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系列片《人民的好儿女》资料(下)

电视系列片《人民的好儿女》内容简介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进一步宣传和学习中央今年“七·一”表彰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形成学习先进、勇于争先、弘扬正气、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共产党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创先争优、建功立业,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组织摄制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电视系列片《人民的好儿女》。

该系列片共48集,每集时长15分钟,通过真实的故事、感人的情节、朴实的语言,刻画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可敬、可亲、可信、可学的形象,集中反映了他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开拓创新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貌,是一部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电视精品,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经常性教育的生动教材。

《人民的好儿女》48集片名人物简介

1、《大山的火把——赵世术》---- 重庆市巫溪县田坝镇中鹿小学教师

2、《特战尖兵——刘珪》---- 75738部队71分队分队长

3、《美丽人生——秦怡》---- 女,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艺术委员会顾问

4、《矿山保尔——宋德金》---- 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鸡西分公司东海煤矿安全培训教师

5、《今生无悔——王万青》---- 甘肃省玛曲县人民医院原外科主任

6、《我志愿我快乐——赵广军》----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中街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职员

7、《星系我心——孙家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

8、《板凳妈妈——许月华》---- 女,湖南省湘潭市社会福利院供养人员

9、《妙手仁医——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10、《保山的故事——荆保山》---- 山西省平陆县国营林场护林员

11、《爱洒雪域——舒启明》---- 中央政策研究室党建研究局巡视员,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务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援藏)

12、《本色——王坤友》---- 安徽省无为县蜀山镇新安村党总支书记

13、《做祖国需要的材料——师昌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4、《做一辈子志愿者——叶如陵》---- 北京市朝阳区香河园街道西坝河西里社区党委委员

15、《平凡中坚守——杜洪英》---- 女,浙江省玉环县委组织部档案员、正科级组织员

16、《兄弟——李彬》---- 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副处级检察员

17、《种子情深——李登海》----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

18、《瑞辉映夕阳——杨瑞辉》---- 女,陕西省铜川市职业病防治院党支部副书记、金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护理部主任

19、《大地为鉴——王伯祥》---- 山东省潍坊市退休干部,山东省寿光县委原书记

20、《勇往直前——黎定琦》----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政委

21、《愚公支书——王光国》---- 湖北省建始县龙坪乡店子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22、《老片警——孙建设》---- 辽宁省锦州市公安局凌河分局石桥子派出所民警

23、《生命的重量——文建明》---- 四川省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24、《大医精诚——张伯礼》---- 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25、《热血刑警——张晓虎》---- 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公安局兴庆区分局刑警大队中队教导员

26、《长路追风——张雪松》---- 回族,河北省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铝合金厂高级技师

27、《法官妈妈——陈燕萍》---- 女,江苏省靖江市人民法院副院长

28、《领航人——武继军》---- 江苏省高淳县古柏镇武家嘴村党委书记

29、《跟我回家——朱玉林》----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砟子镇育林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育林孤儿院院长,育林孤儿院集团总公司经理

30、《情怀——买买提江·吾买尔》---- 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温亚尔乡主任科员、布力开村党支部书记

31、《巅峰勇士——次仁多吉》---- 藏族,西藏自治区登山队男子分队队长

32、《蓝盔铁汉——江汉刚》---- 66166部队副部队长

33、《知识工人有力量——李斌》---- 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液压泵厂数控工段工段长

34、《我本平凡——李文祥》----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农民

35、《人民警察——周贤良》---- 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公安局江州分局副政委

36、《精度传奇——徐强》---- 辽宁省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齿轮压缩机车间副主任

37、《淬火金刚——郭晋龙》---- 呼和浩特铁路局焊轨段高级技师

38、《马背上的白衣天使——梅莲》---- 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161团9连副指导员兼卫生员

39、《索道医生——邓前堆》---- 怒族,云南省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乡村医生

40、《火线阻击——樊渭》---- 满族,河北省秦皇岛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41、《金牌工人——窦铁成》---- 中国中铁一局电务公司第十工程公司高级技师

42、《士兵专家——马金永》---- 63713部队光学测量队二中队三级军士长

43、《村头有棵常青树——蒋国珍》----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六元小学离休教师

44、《高原民族情——马宝祥》---- 回族,青海省湟中县大才乡前沟村党支部书记

45、《生命的宽度——金海》---- 蒙古族,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46、《幸福的向阳花——金颖颖》---- 女,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温州市分行营业部副总经理

47、《十年人生路——余留芬》---- 女,贵州省盘县淤泥乡岩博村党支部书记

48、《重道之师——高松》----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26创造世界纪录的“金蓝领”

他,学历不高,技工学校毕业后,通过自学,拿到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大专学历。可是现在,他是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职业技术学院的客座教授,为大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

他,工作平凡,参加工作18年来,一直干着钳工、装调维修工这些最基层的工作。可是现在,他手下掌管着20多台国际顶尖数控设备,总价值超过3亿元。

他就是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铝合金厂高级技师张雪松,我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杰出代表。

攻克世界级技术难题

2008年6月24日,在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试验中,由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国内首列CRH3型动车组,跑出了394.3公里的时速,创造了高速列车史上的世界纪录。

“我们用3年时间,走完了国际上高速铁路20年的发展历程。”唐车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孔学云说,这是无数张雪松们努力和奋斗的结果。

2005年,唐车公司准备引进动车组生产线。为此,公司在全厂范围内招聘了15名优秀技术骨干,承担起动车组铝合金车体试制任务。张雪松就是其中一员。“铝合金车体制造是动车组9大核心技术之一。”铝合金厂厂长董厚存说,“难就难在铝合金型材的焊接技术上。”

“国外的先进技术严格保密,国内又没有可供参考的先例。我们只能一项一项进行参数试验,一项一项确定指标。”张雪松说。

项目一开始,试验就因为铝合金型材焊接后屡屡出现严重变形而受挫。张雪松发挥钳工技术特长,大胆提出从夹具入手,创造新的组合焊接工艺方法,以及一整套装夹、调修工艺流程,不仅将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多,车体制造精度也有了保证。

经过上千次试验,张雪松积累了“反变形量”、“焊后调修”、“温度控制”等8种翔实的数据,摸索建立了不同工件焊接反变形和收缩参数,攻克了铝合金型材焊接易变形的世界性难题。

2007年9月,唐车公司第一辆铝合金车体成功下线。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张雪松和他的工友们先后完成项目攻关、技术革新109项,设计、改造、制作工装卡具66套,形成工艺文件和操作指导书72项,为动车组批量生产奠定了基础。

从“靠边站”到“好样的”

“当初,我们被招聘来的时候,个个都是技术骨干,信心百倍地要‘震’老外一下。可是没想到,接到第一项任务,就吃了当头一棒。”回忆往事,张雪松还忍俊不禁。

由于动车组项目的需要,唐车公司从德国引进了几台大型数控加工设备。张雪松他们的任务,就是配合德国专家安装调试。

这是张雪松第一次接触大型数控设备。“别说安装调试了,就连这机器是干啥用的,大家也一头雾水。”张雪松说。

“我们只能干些无关紧要的杂活,每次遇到重要环节,德国专家就摆手示意我们‘靠边站’。”张雪松尴尬极了。

为了尽快掌握数控设备的运行参数和性能,张雪松给自己制订了严格的学习计划。白天,他兜里揣着笔记本,跟在德国专家身边寸步不离,不放过任何一个请教的机会;晚上,他泡在图书室里,查阅大量资料。公司为他们举办的机械制图、车辆构造、铆钳工装配工艺等培训课程,张雪松期期不落。

刻苦学习终于有了回报。有一次,德国专家现场安装一台价值2000多万元的数控加工中心,细心的张雪松发现,德方把一个重要安装尺寸弄错了。他主动提出来,但德国专家并不理睬。在张雪松的一再坚持下,德国专家很不耐烦地核实了一遍,结果的确计算有误。专

家们惊讶地看了张雪松半天,然后拍着他的肩膀,竖起了大拇指。

凭着对数控设备的了解和娴熟的技术,张雪松他们常常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让德方非常满意,朝他们一个劲儿地夸“好样的”!

