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原则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然而其不当使用会引发抗药性细菌的繁殖和传播,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为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以下是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1. 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在选择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首先要确保感染是细菌引起的,而非病毒或其他病原体。

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应该明确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来治疗感染。

2. 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根据感染的部位、病原体的种类以及药物的耐药性情况,选择对该病原体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医生应该根据指南和临床经验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3. 使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使用抗菌药物时,应该遵循药物说明书中建议的剂量和疗程,不可擅自增减剂量或延长治疗时间。

过量或不足的使用都会导致药物效果不佳或产生药物耐药性。

4. 避免滥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是双刃剑,滥用会引起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严重影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因此,在没有确切病原体信息或治疗必要时,应避免使用抗菌药物。

5. 关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抗菌药物在治疗感染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如过敏、肝损伤等。

医生应在用药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和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结合患者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患者的年龄、性别、孕妇或哺乳期等特殊情况都会影响抗菌药物的使用和剂量选择,医生在进行抗菌药物治疗时应考虑患者的个体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是确保合理使用、选择适当药物、控制剂量疗程、避免滥用和关注不良反应,结合患者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

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更好地利用抗菌药物来治疗感染性疾病,减少药物耐药性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健康。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草案)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面较广、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物。

一般可分为杀菌剂与抑菌剂两类。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体现在药物品种、剂量、时间、途径、病人、疗程及治疗目标均是适宜的,目的是在有效控制感染的同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力争防止宿主体内菌群失衡,节约药品资源,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物。

参照国家和军队卫生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

一、基本原则1.各单位对抗菌药物的应用应严加管理,制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规定,并定期进行调查分析,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

2.抗菌药物用于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性疾病,非上述感染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3.严格控制皮肤、粘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4.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送临床标本,进行病原体鉴定与药敏试验。

病情不允许等待时,先依临床病情,可能的病原体,当地及本单位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等进行经验治疗,一旦获得培养结果,则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与病人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5.对于阳性的培养结果要进行分析,区别真正的病原体、定植细菌和污染菌。

病原体药敏试验结果确定后,一般应针对性地选择窄谱抗菌药物应用。

6.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前,均应对该病人肝、肾功能进行评估,根据肝肾功能情况相应调整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

7.抗菌药物品种不宜频繁更换,一般应观察72小时,重症一般观察48小时后,可进行必要的药物品种与方案的更替。

8.抗菌药物的用药疗程,一般感染疾病在症状体征消失后,可考虑在72小时内停用,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

9.提倡选用口服给药途径。

病情允许时,抗菌药物应该由静脉给药转换为口服给药。

10.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预防用药。

11.严格掌握联合用药的指征和原则,以期达到协同抗菌效果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12.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注意与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13.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病人,均应密切观察药物疗效、毒副作用,并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最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最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最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但由于滥用和过度使用,导致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制定旨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和传播。

以下是最新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确定合理的使用指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明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并确定需要给予抗菌药物的适应症。

同时要根据临床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有无并发症来选择初始抗菌药物。

2.根据细菌药物敏感性选择药物:应尽可能根据细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抗菌药物的选择,避免无效的抗菌治疗。

对于常见的致病菌,临床常规的药敏试验结果可以作为参考,但要注意不同地区、不同医院和不同科室中细菌的药物敏感性可能存在差异。

3.个体化用药原则: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年龄、性别、肝肾功能等因素,个体化调整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和老年人,要特别注意抗菌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优先选择狭谱抗菌药物:狭谱抗菌药物能够对感染菌种产生更好的杀菌作用,同时减少对人体正常菌群的影响。

广谱抗菌药物应该作为备用药物,临床应避免过度使用。

5.合理的抗菌药物序贯疗法:对于临床疗效不佳、细菌定植或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抗菌药物序贯疗法。

即在初始治疗无效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或更换抗菌药物。

6.避免滥用抗菌药物的组合使用:多种抗菌药物合并使用不仅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还易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应在必要时选择经验证有效的联合用药方案,避免滥用。

7.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和用药时间:要合理控制抗菌药物的用药剂量和使用时间,尽可能采用最短疗程、最小剂量的原则。

治愈患者后要及时停药,避免延长用药时间和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总之,最新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核心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减少滥用和过度使用的现象,以降低耐药性的风险。

医务人员应密切关注疫情动态、掌握药物敏感性监测数据,遵循预防与控制感染的原则,保证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更为科学和准确。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感染症的重要工具,然而其应用需要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减少耐药性的发展,以及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以下是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1.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指根据病原菌与药物的敏感性,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情况和药物的毒副作用等因素综合考虑,避免盲目、过度或不足使用抗菌药物。

