美国国内也出现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民众对政府领导的“世界新秩序”并不感兴趣,他们更希望政府能振兴经济和治理自身问题。
在内外双重情况下,白宫只好逐渐降低了对“世界新秩序”主张的宣传,并最终偃旗息鼓。
二、克林顿时期全球战略随着美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美国的全球战略有了更大的调整和发展,1994年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参与和扩展战略”,并且在克林顿此后的任期内,这项战略都作为既定方针保持不变。
“参与和扩展战略”提出美国在冷战后的两大战略目标:第一是美国必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领导作用;第二是促进世界民主化克林顿政府认为美国的利益和安全有赖于外部世界,这就注定了美国必须参与并领导国际事务,建立美国领导下的世界和平。
试析二战后美国称霸世界全球战略的演变及其失败的原因
试析⼆战后美国称霸世界全球战略的演变及其失败的原因2019-04-03⼀、美国⼆战后全球战略的演变⼆战结束后,美国在经济、军事、科技等⽅⾯都达到世界领先⽔平。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经济的膨胀使美国称霸世界的外交政策有增⽆减。
从此以后,美国历届总统都以称霸世界为⽬标,根据不同的国际形势制定和执⾏不同的全球战略。
美国⼆战后全球战略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个阶段:(⼀)全球战略的布置和霸权地位的确⽴⼆战硝烟未散,美国就依仗强⼤的实⼒,⼀⼿拿着美元,⼀⼿拿着原⼦弹,公然宣称“领导世界的责任”历史地落在美国肩上,企图独霸整个世界。
为此,在杜鲁门上台后就叫嚣,美国要“永远领导世界,要按美国的构想来改造世界”,并提出了对前苏联和世界共产主义实⾏全⾯遏制的杜鲁门主义(即:1947年3⽉2⽇,杜鲁门在国会的咨⽂中,要求国会批准对希腊、⼟⽿其以⼏亿美元的援助,帮助希腊、⼟⽿其重建经济⽣活,抵制共产主义的扩张)。
这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其实质是要对社会主义国家实⾏军事、经济封锁,以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影响。
与此同时,为配合杜鲁门主义,美国⼜制定并实施了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案,由美国帮助欧洲进⾏恢复和建设,并拨款131.5亿美元,但要以⼀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为前提)。
这⼀计划实施了35年,美国使16个国家加⼊其中,实现了⽤经济⼿段控制西欧,抗衡苏联的战略⽬的。
在1949年4⽉,为推⾏共同安全计划,美国与西欧12国签订了“北⼤西洋公约”,建⽴了西⽅军事集团,使它能够对西欧的政治军事进⾏控制。
⽽在第三世界,美国推⾏以技术援助落后地区的第四计划,以便和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在杜鲁门卸任以后,美国以“三个计划、⼀个主义”初步完成了美国全球战略的布置,确⽴了美国霸权地位。
(⼆)全球战略的进攻通过前⼀阶段的努⼒,美国统治者更加狂热地推⾏称霸世界的计划,艾森豪威尔上台后,⽴即提出“解放政策”和“艾森豪威尔主义”,企图通过和平演变⽅式来颠覆社会主义国家,以军事⼲涉来扩张美国在亚、⾮、拉的势⼒。
美国军事理论创新和发展
美国军事理论创新和发展下面是美国军事理论创新和发展,欢迎阅读。
2009年1月奥巴马上台以来,国际战略格局日益变化,安全环境日趋复杂,战争形态加速演变,美国综合实力相对下降。
在此背景下,奥巴马以“维持美国全球领导地位”为核心目标,大力推进军事战略调整,收缩中东战线,聚焦应对大国地缘挑战,聚力发展高端作战理论,确保长期全面战略优势。
美国军事理论创新和发展,不仅能根据国际环境变化和国家需求设计战争,还能牵引国防和军队整体建设发展。
奥巴马执政8年来,以“巧实力”为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基础,不断调整完善战争和战略理论,深入发展作战理论,升级拓展作战概念,积极推进建军理论,为打赢下一场战争进行理论准备。
大力发展“混合战争”理论,着重提升非正规战能力。
在美军深陷阿富汗、伊拉克战争泥潭的背景下,“混合战争”理论迅速发展,得到美军高层的青睐。
美军认为,从战争实践来看,未来战争中的敌人将会综合使用常规与非常规战法,寻找美军的薄弱环节,令擅长打堂堂之阵的美军防不胜防。
军事专家弗兰克·霍夫曼认为,由于全球化影响和技术扩散等原因,传统的“大规模正规战争”和“小规模非正规战争”正逐步演变成一种战争的界限更加模糊、作战样式更趋融合的“混合战争”.前陆军参谋长凯西上将认为,混合战争主要具有交战双方不对等和作战手段多元化的特点。
前国防部长盖茨明确指出,“正规战和非正规战的区别已经不是泾渭分明的了,二者混合在一起。
仅仅着眼于以常规方式打败敌人,不能达成我们的战略目标。
未来战争变得更加复杂,各种作战行动混合在一起,国家行为体也可能用非正规和非对称的手段,而非国家行为体也可能拥有大规模毁伤性武器。
”鉴于此,美军将“混合战争”定义为,在同一战场空间,所有参战部队同时遂行多种作战样式的一种战争形态。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战力量高度一体化,包括“物质和心理、战斗与非战斗力量”;二是作战样式高度融合化,包括传统战争、非正规战、反恐怖袭击和反暴乱等多种样式。
