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洋务运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洋务运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d002d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5.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洋务运动》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洋务运动》【教学目标】1. 了解洋务运动的发起背景、影响及意义。
2. 了解洋务运动中推行的诸多新式事物和成就。
【教学重点】1. 洋务运动的发起和影响。
2. 洋务运动中的新式事物和成就。
【教学难点】1. 如何分析洋务运动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如何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幅调查中国历史中的什么内容。
由同学猜测。
2. 让学生自己发挥回答一些问题:如中国历史中哪个时期经常和"开放"相连?洋务运动是干什么的?对中国有什么意义?二、讲练结合(30分钟)1. 洋务运动的发起和影响(1)洋务运动的发起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走到了一个危机时刻,岌岌可危的国家虽然在西方国家的教育下日益开明,但实际上国家内部应对新情况的能力却有所欠缺,这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起。
洋务运动是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唯一的治国运动,直接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起到了极其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推广西方技术和文化,推进中国的工业、农业、交通等领域的发展。
(2)洋务运动的影响洋务运动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当时的西方列强以其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实力深入中国,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步伐。
2. 洋务运动中的新式事物和成就(1)洋务运动中推行的新式事物洋务运动中,中西合璧的新式事物得到了推广。
如工业、农业、交通等领域。
在工业方面,促进了机器制造业、造船业、纺织业的发展。
在农业方面,每年组织义务劳役复垦划出荒地200多万亩,推广了人工播种、化肥生产和种植技术等。
在交通方面,修建铁路,铺设电报,如后来的"北京—张家口铁路"、"汉口—荆州铁路"、"长沙—衡阳铁路"等工程的开展,为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洋务运动的成就洋务运动的成就依然是显而易见的。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afe284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55.png)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主要介绍了洋务运动的发生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活动和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洋务运动的认知可能较为片面,只了解到洋务运动的一些表面现象,而对于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理解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和分析洋务运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洋务运动的发生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活动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和影响。
2.难点:洋务运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洋务运动的基本情况。
2.合作讨论:分组讨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和影响,促进学生间的交流。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洋务运动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4.启发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和分析洋务运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
2.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书籍、论文、文章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洋务运动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洋务运动。
提问:“你们对洋务运动有什么了解?”让学生自由发言,简要介绍洋务运动的基本情况。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活动和影响。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 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 洋务运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046a4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6.png)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材以时间为主线,详细介绍了洋务运动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掌握了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初步认识,对于清朝晚期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影响及其评价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模糊,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明确。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意义。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洋务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2.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和评价。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以典型事件为例,深入剖析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清朝晚期的历史背景,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呈现(10分钟)介绍洋务运动的发起者、时间、地点等信息,让学生对洋务运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分析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如自强、求富、创办军事工业、兴办民用工业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洋务运动的目标和举措。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洋务运动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如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培养了人才等,引导学生对洋务运动进行客观评价。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优质课教学设计_2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优质课教学设计_2](https://img.taocdn.com/s3/m/5b96f4ba83d049649b6658c3.png)
近代化的探索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中国近代化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
1898年的戊戌变法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盟的作用。
孙中山等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统治。
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本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在整个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本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的主题内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从经济、政治到思想的学习过程,层层深入。
3、教学目标和要求(1)知识目标: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如分析评价洋务运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但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②认识到维新变法是在民族危机关头,由资产阶级推动,清政府实行的一次自救运动。
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③通过对辛亥革命的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④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为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了思想基础。
⑤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前途命运,培养学生爱国救国意识和振兴中的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重点: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几次运动的总趋势。
二、教法和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给学生讲解相关概念;如近代化,洋务派等;适当补充人物的相关历史事实,通过对人物的了解更好的记忆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采用启发教学、分析比较、独立思考的探究式模式;引导学生从中国人民对近代化探索过程去理解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概括知识点。
《洋务运动》 说课稿
![《洋务运动》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878184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1.png)
《洋务运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洋务运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洋务运动》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中的第一课。
这一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历程以及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教材首先介绍了洋务运动的背景,即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使得清朝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接着详细阐述了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口号以及主要活动,包括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建新式海军、兴办新式学堂等方面。
最后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进行了探讨,指出其既有积极作用,也存在局限性。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洋务运动这一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理解起来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他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图表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口号和主要内容。
