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东港市基本情况
辽宁红色六地简介
辽宁红色六地简介辽宁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省份,也是革命斗争的重要战场。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辽宁涌现了许多红色六地,这些地方都曾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重要根据地和革命斗争的重要战略地区。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辽宁红色六地的概况。
1. 遵化县遵化县位于辽宁省北部,是辽宁红色六地之一。
遵化县是辽宁省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遵化县,曾经有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在这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为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东港市东港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是辽宁红色六地之一。
东港市是辽宁省最早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重要革命根据地。
在东港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开展了一系列的斗争,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 营口市营口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是辽宁红色六地之一。
营口市是中国共产党在辽宁省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重要战略地区。
在营口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开展了一系列的斗争,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锦州市锦州市位于辽宁省中部,是辽宁红色六地之一。
锦州市是中国共产党在辽宁省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重要战略地区。
在锦州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开展了一系列的斗争,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 辽阳市辽阳市位于辽宁省南部,是辽宁红色六地之一。
辽阳市是中国共产党在辽宁省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重要战略地区。
在辽阳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开展了一系列的斗争,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6. 丹东市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部,是辽宁红色六地之一。
丹东市是中国共产党在辽宁省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重要战略地区。
在丹东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开展了一系列的斗争,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港市
东港市东港市位于辽东半岛东端,隶属于辽宁省丹东市,南临黄海,东依鸭绿江,和朝鲜隔江相望,与日本一衣带水,拥有沿海、沿江、沿边地理优势,是中国海岸线上最北端的县级市。
地处东北亚、环渤海和环黄海三个经济圈的交汇点,是连接中、朝、韩、俄、日五国的交通枢纽、欧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是东北东部地区重要的海陆门户。
东港是中国最大的海蜇养殖基地和梭子蟹养殖基地、国家级的草莓产研中心和最大的优质生产基地。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425亿元,县域综合经济实力位居辽宁省第六位,已进入中国百强县第75位。
1市情概况东港市地处辽东半岛东端,南临黄海,东依鸭绿江,隔江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地理位置特殊,具有沿江、沿海、沿边的区位优势,为中国海岸线北端起点,有“海角”之称。
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地理坐标为东经东经123°22′-124°22′,北纬39°45′-40°15′。
境内江岸线(边境线)23.85公里,海岸线93.5公里,全境东西极长83公里,南北极宽38公里,陆域面积2175.6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500平方公里。
东港市始称安东县,设置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
1965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安东县改为东沟县。
1993年6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东沟县,设立东港市,为省直辖县级市,由丹东市代管。
下辖15个乡镇、3街道办事处,3个农场,2个省级开发区,总人口63.33万,少数民族6万余人,占总人口10%,属少数民族散聚地区,有满、锡伯、朝鲜、蒙古、回族、壮族等15个少数民族。
东港市资源比较丰富,拥有1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面积106万亩,滩涂面积36万亩。
海产品140多种,是中国虾、贝主要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
拥有耕地120万亩,其中水田面积70万亩。
粮食年产量40万吨,以水稻为主,是中国优质水稻的主要产区之一。
各类水果、蔬菜100余种,是全国最大的优质草莓生产基地:水资源丰富,境内主要河流12条,大小水库42座。
辽宁东港市房地产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东港市市场调查报告分析东港市调报告壹、环境篇一、城市简介东港市位于辽东半岛东端,黄海北岸,与朝鲜半岛一衣带水,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特点,是中国海岸线最北端的港口城市。
东港市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交通通讯便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
这里土壤肥沃,农业物产丰富。
东港大米曾为清朝宫庭专用“贡米”。
“鸭绿江米业”、“辽东明珠米业”远近闻名。
拥有近百公里的海岸线,水产品极其丰富,是中国虾、贝主要生产和出口基地,被誉为“鱼米之乡”。
二、交通状况丹东民航机场距这里17公里,已开通国际、国内航线。
距市中心3.5公里的大东港,现有7个万吨级泊位,年吞吐量为450万吨,已与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大东港——韩国仁川港的客货运输航线,是国外游客赴长白山和鸭绿江的最佳海上航线,铁路经丹东站通达全国各地、公路与丹大、沈大高速公路串联,现已形成公路、铁路、水路、航运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三、城市气候东港属温带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受黄海影响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淡水资源非常丰富,素有“北国江南”之誉。
四、历史文化东港市历史悠久,1982年,对前阳镇山城山“前阳人”古洞穴遗址的发掘,证明早在18亿年的旧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在此劳动。