洋设备的“保健医生”

2008年9月,唐车公司开始批量生产动车组的关键时刻,数控加工中心又掉了链子:用于铝合金车体大部件加工的8把专用机夹铣刀先后损坏。

怎么办?如果从国外采购,成本高不说,还要拖很长时间,严重影响生产;外包修理又没有公司敢承接。

张雪松决定,自己动手试试看。

张雪松对损坏的刀具逐一测量、分析,记录下大量数据。同时,他查阅了60余本专业书籍,并上网搜集了大量数据资料。经过仔细对比分析,张雪松认为,是刀片平衡出了问题。

原来,一把专用机夹铣刀由10个刀片组成,工作转速高达每分钟8000转以上。如果一个刀片的镶嵌面重量稍稍有点偏差,就会造成刀体振动,影响加工精度,危及整台设备。

张雪松对症下药,按照标准,耐心细致地打磨每个刀片,一遍又一遍地进行刀体动平衡检测。最终,将8把刀具全部修复,加工设备重新恢复正常。

“这件事情让我明白,数控设备的故障并非一定要国外专家才能解决。一些小毛病,我们自己也能处理。”于是,张雪松更加刻苦地钻研起数控设备维修技术。

改造后的卡具不仅装卡板料快速准确,装卡时间缩短了一半,而且大幅提高了板料的取材率,仅唐车公司生产的第一批动车组,就节省板材近百张。

“数控设备三分修七分养,要在设备日常保养上做文章,降低故障频率。”张雪松手底下管理着20多台加工中心、焊接机器人等数控设备,他摸索建立了一整套切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办法和经验,使数控设备的维护保养做到有章可循,被大家称为洋设备的“保健医生”。在张雪松的工作经历中,一串串荣誉应接不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火车头奖章、全国技术能手、河北省十大金牌工人、“金蓝领”称号……

“为什么你能干出这么辉煌的业绩?”面对疑问,张雪松只有一句话:“学习!”

逼出来的“双料状元”

说起张雪松,同事们的深刻印象就是勤奋。

“这也是被逼出来的。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不学习,怎么跟得上?”张雪松说,他1992年技校毕业就到了唐车公司,本来自我感觉还不错,没想到一些设备的机械结构闹不清,复杂的图纸又看不懂,“我一下子明白了差距。从那时起,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做一名知识型的高素质技术工人。”

张雪松给自己订了一条规矩:每天必须看一小时书。有时下班晚了,他就在公交车上看。

像海绵一样吸取知识,让张雪松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我每年都要到北京参观机床展。这几年,数控设备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我意识到,数控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张雪松说,干工作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原地踏步只能与时代脱节。

此时的张雪松已经是两届河北省钳工技术状元,要转行,谈何容易?

“我是钳工出身,数控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所以一切都得从头开始。”针对自己基础差的弱点,张雪松如饥似渴地抓住一切机会学习、试验。他利用业余时间进修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大专课程,不断学习数控、机械、英语等相关知识,写下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几年下来,张雪松先后自学了《液压传动》、《电工基础》等书籍,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都有了显著提升。

去年8月18日,张雪松一举拿下河北省第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比赛状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双料状元”。

每件产品都要成精品

“雪松脑子里的新想法啊,层出不穷。”同事庞明仁对张雪松十分钦佩。

在试制铝合金车体的工作中,张雪松曾经碰到这样一件事情。铝板焊接前要加工“坡口”。按照图纸标注,“坡口”角度为60度,但从国外进口的坡口加工机最多只能达到57.5度。

“其实按照自由公差,这就可以算合格了。”张雪松说,“不过,生产一流的产品就必须要有一流的设备来保证,设备精度一点儿也不能差。”为此,张雪松召集全体人员,专门开了一次班组会,让大家表态。最后,全班达成一致意见:“干就要干好,我们的每一件产品都要做成精品。”于是,张雪松与技术人员一起,将铣刀的“抬头”结构做了改进,最终满足了图纸的要求。

张雪松现在带领一个数控设备维修团队,专门负责厂里数控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按照雪松制定的设备点检卡及设备保养卡,我们现在的保养维护全都施行标准化管理,设备操作者和维修人员在日常设备维护保养的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最大限度减少了设备因保养不当引起的故障。”维修队成员孟庆辉说。

据唐车公司的统计,4年时间里,张雪松先后带领工友们完成了20多套工装设备改造,不仅弥补了进口设备的缺陷,而且为公司节约费用近百万元,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达300多万元。

“个人财富”与团队共享

“一列动车组由8节车厢组成,只有全部动力同时发动,整个列车才能跑出风一般的速度。”这是张雪松常说的一句话。对于自己的经验和“绝活儿”,他从不藏私,“个人力量再大也是有限的,只有更多职工掌握了新技术,才能推动企业的技术不断进步。”

张雪松把自己是怎么干的,都一一记录在本子上。几年下来,他积累了十多万字的“工作日志”。这些记录“个人财富”的本子,他可以毫无保留地借出去,或是把内容贴在网上。

他曾任班长的铆钳班中的6名员工现已全部成长为各关键工序上独当一面的骨干,其中青年工人李玉璐、朱宝利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分别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铆钳班也因此被称为“河北第一班”。

“师傅在学习方面总是对我们严格要求。他不仅不怕自己的‘绝活儿’被学走,反而总是督促我们多看多听多学。”2007年才进厂的王迪,仅仅跟张雪松学习了4个月时间,就能够独立处理一些日常的数控机床故障,并取得了唐山市第十二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钳工组第四名的好成绩。

27爱让法徽更闪亮法让社会更和谐

有这样一位女法官,她用公平和责任托起法律的尊严,用真诚和爱心呵护一方的和谐;她没有审理过大案要案,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在百姓心中树起了一个人民满意好法官的光辉形象!

她,就是江苏省靖江市人民法院江阴园区人民法庭副庭长,共产党员陈燕萍,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法官妈妈”。

能动司法,调出和谐一片天

作为一名法官,陈燕萍手中的法槌一个月敲不了几下。

陈燕萍的同事、靖江市人民法院江阴园区法庭庭长王新妹告诉记者,陈燕萍审理案件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不是简单地去宣判,而是尽力进行调解。

陈燕萍是院里有名的“调解高手”。她经办的案件70%以上最终接受调解或经调解撤诉,婚姻家庭案件的调解率更是在9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但是,调解需要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巧,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此,陈燕萍总是全身心地投入,常常忘了下班时间,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她就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2007年,陈燕萍审理了一起夫妻离婚后的财产纠纷案,双方情绪非常对立,继子扬言要杀掉继父朱某。陈燕萍在了解了案情后,发现朱某系上门女婿,离婚后一直无家可归。如果简单判决,双方矛盾将会更加激化。为了让双方彻底化解矛盾,平息纷争,陈燕萍把办案重点放在促使双方重归于好上。通过与三人的多次交谈,走访左邻右舍,陈燕萍了解到他们三人的结合点就在一“情”字上。陈某与朱某做了二十多年的夫妻,有夫妻之情。老朱与陈某结婚后无其他子女,是老朱把继子养大的,他们有父子感情。陈燕萍从“情”字入手做工作,很快一切迎刃而解,陈燕萍的真情打动了老朱一家,老朱主动申请撤诉,陈某及儿子同意接纳老朱,一个死了的婚姻在陈燕萍精心调解下又复活了,社会又增添了一份和谐。

常和陈燕萍打交道的季律师说:陈燕萍办案有一秘诀,就是她的笑。一张笑脸相迎,是多年来她“攻心为上”的法宝。在平时繁忙的工作中,陈燕萍再苦再累,脸上却总洋溢着春天般甜美的微笑,她用这真诚会心的微笑,送给当事人问候、鼓励和祝福,架起与当事人心灵之间的桥梁,唤起当事人内心的真情与良知。

她图什么呢?陈燕萍的这番话或许能告诉我们答案:“打民事官司为了什么?就是化解人的矛盾。农村有句俗话,一代官司三代仇。很多案件,一判了之对法官来说是省心省力,可却因为一件小事埋下心结,从此老死不相往来,甚至反目成仇,案结事不结,官了民不了。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调解成功了就是双赢。案结事了人和,是我追求的最高境界”。

采访中记者还听说这样一件事情。两兄弟闹纠纷,弟媳打了大伯子一个耳光。大伯子要求弟媳以猪、牛、羊“六眼”敬菩萨的方式驱其晦气。弟媳不同意,大伯子就在对方一家必经的通道上挖了一个大坑。官司到了法庭,陈燕萍并没有急于开庭,她找来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参与调解。“弟媳打大伯子的行为肯定不对,但是不能用迷信的方式解决问题。”陈燕萍的态度得到双方认可。在几位长辈的建议下,弟媳用端茶赔礼的方式向大伯子道歉,两兄弟握手言和。

陈燕萍化干戈为玉帛的秘诀,是情、理、法的结合。她自己也说:“赡养案件还会有亲情,离婚案件还会有旧情,邻里纠纷还会有乡情,欠款纠纷还会有友情,交通事故还会有同情。只要唤起当事人的人间真情,恩恩怨怨都可能烟消云散。

陈燕萍总是用心去感知,用心去办案,贴着当事人的心去想案件,争取案件的最终妥善解决,化解纠纷,维护一方和谐。

追求公正,让胜败双方皆心服口服

有人说,做法官难,做女法官更难,而做一个能让当事人“胜败皆服”的好法官更是难上加难。

而这一切在陈燕萍那里都被迎刃而解。在当事人眼中,陈燕萍这个名字,就意味着司法的公正。

陈燕萍在人情面前她认法不认情,在金钱面前她认理不认钱,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赢得了人民群众对法律的信任和对法官的敬重。

