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集团建设新模式的探索

合集下载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问题及优化思路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问题及优化思路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问题及优化思路[摘要]文章在梳理当前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科学界定集团化办学概念和内涵,并以陕西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为缩影,提出集团化办学优化路径:完善立法,明确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地位、运行规范、保障及激励机制;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新模式,包括校企“工作站”模式、“引企入校”模式、“对话”模式和“前校后厂”模式。

[关键词]职教集团集团化办学办学体制模式研究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我国独创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与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很大的不同。

在人才强国战略和工业强国战略的实施下,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各地组建职教集团的热情高涨。

但总体上,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仍处于初期阶段,职业教育集团数量众多,精品稀少,效能发挥有限。

一、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没有官方确定的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概念和内涵。

目前,对于集团化办学这一新型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概念和内涵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这种现象是极其少见的。

没有一个明确确定的定义和内涵,如何建立机制就是一个没有基础的事情,直接导致集团化办学无所适从。

第二,职业教育集团发展模式单一,结构不尽合理。

按照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主体构成和运行特征不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可划分为行业型(或专业型)、区域型和复合型。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职教集团类型基本上属于前述第一种类型。

陕西省现有的21家职教集团中,18家属于行业型,占集团总量的86%,区域性职教集团仅有3家,仅占集团总量的14%,而且均为院校主导,这也是我国现在职教集团的一个缩影。

集团化办学的基本原则是“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办学”,职业院校如何退出集团化办学的主导位置专心办学,是我国集团化办学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此外,从职教集团的区域布局来看,其空间分布未能与区域经济布局有效衔接。

第三,组织结构松散,难以发挥集约效应。

我国现存职业教育集团大多是松散的理事会制,其组织形式上不具备法人身份,没有法定的举办条件、主体权利义务、运行规则,没有统一的合作载体和管理机制,从资源、组织结构到制度的集成非常有限,人、财、物等方面很难进行相互融合,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生产资源无法实现有效整合,导致集团内成员的联系没有必要的约束和利益基础,关系极其松散。

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2013.03学教育133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周捷(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401331)[摘要]集团化办学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文章从重庆市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转变职业教育发展方式入手,阐述了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并从职业教育集团的形态与类型、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以及政府在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方面对职业教育集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一、推进职业集团化办学是重庆市城乡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1、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重庆市转变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的需要重庆市正处于工业化调整期、城镇化加速期、市场化完善期和国际化提升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技能型人才保持着旺盛的需求,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速发展需要高技能、专业化人才,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需要提升技能、加快融入城市社会,迫切需要加快构建起适应城乡发展、服务城乡全体公民的职业教育体系。

因此,加强统筹和协调,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引领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由以追求数量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发展,向注重质量效益为特征的集约型发展转变,构建技能型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的联结,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2、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重庆市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学校生源发生变化、招生困难和在校生数量下滑、行业和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作用发挥不足、农村和边远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困难较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亟待改善、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亟待提高等发展难题。

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形成职业学校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协作的良好机制。

由单纯竞争转向既竞争更合作,由“单体作战”转向“集团作战”;在政府的指导下,发挥城市学校带动农村学校、示范性职业学校带动普通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带动中等职业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探索教育链与产业链的紧密结合,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教育群服务产业群的发展模式,形成“以城带乡、以强带弱、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是重庆市职业教育破解发展难题、走出困境,步入一个崭新发展阶段和提高发展质量的迫切需要。

职业教育集团发展模式的探索——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职业教育集团发展模式的探索——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办学 体 制 改 革 与 创 新 , 规 模 化 、 团化 、 锁 化 走 集 连
团、 申安集 团等在 内的 2 个 重点企业 ; 1 二是 就业 办学 的新 路 子 ” 的发 展 战 略 , 又适 应 了 大兴 区 域经
合作企业 , 职教集 团与本 区 9 家企业建立 了接 收 济发展的需要。集团经过 6 4 年来的有效运作 , 已在
校, 初步形成 “ 政府主导 、 职教 主体 、 依靠企业 ” 的 用性。集 团在友好合作企业建立长期稳定 的实训 产教结合体系。具体来说 , 在专业设置 、 课程建设 、 基地 , 使课堂车 间化 , 增加课堂活力和学生的动手
事会不定期 召开 , 讨论决定合作办学 、 人才培养 、 是企 业 为 学校 提 供 实训 设 备 ;六 是 学校 与 企 业 签
专 业设 置 、 程 建 设 、 训 基 地 建 设 等 重 大 事 项 , 课 实 这 为行 业企 业 全 面介 入 职 业学 校 的 教 育教 学搭 建
了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毕 业 生 的合 作 关 系 , 合作 较 好 的有 康 必 得药 业 、 同 集 团化办学方面取得 了可喜 的成绩 。基本 改变 了
收 稿 日期 : 0 8 O — 0 2 0 一 9 3 作者简介 : 康井泉( 9 8 , , 16 一)男 北京大兴人 , 北京大兴职业教育集团办事处 主任 , 主要研究 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
政部 门组成的联合体。集团实行理事会制 , 在一届 八 种 : 一是 企 业参 与人 才 培育 方 案 的设 计 与实 施 ;