东港市(原安东县)境,唐尧时为青州。
虞舜时属营州。
战国时属燕国辽东郡。
西汉时属西安平县和武次县。
唐时归安东都护府。
辽初隶东平郡。
金为婆速路。
元时属婆娑府路。
明时为宣城卫既镇江堡地。
清天命六年(1621年)属后金势力范围,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为岫岩厅辖。
清光绪二年(1876年),清廷析大东沟以东至爱河地设置安东县,隶属奉天府凤凰直隶厅。
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安东县归奉天省东边兵备道辖。
宣统元年(1909年)东边道改名兴凤道,又属兴凤兵备道辖。
民国18年(1929年),奉天省改辽宁省属辽宁省辖。
民国21年(1932年)2月,辽宁省复改奉天省,安东县属奉天省辖。
东港市社会经济概况
东港市社会经济概况
东港市位于沿江、沿海、沿边开放城市东港市辖区内,交通便利,道路有201国道、沈丹高速公路、丹大高速公路等,距辽宁省省会沈阳323km,大连300km,丹东37km。
辖区内有耕地面积104.94万亩,水稻种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70%,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和优质大米产区,素有“贡米”之称的东港大米是国家出口免检产品。
东港市以南近百公里的海岸线,滩涂面积有36万亩,目前拥有滩涂养贝面积12万亩,11万亩的多品种、立体化的虾池养殖。
东港市的浅海渔业捕捞业发达,共有机动渔船3800多艘,年捕捞生产能力达到6万吨。
东港市大东港是鸭绿江流域辐射的东北东部地区发展国际国内贸易合理便捷的海上通道,现拥有10个生产泊位,其中千吨级泊位1个,3千吨级泊位4个,万吨级深水泊位3个,3~5万吨级深水泊位2个,港口年吞吐能力820万吨。
已同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香港等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的七十多个港口开辟了散杂货、集装箱和客运航线。
大连东港未来发展前景
大连东港未来发展前景
大连东港是辽宁省重要的沿海高新区,也是大连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未来,大连东港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大连东港的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渤海湾和黄海,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
东港有着辽宁省最大的港口,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城市。
随着中国沿海经济的发展,东港作为港口枢纽,将享受到巨大的发展红利。
其次,大连东港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以港口和航运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业、物流业以及相关的配套产业在东港得到迅猛发展。
未来,随着工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东港将会有更多创新型企业入驻,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再次,大连东港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潜力。
作为一个海滨城市,东港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海滨度假村、温泉度假区等旅游项目的开发将为东港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此外,大连东港还拥有较好的教育资源和人才储备。
东港拥有一流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了优秀的人才支撑。
这将为东港发展高科技产业和创新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最后,大连东港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东港在港口建设和工业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环境保护,努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这将为东港打造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优秀的企业和人才入驻。
综上所述,大连东港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工业基础和人才资源,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通过发展港口经济、工业制造、旅游业和高科技产业等,东港将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成为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极。
辽宁东港市
辽宁东港市辽宁东港市是中国辽宁省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位于辽宁半岛的东南部。
东港市是辽宁省的沿海重要城市之一,同时也是辽东半岛的门户和辽宁港口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市地处于渤海湾北岸,南靠大海,北临辽东半岛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使其成为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
东港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它曾是早期辽东半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如今,东港市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辽东半岛最重要的经济高地之一,也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作为一个沿海城市,东港市以其发达的港口资源而闻名,拥有东港港口和粮油港两个主要港口。
东港港口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煤炭出口港口之一,是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
粮油港是东港市的第二大港口,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和食用油进出口港口之一。
这些港口的发展为东港市注入了强劲的经济动力,也提升了东港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重要性。
除了港口资源,东港市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交通条件。
这里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点,如道县湿地自然保护区、寿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也为东港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东港市交通便利,有多条铁路和高速公路贯穿其中,方便了东港市与周边城市的联系,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
随着经济的发展,东港市也注重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
城市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机构不断发展,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此外,东港市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新能源产业,为城市建设注入更多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元素。
