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泻下剂习题(清华版)

合集下载

泻下剂习题

泻下剂习题

方剂学习题——泻下剂注:文档翻录可能有少许错误,答案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一、填空题1、大承气汤中用大黄的作用为泄热除实,温脾汤中用大黄的作用为攻逐冷积。

2、使用大承气汤常用数日不大便、脘腹胀满疼痛、苔黄厚而干、脉沉数有力四症为辨证要点。

3、十枣汤主治悬饮及水肿。

4、大承气汤的煎服方法是先煎枳实、厚朴,后下大黄,煮成去渣,芒硝溶服,该方与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在组成上共有的药物是大黄。

5、泻下剂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五类。

二、筒答题1、简述十枣汤的用法。

三药等分为末,大枣十枚煎汤后送服药末;从小剂量(0.5~1g)开始,每日一次;清晨空腹服用;服药得快利后,食糜粥以保养脾胃。

2、使用泻下剂应注意哪些问题?P44三、论述题1、大黄附子汤和温脾汤同属温下剂,两方组成、功效、主治有何不同?2、分析三承气汤在组成、煎服法、功用、主治方面的异同。

四、分析题分析下列处方的配伍意义,并写出方剂的功用和主治。

大黄12g 牡丹皮3g桃仁9g 冬瓜仁30g 芒硝9g五、选择题A 型题1 、麻子仁丸既能润肠泄热,又能:A. 通便止痛B.行气通便C.益精通便D.增液通便E 逐淤通便2、济川煎的功用是A. 滋阴清热,润肠通便B. 益气养血,润肠通便c. 温补脾阳,润肠通便D. 温肾益精,润肠通便E 泻热行气,润肠通便3、患者腹痛便秘,脐下绞痛,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宜选用A. 温脾汤B. 大黄附子汤C.济川煎D. 调胃承气汤E. 麻子仁丸4、十枣汤的服用最佳时间是A. 饭后服B.饭前服C 睡前服D. 不拘时服E. 清晨空腹服5、以"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舌苔微黄"为辨证要点的方剂是A. 黄龙汤B 大承气汤C 麻子仁丸D. 济川煎E. 五仁丸6、下列方剂均属泻下剂,其中不用大黄的方剂是A. 黄龙汤B.济川煎c. 麻子仁丸D.温脾汤E. 大承气汤7、大承气汤的正确用法是A. 先煮枳、朴,后下芒硝,再下大黄B.先煮大黄,再下枳、朴,后入芒硝c.先煮枳、朴,再下大黄,芒硝溶服D. 先下大黄,再入芒硝,枳、朴后入E 先煮芒硝,再下大黄,后入枳、朴8、黄龙汤煎时"加桔梗一撮"的主要用意是A. 宣肺化痰止咳B. 宣肺祛痰利咽C.宣肺利气排脓D. 升提以防正脱E 宣肺以助通肠B 型题A. 峻下热结B. 缓下热结C.轻下热结D.攻逐水饮E 润肠通便9、调胃承气汤的功用是:B10、小承气汤的功用是:CA. 大承气汤B. 小承气汤c. 调胃承气汤D. 增液承气汤E 复方大承气汤11 、麻子仁丸的组成中含有B12、黄龙汤的组成中含有AA. 通因通用B. 急下存阴c. 以泻代清D. 塞因塞用E 寒因寒用13、大承气汤用治热厥,体现的治法是E14、大承气汤用治热结旁流,体现的治法是AA 里热积滞实证B.寒积里实证c. 肠燥津亏证D. 水饮壅盛证E. 里实正虚证15、寒下剂适用于A16、温下剂适用于B。

泻下剂课后复习题

泻下剂课后复习题

泻下剂1、试述泻下剂的治证特点及使用注意。

答:泻下剂是为有形实邪内结而设,凡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虫积之脘腹胀满、腹痛拒按、大便秘结、或泻利、苔厚、脉沉实等属里实证者,均可用泻下剂治疗。

里实证的证候表现有热结、寒结、燥结、水结之不同。

热结者,当寒下;寒结者,当温下;燥结者,当润下;水结者,当逐水;里实而兼见正气不足者,当攻补兼施。

故泻下剂相应分为寒下剂、温下剂、润下剂、逐水剂、攻补兼施剂五类。

使用注意:泻下剂多由药力迅猛之品组方,易伤胃气,故应得效即止,慎勿过剂。

服药期间,应忌食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以防重伤胃气。

如表证未解,里未成实者,不宜使用泻下剂。

年老体虚、病后伤津、亡血者,以及孕妇、产妇、月经期女性,均应慎用或禁用。

2、名词术语解释:泻下剂、阳明腑实、热结旁流、釜底抽薪、急下存阴、通因通用。

答:泻下剂:凡以通便、泻热、攻积、逐水等作用为主,用于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统称为泻下剂。

阳明腑实:阳明病,病邪入里化热,燥热与肠中糟粕搏结,劫耗津液,燥结成实,腑气不通的病理变化。

热结旁流:腑热炽盛,燥屎内结不出,逼迫肠中津液从燥屎旁流下。

釜底抽薪:指用通导大便以泻去实热邪气的一种治法。

好比抽去锅底燃烧的柴草以降低锅内的温度。

急下存阴:指通过峻泻通便以祛除实热邪气,从而达到保存阴津的一种治法。

通因通用:为反治法之一。

指用通利的方药来治疗通泄病证的一种治法。

3、大黄在大承气汤、黄龙汤、温脾汤、麻子仁丸中的作用及配伍有何不同?答:大承气汤中大黄与厚朴共为君,泻下与行气并重,相辅相成;黄龙汤中以大黄为君的大承气汤佐以益气养血的甘草、人参、当归,峻下热结与补益气血并用,攻补兼施,以攻为主;温脾汤中苦寒之大黄与辛热之附子共为君,制约了大黄的苦寒之性,突出其攻下的特点,为制性存用之妙,寓补于攻,温下相成;麻子仁丸中以含大黄的小承气汤配麻、杏、芍等质润多脂之药,既益阴润肠以通便,又减缓小承气汤之攻伐,泻下与润下相伍,泻而不峻,下不伤正。