次理 事会 议 通 过 了集 团章 程 : 设立 理 事 大会 , 常 二 是企 业 为 学生 提供 实 习机会 ;三 是企 业 为 教 师

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论文

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论文

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分析与思考摘要:研究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有助于促进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

我国各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模式及其经验值得借鉴,职教集团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的制约因素,职教集团发展策略需要做深入地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类型与模式职业教育集团是一种由多个成员主体自愿结盟、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教育联合组织。

它以专业、资产或行业为纽带,以骨干职业院校为核心,以相关职业院校为成员,联合行业、企业单位以及其他相关组织,实现职教资源的整合与优势互补,加强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职教集团的类型与组建模式1.职教集团的类型目前,国内外职教集团都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

以教育主导的差异性可分为政府主导型、学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以组成单位性质可分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多元合作;以分布地域范围可分为区域型、全国型、国际型;以成员联结方式可分为契约联结型、资产联结型、资产契约混合联结型等等。

一个职教集团可能不会限于一种类型,可以同时属于多种类型。

2.我国职教集团主要组建模式我国的职教集团大多是按照联结纽带关系来组建的,分为三种情况。

(1)契约联接模式。

由某一主体院校为核心,通过订立章程或合同联合其他学校、企业及社会力量组建职教集团,各成员地位平等,法人资格及隶属关系不变。

这种模式便于集团的组建,但不利于形成集团的核心单位以及发展优势。

(2)实质整合模式。

由某一主体院校为核心,通过成员单位的整体划入组建职教集团,成员单位不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

这种模式可以较快扩大集团规模,但是由于原隶属关系不同、产权变更与人事变动等问题,组建难度较大。

(3)混合联结模式。

由部分成员单位实质整合后的实体作为集团的核心,并通过契约联合其他学校、行业企业及社会力量组建职教集团。

混合联结的模式既避免了实质整合的难度,又弥补了契约维系的不足,是比较理想的一种组建模式。

和构建职教集团新发展模式论文

和构建职教集团新发展模式论文

探索和构建职教集团新的发展模式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作为职业教育集约化管理的组织模式——职教集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发展十分迅猛,其健康持续的发展,需要各成员学校共同关注,努力探索和构建新的发展模式。

一、德育为首是职教集团形成品牌和被企业推崇的重要目标,也是促进职校各项工作开展并取得成效的主要战略。

构建职校“环境—情景—实践”德育模式,把企业对职校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和职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作为德育模式的实践与理论依据,把营造与现代企业接轨的育人环境、创设塑造学生职业形象的育人情景、搭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实践平台作为德育模式的实施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按照企业文化潜移默化,成长为企业欢迎的有用人才。

二、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组织部分,需要政府的支持,制度和政策是对职业教育发展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也是一种需要企业能力支持的教育。

所以以实际操作应用能力为本,以企业需要为核心,进行教学课程改革,需要企业参与教育的主要过程,提供专业课教育教学的内容,提供专业实习实训场地和设备以及就业岗位。

实行“定岗双元制”培养模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计划,确定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开发教材,整合并充分利用校企双方软硬件资源,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组织教学。

逐步统一教学大纲和教材,进一步铺平合作道路,提高教学水平。

先从有较好基础的专业入手,依托品牌专业效应,提升集团的总体教学水平。

在逐步统一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过程中,同时实现新内容与具体企业的岗位要求融合、教材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的融合、继承传统和不断创新的融合。

发挥集团以及各成员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通过多种校企合作的途径与形式,解决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问题,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性,使集团各成员校专业课程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性,使集团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更快地适应市场、企业、工作流程,推动职业教育服务社会、服务经济的能力。

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运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运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运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作者:张伟李柏青李玲俐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13年第10期摘要:职业教育集团建设范式已经初步形成,内部运作模式建设是关键。

本文在借鉴已有成功案例的基础上,以三水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与周边企业单位的合作为例,探索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运作模式。

关键词: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模式将集团的概念和理念引入职业教育领域,把分散的、规模较小或资源缺乏的职教实体集中起来,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校际优势互补、推进职业教育的规模化和集约化。

一、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特征分析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至今,全国共建立了约700个职业教育集团,一般而言,根据主体构成和运行特征可以将我国的职业教育集团分为三类:行业型职业教育集团、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和复合型职业教育集团。

本文从佛山市三水职业教育集团建设的实践探索入手,将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特征分析如下:(一)政府主导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主要特点是政府主导统筹,依据区域内的专业和产业结构,整合区域内的优质职教资源,降低职教成本,提升区域内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和经济服务能力。

(二)分工协作、资源共享制定集团工作章程,赋予每个成员责任,在师资、设备、专业设置、优质资源、技能鉴定、招聘就业、实习实训、实时交流等方面充分利用各成员单位优势,合理分工、相互交流合作,整体提升人才培养效益。