东港市也以其丰富多样的文化和传统而闻名。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人们可以欣赏到东港市独特的民间艺术表演,如东港大鼓、东港歌舞等。
此外,东港市还有许多传统的节庆活动,如元宵节花灯展、东港海傀儡戏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作为一个沿海城市,东港市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东港市面临的重大任务之一。
东港市自然地理概况
灌区自然地理概况东港市位于辽东半岛东端,南临黄海,海岸线长为93.5km,东依鸭绿江,境内江岸长为29.5km,隔江隔海与朝鲜半岛遥遥相望。
东港灌区位于东港市管辖范围,地处鸭绿江和大洋河下游,东经123°38′30″至124°21′25″,北纬39°47′24″至40°9′49″,东西长65km,南北宽约40km,总控制面积1352km2。
东港灌区由铁甲分区和友谊分区组成,包括东港市的21个乡、镇、农场,202个行政村,总耕地面积104.94万亩。
灌区原设计灌溉面积74.88万亩,实际灌溉水田面积59.71万亩,是辽宁省的大型灌区之一,丹东市的主要水稻产区。
东港灌区属北温带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
受黄海影响,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属北温带湿润地区季风气候。
灌区内有丹东、东港两处气象站,尚有26处季节专项观测哨。
灌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967mm,年最大降水量发生在1964年,为1186~1500mm,年最小降水量发生在1965年,为440~715mm。
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水稻生育期(5~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而冬季1月份最小,多年均值为8.1mm。
年蒸发量865~1554mm,多年平均1208mm,5月份最大,为229mm。
年平均气温在8.1~9.5℃,年最高极端气温32.7~35.6℃,年最低极端气温-20.4~-28.2℃,1月份最低,8月份最高。
多年平均0℃以上积温3734.2℃,5℃以上积温3610.6℃,10℃以上积温3257.2℃。
空气湿度东南部及沿海大部和北部丘陵山区,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2%,4月份最小为59%,7月份最大为88%。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484.3h,其中4~9月日照时数1274h,5月份最长267.8h,7月份日照时数最短,多年均值154.9h。
灌区冬季多北风、西北风,夏季多南风。
多年平均风速3.2m/s,最大风速24.6m/s。
辽宁省东港市基本情况
招商局培训PPT材料一:东港市情及发展规划介绍【区位】东港位于中国万里海疆的最北端,辽东半岛东南端,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是黄渤海经济圈的交接点,鸭绿江与黄海的汇合处,与朝鲜一衣带水,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
是连接日本下关、韩国汉城、朝鲜平壤、中国北京和俄罗斯莫斯科的欧亚铁路大动脉的陆路枢纽。
东港沿江、沿海、沿边、临港的区位优势在全国独领风骚、无与伦比。
【历史概况】东港市始称安东县,设置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
1965年1月改为东沟县。
1993年6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全市陆域面积244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500平方公里,总人口64万。
辖区内有23个乡镇、街、农场。
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257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21元,县域综合经济实力位居辽宁省第6位。
【自然地理】地形地貌:东港市地形北高南低,呈阶梯形,东西长83公里,南北宽38公里。
北部为丘陵山地,中部为丘陵或丘陵间盆地,南部为退海平原、鸭绿江和大洋河冲积平原,海拔高度为3.0~4.5米之间,地势平坦。
气象:东港市地处温带湿润地区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气温:年平均气温8.9℃;降水:年平均降水量786毫米;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2%;日照: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483小时;霜期:全年无霜期168~199天;雾:年平均雾日数31.6天;风况:年常风向为北风,次常风向为西北风、南风,年平均风速3.9米/秒;土壤冻深:土壤平均冻深0.8米。
水文:潮汐:东港市海域潮汐属规则半日潮,平均涨潮、落潮各历时6小时,93.5公里海岸线潮差呈现由东向西减弱的趋势,越往西潮差越小。
大东港年平均潮差4.51米(据1982-1998年大东港区验潮站资料统计),大洋河口海域年平均潮差为4.09米。
波浪:东港海域以风浪为主,涌浪较少,常波向西南方向。
海水:初冰日于12月上旬,终冰日为次年3月中旬。
大连东港调研报告
大连东港调研报告大连东港调研报告一、项目背景:大连作为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发展迅猛。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连市的港口经济和东港的发展现状,我和我的团队决定进行对东港的调研。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大连东港的港口规模和运营情况;2. 了解东港的发展潜力和未来规划;3. 分析东港对大连市以及整个辽宁省经济的贡献。
三、调研内容:1. 了解东港的基本情况:a. 东港的地理位置:东港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的东南部,地处辽东半岛;b. 东港的港口规模:我们参观了东港港口,发现港口修建坚固,码头设施齐全,可以容纳大型船舶的停靠和卸货。
据了解,东港是中国重要的进出口货物集散地之一。
2. 东港的发展潜力和未来规划:a. 我们与东港港务局的相关领导进行了座谈,了解了东港未来的规划和发展潜力。
根据他们的介绍,东港将进一步优化港口设施、扩大港口规模,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货物运输需求。
b. 此外,东港还在积极探索港口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港口经济示范区,促进港口与企业的合作,推动东港的经济发展。
3. 东港对大连市以及整个辽宁省经济的贡献:a. 根据我们的了解,东港是大连市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港口的发展直接带动了航运、物流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大连市乃至整个辽宁省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b. 东港港口的优势地理位置以及现代化的设施,使得它成为各大海运公司的首选港口之一。
吸引了大量的货物进出口,为大连市带来了巨大的贸易收入。
四、结论:通过对大连东港的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东港港口规模大,设施完备,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2. 东港在大连市以及整个辽宁省的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3. 东港未来将继续扩大港口规模,提高运营效率,进一步发展港口经济。
