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新课标下文言文教学的实施策略(全文)
新课标下文言文教学的实施策略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和评价要求:“诵读古代诗文,有意识地在积存、感情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观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ZG古典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一些教师怕学生听不懂,总是对课文进行逐句的串讲。
但是,我们用课改的精神、从素养教育的高度、从学生未来的进展来审视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时,不难发现,这种方法施教的结果是“学会”,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被动。
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处于最佳的能动状态,多读、多思、多练,从而使教与学结合、主导与主体结合,变学生“学会”为“会学”,这样才能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
一、读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学习文言文,强调多读、熟读,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增强其语感,从而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
主要要求学生做到:1.准读。
也就是要读准字音。
首先,在教学新课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先认真地预习,查字典解决课文中的生僻字。
其次,不能使之读破句。
所谓读破句,就是该停顿的地方不停顿,不该停顿的地方却停了,停顿不当,就不能正确地理解文章。
2.变读。
文言文中有通假字现象,通假字应读通假字的音。
二、译学习文言文,翻译至关重要,古文翻译的原则是信、达。
“信”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
“达”要求译文明白顺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翻译文言文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加。
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
有些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
如《愚公移山》中的句子,“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即“顽固”。
2.改。
有些文言实词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来代替,如“高万仞”的“仞”可改为“丈”。
3.补。
文言文中通常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全。
4.调。
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方法论文
初探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摘要:按新课标理念,初中文言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摸索一套有序、有趣、有味、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文言文语感,分项归纳积累,让知识系统化,加强迁移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初中文言文教学是中学阶段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初中语文课本中,文言文阅读约占四分之一,是升学必考内容;且更重要的是,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之一,是华夏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所以不论是从语言延续的角度,还是从文明传承的角度,我们实在有必要学好文言文。
新课准对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提出了要求: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常用文言文实词和虚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在理解字词、句子的基础上加强文言文的诵读,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使学生充分感受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
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挖掘文言文教学的有利因素,给文言文课堂教学注入生机,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熟读成诵,培养语感农村学生小时文言积累少无语可“反刍”,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要克服文言文之巩惧心理,首先是读书。
默读、吟读、诵读、范读、集体读,不一而论,但我认为,在教学中范读、默读、指名读、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诵读,口耳眼心都能用得上,能培养文言的语感,诵读必须在理解词义,了解句式的前提下进行。
只有在“一字一句,分晓真切”(朱熹语)的前提下,让学生反复诵读一篇篇文言作品,才能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有意义。
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读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朱熹语)即可。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同我们今天语言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特别是一些通假字。
这就需老师的范读,以加深记忆。
如墨子《公输》的“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一句中,“滑”不读“huá”而应读“gǔ”。
司马迁《陈涉世家》一文中,“将军身被坚执锐”一句中的“被”应读“pī”。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中华儿女应该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新课程标准在文言文方面的具体要求就充分地体现了它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而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
1 新课程标准下对文言文的要求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新教材(人教版)文言课文在数量、编排、题材上进行了不少大胆而有益的探索,其明显变化体现在:(1)文言课文在教材中所占比例明显提高,每学期课内阅读教学5至10篇,课外要求诵读的10首(篇)古诗词集中编排在书后,其中多数篇目在以前属于讲读课文。
(2)义务教材七年级上、下册的文言文与现代文混合组成单元以分散难点,八、九年级上、下册文言文集中组成八个单元(每册两个单元),以强化训练。
(3)文言课文难度加大,原初二、初三的课文已提前到初一、初二学习,而且新增了一些难度较大的古诗文,这无疑给刚进初中的学生增加了学习的困难。
显然,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该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才能适应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呢?2 新课程标准下的一些文言文教学策略2.1 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1)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原则。
