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高校通专融合现状及对策建议
高校校企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
高校校企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校企合作是指高校与企业之间开展的合作与交流活动,旨在促进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不断进步,高校校企合作已成为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高校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不少高校与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和技术转移等活动,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果。
与此高校校企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合作主体单一、合作层次不够深入、合作成果转化率低等。
面对这些问题,高校和企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探讨解决之道,促进高校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和发展。
通过合作创新、加强合作机制建设、提升合作效益,实现高校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推动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助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字数要求200】1.2 问题意义高校校企合作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其意义重大。
高校校企合作有助于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校也能从企业的实际需求中获得指导,开展与市场对接的科研项目,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高校校企合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和就业。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能够建立更广泛的人脉关系,获得实习和工作机会,增加就业竞争力。
高校校企合作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解决高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升教育质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高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当前,高校校企合作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校企合作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合作的形式多样,包括实习实训基地、科研合作、人才培养计划等,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涵盖了工程、医学、经济、文化等各个行业。
高校通识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37OCCUPATION2017 09改革创新R EFORMATION编辑 董 航高校通识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文/周功兵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校通识选修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采取优化教学内容、采取案例教学、加强学生学习自主性等改进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通识选修课开拓学生视野的功能。
关键词:通识选修课 问题 改进措施课 题:本文系重庆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18)研究成果。
通识选修课作为高等院校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目前高等院校的通识选修课有人文艺术和自然科学两大类,通常要求学生跨院系、跨专业选课,从而可以加强不同学科及专业间的知识交叉融合,扩展学生的知识广度、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
一、通识选修课存在的问题1.教材选择太专业化通识选修课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层次和基础不同,因此要求教师选择合适的教材。
以笔者开设的《化妆品化学与健康》为例。
开课之初,笔者基本采用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化妆品——原料类型×配方组成×制备工艺》一书为教材,某些章节涉及非常专业的化学知识,如化妆品原料乳酸钠、2-吡咯烷酮-5-羧酸钠、透明质酸钠、尿囊素、葡萄糖衍生物、聚丙烯酸盐等,这些化学物质对于非化学专业学生太过于专业,学生很难弄清楚物质的结构与功能。
2.教学方法单一目前通识选修课基本以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方法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缺乏有效的交流,学生上课时“只带了两只耳朵”,只是被动地听,缺乏上课热情、没有主动思考,主观能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导致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
3.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学生对通识选修课的重视程度远弱于专业必修课,学生选课的目的可能只是为了获得学分,而不是获取知识。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差,没有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上课时玩手机、打瞌睡、看其他专业书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高校校企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
高校校企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校企合作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企业合作,高校可以将课堂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高校也可以借助企业资源支持科研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当前高校校企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积极应对和解决。
一、现状问题1.合作层次不够深入目前,许多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往往停留在表面层次,合作内容大多是双方简单的技术交流或学生实习实训,缺乏深度的产学研结合。
这种浅层次的合作模式无法真正发挥高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不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2.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由于高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信息传递不畅,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往往不符合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无法很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科技进步。
3.双方利益机制不完善在合作过程中,高校和企业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双方合作意愿不足。
企业可能因为没有得到合作中应有的回报而对合作失去兴趣,高校也可能因为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而对合作感到失望。
