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讲座古代称谓
文字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讲座古代称谓共31页文档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文字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讲座古代称谓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人物称谓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人物称谓
一、男子称谓。
1、名谓:任何男子出生或成年后,父母给他起的名字就叫做名谓。
2、尊称:以父亲的字或自己的名字取一个大的字作为尊称,如:父亲叫张云,尊称可以取“万”字作为尊称,称为“万彦”,“云”字也可以作为尊称,称为“云彦”等。
3、对僚称谓:当男子超过30岁时,家人和同伴就以“僚”为尊称,如“老僚”,“子僚”,“师僚”等。
4、大人称谓:男子超过50岁以后,家人称他为“老人”,同伴尊称他为“大人”等。
5、贵族称谓:皇室的父辈或他的后代,称他们的称谓为“宗室”、“宗派”或“族长”等。
二、女子称谓。
1、名谓:女子出生或成年后,父母给他起的名字就叫做名谓。
2、尊称:以母亲的字或自己的名字取一个大的字作为尊称,如:母亲叫沈雪,尊称可以取“安”字作为尊称,称为“安雪”,“雪”字也可以作为尊称,称为“雪安”等。
3、对僚称谓:当女子超过20岁时,家人和同伴就以“娘”为尊称,如“老娘”,“子娘”,“师娘”等。
4、大人称谓:女子超过40岁以后。
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称谓
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称谓高考语文考试中,有很多考点,其中之一就是古代称谓。
在古代社会,人们有着严格的社会等级和尊称的制度,不同的身份和地位使用不同的称谓,在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出现。
因此,了解古代称谓对于理解古代文化、文学作品、历史也非常重要。
一、王侯将相在古代的社会等级中,皇帝居于最高地位,而皇帝的下面便是王侯将相。
王侯之间还有分级,可以用“亲王”、“郡王”、“侯爵”、“伯爵”、“子爵”等等来区分。
将相也是如此,头衔的高低也代表着地位的差别。
在文学作品中,王公或者大臣的称谓往往是“殿下”、“领班”、“官家”、“驾前”等。
这些称谓体现了他们的威望和尊贵,更加凸显了他们的身份。
二、夫人、小姐、娘子在古代女性的称谓中,夫人、小姐、娘子等都是非常常见的。
这些词语都是用来表示女性身份的。
夫人是已婚妇女的尊称,多指世家贵族。
小姐多用来尊称未婚贵族女性或妇女眷属中的女儿。
娘子则是平民阶层中已婚女性的尊称,也可以用来称呼世家贵族的妾室或者小妾。
三、大人、令、爷在古代称呼中,大人通常是指一些官员或者阶级较高的人,在文学作品里经常出现。
以“大人”为称呼语,表明对方的尊贵身份及权威。
而“令”更多用在官职上,例如“郡令”,“州令”,同样也可以用来表示尊敬之意。
爷就更广泛了,尊称各种有地位的男性。
爷还可以分为“老爷”和“少爷”,但都是用于对贵族或有地位的男性的敬称。
四、宸衷、亲贵、敢思在古代的朝代,皇帝身边的重要官员层级是比较特殊的。
这些人被称作“宸衷”,即皇上身边的重要人物。
这些官员通常会被封为“亲贵”,也可以用“贵胄”、“贵姓”等称呼。
在文学作品中,敢思则是用来指示护卫散售官身边的特别侍从。
在古代社会,人们非常注重身份的尊卑和社会等级的分明,因此,珍视称谓尤为重要。
在文学作品中,古代称谓的使用更是使作品的人物形象更为鲜明,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在高考语文考试中,掌握这些古代称谓的知识点,能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提高答题质量。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讲座专题一识记并推断文化常识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休息 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对身 体不好哦~
附【译文】 灌夫字仲孺,是颍阴人。灌夫的父亲是张孟,曾经做过颍阴侯灌婴的门客,
受到灌婴的宠信,便推荐他,官至二千石,所以用灌氏家的姓叫灌孟。吴楚叛乱 时,颍阴侯灌婴担任将军,是太尉周亚夫的部下,他向太尉推荐灌孟担任校尉。 灌夫带领一千人与父亲一起从军。灌孟年纪已经老了,是颍阴侯坚决推荐他,所 以灌孟郁郁不得志,每逢作战时,常常攻击叛军的坚固的阵地,因而战死在吴军 中。按照当时军法的规定,父子一起从军参战,有一个为国战死,未死者可以护 送灵柩回来,但灌夫不肯随同父亲的灵柩回去。他慷慨激昂地表示:“希望斩取 吴王或者吴国将军的头来替父亲报仇!”于是灌夫披上铠甲,手拿戈戟,召集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颍阴侯言夫/夫为中郎将/数岁/坐法去/家居长安中/诸公莫不称/由是复 为代相 B.颍阴侯言/夫夫为中郎/将数岁坐法/去家居长安中/诸公莫不称/由是复为 代相 C.颍阴侯言夫/夫为中郎将/数岁坐法/去家居/长安中诸公/莫不称由是/复 为代相 D.颍阴侯言/夫夫为中郎/将数岁/坐法去家/居长安中诸公/莫不称由是/复 为代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灌夫父亲灌孟本来姓张,在做颍阴侯灌婴的舍人时,受到灌婴的宠信被推荐, 官至二千石,所以用灌氏家的姓。 B.父亲战死后,灌夫不肯按照当时军法的规定,护送灵柩回家。他慷慨激昂地表 示,要斩取吴王或者吴国将军的头,来替父亲报仇。 C.灌夫喝酒好发酒疯,有一次与长乐尉窦甫喝酒,灌夫喝醉了,因打了窦太后而 犯法丢官。 D.灌夫爱打抱不平,已经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办到。后来他家的池塘田园遍布 颍川,宗族门客为了扩张权势和利益,横行颍川。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称谓1.谦称与尊称(1)自谦称谓古代的自谦称谓,大都带有“卑、下、鄙、贱、愚、小”等语素,如“卑人、下愚、鄙人、贱子、小可”等;或者是带有这种意思的词语,如“仆、臣、不肖、不才、不佞”等,表明自己地位卑微,才疏学浅。
不但称呼自己有谦称,称呼自己的亲属也有谦称。
如:“家”常用作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人,如家父、家母、家兄。
“舍”常用作称比自己年幼的亲属,如舍弟、舍妹。
“先”常用作称已去世的己方长者,如先帝、先父、先母。
“亡”常用作称同辈的去世者,如亡妻、亡弟。
(2)尊称称谓自谦称谓是以卑己的方式间接向对方表示礼敬,而尊称称谓是直接向对方表达敬意。
其方法有四种:①称人之字。
例: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君实”是司马光的字。
②称人以美德之辞、美称词语。
古人多用“君”“子”“公”“先生”等。
③称人以爵位、职衔、身份。
④称人以其近侍、所在。
这类尊称多用于君王、尊者。
常用的词语有“陛下”“阁下”“殿下”“足下”“执事”等。
2.年龄称谓襁褓(qiǎnɡbǎo):未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总角:幼年泛称。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及笄(jī):女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半百:五十岁。
耳顺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mào dié)之年:八九十岁。
期颐(jī yí):一百岁。
3.亲属关系称谓过去曾有人把中国古代的社会叫宗法社会。
宗法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统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
先解释两个概念:六亲:父母妻子兄弟。
九族:有两种解释,一是纵向的,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一是横向的,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古代一人犯罪,常常牵连到亲属也被杀戮,所谓灭三族,指父母兄弟妻子;所谓诛九族,包括从高祖到玄孙的直系亲属,以及旁系亲属中的兄弟、堂兄弟等。
这是封建专制时代惨无人道的刑法。
《古代文化常识》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古代文化常识》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古代称谓文化1.1 内容介绍:本节课程主要介绍古代的称谓文化,包括皇帝、皇后、诸侯、官员、平民等不同身份的称呼方式,以及各种尊称、谦称、别称等。
