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两首词名句默写原创题
苏轼,柳永词两首,廉颇蔺相如列传默写
一、《望海潮》1、《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3、《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海潮》(柳永)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望海潮》(柳永)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望海潮》(柳永)作者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望海潮》(柳永)词人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雨霖铃》1、《雨霖铃》(柳永)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霖铃》(柳永)中的“,。
”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3、《雨霖铃》(柳永)中的“,”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
柳永词两首名句默写
柳永词两首名句默写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望海潮》1.《望海潮》中对杭州的情况作总的概括性描述的句子是:,,。
2.《望海潮》中勾画街巷河桥,居民住宅之美的句子是 , 。
3.《望海潮》中用,写了钱塘江壮阔的景象。
用,,写了杭州百姓的游玩之乐。
4.《望海潮》中“,,”三句,由城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5. 《望海潮》中“,,”三句,运用互文的手法,写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6. 柳永在《望海潮》中表达对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答案《望海潮》1.《望海潮》中对杭州的情况作总的概括性描述的句子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2.《望海潮》中勾画街巷河桥,居民住宅之美的句子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3.《望海潮》中用"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写了钱塘江壮阔的景象。
用“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写了杭州百姓的游玩之乐。
4.《望海潮》中“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三句,由城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5. 《望海潮》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三句,运用互文的手法,写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6. 柳永在《望海潮》中表达对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雨霖铃》1.《雨霖铃》中“,,”三句写离别前的景物,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
2.《雨霖铃》中“,,”这三句历来为人所传诵的句子,将最能触动离愁的三种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哀婉动人的意境。
3.《雨霖铃》中的,通过动作、神态细节,刻画了两人难舍难分的形象。
4. 《雨霖铃》中“,,”三句写饯别时心情的委婉曲折:两情依依,难舍难分之际,船家却不断催促。
5. 《雨霖铃》中“,”两句写留恋之情,描摹了离别的男女手牵着手,眼看着眼,因悲伤而说不出话来的情状。
默写复习(柳永词两首)
4.在《望海潮》中“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这也是传说中让金主完颜亮垂涎三尺的杭州美景。
5.《望海潮》中作者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羌管弄晴句子是: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7.默写《望海潮》的下片。
《雨霖铃》柳永
1.《雨霖铃》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千言万语因为气结声阻,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3.《雨霖铃》中的“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以“念”字领起下片,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
4.默写《雨霖铃》的下片。
其他:
《雨霖铃》下片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二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5.《雨霖铃》中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名句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雨霖铃》词中的“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这是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情景,可见愈想愈远,愈远愈悲。
《望海潮》柳永
1.《望海潮》中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钱塘风景优美,柳永在《望海潮》中运用比喻描写杭州城内美丽风光,描写了茂密如云的树木,浪涛汹涌的海潮的句子是“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雨霖铃》(柳永)名句默写原创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柳永)名句默写原创题宝鸡市陈仓区虢镇中学张俊仙1、《雨霖铃》(柳永)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
”2、《雨霖铃》(柳永)中的“,。
”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3、《雨霖铃》(柳永)中的“,”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
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
4、《雨霖铃》(柳永)下片中“,”这二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5、《雨霖铃》(柳永)中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名句是: ,。
6、《雨霖铃》(柳永)词中的“, ”这是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情景,可见愈想愈远,愈远愈悲。
7、《雨霖铃》(柳永)词中的“, ?”这两句词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是词人感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之慨。