4.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当前,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往往是一次性的活动或项目,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
这种非连续性的合作模式无法形成合力,难以促进双方的深度合作和资源共享。
二、对策建议1.建立深度合作机制高校与企业应当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充分挖掘双方合作的潜力和空间,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双方可以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加强需求对接,优化人才培养高校应当加强与企业的需求对接,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市场的就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教育。
企业也应当积极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并支持高校开展实践教学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
3.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高校与企业应当建立起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双方在合作中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激发双方合作的积极性。
高校校企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
高校校企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高校校企合作是指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深入合作开展学生实习、课题研究、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活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高校校企合作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信息不对称问题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高校校企合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方面,高校难以了解企业的需求,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需求在迅速变化,高校不能及时了解到这些信息;企业也难以了解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和科研能力。
双方很难在合作中达到需求的有效匹配。
对策:高校应该积极主动了解企业的需求,通过定期的座谈会、派出教师参观企业等方式,与企业保持良好的沟通。
高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合作交流平台,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方便双方获取信息。
企业也应该加强对高校的了解,可以参加高校举办的职业培训和研讨会等。
二、合作项目不够有效高校校企合作中存在一些项目合作不够有效的问题。
一些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但是由于缺乏双方的有效沟通和合作,项目的研究目标和方向不明确,研究成果不够实际应用;还有一些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项目,但是由于实习环境和指导不到位,学生不能真正学到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对策:在项目合作初期,高校和企业应该共同商讨并明确项目的目标和方向,制定详细的合作计划和时间表,并通过定期的项目评估来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
在实习项目中,高校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指导,安排专业教师或企业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真正学到相关知识和实践经验。
三、人才培养不匹配高校校企合作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高校的教育模式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存在一定的不匹配。
高校过于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企业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要求并不高。
应用型本科高校通专融合的路径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通专融合的路径研究作者:柏蓉,巴志新来源:《高教学刊》2021年第30期摘要:针对目前通识教育实践过程的难点,文章提出了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到教学运行过程中,使得“高校-教师-学生”形成统一联动的有机整体。
“高校-教师”“高校-学生”“学生-老师”能够平等交流,激发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共长的教学新模式。
除此之外,文章还以“理实结合”的创新创业系列课程为第一课堂打好创新创业理论基础,“国-省-校-院”四级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学科竞赛等“实践创新”第二课堂为抓手培育、孵化创新创业成果,产教融合为平台促使创新创业成果实践化、实际化,构建新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教育体系。
在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学习、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养成过程中,不断推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有机结合,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效融合,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行为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关键词:通专融合;主体间性理论;创新创业教育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30-0046-04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in the practice of general educ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theory to the teaching process, so that "university-teacher-student" can form a unified organic whole. "University-teacher" "university-student" and "student-teacher" can communicate equally, stimulate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form a new teaching mod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mmon growth. In addition,this paper also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serie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as the first classroom to lay a goo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ith the second classroom of "practice and innovation"such as"national-provincial-university-college" four leve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project and discipline competi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cultivate and