中医(专长)-方剂学-泻下剂练习题

中医(专长)-方剂学-泻下剂练习题

第三单元泻下剂一、A11、泻下剂应用时需注意A、凡有虚证者,必不可使用泻下剂B、邪实而正虚者,治宜攻补兼施C、产后可予适量泻下剂,以助袪恶露D、泻下剂可用于表证未解,里证已成之时E、得效后需酌情再服,务必尽其药力,以防留邪2、温脾汤中大黄配附子意在A、温阳袪寒,攻下冷积B、攻润相合,下不伤正C、益气养血,下不伤正D、泻结泄热,温中散寒E、泻热逐瘀,下不伤正3、麻子仁丸适用于A、气虚便秘B、阴虚便秘C、阳虚便秘D、血虚便秘E、燥热伤津便秘4、温脾汤的功用是A、温中健脾,行气除满B、攻下冷积,温补脾阳C、温阳健脾,行气利水D、温脾散寒,消食止泻E、温脾暖胃,化湿和中5、下列何药不是温脾汤的组成药物A、厚朴B、人参C、大黄D、甘草E、附子6、大黄牡丹汤中大黄的配伍意义是A、清热泻火,导热下行B、清泻瘀热,分利二便C、荡涤肠胃,泄热泻结D、泻热除湿,通肠逐瘀E、通肠泄热,以泻代清7、大黄牡丹汤的组成药物除大黄、牡丹皮外,其余的是A、桃仁、红花、赤芍药B、连翘、贝母、炙甘草C、赤芍、连翘、金银花D、桃仁、芒硝、冬瓜子E、连翘、甘草、金银花二、B1、A.当归、厚朴B.芒硝、桃仁C.芒硝、大黄D.芍药、杏仁E.大黄、桃仁<1> 、麻子仁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A B C D E<2> 、大承气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泻下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表证未解,里实虽成,亦不可纯用泻下药,以防表邪随下而生他证,应权衡表证与里实证之轻重缓急,或先解表后攻里,或表里双解,方能切合病情。

(2)兼瘀血、虫积、痰浊等,则宜配合活血祛瘀、驱虫、化痰等治法。

(3)对年老体弱、孕妇、产后或正值经期、病后伤津及亡血者,均应慎用或禁用,必要时宜配伍补益之品,以防攻邪伤正。

(4)泻下剂大都易伤胃气,使用时应得效即止,慎勿过剂。

(5)服药期间应注意调理饮食,少食或忌食油腻与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重伤胃气。

方剂学:泻下剂考试试题

方剂学:泻下剂考试试题

方剂学:泻下剂考试试题1、单选(江南博哥)患者右少腹疼痛拒按,按之其痛如淋,甚则局部肿痞,右足屈而不伸,伸则痛剧,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大黄牡丹汤B.仙方活命饮C.薏苡附子败酱散D.苇茎汤E.八正散答案:A2、单项选择题功用为攻下通便,补气养血的方剂是()。

A.温脾汤B.黄龙汤C.济川煎D.十枣汤E.麻子仁丸答案:B3、单选大黄牡丹汤与桃核承气汤的组成药物均含有()。

A.大黄、芒硝、桃仁B.大黄、芒硝、牡丹皮C.大黄、牡丹皮、桃仁D.大黄、芒硝、冬瓜子E.大黄、芒硝、甘草答案:A4、单选功用为泻热通便,益气养血的方剂是()。

A.温脾汤B.济川煎C.黄龙汤D.十枣汤E.麻子仁丸答案:C5、单选温脾汤中的组成药物除含有大黄、芒硝、甘草以外,其余的是()。

A.附子、生姜、人参、当归B.干姜、生姜、人参、当归C.附子、干姜、人参、白芍D.干姜、生姜、人参、白芍E.附子、干姜、人参、当归6、单选某患者,就诊症状为大便硬而不出,小便频数,苔薄黄,脉沉涩。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济川煎B.增液汤C.五仁丸D.麻子仁丸E.小承气汤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麻子仁丸的主治。

麻子仁丸主治肠胃燥热之便秘证。

使用要点为大便干结、小便频数。

7、单选黄龙汤的组成药物除含有大承气汤外,其余的是()。

A.人参、甘草、当归、生姜、大枣、桔梗B.人参、甘草、当归、生姜、大枣、芍药C.人参、甘草、干姜、附子、生姜、大枣D.人参、甘草、芍药、生姜、大枣、桔梗E.人参、当归、干姜、附子、生姜、大枣答案:A8、单选悬饮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脉沉弦者,治疗应选用()。

A.五苓散B.五皮散C.实脾散D.真武汤E.十枣汤答案:E解析:十枣汤为《伤寒论》方,主治悬饮病证,由芫花、大戢、甘遂及大枣组成,该方有攻逐水饮的功用,治疗悬饮、实水等病证,本题中描述的即为典型的是饮证。

五苓散为《伤寒论》方,主治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病位在下焦,与题不符;五皮散为治疗脾虚湿盛、水溢肌肤所致之皮水证,与题不符;实脾散为治疗脾肾阳虚所致之水肿,尤以身半以下肿为主。