《雨霖铃》参考答案1、《雨霖铃》(柳永)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雨霖铃》(柳永)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3、《雨霖铃》(柳永)中的“念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
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
4、《雨霖铃》(柳永)下片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这二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柳永词两首习题含答案
柳永词两首 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①怒涛卷霜雪B .①寒蝉凄切,对长亭晚C .①执手相看泪眼D .①便纵有千种风情②会其怒,不敢献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②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②纵一苇之所如3.下列诗句中划线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梦啼妆泪红阑干(阑干:纵横的样子)A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光景)乘彼境垣,以望复关(乘:登上)B .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不知原因)秋月春风等闲度(等闲:轻易)C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风情:风采神情)低眉信手续续弹(信:随便)D .扪参历井仰胁息(胁息:屏住呼吸)4.下列加横线语词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 )....A.欲寄彩笺兼尺素:一尺长的素绢 整顿衣裳起敛容:整理B.噫吁嗷!危乎高哉:危险因为长句,歌以赠之:表示接在后面的是原因 C.此去经年:年复一年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治安问题恶化 D.填然鼓之:表示事物的代词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光景,情形5.下面对词句品评不恰当的一项是( )A.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一这是柳永《望海潮》中的词句,它落笔开阔,写景壮美, 声调激越,与“杨柳岸,晓风残月”风格迥异,显现出豪放之风。
B.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南初歇一这是柳永《雨霖铃》中的词句,交代了离别的季 节、时间和地点。
“寒蝉凄切”,点明是深秋时节;“对长亭晚”,点明时间和地点:“骤 雨初歇”,点明气候。
这些景物描写烘托出一种凄冷沉郁的气氛。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这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词句,作者 在这里使用了以动写静和以静写动的手法来描绘赤壁风景的壮美,其中“乱石穿空”是 以动A .凄切(口於) 罗绮@) 处之泰然(chU ) B . 相看⑴皿8) 凝噎(丫3) 间不容发fG ) C . 应届(ying ) 暮霭(花) 良辰好景(ch 旨n ) D .与会(丫0) 千骑(ji ) 字字珠玑(ji ) 2.下列语句中加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适逢其会(卜必) 参差不齐(cen ) 重湖叠^(yg ) 荷枪实弹(雇)写静,“卷起千堆雪”是以静写动。
《柳永词两首》原创练习题【附答案】
《柳永词两⾸》原创练习题【附答案】《望海潮》练习题⼀、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学常识表述有误的⼀项是()A. ⾼⽛,古代⾏军有⽛旗在前导引,旗很⾼,故称“⾼⽛”。
B. 柳永,北宋婉约派词作代表⼈物。
原名柳三变;排⾏第七,⼜称柳七。
官⾄屯⽥员外郎,故世称柳屯⽥。
是北宋第⼀个专⼒作词的词⼈。
C. 凤池,对尚书省的美称,在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中代指朝廷。
D. 三吴,指代长江下游江南的⼀个地域名称。
⼀般指吴郡、吴兴郡和会稽郡这三郡。
2.对《望海潮》⼀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项是()A. 《望海潮》是⼀⾸投赠之作,所以在词的上⽚极⼒赞扬杭州⾃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
B. 词⼈先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东南形胜”,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钱塘⾃古繁华”,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
接着对“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进⾏对⽐。
C. 词的下⽚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
在“三秋桂⼦,⼗⾥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派祥和欢乐。
D. 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有粉饰太平的味道,却也部分程度地反映了北宋初年经济繁荣的社会现实。
3.对《望海潮》⼀词中所⽤修辞⼿法判断不正确的⼀项是()A. 怒涛卷霜雪(⽐喻)B.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对仗)C. 嬉嬉钓叟莲娃(叠词)D. 归去凤池夸(借代)4.下列关于这⾸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形胜”,地理形势特别好的地⽅;“都会”,⼈⼝和货物集中的⼤城市。
B.“参差⼗万⼈家”,“参差”,⾼下、⼤⼩不齐的样⼦。
C.“重湖叠巘清嘉”,“重湖”,西湖分⾥湖和外湖两区;“叠巘”层层叠叠的⼭峰。
D.“嬉嬉钓叟莲娃”,“莲娃”,采莲的娃娃。
5.下列关于这⾸宋词的分析不恰当的⼀项是()A.这⾸词运⽤铺陈的⼿法,把杭州这个都会的繁荣⾯貌,钱塘江的壮阔象,湖⼭的秀丽风光,都描绘得⾮常出⾊,能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望海潮 扬州慢理解性默写
《望海潮》柳永《扬州慢》姜夔1.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色;姜夔的《扬州慢》中说∶“,,”,写出了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
2.姜夔《扬州慢》中的“,,”,在物是人非中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3.《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
4.《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乱的痛心疾首的诗句是∶“,,”。
5.《扬州慢》中渲染凄凉气氛并暗示敌骑威胁尚未消的诗句是∶“,,”。
6.《扬州慢》中既写杜郎才智又写扬州荒凉的诗句是∶“,、”。
7.《扬州慢》中含蓄地点出扬州昔盛今衰景象的诗句是:,。
8.《扬州慢》中描写眼前波荡月冷的夜景的诗句是∶“,,”。
9.《扬州慢》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情形的诗句是∶“,。
”10、好的诗文往往表现在情景交融上。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用“,”,写战后萧条之景。