五、建议: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对东港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继续加大对港口设施的投入,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和运营效率;2.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促进港口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港口的综合服务能力;3. 加强与其他港口的合作,通过互补优势,打造东港为区域性的物流中心。
东港怎么写
东港怎么写东港是位于中国辽宁省东南部的一个城市,是辽东半岛南部的重要港口城市。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东港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文化特色以及旅游景点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东港位于辽宁省南部,靠近中国东北的沿海地区,东临渤海,地理位置优越。
东港市下辖4个行政区,包括东港、凤城、宽甸和岫岩四个县级市,总面积为5828平方公里。
关于东港的历史,早在公元前540年左右,辽东半岛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形成了辽东族群。
东港的历史,主要源于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历史沉淀。
特别是在明清时期,东港港口的繁荣使得东港成为了北方的重要商贸港口。
近代以来,东港又因为煤炭资源和港口的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辽宁省第一个火车经过的港口。
经济方面,东港以港口经济为主导,发展出了多个产业。
其中,港口物流是东港的支柱产业,东港港口是辽宁省内最大的煤炭出口港。
此外,东港还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以及盛产粮食、水果和油料的农业。
另外,东港市也围绕港口和物流发展起来的钢铁、有色金属、机械等制造业也相当发达。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动,东港作为一座沿海重要港口,具备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东港的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民俗文化和海洋文化方面。
东港的民俗活动丰富多样,其中以庙会、舞龙舞狮等传统节日和民间艺术表演最为著名。
此外,东港的海洋文化也深深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
渔民们的渔歌、船歌传承了上千年的历史,反映了人们对海洋的热爱和致敬。
对于游客来说,东港也有很多值得一游的旅游景点。
首先是大港古镇,这是东港历史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古镇的风貌,品味当地的特色小吃和购买土特产。
其次是龙脊山,这是东港市的自然保护区,山上的风景秀丽,还有悬崖、瀑布和溪流等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徒步爱好者。
此外,东港还有凤城湾、天女山、宽甸满族自治县等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美丽的海滩、古老的庙宇和丰富的满族文化。
总结起来,东港是一座有着丰富历史背景和发展潜力的城市。
海岸线最北端的温暖小城——丹东·东港
海岸线最北端的温暖小城——丹东·东港东港市是一座新兴的沿海港口城市,位于中国万里海疆最北端,陆域面积23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500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5个国有农场,2个经济开发区,总人口63万人。
东港属温带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并具有海洋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年平均降雨量786毫米,年平均气温8.9℃,素有“北国江南”的美誉。
优越的地理位置。
东港地处辽东半岛东南端,与朝鲜半岛隔江隔海相望,与日本一衣带水,是中国海岸线的北端起点,是中国北方唯一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
东港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是连接朝鲜平壤、韩国首尔、日本下关、中国北京和俄罗斯莫斯科的欧亚铁路大动脉的陆路枢纽。
完备的基础设施。
交通发达,公路、铁路、江运、海运、空运,五大运输手段编织了东港海陆空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
丹东民航机场距港城17公里,201国道贯穿全境,“沈阳-丹东、丹东-大连、丹东-通化、丹东-海城”四条高速公路和两条铁路在此交汇,区域性物流中心及经济枢纽地位已经显现。
紧邻城区的大东港属天然不冻良港,是东北东部地区的出海口和海路门户,有生产型泊位近20个,年吞吐能力4000万吨,现已开通了多条国际国内集装箱航线和1条国际客运航线,以及通往朝鲜、韩国、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个港口的货运航线。
随着东北东部地区铁路的开工建设,东北东部13个市40多个县将成为大东港纵深腹地。
供电、供水、通讯设施完备。
淡水储量3.3亿立方米,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是全省平均值的4.5倍,城市日供水能力20万吨,水质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
优越的投资环境。
东港居于黄海、渤海两个经济圈的交汇点,是辽东半岛和东北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中国国家级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东端起点,是辽宁北黄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港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围绕北黄海经济带建设和丹东东港同城化这一主题,制订了“三区、两港、三带”发展规划。
东港市水稻产业影响因素分析
东港市水稻产业影响因素分析东港市是辽宁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辽东半岛的东部,地处黄渤海之滨,属于渤海湾经济区的一部分。
东港市拥有丰富的水稻资源,是全国重要的水稻产区之一。
水稻产业对于东港市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生计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东港市水稻产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气候因素气候是影响水稻产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东港市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
水稻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东港市的气候条件符合水稻生长的需要。
而且东港市夏季雨水充沛,有利于水稻的灌溉和生长。
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气温升高可能会导致幼苗失茬和水稻生长期缩短等问题。
二、土壤因素土壤是水稻生长的基础,东港市的土壤属于黄壤和红壤,土层深厚,肥沃透气,对水稻的生长非常有利。
由于长期的水稻单一种植和化肥施用,土壤肥力逐渐下降,病虫害也较为严重,这些问题制约了水稻产业的发展。
土壤的保护和改良是促进水稻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三、技术因素水稻种植技术的先进性对水稻产业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东港市在水稻种植技术上的研发和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