掌握洋务运动的性质和作用,能够客观评价洋务运动。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展示图片、文字资料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让学生从洋务运动的失败中吸取教训,认识到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要依靠人民群众。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洋务运动的评价。
2、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性质的理解。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讲授法:讲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和评价等重要知识点。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d016b3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2.png)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4课洋务运动》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洋务运动的发生、发展和影响。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洋务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目的、代表人物、成就以及失败的原因。
通过对洋务运动的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近代史上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认识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洋务运动这一历史事件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代表人物、成就和失败原因,认识洋务运动在我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洋务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代表人物、成就和失败原因。
2.难点:洋务运动在我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氛围。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洋务运动的成功与失败原因。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洋务运动的相关问题。
4.案例分析法:以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为例,分析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视频等教学资源。
2.打印好的相关案例资料。
3.分组讨论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洋务运动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代表人物、成就和失败原因。
在呈现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3.操练(10分钟)分发打印好的案例资料,让学生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思想和行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洋务运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洋务运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04b3c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b.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洋务运动》教案历史《洋务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通过对洋务运动的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方法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感知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办洋务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为目的,进而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虽未达到富强,但却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
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既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又阻挡不了外国的侵略,结果导致洋务运动的破产。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与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的评价洋务运动,理解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三个图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2、根据三幅图片讲述: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打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在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次统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洋务运动》。
3、释题。
《洋务运动》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第二单元是近代化的探索。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同时结合目录了解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新课1、组织学生欣赏一段关于洋务运动的视频。
2、学生阅读课本,完成自学卡。
(1)什么是洋务派。
(2)洋务运动(时间、代表人物、目的、性质、结果、标志)。
(3)洋务运动的内容。
(表见后面)3、检查自学效果。
(幻灯片出示)最近网上流传一本新编历史剧《洋务运动》,请根据教材知识,判断下列剧情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如有错误,指出错在何处。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洋务运动》优质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洋务运动》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7236094693daef5ff73dd6.png)
第4课洋务运动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分析理解洋务运动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历史原因。
过程与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历史资料,讨论分析历史资料,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研读史料的能力。
通过对洋务运动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辩证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既要认识到洋务运动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自救运动(落后性),又要清楚的知道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步性)【重点难点】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均战败,太平天国席卷大半个中国,清政府陷入内忧外患的危局之中。
西方侵略者在东方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降服了大清帝国。
刀枪土炮不敌西方列强坚船利炮,腐朽的清王朝无法战胜强大资本主义列强。
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力图自救,掀起了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想一想】洋务派为什么要掀起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有哪些活动?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第4课洋务运动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洋务运动的兴起教师首先讲解:什么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中期清朝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僚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
)这些开明的官僚在当时被称为洋务派。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表:2.教师强调:面对严重的统治危机,清朝统治集团的开明官员——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从而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但他们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没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治标不治本,为其最后的命运埋下伏笔。
(展示李鸿章、曾国藩的主张课件)3.教师过渡:接下来我们共同来看看洋务派具体怎样学习西方的?目标导学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1.教师提问:为什么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事工业?创办了哪些军事工业。
致使战争失败。
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近代军事工业。
【教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洋务运动教案1新人教版
![【教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洋务运动教案1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2bafc483c4bb4cf6ecd178.png)
【关键字】教案第6课洋务运动课型:新授教学模式:三环节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列举洋务派所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认识洋务运动的背景与影响、地位与困境,认识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通过精选材料让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知历史本质的探究能力。
通过分析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体会洋务派勇于走出传统、勇于接受新事物,艰难开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历史掌故】晚清有位名将叫胡林翼,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有一次他来到长江边的山坡上观察地形。
突然,有一艘西洋轮船在长江上逆流而上,速度惊人,将江面上的其他中国帆船远远的抛在身后。
目睹此情此景,胡林翼忧虑中西方实力的巨大差异,激愤难当,当场吐血倒地。
问题:为什么见到一艘小小的外国轮船驶过,胡林翼就会如此激动呢?他从中看到了中西方的什么差异?生:轮船的差异,器物、技术的差异师:19世纪60年代,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岁月,在垂暮的清朝统治阶级中,一批开明的官员开始“睁眼看世界”,他们主导了一件亘古未有的大事,给陈腐的清王朝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这就是洋务运动。