2007年,陈燕萍在审理一起离婚案件时遇到这样的事,女方的父母鼓动女儿闹离婚,并通过熟人找到陈燕萍,请求她帮忙,还顺手递给她一个装有千元的红包。看到红包,刚才还笑脸相迎的陈燕萍当即板起面孔说:“公正执法是我的职责。你把钱收起来吧,拿了你的钱,我的良心会受到谴责的。”并严肃地批评他们不要强迫女儿离婚。通过细心调解,小俩口和好了。女方父母感慨地说:“陈法官认法不认钱,只怪我们一时糊涂,以后再也不干涉小俩口的婚姻了。”就这样,陈燕萍一次又一次拒绝了当事人表示的“好处”

不仅是当事人,就连陈燕萍的亲戚朋友也别想沾她一点光。一次,陈燕萍在审理一起借贷纠纷案件时,被告是一名农村干部,与她丈夫关系非常要好,就请她丈夫吹吹“枕边风”,关照一下。陈燕萍就对丈夫说:“我给了他面子,谁给我面子?法律是不会给我面子的。”陈燕萍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依法判决被告败诉。被告接到判决书后非常服气地说:

“陈法官只认法不认人,这样的法官,我佩服”,并很快主动履行了法院判决。

陈燕萍常说:“你收了人家哪怕一包烟,当事人的想法就会不一样。”

正是由于她的公正,赢得了广大群众对她的信赖和尊敬。不少当事人说:“案件到了陈法官手里,我们放心,心里踏实。”

“我审理的虽不是什么大案,但一个人一生也许就打一次官司,我要让老百姓体会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在陈燕萍身上,法律的天平从未倾斜过。

她每年办案200多件,是全院多年的办案状元。所审理的3000多件案件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在21年的法官生涯中,陈燕萍没有收过当事人一件礼品、没有办过一件人情案。只要提起陈法官,老百姓都会异口同声地说,这个人,硬气!

陈燕萍说,官司一生一次,影响一生一世。作为一名法官,如果不能公正司法,上对不起头顶的庄严国徽,下对不起求助法律的普通百姓。

心系百姓,扎根基层14年无怨无悔

同事给陈燕萍起了个绰号叫“陈三多”,是说她走路多,说话多,流泪多。

1996年春天,在法院机关工作的陈燕萍,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基层法庭工作。这一干,就是14年。

农村法庭审理的案件,大部分是家庭纠纷等鸡毛蒜皮小案。下地头,上渔船,进工厂……14年来,陈燕萍跑遍了辖区的所有乡镇,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执着,成为村民的“贴心人”。

在靖江,提起残疾女孩小敏和她的“法官妈妈”无人不晓。

2002年,靖江市新桥镇9岁残疾女孩何小敏,在爸爸去世后,妈妈离家出走,爷爷奶奶又年迈,无法生活的小敏在奶奶的带领下将亲生妈妈告上了法庭。当时承办该案的陈燕萍初见小敏时,被她那张因巨型肿瘤挤压变形的脸惊呆了。

“阿姨,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听着小敏撕心裂肺的呼喊,她的心都碎了,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孩子不要哭,我给你找妈妈”,陈燕萍接下案子后,开始四处寻找小敏离家出走的妈妈。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小敏妈妈并不买她的账,不但拒绝到庭,还用水泼她,用扫帚赶她。事情陷入僵局后,陈燕萍陷入沉思: “或许,看好小敏的病,她妈妈就会回心转意了。”于是,她劝小敏的奶奶不妨把案子放一放,先医治小敏脸上的肿瘤。

陈燕萍望着可怜的小敏心疼不已,感觉上天对这个女孩太不公平了,没了爸爸,走了妈妈,还生了一脸的肿瘤,几乎没有“人形”。最后,下定决心的她,搂着小敏说:“孩子不要担心,找不回妈妈,我现在就是你的妈妈。”从此,陈燕萍拉着残疾的小敏,四处寻医问药。

陈燕萍无私关爱小敏的事迹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在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资助下,2007年8月,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成功切除了小敏左额部的肿瘤。

八年来,每逢开学和过年过节,陈燕萍就会给小敏送去学习用品和礼品,并为她添置新衣。每当陈燕萍出现时,邻居们都会喊着说:“小敏,你的法官妈妈又来看你了!”

陈燕萍的爱心不仅仅给予了何小敏一个人,面对前来诉讼的群众,她总是以女性特有的细心、耐心和同情心给予关照。

陈燕萍常说,法官不是官!只是受民所托、为民解忧的人民公仆。

八旬孙老汉育有一子,早年丧偶,由于年迈体弱无收入,生活无着落,儿子又不尽赡养义务,无奈的他只能将儿子告上法庭。

老人每次到法庭来,陈燕萍总是问寒问暧,让他放心,一定会替他讨回公道。知道他没钱,还多次自费给他买饭、买车票。

一次,还悄悄在他裤兜里塞了200元,意思是如儿子不给吃,让他先自己买点东西充充饥,没想到第三天,孙老汉起早赶到法庭等陈燕萍,用颤抖的手把200元钱还给了陈燕萍,

说,“我是昨天晚上换衣服才发现的,就想到一定是你给的,你帮我打官司,我怎能要你的钱。”

看着老人脸上的汗水和憨厚的脸庞,陈燕萍的眼睛湿润了,“多么好的老人呀,我一定要帮他过上幸福的晚年。”但其子很不配合,多次做工作不但受冷落,甚至被拒之门外。

于是陈燕萍就地开庭,邀请村干部和村民旁听,用法律、社会公德和公众舆论多重手段对其感召,最终唤醒了其子的良知,承担起了赡养老人的责任。

事后,陈燕萍多次回访,看看老人生活得怎样,还需要什么。现如今,安享晚年的孙老汉逢人就讲:“陈法官真好,比我的亲闺女还要亲。”

法律是严肃的,但在陈燕萍身上,法律也有了温度,有了感情。陈燕萍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微笑和耐心,以法律的尊严和理智说服人,以自己的热情和真诚打动人。

“即使问题解决不了,听陈法官开导开导,心里也就舒坦了。”采访中,不时听到这样的声音。为了方便群众,法庭设立了人大代表工作室,开通了陈燕萍电子信箱、便民联系卡和热线电话。陈燕萍在为基层百姓排忧解难的同时,老百姓也把她当成了自家的“好女儿”、“好姐妹”、“好阿姨”。

组织上曾多次考虑到她一个女同志,长期在农村工作,照顾不到家庭,让她回院机关工作。她却说:“我难舍与农村法庭那份深情,在哪里办案都一样!”

在纷繁复杂的基层审判工作中,找到化解矛盾的最佳途径,切中法理和情理的最佳结合点,体现了陈燕萍优秀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在普通的审判岗位上,回答了什么是司法为民这一重要课题,为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无限信赖,也实践了一名人民法官对审判事业的庄严承诺;十多年如一日时刻不忘保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更体现了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百姓情怀和大局意识。她用爱让法徽更闪亮,依法让社会更和谐,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在党旗下的庄严宣誓,谱写了一曲平凡但隽永的人生之歌。

28造船村的“掌舵人”

南京武家嘴,30年前一个偏僻贫穷的小渔村,如今已发展成长为“金陵百强第一村”、全国文明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万多元。村民们说,靠造船水运致富的武家嘴多亏有个好“掌舵人”!这个“掌舵人”,就是1986年以来一直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的武继军。

村民致富贴心人

走进武家嘴村的村史馆,当年“渔花子村”破旧的村落、简陋的渔船渔具形象地展现在面前。作为一个渔村,有1000多号人的武家嘴村耕地面积只有200多亩,1980年时村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9.13元。

上世纪80年代初,一些村民将渔船改造跑运输,一年下来收入有几千元,武家嘴村掀起了一轮运输热潮。武继军是村里最早富起来的一批人,1983年时他已经拥有村里吨位最大的运输船,年收入3万多元。就在这一年,组织找武继军谈话,希望他“上岸”当村干部。

“那时候大家都忙着跑运输挣钱,村干部都没人愿干,村两委班子基本上瘫痪了。”武继军回忆当年情景时说,自己确实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1984年,下定决心带领乡亲们致富的武继军担任了村委会主任,两年后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1983年时,村民武学海自筹资金造了全村第一艘100吨位的钢质船,在长江上做运沙生意,一趟就净赚1000多元,从而激发了村里第一轮“造船热”。武继军上任后,积极鼓励村民造大船搞运输,很多人没有造船资金,武继军就带着水运队的人到处跑银行、信用社。3年时间,武继军他们帮助村民贷款5000多万元。武家嘴的造船业由此起步,村里运输船只的吨位由1982年的597吨一下发展到1986年的5800吨,增长了近10倍。