教材在选编课文时遵循了这一原则。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篇《童趣》就是明证,它浅显易懂。
在教学时,我的做法是:教师先鼓励学生聊聊童年往事,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下,再用白话语言把沈复的童趣故事简述给学生。
然后让学生结合注解去初读课文,在教师的点拨下理解课文。
这样设计,学生理解课文就减少了障碍,易于接受。
(2)因“本”制宜、因人而异,在教学环节上出新意。
1)要注意创设情境,在导入新课上下工夫。
通过讲故事导入新课是我的首选。
对学习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如《狼》,我先把它们编成小故事,讲给学生们听,并留下悬念,吊起胃口,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学习一些思想性较强的文言文,如《〈论语〉十则》,我先讲一讲与作者有关的故事,讲人物的非凡成就和经历,以讲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让他们在听故事中记住作品背景、作者其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分, 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异较大 , 知识难 点多 , 所 以文 言文教学具 有一定的复杂性 , 比如实词虚 词 的理 解及 分类 、 通假字 、 词类 活用现 象 、 古今异义 、 一词多义 、 特 殊句 式 ( 判 断句 、 省略 句、 倒装 句 、 被动 句) 等 方 面。同时 , 文言文也具有一定 的规律 性 , 掌握 了文言文 的规律 就掌握 了 文言文 学习的方法 , 教师在教授 时要重 点讲 授提宾句 、 判断句 、 状语后 置 句等句式 的特点 , 归纳总结 古今 词义 、 语 法的差 异 , 让 学生有 条理 的、 系 统的掌握文 言文知识 , 并且能够用现代汉语进行 阐述 。 2 . 文言文教学现状 文言文是我 国母语教 育的重要 组成 , 然而, 近 几年来文言文教学的改革 仍然处 于滞后的状态 , 不 能摆脱教学效 率低 的 困难境地。文言文教学中存 在的突出问题如下 : 教 师在教学 中侧 重于古 代汉语语法 , 而忽视文言文诵读 , 把精美 的古典 文学篇 目讲 的索然无 味, 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 甚至产生 厌烦 心理 ; 大 部分 中学语 文教师 的课 堂 教学设计基于学科本位 , 局限于课本知识 , 缺乏对学习 主体 的需求 、 教 师 的弓l 导角色 、 文言文的学习情境等因素 的考 虑 , 因此 , 文言 文课 堂教学 实 践 中难 以实现新课标要求 的三维教学 目标 , 不能有效激发 学生的积极 性 和主动性 ; 文言文教学模式 程序化 , 教师 逐句 串讲 , 介绍 古汉语 知识 , 学 生忙 于做笔记 , 力求做 到字字落实 , 句句 清楚 , 这种死记 硬背的方法 导致 四、 结 语 学生不了解 文学作 品的特 定背景 , 难 以切 身体会 古人 的思想 和情怀 , 从 总而言之 , 语文教学 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方法 的探索离不 开语文教 师 而掌握文学作品背后的内涵, 得 到思想 和审美方面 的提升 。 的努力与热情 , 教师要结合文 言文教 学的特 点 , 经 常反思 自己的教学 实 三、 . 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践, 不断探求能展现文言文之美的教学方法 , 积极创设 良好的学 习环境 , 1 . 深入剖析教材 , 教会学生学 习方法 文言文教学的要点之一就是 从而把枯燥 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变得充满 活力, 切实提 高文 言文的教 学质 引导学生对文中重点词句进行深入挖掘 , 这不仅 是指语法语 义层面上 的 量和效率 。 学习 , 而且包括文字背后的情感和言外之意。比如 在学习《 湖心亭看 雪》 中, 对“ 一痕… 一芥” “ 两三粒” 等意象的应用 目的和用 法进行分析 , 进 而 参考文献 : 总结 出者 内心漂泊无依 的心里状态。除此之 外 , 在理解文 言文内容 的基 [ 1 ] 杨和斌 : 如何有效地进行文言文教学——初 中语文课 堂教 学反 思《 考 础之 上, 教师还需要对文章 的脉络 和主题 进行 梳理和 归纳 , 让 学生 的理 试与评价》 , 2 0 1 2 年0 5期 解更加深入 , 比如在 学习 《 寡人 之于 国也》 一课 中 , 孟 子从 “ 农业 ” 渔 业 [ 2 ] 邹家茂: 浅谈初 中语 文探 究性课 堂教 学的构建 [ J ] , 现代 阅读 ( 教 育 “ 林业 ” 三个方面 阐述 了王道的观点 , 教师还可以将其与 当今社会 的发展 版 ) , 2 0 1 1年 O 9期 政 策进行 对比 , 充分体 现传统 文化 的魅力。文言文教学 的最终 目的是教 [ 3 ] 杨 雪桥 : 初 中语 文批 注式阅读教 学研 究[ D] , 河北 师范大学, 2 0 1 1年 4 ] 刘芳 : 浅析初 中文言文诵读教 学[ J ] , 考试与评价 , 2 0 1 1 年O 8 期 会学生学会学习 , 因此教师要 意识 的传 授学生 学 习的方法 , 比如对 比分 [ 析, 归纳总结 , 常用文言 文翻译 方法 ( 保 留、 替换 、 删 减、 增加 、 调整) 等。 ( 作者单位 : 江西省兴 国县 第六 中学 3 4 2 4 0 0 ) 在讲述《 水调歌头》 一课 时 , 可以让学 生联 系对 比《 记承 天寺夜 游夜游 》 ( 上接 2 7页) 毛需要用发 芽快并 且根毛 又多的植物 种子发 芽生根 , 如 果 用 豆类种子就满足不 了这些条件 , 而用萝 h 、 白菜 、 油菜等 十字花科植 物 的种 子 , 发芽即快根 毛又多。但要 掌握 好温度 和时 间 , 一般 2 0 ℃左 右 , 3 到4 d 能 生出根 毛。观察根 毛的最 佳时 间是在 长 出根 毛 的两到三 天 内; 如果过了最佳观察期限 , 根 毛又会脱落 。应 用此“ 替代 ” 的方法 , 几 乎所 有的学校都能很 好地完成这个 看似 无法完 成的 实验。这样 能够在 一次 性做好多组对照实验的同时节省一定 数 目的实验经 费。 2 . 学生预 习好 实验 内容 , 明确实验过程 只有让每个学生弄清 了每 个实验的 内容 、 操作步骤 、 注 意事项 、 实验 目的和每 个实 验的全 过程 , 这 样学生才能做到心 中有数 , 进入实 验室才能 有条 不素地 进行 实验操 作。 同时对 于难度较大 的实验 , 教师要 事先进行 实验 难点 和要点 的讲解 , 以 使 学生掌握要领 , 使 实验达到预期 目的。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育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育一、引言中国拥有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史,其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文言文。
文言文一般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的,基于先秦口语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上古汉语的书面语言.现代中国社会已融入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社会的转型也对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
初中正是学生性格习惯的塑造期,利用文言文的传授,可以让初中生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帮助他们协助性格,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发展及现状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就是文言文,其教学的发展历史悠久。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包括诵读法、句读法、涵泳法、串讲法和训诂法等。
一般来说,文言文的教学方法主要还是老师讲授、学生识记。
教学主要注重诵读、文章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忽视详细的讲解。
六十年代初,对话教学法得到广泛运用。
代,文言文教学结合诵读、点读、翻译及浏览训练,侧重于十个基本序列的训练。
代以后,文言文已经失去了语言生活环境,其教学方法的发展缓慢。
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填鸭式教学法压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虽然我国语文教改的发展迅速,但文言文教学方法基本上还是沿袭传统。