二战后美国经济政策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50-60年代的高速增长阶段,70年代的滞胀阶段,80年代深刻的危机继之以低通胀的缓慢增长阶段,90年代以来的低通胀高增长阶段。
1.二战结束后到60年代末,美国政府奉行凯恩斯主义。
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注重以解决就业问题来促进生产和消费,并保持财政预算平衡。
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分别提出“新边疆”和“伟大社会”施政纲领,把大规模赤字财政最为经常性政策,以降低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
战后的大萧条使美国出现了长达10年之久的大规模失业和资源利用不足。
为了应付经济危机,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
其基本精神是动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调节经济。
在工业、农业、财政金融和对外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制定了新的政策和法令。
这些政策集中体现在配套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就财政政策看,罗斯福政府抛弃了传统平衡财政预算政策,首开和平时期赤字财政预算的先河,通过大量举债的方法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和对落后地区进行开发,促使经济复苏和增长。
同时,又配合以相应的货币政策。
他们信奉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数量的变化能够导致就业和实际产出的变化,可以利用货币政策来反对通货膨胀或刺激经济。
正是“新政”创造性地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结合,很快就把国家从危机的深渊中拯救了出来。
到年代末,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政策被美国最高当局所接受,成为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依据,以后各界政府进一步推行了这一政策。
肯尼迪政府的政策工具是减税。
他们相信削减个人所得税可以促使家庭更多的消费,这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结果会导致产量增加而价格维持不变。
因为经济具有过剩的生产能力,生产性工人与机器处于闲置状态,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减税政策的效果是:失业率在1965年下降到4.4%,60年代的其余各年中则保持在低于4%的水平,而实际GDP从1964年1966年则以令人瞩目的5.5%的平均速度增长。
从总体上看,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经济处于高就业和价格稳定的状态。
世界主要大国军事思想
世界主要大国军事思想世界主要大国军事思想(一)美国军事思想美国军事理论创新(“冷战”后)1、军事战略理论:着眼于应对危机,快速反应2、作战理论:着眼于提高自身效能,瓦解敌作战体系3、军队建设理论:着眼于把美军打造成无所不能、战无不胜的军队天权论主要动因(2007.8.9):1、需要统一的太空力量理论指导美国太空开发和利用2、需要制定新的太空游戏规则3、需要以马汉式的方法确定一套有关太空力量的战略理论主要内容:1、界定“太空”“太空能力”“太空力量”概念太空:距地球表面93英里(约150千米)以外宇宙太空太空能力:在太空从事某些活动能力太空能力行为体:参与太空活动的国家或非国家实体太空力量:通过利用太空,影响其他行为体的行为并在特殊情况下影响太空环境本身,达成己方意图的能力2、三个时代第一太空时代:威望(1957-1991)第二太空时代:信息(1991至今)第三太空时代:财富(可能)3、三个领域:民用领域—最好的合作领域商用领域—既竞争也合作国家安全领域—竞争4、要素构成、力量构成:(要素情况下相对应)社会文化力量——民用经济力量——商用安全力量——军用5、主张修改太空规则:第一,当前国际体系下的太空游戏规则及其面临挑战第二,“永久稳定性”——共同目标(太空大国)第三,太空行为体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主要特点:(“反恐战争”背景提出)突出综合强调合作着眼未来聚焦规则美国战略威慑主要观点战略威慑:阻止威胁美国重大利益和国家存亡的敌对侵略或迫在行动。