1.2 教学目标:了解古代称谓文化的特点和用法,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相关称谓。
1.3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讲解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Step 2:讲解皇帝、皇后、诸侯等高级官职的称呼方式,如“陛下”、“娘娘”、“殿下”等。
Step 3:讲解官员、平民等低级官职的称呼方式,如“大人”、“先生”、“百姓”等。
Step 4:讲解各种尊称、谦称、别称等,如“先生”、“阁下”、“老臣”等。
Step 5: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称呼方式的练习。
Step 6: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1.4 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一些古代称谓的例子,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第二章:古代礼仪文化2.1 内容介绍:本节课程主要介绍古代的礼仪文化,包括见面礼、宴会礼、丧葬礼等各种礼仪形式,以及各种礼仪用语和礼节。
2.2 教学目标:了解古代礼仪文化的特点和用法,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相关礼仪。
2.3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讲解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Step 2:讲解古代的见面礼,如拱手礼、鞠躬礼、作揖礼等。
Step 3:讲解古代的宴会礼,如宴席座次、饮酒礼、进食礼等。
Step 4:讲解古代的丧葬礼,如丧礼程序、丧葬用品、丧葬礼节等。
Step 5:讲解各种礼仪用语和礼节,如“请”、“谢谢”、“道歉”等。
Step 6: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礼仪形式的练习。
Step 7: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4 课后作业:让学生了解一些古代礼仪的典故和故事,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第三章:古代文学文化3.1 内容介绍:本节课程主要介绍古代的文学文化,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文学形式,以及古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
文化常识称呼称谓
• B [“薨”指的是诸侯死,而“不禄”指的是士 死。]
• 9、下列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史皇”,指仓颉,古代传说中最早发明文字的 人。
• B.“号”,又叫别号、表号,一般自己取定,以显 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 称。
2、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在他们生前根 据其功绩或德行获得的称号。
B、“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 侯、伯、子、男五种。
C、“甫冠”指刚刚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 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 有“总角”“豆蔻”“耄耋”等。
D、“卿”是对他人的敬称,“陛下”是对皇上的 敬称;“愚”是对自己的谦称,“臣”也是谦称。
• C、“令”是美好的意思,可用于尊称对方亲属。如令 堂,是对对方的母亲的尊称;令尊,是对对方的父亲的 尊称。
• D、 “布衣”是对百姓的称呼,与之类似的还有:黎民、 庶民、苍生等。
• A、[“常用来指孩子,‘豆蔻年华’指的是孩子未成年, 十三四岁”错,应该是“常用来指少女,‘豆蔻年华’ 指女子十三四岁”。]
• B. 从弟指同曾祖父或祖父,不同父亲,年幼于 己者的同辈男性,即堂弟。
• C.工部是古代中央六部(吏、兵、户、礼、刑、 工)之一,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 交通运输、官办工业等,工部尚书为其长。
• 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 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
• 【A】年号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 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晦指的是阴历每月的三十日这是古代特定称谓纪日法中的一类此类纪日法还有朔望指的是阴历每月的三十日错应改为指的是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古代公文称谓语
古代公文称谓语
1. 陛下:对帝王的尊称,秦朝以后只用以称皇帝。
2. 殿下:对皇太子、亲王的尊称。
3. 阁下:对一般官员的尊称。
4. 足下:对平辈或朋友的敬称。
5. 本官:官员对自己的谦称。
6. 卑职:下级官吏对上级官吏的自称。
7. 下官:古人对上级官员的自谦之词。
8. 臣:君主时代官吏和百姓的统称。
9. 小人:古代指地位低的人,后来也用于谦称自己。
10. 不才:对自己的谦称。
11. 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
12. 鄙人:对自己的谦称。
13. 愚兄: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
14.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
15. 小女:对别人称自己的女儿。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古代公文称谓语,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称谓,具体使用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而定。
这些称谓语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仪文化,也体现了人们对他人的尊重和敬意。
七年级古文文化常识——称谓
称谓
古人称呼他人十分讲究,即使是平辈之间很少直呼其名。
有以下十种称谓:
一、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
(2)用于介绍或作传。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二、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三、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四、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五、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六、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
七、称郡望:如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八、称官名: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
九、称爵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
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
十、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
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
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
骆宾王曾任临海县
丞,世称骆临海。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文化常识》素材-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素材