(三)服务对象和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集团建设是针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而组建的,其服务对象是当地企业行业,并通过“专业—产业” “培养—就业”等链条,把人才培养各环节(需求调研、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内容修订等)与行业企业的岗位能力紧密结合,培养用得着、留得住的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适用型人才。

二、国内外职业教育集团运作模式的借鉴(一)国内职业教育集团发展模式现状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在市场导向与深化改革背景下,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职业教育集团运作模式,如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河南模式” ,城乡合作、三段培养的“海南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天津模式” ,台湾地区的“区域产学合作中心模式” ,具有区域特色的广东南海职业教育集团以及“贯通中高职、校企深度融合”的“江苏模式”等。

职教集团建设的实效性研究——以福建南平市为例

职教集团建设的实效性研究——以福建南平市为例
个方面:
( 一) 强化 了职 教理 念

基本 情 况
2 0 0 9年 1 1 月 ,南 平 市农 业职 教集 团率先 挂 牌 成立 , 以南 平 市农 业 学 校 为理 事 长 单 位 , 福 建 圣 农 实 业 有 限公 司 为名 誉理 事 长单 位 ,选举 l 0个 常 务 理 事单 位 , 共计 3 1 家 成员 单位 。其 中 , 院校 4家 、 行 业协( 学) 会 8家 、 企事 业单 位 1 9家 。2 0 1 0年 5月 , 南 平 市旅 游 职教 集 团相 继 挂牌 成 立 , 南 平武 夷 旅 游 商贸学 校为 理事 长单 位 , 成 员单 位 3 9家 。其 中高 职 学 院 4家 、 中职学 校 1 1 家、 行业 协 ( 学) 会 成员 2
两 个 职教 集 团成 立后 , 各成 员 校 的 职教 理 论 得 以强 化 , 它进 一 步 明确 了 “ 以服 务 为宗 旨 , 以就 业 为 导 向” 的指 导 思想 ; 进一 步 明确 了 “ 培 养具 有综 合 职
业能力 , 在生产 、 服务 、 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 素质劳动者” 的培养 目 标; 进一步明确 了“ 提高劳动 者职业能力和科学文化素质 , 奠定毕业生就业或继
把扩大招生规模作为集团重要任务之一。在职教集 团内开展联合招生 、 合作办学 , 使 得牵头单位的年 招生规模始终位居全市前列。职教集 团内部分成员
校在加入本集团前 , 生源严重不足 , 有 的 面 临着 生
带杯 ”学生计算机类职业技能竞赛获 团体总分第


2 0 1 1 年, 南平市农业学校举办以福建省圣农有
续 升 学基 础 ” 的功 能定位 ; 进一 步 明确 “ 改变 以往 满 堂灌 教学 方 式 , 实行 ‘ 半 工 半读 ’ 、 ‘ 2 + 1 ’ 等灵 活 教 学 方式” 的教 学 模式 ; 进一 步 明确 “ 以市场 为导 向, 依 市

新时代职教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的典型问题与解决对策

新时代职教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的典型问题与解决对策

新时代职教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的典型问题与解决对策新时代职教集团化办学是指利用职业教育集团的资源优势,以集团为依托,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就业水平。

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典型问题需要解决,下面将从学校和企业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

一、学校方面的问题与解决对策1.管理体制不适应集团办学:传统的学校管理体制难以适应集团办学的需求,导致决策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解决对策:一是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实施职能转变和权力下放,提高决策效率;二是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整合集团内部资源,推进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师资力量不足:由于各个学校在师资方面存在差异,导致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满足多样化的课程需求。

解决对策: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二是建立师资共享机制,通过师资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3.信息化建设滞后:目前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解决对策:一是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水平,推动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化发展;二是加强与企业的信息共享和对接,提高校企合作的信息化水平。

1.企业资源利用率低: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未能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无法发挥积极作用,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就业能力。

解决对策:一是加强与职业教育集团的对接,充分了解学校的需求,提供适应学校需求的资源支持;二是建立企业导师制度,引入企业专家和技术工人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指导和支持,导致合作效果不佳,难以实现真正的双赢。

解决对策:一是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明确各方的责任和权益,提供合作过程中的指导和支持;二是加强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3.人才培养需求与实际岗位不匹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校培养的人才岗位不匹配,使得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加。

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科技资讯2015 NO.34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企 业 管 理149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我国组建职教集团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集团化办学规模、类型、模式等较形成初期都显得愈发完善。

江苏财经职业教育集团是在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省粮食局指导和监督下,由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该省会计行业协(学)会、企业、财经类中高职院校以及本科院校继续教育学院在平等、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建的跨地区、多功能、多层次职业教育联合体。