incuba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chievements, and promote the practice and practica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achievements through the platform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to build a new innovation education system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In the process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knowledge learn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inking cultiv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cultivation, we should constantly promot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natural science,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promote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gene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talents wit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nsciousnes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ink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behavior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ersonality.Keywords: integra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tersubjectivity theor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伴随着全球信息化快速发展,中外思想文化相互交融,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
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教学中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华南地区某高校为例
一
直延用下 去, 也有教师甚至将专业课 的教案拿来直接用上, 。 完全没有考虑 到通选课 是面 向全校不 同专业 、 同年级不 同 不 水平 的学生 , 这就违 背了因材施教 的原则 。也有 的老师认为 通选 课只是满足 学生 的学分需求 ,不会对学生作严 格的要 求 。认识 的偏差也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不高 。 3 .学生到 课率不高,存在应 付心态 在教务部 门组织 的摸底听课活动上 , 发现一个 比较严重 的 问题:通选课的学生到课率普遍偏低 , 大部分是只有 5 % 0 左右 ,而在听课人员随堂发放的调查问卷 上显示 ,在 “ 的 你 通选 课 出勤率 ”一栏 ,“ 每次都上 ”的人屈指可数。在 “ 你 选 该通选 课的原因在于 ( 多选 ) ”一项, “ 完成 学分”占主 导。由此可见学生在对待通选课的态度上不够重视,认为能 拿 到学分即可 。上课期 间,老师并非每次都会点名,这就给 些 学生缺课 找到 了机会,还有因为各种 社会活动缺席的 。 到 了考试 的时候 ,大部分老师都会 给予一定的指 导意见 , 很 多 同学心存侥幸与应付 心态 ,认 为简单准备就 能轻松通过。 宽松管理 以及过 多的社会活动都 是学 生到课率不高 的诱因。 4 .课酬偏低,教师积极性不高 目前 该校对上 课教 师的课酬发放标准是 “ 学生数 × w= 时数 ×标准 ×系数 ( :标准 是 01 注 .6元/( 学 时) 生・ ,系数: 各类课程按 1取 ) ,全校 性通选课课程给予适 当补贴 ,在原 来的基础上增发 1%。以一个 2 0人班级为例 , 0 0 那么老师一 晚 3节课 的课酬是 2 0 ×01 ×1 (+ 0 0 ×3 .6 × 1 1%)= 0 . 。 15 6元 很多教师 认为如 此偏低 的课 酬与实 际所 付出 的劳动不 成比
浅谈应用型本科高校通专融合
应用型本科高校通专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通专融合是指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主体,通过与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技工院校等专业性较强的教育机构合作,将相关专业教育资源融合,共同培养既具有应用能力又具有专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方式。
传统意义上,高等教育主要注重学科知识和学术研究,而职业教育则主要注重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技能的需求与日俱增,高校要想更好地服务社会、涵养创新创业人才,便需要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
应用型本科高校通专融合的模式能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与服务,培养具有一定优势的应用型人才。
该模式的成功关键在于“通融合”二个关键词上:一是“通”,指的是交流和互通。
通过与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技工院校等专业性较强的教育机构的交流和互通,可以使应用型本科高校更好地了解岗位需求、劳动力市场变化和职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从而能够及时调整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以更好地响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另外,高校还可以借鉴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方式和就业服务经验,提高应用能力的培养质量。
二是“融合”,指的是知识和技能的融合。
通过将高等教育的学科知识与职业教育的实践技能相融合,可以培养出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同时,还可以扩大教育资源,拥有更丰富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平台。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通专融合的模式中,建立一流的教育教学体系是关键所在。
首先,要强化与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技工院校等教育机构的合作,加强师资培训和课程研发,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要加强课程体系建设,通过留学生交流、学术会议、实践教学等方式,使学生学到更多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更好地提升其综合能力。
最后,要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和就业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应用型本科高校通专融合的模式正在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
在高校和社会共同的努力下,这种模式将会不断完善和发展,培养更多更强的应用型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论我国高校通专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
论我国高校通专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
对于我国高校而言,两者的融合有其必要性,但在我国高校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之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及背后的原因。