11、“月”在古代诗文中是经常被描写到的形象,如姜夔《扬州慢》中的“,,”。
12、《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
13、《扬州慢》中写杜郎再有才智也会吃惊今日扬州之荒凉的诗句是:,、。
14、《扬州慢》中描写杜牧无法用优美诗句抒发对扬州深情的诗句是:,,。
15、《扬州慢》的“,。
”三句,作者从听觉和触觉两个角度把角声的凄凉和天气的寒冷联系在一起,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
16、《扬州慢》描写诗人向往历史名城,于是下马驻足望扬州的诗句是:,,。
17、《扬州慢》中的“,”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忙反荒凉衰败。
18、姜夔《扬州慢》中,诗人借景抒情,用“,,”来渲染扬州城经过战争的破坏后,变得凄凉、衰败、空寂。
19、《扬州慢》中,点明历史上的扬州是人们向往的佳地的诗句是:,。
20、《扬州慢》中,“,”两句写昔日扬州的繁华街道,用以反衬眼前荒凉的景象。
柳永词两首情景默写
柳永词两首情景默写《柳永词两首》情形默写参照答案《望浪潮》1、《望浪潮》开篇就以广博的气概笼盖全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点出了杭州地点的重要、历史的悠长,揭露出所咏主题。
2、《望浪潮》中“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几句写街巷河桥的漂亮,居民住所的精致,都市户口的繁庶,表现了杭州繁华喧闹的情形。
3、《望浪潮》中“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三句,由市内说到郊野,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如同云雾一般,钱塘江就像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
4、《望浪潮》中“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三句,把市场的繁华、市民的殷富反应出来了。
同时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应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骄奢淫逸的一面。
5、《望浪潮》中“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几句,描绘了杭州的典型光景:圆若宝镜的湖面、重叠的山岭、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
词人以高度凝练的语句,把西湖以致整个杭州最美的特点归纳出来了,拥有撼感人心的艺术力量。
6、《望浪潮》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几句,写无论白日仍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作者生动地描述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玩图卷。
7、《望浪潮》中“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几句,写王侯将相游玩的场景。
8、《望浪潮》中“异日图将好景,回去凤池夸”几句,写王侯将相不思离开,还要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人间真存这样仙境。
这也从侧面衬托出西湖之美。
《雨霖铃》1、《雨霖铃》中“寒蝉悲凉,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与自己心爱的人饯其他时间、地址、光景,衬着了一个悲凉的气氛,确立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2、《雨霖铃》中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宛波折。
“都门帐饮无绪,迷恋处,兰舟催发”。
两情依依,难舍难离之际,客船却不停敦促,心理矛盾,欲饮无绪,欲留不得,由此可窥见迷恋之情深。
3、《雨霖铃》中写迷恋之情的语句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马上离其他男女手牵着手,眼看着眼,因伤心而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柳永词两首》理解性默写
《望海潮》
1.《望海潮》开篇点出了杭州位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2.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3.只见在钱塘江堤上树木郁郁苍苍,钱塘江壮丽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4.从市场的珠宝和人们的衣着表现杭州这个繁华富足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5.通过两种西湖特有景色写出西湖的秀丽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6.通过互文借西湖乐声歌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7.描绘壮丽广阔的钱塘江之景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雨霖铃》
1.两情依依,难舍难分之际,船家却不断催促的两句
留恋处,兰舟催发
2.情人离别时泪眼想看的伤心情景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3.作者设想别后一路烟波浩渺的,辽阔的天空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4.直接点明分别是在清秋冷落的时节,伤感之情让人难以忍受。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5.作者想象别后情景,借杨柳残月抒发离情别绪的两句
杨柳岸,晓风残月
6.作者推想别后长久的寂寞,虚度美好年华。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7.诗人感叹后会难期,心绪无人诉说。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词两首》专项练习试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柳永词两首》专项练习常识简介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盛行于,并在发展到高峰。
,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如“”、“”、“”、“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的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3、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58 字以内)、(59—90 字)、(91 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等(词的段落叫“”或“”)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和(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1、《望海潮》①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②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雨霖铃》① 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交代了哪些内容?② 这三句描写,除了具有上述作用外,还有别的什么作用吗?③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再次描写景物,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开头三句有什么不同?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请用几个形容词加以概括。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繁华fán帘幕mù参差cī叠巘清嘉xiànB.罗绮qǐ钓叟sǒu箫鼓xiāo吟赏烟霞yínC.寒蝉chán骤雨zhòu暮霭ǎi良辰美景chénD.凝噎yē经年jīng甘霖lín兰舟催发cuī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今日的钱塘江岸,一派繁荣景象,大厦拨地而起,长桥飞跨而过,只感觉钱塘江畔繁华中更多了一份宁静。
