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硅外延片行业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导体硅外延片行业实施方案
——20xx年—20xx年
半导体硅外延片主要由多晶硅原材料经过晶体生长、硅片成型和外延生长等工艺制备得到。由于掺杂工艺灵活,厚度、电阻率等器件参数便于调节,半导体硅外延片具有诸多优质特性,可以显著改善器件反向耐用性、截止频率等性能。半导体硅外延片被大规模应用于对稳定性、缺陷密度、高电压及电流耐受性等要求更高的高级半导体器件中,主要包括MOSFET、晶体管等功率器件,及CIS、PMIC等模拟器件,终端应用包括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能源管理、通信、消费电子等。
现阶段,相关产业依托巨大的市场需求,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变化,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行业发展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基本实现了上一阶段产业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
为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依据国家和xx省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区域产业xx年发展情况,制定该规划,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第一章发展路线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立足满足国
内需求,以结构调整、新产品开发和应用为重点,培育壮大企业规模,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坚持原则
1、组织引导,市场推动。坚持组织引导,以政策、规划、标准等
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发
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实
现市场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化。
2、坚持融合发展。推进业态和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产业深
度融合,强化产业与上下游产业跨界互动,加快产业跨越式发展。
3、坚持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破并推广关键共性
技术,加快新产品研发与应用进程,完善标准体系,增强自主创新和品牌
建设能力。
4、坚持协调发展。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需求,鼓励产学
研用相结合、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5、依法推进,规范管理。推动产业发展必须依据各项法律法规和
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产业有关技术标准,增强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规
范化程度,不断提升产业管理水平。积极完善政策制度体系,以政策、规划、标准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
经济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
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
第三章产业背景分析
半导体硅外延片主要由多晶硅原材料经过晶体生长、硅片成型和
外延生长等工艺制备得到。由于掺杂工艺灵活,厚度、电阻率等器件
参数便于调节,半导体硅外延片具有诸多优质特性,可以显著改善器
件反向耐用性、截止频率等性能。半导体硅外延片被大规模应用于对
稳定性、缺陷密度、高电压及电流耐受性等要求更高的高级半导体器
件中,主要包括MOSFET、晶体管等功率器件,及CIS、PMIC等模拟器件,终端应用包括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能源管理、通信、消费电子等。
半导体硅外延片的生产工艺流程较长,涉及工艺众多,主要生产
环节包含了晶体成长、硅片成型、外延生长等工艺。
硅片是制造芯片的基本衬底材料,没有硅片整个半导体行业将如
无源之水,因此地位相当关键;根据CPIA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硅片产量约为134.6GW,较2018年的107.1GW同比增长25.7%。
随着新能源汽车、5G通信、物联网、智能手机等行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半导体硅外延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中国半导体硅外延片
市场规模为90.95亿元,预计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半导体硅
外延片市场规模有所下降,但随着相关领域投资建设规模的扩大,中
国半导体硅外延片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半导体硅外延片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厂商需要投入大
量资金用于厂房建设、设备购置和技术研发,资本性支出规模较大,
需要较大规模的资金支持。因此中国生产硅外延片企业较少,其中规
模较大的有立昂微、上海合晶、沪硅产业、南京国盛等企业。
2019年立昂微硅外延片营业收入为5.66亿元,平均销售价格为262.46元/片;2020年一季度立昂微硅外延片营业收入为1.57亿元,
平均销售价格为247.26元/片。
第四章目标
主要经济指标:xx年增加值达到xx亿元,年均增长xx%;主营业
务收入达到xx亿元,年均增长xx%;利税达到xx亿元,年均增长xx%。
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目标:进一步提高集中度,重点企业由目前的
近xx户,减少到xx户。
第五章主要任务规划
(一)加强检查监督力度,营造行业公平环境
通过强化监管执法力度,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有序的市
场竞争环境。
(二)实施重点企业培育工程
加大对产业重点企业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各类资
源要素向行业龙头企业集聚,鼓励龙头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并购重组。引导中小企业开展专业化配套、承担重点产业化项目、参与制定相关
标准。
(三)发展壮大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布局
充分发挥产业基地的产业区域集群优势,打造区域产业中心。努
力巩固区域作为产业中心的地位,聚集若干大企业(集团)。加强统
筹协调,做好有关规划的衔接,做好重要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的分工
和协作,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各产业集群向国际化接轨,把各产业集
群培育成国际采购中心和知名品牌集散地。
(四)实施科技创新提升工程
引导行业企业提高信息化、自动化水平。重点建设各类产业公共
研发平台、重点试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依托大型企业集团、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构建完善产学研用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