中医方剂学-泻下剂

中医方剂学-泻下剂

泻下剂1.下列何项为麻子仁丸的配伍特点A.降中寓升B.寓通于补C.攻润相合D.一散一收E.寓温补于攻下答案:C2.下列何方中的大黄与他药配伍苦寒之性被'制,而泻下之功犹存A.大承气汤B.麻子仁丸C.大黄牡丹汤D.凉膈散E.温脾汤答案:E3.下列何方的配伍体现了各有专功,合而用之,攻逐水饮之功甚著A.十枣汤B.五苓散C.苓桂术甘汤D.真武汤E.八正散答案:A4.下列何方的配伍体现了"增水行舟"A.大承气汤B.黄龙汤C.增液承气汤D.十枣汤E.麻子仁丸答案:C5.麻子仁丸由下列何方加味而成A.大承气汤B.调胃承气汤C.小承气汤D.增液汤E.增液承气汤答案:C6.麻子仁丸的组成中含有A.大黄B.苡仁C.枣仁D.芒硝E.郁李仁答案:A7.下列何项与麻子仁丸方义不符A.麻子仁润肠通便B.大黄通便泄热C.芍药养阴和里D.杏仁降气润肠E.枳实、厚朴行气宽中答案:E8.下列何项不是大承气汤的主治范围A.热结旁流B.热厥C.痉病D.发狂E.下利清谷答案:E9.大承气汤的臣药为A.大黄B.厚朴C.枳实D.芒硝E.芒硝、厚朴答案:D10.大黄牡丹汤中的君药为A.大黄、丹皮B.牡丹皮、桃仁C.芒硝、瓜子D.瓜子仁、大黄E.芒硝、牡丹皮答案:A11.麻子仁丸的药物组成为A.小承气汤加麻仁、杏仁、白芍、白蜜B.小承气汤加麻仁、桃仁、白芍、白蜜C.小承气汤加麻仁、柏子仁、白芍、白蜜D.调胃承气汤加麻仁、桃仁、白芍、白蜜E.小承气汤加胡麻仁、柏子仁、白芍、白蜜答案:A12.十枣汤的用法为A.方中所有的药微煎即取液服B.芫花、甘遂、大戟研粉,大枣煎汤送服C.方中甘遂水煎,余药为散D.方中甘遂水煎,余药为丸E.诸药同煎,取汁温服答案:B13.下列何项不是大承气汤的主治证A.阳明腑实B.热结旁流C.里热实证之发狂D.寒积肢厥E.里实热厥答案:D14.下列何项不是大黄牡丹汤之功用A.破瘀B.散结C.散寒D.消肿E.泻热答案:C15.下列何项不是温脾汤的组成A.细辛B.大黄C.附子D.人参E.当归答案:A16.下列何药是麻子仁丸的臣药A.大黄B.枳实C.杏仁D.白芍E.杏仁、白芍答案:E17.下列哪项不是十枣汤的用法A.服药得快利即停服B.甘遂、大戟、芫花三药为散,大枣煎汤送服C.从小剂量开始,清晨空服D.服药得快利后,食麋粥自养E.平旦服答案:A18.十枣汤服用的最佳时间是A.饭后服B.饭前服C.睡前服D.不拘时服E.清晨空腹服答案:E19.下列泻下剂组成中不含有大黄的是A.调胃承气汤B.麻子仁丸C.黄龙汤D.温脾汤E.济川煎答案:E20.黄龙汤的功用是A.泻热通便,滋阴益气B.攻下通便,补气养血C.润肠泻热,行气通便D.温肾益精,润肠通便E.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答案:B21.黄龙汤主治证的病因病机是A.阳明腑实,气阴不足B.阳明腑实,气血不足C.阳明腑实,津液不足D.热结里实,气阴不足E.热结里实,津液不足答案:B22.下列各项,不属于济川煎证临床表现的是A.腰膝酸软B.大便秘结C.小便清长D.舌燥少津E.脉象沉迟答案:D23.下列各项,属于麻子仁丸主治病证的是A.气虚便秘B.血虚便秘C.阴虚便秘D.肾虚便秘E.脾约便秘答案:E24.下列各项,不属于黄龙汤证临床表现的是A.自利清水B.腹痛拒按C.身热口渴D.神疲少气E.脉象沉实答案:E25.三物备急丸的组成药物是A.大黄、附子、细辛B.大黄、干姜、细辛C.大黄、芒硝、附子D.附子、干姜、人参E.大黄、干姜、巴豆答案:E26.黄龙汤与调胃承气汤二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生地、玄参B.生地、麦冬C.人参、当归D.人参、甘草E.大黄、芒硝答案:E27.温脾汤的功用是A.温中健脾,行气除满B.攻下寒积,温补脾阳C.温阳健脾,行气利水D.温脾散寒,消食止泻E.温脾暖胃,化湿和中答案:B28.功用为“攻下热结,益气养血”的方剂是A.温脾汤B.黄龙汤C.济川煎D.十枣汤E.麻子仁丸答案:B29.黄龙汤煎时“加桔梗一撮”的主要用意是A.宣肺化痰止咳B.宣肺祛痰利咽C.宣肺利气排脓D.升提以防正脱E.宣肺以助通畅答案:E30.胃肠燥热,津液不足,大便硬而小便数者,治宜选用A.济川煎B.增液汤C.五仁丸D.麻子仁丸E.小承气汤答案:D31.麻子仁丸、济川煎、增液承气汤都具有的功用是A.滋阴B.养血C.行气D.泻热E.润肠答案:E32.大黄附子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A.桂枝B.细辛C.干姜D.炮姜E.甘草答案:B33.济川煎的组成药物中不含A.升麻B.牛膝C.麦冬D.枳壳E.泽泻答案:C34.热结旁流,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干舌燥,脉滑实者,治宜选用A.济川煎B.黄龙汤C.大承气汤D.小承气汤E.调胃承气汤答案:C35.大承气汤用治热结旁流,体现的治法是A.通因通用B.寒因寒用C.热因热用D.塞因塞用E.以泻代清答案:A36.大承气汤用治热厥,体现的治法是A.通因通用B.寒因寒用C.热因热用D.塞因塞用E.以泻代清答案:B37.十枣汤主治证的病机要点是A.寒饮内停B.水热互结C.水气内停D.水饮壅盛E.痰热互结答案:D38.主治脾约证的方剂是A.黄龙汤B.济川煎C.五仁丸D.麻子仁丸E.增液承气汤答案:D39.大承气汤的辨证要点是A.痞、满、实B.痞、满C.满、燥、实D.痞、满、燥、实E.燥、实答案:D40.温脾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A.生姜、附子B.生姜、人参C.干姜、大黄D.干姜、大枣E.生姜、大枣答案:C41.黄龙汤中含有的药物是A.桔梗、枳实B.人参、熟地C.桔梗、枳壳D.大黄、枳壳E.当归、生地答案:A42.大黄牡丹汤的功用是A.泻热逐瘀,散结消肿B.行气活血,清热解毒C.活血祛瘀,滋阴降火D.解毒消痈,活血祛瘀E.清热解毒,攻下积滞答案:A43.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中共有的药物是A.芒硝B.大黄C.枳实D.厚朴E.甘草答案:B44.大承气汤主治A.阳明腑实证B.寒积腹痛C.脾约证D.肾虚便秘E.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45.温脾汤主治A.阳明腑实证B.寒积腹痛C.脾约证D.肾虚便秘E.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答案:B46.麻子仁丸主治A.阳明腑实证B.寒积腹痛C.脾约证D.肾虚便秘E.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答案:C47.大承气汤的功用是A.峻下热结B.轻下热结C.缓下热结D.攻逐水饮E.润肠通便答案:A48.小承气汤的功用是A.峻下热结B.轻下热结C.缓下热结D.攻逐水饮E.润肠通便答案:B49.调胃承气汤的功用是A.峻下热结B.轻下热结C.缓下热结D.攻逐水饮E.润肠通便答案:C50.既可润肠泻热,又可行气通便的方剂是A.温脾汤B.麻子仁丸C.济川煎D.黄龙汤E.增液承气汤答案:B51.既可攻下寒积,又可温补脾阳的方剂是B.麻子仁丸C.济川煎D.黄龙汤E.增液承气汤答案:A52.既可温肾益精,又可润肠通便的方剂是A.温脾汤B.麻子仁丸C.济川煎D.黄龙汤E.增液承气汤答案:C53.治疗"脾约证"的代表方剂是A.大承气汤B.败毒散C.补中益气汤D.桃核承气汤E.麻子仁丸答案:E54.治疗热厥证的代表方剂是A.大承气汤B.败毒散C.补中益气汤D.桃核承气汤E.麻子仁丸答案:A55.治疗痞、满、实之阳明热结轻证,而燥证未具的主方是A.大承气汤B.小承气汤C.调胃承气汤D.复方大承气汤E.桃核承气汤答案:B56.治疗瘀热互结,下焦畜血的主方是A.大承气汤B.小承气汤C.调胃承气汤D.复方大承气汤E.桃核承气汤答案:E57.下利清水,色纯青,腹部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干舌燥,脉滑实,治当选用A.大承气汤B.凉膈散C.调胃承气汤D.黄龙汤E.增液承气汤答案:A58.下利清水,色纯青,腹痛拒按,口干舌燥,身热口渴,神倦少气,舌苔焦黄,脉虚A.大承气汤B.凉膈散C.调胃承气汤D.黄龙汤E.增液承气汤答案:D59.凉膈散的组成中含有A.调胃承气汤B.大承气汤C.小承气汤D.增液承气汤E.桃核承气汤答案:A60.麻子仁丸的组成中含有A.调胃承气汤B.大承气汤C.小承气汤D.增液承气汤E.桃核承气汤答案:C61.左金丸的功用是A.清肝泻火B.清泻肝胆实火C.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D.清泻肝火,降逆止呕E.清肝宁肺,凉血止血答案:D62.泻青丸的功用是A.清肝泻火B.清泻肝胆实火C.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D.清泻肝火,降逆止呕E.清肝宁肺,凉血止血答案:A63.五仁丸中无A.桃仁B.杏仁C.柏子仁D.麻子仁E.陈皮答案:D64.大黄牡丹汤中有A.桃仁B.杏仁C.柏子仁D.麻子仁E.陈皮答案:A65.济川煎的功用是A.攻下冷积,温补脾阳B.温里散寒,通便止痛C.功逐寒积D.温肾益精,润肠通便E.温中散寒,补气健脾答案:D66.温脾汤的功用是A.攻下冷积,温补脾阳B.温里散寒,通便止痛C.功逐寒积D.温肾益精,润肠通便E.温中散寒,补气健脾答案:A67.治疗肾虚便秘,首选的方剂是A.健脾丸B.温脾汤C.济川煎D.黄龙汤E.麻子仁丸答案:C68.治疗脾约便秘,首选的方剂是A.健脾丸B.温脾汤C.济川煎D.黄龙汤E.麻子仁丸答案:E69.大黄牡丹汤的组成中含有药物是A.桃仁、丹皮、芒硝B.赤芍、丹皮、甘草C.大黄、芒硝、赤芍D.大黄、附子、细辛E.大黄、赤芍、丹皮答案:A70.大黄附子汤的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A.桃仁、丹皮、芒硝B.赤芍、丹皮、甘草C.大黄、芒硝、赤芍D.大黄、附子、细辛E.大黄、赤芍、丹皮答案:D71.大黄牡丹汤的功用是A.攻下冷积,温补脾阳B.润肠泄热,行气通便C.温里散寒,通便止痛D.泻热破瘀,散结消肿E.泄热通便,补益气血答案:D72.大黄附子汤的功用是A.攻下冷积,温补脾阳B.润肠泄热,行气通便C.温里散寒,通便止痛D.泻热破瘀,散结消肿E.泄热通便,补益气血答案:C73.十枣汤的功用是A.养血润肠B.温肾通便C.行气泻热D.攻逐水饮E.泄热泻结答案:D74.济川煎的功用是A.养血润肠B.温肾通便C.行气泻热D.攻逐水饮E.泄热泻结答案:B。