水稻机插秧、化肥施用、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已经相对先进。
与全国一流地区相比,东港市的种植技术还存在差距,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以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四、市场因素市场需求是决定水稻价格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东港市的水稻产业面临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东港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口规模有限,消费水平不高,导致水稻产业的市场需求不足。
东港市需要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扩大水稻销售渠道,提高水稻品牌知名度,以增加市场需求,促进水稻产业的发展。
五、政策因素政策是影响水稻产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农业政策直接影响着水稻产业的发展。
东港市需要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水稻产业发展的政策,比如加大对水稻种植的扶持力度,提高水稻收购价格,加大对水稻机械化、标准化种植的支持等,以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
辽宁省东港市基本情况
招商局培训PPT材料一:东港市情及发展规划介绍【区位】东港位于中国万里海疆的最北端,辽东半岛东南端,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是黄渤海经济圈的交接点,鸭绿江与黄海的汇合处,与朝鲜一衣带水,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
是连接日本下关、韩国汉城、朝鲜平壤、中国北京和俄罗斯莫斯科的欧亚铁路大动脉的陆路枢纽。
东港沿江、沿海、沿边、临港的区位优势在全国独领风骚、无与伦比。
【历史概况】东港市始称安东县,设置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
1965年1月改为东沟县。
1993年6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全市陆域面积244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500平方公里,总人口64万。
辖区内有23个乡镇、街、农场。
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257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21元,县域综合经济实力位居辽宁省第6位。
【自然地理】地形地貌:东港市地形北高南低,呈阶梯形,东西长83公里,南北宽38公里。
北部为丘陵山地,中部为丘陵或丘陵间盆地,南部为退海平原、鸭绿江和大洋河冲积平原,海拔高度为3.0~4.5米之间,地势平坦。
气象:东港市地处温带湿润地区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气温:年平均气温8.9℃;降水:年平均降水量786毫米;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2%;日照: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483小时;霜期:全年无霜期168~199天;雾:年平均雾日数31.6天;风况:年常风向为北风,次常风向为西北风、南风,年平均风速3.9米/秒;土壤冻深:土壤平均冻深0.8米。
水文:潮汐:东港市海域潮汐属规则半日潮,平均涨潮、落潮各历时6小时,93.5公里海岸线潮差呈现由东向西减弱的趋势,越往西潮差越小。
大东港年平均潮差4.51米(据1982-1998年大东港区验潮站资料统计),大洋河口海域年平均潮差为4.09米。
波浪:东港海域以风浪为主,涌浪较少,常波向西南方向。
海水:初冰日于12月上旬,终冰日为次年3月中旬。
东港市保护地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东港市保护地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一、保护地生产现状东港市现有耕地面积138万亩,其中保护地生产面积18万亩,年总产量70万吨,产值27亿元。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在设施农业建设方面一些激励政策的相继出台,广大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日益高涨,东港市保护地生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生产效益也是逐年提高。
目前日光温室平均亩效益可达*****元左右,最高可达*****元。
早春大拱棚平均亩效益可达*****元以上。
保护地生产已成为广大农民发家致富的首选产业,也是振兴本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东港市保护地生产主要分为日光温室与早春大拱棚两种形式。
日光温室多采用钢筋无支柱高标准立体结构,极少数为竹木结构,棚内设施完善,设有水源,全部采用滴灌,部分配备加温防冻设施;早春大拱棚多为竹木结构,少数为钢筋有支柱高标准立体结构,部分采用滴灌、草苫等设施。
保护地内作物90%以上为番茄、黄瓜、甜瓜、草莓等茄果类蔬菜,其余少部分为叶菜类或油桃等水果类。
产品大多用于本地消费及辽宁省其它地区,少量出口至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年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
二、技术引进能力及科技推广情况多年来,东港市农业科研单位常年与中国农科院、辽宁省农1/ 5科院、沈阳农业大学、丹东农科院等省内外科研院所保持技术合作关系,同时常年邀请西班牙、荷兰、美国、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外专家前来东港讲学,传授国外先进技术,先后引进推广了甜瓜嫁接、土壤消毒、滴灌技术、温湿度调控、CO2气肥、平衡施肥、硫磺熏蒸预防白粉病、病虫害综合防治等30多项新技术和40余个新优品种,为东港市保护地生产高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东港市政府非常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坚持常年在各乡镇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推广普及农业生产新技术。
每年累计印发科技小册子《沃土》5万册、科普资料20余万份,组织专家深入乡镇及村组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80余场次,直接培训农民达*****人次,辐射带动农户*****余户,在东港电视台录制《农家院》30余期,安排专家参加东港电台户外直播节目40余人次,出现场为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近百次。
东港市自然资源
东港市自然资源
东港市自然资源是该地区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位于东海沿岸的东港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优美的海岸线、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东港市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海岸线是东港市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港市拥有长达数十公里的海岸线,沿岸风景优美,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海滩上洁净的沙滩和清澈的海水成为众多游客喜爱的目的地。
同时,海岸线也是东港市重要的渔业资源来源,为当地渔民提供了丰富的捕捞机会,支撑着当地渔业的发展。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