一堂课45分钟,教师讲解文言文的创造背景和词字句往往需要花费30分钟以上,学生基本上被动接受知识,缺乏思考空间。
教学方法主要还是受到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权威教材限定了阅读范围,应考要求也圈定了学生学习古汉语的界限。
由于语言环境严重缺失,初中生除了在教材中可以接触到文言文外,其他生活学习中已经用不到文言文了。
因此初中生无法落实对文意的理解和应用,古文资料收集整理途径少。
应考的教学目标阻碍了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降低了教师教习文言文的课堂效率。
三、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新课标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强调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产生感悟,构建知识框架。
新课标的语文教学大纲丰富了文言文学习目的,不是为了考试分数,而是帮助初中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学习体会中华民族精神,夯实传统文化底蕴。
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民族,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而初中教材中选编的文言文和古典诗词,更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
《新课标》的总目标中也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再看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篇目,占了总数的四分之一还多。
此足以凸显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不可忽视的地位。
《新课标》对初中阶段文言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和评价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这应该是我们在新课标下进行既符合时代要求,又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文言文教学中推陈出新的一把标尺。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落实呢?一正确认识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传统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老师奉为至宝,在学生方面却成了令人头痛的厌烦事。
大众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依然为“串讲+翻译+处理课后作业”。
“串讲”即为“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体现。
字字落实有必要吗?我看大可不必。
事实上,字字落实也不能够做到,如生僻字,特别是那些虚词尤其如此。
至于常用词的常用意义,重点词语的意思,确实应该下大工夫落实。
常用词的常用意义,我们差不多在任何一部古书中都和它们有接触,如果不彻底了解它们,不但这篇文章读不懂,其他文章也读不懂了,甚至完全陷入误解,掌握常用词语的常用意义,这是一种以简驭繁的方法。
这才是课堂上的重点。
二对文言文教学现状的反思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囿于“精华”二字,强调知识接受,只注重把语法、文法讲深讲透,而忽视了学习主体,让学生什么都死记硬背,使得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厌烦、畏惧、排斥的心理。
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管见论文
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管见摘要:文言文是初中语文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的内容。
许多学生谈“文”色变,老师也苦恼不已。
教师在课堂中唱独角戏,学生则被动学习,加上文言文离学生常用口头语言较远,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学心理,使文言文教学陷入僵局。
因此,教师急需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方法,采用多种策略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文教学在新课标下,我们应如何教授文言文呢,我觉得在我们讲授古文前首先要树立以下几个观点:一、学生观。
学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对象。
作为具有主动性生命形式的人,学生与无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
正是这种主动性,使人能够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超越自我。
因此,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学生具有“未完成性”,在他们身上,具有丰富的潜能,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蕴藏着对于复兴中华民族大业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
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新课标的一项重要使命。
因此我们教授文言文时一定要有学生观,一定要以生为本,先引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不要出现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二、发展观自古以来,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应试教育的模式严重地限制了“发展”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严重地阻碍了人的本体价值的实现。
应该看到,人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乃是内在地统一于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中的。
因此我们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制定应该达到的目标。
只有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才能养成学生的健全的个性和人格。
因此,教授文言文时一定要有发展观,循序渐进,从易到难,让学生自然接受文言文。
三、课程观基础教育课程应该全力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
为此,要积极利用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除了知识、技能之外,人类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构成课程的素材,这些素材的教育意义都是潜在的,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独立思考才能完成。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策略
具有文 学性而人 选的其他 作品 。如 《 桃 花源 方法 是科学 的 ,它对语 言的积累 ,对 作者思
记 》、 《 醉翁亭 记 》、 《 岳 阳楼记 》等是不 想感 情 的感 悟 ,对真正掌握 语言 的运 用能力 意义各不相 同. ,前者是动 词 ,征收 的意思 , 折不 扣的文艺 散文 ; 《 曹刿论 战 》、 《 出师 不 容置疑 。范读 是文言文教 学 中教师 必不可 后者是名词 , 赋税 的意思 。 《 岳阳楼记 》 中“ 刻 表 》、 《 赵普 》等 虽节选 自 古 代史 书 ,但也 少 的一个环节 。教师的范读 是基 于教 师认识 唐 贤今人诗赋 于其上 ”中的 “ 赋”与前两种
莲说 》等能传诵 后世 、脍 炙人 口;至于文言 读 的基本技 巧 ,教给学生 朗读 的方 法 ,如句 则把 古 、今义 加以对照 、比较 ,加深 印象。