之后,武家嘴的造船业在上世纪90年代又掀起了两次高潮。同时,武继军带领村两委一班人为村民开展了全方位服务:成立水上运输服务公司,到银行出面担保贷款,联系保险

公司开展船舶险;组建船舶修造厂,为船户提供技术指导、电焊技术培训、钢材供应等;村集体投资300万元购置两条加油船提供24小时服务;请来海事部门专家在村里举办培训班,让全村95%的船民拿到了专业技术证书……

经过多年发展,武家嘴一半以上农户生产性资产达到500万元以上,千万元以上的占15%,农户家庭最低年收入也达到5万元以上。

事业强盛带路人

1992年的造船热后,武家嘴船舶吨位有了质的提升,但武继军调研发现,村里船只基本都是围着黄砂运输打转转,货物类型过于单一,发展后劲明显不足。于是他积极推动村里组建集装箱运输公司,引导村民打破单一营运格局,向多品种、多产业物资运输格局转变。

2002年,抓住大小洋山港建设的机遇,武继军又带着村两委干部积极引导村民造“海船”,全村建造了一批5000、6000吨的江海直达船,全村船舶总吨位达到40多万吨。

新世纪之初,武继军又陷入了深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分散的家庭式生产和运营越来越制约着武家嘴的造船和水运业,武家嘴必需走转型升级之路。

2004年起,武家嘴离开湖泊奔向江河,在长江边累计投资13亿元建设了八卦洲和乌江两个造船基地,发展现代化船舶制造业。两个造船基地,八卦洲承建3万吨级以下船舶,乌江承建3万到8万吨船舶。2010年,武家嘴造船基地共开工10艘,交船5艘,实现产值16.2亿元。造船基地目前在建船舶34艘,在手生效的船舶订单62亿元。

武家嘴的水运业也正在向现代航运物流业转型,2007年村里成立了“武家嘴集团”,如今全村拥有水运企业11家,各类运输船舶140多艘、总运力50多万吨,2010年实现营运收入7.5亿元。

在武继军等人的苦心经营之下,武家嘴村集体经济实力日渐壮大。2010年,武家嘴实现总收入28亿元,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000万元。“在高淳,搞造船和水运武家嘴都不是最早,为什么我们的事业可以做大做强,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坚持组织引领,带领全村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武继军总结说。

科学发展掌舵人

5月14日,武继军来到“武家嘴农展馆”,查看这个以高科技种植业展示为主题的场馆。巨大的现代化玻璃钢智能自控温室内,分区种植展示着热带作物、沙漠作物等奇花异草,花木扶疏,争奇斗艳。

“一业为主,多元拓展”,武继军领导村里制定的发展理念,推动武家嘴的产业结构日趋完善。村里近年加大了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步伐。“农展馆”所在的武家嘴农业科技园规划面积1.5万亩,主要进行经济林果的规模化生产,以及茶果新品种研发和推广。村里的目标是将这个农业科技园建成集生产示范、推广辐射、旅游观光、科普教育和创业平台等五大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

走进高淳县城一角的武家嘴新村,但见小桥流水、绿树掩映、繁花盛开。2002年,武家嘴采取集体出资、村民入股的形式,投资亿元在高淳县城高标准建设了武家嘴新村,建成农民别墅100栋,公寓楼160多套,武家嘴村整体搬迁至此,管理上也引入了城市小区管理模式。

在武继军等人的带领下,武家嘴的城市化是全方位的:投资4200万元建设了南京第一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投资1200万元建设了包括图书馆、文化会堂、文娱中心在内的农民文化中心……村里社会事业的建设不仅体现在硬件上,老年人养老补助等制度建设也日趋完善。

29让孤儿不再孤独让百姓更加幸福

朱玉林,男,汉族,1954年1月出生于吉林省临江市苇沙河镇大松树村。只有初小文化的

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率先创业致富后勇担重任、大行善举、服务民生,树立了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

孤儿的好爸爸

作为农民企业家,朱玉林拥有上亿的资产,却从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江源区委、区政府的帮助下,他投资1100万元建起亚洲规模最大、层次最高、供养时间最长的私立孤儿院,确定了“孤有所养、养有所育、育有所成、成有所用”的办院宗旨。从1984年第一次收养4名孤儿起,在这条慈善路上一走就是27年,如今孤儿院的孩子已从建院之初的44名增加到417名,他成了名副其实的“院长爸爸”。为了让这些不幸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又创建了育林学校,聘请优秀教师按照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开展9年义务教育,孩子们的学杂费、生活费全免,甚至上大学、结婚的费用都由他负担。每年开学时,他都要拿出200余万元支付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费,即使在资金周转不开时,也从没有耽误过。这些年,在这位“院长爸爸”的教育影响下,有93人考上了大学,其中北大3人、清华2人;有11人取得研究生学历,2人分别留学日本和俄罗斯;有8人考上公务员,17人走进军营,84人在孤儿院集团就业。每当提起这些孩子,朱玉林都自豪地说:“孩子就是我最大的财富!”目前,占地6.6万平方米的育林孤儿院已累计投资近亿元,供电供暖设备、闭路电视以及微机室、图书室、试验室、医务室、理发室、浴室等一应俱全,还专门建设了多功能大厅,这里已经成了集生活、学习、娱乐为一体的白山地区社会孤儿收养基地。

致富的引领者

担任村党委书记后,朱玉林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针对本村实际,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带领班子成员和党员骨干反复研究适合本村发展的特色产业,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为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他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组织引导农民种植食用菌、五味子,养鸡、养猪,还经常邀请省、市专家到村里培训指导。在他的带领下,育林新村累计发展五味子400余亩、林下参300余亩、食用菌10万袋、蛋鸡存栏量达10万只、猪出栏率达500头。他还积极探索以土地入股方式联合兴建企业,使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30余万元。

百姓的主心骨

作为村党委书记,朱玉林时刻提醒自己要真心实意为百姓多做事、做实事、做好事,让他们生活得更幸福。立足把育林新村建设成为小康示范村,累计投资4500余万元,在新村规划区内修建了17栋二层高标准住宅楼,修建了3.6公里长、8米宽的双向四车道水泥路,还在道路两侧安装了路灯以及监控设施,在白山市率先实现了农村信息化管理。他自己出资修缮了2500多延长米的河道,建成了一条6米宽、2米高的河渠,降低了雨季的安全隐患,还对村内有线电视线路等基础设施进行修缮和维护。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他坚持贴近民心查民情,心系群众解民忧。为使村里的困难村民能过上祥和的春节,自已拿出5000斤大米和5000斤白面慰问了50户困难村民。春耕期间,他又主动把化肥、种子送到这些农户家中。每年的重阳节,他都把80岁以上的老人请到孤儿院,观看孩子们表演节目,安排可口的饭菜招待老人,还自己拿钱给每位老人发放500元慰问金。当知道部分村民的孩子因家离校远、上学不便时,他就安排这些孩子在孤儿院免费住宿、就餐。

朱玉林2004年荣获全国爱心捐助奖和中华慈善特殊贡献奖,2007年当选中华慈善总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2009年被评为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2011年被评为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

30"村官"买买提江·吾买尔的故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温亚尔乡布里开村党支部书记买买提江·吾买尔,在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力方面,强班子、固根基,理思路、促增收,抓治理、保稳定,办实事、聚民心,敢

管事、会管理,带领全村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群众信得过、离不开。

布里开村在附近有一件大新闻——村里的主干道装路灯。这个在发达省区市农村司空见惯的事情,在西部边陲乡村引起了轰动。当初,买买提江·吾买尔提出这一想法时,全村炸开了锅:“异想天开”“要我们掏钱吗”“有必要吗”……

可是当村民得知装路灯的费用来自村集体经济收入时,当原来夜晚要靠感觉行走的路面突然变亮时,大家心里顿时乐开了花:“我们村里也赶上城里了!看来买书记还是能干!”