东港市位于东海之滨,海域内生长着各种珍稀的海洋生物,如海参、海藻、鱼类等。
这些海洋生物资源不仅是当地渔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也为当地的水产加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是东港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地理环境对东港市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影响。
东港市地处山海交汇之地,山区丘陵起伏,河流纵横交错,这种多样化的地理环境为东港市的生态多样性提供了坚实基础。
保护好地理环境,促进生态平衡,是东港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综上所述,东港市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关键。
只有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未来,东港市应继续加强自然资源管理,促进绿色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东港市水稻产业影响因素分析
东港市水稻产业影响因素分析东港市位于中国辽宁省,是一个重要的水稻种植区。
水稻产业是该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影响因素多种多样。
本文将从土地条件、气候条件、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土地条件是影响水稻产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东港市拥有广阔的耕地资源,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适宜水稻的种植。
丰富的土地资源为水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土壤的质量和矿质元素含量也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产生重要影响。
气候条件是水稻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东港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温度适宜水稻生长发育,有利于水稻的丰产。
东港市夏季雨量充沛,为水稻的灌溉提供了重要保障。
这些气候条件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使得水稻产量相对较高。
技术水平是影响水稻产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东港市的水稻种植技术得到了大幅提升。
机械化种植、高效施肥、科学管理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水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农民对水稻种植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水平也有所提高,为水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市场需求是影响水稻产业的重要因素。
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市场需求量巨大。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水稻的需求日益增加。
东港市水稻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市场需求的支撑,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也因此得到了提高。
土地条件、气候条件、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是影响东港市水稻产业的重要因素。
在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的基础上,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市场需求的推动将进一步促进水稻产业的发展。
政府也应加强对水稻产业的支持和引导,提供更多的技术培训和市场信息,进一步提升水稻产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辽宁省1个县级市,人口超60万,是中国海岸线上最北端的县级市
辽宁省1个县级市,人口超60万,是中国海岸线上最北端的县级市东港市,隶属于辽宁省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南濒黄海,东隔鸭绿江同朝鲜相望,是中国海岸线上最北端的县级市。
东港市境,早在旧石器晚期就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战国时期属燕国辽东郡辖境,西汉时分属西安平县(治今宽甸县南部)和武次县(治今凤城市境内)。
魏晋十六国时期,县境隶属变化频繁,至北燕太平二年(410年)高句丽占领辽东全境,今市境属高句丽国辖地。
唐朝灭高句丽后,今市境属安东都护府辖境。
此后,历辽、金、元、明,今市境先后属东平郡、婆速路、婆娑府路、宣城卫既镇江堡辖地。
清朝初为柳条边封禁区,清朝中期分属岫岩厅、凤凰厅;光绪二年(1876年),清廷析大东沟以东至爱河地设置安东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析安东县设立安东市。
1965年1月20日,安东市更名为丹东市,安东县更名为东沟县。
1993年6月18日,撤销东沟县,改置东港市,因境内有大东港口而得名,隶属于丹东市至今。
东港市陆域面积2445平方公里,下辖15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5个国营农场、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省级重点产业园区,2016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604,623人。
东港市是全国唯一的沿江、沿海、沿边县级城市,也是东北东部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和区域物流中心。
东港市,隶属于辽宁省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南濒黄海,东隔鸭绿江同朝鲜相望,是中国海岸线上最北端的县级市。
东港市境,早在旧石器晚期就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战国时期属燕国辽东郡辖境,西汉时分属西安平县(治今宽甸县南部)和武次县(治今凤城市境内)。
魏晋十六国时期,县境隶属变化频繁,至北燕太平二年(410年)高句丽占领辽东全境,今市境属高句丽国辖地。
唐朝灭高句丽后,今市境属安东都护府辖境。
此后,历辽、金、元、明,今市境先后属东平郡、婆速路、婆娑府路、宣城卫既镇江堡辖地。
清朝初为柳条边封禁区,清朝中期分属岫岩厅、凤凰厅;光绪二年(1876年),清廷析大东沟以东至爱河地设置安东县。
东港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概况及未来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东港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概况及未来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概述:数字经济产业是近年来我国提倡发展的新兴产业,是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和网络为载体,以数据和算法为重要生产要素,以网络经济为支撑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
作为辽宁省最大的渔港之一,东港市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虽然相对比较落后,但是已经开始逐渐崛起。