文 的诗 词 曲就 更是文学作 品了 。既然这 些文 读 、重 音 、语气 、语 调 、语 速甚 至发声 、酝 古 今 词义 的 差别 ,主要 有 : ( 1 )范 围的扩 言文 都具有很 强的文学性 ,那么我们 的教学 酿感情等 ,增强文本 的表 达效果 。
大和缩小 :古 文 中的 “ 江” “ 河”一般专 指
如果仅仅从字 、词 、 句 上作些肢 解式 的诠 释 ,
把文质兼 美 的课 文整体割 裂成支离破碎 的古
三 、 加 强 文 言 文 的 翻 译
长 江和黄河 ,而现代 的 “ 江” “ 河”则泛 指
一
学生要学习文言文 ,首先要 了解其 内容 。
浅 谈新课标下初 中文言 文 的教学策 略
口 河南省范县第一初级 中学 李保刚 文言文在 初 中语文教 学 中占有 重要 的地 文 本反复诵 读。依据文 言文 的特 点 ,诵读要 料 ,了解到古今 词义 的差异 ,主要有 以下三 位 。文 言文教 学强调的是文言知识点的落实 , 注 意四个方 面的问题 。 ( 1 >破音异读 的字 , 如何实现文言文教学 的既 “ 实”又 “ 活 ”呢?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讨
186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讨★ 孙美珍文言文的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中文言文部分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期许与要求,也赋予了教师的教学工作更高的标准。
由于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在质与量上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此教学理念的更新必将带来更多文言文教学策略方面的思考。
本文将就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方法展开探讨。
文言文,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看,困扰着大部分学生,提不起兴趣、看不懂、记不住、不理解、不热爱等问题是常见的学习状态。
在原有的初中文言文学习要求中,要求背诵量大、字句解析标准化试题多,而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下,对文言文的要求更注重学生对文言阅读的理解能力,对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欣赏与认知能力。
当然,这不是与传统教学要求相违背的,而是在更高层面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是从历史的角度让学生们学会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那么面向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上就要有新的策略,以达到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提升文言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
一、兴趣出发,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兴趣出发,快乐学习是学好一切学科的基础,有很多同学一见到文言文就存在排斥的心理,不愿意读、不情愿背,这是文言基础薄弱、不自信的一种表现。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在语文学科的课堂上应当注重对学生文言兴趣的培养。
不断提高自身文言修养,在学科教学中多穿插一些文言小故事,并解析常见文言词汇,让学生们不排斥,不害怕文言文的出现,达到日积月累的效果。
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们在课堂上逐渐接受文言文表达形式,逐步积累文言文词汇,从而使文言文水平得到全面进步。
选材上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趣味性强的文章出发,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文言文的热情,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打卡阅读,让文言文走入生活拥有简单的文言阅读能力,是新课标对初中生文言能力的基本要求。
这就是说,我们不再是学什么考什么,背什么考什么,文言文的学习不再停留在背字、背句、背景、背作者、背历史,然后背完就去考试的时代了。
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整合课型
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的整合课型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落实这些要求,并取得文言文教学的最佳效果是一个重要且艰巨的任务。
基于对文言文教学的经验和研究,我对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的整合课型做了一些探究,认为以下几种课型是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学行之有效的整合课型。
一、诵读鉴赏型就是以诵读方法激发兴趣为价值取向的文言课。
诵读是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有效方法,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途径。
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种重要方式,的确,朗读能大大地丰富语言的信息,传递作品的情感。
教师可挑选适合学生口味的文言文诵读材料让他们诵读。
这些文章可以是相同体裁的,如《三峡》《小石潭记》《与朱元思书》等描写风景秀美的好文章;可以是相似题材的,可以是围绕某作者的,如李白的;可以是关于某主题的,如《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
挑选文章以“浅易”为标准,诵读以熟读成诵为要求。
教师可指导学生诵读的技巧,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方式,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和习惯。
让我们的文言文课堂真能成为学生“诗意的栖居”。
二、知识聚合型以文言知识积累为学习侧重点的课。
文言文知识总让人觉得“生”“涩”“繁”“杂”,除了要在诵读感知中积累外,还需要以理性的态度对待。
有“文”无“言”的文言文教学同样是不可取的。
离开对文言字词句的把握,就不可能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更谈不上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
字、词、句的知识都需要集中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迁移、运用,是不可或缺的。
一是重要的实虚词,如“一”等;二是古今异义词;三是词类活用;四是重要的虚词,如“以”“而”等;五是特殊句式;六是翻译句子,还有一些文化常识、人文掌故。
仅凭学生自己积累,有一定难度,需要有教师的参与和点拨。
教师可将知识分解整合,聚合为一堂课。
如翻译竞赛课,先讲方法,然后把课文的重要句子作为这节课竞赛的题目。
文言语言知识本身也是一个系统,也值得和需要探究。
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长湖中心学校黄和平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作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80篇。
”[针对这一要求,对应的中考文言文考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积累运用,即文言文的背诵默写;一是阅读一篇课外文言文,即文言文阅读的迁移运用,以此来考察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综观历年中考,这一部分的得分率比现代文阅读的得分率低。
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问题就是应如何来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只有双方配合默契,才能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以下就师生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作用。