今年60岁的买买提江·吾买尔是伊宁县温亚尔乡的名人,上世纪90年代担任布里开村党支部书记期间,由于工作作风雷厉风行,敢为百姓利益出面,敢于并且善于带领群众致富,深得当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1998年,他被破格从一个农民提拔为乡干部。

2001年,买买提江·吾买尔因身体和年龄原因决定退休返村。2006年,面对布里开村财务管理混乱、群众上访不断、村民致富无门等现状,买买提江·吾买尔开始坐不住了。

“我是一名老党员了,又是一名干部,群众有意见有困难,我怎么能坐视不管呢?”不久,买买提江·吾买尔临危受命,重新担任起村党支部书记。

上任后,买买提江·吾买尔发现,村民们频繁上访,主要是因为原村委会班子干部素质差、思想涣散、财务混乱,村集体土地胡乱承包、干部损公肥私现象严重。

买买提江·吾买尔决定重新整肃村集体经济。他首先从老百姓反映强烈的土地承包入手:收回了村干部及其亲属占有的机动地,通过公开竞价拍卖的形式,将这些土地承包出去。这一做法使布里开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增加,不仅在第一年就将村里52万元的外债还清,2009年全村的集体收入还突破了100万元。

有了集体经济收入,村党支部开始实施民生工程,3年来累计投入近48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在县财政的支持下,村里新建了一所学前“双语”幼儿园,不仅让孩子们有了学习的地方,还为许多家长腾出了时间。

以前村民学习无去处、休闲无场地的布里开村,随着村集体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如今村民们休闲娱乐也有了篮球场、排球场等活动场所,全村5000多名各族群众开始慢慢体味起休闲生活的味道。

而一些年轻人在空闲时间也走进了村委会的阅览室。“科普、农技,包括一些时尚书籍,在阅览室里都能看到。”村民牙生江·阿西木说,虽然布里开村地处边境地区,但是老百姓的观念并不落后,许多人通过学习、创业增长了见识和能力。

“集体经济收入就是要为集体作贡献。”买买提江·吾买尔说,这样群众才能感觉到村委会存在的意义。铺路、修桥、建防洪堤、防渗渠、改造低产田……村民们说,最近三年村里的变化太大了。

为了让大家钱包鼓起来,买买提江·吾买尔鼓励村民发展畜牧业和养殖业,带领大家养奶牛致富。“每家养1~2头奶牛,一年可以赚1万多元。今年全村人均收入可达6300元,人均可增收950元。”

刚开始养牛时,大家不愿意也不敢,买买提江·吾买尔决定带头示范。“买书记是个能干的人,他敢做,我们就跟着做。”村民们说,现在大家慢慢有钱了,已经离不开买买提江·吾买尔了。

近日,记者在村委会附近看到了已完工的两层商业楼。买买提江·吾买尔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村子离最近的巴扎(市场)有十多公里,村民买东西乘车来回要花两三块钱,一个月要花近十元。如果在村子里建个小超市,大家以后在村头就可以买到家里需要的油盐酱醋,省下的路费也是收入!

买买提江·吾买尔告诉记者,今年春天两层商业楼就要营业了,再过几年,村里的几条主干道都会装上路灯,那时村里的变化还会更大!

31生命在超越极限中绽放光彩

今年50岁的次仁多吉是西藏自治区登山队男子分队队长、国际级运动健将。他带领登山队员历经各种艰难险阻,把五星红旗插遍了世界高峰,是创造团队登顶世界上所有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世界纪录的主要组织者和攀登者,世界公认的成功登顶世界高峰次数最多的著名登山运动员,先后5次获得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横跨珠峰第一人

在次仁多吉的登山生涯中,最令他难忘的还是首次攀登珠峰时的情景。

1988年,中、日、尼三国登山队联合横跨珠峰,作为运输队员的次仁多吉因为表现出色,被临时选拔为主力队员。为赶上其他主力队员,他从7028米营地直接跨到8300米营地(跨过了7900米营地),创造了跨营地登山的世界纪录。经过11个小时的艰苦奋战,他代表中国第一个从北坡登顶。在零下30多度的珠峰顶上,他等候其他队员99分钟后,由珠峰南坡胜利下山。他的成功登顶,突破了人类极限,创造了世界纪录,被中、日、尼新闻界誉为“横跨珠峰第一人”。

走向世界为国争光

1991年,次仁多吉作为第一个被外国聘为技术顾问的中国运动员,参加比利时登山队攀登希夏邦玛峰活动。作为一名中国运动员,他牢记“报效祖国,为国争光,为五星红旗增辉”的队训,以超越生死的大智大勇,成功化解危机,为顺利登顶作出了突出贡献。

危险发生在下撤至7800米处的冰陡坡时,当时由于队员体力消耗过度、能见度差,比利时方面两名队员突然发生滑坠,用绳子连在一起的5名队员面临顷刻坠入万丈深渊的危险。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处于中间位置的次仁多吉使尽全身力气迅速将冰镐插入冰缝,并用身体死死压住冰镐,成功制止了滑坠。次仁多吉奋不顾身的行为,令国外同行深受感动和钦佩,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中国人,了不起!”

总把危险留给自己

高寒缺氧的“生命禁区”,曾吞噬了无数高山探险者的生命。在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次仁多吉总是把危险留给自己,把生还的机会留给他人。

1991年,中、日两国登山队攀登南迦巴瓦峰,次仁多吉一直冲在最前面,为队友开道修路。当他登到7400米、抵达一个“葫芦口”型地段时,大股积雪突然倾泻而下。他清楚地知道,如果这股雪流冲下去,身后的5名队员将凶多吉少。次仁多吉毫不犹豫地冲上去,用身体挡住雪流,大声告诉队友赶快撤离。一个小时过去了,5名队友全部撤离到了安全地带,自己却在1.6米多深的雪流中被严重冻伤,事后有两个脚趾被截肢。

把五星红旗插遍世界高峰

从1993年开始,身残志坚的次仁多吉开始向征服世界全部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进军。

在2007年秋天征服最后一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迦舒布鲁姆Ⅰ峰时,次仁多吉经受了自己登山生涯中最严峻的考验。在登山途中一名助手牺牲,另一名助手受伤重残,他没有退缩,强忍着悲痛,背起30公斤的给养,带着重残队友和为完成丈夫遗愿随队攀登的牺牲队友的妻子一起攀登,最终使包括重残队友和牺牲队友妻子在内的4名队员全部成功登顶。

次仁多吉是世界公认的登山家,但他从不以此自居,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2008年,他主动把北京奥运会圣火珠峰传递的机会让给年轻人。面对各种表彰奖励,他总是说:“与党和国家给我的荣誉相比,我做的还很不够,今后还要继续攀登新的高峰。”

32江汉刚:维和战场钢铁汉

今天,被誉为“蓝盔勇士”的北京军区某工兵团团长江汉刚,精神抖擞地站在操场上,为即

将出征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的该团工兵分队壮行。

2008年4月,江汉刚奉命带领274名工兵赴利比里亚,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率领官兵出色完成维和任务,创造了“中国速度”、打造“中国品牌”,受到联合国特派团官员和利比里亚总统高度评价。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了解到江汉刚同志身患癌症仍坚守一线完成维和任务的先进事迹后,当即批示军委和北京军区领导,转达对江汉刚同志的亲切问候,并要求安排精心治疗。

江汉刚和官兵们在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期间,主要担负“联利团”第四战区输送国际救援物资所必经的3条重要干道的维护抢修任务。每到雨季,泥泞的道路上大坑连着小坑,交通陷入瘫痪。江汉刚带领官兵冒雨施工,创造出一套雨季粘土路的修复办法,确保道路畅通。这套办法被“联利团”称为“江氏筑路法”,至今仍在利比里亚道路施工中发挥作用。利比里亚公共事务部副部长约翰感慨地说:“大雨挡住了其他国家的部队,却挡不住中国工兵的步伐。”

据统计,在利比里亚维和的8个月里,江汉刚带领中国工兵共升级抢修道路448公里,架设桥梁5座,每项工程质量都堪称一流。联合国授予他们一级和平勋章。

江汉刚身上具有中国军人勇于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强烈的荣誉感。过度的劳累常使他胃疼难忍,他就悄悄勒上一条布带止痛,加大药量。一次“联利团”交给中国工兵分队一项道路紧急抢修任务,当时大雨滂沱,江汉刚带领部队赶赴现场。随队军医看到江汉刚用手顶着肚子,脸色苍白,劝他到车里休息,但他坚持在大雨中和官兵一起施工3个多小时,直至昏倒在地。江汉刚醒来后,军医流着泪劝他到医院检查治疗,他说:“我江汉刚宁可让任务压垮,也不向病魔低头,就是丢了这条命,也要完成维和任务。”为减轻疼痛,他勒断了2根腰带,体重下降了20多斤,却始终战斗在维和第一线。

回国后,江汉刚被确诊为胃癌晚期,并立即进行了手术。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江汉刚术后不久就奇迹般地回到了训练场,带领部队圆满完成“铸盾-2009”演习和国际维和工程兵专业力量预备队、国家交通应急抢险队“两队”建设等多项任务,荣立一等功。

33他,心里装满了整个山村

人生没有如果,没有后悔。”

10月8日清晨,面对“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你是否还会选择驻村生活”这一假设命题,李彬的回答轻声而坚定。明丽的阳光照进来,病房里暖融融的,面带病容的他眼里含着笑。

此时,同样的阳光下,与李彬相距近500公里的清流县李家乡鲜水村,73岁的罗清妹老人在自家院子正中间,燃起一炷香。袅袅香雾里,老人家合掌郑重地许下心愿:“李彬,你一定要快快好起来。”得知李彬患病的100多天来,老人家每天清晨都为他祈福。

今年39岁的李彬,是省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副处级检察员,作为第二批省派干部,三年前到清流县李家乡鲜水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三年来,他把全副身心交给了村民,使一个后进村面貌巨变,而他自己却累垮了,在驻村工作即将结束时,被确诊患慢性肾衰竭。