泻下剂练习题

泻下剂练习题
:
•A. 渗利膀胱水湿 •B. 祛皮里膜外之痰
•C. 泻脏腑之水邪 • D. 行经中焦之水湿 •E. 清胸胁伏饮痰癖
•主治脾约证的方剂是:
•A. 黄龙汤 •B. 济川煎 •C. 麻子仁丸 • D. 增液承气汤 •E. 五仁丸
• 大承气汤的证治要点为: A.
配伍大枣在十枣汤中的意义是:
A. 固护胃气 B. 缓和逐水药的峻烈之性 C. 减少药后反应 D. 使逐水而不伤正 E. 培土制水,邪正兼顾
麻子仁丸由小承气汤加火麻仁、蜂
蜜及

组成。
麻子仁丸又名“
”。
《伤寒论》三承气汤共有的药物


大黄附子汤主治
证。
痞、满、实 •B. 燥、实 •C. 痞、满、燥、实 • D. 痞、满 •E. 满、燥、实
•大承气汤用治热结旁流, 体现的 治法是:
•A. 热因热用 •B. 寒因寒用 •C. 通因通用 • D. 塞因塞用 •E. 寒因热用
•大承气汤用治热厥, 体现的治法是:
•A. 通因通用 •B. 以泻代清 •C. 寒因寒用 • D. 泄可祛闭 •E. 益阴舒筋
•大承气汤中宜先煎煮的药物是:
•A. 大黄、枳实 •B. 大黄、芒硝 •C. 大黄、厚朴 • D. 枳实、厚朴 •E. 芒硝、枳实
•十枣汤原方规定的服药时间为
•A. 日三服 •B. 日二服 •C. 临卧服 • D. 午时服 •E. 平旦服
•大枣在十枣汤中的作用是:
•A. 健脾补血 •B. 祛皮里膜外之痰
•麻子仁丸中君药麻子仁的用药意 义是:
•A. 利肺润肠 •B. 柔肝润肠 •C. 降气润肠 • D. 滋脾润肠 •E. 益肾润肠
•由泽泻、升麻、肉苁蓉、当归、 枳壳、牛膝组成的方剂名称为:

方剂学习题3泻下剂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方剂学习题3泻下剂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泻下剂复习思考题及答案复习思考题【研究生考试样题】A ABCD A B C1.下列选项中属于麻子仁丸功用的是(2007 年)A.滋阴益气,泻结泄热B.滋阴增液,泄热通便C.温阳散寒,泻结行滞D.润肠泄热,行气通便2.具有攻下通便、补气养血功用的方剂是(2008 年,2012 年)A.麻子仁丸B.济川煎C.黄龙汤D.温脾汤3.黄龙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2009 年)A.枳壳B.玄参C. 当归D.橘皮4.下列方剂中组成药物不含大黄的是(2010 年,2011 年)A.麻子仁丸B.温脾汤C.济川煎D.黄龙汤5.下列关于十枣汤服用方法的叙述中,不符合《伤寒论》原方用法要求的是(2016 年)A.甘遂、大戟、芫花各等分,分别捣为散B.体质强壮者服一钱匕,瘦弱者服半钱匕C.用十枚大枣煎汤,纳药末,临卧冷服D.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6.温脾汤的功用是(1995 年)A.温中散寒,补气健脾B.温脾散寒,缓急止痛C.温中补脾,涩肠止泻D.温补脾阳,攻下冷积E.温中行气,燥湿除满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麻子仁丸组成药物的是(1998 年)A.枳实B.厚朴C.大黄D. 当归E.芍药8.大黄牡丹汤的功用是(2003年)A.解毒消痈,活血逐瘀B.泻热散结,逐瘀排脓C.清热解毒,消肿溃坚D.泻热破瘀,散结消肿E.泻火解毒,凉血止痢9.临证煎煮时,应后下大黄的方剂是(1996 年)A.大承气汤B.小承气汤C.调胃承气汤D.新加黄龙汤B B D EA.厚朴、枳实B.枳实、甘草C.甘草、人参D.人参、芍药E.芍药、柴胡1.黄龙汤与四逆散均含有的药物是(1999 年)2.四逆散与逍遥散均含有的药物是(1999 年)X A B C D1.麻子仁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1991 年)A.枳实、厚朴B.大黄、杏仁C.芍药、当归D.牛膝、桃仁2.济川煎主治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2000 年)A.大便秘结B.头目眩晕C.腰膝酸软D.小便清长3.新加黄龙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2001年)A.大黄、芒硝、甘草B.厚朴、枳实、大枣C. 当归、人参、生姜汁D.生地、麦冬、玄参4.十枣汤中配伍大枣的目的是(2009 年)A.制约药物峻烈B.缓和药物毒性C.健脾益气补虚D.益气培土护胃A1B C E1.老年肾虚,大便秘结,小便清长,头目眩晕,腰膝酸软者,治疗应选用(2003 年)A. 肾气丸B.济川煎C.真武汤D.地黄饮子E.六味地黄丸2.不属于麻子仁丸组成药物的是(2009 年)A.芍药B.杏仁C.大黄D.厚朴E.甘草3.不属于济川煎组成药物的是(2012 年)A.芍药B.牛膝C.泽泻D.升麻E.枳壳A2B C E患者,男,48 岁。

泻下剂题库4-1-8

泻下剂题库4-1-8

泻下剂题库4-1-8
问题:
[单选,A1型题]济川煎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牛膝、枳壳
B.升麻、枳实
C.泽泻、枳实
D.大黄、当归
E.大黄、肉苁蓉
问题:
[单选,A1型题]黄龙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A.当归、玄参
B.B.人参、生地
C.C.大黄、枳壳
D.D.桔梗、枳壳
E.E.桔梗、枳实
问题:
[单选,A1型题]下列泻下剂组成中不含有大黄的是()
A.调胃承气汤
B.麻子仁丸
C.温脾汤
D.黄龙汤
E.济川煎
/ 经典二战电影大全
问题:
[单选,A1型题]下列各项是对十枣汤使用注意事项的描述,其中欠妥的是()
A.A.根据患者耐药性酌情增减药量
B.B.宜清晨空腹时服用
C.C.年老体弱者慎用
D.D.宜从大剂量开始
E.E.孕妇忌用
问题:
[单选,A1型题]大黄牡丹汤的功用是()
A.A.行气活血,清热解毒
B.B.活血解毒,滋阴泻火
C.C.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D.D.解毒消痈,活血祛瘀
E.E.清热解毒,攻下散结
问题:
[单选,A1型题]黄龙汤的功用是()
A.A.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B.B.攻下热结,补气养血
C.C.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D.D.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E.E.泻热通便,滋阴益气
问题:
[单选,A1型题]黄龙汤主治证的病机是()
A.阳明腑实,气阴不足
B.阳明腑实,气血不足
C.阳明腑实,津液不足
D.热结里实,气阴不足
E.热结里实,津液不足。

方剂学(泻下剂、清热剂)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方剂学(泻下剂、清热剂)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方剂学(泻下剂、清热剂)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2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泻白散证发热的特征是( )(2010年第52题)A.入暮渐热B.皮肤蒸热C.日晡潮热D.夜热早凉正确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泻白散的主治,属于识记型考题。

该方属于清热剂清脏腑热类方剂,具有泻肺清热、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肺热喘咳证。

主治: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

故选B。

2.治疗肝火犯胃,嘈杂吞酸者,宜首选( )(2007年第44题)A.吴茱萸汤B.龙胆泻肝汤C.左金丸D.清胃散正确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方剂的鉴别及应用,属于应用型考题。

3.肺热咳嗽,甚则气急欲喘,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者,治疗宜用( )(2006年第55题)A.麻杏石甘汤B.白虎汤C.泻白散D.葛根苓连汤E.养阴清肺汤正确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泻白散的主治,属于识记型考题。

4.由石膏、麦冬、知母、牛膝、熟地组成的方剂是( )(2002年第42题) A.麦门冬汤B.养阴清肺汤C.玉液汤D.益胃汤E.玉女煎正确答案:E解析:此题考查玉女煎的组成,属于识记型考题。

玉女煎组成趣味记忆“母牛石熟麦”。

5.组成药物中不含白芍的方剂是( )(2002年第44题)A.羚角钩藤汤B.镇肝熄风汤C.龙胆泻肝汤D.真人养脏汤E.大定风珠正确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方剂的组成,属于识记型考题。

6.肺热咳嗽,甚则气急欲喘,皮肤蒸热,日哺尤甚,舌红苔黄,脉象细数者,治宜选用( )(2001年第51题)A.麻杏甘石汤B.泻白散C.定喘汤D.苇茎汤E.止嗽散正确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泻白散的主治,属于应用型考题。