我省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又是一个教育强省,然而从执教多年的情况来看,农村中学的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却呈削减之势。
多数学生不爱学习,不爱做作业,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上无所事事,把主要精力放在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上。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缺乏学习动机。
有的学生认为读书用处不大,反正混到初中毕业,就可以在工厂找到工作,就能赚钱;有的认为家里有产业(养殖业、种植业)可以继承,家里正缺帮手呢。
加上多数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只顾赚钱,对孩子缺乏管理,对学习不重视,助长了这种情绪的滋长。
另一种是厌学。
有的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加上中学的学业负担比小学来得重,没有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导致成绩下降,与小学相比形成强烈的反差,以致对学习失去信心,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有些学生由于娇生惯养,吃不了苦,认为学习太苦了,倒不如玩耍轻松自在。
他们只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勉强学习。
有的学生谈到学习就头痛,看到作业就心烦,听到考试就害怕,完全缺乏或者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好奇心。
他们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地学习。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分析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分析摘要:当前我国初中文言文教育的各个环节和方法都应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教师还要转变教学思路,根据不同的方法进行初中文言文的教学。
与此同时,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平台要科学地搭建,观察学生的学习优势、劣势,按照不同的方法指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进步。
基于此,本文章对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分析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引言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文言文的思维逻辑、语言模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导致学生文言文学习存在较大的难度,加之学生文言文学习方法错误,导致部分初中生谈“文”色变。
而要想扭转这种局面,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兴趣着手,通过转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等方式,增加文言文教学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入到文言文学习当中,而这对于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的提升是极为有利的。
一、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状第一,文言文的阅读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学生不能用生涩难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对古文产生排斥,拒绝老师的教导。
第二,由于缺少学习的途径,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主动,往往只能按照老师的指示来寻找工具书、参考注解、解读内容,而不能从多种角度分析、内化和扩展文本内容,从而使其在语言的鉴赏和使用上丧失了灵活性。
第三,知识储备不足。
文言文从读书到欣赏,都离不开深厚的学识。
很多初中生对课文的理解过于注重对课文的理解,而忽略了对课文的基本知识的掌握,从而导致学生不能独立地进行阅读,从而影响到知识的形成。
第四,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文言文的学习以应试为主,而忽略了文言文中的情感、文化因素,从而影响了学生文化素养的综合发展。
二、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分析(一)加强字词学习,巩固文言文基础文言文字词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所以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文言文重点字词教学。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摘要]初中语文新课标的提出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较为科学、明确的指导思想,也促进了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改革。
本文在探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要求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的教学实际,探析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可行性策略,以促进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教学初中语文新课标初中语文新课标的修订进一步完善了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管理以及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策略等方面的规定。
其中,课程目标进一步强调初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化初中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并倡导自主、探究、体验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为此,教师在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时也应积极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结合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来探讨科学有效的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并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究、体验与合作的文言文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一、创设活动情境,体会文言文的情境意趣学习活动情境的有效创设有利于形成轻松的文言文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但是目前不少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法,纯粹地引导学生理解静态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导致学生缺乏对作者的情感体验,违背了新课标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要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跳出机械式记忆训练和字词句练习的框架,通过创设活动情景等方法来增进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并强化文言文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改写、仿写、评注等活动形式来学习文言文并体会文中的情景意趣。