走进鲜水村就是鲜水人

2007年10月15日,李彬来到鲜水村。鲜水村给他的第一印象,是三个想不到:想不到村部这么破旧,想不到村貌这么脏乱,想不到冷泉这么好的资源一直浪费着。

从一名优秀检察官到合格“村官”,从未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他面临着新的考验。

“河流无阻碍时就没有浪花”、“为民谋利要真心、真情、真抓实干”、“要做就做好的,做50年不变的”。第一周的驻村日记,李彬记下这样的字句。

李彬挨家挨户走访,摸清了“家底”——鲜水村位于清流县南部,距县城65公里,全

村1400多人,年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是个典型的农业村,公共基础设施一片空白,村两委班子威信不高。

“从零开始,真心融入当地,与群众打成一片,学会从实际出发做实事。”李彬暗下决心。

就在面临新角色的巨大压力时,他接到母亲生病住院的消息。“妈妈,等把情况摸熟了,就回来”,“妈妈,等工作上轨道了,就回来”……他一拖再拖,直到第二年春节。

家事顾不上,村里的事将他的心填得满满的。“我一直在想,做什么,怎么做,做成什么样。”他说。修复村部、修筑村道、开发冷泉等,一共15件事,列入他为鲜水村制订的三年发展规划。

修复村部,李彬亲自动手。

2007年11月底的一个晚上,李彬召开村干部和党员会议,其间,一位坐在窗口的党员突然站起来问“是不是快要结束了”,李彬以为他家里有急事,后来才知道这位党员是因被冷风吹得受不了。

“没阵地,基层组织就无从建设。”几天后,李彬先垫钱给会议室装上窗户;后来,又垫出1万多元,全面整修村部。有一天,三明市检察院检察长林丽玲到村里,进了村部大声叫“李彬”,但只闻应声不见人,仔细一看,李彬头戴报纸糊的帽子,正在粉刷墙壁,一脸一身都是涂料。

如今,村部焕然一新,农家书屋、老年人活动中心、文化长廊、农民休闲广场等,让鲜水村鲜亮起来。

水饮工程,是李彬办的又一件实事。一直以来,鲜水村人喝着三种水,有的喝冷泉水,有的喝井水,有的喝河水,水质没保证。每天为李彬祈福的罗清妹老人第一批喝上自来水。“以前,喝水靠我家老头子走十几分钟去挑,可老头子今年78岁,走不动了,要不是李彬,真不知怎么办。”她说。

硬化环村道路,是全村人的梦想,也是李彬铁心要办的事。去年7月,工程动工,他天天泡在工地上,盯紧工程质量。一天,李彬在检查水泥模板是否钉得牢固时,不慎被模板砸伤了脚。大家都劝他休息几天,他却说:“修路是百年大计,马虎不得,如果成了豆腐渣工程,大家又要走坑坑洼洼的路了。”

2.3公里的环村路修好后,常年只能待在家里的盲人黄炳通,下雨天也敢拄杖自己走到小卖部了。

村貌在变,村民们说话的口气也变了:“来了李书记,那是我们鲜水人有福气。”

“跟着李书记的思路走,我们放心”

李彬的办公室兼卧室的墙上挂着一张“海西十大魅力乡村游——李家鲜水村”的航拍图。夜深人静时,听窗外虫草呢喃,李彬常常看着图陷入沉思。

交错的田畴,密集的河渠,远处的山峦,近处的冷泉,这个远远望去让人浮想联翩的美丽乡村,怎样才能富裕起来?怎样才能为村里留下可持续增收的致富项目?

冷泉,是鲜水村的独特资源,这里出产的“冷泉鱼”曾是贡品。李彬一直琢磨着开发冷泉。

扩大冷泉养殖规模,实现养殖产业化。在他的组织下,去年8月,村支书李杜华联合6户村民,成立六丰冷泉渔业专业合作社,建起100亩标准化池塘。站在新建的池塘边上,李杜华信心满满地说:“正在放水,很快就可投放鱼苗了,我们算过,每亩产值可达2万元。”

李杜华说:“李彬要我们养鱼,他自己先研究怎么养。跟着他的思路走,我很放心。他还仔细研究了政策,到省里帮助争取了10万元标准化池塘建设补助。”

村民邹春让曾跟李彬“拧”着干过。海南客商投资500多万元成立鑫发公司,种植珍稀苗木,要租用300多亩山地,涉及他的六七亩杉木林。他心疼未到砍伐年限的林子,不同意

出租。

李彬多次上门做工作,并买了2000多只鸡苗送给他,让他在苗木林下养殖。仅这项,邹春让就可收入五六万元。这个公司还带动周边20多户村民种植100多亩珍稀树种。看到自己和村民都得了实惠,邹春让心里特服气。

巩固传统烟稻种植,扩大特色种养规模,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到6100元。

“要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致富渠道,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李彬对村干部和党员的培养教育抓得紧,常组织学习培训,发展了5名新党员,培养了4名后备干部。

去年7月当选为村支书的李杜华说:“李彬一边教我们策划项目,一边带我们跑项目,手把手地传、帮、带。”让他感触特别深的是,在跑项目时,李彬在上级单位门口等人,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别说是一个省城的干部,就是我们农民也很难做到。”

“最困难的时候,我们第一个想到李书记”

每次外出回到村里,李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回来了。”而在村民眼里,李彬就是他们的家人,一有难处,就找李彬。

去年2月的一天,村民沈在启发现家中被盗,损失1万多元。李彬第一个赶到,他把沈在启拉到一边,从自己口袋里掏出1000元塞给他:“先买一些生活急需品,困难都会过去的。”看到沈家房前屋后的林地适合养鸡,就鼓励他发展养殖业。令沈在启想不到的是,几天后就接到李彬电话,说已帮他联系了一家养鸡大户,并帮他买来了鸡苗。

去年2月19日,邻村发生山林大火,火势快速蔓延到鲜水村赖桂坑,离村民邹立和的养牛场只有20米。这时,有村民发现牛栏里还关着32头黄牛,邹立和一家正在附近扑火。

“赶紧把牛转移出去。”面对步步逼近的大火,已在扑火现场坚守了一夜的李彬,带人冲进牛栏,把32头牛一一牵出来。转移好牛,回头一看,大火已烧到牛栏后侧,而他的手和脚都被划伤了。

“多亏了李书记救了我的牛。去年,我把牛卖了,加上积蓄,花20几万元盖起了房子。”邹立和的身后,是一幢崭新漂亮的两层楼房。

老党员黄仁林患白内障多年,因经济困难一直没舍得去做手术。李彬掏了600元给他,督促他说:“要马上做手术,要是看不见,生活就会更困难。”

在李彬的驻村日记里,一一记着村里困难户的详细情况。他主动联系省、市、县检察院等多个部门,与全村86户困难群众建立长效帮扶机制,为困难户发放慰问金7万多元。

“遗憾的是我没能给驻村工作画上句号”

工作越来越顺手,李彬回家的次数却越来越少。念小学三年级的女儿挂电话问:“爸爸,你真的那么忙吗?你是不是不要我们了?”

妻子廖秀丽在李彬驻村4个月后,因无法兼顾上班与接送孩子,不得已辞去工作。她说:“他不回来,我们就去看他。可他没时间陪我们,偶尔随他进县城办事,总被他扔在大街上。”

今年春节后,村里人发现李彬明显消瘦,脸色憔悴,就劝他回家检查身体。他却说:“驻村时间快结束了,还有很多事没做完。”连续两年常规体检,李彬因村里的事,都错过了。4月,李家乡组织干部体检,他又错过了。今年“五一”节期间,他回了趟福州,5日就返村了。村民问起体检的事,他笑着说:“检查了,没事。”后来大家才知道,他担心汛期村里的安全,根本没去体检。6月9日,省检察院检察长倪英达到鲜水村调研,看到李彬脸色很差,了解情况后,“强行”把他带回福州。11日上午,检查结果一出来,医生要他马上住院;下午,医院发出病重通知书。

面对“慢性肾衰竭、双肾严重萎缩,必须血透、换肾”的病情,李彬懵了。沉默、茫然之后,他首先想到的是:驻村工作怎么办?家人怎么办?自己今后怎么办?

“我没有站好最后一班岗,还差两个月,没能给驻村工作画上句号,而是留下省略号。”李彬觉得遗憾。

人在医院,心还在村里。6月中旬,看着病房窗外因雨暴涨的内河水,他马上打电话给李杜华:“是不是也下大雨了?村里的鱼塘怎么样了?”那段时间,他每天都和村里、乡里热线联系。

怕他心情不好,妻子带来便携电脑让他上网解闷。没想到,他却用来整理资料、远程联络,一上机就不肯撒手。有一天,他在QQ上问挂村干部、乡党委组织委员邓新波:“受灾的村民都安顿好了吗?冲坏的村道和水渠呢?”几次长时间用电脑,他的血压都飙升至220/160毫米汞柱。

7月1日,鲜水村召开党员大会。党员们发现李彬的位置一直空着。“今年是李书记最后一次主持党员大会,没特殊的事,一定不会缺席。李书记怎么了?”党员们逼问邓新波。

得知李彬的病情,会场里哭声一片。“六七十岁的老人就像孩子一样,号啕大哭。”村主任李怀艳红着眼睛描述了当时的情景。“我们要去看李书记。”村民不断赶来,并且马上联系了两部大巴。

经县乡干部的劝解,村里决定第二天派代表去福州。“在病房里只呆了10几分钟,李彬就赶我们走。”李杜华说,“一出病房,我们都止不住流泪了,他是为我们累病的呀!”