新观点:1、重心决定性地影响敌方的决策过程2、时间上贯穿平时、危机时和战时的全过程,在太空同时覆盖多个责任区3、“系统整合”对敌人决策过程施加影响以实现威慑目的的最有效方法4、制定战略威慑计划必须考虑到关键的不确定因素5、谋求11种必要的战略威慑能力6、强调核打击不可替代的作用7、扩展常规威慑内容8、重视太空威慑9、强化信息威慑决策周期论(约翰·博伊德1997年提出)决策周期论:又叫OODA循环论或OODA周期论四个环节:观察、判断、决策、行动(相互关联、重叠的循环——战争中谁能够更快的完成这一循环,并打乱敌方循环,谁就能够赢得主动和胜利)主要观点:四个环节:观察,通过感觉收集材料判断,对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以形成思想观点(重中之重)决策,基于已形成的思想观点,对行动方案定下决心行动,实施决心一个重心:判断——塑造我们与环境互动的方式——塑造我们观察、决策、行动的方式四个因素:多变、快速、主动、和谐(能否进入对方的OODA周期,最快方式完成自己的OODA周期,关键取决四个因素)三个领域、三个层次:(相对应)道德——道德战心智——心智战物理力量——物理战实践基础和理论来源:个人实战经历、广博的知识、个人创新努力、美国在越南战争所形成的反思和探讨的特殊环境:1、实践基础:空中格斗的实战经验2、理论基础:《战争论》、《孙子兵法》3、方法论基础:现代科学理论(战略研究)4、出发点:对人性的本质的研究(军事理论研究)5、良好氛围:越南战争的失败进行的反思和改革更新当代美国军事哲学思想的基础: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提供科学方法,创造性吸收《孙子兵法》东方兵学精髓,总结世界军事史的经验教训,提出一套全新的具有普片指导意义的战争决策理论,根本上改变了西方中技术轻战术、重实力轻谋略的传统军事思维,为当代美国军事思想解放奠定基础。
美国军事思想
美国军事思想来源:互联网责编:大嘴作者:佚名时间:2005-12-05【大中小】美国官方和军事理论界关于战争、军队和作战等问题的系统理性认识。
是美国长期军事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美国进行战争和军队建设等军事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
简史美国作为只有200多年历史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军事思想是在汲取世界古典军事思想尤其是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军事思想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美国军事思想的形成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美国独立战争到美国内战美国建国初期,军事思想基本上沿袭西欧国家的军事理论。
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的经验为其军事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著名军事统帅G.华盛顿、A.汉密尔顿等人根据独立战争经验,提出一套适合当时美国国情的作战与建军思想。
在战略指导上,主张发挥独立战争的政治优势,对内动员群众包括黑人参加战争;对外利用矛盾,争取支持,孤立和打击英国。
在作战方针上,强调正规战与游击战相结合,不与敌人拼消耗,不计一城一地得失,以消灭英军有生力量为目标;主张灵活运用战术,以散开队形取代欧洲传统的线式队形。
在军队建设上,提出文官治军,实行正规军、民兵与志愿军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建立小型常备军,重点发展海军,同时发展军事工业等。
但是,他们对战争和军事问题的认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
进入19世纪后,早期从事军事理论研究的一些学者,如D.H.马汉和H.W.哈勒克等人,开始介绍欧洲的军事思想特别是法国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的经验,为美国军事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养料。
马汉认为,战争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战争作为一门艺术,包括战略、筑城、后勤和战术四部分。
哈勒克认为,战略是在具有决定意义的地点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艺术,是交战双方在火炮射程以外采取的敌对行动。
马汉认为,只有进攻才能取胜,在战略防御中攻击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但对阵地坚固之敌不宜正面攻击,而应采取迂回战法。
他们都肯定防御工事的价值,认为处于劣势的一方依靠要塞足以抵御拥有优势的敌舰队的攻击。
战后美欧关系
战后美欧关系一、发展轨迹(一)1945-1952年:主导——依赖关系1.原因(1)二战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力量对比,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欧洲列强国力衰落;(2)西欧欲重建经济,防止工人罢工和维护区域和平,需要美国扶持和干预;(3)美国制定全球霸权战略,把欧洲作为战略重点,推动其复兴与联合,以对抗和遏制苏联。
2.措施(1)实施《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5日,美国杜鲁门内阁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提出了帮助欧洲复兴的建议,史称“马歇尔计划”(The Marshall Plan)。
该计划的目的是加强美国与欧洲的经济技术合作,促进美国的经济发展,同时,恢复欧洲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