2. 个体化用药
不同患者对抗菌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给药剂量、频次和疗
程上应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调整用药方案,避免用药过量或过少导致治疗失败或不良反应。

3. 严格控制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不应过早或过晚使用,而应在确诊感染症后尽早给予有效的抗菌治疗,但同时需注意避免无效使用,防止药物滥用引发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4. 防止交叉感染
在医院等医疗机构中,交叉感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为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传播,医护人员应遵守严格的洗手和消毒制度,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避免在患者之间传播耐药细菌。

5. 不应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一类特殊的抗菌药物,其滥用会导致耐药性的加剧,临床上应该根据
病原体的类型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广谱抗生素使用。

在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时,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循以上基本原则,确保抗菌药物的
有效性和安全性,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健康。

同时,公众也应增强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认识,避免盲目使用或自行中止抗菌药物治疗,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为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保证安全、有效、经济临床用药,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订本制度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

第一章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第一条抗菌药物是指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缺乏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依据的病例,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第二条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尽可能正确采集有关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作为选用药物的依据。

耒茯结果前或严重感染,病情急迫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一旦明确病原菌,应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并参考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

第三条对轻症社区茯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用常用抗菌药物.对医院获得性感染、重症感染、难治性感染患者应根据临,禾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状况,选用抗菌活性及针对性强、安全性好的抗菌药,必要时可以联合用药.第四条临床医帅选择抗菌药物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患者的疾病状况:感染严重程度、机体病理生理、免疫功能状态等。

(二)抗菌药物的特性:包括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特点(抗菌谱、抗菌活性和后效应等)、药代动力学特点(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半衰期、血药浓度和细胞内浓度等)以及不良反应等。

(三)给药途径:轻中度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重症感染或因病情需要者可采用注射给药。

(四)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优先选用价格低廉、抗菌作用独特、窄谱、不良反应少的抗菌药物,并尽可能的选用医保、农保报销范围内的药物。

第五条抗菌药物的调整: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小时(重症感染48小时)后,可根据临床疗效或病原菌检测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所用抗菌药物。

第六条疗程:一般感染在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继续用药2一3天,特殊感染或特殊药物按特定疗程执行。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一、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1.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3.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而定。

1.住院病人必须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门诊病人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送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2.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部位、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给药方案。

(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人体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证。

临床医师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上述特点,按临床适应证(参见“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根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抗菌药物的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等。

在制订治疗方案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 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2. 给药剂量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

治疗重症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的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抗菌药物剂量宜较大(治疗剂量范围高限);而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由于多数药物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则可应用较小剂量(治疗剂量范围低限)。

抗菌药物使用总体原则严格遵守

抗菌药物使用总体原则严格遵守

抗菌药物使用总体原则严格遵守
抗菌药物是医生治疗感染病患常用的药物之一,但其滥用和不当使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带来严重的医疗问题。

因此,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使用的总体原则至关重要。

以下是抗菌药物使用的一些原则: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确诊后使用:在明确病原体以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之后再使用抗菌药物,避免盲目使用。

•适当使用抗生素:仅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避免过度使用。

遵循医嘱用药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严格按照剂量和使用频率使用抗菌药物,切忌自行减少或增加剂量。

•不过早停药:在医生规定的疗程内按时服药,不得因为症状好转而提前停药。

防止药物滥用
•抗菌药物不可用于预防:仅在有感染迹象或确诊感染后使用抗菌药物,不可用于预防感染或增强免疫力。

•避免滥用高级别抗菌药:根据病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选择适当的药物,尽量避免使用高级别的抗生素。

防止药物使用不当
•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对于病毒性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不得滥用抗菌药物。

•重视药物副作用:对于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要及时告知医生,尤其是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

避免自我诊断和用药
•不得自行购买抗菌药物:不得自行购买和使用抗菌药物,应尽早就医并遵从医嘱。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在医疗实践中,抗菌药物的应用是保障患者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仅可以有效治疗感染疾病,还可以减少药物滥用、抗药性产生等问题。

以下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1. 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时,首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原体类型、药敏试验结果以及患者的个体特征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

对于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应选用对感染病原体敏感的药物,同时考虑患者的肝肾功能、药物过敏史等因素。

2. 合理确定抗菌药物剂量在确定抗菌药物的剂量时,需考虑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情况。