本报告将从东港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背景、现状、优势和未来投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东港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背景东港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港口城市之一,其辐射范围涵盖了丹东、锦州等多个市县。
东港市经济以渔业、养殖业、制造业和物流业为主,从业人口达到30万人以上。
近年来,东港市政府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的数字经济企业,推动数字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东港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
二、东港市数字经济产业现状1、产业规模相对较小:目前,东港市数字经济产业规模相对较小,尚未形成很大的产业集群,数字经济产业占比还比较低。
但是,随着政府的支持以及一些数字经济企业的入驻,东港市数字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势头正在逐步加强。
2、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备:东港市政府在数字经济产业方面的投资非常大,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备,包括高速宽带、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4G、5G等方面,数字化基础设施能够为数字经济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操作环境和更为精准的数据支持。
3、数字经济企业的发展逐渐崛起:目前,东港市已经拥有了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数字经济企业,如辽宁数快科技有限公司、东港数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东港智联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产值逐年增长,为东港市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东港市数字经济产业的投资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东港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非常便利,辐射范围广,可以直接面向辽东湾等周边市县,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2、数字化基础设施完备:东港市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非常大,建成了许多高速宽带、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等项目,数字经济企业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基础设施服务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招商局培训PPT材料一:东港市情及发展规划介绍【区位】东港位于中国万里海疆的最北端,辽东半岛东南端,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是黄渤海经济圈的交接点,鸭绿江与黄海的汇合处,与朝鲜一衣带水,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
是连接日本下关、韩国汉城、朝鲜平壤、中国北京和俄罗斯莫斯科的欧亚铁路大动脉的陆路枢纽。
东港沿江、沿海、沿边、临港的区位优势在全国独领风骚、无与伦比。
【历史概况】东港市始称安东县,设臵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
1965年1月改为东沟县。
1993年6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全市陆域面积244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500平方公里,总人口64万。
辖区内有23个乡镇、街、农场。
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257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21元,县域综合经济实力位居辽宁省第6位。
【自然地理】地形地貌:东港市地形北高南低,呈阶梯形,东西长83公里,南北宽38公里。
北部为丘陵山地,中部为丘陵或丘陵间盆地,南部为退海平原、鸭绿江和大洋河冲积平原,海拔高度为3.0~4.5米之间,地势平坦。
气象:东港市地处温带湿润地区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气温:年平均气温8.9℃;降水:年平均降水量786毫米;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2%;日照: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483小时;霜期:全年无霜期168~199天;雾:年平均雾日数31.6天;风况:年常风向为北风,次常风向为西北风、南风,年平均风速3.9米/秒;土壤冻深:土壤平均冻深0.8米。
水文:潮汐:东港市海域潮汐属规则半日潮,平均涨潮、落潮各历时6小时,93.5公里海岸线潮差呈现由东向西减弱的趋势,越往西潮差越小。
大东港年平均潮差4.51米(据1982-1998年大东港区验潮站资料统计),大洋河口海域年平均潮差为4.09米。
波浪:东港海域以风浪为主,涌浪较少,常波向西南方向。
海水:初冰日于12月上旬,终冰日为次年3月中旬。
总冰期为100天左右,盛冰期45天左右。
流冰厚度一般为5-15厘米,最厚可达30厘米以上。
【基础设施】东港交通发达,设施完备,已形成四通八达的海、陆、空立体交通格局。
港口:位于开发区内的大东港港口目前已拥有14个万吨级泊位,(最大泊位5万吨,但乘潮曾进7.6万吨船只)航道水深-9米(加上潮差4.5米,水深可达-13.5米)。
目前与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新加坡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个港口开辟了客货运航线,年吞吐能力4000万吨,集装箱运量达25万标准箱,正在向亿吨大港迈进,已经成为振兴东港、推动丹东、辐射东北东部地区的重要海路门户。
目前已开通的货运航线有:韩国的仁川港(232海里)、釜山港(550海里);朝鲜的南浦港(119海里);曾开通过日本的东京(1090海里)、大阪、神户(840海里)、敦贺、舞鹤、直江津及名古屋等航线,大东港距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1047海里,距烟台224海里、青岛301海里、连云港340海里、上海578海里。
客运航线已开通了大东港至韩国仁川港的客货班轮,每周三个航班,年客运量10万多人次(周二、四当日进出丹东港,周六进丹东港,周日出丹东港)。
公路:沈丹高速及丹大高速已全线开通,东港至沈阳258公里,东港至大连222公里,形成了沈阳、大连及东港的交通金三角。
201国道、辽宁省滨海公路(1443公里)横贯全境,目前正在建设的丹东至通化高速公路197公里及东港至海城高速公路141公里,预计2012年、2010年正式通车。
铁路:铁路专用线已直通大东港,正在建设的纵贯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即东边道铁路)全长1401公里,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铁路客运丹东至庄河段已于2009年1月开工建设,三年半将竣工。
机场:丹东机场是目前辽宁十四个地级市中三座机场(沈阳、大连及丹东)之一,它位于东港境内,距东港仅17公里,机场规模已达到国家4C级标准。
已开通丹东至上海、深圳、三亚、北京等国内航线,曾开通过丹东至韩国首尔的国际航线。
丹东机场已被国家列为重点改扩建项目。
东港供水、供电、通讯等设施完备。
电力资源:东港电力资源丰富,现已开发利用的有火力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