减少和消除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实现“共赢”的局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以满足现代社会对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高校;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融合【Abstract】Gener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re two important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for our national university, the fusion of the two has its necessity, but in our colleges, the fusion between gener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and the reasons behind it. Try to reduce and eliminate th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between the gener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achieve "win-win" situation will improve the students' scientific spirit and humanistic spirit, finally it will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societyfor high-quality comprehensive talents.【Key Words】 University;General education;Professional education;Fusion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实行学术人才与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分析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分析【摘要】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对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在教育质量提升方向和国际比较研究方面给出具体建议和措施,旨在推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并与国际接轨。
通过总结回顾现状和展望未来发展,本文旨在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进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现状、问题、趋势分析、教育质量、国际比较、总结、展望、建议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历史悠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高等工程教育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现状备受关注,各界对其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
本文旨在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在于深入了解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如何提升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研究,可以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促进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升,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工程人才,推动我国工程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
通过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未来发展的路径和方向,帮助各高校及相关部门更清晰地了解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发展策略,促进高等工程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1.3 研究意义高等工程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水平。
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现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目前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和优化。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通信工程专业评估研究
物联网技术 2022年 / 第1期1280 引 言当前,多种新的产业形态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使得全球工业不断发展,严重地冲击了传统的工业形态,迫使其进行转型升级,而产业形态的转型则要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符合时代的变革。
为培养符合新产业需求的人才,2017年教育部高教司发布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教高司函[2017]6号),明确了新工科建设的主要内容、组织方式及时间安排。
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大批高校结合自身特点纷纷发布了新工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例如“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等。
新工科战略全面启动,新工科教育改革发展迅速[1-3]。
通信工程作为信息通信技术(ICT )领域中重要的专业之一,对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贡献巨大,同时也带来更多、更广泛的社会需求。
高等院校通信工程专业评估主要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内容,以评促教,评教结合,可有力推动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树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对打造特色专业、服务和支撑我国新产业形态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4]。
以安徽省高等本科院校通信工程专业评估为例,现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专业评估体系,共由两级指标和特色项目构成,其中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24项。
为确保该评估体系的实施,还构建了安徽省本科专业评估及认证系统平台,以数据定量分析为主、专家定性分析为辅的方式实施专业评估。
但地方本科高校传统通信工程专业评估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专业设置和升级改造滞后于新经济的发展、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及内涵不契合于新工科内涵要求等,而新技术、新产业的快速发展则迫切要求通信工程专业深化工程教育教学改革,以满足新工科建设需求。
因此,建立地方本科高校新工科通信工程专业评估方案及实施机制,将有利于工程教育改革,有利于培养符合新产业需求的工程科技人才,为新工科专业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质量保障。
1 传统地方本科高校通信工程专业评估现状长期以来,地方本科高校通信工程专业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专业设置更新速度落后于新产业的发展。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如何相互促进基于课程层面的扎根理论研究
总之,通过课程层面的深入探讨与实践,我们可以逐步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 育的相互促进,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在未来,我们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趋势,不断优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方式,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一位年轻的学生,本来对历史充满热情,却在大学中被要求只能选择历史专业 或者放弃历史。这个例子让我们思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否可以更好地整 合,以便学生能够在追求自己兴趣的也获得必要的专业技能。