2016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古代文化常识本词条从古代称谓习惯、历法、礼仪到科举制度,概括性的阐释了中国悠久的古代文化常识。
一、目录1称谓(▪称呼习惯▪各年龄段称呼)2历法(▪纪年法▪纪月法▪纪日法▪纪时法)3节气4职官5地理6科举(▪学校与录取方式▪发展变革▪八股文与试帖诗)7宗法(▪七出▪七庙)8礼俗9古代音律二、具体介绍1称谓编辑称呼习惯由人物身份,人物关系所确定的称谓1、谦称—称自己2、敬称—称别人3、其他各年龄段称呼2历法编辑纪年法1、年号纪年法: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
以“元,二,三……〞为序数,至去世为止。
如:鲁僖公元年,鲁庄公十年。
从西汉武帝建元起,以年号纪年,用“元,二,三……〞为序,更换年号那么重新开始。
如:元嘉元年,汉末建安中,元和十年。
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重新纪年,称作“改元〞。
如:“是年夏王,改景炎〞。
2、干支纪年法: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叫十干,用以表序。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十二支,用以记时。
用十干和十二支循环花相搭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癸亥,然后用甲子重新相配正好为数六十,通常叫六十花甲子,循环使用,周而复始,从东汉起采用干支纪年法。
如“予犹记周公之被捕,在丁卯三月之望。
〞3、年号,干支结合纪年。
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乾隆丁亥冬〞。
纪月法1、按序数表示:即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岁首的一月也叫正月。
古人又有“月建〞之法,即把十二支与十二月相配,表示月份,通常以冬至所在的夏历十一月配子,称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十一月为建亥之月。
2、按四季纪月:每季中的三个月,按孟仲季的顺序排列,如孟春,仲夏等。
纪日法1、用干支纪日:如六月丁丑〔即六月初九〕夏四月辛巳〔即十三日〕。
由于六十甲子和夏历的两个月的天数〔五十九天〕并不等同,故每月的干支名称与日期并不完全对应。
2、按初一初二至三十的序数纪日。
每月的初一十五月底这三天又有特定的称呼,分别叫做“朔〞“望〞“晦〞。
《古代文化常识》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古代文化常识》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的一些基本常识,如古代称谓、礼仪、官职、建筑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古代称谓:了解古代的姓名字号、尊卑称谓等。
2. 礼仪习俗:掌握古代的礼仪制度、节日习俗等。
3. 官职体系:了解古代的官职设置、选拔制度等。
4. 建筑风格:认识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5. 经典著作:了解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和著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代称谓、礼仪习俗、官职体系、建筑风格等基本文化常识。
2. 教学难点: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自主学习,掌握基本的文化常识。
2.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文化常识的内涵和意义。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化常识。
4. 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古代文化常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古代称谓、礼仪、官职、建筑等基本文化常识。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文化常识的内涵和意义。
4.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化常识。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思考能力。
3. 课后作业: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检查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2. 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古代文化知识称谓PPT共18页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古代称谓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古代称谓人的称谓:(一) 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 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 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 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 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
如岑参: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谦称:1、自称:愚、敝、卑、臣、仆2、帝王自称:孤、寡、朕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6、其他自谦词:尊长者自称:在上晚辈自称:在下老人自称:老朽、老夫女子自谦:妾敬称:1、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2、对将军:麾下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
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
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
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初中语文中考专项训练:古代文化常识——古代称谓
初中语文中考专项训练:古代文化常识——古代称谓1. 学习了敬辞与谦辞后,小明同学特别感兴趣,并尝试在续写《陈太丘友致太丘书》中使用。
下面短文中画线的敬辞或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弟这次到贵府拜访愚兄,感触良多。
令郎元方虽年纪尚小,却甚有见识。
弟言语不周,还请见谅。
A. 贵府 B 愚. 兄 C 令. 郎 D 见. 谅2. 下面语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知否,知否》这题目我喜欢,但拙笔一时难就。
你在一旁奋笔疾书,令人好不羡慕。
我忍不住屈尊窥探。
你却停下笔,把大作移至我面前,笑嘻嘻地说:“才子,请斧正。
”A. 拙笔 B 屈. 尊 C 大. 作D 斧. 正3. 下列句子中,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他老人家就行了。
B. 令媛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4. 下面选项中不是“酒杯”名称的一项是()A. 樽B. 白5. 下列各组词语都属于敬辞的一项是()C. 觥D. 筹A. 寒舍贤弟鄙人高见B. 大作见谅贤侄斧正C. 高龄令爱垂问久仰D. 惠顾拙作奉送家父6.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谢道韫的咏雪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盛为人所传诵,后世便以“咏絮之才”称赞女子的文学才能。
B. 古时, 30 岁称“而立之年”,40 岁称“知命之年”,50 岁称“耳顺之年”。
C. “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 赞人见解说“高见”,言己见解说“拙见”;称人赠予说“惠赠”,请人保存说“惠存”。