1 江苏财经职业教育集团组建的必要性1.1 是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年来,随着江苏省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全省财经类职业教育乘势而上、蓬勃发展,目前,财经类专业、办学规模持续增长,层次与类型日益增多,呈现“无校不财”的发展格局,这就要求从提升教育质量的角度出发,务必要加快建立现代财经类职教体系,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办学水平。

通过组建财经职教集团,可以更加有效地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为提高办学的计划性、规范性以及标准化提供政策支撑,整合资源、集中优势,为实现财经类职业教育集约化、连锁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使财经类职业教育在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对财经类适用型人才的新需求。

1.2 是优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升财经类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对职业院校而言,财经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尤其是顶岗实习存在很多困惑。

集团化办学,学校可以根据企业一线的岗位需求,与企业共同确定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使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1]。

2 目前江苏财经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面临的问题2.1 集团化办学基础薄弱,成员合作关系有待加强江苏财经职业教育集团本身并不是独立的法人,集团成员单位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整体结构松散,毫无凝聚力。

关于职教集团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职教集团建设的几点思考
科技・ 探索・ 争鸣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g y 界 V i s i o n
关于职教集团建设的几点思考
陈桂仙 林观钎 ( 三 明市农 业学校 , 福建 沙 县 3 6 5 5 0 0 )
【 摘 要】 本文根据三明市中职职教集 团的建设情况 , 对职教集 团的建设进行 了分析和 思考。 【 关键词 】 职教集 团; 建设成效; 问题及建议
1 - 3 以松散型模式运作 职教集 团运行模式主要 有紧密 型、 松散型 、 半 紧密型三种 , 其 中松 散 型是 目前我 国职教集团的主要运行模式 这种形式表现出极大 的活 力: 成员之 间相对独立 , 不会对成员个体形成发展 障碍 , 各种集 团活动 都建 立在各方 自愿和利益共享的基础上 这种模式 比较方便 . 成本较 低. 也是牵头学校所能承受的 . 但这 种模式 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 的。
集 团 名 称 学 校
中职 ( 含技校) 高职 5
7 1 0 1 1 7 4 0
企业 1 7
1 7 6 1 0 9 5 9
行 业 协 科 研
会、 学会 所 3
1 l 0 0 5
其他 总数 O
1 l O O 2
根 据教育部《 关于加快推 进职业教育集 团化办 学的若干意见》 及 省教育厅 《 关于组建 福建省职业 教育集 团的意见》 的精神 , 为促进 三 明市区及周边各 中等 职业学 校之间 、 校企之 间全方 位合作 . 实现资 源 共享 、 优势 互补 . 扩 大办学 规模 , 打造 出专 业 品牌 , 三 明市 于 2 0 0 9 — 2 0 1 0 年初 . 共组建了五个 中职职教集 团 其 中三明市 现代农林 职教 集 团由三 明林校牵头组建 . 三明市汽车职教集 团由三明农校牵头组建 , 三明市机械 职教集团 由三 明高级技工学 校牵头组建 .三 明市信 息技 术职教集 团由永安职业 中专牵头组建 .三明商贸旅游职教集 团由三 明职业 中专学校牵头组建 。 为加强职教集 团建设 , 现从职教集团的基 本情况 、 建设成 效 、 存在 问题及建议 三个方面 , 对 职教集 团的建设 进 行分析 和思考 设. 同时能展示建设成果为其他成员 学校提供借鉴 . 起 到示范辐射作

荆门职业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

荆门职业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

荆门职业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中等职业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依托产业,联合企业,加强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实现职业教育的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

2008年6月,经荆门市政府批准,由湖北信息工程学校、荆门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荆门市财经学校、荆门市教育学院和多家知名企业,成立了荆门职业教育集团,它不但是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深化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实现校企间互利双赢的有效途径。

近五年来,在荆门市政府、荆门市教育局精心组织、科学指导下,荆门职业教育集团各项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实现了校企、校校一体化办学的历史性突破。

一、资源整合,构建职业教育集团核心层在近五年的办学实践中,荆门职业教育集团坚持“以需求和发展的观点看职教,以顽强和创新的精神办职教”,自2008年以来,通过拆、迁、改、建、添形成了学校的教学区、生活区、实习区;通过生产资源与教育资源的系统整合,荆门职业教育集团的各个专业科都有了生产性实训基地,服装设计专业科有了李宁(荆门)工业园“湖北动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和“湖北福力德鞋业有限责任公司”;电子专业科有了东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惠达电器有限公司、天津津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机械专业科有了东风汽车、东南汽车、荆门中辰工贸等汽车生产厂家;计算机专业科建成了校内网络实训中心,形成了校内“前校后厂、产学一体”的办学优势。

校内专业与校内企业的一体化,构成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内核,并成为荆门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模式的突出特色。

校内企业是荆门职业教育集团的二级法人,担负教学和生产双重职能,对内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习工厂),对外则是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经营单位。