马歇尔计划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总共向欧洲国家提供了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
(2)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4月4日美国在华盛顿与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等12国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the NATO,简称“北约”),正式成立。
北约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截止2009年,有35个成员国。
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实现集体防御而建立的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同盟组织,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标志。
(二)1952-1991年:控制——摆脱关系1.原因(1)西欧经济走出困境,欲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与控制,联合自强;(2)美苏争夺加剧,西欧的安全和独立受到威胁,西欧想缓和与东欧与苏联的关系。
2.措施(1)经济一体化。
1951年,法、德、意荷、比、卢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启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1957年六国在罗马签订《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简称《罗马条约》),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又一重大步骤。
1965年,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将煤钢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的主要机构合并,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后美国的战略理论创新发展史,可以简单分为冷战和冷战后两大历史时期。
每一历史时期因时代条件和战略环境的变化,理论的发展都有着不同的形式和内容。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
”通过对战后美国战略理论发展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美国的战略理论发展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和时代性,霸权心态和强权逻辑较为突出。
理论创新表现出变与不变的统一,反映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孤立主义与全球主义的矛盾斗争,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创新都是非常明显的,对其他国家战略理论的发展起了较大先导作用。
(一)美国战略理论创新是变与不变的统一从战后美国战略理论发展史看出,美利坚民族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格外鲜明。
遏制战略理论、地缘战略理论、威慑战略理论、联盟战略理论、核战略理论、常规战略理论、和平演变战略理论、信息战略理论、先发制人战略理论等,许多都是美国首创或有创新性发展的,即使名称相同,内容也大相径庭。
理论创新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个性,是美利坚民族的优越感、自信心和理想、价值观在战略文化发展上的表现。
同时,由于战略理论自身的特性、世界历史发展的共性和国家利益观、安全观、战争观的共性,决定了美国战略理论具有时代共性,体现出变与不变的统一。
美国战略理论中有更多的变化,但同时又有许多不变的东西。
这是因为国家利益是永恒的,内容和追求方式会因国家而异,会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拓展内容或变化,但内在本质是不变的。
所以,国家利益观、安全观及国家安全战略理论就不可能有本质的改变。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础,主要包括领土和主权完整、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国家的稳定和尊严、人民的幸福等内容。
国家利益观是对国家利益的内容、价值、途径等方面的根本观点,不同民族、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国家利益观。
国家利益学说最早由美国在冷战时期为明确自己的国家安全战略而提出的。
它以地缘政治为基础,以现实主义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国家利益和威胁来源、程度及可动用的战略资源,提出了国家安全战略理论。
其中,现实主义理论家汉斯•摩根索的理论最有影响。