7. 下列的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在古代表示降职贬官。
B.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称别人的父母为令尊、令堂,称自己的父母则为家严、家慈。
C. 古代男子 20 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字是指在本名以外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例如孔子字仲尼。
古代书信称谓
-------------------- 精选公文范文-----------------古代书信称谓篇一:古代书信礼仪知识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之二十二不见面的礼仪:书信书信历史在日常生活中,古人以“自谦而敬人”为原则,因而要借助于各种礼仪来体现之。
当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见面,只能将情感诉诸笔墨,托诸邮驿时,礼仪依然不可或缺,字里行间,揖让进退之态不仅依然可见,而且显得更为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从而形成了富于中国特色的书信文化。
书信历史我国的书信史源远流长,战国时期乐毅的《报燕惠王书》、鲁仲连的《遗燕将书》、都已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但先秦两汉人写信,形式比较随便。
至迟到魏晋时期,开始有人撰作“书仪”,就是各类书信的格式,以供他人写信时套用。
-------------------- 精选公文范文----------------- 书信格式一封通常意义上的书信,至少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署名敬称敬称的方式很多,比较常见的方法之一,是将古代爵称等转换成敬称。
例如:“君”转化为比较宽泛的敬称:称父亲为家君,称已故的祖先为先君,妻子称丈夫为夫君等等。
也可以用作对他人的尊称。
对方德高望重,可以在他的姓之后加“公”字,称为“某公”,当今中国的知识界还有这种用法。
“卿”用作尊称,先秦就已出现,如荀况(荀子),时人尊称“荀卿”,就是大家最熟知的例子。
《梁书•吉翂传》“主上知尊侯无罪”,此处的“尊侯” --------- 精选公文范文---------- 2-------------------- 精选公文范文----------------- 是指对方的父亲,这一用法在书信语言中还时有所见。
敬称称呼对方配偶、子女也有相似的做法。
人们常常把对方的配偶称为“夫人”“公子”用于尊称对方的儿子,而将对方的女儿称为“女公子”。
敬称称呼他人的亲戚,一般在称谓前加“令”字,也可以在称谓前加“贤”字。
旧式书信还往往用“台”字来表示尊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 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 弟、舍妹、舍侄等。
(6)其他自谦词有: 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 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 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 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 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 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 等; 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 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 “师襄”和 “师旷”,“师”,意为乐 师; “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 “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 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 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 “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 “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 朋友叫“莫逆之交”;
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 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 弟弟)。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 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 的人为仁公等。
(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 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 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 母或泰水。
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 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 衣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 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 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 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 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 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 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直称姓名】 大致有三种情况: (1)自称姓名或名。 (2)用于介绍或作传。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称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 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 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 貌和尊敬。如: 称屈平为屈原, 陶渊明为陶元亮, 李白为李太白, 杜甫为杜子美, 韩愈为韩退之, 柳宗元为柳子厚, 欧阳修为欧阳永叔,苏轼为苏子瞻。
2.敬称
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 陛下等。 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 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 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 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 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 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 陛下代称皇帝。
文字、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讲座
古代称谓
1.谦称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
突的含义在内。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
【称号】 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 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 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 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 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 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