校内企业领导班子由荆门职业教育集团委派,厂、专业科领导交叉任职。

实习厂厂长兼任专业科副主任,专业科主任(书记)兼任实习厂副厂长;专业带头人兼任实习厂的工程师,实习厂的工程师或高级技师兼任实习指导教师。

实例分析中职教育集团化办学

实例分析中职教育集团化办学

实例分析中职教育集团化办学1 职业教育“集团化、立体式”办学的内涵“集团化”是经济学的一个概念,其内涵是将经济领域中分散的、生产规模比较小的实体以集团的形式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规模比较大的经济运行实体,以规模优势来提高企业经营中的规模效益。

将集团化经营模式引入职业教育,目的是吸收多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职业教育的运行质量和办学效益;“立体式”是指在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从学习就业、学历提升和终身技术教育等多方面为受教育者提供服务的新时期职业教育理念。

2 “集团化、立体式”办学的载体——长春长吉图职业教育集团长春职业技术学校是吉林省内办学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办职业学校,国家首批285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专业设置紧扣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涵盖了交通运输、信息技术、财经商贸、旅游服务、加工制造类17个专业,重点建设了汽车、轨道交通、会电、计算机四个国家级示范专业;基本形成普通中等职业教育、“3+2”高等职业教育、自学考试“三教合一”办学机制,初步建成通向就业岗位及更高学历教育的立交桥。

基于建立校企长期合作运行机制的现实需求,同时顺应我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战略实施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一线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为发挥各自优势、充分调动大家参与合作的积极性,经长春市教育局批准,长职校牵头组织“长、吉、图”区域内的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等163家单位于2010年10月成立了吉林省内唯一大型综合性职业教育集团——长春长吉图职业教育集团。

在职教集团内通过科学利用适龄生源、劳动力资源、职业教育资源、社会人才需求资源,有效解决两大矛盾(学生择校与学校招生、企业招工与学生就业)与四大难题(学生择校难、学校招生难、企业招工难、学生就业难),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优质、人才利用高效、社会发展和谐、促进长吉图经济发展、推进吉林省小康社会进程。

3 長吉图职教集团的“集团化、立体式”办学模式通过纵向、横向和垂直三个链条,在集团范围内形成“集团化、立体式”的办学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长春职业技术学校“集团化、立体式”办学案例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长春职业技术学校“集团化、立体式”办学案例分析

共育、 过程共管 、 成 果共 享、 责 任 共 担 的 紧 业 指 导 中 心 等 多 家 劳 动 就 业 部 门 合 作 , 为 会 、 长 吉 图职 教集 团职 普 对 接 考 察 学 习班 、 密 型校 企 合 作 办 学 机 制 下 , 不断创新“ 集团 军转人 员、 失地农民 、 城 镇 待 就 业 人 员等 提 长 吉 图职 教集 团2 0 1 2 上海研讨会 ” 等括动 , ) l l 2 0 0 o 多人 次 , 并在 培训 结 束后 安 这 些 活 动 的 开 展 , 达 到 了增 进 友 谊 、 强 化 合 化、 立体式 ” 办学模 式 , 深 入 开 展 教 育 教 学 供 技 能培 i
长客集团、 锦 湖 轮 胎 等 大 型 作 、 共 同 发 展 的 目的 。 成 员之间的来往 、 交 研 究与改革 , 与企业 共同开展 符合双方 自 置到一汽集团 、 身利益和集 团发展 的“ 政 府 主 导 的 动 力 机 企 业 就 业 , 为 加 快 我 省劳 动 力 转 移 和提 高 流 与 合 作 更是 随 时 随 地 开 展 , “ 互 助、 和谐 、 就 业 安 置 和 社 会 和 共 荣 、 发展” 是集团事业发 展的主题 , 也 得 制 —— 引导 校 企长 期 合 作 、 互 惠双 赢 的利 益 城 乡 劳 动 力 技 能 水 平 、 机 制—— 驱 动校 企 通 力 合 作 、 科 学合 理 的激 谐 稳 定做 出 自 己 的 贡 献 。 励 机 制 —— 促进 校 企 全 面 合 作 、 严 谨 周 密 4. 4 体贴 家 长 、 方便 学 生 , 提 供 多层 次教 育 到 了大家的共识 。 长 吉 图职 教 集 团在 发 展 过 程 中不 断 创 新 集 团 的 体 制 和运 行 机 制 , 充分发泛关 注并获得 充分肯定 。 目前 肩 负 着 科 分 段 一 贯 制 技 能 型 人 才培 养 改 革 ” 6 通 过 活 动凝 聚发 展 动 力 、 寻 找 合 作机 要 为吉 林 省 乃 至 国家 中 等 职 业 教育 改 革 与 革 实 验 项 目 , 为其“ 集 团化 、 立体 式 ” 办 学 模 4. 式 创新 又 增 添 了浓 抹 重 彩 的 一 笔 。 遇 谋 划 集 团 未 来 发 展 发 展 发 挥 引领 骨 干 和 辐 射 作 用 的使 命 。 3 服务 地方 经 济建 设和社 会发 展 , 开展 各 为快速 推进 “ 集 团化 、 立体式 ” 办 学 模 4. 1 突破体 制机 制约 束 , 开 展深 层次校 企合 4. 作, 创 吉 林 省 中职 教 育 品牌 先 后 与 一 汽集 团 、 吉刚集 团、 长 春 轨 道 交通集 团、 省 高速 公 路 管 理 局 、 南湖宾馆 、 洲 际酒 店 集 团 等 大 型 企 事 业 单 位开 展 深 层 次 校企合作 , 成立 了3 5 个订单班 、 冠名班 、 种 形 式 的 社 会 培 训 ,为 剩 余 劳 动 力 转 移 、 式, 增 进 理事 单位 之 间 的 相 互 了解 、 凝 聚发 军转人 员和失地农 民就业、 下 岗职 工 再 就 展 动 力 、 寻找 合作机 遇 、 谋 划 集 团 未 来 发 展, 同 时 调 动 理 事单 位 参 与 集 团 活 动 的积 业 提 供 免 费培 训 和 就 业 安 置 服 务 长 吉 图 职 教集 团建 设 了宣 传 网站 , 先 长吉 图职 教集 团成立 以来 , 始 终 以 服 极 性 ,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问题研究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问题研究