他主张用权力(实力)界定国家利益,按照重要程度把国家利益分成核心的或生死存亡的利益和次要的利益两种,在《政治学的困境》一书中提出“只要世界政治上还是由国家所构成,那么,国际政治中实际上最后的语言就只能是国家利益”。
美国学者纽克特莱因则发展了他的理论,提出了利益强度学说,认为国家利益有主次强弱之分,分为生存利益、重大利益、主要利益、次要利益。
战后,美国历届政府都认为其国家利益是全球性的,冷战期间美国的国家利益核心是在全球范围内维护其安全、推行资本主义,同时跟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乔治•凯南提出遏制战略理论,成为杜鲁门政府的主导战略。
这一战略在美国战略理论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整个冷战时代美国一直奉行此理论,遏制战略目标是相同的,即遏制苏联集团的扩张,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美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NSC68)以美国宪法序言中关于“为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代争取自由幸福”的一段话作为基本目标,提出决心为美国社会制度的“生存和繁荣创造条件”,“保卫美国的生活方式”。
无论是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扩大的威慑与遏制”战略理论,还是肯尼迪的“灵活反应”战略理论、尼克松政府的缓和战略理论、里根政府的“新灵活反应”战略理论、老布什政府的超越遏制战略理论,本质上都属于遏制战略理论。
只是不同时期遏制的侧重点、战略手段、战略政策与措施不同而已。
冷战后,美国对生死攸关的利益争论了好多年,1996年国家利益委员会提出了冷战后美国的5项最重要利益: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美国的攻击;防止在欧亚大陆上出现敌对霸权;防止美国边境上和世界公海上敌对势力的出现;防止贸易、金融市场、能源供给和生态环境的全球体系的倒塌;确保美国盟友的生存安全。
这一思想一直主导着美国对国家利益的判断,所以关于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的战略理论中,关于国家利益的界定、威胁的判断和战略手段的运用等内容基本上是大同小异,不可能有大的变化。
遏制潜在战略对手,推行美国的民主价值观和市场经济,维持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成为冷战后美国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
历届政府的安全战略理论无论如何创新,都不可能背离这一战略目标。
至于采用什么手段维护国家利益,是单边还是多边,主要依靠军事手段还是主要依靠经济或外交手段,则是战略应用理论的观点分歧,各种理论的最终价值取向都是为国家利益服务。
所以,无论是老布什的世界新秩序理论,还是克林顿的经济安全、军事实力和促进民主“三大支柱”理论,还是小布什的“维护安全、扩展民主,推进自由”理论,其最终目的都是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查克•黑格尔曾说,美国的对外政策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之间的桥梁”。
尽管历届政府都根据不同的战略威胁、战略目标,确定了各自的战略对策,摒弃了一些传统的战略理论。
但关于国家利益的理论是基本上不变的,美国争当世界领袖、争夺世界霸权的战略目标是不变的,变的只是具体概念、个别理论观点、具体的战略手段、战略措施。
例如在威胁判断上,早在1999年美国国防部研究21世纪的安全战略时,就判定世界已变得比较混乱,一些国家内部会分裂,一些国家的治理会失败,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将加剧,种族和宗教暴力活动将增多,民族主义有可能高涨,美国面临的威胁增多。
同年12月克林顿政府的《面向新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就表达了上述观点,认为美国面临的安全环境是不确定的,充满各种威胁和挑战。
小布什政府发表的一系列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基本上是对克林顿政府战略理论的完善、扩展和强化,只是更加强调军事手段的重要性。
战略手段的主动性、进攻性增强,突出先发制人,单边主义倾向较浓。
(二)美国战略理论创新是民族主义和全球主义的统一美国战略理论发展中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个性,同时,积极追求全球战略目标,表现出浓厚的全球主义思想。
民族主义是一种主要以本民族利益至上的一种政治价值观。
全球主义是指超越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国家、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认为世界一体的一种思潮。
它信奉理想主义、和平主义、自由主义和经济全球化,是在冷战后才开始出现的,认为全球的共同利益能超越各个国家、民族的利益,也就是所谓全球的价值观、伦理观,强调通过国际组织、区域组织等机构加强国际管理。