特征表现为:皮肤蒸热,日晡尤甚。

是肺热证。

用泻白散泻肺清热。

7.白头翁汤的功用是( )(1999年第46题)A.清热燥湿,调和气血B.清热解毒,调和气血C.清热解毒,凉血止痢D.清热燥湿。

凉血止痢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白头翁汤功效,属于识记型考题。

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方剂学-泻下剂练习题及答案详解(5页)

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方剂学-泻下剂练习题及答案详解(5页)

方剂学第三单元泻下剂一、A11、十枣汤中体现培土制水作用的药物是A、芫花B、甘遂C、大戟D、大枣E、枳实2、济川煎配伍使用升麻的意义是A、清热解毒B、解肌散邪C、引药入阳明D、清阳明热E、清宣升清,欲降先升3、黄龙汤煎时加桔梗一撮的主要用意是A、升提以防气陷B、宣肺利气排脓C、宣肺祛痰利咽D、宣肺化痰止咳E、宣肺以助通肠4、十枣汤服用的最适宜时间是A、饭前服B、饭后服C、睡前服D、不拘时服E、清晨空腹服5、大黄在大黄牡丹汤中的配伍意义是A、清泻瘀热,分利二便B、清热泻火,导热下行C、通肠泄热,以下代清D、泻热除湿,通肠逐瘀E、荡涤肠胃,泄热泻结6、黄龙汤的功用是A、润肠泻热,行气通便B、温肾益精,润肠通便C、攻逐水饮,凉血解毒D、滋阴增液,泻热通便E、攻下热结,补气养血7、以下哪项是麻子仁丸的主治病证A、阴虚便秘B、肾虚便秘C、脾约便秘D、气虚便秘E、肾虚精亏之大便秘结8、大承气汤的组成药物除大黄外,其余的是A、芒硝、厚朴、甘草B、芒硝、厚朴、枳实C、芒硝、桃仁、芍药D、芒硝、桃仁、甘草E、芒硝、桃仁、桂枝9、大黄牡丹汤中除大黄、牡丹之外还包括的药物是A、厚朴、桃仁、冬瓜仁B、枳实、桃仁、冬瓜仁C、厚朴、枳实、桃仁D、厚朴、枳实、芒硝E、桃仁、冬瓜仁、芒硝10、温脾汤的功用是A、温脾暖胃,化湿和中B、温里散寒,通便止痛C、泻结通便,散寒救逆D、攻下冷积,温补脾阳E、温阳散寒,泻结逐瘀11、十枣汤的功用是A、补气健脾B、补益气血C、养血润燥D、养血安神E、攻逐水饮二、B1、A.润肠通便B.轻下热结C.缓下热结D.微去里实E.峻下热结<1> 、小承气汤的功用是A B C D E<2> 、调胃承气汤的功用是A B C D E<3> 、大承气汤的功效是A B C D E2、A.十枣汤B.温脾汤C.济川煎D.黄龙汤E.麻子仁丸<1> 、治疗脾约便秘,首选的方剂是A B C D E<2> 、治疗肾虚便秘,首选的方剂是A B C D E3、A.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烈,脉沉实B.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C.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D.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E.自利清水,色纯青,或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拒按,身热口渴,神疲少气,谵语,甚则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神昏肢厥,舌苔焦黄或焦黑,脉虚<1> 、温脾汤的主治病证是A B C D E<2> 、黄龙汤的主治病证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十枣汤以肥大枣十枚为佐药煎汤送服,既可以益气护胃培土制水,使下不伤证,又可缓和诸药毒峻之性。

(完整版)方剂学泻下剂

(完整版)方剂学泻下剂

二泻下剂1.试述泻下剂的治证特点及使用注意。

泻下剂的治证特点:以泻下药为主,用于通导大便、泻下积滞、攻逐水饮,主治胃肠积滞,大便秘结、水饮内停等里实证。

使用注意:1)若表证未解,里实积滞已成,治应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不宜单独应用下法。

2)除润下剂之外,其余均属峻烈之剂,故孕妇、产后、月经期及年老体弱、病后伤津或亡血者,宜慎用。

必要时可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以虚实兼顾。

3)泻下之法,每易伤及胃气,故应用时须得效即止,慎勿过剂。

4)服泻下剂得下后,当忌食油腻、生冷等,以顾护胃气。

2.名词术语解释:泻下剂、阳明腑实、热结旁流、釜底抽薪、急下存阴、通因通用。

泻下剂:以泻下药为主要组成,具有通导大便,荡涤实热、排除积滞、攻逐水饮等作用,可以泻下里实证的一类方剂。

主要治疗胃肠积滞,实热内结,脘腹胀痛,或脏腑有寒凝积滞,或水饮内停引起的严重水肿,胸腹积水体质壮实者,或虚、实便秘。

根据泻下剂的不同作用,可分为寒下剂、温下剂、润下剂、逐水剂和攻补兼施剂。

阳明腑实:阳明病,病邪入里化热,燥热与肠中糟粕搏结,劫耗津液,燥结成实的病理变化。

热结旁流:症名。

阳明腑实,肠燥屎内结而致时泄臭水之症。

釜底抽薪:指用通导大便以泻去实热邪气的一种治法。

好比抽去锅底下燃烧的柴草以降低锅内的温度。

泛指寒下法,如大承气汤。

急下存阴:指通过峻泻通便以祛除实热邪气,从而达到保存阴津的一种治法。

如大承气汤。

通因通用:为反治法之一。

指用通利的方药来治疗泄泻病证的一种治法,如应用大承气汤治疗热结旁流证。

3.大黄在大承气汤、黄龙汤、温脾汤、麻子仁丸中的作用及配伍有何不同?1)大承气汤峻下热结,治疗实热积滞的阳明腑实证,方中用大黄泄热通便,涤荡实热积滞,用大黄配芒硝,苦寒加咸寒,相需为用,峻下热结而通便。

2)黄龙汤清热泻下,益气养血,主治肠胃燥热,气血两虚。

黄龙汤是由大承气汤攻下热结配伍人参、当归、甘草、桔梗、生姜、大枣补益气血,使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碍邪。

中医方剂学泻下剂习题

中医方剂学泻下剂习题

中医方剂学泻下剂习题一、单选题1.治疗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者,方选()A 小承气汤 B白虎汤 C定痫丸 D大黄牡丹汤 E大承气汤2.患者下利清水,色纯清,腹中硬满而痛,口舌干燥,脉滑实。