剂量过低可能导致治疗失败,剂量过高则可能增加药物毒副作用的风险。

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抗菌药物的剂量。

3. 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是双刃剑,过长或过短的使用时间都可能导致治疗失败或者药物滥用。

一般情况下,感染性疾病在治疗48-72小时后,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和病原体的耐药性情况来决定是否继续使用抗菌药物。

4. 定期评估疗效和药物耐受性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治疗的疗效和药物的耐受性。

如出现治疗失败或明显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案。

5. 强调多学科合作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中,需要医生、药师、微生物学家等多学科专家的密切合作。

只有多学科的合作团队才能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并减少滥用和耐药性的发生。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包括选择适宜的药物、合理确定剂量、控制使用时间、定期评估疗效和药物耐受性、强调多学科合作等几个方面,希望医疗工作者在实践中遵循这些指导原则,确保抗菌药物的有效使用,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一、抗菌药物用于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微生物病原所致的感染性疾病。

非上述病原体所致疾病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二、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尽可能正确采集有关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作为选用药物的依据。

未获结果前或病情不允许耽误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推测最可能的病原菌,进行经验治疗(见表2);一旦明确病原菌,应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并参考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方案,给予针对性目标治疗(见表3)。

临床无感染表现而病原检查获阳性结果时,应注意排除污染菌、正常菌群和定植菌的可能。

三、对轻症社区获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常用抗菌药物。

对医院获得性感染、严重感染、难治性感染患者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状况,选用抗菌活性强、安全性好的杀菌剂,必要时可以联合用药。

四、选择抗菌药物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和感染情况,尽量选用对病原菌作用强、感染部位药物浓度高的品种,并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患者的疾病状况:感染严重程度、机体生理、病理、免疫功能状态等。

(二)抗菌药物的特性:包括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特点(抗菌谱、抗菌活性等)、药物动力学特点(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如半衰期、血药浓度、组织浓度等)以及不良反应等。

(三)参考各医疗机构及病区细菌耐药状况,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

(四)给药途径:轻中度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病情较重者可采用注射剂。

(五)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优先选用抗菌作用强、窄谱、不良反应少的抗菌药物;制定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时,应考虑药物的成本-效果比。

(六)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供应情况等。

五、抗菌药物的调整: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 小时(重症感染48 小时)后,可根据疗效或临床病原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所用抗菌药物。

六、疗程:一般感染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再继续用药2~3 天,特殊感染或特殊药物按特定疗程执行。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及原则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及原则
3 01 6. 5
菌, 开始试验治疗。选用药物时应结合其 抗菌谱, 不良反应, 药源, 价格等因素综合 考虑 。一且 明确致病 原 , 则应根据 临床用 药效果, 参考药敏试验结果 , 调整用药方 案, 进行循证 目标治疗。
() 3按照患者 的生 理 、 理 、 病 免疫 等状
联合用药一 般为 两种 机制 不 同的抗
强化期治疗应 采用 四联 、 联 , 固以二 三 巩
联为宜。
问期 。
老年人 的血 浆 白蛋 白较 青 壮年 普遍
常见 感 染 性 疾 病 的 经 验 治 疗
为低 , 肾功能 也 随年龄 增长 而 日 减 退 , 趋
F 于受硬 件条件的影响 , 多医院还 h 许 做不到病原学检查 。所 以, 医院在常见感 染性疾病 的治疗 中, 进行经验 治疗 占的 比 重很 大。在众 多的抗菌药物 中, 如何选择
可促使 细菌产生耐药性 ; 菌药物一般继 抗 续 应用至体 温正 常 , 状消退 后 2— 症 3日 停 药。如临床疗效欠佳 , 急性感 染在用药
后4 7 8— 2个小时应考虑调整用药 。
合理用 药的通知》 处 方药 与非处方 药分 《
类管 理办法》 。
() 3控制 应用 :04年 8月 1 20 9日《 抗 菌药物 临床应 用指导原 则》,0 8年 3月 20 卫办 医发 (0 8 4 2 0 ) 8号 《 于进 一步加 强 关 抗菌 药物临床应用管 理的通 知》,09年 20 3月卫 办 医发 (0 9 3 2 0 ) 8号 《 生 部办 公 卫 厅关 于抗 菌药 物临床 应用 管理 有关 问题 的通 知》 2 1 年全 国抗菌药 物临床应 用 ,0 1 专项整治 活动方案 。
功能调整剂量 , 可能 定期监 测 血浓 度 , 尽