以《孙权劝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这一文言文改写成一个时间、地点、人物、场景和台词等具备的精简小剧本。
如:孙权与吕蒙在书房里酌酒而谈。
孙权(语重心长):你现在身居要职掌握着军中大全,不可以不学习啊!吕蒙(摇头一叹):军中事务繁多,我实在有心无力。
孙权: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学识渊博的学者吗!只要粗略地阅读,了解往事罢了。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策略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策略作者:李保刚来源:《信息教研周刊》2013年第02期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文言文教学强调的是文言知识点的落实,如何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既“实”又“活”呢?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势下,我积极思考,学习并借鉴其他老师的做法,在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方面,有了自己一些粗浅的想法和做法。
一、狠抓字、词、句的理解曾经有人把文言文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看成是文言文教学的“本”,而学生学习文言文,一要对文章词、句的含义有基本的理解,二要对文章能进行适当的鉴赏评析,一味强调前者,放弃后者,则是放弃了文言文教学的文学性,文言文教学须两手抓。
有人认为,对文言词、句字面意思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目标之一,但仅此而已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历来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大多是文学作品,或者是其具有文学性而入选的其他作品。
如《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是不折不扣的文艺散文;《曹刿论战》、《出师表》、《赵普》等虽节选自古代史书,但也是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作为课文是取其文学性而入选的;《愚公移山》、《陋室铭》、《爱莲说》等能传诵后世、脍炙人口;至于文言文的诗词曲就更是文学作品了。
既然这些文言文都具有很强的文学性,那么我们的教学如果仅仅从字、词、句上作些肢解式的诠释,把文质兼美的课文整体割裂成支离破碎的古汉语知识,那还像语文课吗?其实,这些文言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作者的人生态度、情感以及课文的结构、语言、意境等,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的形成是很有影响的。
因此,确立文言文教学是文学教学的观念,指导学生对文言作品作适当的鉴赏、评析,让学生认识文言作品的整体美感,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领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理应成为文言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反复深入的朗读首先,要抓好文言文诵读,既能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又是很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众所周知,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常采用“吟唱”的方式诵读诗文。
探究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
探究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摘要]:文言文在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华儿女应该继承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语文教学是保持这种传承性的重要手段,但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
本文从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及原因谈起,从激发兴趣、反复诵读、自主学习、迁移延伸、提高鉴赏力五个方面,谈一谈文言文教学的策略及方法。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兴趣诵读自主积累延伸鉴赏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经过炎黄子孙一代又一代的创造和积累,中国文化虽历经沧桑,却绵延不绝。
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能得到完整而有序的保存,靠的就是文言文。
而作为古代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一些古典文学作品在经历了上千年的大浪淘沙之后,以其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经营的章法,崇高美好的理想、情操垂范后世,成为我们民族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
这些佳作陶冶着学生的情感,丰富着学生的文化内涵,是学生吸纳写作“养料”的理想途径。
然而,教师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多采用灌输式或讲析式的教学模式,他们单纯以讲、记、背、默、译为线,往往只在“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通假,特殊句式”上猛下功夫,肢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要想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就必须从学生阅读文言文存在的困难及原因入手。
一、目前学生阅读文言文存在的困难及原因新课标规定,文言文教学要达到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但纵观文言文教学,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并不令人乐观,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已产生一种恐惧,甚至抵触(厌学)的情绪。
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困难体现在字音难读,字义晦涩,作者的思想感情难以领会。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言文年代久远,古代文化与当代文化存在较大差别,学生对古代的文化、历史、人物等不了解,造成了对文言文作品理解上的困难;第二,从文字的发展演变看,古汉语比现代汉语繁难得多,学生学习时格外吃力,常为大量晦涩难懂的字词所困惑。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讨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讨摘要: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留给现代人们的文化遗产之一,对现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但是文言文的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一。
这就需要教师优化和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个人文学素养。
故此文章针对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进行简要阐述,旨在为初中文言文教学提供借鉴,助力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讨引言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对于学生传承古代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培养个人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初中课本中收录的文言文,是对古人思想精华的汇总。