国际华能电厂就坐落在东港开发区境内,一期工程装机容量70万千瓦,已并网发电,二期工程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即将开工。
丹东海洋红风力发电项目,总投资1.86亿元,安装丹麦产750KW风力发电机组28台,装机总容量2.1万KW,工程于1999年正式并网发电。
水力发电有罗圈背水电厂、铁甲水电厂。
水利资源:东港市水系发达,河流密布,境内有鸭绿江水系(全年水流量190亿立方米)、大洋河水系(全年水流量31亿立方米),共有23条河流、42座水库,正常蓄水量3.3亿立方米,城市日供水能力20万吨,人均淡水拥有量是全省平均值的4.5倍。
铁甲水库位于东港市境内,是一座以灌溉、防洪、发电、城市供水、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库,总库容2.56亿立方米。
【工业布局】东港依托港口优势,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始终处于辽宁省前列。
已初步形成了以机械装备制造、化工医药、金属冶炼、食品加工、纺织服装、造纸及纸制品业为支撑的六大工业体系。
宠物食品覆盖日本70%市场,电磁线、稀土、钛合金等生产企业均居全国同行业前20位。
【特色农业】东港是盛誉远播的鱼米之乡,已形成精品渔业(养殖面积4.9万公顷,水产品38.5吨,其中:海水产品33.7万吨,在海水产品产量中海洋捕捞产量7.9万吨。
淡水产品4.8吨。
)、优质水稻(80万亩,35万吨)、优质草莓(11万亩,20万吨)、绿色蔬菜(12万亩,43万吨)、畜禽肉蛋(大牲畜饲养量3.3万头,生猪饲养量57万头,羊饲养量2.2万头,家禽饲养量2264万只,肉类产量6万吨、奶类产量9100吨、禽蛋产量5.4万吨,)、苗木花卉(1.6万亩,30多个品种)、干鲜果(果树株数367万株,水果产量10万吨,板栗21万亩,板栗产量1.4万吨)、食用菌(1400万盘,2万吨)等八大特色农业主导产业。
这里拥有全国著名的鸭绿江渔场和园山渔场,拥有海岸线93.5公里,滩涂面积36万亩,1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面积106万亩;渔业生产比较发达,已开发滩涂、浅海贝类养殖面积发展到72万亩;港湾养殖(虾池)面积15万亩,盛产各种鱼、虾、蟹、贝145种,多品种、立体化养殖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拥有120万亩优质粮田,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其中水稻播种面积80万亩。
东港大米名扬海外,曾为清廷贡米,现为人民大会堂指定用米。
东港草莓,驰名中外,东港是国家级的草莓研究中心和全国最大的优质草莓生产基地。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现已探明20余种,储量最大的有金矿、高岭土、“丹东绿”大理石等。
其中金矿石基础储量135万吨,金矿石平均品位3-5克;“丹东绿”大理石储量50万立方米以上;高岭土基础储量850万吨。
【旅游资源】东港是一座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城市,景色秀丽,气候宜人。
境内旅游资源主要有“一园、两山、三岛”。
“一园”即鸭绿江口湿地观鸟园。
观鸟园位于辽宁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保护区占地面积10.1万公顷(1010平方公里),容纳了各种动植物近千种,栖息鸟类240余种,每年在此越冬、过境、繁殖的各种候鸟达上百万只,4月中旬至5月中旬是观鸟的最佳时节,最大鸟群可达12万只,鸟鸣播远,遮天蔽日,场面蔚为壮观。
“两山”即大孤山和老石山。
大孤山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是国家级森林公园。
这里绿荫环抱、古树参天,有松、柏、槐、杨、柞、枫、榆、皂角、法桐、鹅耳枥等树种274种,其中水彬、鹅而枥、千年银杏植物为国家珍稀物种。
坐落于林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分为上庙、下庙、戏楼三部分,是集我国南、北建筑艺术为一体,为辽宁省保存最完整的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古建筑群。
大孤山天后宫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妈祖庙,盛名远扬。
老石山“原始部落”坐落于东港市西北面,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部落倚山而建,临水而居,是目前国内第一家“原始部落”度假旅游景区。
经考证,老石山部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
“三岛”即大鹿岛、獐岛和小岛。
大鹿岛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陆地面积6.6平方公里,北距陆地7.4公里,是闻名东北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也是著名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震惊中外的中日甲午海战就爆发在大鹿岛海面上。
岛上有邓世昌墓和塑像、明代戍边将领毛文龙碑亭、老虎洞、骆驼峰、英式导航灯塔、丹麦教堂遗址等多处自然和人文景观。
岛前环抱着360万平方米天然海滨浴场,滩缓沙柔,被誉为“中国北方夏威夷”。
獐岛是是中国北方第一岛,陆域面积约0.8平方公里,北距陆地5.5公里,岛内风光旖旎、环境柔静,民风淳朴,“渔家乐”旅游项目别有特色。
海洋红小岛景区是中国北方风车之岛。
这里三面环海,由许多小型岛屿和大片礁石组成,自然景观独特。
28台风力发电机组错落有致地屹立在海岸线上,衬托着蓝天碧海,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颇有浓郁的欧洲风情。
东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依江临海,资源丰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海之滨,是旅游、休闲、度假的胜地。
【城市功能定位】2009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原则通过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东港是辽宁沿海经济开放东端起点和前沿阵地。
东港以130公里江海岸线为背景,整个城市的功能定位是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丹东对外开放的先导区、东北东部地区重要海陆门户和区域物流中心、辽宁沿海经济带东部临港产业及特色农业和海洋渔业产业基地。
【总体规划】东港市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规划的东端起点,在产业布局上重点发展三区三带。
三区:东港经济区、前阳经济区、大孤山经济区三带:现代农业产业带、临港经济发展带、滨海公路精品渔业养殖带东港经济区东港经济区规划发展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规模50万。
包括原城区19平方公里、开发区建成区8平方公里、临港工业西区60平方公里。
东港市临港工业西区现重点规划发展“一区三园”,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包括风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再生资源工业园、船舶石化工业园、滨海生态旅游服务区。
前阳经济区前阳经济区规划发展面积7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50万。
采用“一轴两廊三区”架构进行发展规划。
一条轴线指前阳大街南北5公里城市核心公共设施带,两条绿廊分别为石佛河和柳林河滨河绿色通廊,三个分区指由南至北依次工业区、商贸居住区和生态旅游度假区。
前阳经济区重点规划有纺织服装工业园、造纸及纸制品产业园、仓储物流园、高新技术产业园、食品工业园、机械及装备制造工业园、医药化工工业园、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园八个园区。
大孤山经济区大孤山经济区规划发展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