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
应 用 原 则 及 建 议 。具 体 如 下 。
其 中包 含抗 菌 药 物( 生 素 、合成 类 抗 菌 药物 ) 抗 、抗 结核 药物 、抗
麻 风 病 药 物 、抗 真 菌 药 物 和 抗 病 毒 药 物 。 合 理 使 用 抗 感染 药物 的 总 体原 则与 使 用 其 他 药 品 的原 则 相 同 , 目前 合 理 用 药 主 要 强调 有 效 性 、 安 全性 、 经济 性 、 适 当性 4 方 面 。 因此 , 感 染 药 物 个 抗
染和 ( ) 灭致 病 病 原 体 的 目的 ; 或 杀 同时 应 尽 可 能 防止 治 疗 中药 物 所致 的各 种 不 良反 应 , 及尽 量避 免耐 药性 产 生 。 以 ’
w 制 抗 微生 物 药 物 耐 药性 的全 球 战 略 将 合理 使 用 抗 感 HO遏
染药 物 定 义为 : 用 合 理 , 到 最佳 临床 治 疗 效果 , 费 达 并能 把 药 物 毒
药物研 究
Cf RG MD A HA OEN EIL N F I C
抗 感 染 药 物 的 合 理 应 用
李敏 葛蕴 萍
( 黑龙江省密 山市农垦牡丹江分局 中心 医院 黑龙江密山 1 8 0 ) 3 0 5
【 要 】合理 使 用抗 感染 药物 的 总体 原 则 与使 用其 他 药 品的 原 则 相 同, 摘 目前 合理 用 药主要 强调 有效 性 ,安 全性 、经 济性 .适 当性 4 方 面。 个 医疗机 构应根据 抗感染 药物使 用原则 , 强抗 感染 药物 使 用管理 , 加 临床 医务人 员根据抗 感染 药物合理应 用原 则下 正确使 用抗 感
抗 感 染 药 物 是 指 用 以 治 疗 病 原 体 ( 毒 、衣 原 体 、支 原 体 、 病

医院抗感染药物使用基本原则

医院抗感染药物使用基本原则

医院抗感染药物使用基本原则一、基本原则抗感染药物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大类药物。

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的基本原则,是在了解机体、病原体与药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订用药方案,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感染药物。

(1)抗菌药物用于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性疾病,非上述感染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2)严格控制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感染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3)抗感染药物治疗前,应送临床标本,进行病原体鉴定与药敏试验。

病情不允许等待时,先依临床病情、可能的病原体、当地及本单位抗感染药物耐药情况等进行经验治疗,一旦获得培养结果,则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与患者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4)对于阳性的培养结果要进行分析,区别真正的病原体、定植细菌和污染菌。

病原体药敏试验结果确定后,一般应针对性地选择窄谱抗感染药物应用。

(5)在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前,均应对该患者肝、肾功能进行评估,根据肝、肾功能情况相应调整抗感染药物的给药方案。

(6)抗感染药物品种不宜频繁更换,一般应观察72小时,重症一般观察48小时后,再进行必要的药物品种与方案的调整。

(7)抗感染药物的用药疗程,一般感染疾病在症状体征消失后,可考虑在 7h内停用,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

(8)提倡选用口服给药途径。

病情允许时,杭感染药物应该由静脉给药转换为口服给药。

(9)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的预防用药。

(1O)严格掌握联合用药的指征和原则,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以期达到协同抗菌效果。

(11)在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时,应注意与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12)对接受抗感染药物治疗的患者,均应密切观察药物疗效、毒副作用,并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对较长时间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患者,更应重视细菌动态变化和药敏试验结果,防止菌群失调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13)使用毒副作用大的抗感染药物(如氨基糖苷类、万占霉素等)时,有条件者应进行体内药物浓度监测,提高用药安全性。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草案)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面较广、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物。

一般可分为杀菌剂与抑菌剂两类。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体现在药物品种、剂量、时间、途径、病人、疗程及治疗目标均是适宜的,目的是在有效控制感染的同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力争防止宿主体内菌群失衡,节约药品资源,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物。

参照国家和军队卫生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

一、基本原则1.各单位对抗菌药物的应用应严加管理,制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规定,并定期进行调查分析,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

2.抗菌药物用于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性疾病,非上述感染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3.严格控制皮肤、粘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4.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送临床标本,进行病原体鉴定与药敏试验。