B.“夕阳萧鼓”是一首著名的琵琶曲,明清早已流传。
1925 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等人首次将其改变为丝竹合奏。
C.黄庭坚在《东坡先生真赞》里写道:“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可见其对苏东坡的赞美和敬仰。
(完整word版)《柳永词两首》专项练习试题
《柳永词两首》专项练习试题《柳永词两首》专项练习知识简介1、词的发源:词产生于,流行于,并在发展到顶峰。
,最先是宋朝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能够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如“”、“”、“”、“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的是词的内容的集中表现,它归纳词的主要内容;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3、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58 字之内)、(59—90字)、(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等(词的段落叫“”或“”)按作家的派别风格可分为和(豪迈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1、《望浪潮》①这首词描述了一种如何的都市生活情形?试谈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绘杭州的繁华与漂亮的,抒发了他如何的感情?②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采纳了什么表现手法。
2《雨霖铃》① 开头三句:“寒蝉悲凉,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交代了哪些内容?② 这三句描绘,除了拥有上述作用外,还有其他什么作用吗?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再次描绘光景,这里的光景描绘与开头三句有什么不一样?表现了他如何的心情?请用几个形容词加以归纳。
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繁华 f á n 帘幕 mù参差 cī叠巘清嘉 xi à nB.罗绮 qǐ钓叟 sǒu 箫鼓 xi āo 吟赏烟霞 yínC.寒蝉 chán 骤雨 zhòu 暮霭ǎ i 吉日良辰 chénD.凝噎 yē经年 j īng 甘霖 l í n 兰舟催发 cuī2.以下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今日的钱塘江岸,一派繁华情形,大厦拨地而起,长桥飞跨而过,只感觉钱塘江畔繁华中更多了一份安静。
B .“夕阳萧鼓”是一首有名的琵琶曲,明清晨已流传。
1925 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等人首次将其改变成丝竹合奏。
C.黄庭坚在《东坡先生真赞》里写道:“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嘻嘻怒骂,皆成文章。
望海潮柳永阅读答案
望海潮柳永阅读答案【篇一:柳永两首词名句默写原创题】txt>柳永两首词名句默写原创题宝鸡市陈仓区虢镇中学张俊仙《望海潮》(柳永)1《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柳永)词中的““住宅的雅致。
3、《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 ,,。
”4、《望海潮》(柳永)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 ,,。
”5、《望海潮》(柳永)词中的“”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望海潮》(柳永)作者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
”7、《望海潮》(柳永),参考答案《望海潮》1、《望海潮》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致。
3《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4、《望海潮》(柳永)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5、《望海潮》” 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7、词人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篇二:望海潮导学案答案版】制:杜慧敏校审:高一语文组使用时间:月日【教师寄语】人生最大的悲痛莫过于辜负青春。
——薄伽丘【学习目标】1、了解柳永的生平简介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理解这首词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分析其意境之美。
3、鉴赏这词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重点难点】品味柳永词的婉约之美。
【作者简介】柳永(约987-约1053),_北宋________(朝代)词人。
原名__三变______,字景庄。
后改为名永,字____耆卿____,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柳永词两首》原创练习题【附答案】
《望海潮》练习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导引,旗很高,故称“高牙”。
B. 柳永,北宋婉约派词作代表人物。
原名柳三变;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是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
C. 凤池,对尚书省的美称,在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中代指朝廷。
D. 三吴,指代长江下游江南的一个地域名称。
一般指吴郡、吴兴郡和会稽郡这三郡。
2.对《望海潮》一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望海潮》是一首投赠之作,所以在词的上片极力赞扬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
B. 词人先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东南形胜”,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钱塘自古繁华”,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