学生想要更好地领悟和传承,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这是学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步。
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在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教学中,夯实学生的基础,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教学方式上要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结合新课标的背景不断优化和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增加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一、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开始有意识地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试图通过更加优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文化素养。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1、教学理念的局限性在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新课标提出秉持着重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言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体验、审美体验的理解,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有一部分教师没有摆脱传统教学的理念,在课堂上只关注文言文所具有的工具性,忽视文言文所体现的人文性,在教学过程中只做重点内容的讲述与分析,没有进行文言文整体的赏析与讲解。
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了提升文化素养、陶冶个人情操的根本目的。
从而使教学理念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2、学生主体的主动性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是引导者,需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探索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探索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如今,文言文却成为莘莘学子口中的青橄榄,虽口留余香,却深感其苦。
然而苦从何来?首先苦在教法死——以知识为中心,一味强调接受;以教师为中心,一味强调灌输;以背诵为中心,一味强调记忆。
其次苦在学法死——死记硬背。
“无可奈何花落去”,陈旧的教学方式和死板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谈“古文”色变,失去了学习文言诗文的积极性。
文言文教学陷入了困境,教师亦陷入困惑之中。
如何改革教学方法,使文言文教学焕发新的光彩?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方法。
一、树立信心、激发兴趣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的词汇、语法等较陌生,有一种畏惧心理,害怕学不好,有时甚至对学习文言文感到非常枯燥。
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博大精深、精炼巧妙的无穷魄力,由易到难、积少成多。
树立他们学习文言文的信心,打消他们怕学不好的顾虑,从而为文言文的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
笔者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时,在预习阶段布置几个学生,先把故事情节讲给他们听,启发他们揣摩人物心理、神态、语气等,然后指导他们用文言文对话进行表演。
待上课时,让他们在课堂上表演给全班同学看,让全班学生从表演中体会到课文内容,理解文句,然后再进行教学,体会文中字、词含义,从而让学生轻松掌握。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大增,觉得学习文言文轻松愉快,兴趣很高,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而且一些学生当堂就能背诵。
二、翻译悟“文”,乐中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但对于初中生,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具体方法为“五字法”:留、增、删、调、换。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如“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陶渊明《桃花源记》),译成“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
一
、
加 强朗读 训练 。把握旬读
“ 书读 百遍 ,其义 自见 ” ,这 是古 人 的见 解 ,将 之 借 鉴 到今 天 的古 文 学 习中来 .仍 有极 强 的 指导 作 用 。一 篇 陌生 的古 文初 读 时可 能会 感 到诘 屈 聱牙 ,艰 涩 难懂 。不
人 一 下 子 想 到 了 “ 观 ” 根 据 上 下 文 再 推 测 可 解 释 为 景 ,
求 来 看新课 标 对 文言 文 教学 的要 求 并不 高 ,但 是 在 目前 教 学 中 ,文 言文 却成 为语 文 教学 中的难 点 ,许 多 中学 生 视文 言文 学 习为畏途 .老 师投入 了很 多精 力却 收效甚 微 . 如 何使 文 言文 教 学成 为 老师 的厚 爱 、学 生 的喜 爱 ,让 学
的 词 义 已发 生 了 变 化 。 如 果 我 们 从 词 义 变 化 的 角 度 来 理
奸/ 犯科 及 为 忠/ 者 ,宜 付/ 司 论/ 善 有 其刑 赏 ,意 思就 截 然
浅 谈新课标下的初 中文言文教学
刘 亚 萍
( 广东 省广 州市 长兴 中学 ,广 东 广州 5 0 0 ) 10 0
摘要 :文言 文教 学投 入 多收 效微 为教 者 所共识 ,如何使 文 言文教 学成 为老 师的厚 爱 ,学生的喜 爱 ,让 学
生 能 高 效 的 学 习 ? 可 从 “ 强 朗读 训 练 ,把 握 句 读 ; 巧 用 现 代 汉 语 和 成 语 , 积 累 文 言 实词 ;创 设 想 像 的 加
词, “ 良”都作 “ 实 ” “ ”来 讲 ,在此 句 中可引 申 确 、 很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学发布时间:2021-08-06T07:49:49.446Z 来源:《素质教育》2021年7月总第385期作者:张海燕[导读] 应注意形式的变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常我是采用以下形式:黑龙江省克东县第二中学164800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强力推进,文言文教学对中考、高考改革的重要性每位教师都心知肚明,这就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学生喜欢文言文,将是对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考验。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新课标初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一个较“难”的“地带”,文言文教学和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探究也没有好的结论。
坐观近几年的语文教学进展,不难发现这样一种不协调的现象:“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死胡同”,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盛行的时代也是如此。