板书:课题(二)教师引导,自学探究:一.风雨如晦,时代的挑战师:阅读“晚清大事年表”,概括一下当时的清王朝面临着什么样的情况?展示:晚清大事年表时间事件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52~1865年太平天国运动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生:内忧外患、内外交困展示:“洋务派”奕、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人物图师:面对这样一个千古未有之大变局,已有的历史经验无法解决新的时代问题,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官员选择了前所未有的应对策略——“师夷长技”,向打败我的敌人学习,他们因此被称作“洋务派”,开始了“洋务运动”。
洋务派认为应该学习西方的哪些长技呢?展示:材料一“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二“中国文物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2.1洋务运动教案4(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1洋务运动教案4(人教版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7b21bc97f1922791688e8bf.png)
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基础知识。
2、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二、重点:1、主要代表人物:奕訢(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2、内容:(1)创办军事工业(2)民用工业(3)筹划海防(4)培养人才三、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洋火:火柴洋货:从外国进口的货物洋人:外国人洋房:指欧美式样的房屋(一)、“自强”与“求富”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清政府再次见到了列强船坚利炮的厉害,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一部分人开始求变。
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失败标志是甲午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代表人物:奕訢(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4、口号:“师夷长技”;军事上“自强”,经济上“求富”5、什么是洋务派?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称为“洋务派”6、“洋务运动”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洋务运动:即洋务派为了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者自救运动。
7、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60到70年代)①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1861 第一个新式军事工业②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产章1865 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③福州船政局左宗棠1866 当时远东第一大造船厂这类军事工业,经费由政府调拨,生产不计成本,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缺乏发展动力。
它采用衙门式的管理,因此,其生产不是价值规律制约下的商品生产,从生产关系来说,它是历史上官办封建工业的继续。
第4课 洋务运动(教案)-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教案)-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c36e58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7f.png)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教学目标◇【课标要求】【教学目标】1、时空观念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2、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通过对洋务运动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给出洋务运动相关人物的图片,培养学生识读图片、知识迁移的能力。
通过表格列举洋务企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归纳整合历史信息的能力。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的意义,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
3、家国观念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目的、口号及内容,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认识它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位历史人物,有人说他是先驱者,有人骂他是鬼子六,还有人称赞他是贤王。
同学们猜猜他到底是谁呢?他就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恭亲王——奕訢。
他曾主持签订了北京条约,也曾与慈禧太后联手发动辛酉政变夺取政权,获得了议政王的头衔。
他还领导了晚清时期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为什么他会有这些不同的称呼?哪一个称呼更贴近真实的他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走进洋务运动的台前幕后,感受晚清历史的风云变迁。
二、新课讲授奕訢所处的时代,正是大清帝国风雨飘摇的时代。
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而持续十四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因变而变,改变是大势所趋。
奕訢正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留守北京期间,与外夷谈判的过程中,意识到采取新步骤的必要性。
与他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他们被称为洋务派,他们所推崇的新政被称为洋务运动。
(一)兴起——洋务运动接下来,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20页到21页的内容,梳理洋务运动的基本信息,完成表格的填写。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afe7f21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9.png)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通过对洋务运动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相关图片,学会处理信息的方法;通过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新式学堂等内容,,认识洋务运动的目的及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目的、口号及内容,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认识它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讲授法学生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二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打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在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次统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
这就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这场自救运动有哪些内容?结果如何?(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洋务运动的兴起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2.中央代表人物有奕;地方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3.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比如轮船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4课 洋务运动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4课 洋务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dd30e2d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f.png)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4课洋务运动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4课洋务运动》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清朝晚期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改革运动——洋务运动。
教材从洋务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来龙去脉,认识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可能对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具体内容和影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清洋务运动的发展脉络,分析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2.掌握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洋务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2.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3.洋务运动的影响和评价。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2.相关资料和案例。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洋务运动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
展示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措施,让学生对洋务运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评价洋务运动的成败。
4.巩固(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洋务运动为什么最终失败?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8.板书(随教学过程进行)板书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3分钟,家庭作业2分钟。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19588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c.png)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课《洋务运动》主要介绍了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的“自强”和“求富”的洋务运动。
本节课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方面。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在我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清朝晚期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认识洋务运动在我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