总的来说,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对于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 义。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还有助于培养 出更多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跨学科思维方式的高端人才。在未来的研究中,我 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并不断完善这 种教育模式,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二、台湾通识教育的案例考察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首先,台湾高校普遍注 重通识教育,将其纳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并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台湾 高校在通识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完善的教育体系。最后,台湾 高校在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加丰富 和灵活的方式。
此外,针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高校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实现两种 教育模式的有机融合。例如,可以开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应注重培养教师的通识教育意识和专业素养,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平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此外,高校还 可以邀请校外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讲座或学术报告,以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
理工科高校通识选修课程管理研究
理工科高校通识选修课程管理研究作者:吕丹丹皋春潘晓璐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摘要:通识选修课是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高校通识选修课的开设现状,分析目前通识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并就提高课程质量、规范课程管理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通识选修课;课程管理;建议一、引言通识类教育选修课程(简称“通识选修课”)是主修和辅修专业教育课程之外服务于学生的智能、情感和社会化等方面发展的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信息技术应用、外语、多元文化等。
通识选修课是高校实施通识教育,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通识选修课源起于90年代中后期,最初是在少数几个高等院校中开设的人文素质讲座,如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开设通识选修课的高校越来越多,不仅在综合性大学中开设,而且在理工类、农林类、医学类等学科偏向显著的高校中如雨后春笋般开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设通识选修课程的高校有上千所,有的高校开设通识选修课程数量多达上百门。
二、通识选修课的课程特征通识选修课作为现代大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专业必修课和公共必修课相比,通识选修课具有自己的一些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课程目标通识选修课侧重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之外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有效表达与公众演讲的能力、国际视野与跨文化社交的能力、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的能力、项目管理与创新创业的能力、领导才能与企业家精神等。
(二)开课形式通识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一般按照课程组分为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公共艺术类、创新创业类等,每一类下包括若干课程资源。
高校为鼓励本校教师积极开课,通常不会采取强制性的开课形式,有老师申报开课并且有一定数量的学生选课,则可开课。
若无老师申报开课或选课学生人数不足,则会停开。
通识选修课的选修也是自由的、敞开式的,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点和培养计划选课,只在学分数和选修门类上设置要求。
浅谈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加强通识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等学校对通识教育普遍认识不足,存在对通识教育目标不够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队伍质量不高等问题。
为此,对当前高校通识教育中存在问题进行调研、分析,探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实践模式。
【关键词】通识教育;实践;探讨【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28-011通识教育的概念通识教育是来自普通本科教育领域中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一个概念。
从内涵上来说,通识教育着眼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之外的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重点强调知识结构的均衡发展以及个人素养的全面提升,以避免知识结构单一以及人格缺陷带来的偏狭、片面和扭曲。
就其外延来说,通识教育包括除了专业教育之外的所有教育形式。
它重在于“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是多样化的选择。
学生们通过这种多样化的选择,自身素质得到了提升和发展,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
我们经常说某某人是“大学问家、大思想家”,那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结果。
通识教育就是要开发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它所要“孕育”出真正的“人”。
2通识教育现况及存在的问题2.1通识教育现状:目前通识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必将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趋势。
为了了解当前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提高高校通识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对我校400名学生进行了通识教育现状问卷调研。
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89份。