Value Engineering1职业教育集团的内涵及作用《公司法》指出:公司集团是指由若干独立的公司及其他经济组织,为共同利益而组成的公司群体,是一种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结构及股份制特点的垄断性联合组织。

职业教育集团源于企业集团的先进管理制度和组织形式,又区别于企业集团,它是把“集团化”经营模式科学合理地引入到职业教育中。

综合我国职教集团的实践经验及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对职教集团作如下简明定义:职教集团是指由若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学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契约或资产为联结纽带而组成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

涉及的主体包括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社会中介组织、社区、集团公司等多元主体的组合联盟。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由工业经济时代对自然和资源的争夺,转变为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和人才资源的竞争,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增强越来越依赖于人才资源的质量及人才结构的合理性。

我国目前处于科技发展和劳动力市场转型的新阶段,科技自主创新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因此,作为教育与社会各个职业群体相连接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发生历史性的变化,职业教育的发展态势和走向,职业教育发展的理想构思及政策设计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2国外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现状美国的产学结合的合作教育方式由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构成,经过长期的应用,这种方式已经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上世纪初期的合作教育方式,其实是一种集团化,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往往能够至少学会一门专业的技能和知识,这对学生未来的就业非常有帮助。

同样这种模式也为美国的企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满足了美国企业的人才结构需求。

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理论运用在实际的能力,非常有效的缩短了从学生到职业人之间的过渡时间,帮助学生走出校园步入社会。

德国全国工商协会负责各地区与企业相关的工作,制定企业的培训大纲,学校的教学大纲由教育部制定保证双方制定出的培训教育大纲内容一致、相辅相成。

基于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新举措

基于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新举措

摘要: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成熟,高职教育的办学格局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特点,高职教育目标与社会需求的联系性也越来越强。

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职业人才,高职教育必须积极改革创新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本文以江苏省无锡立信专业学校为例,研究和探讨了基于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对策,为校企合作办学提供了良好借鉴。

关键词:职教集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创新发展对策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其教育体制改革也进一步深化。

高职院校为抓住机遇,积极与市场接轨,不断提升其办学层次和质量,将校企合作引入办学领域,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

目前,从总体来看,我国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建设上成效显著,但仍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

本文仅以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我国当前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建设的良性发展。

1校企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依托职教集团建立起来的高职院校,创办于1982年,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是国家批准的首批重点职业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职业人才,为推动江苏省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已经与50多家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自主创新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与此同时,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观念层面存在问题1.1.1企业热时学校冷。

目前,随着我国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不断发展成熟,校企合作的途径与模式也越来越丰富,主要包括“订单式”人才培养、校企共建实习就业基地、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校企股份合作等。