7月6日清晨,村部大院里,村民们自发为李彬捐款。93岁的王春凤老人颤巍巍地来了,盲人黄炳通摸索着来了;有的提着一只鸡来,有的捧来一篮子鸡蛋……罗清妹老人一次又一次来到乡政府,要求把自己的肾捐给李彬。

李彬把鲜水村装在心里,鲜水村的每一个村民也把李彬放在心上。

34英雄不老——记濮阳市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英雄老人李文祥引子

新年上班第一天,省委书记卢展工下乡调研慰问,与一位老农相遇,无意之中,竟然刨出了一个尘封半个世纪的英雄故事,发掘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模范典型。

这是一个平静的午后。

白衣阁乡北街村口,那个苍迈的身影又在家门前徘徊,去年患脑血栓以后他拄上了拐杖。

老人听说今天有人会来看他,入腊月了,他想又是民政干部来慰问老军人吧。

下午3点多钟,一大群人从东边过来了。老人看到最前面那位和蔼的中年人,走上前来握住了他的手,但在突如其来的热闹气氛里,老人并未听清这是省委书记卢展工。

今天是2011年1月4日,新年上班第一天,卢书记就下基层调研,风尘仆仆地来到濮阳市范县走访慰问,体察民生。

简朴的堂屋里,卢书记与老人坐在了迎门方桌的两边。

谁也不会想到,今天省委书记与这位老农的相遇,无意之中,竟会刨出一个尘封半个世纪的英雄故事,发现一个实实在在的模范典型!

老人叫李文祥,虚岁87岁;老伴陈宝珍比他小10岁,福建人。

卢书记问陈宝珍怎么嫁到这里来了,李文祥老人接道:“我在那儿当兵的呀。”

老人看看条案上的镜框,那一幅胸前佩戴奖章、戴大盖帽的军人戎装像,是依照他35岁生日照片画的,出自福建的民间画匠之手。

他兴奋起来,但遥远的时光拥堵着记忆,只是对卢书记说:……解放济南的时候,爆破手就有我一个,拿小车子推的炸药!

卢书记与他亲热地拉起了家常,指着画像说:看那时小伙子多漂亮啊,年轻的少尉,戴着军功章,您可是个大功臣啊!那您后来怎么回来了?

他答:从部队转业了呀,干保卫工作。

李文祥老人接着说起了当年响应国家号召回乡支农,卢书记一听就明白了,关切地问他现在是什么待遇?他说是农民。

卢书记对跟随调研的有关部门和地方的领导说,李文祥同志在部队提干以后转业,后来精简下放支农,对这样的特殊情况,应该是有政策的。想想这样打过仗的、立过战功的、在济南战役当过爆破手的……

一听爆破,老人接道:爆破炸药,我最熟悉了!

卢书记说:您当兵打仗,又参加新中国建设,当国家有困难的时候,您就报名回农村了,什么都没有要。

老人摆摆手:没待遇,我不要待遇。

卢书记笑道:啥也不要,那您回来干啥?回来就为的当农民啊?回来就回来啊?

他指着陈宝珍跟老人风趣地开玩笑:想当初您是英俊的转业军官,人家才跟您的对不对?是不是娶了媳妇就要求回乡了?……

屋子里荡漾一阵笑声。

到这时,卢书记在老人家里待的时间不短了,后面还有日程安排,慰问似该告一段落,摄像记者中已有人退出了堂屋。

然而就在这一刻,比新闻记者更加敏锐的卢书记,指着那幅戴军功章的画像,向老人追问了一句:“您立过什么功?这几个军功章还在吗?我看看行吗?”

老人拄杖起身走进西间卧室,从桌子抽屉深处拿出了一个老旧的小布包,放在卢书记面前,白色的包布已灰黄磨损。

卢书记解开小布包四角系的结。谁知这一解,就解开了一个惊天隐秘:

1949年1月颁发的淮海战役纪念章;

1949年4月颁发的渡江胜利纪念章;

1951年9月出席第28军第四届英模大会纪念章;

1954年2月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赠发纪念章;

1956年5月颁发的1945~1950年解放奖章……

嗬,奖章和纪念章都成堆了!

一张小黄纸片,是福州战役特等人民功臣奖状,由团长刘竹溪等,于中华民国38年(1949年)10月颁发;

一张受到军训会议嘉奖的奖励卡片,由营长高美堂等颁发。

而最有分量的,是那一份残破的奖状。上面印着毛泽东、朱德的肖像,由第10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叶飞、副司令员成钧、副政委刘培善等1950年7月联名签发。

卢书记眼睛一亮:“叶飞,10兵团的!你是10兵团的战斗模范!”

老人自言自语:战斗模范不咋多的。

卢书记深深点头:对呀,战斗模范很难得的。

还有一段最重要的文字,用钢笔写在这张奖状的背面,很容易被人忽略——“立功事迹:一、济南、淮海、平潭战役中一贯机动灵活英勇顽强,共立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特等功一次。二、进军福建时不怕难苦,帮助同志们劳动,一贯带头起模范作用。三、在备战练兵中能够教育同志,进行思想互助,自己对军事演习特别积极,带头苦练,对再战金门决心很大。”

一个人立一次功已不容易,难的是如此屡屡立功,立大功,立新功。

布包里还有一对少尉肩章,红布领章只剩下了一片。

一沓陈旧的小本本,有《兵役证》、《中国人民解放军速成小学毕业证书》、《复员军人证明书》、《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军官兵役证》、福建省建设厅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工作证》、《党费证》、《工会证》、《退职职工救济证》……

卢书记最后小心地翻开了一本《中国共产党党章》,这是1945年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1954年5月上海第23次印刷的版本。

卢书记捧着它笑道:好好保存啊。

他把小布包重新系好,激动地说:“这一包东西,了不得!这就是我们的英雄啊!李文祥老人是打过仗的,立过战功的。后来参与地方建设,当国家有困难时,又回到农村。心态比较好,心比较平,境界比较高。这就是我讲的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的‘三平’精神。很平凡,很平静,很平常。他只有讲到当爆破手的时候,容光焕发。”

他深情而敬重地望着老人:“革命战争年代你们出生入死,和平建设时期你们又这样安贫乐道不求索取,这就是革命传统,这就是革命精神。全社会都应该向你们这些老英雄学习,各级党委政府要关心好这些老同志。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您表示慰问,向您学习!”

……就这样,从一个最沉寂的角落里,从一片最底层的泥土中,省委书记无意之中发掘出了无价之宝,一个传奇由此揭秘,一段佳话由此传扬。

而整个“剧情”的关节点,是李文祥老人突然拿出那个小布包。

记者在网上反复点开河南电视台的那段新闻片,捕捉当时老人的表情和心理:

当卢书记解开小布包时,李文祥老人面朝卢书记,下巴抵在扶着拐杖的手背上,好像伏在桌子边的一个孩子,等待老师审查他的假期作业。他的眼神有些忐忑,姿态令人生怜。

没有一丝炫耀,没有一丝骄傲,猝然之下拿出布包,仅仅只是为了证明,不是虚夸说谎,这一切都是真的,真的。

小布包里的一切,气吞万里,重逾千钧,真真切切是用命换来的!

从此,战斗功臣的64年风雷,英雄老人的87年心路,一段光辉的历史浮出水面,一个宏大的人生渐渐显影。

李文祥的33岁独生女儿李金英,当省委书记卢展工慰问时,她在人丛背后亲睹了那一幕。过后她问:爹,你的小布包里是啥东西呀,让这么多人稀罕?

记者也问老人,如果省委书记没发现你的小布包,它会悄悄放到什么时候?

老人笑道:等我死了,放棺材里带走。

从华野到三野,李文祥从军9年,参加6次战役,从中原一直打到台湾海峡,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荣立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并获战斗模范、特等人民功臣称号,戴上了解放奖章,出席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军第四届英模大会。转业之后继续奋战6年。赫赫功绩足以证明,为了新中国,他早已把自己全部捐出去了,捐心,捐躯,虽然他还活着!