(1)通识教育理念的认知情况:知道通识教育的学生占18%,不知道通识教育的学生占44.6%,简略了解过的学生占10.6%,愿意接受通识教育的学生占25%,无所谓的学生占2%;(2)通识课程意义认知情况:通识教育课程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认为扩大了知识面,了解更多领域的知识的学生占37.7%,认为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陶冶人文精神的学生占36%,认为提高了跨学科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占10.5%,认为培养了更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学生占12%,认为很难说有什么影响,感觉课程没多大意义的学生占3.8%;(3)通识教育课程设计认知情况:认为课程开展要往现代社会所缺欠的人文素养和毕业就业方面拓展的学生占24.5%,认为要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学生占20.9%,认为要扩大宣传,引进优秀师资,组织学生小组,尽量给学生更多自由与引导,鼓励思想自由的学生占20.7%,4认为通识教育课程对你的人文底蕴的提升所起的作用较大的学生占25.5%,认为通识教育应具有古典风格的学生占8.4%;(4)通识教育开展情况:对现行的通识教育课程非常满意的学生占42%;比较满意的学生占49.2%,不太满意的学生占37%,不满意的学生占5.8%,完全不满意的学生占3.7%;调查情况说明学校通识教育开展缺乏重视未起到实际作用。
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现状、困境及创新路径
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现状、困境及创新路径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是指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界之间的合作关系,旨在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等方式,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就业市场。
在当前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日益凸显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在实践中,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需要通过创新路径来实现更好的发展。
一、现状分析1.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与企业合作模式单一。
大多数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主要是通过实习实训来实现,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难以实现深度融合。
(2)师资力量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较弱,缺乏产业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熟练度,影响了产教融合的质量。
(3)学生实习需求与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
一些高职院校在实习安排上存在着过度依赖企业意愿的情况,导致学生实习与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2.产教融合的现实意义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以下几个现实意义:(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需求,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2)促进高校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产教融合可以促进高校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产教融合有助于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产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与创新。
二、困境分析1.政策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很多高校在实践中面临政策限制。
2.企业参与度不高。
一些企业对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不够积极,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
3.高校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
部分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导致产教融合实践效果不佳。
三、创新路径探讨1.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
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是产教融合的关键,可以促进双方深度合作。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入行业专家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可以提升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质量。
普通理工科高校中文专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普通理工科高校中文专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作者:李立来源:《语文学刊》 2013年第9期李立(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摘要]当前全国普通理工科高校中文专业学生培养存在着师资力量、专业定位、学生学习自主性与自信心等方面的诸多瓶颈和问题,制定富有针对性的方案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完善理工科高校学科建制,促进全国普通理工科高校的中文专业发展与相关人才培养,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师资力量;专业定位;学习自主性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3)09-0110-02众所周知,理工科高校是我国高校队伍的主力军,是培养国家高精尖科技人才的主要阵地,然而,由于此类高校长期沿袭着片面追求专业发展纯度和精度的“苏联模式”,这种学科建制的狭隘观念已经导致人才培养与学校发展的诸多瓶颈与问题,有学者甚至尖锐指出:建国以来至上世纪末,理工科高校发展日趋极端,“大学成了人力工厂,成了职业培训所。
”[1]也正是在此严峻背景下,在理工科高校设立中文学科,探索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相关人才培养的规律,由此改善理工科高校的学科建设体系,在当下有着突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目前国内普通理工院校中文专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学科发展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对于普通理工科高校而言,告别苏联式专科学院模式,重视人文学科专业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和趋势。
尤其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高校扩招、改名风潮始,国内各类高校学科专业建设迅猛发展,众多理工科高校相继设立中文专业,由此踏上理工科高校中文学科由无到有、由有到优的发展征程,应该说,在诸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一流理工科高校里,中文学科的发展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遗憾的是,当下处于二线的大多数普通理工科高校的中文专业建设,则面临着较为尴尬的学科发展局面:由于理工科学校人文环境的相对缺失,因而难以招录到优质文科生源,在普通理工科学校中,与同校理工科学生相比,中文学科学生的整体专业素质反而相对滞后,中文学科学生对文学语言的热情反而相对低落,这就造成了国内普通理工科高校学科建设中“中文不文”的独特现象。
高校专创融合总结
高校专创融合总结
高校专创融合是指将高校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与实践应用相融合,通过合作创新和资源整合,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高校专创融合中,高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扮演着科研领域的领头羊和技术创新的推动者的角色。
高校专创融合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