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模式实施方案的通知

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模式实施方案的通知

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模式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5.08•【字号】津政发〔2023〕10号•【施行日期】2023.05.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模式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政发〔2023〕10号教育部各司局、各有关直属单位;天津市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关于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模式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2023年5月8日关于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模式的实施方案天津是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产业和教育优势,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深度调整期和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的战略机遇期,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共同探索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模式。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提升职业教育关键能力为基础,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着力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完善职业教育基本制度和重要政策,着力构建产教城互动发展新格局,着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突破性成果,着力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和职业教育国际交往中心,为天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世界职业教育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社会 职教资源 ,提高 办学效益 ,顺 应社会经 济发
展 的必然趋势 。 职 教集 团化 办学模式 是依靠产业 或行业 ,加
( 二 ) 行业性 的职 业教育集 团办学模 式
以行 业部 门或协 会组织 为基 础 ,由代 表行业 优势和特 色的有关职 业 院校牵 头组建行 业性职教
强学 校与学校 、学校 与企业 的紧密 联系 ,整 合教 育 资源 ,实现 资源共享 ,进而 实现 职业教育 的规
区域 内的职业 院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主导产业 紧密合作 ,培 养面
院校和 骨干 院校 比较熟悉 ,对 其他 院校接触程 度
教育教学研究
低 ,信任 不够 ,企业对职 业学 院的办 学参与和 投 入不 够 ,集团提供 了校企 合作 的 良好 平 台,在 加
强校企集 团内沟 通 的基础上 ,更主 要 的是 积极寻
合力。
二、国内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主要模式
( 一 ) 区域性的职业教育 集团办学模 式
以区域性 中心城市 为重点 ,依托各职业 技术 学 院 ,围绕 区域主 导产业 ,组 建职 教集 团,带动
( 二 )集团化办 学 中企业和 学校 的深度 合作
问题
企业 参与职业 教育 的程度 直接影响职 教集 团 的办学 质量 ,但 由于合作企业 只对集 团 内的牵 头
五 、结束 语 职 业 教 育集 团 化 办学 是 发 展 教 育 的有 效 形 式 之一 。它按照产 业规律 ,将企业 集 团化模 式 引
求和创造 服 务企业 的机 会 , 由初期 的企业 支持学
入 高职教 育 ,依托 行业 、联合企业 ,加 强校 际合
作 、校企合 作 ,整合教育 资源 ,实现资源 共享 , 推进 职业教育 集 团化 办学 的发 展 。 通过探 索分析 ,力求 开创 一条 适合我 省的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教集团建设新模式的探索摘要:目前,建设职教集团已成为助推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然而,建设职教集团过程中,存在着认识模糊、管理无序、缺乏机制约束等问题。

可以通过建立新型管理体制、实现职教集团与产业集聚区的无缝对接、重点项目带动、多元投资、多元办学等方式来创新职教集团建设模式。

关键词:职教集团建设新模式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

作为一种崭新的办学理念和高效的办学模式,职教集团建设正在成为破解职业教育难题、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模式。

各地方政府纷纷以实施职教集团建设、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为切入点,整合职教资源、促进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实行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多元办学资源整合,引导职业教育走社会化、产业化、集团化的道路。

但在职教集团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职教集团的发展。

(1)观念认识问题。

目前,在职教集团建设上,社会舆论以及部分人员关键是政府部门思想认识有差距,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仍然需要进一步营造。

在职教集团外部,认为职教集团是一种形式,只是把一些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牵强的拉在一起,职教集团没有实质功能。

在职教集团内部,仍存在学校热、企业冷一边倒现象。

(2)管理体制问题。

①缺乏有效的统筹管理。

职教集团是以自愿、平等、互惠互利为原则的非营利性、松散型联合体。

集团的实际工作由龙头学校组织开展,龙头学校与理事学校在体制上的平行性,使集团对理事学校的监督管理必须由上级主管部门承担。

而学校与企业体制的不同,使集团对理事企业彻底丧失了约束能力。

职教集团对理事成员约束力的缺失,不利于集团工作的开展,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②办学的盲目无序。

各职业学校面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缺乏前瞻性的考虑和统筹协调。

特别是农业类的职业学校办学举步维艰,多数涉农类专业为了生存已“农转非”。

一些学校未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管理理念套用于职业教育,造成职业教育重理论灌输、轻实践训练,内容陈旧,缺乏特色,教学与实践脱离、专业与就业脱节。

③在管理体制上条块分割。

学校行政主管有些由教育行政部门直管,有些由行业代管,职业学校行政、业务管理比较分散。

如高等职业学院划归省教育厅高教处管,中等职业学校划归省教育厅职成处管,技工学校则划归劳动与保障部门管,职业培训与鉴定则由教育行政、行业及劳动分别或同时管理,没有统一的职业教育管理部门,政策不一、标准不一、经费不一,比较混乱。

高等职业教育也一样,往往成为压缩型本科教育,同样没有摆脱理论教育的模式。

同时,省内一些地方历来重视正规学历教育而忽视技术、技能的培训,普遍师资缺乏,特别是“双师型”师资的欠缺尤为明显,实训设备、基地严重不足,始终坚持与普通教育或者本科教育同一路径使得职业教育办学路子越走越窄,招生不足、经费不足、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日渐严重。

(3)办学机制问题。

从总体看,目前河南职业教育的体制、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开展不平衡。

大多数学校的职业教育都过于校园化,缺乏社会性;过于规范化,缺乏职业性;过于学历化,缺乏实用性。

即使发展形势比较好的地方,相当一部分还是以学校课堂教育为主,学校与社会组织、生产企业之间有一定的鸿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技能等痼疾。

(4)外部环境问题。

建设职教集团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极为重要的是外部环境建设,没有重点项目的支撑,就无法实现职教集团办学能力提升。

目前,各地应该根据中原经济区未来发展需求,创新筹资机制,探索职教集团多元投资融资体制,打牢职教集团建设的根基,保障职教集团建设的资金来源,职教集团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否则就举步维艰,甚至寸步难行。