首选()A大承气汤B小承气汤C调胃承气汤D葛根芩连汤E增液承气汤3.温脾汤的组成是由附子、干姜、甘草加下例哪组药物组成()A人参、大黄、白术B人参、大黄、当归C人参、大黄、芒硝、当归D人参、大黄、枳实E人参、芒硝、厚朴4. 济川煎的君药是()A 当归 B牛膝 C枳壳 D 肉苁蓉 E升麻5.黄龙汤中配伍桔梗的意义是()A升提肺气B载药上行C宣肺化痰D祛痰止咳E宣肺利气二、多选题1.大承气汤主治症有 ( )( )( )( )( )A痞 B满 C燥 D实 E利2. 组成中含有大黄、芒硝的方剂是( )( )( )( )( )A小承气汤 B大承气汤 C调胃承气汤 D大黄牡丹汤 E温脾汤三、填空1.大陷胸汤功用为。

2. 麻子仁丸主治。

3.济川煎中具有升清阳作用的药物是。

四、名词解释1.急下存阴2.热结旁流3.通因通用4.釜底抽薪五、简答题1.大承气汤主治阳明腑实证与“痞、满、燥、实”有何关联?2.大黄牡丹汤为何以大黄、牡丹皮为君药?3.温脾汤为何以附子、大黄为君药?4.麻子仁丸由小承气汤加减而成,为何称其为润下之剂?5.济川煎的配伍意义与用药特点是什么?6.十枣汤为何佐以大枣?寓意何在?7.使用十枣汤应注意什么?8.三承气汤在组成、功效、主治、配伍上有何异同?9.大黄在大承气汤、大黄附子汤、大黄牡丹汤、麻子仁丸中的配伍意义是什么?。

方剂学-泻下剂

方剂学-泻下剂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2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麻子仁丸的配伍特点 :
A.下不伤正 B.润而不腻 C.功润相合 D.润肠、通便、缓下 E. 补中无泻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25. 以“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舌苔微黄”为辨证要 点的方剂是 :
A.黄龙汤
上一题 下一题
ABDE
4. 大黄牡丹汤的配伍中,体现了下列哪些治法 :
A.温通 B.行气 C.泻下 D.清痢 E. 破瘀
CDE
上一题 下一题
5. 组成中含调胃承气汤的方剂有:
A. 凉膈散 B.麻子仁丸 C.桃核承气汤 D.增液承气汤 E. 温脾汤
ACE
上一题 下一题
6. 原方中大黄不后下的方剂是 :
E. 腹痛便秘,苔黄脉实有力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11. 温脾汤的组成是 :
A.四逆汤加人参、大黄、白术 B.四逆汤加人参、大黄、当归 C.四逆汤加人参、大黄、芒硝、当归 D. 四逆汤加人参、大黄、枳实
E. 四逆汤加人参、芒硝、厚朴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方剂学
在线测试题集
第三章 泻下剂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请单击选项,可提示正确答案)
1. 具有峻下热结功用的方剂是 :
A.大黄牡丹汤 B.大承气汤 C.大柴胡汤 D. 三物备急丸 E.黄龙汤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D.三物备急丸
E. 济川煎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方剂学(泻下剂、清热剂)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方剂学(泻下剂、清热剂)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方剂学(泻下剂、清热剂)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2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大黄牡丹汤中配伍大黄的主要日的是( )(2009年第54题)A.泻热降火解毒B.泻热凉血止血C.泻热荡实通便D.泻除湿热瘀结正确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大黄牡丹汤的配伍意义,属于识记型考题。

大黄牡丹汤属于泻下剂中寒下类方剂,方中配伍大黄的作用泻热逐瘀,荡涤肠中湿热瘀结之毒。

故选C。

2.大黄牡丹汤的功用是( )(2004年第48题)A.解毒消痈,活血祛瘀B.泻热散结,逐瘀排脓C.清热解毒,消肿渍坚D.泻热破瘀,散结消肿E.泻火解毒,凉血止痢正确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大黄牡丹汤的功用,属于识记型考题。

大黄牡丹汤属于泻下剂中寒下类方剂,具有泻热破瘀,散结消肿的功效。

故选D。

3.大黄在大黄牡丹汤中的配伍意义是( )(1997年第48题)A.清热泻火,导热下行B.清泻郁热,分利二便C.荡涤胃肠,泻热泻结D.泻热除湿,通肠逐瘀E.通肠泻热,以下代清正确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大黄牡丹汤的配伍意义,属于识记型考题。

大黄牡丹汤治疗湿热痢疾,大黄为君药,苦寒攻下,泻热逐瘀,荡涤肠中湿热瘀结之毒。

故选D。

4.温脾汤的功效是( )(1995年第46题)A.温中散寒,补气健脾B.温脾散寒,缓急止痛C.温中补脾,涩肠止泻D.温补脾阳,攻下冷积E.温中行气,燥湿除满正确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温脾汤的功效,属于识记型考题。

5.温脾汤的功用是( )(1994年第46题)A.温阳健脾,行气利水B.温里散寒,补气健脾C.温中补虚,降逆止呕D.温中补虚,止痛E.温补脾阳,攻下冷积正确答案:E解析:此题考查温脾汤的功效,属于识记型考题。

温脾汤属于泻下剂中的温下剂,具有攻下冷积、温补脾阳的功效,主治阳虚寒积证。

6.下列方剂中,组成药物不含大黄的是( )(2010年第43题)A.麻子仁丸B.温脾汤C.济川煎D.黄龙汤正确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方剂的组成,属于识记型考题。

2021方剂学第三章泻下剂单元测试及答案 (11)

2021方剂学第三章泻下剂单元测试及答案 (11)