高校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科研基础设施,能够进行前沿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通过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结合,高校可以培养出一批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
在高校专创融合中,高校与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进行产学研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和服务,推动科技创新的应用和推广。
同时,高校还可以与政府有机结合,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发和实施,推动科技创新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
高校专创融合的实施还需要政策和机制的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政策,提供相应的资金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高校和企业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
同时,高校也需要建立相关的机制和制度,强化科研成果的评价和转化机制,提高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的效率和质量。
总的来说,高校专创融合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高校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与实践应用的融合,可以提供更多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
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高校专创融合也可以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高校理工科专业课课程思政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天津市19所高校调查数据的分析
[收稿时间]2023-01-18[基金项目]2023年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计划项目(B231005531、A231005509);教育部信号与系统课程虚拟教研室2023年南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NKJG2023046、NKJG2023049);2022年南开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NKJG2022051);2022年天津市教育工作重点调研课题(JYDY-20221003);2021年天津市教育工作重点调研课题(JYDY-20211002);2020年天津市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B201005508)。
[作者简介]刘会刚(1980—),男,河南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IC 设计、超灵敏传感等。
通信作者:孙桂玲(1964—),女,天津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信号与信息处理、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检测与智能控制系统。
2023年8University Education[摘要]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之一。
文章对天津市19所高校在校理工科大学生和专业教师在专业课课程思政方面开展问卷调查,对收回的1947份电子问卷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全面统计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理工科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的比例较低,95.96%的大学生认为参与课程思政的相关讨论对自身思政素质的提升有帮助,43.19%的专业课教师仍未开展专业课课程思政,理工科课堂教学与“形势与政策”结合不够紧密,以及理工科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存在多方面的困难与问题。
文章从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培训制度及“互联网+”交流平台、鼓励与思政理论教师合作教学教研、加强建设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及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利用好“形势与政策”资源和构建理工科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共同体六个方面给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理工科专业课;课程思政;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3)15-0084-04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之一,而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1]。
高校校园交通的现状与对策
高校校园交通的现状与对策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市机动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状况不容乐观。
在此大背景下,高校校园的交通问题也在日益凸显。
因此,针对高校校园道路交通现状及成因,提出针对性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创造良好校园交通环境,已成为当前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高校;交通;现状;对策措施高校校园是缩小尺度的“城市”,虽然区别于城市巨大系统的复杂性,但在机动化背景下,校园交通问题日趋复杂和严重。
1、校园规模巨型化与区位近郊化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纷纷扩建原有校区,拓展新校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扩招需求。
但校园规模巨型化导致校园设施物理距离的延伸,鼓励了各类交通代步工具的出现。
新建校区占地辽阔、道路宽直,交通组织管理的不配套使得校园内车速过快,威胁行人安全。
2、校园交通活动的阵发性校园活动主体高校师生的日常出行模式与城市交通有着显著差异,平时的上下课造成了校园交通活动的阵发性,寒暑假的离校返校造成了校园交通活动的潮汐性。
因此在特定的时间内疏散密集的、相互混杂的人流、车流,无疑给校园内部交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同时开放型大学面临着诸多临时性的活动,大量外来交通和学校内部交通同时发生,对其进行有效组织也是校园交通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
3、校园师生生活方式的转变互联网时代下催生的O2O模式与共享经济极大地影响了校园师生的生活方式,外卖的兴起使电瓶车在校园交通中日渐活跃,而共享单车在便利学生上下课的同时不仅进一步加剧校园内车流量,而且其随意停放,给校园安全留下极大隐患。
因此对校园交通安全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并提出有效合理的管理办法和制度,才能保证校园内师生的安全,创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一、我国高校校园道路交通现状及成因随着校园开放和后勤社会化各项工作的展开,各类车辆及人员大量涌入校园,高校校园内车流量及人员每年都呈上升递增态势。
给校园交通安全带来巨大压力。
1、交通安全隐患问题突出(1)校园道路交通规划上的不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工科高校通专融合现状及对策建议
理工科高校通专融合现状及对策建议
我国理工科高校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实践探索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通识教育成果的获取和效果的发挥。
例如,仍保持专业教育至上的理念,缺乏通识教育专职管理机构,未建立起科学的通识课程体系。
为此,教育改革迫在眉睫,针对上述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建立通识教育专门机构,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融合理工科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现行的专业教育体系创立于建国初期。