2.难点:洋务运动在我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洋务运动在我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课件:洋务运动的相关图片、资料和视频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洋务运动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让学生对洋务运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洋务运动在我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八年级历史上册:《洋务运动》说课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洋务运动》说课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df790df453610661fd9f4c2.png)
八年级历史上册:《洋务运动》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历史《洋务运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构思和设计.一、教材分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节课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隆盛时代.可是到近代,却饱受屈辱,在屈辱中的清统治阶级为了拯救没落的封建统治而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几十年,它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使中国由经济变革发展到改变封建统治的政治变革.因此洋务运动在近代化的历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洋务运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评价、辩论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4、教材的重点、难点重点: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二、教法设计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采用创设情景法,直观演示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三、学法指导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我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发现法、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把握洋务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洋务运动的巨大历史作用,并提倡学生与教师互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四、教学流程1、设计理念鉴于对《新课标》的理解,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我在教学中精选了教学内容,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通过历史学习,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应对新世纪的挑战.2、教学过程在整个新课教学中,我以“自主学习、实践、创新”为主线,对本课教学环节作如下构想和设计.[ 引入新课]在新课的引入中,我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先创设一个重回洋务运动的历史现场,新颖别致的动画片不但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针对这个动画片我巧妙设问:“片中的曾国藩是什么时代的伟人?与他同一时代的人物还有那些?”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指出:“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清朝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在屈辱中掀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洋务运动”自然导入了本课主题.[新课讲授]一、洋务派的产生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思维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本章内容的第一个子目的学习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新课标的理念,我先采用情景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给学生放一段录象,然后根据录象内容和教材的内容,设计出如下问题:结合课本知识谈谈洋务派是在什么形势下产生的?他们的代表人物有那些?他们推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你会怎样做?通过情境再现,学生从历史场景中吸取信息,然后联系所学知识发挥想像,畅所欲言,既能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又能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一则材料“购买外洋器物,……尤其属名正言顺……可以剿发捻,勤远略”来总结洋务运动的原因和目的.进一步指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统治阶级内部才掀起了洋务运动,开始创办军事工业.自然过渡到第二个子目录——洋务运动的内容.二、洋务运动的内容在第二个子目录的教学中,主要是讲述洋务运动中产生的企业,我根据课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采用有利于加强学生记忆的直观演示法.首先向学生一一展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和创立者,让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在学生认识了洋务派的军事工业后,我设计了问题“洋务派前期创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军事工业,说明了洋务派是以什么为旗号?”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指出,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这些军事工业都面临着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的窘况.然后我根据这个窘况提问:假如你是洋务派大员,你打算怎样解决这种问题?过渡到洋务运动第二阶段的内容.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展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和创建的海军图片.要求学生从所给的信息中,归纳总结出洋务运动不同时期的不同内容,并探索不同时期的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最后指出洋务派在后期创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民用工业说明洋务派的旗号发生了变化:由“自强”发展为“自强和求富”并存.三、洋务运动的影响对于洋务运动的影响,我采取情景教学法、诱思导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三种教学法并用的方式来处理.首先我通过关于洋务运动的影响的录象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从中获取有关洋务运动的影响的历史信息.然后我通过设计问题:“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假如你是一个资本家,面对洋务企业的刺激,你会采取什么行动?你采取的行动会有什么作用?”一步步诱导和启发学生深入理解洋务运动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最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我们应从这场运动中吸取什么教训?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及人类价值观念.[小结]深入学习后,为了体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我安排了回顾全文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将教学回到整体,师生根据整课板书总结全文,构筑本课的主体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知识巩固与思维拓展]为拓展思维,学以致用,在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之后,我再提出两个探究性课题,要求学生讨论“1、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你对这种看法有什么评价?2、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正在大力引进外资和向西方学习,请结合洋务运动的影响,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议.”学生的思维碰撞,相互启发,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洋务运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洋务运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c54c6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1.png)
洋务派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也 积极传播西方思想文化,如民主、科学、 自由等观念,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 了冲击和影响。
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洋务运动通过引进西方技术和资金,推动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中国近代 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推动军事近代化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和装备,改革军事制度,推动了 中国军事的近代化。
06
知识拓展与课堂互动环节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背景
学生讨论清朝末期内忧外患的局 势,以及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的
初衷。
洋务运动的内容
学生分析洋务运动在军事、民用、 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以及这 些措施对当时中国的影响。
洋务运动的意义
学生探讨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 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对 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 影响。
03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
的产生和发展。
轮船招商局等民用企业兴起
01
02
03
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成 立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 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
民用企业的特点
以航运、采矿、冶炼、纺 织等轻工业为主,采用官 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
民用企业的意义
培养新式人才和改革教育制度
培养新式人才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开始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学习西方先进 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培养了一批具有新思想、新知识的新 式人才。
改革教育制度
洋务派在推动近代化进程的同时,也积极改革教育制度,兴办 新式学堂,引进西方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为中国教育近代化 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
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教案人教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北京再次被外国军队占领,战争和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2、北京两次被外国军队侵占的情况有哪些不同?
联军名称
侵略国
占领年代
清朝帝、后
英法联军
英、法
1860年
咸丰、慈禧
八国联军
英、法、俄、美等
1900年
光绪、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