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号四明狂客, 欧阳修号醉翁, 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 陆游号放翁, 文天祥号文山, 辛弃疾号稼轩,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袁枚号随园老人。
【称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 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 陶渊明为靖节征士, 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 王安石为王文公, 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 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 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 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 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 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 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
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 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 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 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 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 父,称祖母为大(太)母。
(8)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 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4)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 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 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 替。
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 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耄耋:指八九十岁。 期颐:指一百岁。
【称官地】 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 刘备称为刘豫州。 岑参世称岑嘉州; 柳宗元世称柳柳州; 贾岛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 集》。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 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 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 阁下。
(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 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 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 方的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 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 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 (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 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 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 圣驾等。
3.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 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 氓等。
(2)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 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 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 身份。如 :
【称官名】如: “孙讨虏”即孙权,因被授讨虏将军。 “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 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 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杜甫称为杜拾遗,又被称为杜工部; 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学 士。
Hale Waihona Puke 【称爵名】 如诸葛亮称为诸葛武侯; 司马光世称司马温公; 刘基称诚意伯相称。
【称籍贯】 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 孟襄阳;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 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 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清末有一副饱含讥 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 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 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的 翁同解。
【称郡望】 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 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 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 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 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 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方效劳之意。
(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 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
善)。 (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 等。 (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 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 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 平庸。
(5) 古 人 称 自 己 一 方 的 亲 属 朋 友 时 , 常用“家”、“舍”等谦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