这种教育模式在百废待兴的现代化初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以现实功利性为思想根基,以社会行业需求为导向,直接授以学生各种专门知识和技能,为国家培养了各种专业人才,为国家的复兴、社会的重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随着现代化向纵深发展,国家发展由“量”的扩张向“质”的积累转变,单纯专业教育的弊端越来越凸显,因此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旨在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教育,使其在各方面协同并进、全面发展,其目的在于消除专业教育所造成的视野狭窄、思维单一、人格偏狭等弊病。
但是,在现代化的全球发展与深度掘进的形势之下,专业教育又不可
废除,因此最切合实际的思路是,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适度有效的融合。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纷纷都在进行通专融合的试验,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成效甚微,下面试对之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一、现状分析
(一)教育理念的偏误。
这是制约我国理工科高校通专融合改革的关键。
由于理工科高校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所以在教育理念上,始终抱着专业教育至上的思想,没有真正认识到通识教育对学生长远发展、对学校品质提升的长远功效。
这是当代功利化思潮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
对学校来说,其目标仅仅在于四年之后的学生初次就业率,因为该指标直接关系到学校下年的招生指标、经济效益和行业成绩。
对教师来说,缺乏学校层面在通识教育方面的激励和奖掖,反而受到专业教育才能出成绩、评职称、获实利思想的引导,因而助长了专业教育一枝独秀的局限。
对学生来说,缺乏正确的引导,其目光也仅仅着眼于毕业时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缺乏长远规划和远大理想。
因此,在上述几方面的合力下,具有“短平快”特点的专业教育自然会压过“缓释型”的通识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流。
(二)专职管理机构的缺失。
实施通识教育需要设置一个独立的机构如通识教育管理委员会、通识教育中心,专职管理相关事务,协调各学院、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
而我
国理工科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的时候,基本都没有这样一个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而是由学校教务处负责。
教务处本就是为专业教育设置的管理机构,因此在作用发挥上自然针对各专业学院,以对专业教育的管理、服务为主,而视通识教育为附加物,没有赋予通识教育应有的地位。
这种现象在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也曾出现过,由于没有专职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学生需要到各学院去选修专业以外的课程,在科系本位主义的影响下,学院普遍重视专业教育轻视通识教育,使得通识教育效果不佳,最终引发了机构改革。
(三)课程体系不完善。
在通识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缺乏一个设计合理、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这是导致通识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的直接原因。
首先,大部分理工科高校都是把通识教育作为全校性选修课开设,没有对课程修读做出如专业课一样严格的规定。
并且在课程分布上不合理,有些院校的外语课、政治课、计算机课等占据了大部分比重,而人文、艺术、思想类课程被挤压得所剩无几。
其次,在各院系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时候,或着眼于知识性的教学,或为职业训练做准备,真正体现通识教育精神的对学生心智的培养、精神的历练方面的教育则付之厥如。
再次,各院系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多带有随意性,一般是根据自己对通识教育的理解或本院系的情况而开设,没有注意到通识教育课程的跨学科性、综合性特点,造成了通识教育课程杂乱、目标紊
乱的状况。
二、对策建议
(一)厘清教育定位。
教育理念是影响教育实施与成败的关键。
改革理工科高校教育现状,首先是厘清高等教育的思想,摆正通识教育的地位,强化通识教育的意识,要从历史和未来两方面来看待通识教育,而不能仅仅注目于当下。
从中西教育史来看,古典的教育可说是整全的教育,都不强调专门知识的学习。
西方自古希腊时代就开创了自由教育的传统,目的在于使人自由而充分地发展自己的理性、智慧,成为一个健全的公民。
我国古代实行的是礼乐射御书数的教育,旨在培养子孙后代成为儒家理想中的文质彬彬的君子。
因此,今天讲通识教育,也带有对古典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意义。
以未来性的眼光来看,学科边界的模糊、行业的交叉、新领域的诞生,越来越呼唤具有综合素质的通才,而不是只通一技的专才。
因此,通识教育的实施也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所以,理工科高校应当自觉地把通识教育作为改革的一种路径,不断进行研讨和试验。
(二)设置通识教育管理机构。
纵观成功的通识教育实践,无不把专门的管理机构作为组织性的保障。
例如香港中文大学设立了通识教育部,统筹全校40多个学系开设的200多门通识教育课程,统一规划、组织通识教育活动,如读书会、下午茶话会、讲座等,学校也为通识教育部提供了充沛
的资源。
而我国理工科高校基本上都是把通识教育管理、组织划归到学校教务处的职能下。
由于教务处事务繁杂,难以对通识教育进行合理有效地筹划和管理,加上专业教育思维的限制,教务处往往模仿专业教育的思路来推行通识教育,如注重通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人格的培养、精神的冶炼。
因此通识教育改革急切呼唤专门管理机构的成立。
设立通识教育管理机构,使之成为凌驾于各学院之上的一个校级二级管理机构,负责全校通识教育的制度制定、教学实施与监督、反馈与评价,统一安排通识教育计划、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师选聘、教学监督,协调通识教育与专业的关系,加强对学生选课、修习的指导,真正把通识教育作为与专业教育并驾齐驱的一门学科来开展。
(三)建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由通识教育管理机构筹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无疑是确保通识教育取得实效的制度性保障。
根据理工课高校的特点,可把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分为几大部类:人文基础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其中自然科学类又细化为科学基础类与专业特色类。
前两类保证了对于一般大学生的要求,自然科学类又突出了理工类特色,并且专业特色类作为过渡,又衔接了一般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突出了学校特色。
美国马里兰大学开设的“逆流:尼罗河的环境史”这门课程,就充分体现了通识教育精神。
该课程讲述的是五千年多来尼罗河水利进化史,探讨水利工
程、技术、环境与政治几个要素之间的复杂纠合关系,由来自于土木工程、微生物、政治专业的三位教授授课。
该课程以一个点有效地连接起了几门学科,把相关知识进行了融会贯通,充分展现了通识教育跨学科、跨门类的特点,可为我国理工类高校通识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17-218.
[2]香港中文大学大学通识教育部.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概览(2007)[EB/OL].
[3]莫亮金,刘少雪.从通识课程改革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10,(2):48-50.
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2013-2014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理工科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CQGJ13B54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