济南战役

周恩来说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序幕是济南战役”。

1948年9月16日晚打响的济南战役,是我军第一个对重兵固守的大城市强攻速决的范例,8天8夜全歼守敌,把华东、华北两大解放区连成了一片。

李文祥所在的华东野战军10纵29师85团,主攻济南外城西面的永镇门。城墙坚如铁桶,在敌人三层火力网和磷光弹、毒气弹、火焰喷射器之下,部队殊死苦战,副团长刘竹溪负重伤,还牺牲了两位营长。这时李文祥报名参加了2营爆破队。

22日晚8点半总攻开始。7个爆破组前仆后继,只将城墙炸开了一个不大的豁口。队长喝道:“共产党员站出来!”齐刷刷站出一排战士,其中有李文祥。“李文祥,你不是党员!”李文祥急了:“别看俺不是党员,打仗可不含糊!”

的确,他既会爆破,又是神枪手,直到后来转业还能一枪打落飞鸟。连长和指导员都待见他,平时常给几发子弹让他练手。

冒着呼啸的枪林弹雨,李文祥抓起手推车冲了出去,20来斤重的炸药包在车上堆了好几包。他个子小目标小,跑得又快,城墙上敌兵的尸首扑通扑通掉在面前也不畏怯,终于跑到了城门口。爆破手们把300多斤炸药堆成一垛,喊一二三,拉响导火索就跑,只听轰

的一声,3丈多高的永镇门炸塌了。李文祥记得,有7支部队从这个缺口冲进了济南城!

85团2营4连3排被授予“永镇门爆破队”称号,并获一面锦旗。李文祥荣立二等功。

他的手被炮弹皮崩了一下流了血,发1元2角钱,他不要,领导说不要不行,这是你的负伤补助。

据统计,济南战役死难烈士5101名。

烈士陵园建在济南市的英雄山上。据说1952年毛泽东主席登临此山凭吊烈士时说过:“青山有幸埋忠骨啊!有这么多人民英雄长眠在这里,乃此山之幸也!”在山上,不见墓碑的墓池铺满层层梯台,烈士们整齐平卧于一方方泥土中,仿佛生前并排睡在大通铺上。这里面有李文祥的不少战友。

今年4月,济南军区及第26集团军特邀“李文祥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到济南、潍坊作报告,济南军区司令员范长龙、政委杜恒岩和第26集团军军长马宜明出席了报告会。虽然李文祥因为年迈体弱未能前往,但部队官兵格外动感情,掌声特别响,泪水特别多。军区联勤部还送给老人一套海陆空三件羊绒毛衣将军服。

李文祥的女儿李金英作为报告团成员拜谒英雄山时,被深深地震撼了,这里躺着的都是她亲爱的父辈啊!但她不敢让老父亲来这里,父亲看见穿军装的人都激动得不行,一旦面对这漫山遍野的战友坟墓,心脏怎么承受得了!

淮海战役历时65天,我军60万消灭敌军80万,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牺牲最重、歼敌最多的一场战役。

1948年入冬,10纵阻击徐州东援之敌,李文祥从碾庄、太平庄、徐州一路打向西南。他说:“我打坦克最在行!”当徐州守军出动大批坦克将我军工事压为平地时,他迎着扫射飞奔到坦克跟前,将炸药包猛地塞进履带和轮子之间,履带一炸断,坦克傻鼻子了!他和战友们干掉了20多辆坦克。

最惨烈的是鲁楼阻击战。11月底,敌军黄维兵团在豫东永城一带陷入重围,杜聿明集团放弃徐州逃向西南企图会合。我军急行军追截,12月3日在皖西鲁楼一带堵住了潮水般的敌兵。敌人飞机大炮重兵猛攻,我军鏖战6个昼夜堵击。李文祥的连队因炊事员牺牲饿了4天,就着凉水嚼生麦粒也毫不退却,子弹打完了用刺刀捅,用枪托砸,用牙咬,一片血肉横飞。

连队阵地上打到只剩下了指导员、战士马士华和李文祥。李文祥记得来自山东沾化的马士华是一个爱说话的年轻人,战斗间隙,李文祥让他歇歇,他要抓紧挖工事,正说着话,一记冷枪突然飞来击中他的鬓角。李文祥捂住他头上的血口子,想拿急救包,他嗯了一声就死在了李文祥的怀里。后来指导员也牺牲了。

李文祥满身血迹晃下阵地,只听营长喝问:谁?他答:我,上面没人了。营长说:你不是人?!他转身又和增援部队一起返回了阵地,一支枪打热再换一支,一直打坏了三支枪,死死堵住敌人的去路。

到了永城陈官庄围歼战,雪野皑皑,敌我短兵相接。李文祥放哨时,发现敌兵在路沟里架起轻机枪偷袭连队,便当起狙击手,嘎的一枪将其击毙。举旗的值卫官又来送死,架设重机枪的敌兵也被打散了。他一共打死了30多个敌人。

火线上,李文祥一个月连升两级,先任副班长,又任班长。荣立特等功时,教导员给他胸前挂大红花,还换了一支日本大盖子枪。

渡江战役

老英雄李文祥。史长来摄

1949年初春,全军统一整编,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改编为第三野战军第28军,

李文祥成为新编83师247团2营6连1排的班长。这个“数字化”记忆从此嵌入他的生命。

83师是军里主力师,247团是师里主力团。勇士李文祥成了“尖刀上的刀尖”。

渡江战役前夕,苏北平原的油菜花开了。行军到长江边,指导员拉拉他的衣角,沉声问:你入党吗?他一时没明白:为啥入党?指导员正色道:要解放全中国,你不入党?为人民服务,你不入党?他想起危急关头首长总是高喊:“共产党员站出来!”立刻回答:“入党!我入!”

党员就要永远听党的话,党员就要有个党员的样儿!——倥偬之际指导员的这句话,板上钉钉一样揳进了他的心田。这既是主义的力量,也是心灵的向往,二者熔铸在了一起,从此他就为这个崇高神圣的信仰而战,而活!

4月21日晚,百万雄师过大江,28军由扬中至靖江一带起航。“毛主席借东风”,东南风忽然转成北风,百舸千帆箭一般齐射长江南岸。李文祥乘坐的帆船装载一个排的兵力,他在船头守着架起的机枪。黑暗中,争先恐后的船只拥挤碰撞,他们这条船的船帮都撞破了。女船工摇着橹,大声说:别怕,非把你们送到那边不可!

李文祥和战友们勇猛地冲上滩头阵地,把长江天险踏在了脚下。

上海战役

1949年5月12日开始,28军直扑沪北,激战吴淞,攻占太仓和嘉定,又突进市内月浦、刘行、杨行。

刚刚闻嗅到大上海气息的李文祥和战友们,啃到了一块“硬骨头”——刘行国际电台。这个国际电报收报台,与真如、枫林桥两个发报台总称国际电台,与美英德等国有直达电报业务。这一片机房和天线阵里,日军曾建造了坚固隐蔽的地堡群。

进攻异常艰难,先遭地堡群火力杀伤,又遇地雷区、电网和竹扦阵,部队以惨重代价攻占了一些地堡。敌方海陆空齐上,坦克和装甲车开道,飞机和舰炮增援,双方死死缠斗,参战的28军、29军三四天就伤亡8000人。李文祥那个排一仗只活下来3个人。

后来改由突击队爆破地堡。富有经验的李文祥,挟着炸药包向火力最猛的地堡冲去,可一同上来的爆破手转眼都倒下了,他急中生智,也扑倒在水沟里,在尸体堆里装死,暗暗等待黑夜来临。察看的敌兵用刺刀拨着死尸,刀尖也戳着他的身子,他纹丝不动。夜幕终于垂落,他沿水沟匍匐前进靠近那个地堡,一跃而起,拉响导火索把炸药包投了进去,地堡在爆炸声中崩坍。

5月19日攻克刘行国际电台,5月27日上海解放。李文祥荣立一等功。

福州战役

1949年夏,因外围敌军有收缩迹象,福州战役比原计划提前4天,8月11日发起钳形攻击,切断陆海退路会歼敌军。28军担任正面突击,一直攻入市区。

李文祥说,兵败如山倒的敌军已是“烂葡萄兵”,83师将敌一个师围至闽江边聚歼,并不困难。没想到的凶猛对手竟是闽地酷暑,连日徒步追击逃敌的战士们,有不少死于热渴中暑。

在市区南台的马路上,猛追逃敌冲在前面的班长李文祥,突然热晕栽倒在地。战士们赶紧抢救,是街边老百姓端来一壶凉茶,给昏迷的李文祥撬开牙关硬灌下去,才把他救活过来。

这次战役13天解放福州。李文祥荣获特等人民功臣奖状

平潭岛战役

满身征尘的李文祥,马不停蹄,从中原一直打到了台湾海峡。

大军南下的终极目标台湾已近在眼前,28军锋芒直指平潭岛,这是屏障台湾的一个大岛,而小练岛、大练岛是迈向它的踏板。

1949年9月12日晚,海水退潮时分,247团乘船直驶小练岛,李文祥班里12人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