2021方剂学第三章泻下剂单元测试及答案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治疗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者,方选( )A 小承气汤 B白虎汤 C定痫丸 D大黄牡丹汤 E大承气汤答案: E2、十枣汤的君药是()A大枣 B大戟 C甘遂 D芫花 E牵牛答案: C3、麻子仁丸主治脾约证的病机是()A津枯肠燥 B风热血燥 C肠胃燥热 D热结阴亏 E血虚肠燥答案: C4、黄龙汤治疗热结旁流,体现的治法是()A热因热用 B寒因寒用 C通因通用 D塞因塞用 E升降并用答案:C5、济川煎与补中益气汤共有的药物是()A黄芪、党参 B当归、牛膝 C枳壳、黄芪 D升麻、当归E升麻、柴胡答案:答案分析:济川煎的组成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补中益气汤组成黄芪、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6、大承气汤用治热结旁流,体现的治法是()A热因热用 B寒因寒用 C通因通用 D塞因塞用 E寒因热用答案: C7、大承气汤的证治要点是()A痞、满、实 B燥、实 C痞、满、燥、实 D痞、满 E满、燥、实答案: C8、具有润肠泄热,行气通便功用的方剂是()A五仁丸 B济川煎 C增液承气汤 D麻子仁丸 E调胃承气汤答案: D9、麻子仁丸、济川煎、增液承气汤都具有的功效是()A滋阴 B养血 C行气 D泄热 E润肠答案: E10、济川煎的主治病症是()A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头目眩晕B大便不通,小便短少,头晕目眩,腰酸背冷C大便秘结,小便短少,头晕目眩,脘腹冷痛D大便不通,小便清长,头晕目眩,少腹冷痛E大便秘结,小便短少,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答案: A11、大承气汤的组成药物中无( )A大黄 B芒硝 C厚朴 D枳实 E甘草答案: E12、下列证候中,哪一项不属于十枣汤的主治()A咳唾胸胁引痛 B日晡潮热 C心下痞硬 D干呕短气 E头痛目眩答案: B13、济川煎中配伍当归的意义()A补血活血 B补血润肠 C补血调经 D补血益肝 E引血归经答案: B(答案分析:当归补血润燥,润肠通便)14、治疗湿热血瘀肠痈的常用方是()A 大承气汤 B温脾汤【阳虚寒积证】 C 十枣汤 D大黄牡丹汤【肠痈】 E小承气汤答案: D (答案分析:大黄牡丹汤功用泻热破结,散结消肿,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方剂学――第八章 泻下剂

方剂学――第八章 泻下剂

方剂学――第八章泻下剂一、填空题1.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___________作用,治疗里实的方剂,统称泻下剂。

2.大黄牡丹汤中大黄的作用是__________。

3.温脾汤及三物备急丸中共同的药物为____________。

4.用于治疗便秘腹痛,胁下偏痛,发热,手足不温,舌苔白腻,脉弦紧的方剂是___________。

5.十枣汤主治_______及_________。

6.黄龙汤是由_______(方名)加人参、当归、甘草而成。

7.济川煎出自《_______》,其君药是_______。

8.麻子仁丸的功用是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泻下剂不具有以下哪种作用()A.通导大便B.排除胃肠积滞C.荡涤实热D.攻逐水饮E.清热解毒2.大承气汤用治热厥,体现的治法是()A.通因通用B.塞因塞用C.寒因寒用D.泄可去闭E.以泻代清3.麻子仁丸含有哪首方剂的全部药物()A.大承气汤B.小承气汤C.调胃承气汤D.增液承气汤E.增液汤4.十枣汤原方中规定的服药时间是()A.平旦服B.临卧服C.饭前服D.不拘时服E.饭后服5.大黄牡丹汤的君药是()A.大黄、牡丹皮B.大黄、芒硝C.大黄、桃仁D.大黄、冬瓜子E.牡丹皮、桃仁6.温脾汤证的脉象是()A.弦而紧B.沉实有力C.沉弦D.沉缓E.沉弦而迟7.黄龙汤主治证的病机为()A.阳明腑实,气血不足B.热结阴亏,气血不足C.热结里实,气阴不足D.脾阳不足,寒实内积E.脾阳不足,水饮内停8.下列方剂中含有甘草的是()A.麻子仁丸B.济川煎C.黄龙汤D.增液承气汤E.禹功散9.麻子仁丸中君药麻子仁的用药意义是()A.利肺润肠B.滋脾润肠C.降气润肠D.柔肝润肠E.益肾润肠10.大戟在十枣汤中的作用是()A.祛皮里膜外之痰B.行经隧络脉之水湿C.泻脏腑之水邪D.清胸胁伏饮痰癖E.渗利肾间水气三、多项选择题1.大承气汤适用于以下哪些病证()A.阳明腑实证B.热结旁流证C.热厥属里热实证D.痉病或发狂属里热结实证者E.蓄水证2.组成中含有当归、牛膝的方剂有()A.济川煎B.黄龙汤C.血府逐瘀汤D.朱砂安神丸E.补中益气汤3.有特殊煎服法的方剂是()A.大承气汤B.小承气汤C.调胃承气汤D.复方大承气汤E.大黄牡丹汤4.下列方剂中具有攻逐水饮作用的有()A.十枣汤B.禹功散C.真武汤D.舟车丸E.导水丸5.大承气汤和黄龙汤中共有的药物是()A.大黄B.人参C.芒硝D.枳实E.甘草6.温脾汤的功用是()A.泻热逐水B.攻下寒积C.温肾益精D.温补脾阳E.行气散结四、简答题1.举例说明“釜底抽薪,急下存阴”治法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泻下剂习题
一、单选题
1.治疗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者,方选()
A 小承气汤 B白虎汤 C定痫丸 D大黄牡丹汤 E大承气汤2.患者下利清水,色纯清,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舌红苔黄,脉滑实。

首选()
A大承气汤B小承气汤C调胃承气汤D葛根芩连汤E增液承气汤3.温脾汤的组成是由附子、干姜、甘草加下例哪组药物组成()
A人参、大黄、白术B人参、大黄、当归C人参、大黄、芒硝、当归D人参、大黄、枳实E人参、芒硝、厚朴
4. 济川煎的君药是()
A 当归 B牛膝 C枳壳 D 肉苁蓉 E升麻
5.黄龙汤中配伍桔梗的意义是()
A宣畅肺气B载药上行C宣肺化痰D祛痰止咳E利咽清肺
二、多选题
1.大承气汤主治症有 ( )( )( )( )( )
A痞 B满 C燥 D实 E利
2. 组成中含有大黄、芒硝的方剂是( )( )( )( )( )
A小承气汤 B大承气汤 C调胃承气汤 D大黄牡丹汤 E温脾汤三、填空
1.大陷胸汤功用为。

2. 麻子仁丸主治。

3.济川煎中具有升清阳作用的药物是。

四、名词解释
1.急下存阴
2.热结旁流
3.通因通用
4.釜底抽薪
五、问答题
1.大承气汤主治阳明腑实证与“痞、满、燥、实”有何关联?
2.温脾汤为何以附子、大黄为君药?
3.麻子仁丸中含有小承气汤的组成,为何称其为润下之剂?
4.济川煎的配伍意义与用药特点是什么?
5.十枣汤为何佐以大枣?寓意何在?
6.使用十枣汤应注意什么?
7.三承气汤在组成、功效、主治、配伍上有何异同?
8.大黄在大承气汤、大黄附子汤、大黄牡丹汤、麻子仁丸中的配伍意义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