那么,如何建设职教集团才能使这一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发挥它在发展职业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建设的作用呢?笔者试图对职教集团建设新模式进行如下探索。

(1)建立职教集团新型管理体制。

职教集团的建设应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一个由政府负责,相关部门、企业、职业学校负责人参加的管理委员会,对职教集团建设实施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筹规划、统筹资源、统筹建设,打破部门分割、行业分离、城乡脱节的旧格局,建立一个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教育与其他部门,以及区域之间联结互动的新型管理体制。

在新型管理体制中,理顺政府、市场、社会和职业教育集团的关系及集团内部各成员的关系,赋予各主体应有的地位和功能,使各主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这是促进职教集团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外部,需要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有限调节、社会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

在内部,需要建立科学的组织管理机构,通过制度设计,建立统一的行为规范和利益协调规则,充分体现职业教育集团主体办学的多元化效益。

(2)实现职教集团与产业集聚区无缝对接。

在当前各地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的情况下,积极规划,实现职教集团与产业集聚区无缝对接可以说是一种可行的发展思路。

开展“校企合作、实现职教集团与产业集聚区对接”不仅是职教集团建设的需要,也是为中职毕业生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的需要,对于为当地岗位人才的培养、发展区域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

实现职教集团与产业集聚区无缝对接,对于帮助职业学校毕业生找到实现理想的就业岗位,企业招到合格的技能工人,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校企合作、实现职教集团与产业集聚区对接是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是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走工学结合之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重要举措。

顾名思义,“校企合作,与产业集聚区对接”就是职业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办学方向、调整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改变育人者与用人者之间的脱钩状况,通过对接,构建由学校与企业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直接上岗能力,使学生在就学阶段完成学业,掌握技能,成功就业。

“坚持校企合作,实现职教集团与产业集聚区对接”是开放办学的一种思想。

一是它丰富了“工学结合”这种新型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内涵,把学生融入企业,可以达到“学中有工、工中有学”的教学效果;二是体现了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是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学习制度;三是确立了具有职教特色的人才培养观,可使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单一的学校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

“坚持校企合作,实现职教集团与产业集聚区对接”是育人的一种新模式。

这种模式实际上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培养模式的深化,都体现了教育与经济、学校与企业、读书与技能的有机结合。

以上无论何种形式都强调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重视学习与劳作的“双交叉”,强化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最主要的思想是加强“工”与“学”的关联度,这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最佳模式。

“校企合作,与产业集聚区对接”是工学结合的基础和条件,是半工半读的育人方法,是订单式培养人才的途径,是校企结合的表现形式。

“坚持校企合作,实现职教集团与产业集聚区对接”是职业教育工作的一种探索。

在职教集团内通过学校与企业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为学生找到了实习与就业的切入点,也为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人才培养之路。

我们可以在校企合作、与产业集聚区对接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建立适应与产业集聚区对接的招生、学籍、教学等学校管理制度,探索与建立实现学校和企业合作互惠,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与建立学校和企业共同担当的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内容,形式、场地、纪律、安全、效益、考核、评价等管理机制和学生勤工俭学,实现免费就学的半工半读帮学措施。

(3)推进职教集团重点项目建设。

要建设特色职教集团,需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一批省级、国家级亮点工程。

一是积极支持中职学校的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

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办成一批综合性的职业院校,并采取校企联合办学等形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职业教育集团。

二是积极进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精品课程、精品专业建设等重点工程,努力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能力。

(4)探索园区多元投资融资机制。

职业教育是一项伟大而复杂的工程。

在各类教育中没有任何一类像职业教育这样,与经济社会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也没有任何一项工作像职业教育这样实施的内外环境如此复杂。

要建设职教集团亮点项目,需多方筹措资金,探索多元投资融资机制。

要创新筹资机制,探索多元化投资融资体制,为职教集团顺利建设提供可靠资金保证。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增长的机制。

提高城市教育附加费在职业教育上的比例,设立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专项经费,增加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逐步实现以在校生和生均培养成本为主要指标的新型财政拨款机制。

二是制定企业制度化投资机制,充分利用企业先进的设备设施资源,建设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和科研基地。

三是探索社会投资融资机制,用市场的办法吸引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投资,引导社会各方面投资入股,共建共享,扩大职业学校融资渠道。

四是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在职业教育项目、改善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及其他中央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等方面的经费支持等。

(5)实现多元办学模式。

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仅靠学校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必须依靠社会力量办学,切实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重点探索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制度性文件,形成全新的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

进一步完善鼓励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制度,切实推动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新格局。

总之,职业教育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工程,是改善民生、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民心工程。

要办好职业教育,需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实现集团化办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好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1]崔炳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与实践[M].大象出版社,2008,3.[2]华北庄.中国产学合作教育探索[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3]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傅维利.教育问题安全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7.[5]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2.[6]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