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经营的评价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化程度评价体系
一个企业是否国际化,众多经济学家往往众说纷纭,一直没有站在客观角度上建立起评价体系和相应的评价指标。考察一家企业是否已经真正国际化,其实不能仅仅看到企业的国际贸易中出口销售情况,应该从企业整体经营管理进行全方位分析,这样才有意义,才能对希望走向国际化的企业有指导价值。
评估国际化程度,至少应包括下述指标:
1、国外市场销售收入占全部市场销售收入之比指标
说明:销售收入是最直接的评价指标,国外市场销售收入包括国际贸易、在第三方投资国生产产品的销售收入或者服务收入、技术转让收入等。
公式为:国外市场销售收入/全部销售收入
标准为:应该在30%以上。
2、国外市场覆盖率指标
说明:国外市场覆盖率主要评估企业的市场覆盖程度,是营销体系评估指标,一个企业如果只对少数几个国家有出口或者有本地国的生产销售收入,其国际化程度其实很低,国际化风险也很大。覆盖率决定了国际化的成长空间和成熟程度,也决定了国际化的风险程度和对于国际市场的熟悉程度。
考虑到中国目前的国际化进程才刚起步,所以这个指标肯定很低,但中国企业一定要逐渐提高该指标,发掘更多的国外市场,以降低国际化风险,提高国际化市场把握能力。
公式为:实现销售收入的国家数量/世界国家总数量
标准为:应在10%以上,大约为20-30个国家。
3、国外市场渗透率指标:
说明:即使在数十个国家有销售收入或出口贸易,但是如果不能在本地国建设具有控制权和绝对影响力的营销体系,其出口贸易和销售是不稳定,是不可能持续的。营销体系的掌握与否,是国际化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公式为:自有或合作营销体系销售收入/国外市场销售总收入*自有或合作营销体系建成年限/国际市场销售年限
标准为:应不低于30%
4、生产国际化程度指标
说明:单纯的出口贸易,即使数额巨大,也不能算是国际化。国际化意味着企业不仅仅要把产品销售到国际市场,还应在国际市场将各种资源优化调配,充分利用其它国家的资源、劳动力、技术等,将生产、技术开发真正形成国际化。
公式为:国外生产产值/全部总产值
标准为:应不低于20%。
5、发达国家市场覆盖率指标
说明:分析国际化市场分布的成熟程度,发达国家市场覆盖率越高,就说明企业进入和占领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的能力越强,国际竞争力就越强。
公式为:发达国家销售收入/国外市场销售总收入
标准为:不低于30%
6、国际化人才储备指标
说明:国际化人才是企业国际化重要的工具之一,经营管理团队的国际化程度决定了企业现在国际化的成熟程度和未来国际化的发展潜力。
公式为:具备三年以上国外市场经营管理经验的中高层人员/全部中高层管理团队
标准为:应不低于10%
7、技术国际化程度指标:
说明:技术开发是否国际化意味着利用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能力以及对国外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在国际化日趋激烈的今日,技术是国际化竞争的重要基础之一,尤其在电信、机电设备、IT、软件等领域。技术开发指标评估可以按照项目、投入、人员数量等。
公式为:企业年度国外技术开发项目/企业年度技术开发项目总和
标准为:应不低于20%
8、国际化资金管理能力指标:
说明:国际化是企业各种经营活动的总和,自然少不了资金的管理,资金管理包括了外汇处理能力、国外贷款能力、国与国之间资金调配能力等等因素。简单化之,可以按照年度国际货币(主要考虑以美元、欧元计算)资金周转量对应全部资金周转量的方式评估。
公式为:年度国际货币(主要考虑以美元、欧元计算)资金周转量/年度全部资金周转量
标准为:应不低于20%
9、国际化资产指标:
说明:国际化资产是指在其它国家投资设立的生产工厂、服务机构、销售机构、技术开发机构等实物性资产,由于中国企业品牌资产目前尚处于起步状态,所以暂不考虑品牌、商誉等无形资产。
公式为:其它国家资产总量/全部资产总量
标准为:应不低于10%
10、国际化市场服务能力:
说明:服务能力主要指运输服务、安装服务、培训服务、调试服务、售后服务、重大事件处理、危机处理等,产品销售后到客户使用中的过程其实是关系到企业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如果无法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商誉、口碑、品牌、形象,即使进入了一个国家的市场早晚也会被淘汰。曾经占领前苏联和俄罗斯市场很大份额的中国低端生活用品在90年代后期被俄罗斯消费者无情地抛弃就是例证。评估服务能力,可以按照服务体系投入与销售收入比值。
公式为:年度国外服务体系投入/年度国外市场销售总收入
标准为:不同行业和产品差异很大,但不应为零。
建立评估体系,其实是指引中国企业正确地思考国际化问题,启发中国的企业家眼光不要停留在肤浅的出口贸易、跨国投资或者是国外并购,而要从国际化经营管理的全方位角度思考国际化的因果关系和发展历程,放弃速战速决、冒进蠢干的投机观和速胜观,彻底抛弃
沾沾自喜、好大喜功的心理局限,以正确的、全局的战略思维思考国际化问题。
中国企业国际化道路,是一条不得不走的道路,同样也是一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