接着对“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方面进行对比。
C. 词的下片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
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一派祥和欢乐。
D. 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有粉饰太平的味道,却也部分程度地反映了北宋初年经济繁荣的社会现实。
3.对《望海潮》一词中所用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怒涛卷霜雪(比喻)B.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对仗)C. 嬉嬉钓叟莲娃(叠词)D. 归去凤池夸(借代)4.下列关于这首词文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形胜”,地理形势特别好的地方;“都会”,人口和货物集中的大城市。
B.“参差十万人家”,“参差”,高下、大小不齐的样子。
C.“重湖叠巘清嘉”,“重湖”,西湖分里湖和外湖两区;“叠巘”层层叠叠的山峰。
D.“嬉嬉钓叟莲娃”,“莲娃”,采莲的娃娃。
5.下列关于这首宋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运用铺陈的手法,把杭州这个都会的繁荣面貌,钱塘江的壮阔象,湖山的秀丽风光,都描绘得非常出色,能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八声甘州》(柳永)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八声甘州》理解性默写1.《八声甘州》中,词人以秋天暮雨奠定全词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2.《八声甘州》中,使用拟人手法同时借用长江水表达物是人非之感的诗句是:,。
3.《八声甘州》中,流露出不得已而淹留他乡的凄苦之情,发泄被人曲意有家难归的深切的悲哀的诗句是:,。
4.《八声甘州》中,词人运用化实为虚手法,表现表现思乡之苦和怀人之情的诗句是:,、。
5.《八声甘州》中,描摹秋天景物渐渐衰败的诗句是:,。
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用的最突出的手法是对写法。
在柳永《八声甘州》中运用相同手法的句子是:,、。
7.《八声甘州》中,“,”两句描写花叶凋零,感叹自然美景随时光流逝而消歇。
8.《八声甘州》“,,”三句描写,以“渐”字领格,勾勒出一幅深秋雨后的萧索图景。
9.《八声甘州》中,描写秋风凄凉,江山江河冷清,余晖照耀的句子是“,,”,它被苏轼赞为“不减唐人高处”。
10.《八声甘州》中,直抒胸臆,表达词人正如此愁肠百结地思念对方的句子是:,,!11.《八声甘州》中,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寄托了词人漂泊在外,年华虚度,功名不就之痛的句子是:,。
12.《八声甘州》中,词人不忍心登高勾起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13.《八声甘州》中,“,”写出了登临纵目看到的秋天雨后晴朗的雄辉境界。
14.《八声甘州》中,“,”由羁旅之苦到仕途失意的感伤。
15.《八声甘州》中,承上启下书写思乡情怀的句子是:,,。
《八声甘州》默写答案1.《八声甘州》中,词人以秋天暮雨奠定全词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2.《八声甘州》中,使用拟人手法同时借用长江水表达物是人非之感的诗句是: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3.《八声甘州》中,流露出不得已而淹留他乡的凄苦之情,发泄被人曲意有家难归的深切的悲哀的诗句是: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4.《八声甘州》中,词人运用化实为虚手法,表现表现思乡之苦和怀人之情的诗句是: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望海潮》《扬州慢》理解性默写-2024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统编版)解析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60篇默写每日一练第25练《望海潮》《扬州慢》一、易错字填空《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无涯。
市列珠玑,()()()(),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莲娃。
千骑拥高(),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
【答案】幕、参差、堑、户盈罗绮、巘、叟、牙、夸《扬州慢》(姜夔)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年年知为谁生?【答案】解鞍、荠、角、蔻、药二、理解性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都市户口的繁庶,表现了杭州繁华热闹的景象。
(2)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写钱塘江堤上树木郁郁苍苍,钱塘江江水澎湃浩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词人描写钱塘街市与人家繁华富丽景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表达对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运用虚实对比,虚写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实写现在扬州凄凉情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词两首理解性默写望海潮雨霖铃
《望海潮》柳永
①上阙中对杭州城作总体介绍的诗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②上阙中运用比喻描写杭州城内美丽风光的句子: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③对“东南形胜”做铺展描写的诗句是: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④对繁华做铺展描写的诗句是:_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⑤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的诗句: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2、《雨霖铃》柳永
①上阙中写景来渲染离别凄凉气氛的句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②上阙中写对别后情景设想的句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③描写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句子: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④用别后想象美景的抒写别情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⑤下阙直接抒发别情的句子: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词两首名句默写
《望海潮》1.《望海潮》中对杭州的情况作总的概括性描述的句子是:,,。
2.《望海潮》中勾画街巷河桥,居民住宅之美的句子是 , 。