病情不允许等待时,先依临床病情,可能的病原体,当地及本单位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等进行经验治疗,一旦获得培养结果,则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与病人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5.对于阳性的培养结果要进行分析,区别真正的病原体、定植细菌和污染菌。

病原体药敏试验结果确定后,一般应针对性地选择窄谱抗菌药物应用。

6.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前,均应对该病人肝、肾功能进行评估,根据肝肾功能情况相应调整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

7.抗菌药物品种不宜频繁更换,一般应观察72小时,重症一般观察48小时后,可进行必要的药物品种与方案的更替。

8.抗菌药物的用药疗程,一般感染疾病在症状体征消失后,可考虑在72小时内停用,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

9.提倡选用口服给药途径。

病情允许时,抗菌药物应该由静脉给药转换为口服给药。

10.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预防用药。

11.严格掌握联合用药的指征和原则,以期达到协同抗菌效果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12.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注意与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13.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病人,均应密切观察药物疗效、毒副作用,并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

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

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抗菌药物在现代医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有效地对抗细菌感染,拯救无数生命。

然而,滥用和不当使用抗菌药物也导致了耐药性的产生,给公共卫生带来了严峻挑战。

本文将探讨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包括合理使用、个体化治疗、监测与评估、临床与实验室的结合等方面。

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指根据感染的病原体对患者进行科学和有效的治疗。

具体来说,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明确感染诊断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医生应该确认患者是否存在细菌感染,以及感染的具体类型。

如果能够通过实验室检测(例如血液文化、尿液培养等)确定病原体,可以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更准确的指导。

在某些情况下,感染可能是由病毒、真菌或寄生虫引起,而不是细菌,这时使用抗菌药物就没有意义。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一旦明确了病原体,医生应根据实验室敏感性测试结果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

不同的抗生素对不同类型的细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因此选择一款针对致病细菌有效且对患者最少副作用的药物尤为重要。

避免广谱抗生素滥用广谱抗生素在治疗未知病原感染时可能有一定临床价值,但它们通常会影响肠道正常菌群,增加耐药性发生的风险。

因此,如果可以使用窄谱抗生素,应优先选择窄谱类,以减少对其他微生物生态平衡的不良影响。

二、个体化治疗个体化治疗意味着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合并症等)来制定相应的抗菌治疗方案。

这种治疗模式有几个重要方面:评估患者状态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尤其是免疫系统状态,会影响其对感染的反应和对抗生素的耐受性。

例如,老年人、儿童或免疫抑制患者在用药时需格外谨慎。

制定个体化方案时还应考虑患者是否存在肝肾功能不全,因为这些器官会影响药物代谢和排泄,从而增加毒性风险。

调整剂量不同患者对相同剂量的药物反应可能大相径庭,因此,在开始治疗后应根据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剂量。

比如对于儿童,可以根据他们的体重和生理特征来计算剂量,避免给出过高或过低的用量。

同时,对于肝肾功能损害患者,也需要适当调整用量以防止蓄积中毒。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面较广、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物。

一般可分为杀菌剂与抑菌剂两类。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体现在药物品种、剂量、时间、途径、病人、疗程及治疗目标均是适宜的,目的是在有效控制感染的同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力争防止宿主体内菌群失衡,节约药品资源,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物。

参照国家和军队卫生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

一、基本原则1.各单位对抗菌药物的应用应严加管理,制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规定,并定期进行调查分析,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

2.抗菌药物用于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性疾病,非上述感染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3.严格控制皮肤、粘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4.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送临床标本,进行病原体鉴定与药敏试验。

病情不允许等待时,先依临床病情,可能的病原体,当地及本单位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等进行经验治疗,一旦获得培养结果,则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与病人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5.对于阳性的培养结果要进行分析,区别真正的病原体、定植细菌和污染菌。

病原体药敏试验结果确定后,一般应针对性地选择窄谱抗菌药物应用。

6.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前,均应对该病人肝、肾功能进行评估,根据肝肾功能情况相应调整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

7.抗菌药物品种不宜频繁更换,一般应观察72小时,重症一般观察48小时后,可进行必要的药物品种与方案的更替。

8.抗菌药物的用药疗程,一般感染疾病在症状体征消失后,可考虑在72小时内停用,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

9.提倡选用口服给药途径。

病情允许时,抗菌药物应该由静脉给药转换为口服给药。

10.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预防用药。

11.严格掌握联合用药的指征和原则,以期达到协同抗菌效果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12.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注意与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13.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病人,均应密切观察药物疗效、毒副作用,并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