战后,美国的战略理论发展反映出美国民族主义与全球主义的矛盾与争论,新旧孤立主义者大都坚持民族主义思想,主张在国家安全问题上要以国内为主,不要干预世界事务;美国民主制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美国可以榜样的力量示人,而不是到处干涉、依靠强力输出民主;尽力避免使美国卷入海外冲突或战争,而且必须符合宪法原则和法定程序,防止外交权力过度集中于总统。
新旧干涉主义大都认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性的,国家安全与世界各国相关,奉行全球主义。
但孤立主义不等于民族主义,干涉主义也不等于全球主义。
孤立主义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国家利益问题上坚持民族主义立场无可厚非,但如果只顾本民族利益,而置世界于不顾,就是极端狭隘的了。
同样,在国家安全问题上强调国际合作、区域合作,通过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和国际安全机制,维护本国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也是无可非议的。
但如果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标准,到处干涉他国内政,企图建立自己一国主导的国际安全机制,追求本国的绝对安全,就是干涉主义了。
二战后,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美国民族主义有了新发展,基本上放弃了孤立主义,而注重干涉主义,发展为美国式的民族主义。
它认为全人类的权利是超越民族国家界限的,一国的安全与发展与世界各国是紧密相联的;美国的民主自由和市场经济制度是全世界最好的,应当把它推行到全世界去;全世界都变成民主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那么整个世界就安全了,美国也就安全了。
全球主义、国际主义在美国也就演变成美式全球主义了。
它认为世界分为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自由世界面临以苏联为首的共产极权世界的严重挑战。
美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领导西方世界对抗、遏制苏联集团的扩张,同时向全世界传播美国的民主自由和价值观。
1945年12月29日,杜鲁门在国会咨文就提出:“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认为苏联对美国的利益构成严重挑战,必须坚决遏制苏联的扩张。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NSC68)指出,美国全球战略一是建立一个符合美国利益的“健全的国际共同体”;二是遏制苏联的体系,强调发展一个健全的国际共同体,比自己拥有实力更重要。
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新面貌政策”、肯尼迪政府的“灵活反应战略”,主要目的就是领导世界反共集团,并加强对第三世界渗透和扩张。
卡特政府的“世界秩序战略”,倡导人权外交,强调美国在全球意识形态对抗中的领导地位,认美国面临的中心问题已不再是共产党世界,而是世界性大混乱,经济等非军事力量作用更加重要。
里根政府的新遏制战略,核心是加强军事实力,将苏联势力推回去,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和最富裕的国家”,“有继续作为世界领袖的能力”。
布什政府的“世界新秩序战略”,目的就是按照美国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经济制度建立由美国领导的世界新秩序,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保持美国的优势地位。
冷战后,美国提出了新干涉主义,极力推行人权外交, 致力于向全世界推行西方价值观、政治制度和市场经济,表现出浓厚的全球主义特色。
民族主义在各国都存在,即效忠、热爱自己的国家。
美国学者认为:“民族主义可用以标明对某一特定的建立在各种标准之上并与之相符合集团的归属意识。
这些标准包括:某一特定的宗教或国家教会,对某一国家政权或朝代的效忠,对民族语言文化或某种生活方式的依恋……民族主义代表了保护民族共同体不受占支配地位的外来民族语言文化或生物同化的意志。
”美国的民族主义还有一种“美国例外”、“美国第一”的优越感,这是因为美国的民族主义与自由民主价值观紧密相连,与美国历史上所取得的成就及由此而获得的信心有着极大关系。
它始终把美国的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置于首位,强调美国优先、美国第一。
美国式的民族主义和全球主义表现为孤立主义与干涉主义的统一,孤立主义与干涉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表现。
二战后,孤立主义在美国发展为新孤立主义,即有限参与主义。
冷战后演变为新孤立主义,主张避免卷入其他地区的纷争,有限追求全球利益和自身利益,保持最低限度主义的外交,反对过多地卷入世界事务。
“9•11”事件后,孤立主义再度失势。
干涉主义在冷战后期发展为新干涉主义,指基于人权或人道的理由而对一国实行武力干涉,因此又叫人道主义干涉。
它有两大理论支点,一是人权高于主权,极力倡导人权外交。
即一国主权不是无限和无条件的,只有当它能够对其公民提供人权的宪法保障、维护人权时,才有资格享有主权,否则其主权就是有限的,当其政府侵犯了人权时,它就不能享有不干涉原则的国际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