3.《望海潮》中用,写了钱塘江壮阔的景象。
用,,写了杭州百姓的游玩之乐。
4.《望海潮》中“,,”三句,由城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5. 《望海潮》中“,,”三句,运用互文的手法,写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6. 柳永在《望海潮》中表达对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答案《望海潮》1.《望海潮》中对杭州的情况作总的概括性描述的句子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2.《望海潮》中勾画街巷河桥,居民住宅之美的句子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3.《望海潮》中用"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写了钱塘江壮阔的景象。
用“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写了杭州百姓的游玩之乐。
4.《望海潮》中“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三句,由城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5. 《望海潮》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三句,运用互文的手法,写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6. 柳永在《望海潮》中表达对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雨霖铃》1.《雨霖铃》中“,,”三句写离别前的景物,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
2.《雨霖铃》中“,,”这三句历来为人所传诵的句子,将最能触动离愁的三种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哀婉动人的意境。
3.《雨霖铃》中的,通过动作、神态细节,刻画了两人难舍难分的形象。
4. 《雨霖铃》中“,,”三句写饯别时心情的委婉曲折:两情依依,难舍难分之际,船家却不断催促。
5. 《雨霖铃》中“,”两句写留恋之情,描摹了离别的男女手牵着手,眼看着眼,因悲伤而说不出话来的情状。
6. 《雨霖铃》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柳永词二首理解性默写
柳永词二首理解性默写(总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柳永词二首理解性默写《望海潮》1、《望海潮》开篇就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点出了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中“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几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都市户口的繁庶,表现了杭州繁华热闹的景象。
3、《望海潮》中“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钱塘江就像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
4、《望海潮》中“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三句,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了。
同时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5、《望海潮》中“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几句,描写了杭州的典型景物:圆若宝镜的湖面、重叠的山岭、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
词人以工整的对联,高度凝炼的语句,把西湖乃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了,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6、《望海潮》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几句,写不论白天还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作者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7、《望海潮》中“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几句,写达官贵人游乐的场景。
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
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
8、《望海潮》中“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几句,写达官贵人不思离去,还要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仙境。
这也从侧面烘托出西湖之美。
9、上阙中对杭州城作总体介绍的诗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10、对“东南形胜”做铺展描写的诗句是: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11、对繁华做铺展描写的诗句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改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柳永两首词名句默写原创题
宝鸡市陈仓区虢镇中学张俊仙
《望海潮》(柳永)
1《望海潮》(柳永)词中的“,,。
”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3、《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
”
4、《望海潮》(柳永)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
”
5、《望海潮》(柳永)词中的“,。
”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望海潮》(柳永)作者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
”
7、《望海潮》(柳永)词人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参考答案
《望海潮》
1、《望海潮》(柳永)词中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柳永)词中的“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3《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4、《望海潮》(柳永)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
5、《望海潮》(柳永)词中的“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作者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7、词人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