古典汉语教学已成为中国教师最不成功,最难探索的领域。
很少有老师愿意选择古典汉语课本在开放课和优秀课上授课。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采取灵活的“手段”来顺应时代发展的文言文教学活动。
以下是我在教学方面的一些经验,写下来,并与你们一起探讨。
文言文教学应着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的兴趣受到刺激,它将具有无限的潜力。
作为中文教师尤其重要。
此外,上述语言文学相对比较单调,应注意形式的变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常我是采用以下形式:一、让文言文“拖住”学生,激励学生大胆发言以“论语”为例,说明我是如何“吸住”学生的。
问一个有吸引力的问题:汝可知哪些书对中国的思想和文化有较大的影响乎?一生答曰:《毛泽东诗集》师曰:孺子可教也《毛泽东诗集》威名远扬,但其影响仅限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只有几十年,而我所说的这本书已经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世界各国几乎都知道它。
答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我说他们也很有影响力,但它们只有几百年历史,不能与我所说的相提并论。
愤怒状态形成后,我将揭示答案:《论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发表时间:2012-07-09T16:33:41.95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2年9月总第111期供稿作者:郭本社[导读] 总之,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自己的特点、方法,在教学中要善于探索、总结
郭本社陕西省杨陵区揉谷中学712100 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如今,文言文却成为莘莘学子口中的青橄榄,虽口留余香,却深感其苦。
然而苦从何来?首先苦在教法死——以知识为中心,一味强调接受;以教师为中心,一味强调灌输;以背诵为中心,一味强调记忆。
其次苦在学法死——死记硬背。
“无可奈何花落去”,陈旧的教学方式和死板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谈“古文”色变,失去了学习文言诗文的积极性。
文言文教学陷入了困
境,教师亦陷入困惑之中。
如何改革教学方法,使文言文教学焕发新的光彩?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方法。
一、树立信心、激发兴趣
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的词汇、语法等较陌生,有一种畏惧心理,害怕学不好,有时甚至对学习文言文感到非常枯燥。
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博大精深、精炼巧妙的无穷魄力,由易到难、积少成多。
树立他们学习文言文的信心,打消他们怕学不好的顾虑,从而为文言文的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
笔者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时,在预习阶段布置几个学生,先把故事情节讲给他们听,启发他们揣摩人物心理、神态、语气等,然后指导他们用文言文对话进行表演。
待上课时,让他们在课堂上表演给全班同学看,让全班学生从表演中体会到课文内容,理解文句,然后再进行教学,体会文中字、词含义,从而让学生轻松掌握。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大增,觉得学习文言文轻松愉快,兴趣很高,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而且一些学生当堂就能背诵。
二、翻译悟“文”,乐中学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但对于初中生,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具体方法为“五字法”:留、增、删、调、换。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如“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陶渊明《桃花源记》),译成“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增”,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补上的内容多用括号括起来。
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陶渊明《桃花源记》),译为“(村中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询问(渔人)从哪里来。
(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比如“夫战,勇气也”(《左转·曹刿论战))中“夫”是发语词,无实义,翻译时即删去,译成“打仗,靠的是勇气。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如“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不能译成“什么简陋的有?”,而应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 “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弗之怠”(宋濂《送东阳马升序》),把“弗”换成“不敢”?。
在学生知晓了方法后,可采取多种有趣的方法让学生练习翻译。
如“抽签翻译”,即教师先将需翻译的语句若干写在纸条上,让学生抽签来翻译;“男女对译”,即男生或女生选一句让对方翻译;“小组互译”,分小组分语段进行互相翻译;还可以进行“笑话错译”,如在学习蒲松龄《狼》一课时,教师故意将“其一犬坐于前”翻译成“其中的一条狗蹲坐在前面”,学生会疑惑进而大笑,从而理解这里的“犬”活用为“像狗一样”之意。
同样,“妇抚儿乳,儿含乳啼”?(林嗣怀《口技》)一句,教师故意错译为“那妇人抚摸着儿子的乳头,儿子含着乳头还是啼哭”,学生们亦会忍俊不禁,自然会理解前一个“乳”为喂奶之意。
从而理解了文言词语的活用现象。
三、直视预习,打下基础
预习是学生初步获取信息、发现疑难问题、明确学习方向的有效手段。
因此,预习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在预习时,老师尽可能给学生一些提示,让学生明确应在预习中朝什么方向思考、重点注意些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发现疑难问题后解决的渠道(查资料、同学之间讨论、问老师等),从而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明确预习目的,从预习中增长知识,知道在课堂上重点注意些什么,让他们带着目的与疑问进入课堂。
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积极、有目的地进行。
四、相信学生,互疑探究
教师要不露声色地作好这个环节的组织者、旁观者、引导者、评价者、合作者。
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
在预习阶段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在课堂上提出,师生共同探讨、明晰。
对学生的讨论、发言尽量给予肯定,让课堂活跃起来、民主起来。
在教师的引导、组织下,松而不散、活而不乱。
教师切忌在课堂上包办代替、作逐字逐句的串讲,而只是在一些关键、重点的地方疏通,把一些重点实词、虚词、句式给学生纠正、明确,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自己的特点、方法,在教学中要善于探索、总结。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的一切”这是我们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在新课标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研究性学习,发展学生的能力,训练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探索出一些适合学生的、又能体现新课标精神的文言文教学方法、理念,从而为教好文言文打好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