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中图版
中图版《地理》中考复习纲要
中图版初中地理复习教案中考地理科备考思路:第一轮复习:立足考纲,紧扣教材,不搞题海战术,全面、系统、扎实地按章节作纵向地毯式复习。
复习时特别要注意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重点内容要下狠劲掌握,次要内容重在理解。
("丢卒保车,宁精勿滥")第二轮复习:打破章节界限,突出知识的横向联系,着重作专题复习。
本轮复习可根椐各人实际需求选做一些友校发放练习题。
第一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1.地球形状特点?(p2)地球是一个____稍扁、____略鼓,不很规则的__体。
2.地球平均半径:( ) 地球赤道周长:( ) 地球表面积:( )3.地球仪上与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____。
赤道周长约___千米。
4.____穿过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
___是地球上的最北点。
___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5.同赤道平行的线,叫____。
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____。
经线与纬线都有无数条,经线呈____方向,纬线呈____方向。
6.本初子午线也称______,通过英国伦敦________天文台原址;赤道也称____,是____半球的划分界线。
7.经度如何划分?纬度如何划分?本初子午线以西直至180°经线称____,用字母__表示;本初子午线以东直至180°经线称____,用字母__表示。
赤道以北直至90°纬线称____,用字母__表示;赤道以南直至90°纬线称___,用字母__表示。
8.东西半球如何划分?南北半球如何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____和____组成的经线圈,____往东至____为东半球,____往西至____为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____,____以北为北半球,____以南为南半球。
从东西半球的划分来看,我国位于__半球;从南北半球的划分来看,我国位于__半球。
9.列表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指示方向、长度是否相等、0°线为哪一条、经度和纬度怎样划分、是全圆还是半圆)10.读P19图C的经纬网图,回答问题:(1)c图中,哪些是经线?哪些是纬线?(2)写出点甲、乙、丙点的经纬度。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化而变化。
? 分布特点: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
? 空间分布不平衡: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 改变水资源区域分配不均(空间):调水工程。
? 解决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修建水库。丰水期蓄水,枯水期防水,
保持下游较稳定的流量。
二、中国的土地资源
1.我国土地资源
? 农业类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等。
2.400等降水量线:
? 东南部:种植业区:南方——水田——水稻
北方——旱地——棉花、小麦
? 西北部:草地——畜牧业
? 森林分布: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
三、工业: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矿产资源与工业:
? 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
分布:华北和西北地区(山西、陕西和内蒙古)
作用:工业的“粮食”
? 石油:
分布: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沿海大陆架
作用:工业的重要能源和原料,工业的“血液”
? 类型多样:林地、耕地、草地、沙漠、戈壁等。
? 分布:耕地和林地(东部季风区):草地、戈壁、石山、高寒荒漠(西部内
陆地区)。
? 特点:①总量丰富,但人均林地居世界第六位。)②山地多,平地少。③后备耕地资源缺乏而且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断更新。②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不能更新,也不能再生,越用越少。
2.淡水资源:存在形式:江河、淡水湖泊、积雪、冰川、地下水。主要来自大
气降水
?3.降落在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
成地下径流。
? 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径流量又随降水的变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第一单元考点说明一、地球和地球仪1、知道地球赤道周长和外表积,并能运用这些数据描述地球大小。
2、理解纬线和经线的含义、纬度和经度划分。
3、运用经纬网确定、描述地理位置。
4、知道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并能根据经、纬度判定某地的半球位置。
二、地球的运动5、知道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
6、理解并解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7、运用地图,理解并解释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8、联系生活实际,说明哪些现象与地球自转、公转密切相关。
三、地图9、知道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10、知道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式,学会区分地图上的方向。
11、认识常用图例,能根据图例和注记区别地图上的地理事物。
12、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读各种地形。
13、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14、了解地图的常见类型,能正确选用地图获得有用信息。
经典例题例1 读以下图,答复以下问题。
⑴写出 B、 D 两点的经纬度位置:B ; D 。
⑵ 判断下面两点所在的东西半球:A ; C 。
⑶ B 点属于〔高、中、低纬度〕。
⑷B在A的方向。
⑸ A 、 B、 C、 D四点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评析】此题意在考察学生运用经纬网定位、半球划分、判断方向、五带划分的知识和能力。
第一步正确区分出东西经和南北纬: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可得出B、 D 两点的经纬度。
第二步东西半球的划分界限是20° W和 160°E,可知A在西半球, C 在东半球。
第三步根据低、中、高纬的划分,可知 C 在中纬度。
第四步根据经纬网判别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第四步五带中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北寒带、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⑴ B(0 °、 40°S) D 〔 60° E、20° S〕⑵ A 在西半球, C 在东半球⑶中纬度⑷东北⑸D;A例 2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以下问题。
中图版八上地理复习提纲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运动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地球的自转1.自转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
3.自转周期:一天,约24小时4.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时间差异(地方时)。
二、地球的公转1.公转定义:地球按一定轨道绕太阳运动。
2.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3.公转周期:1年4.公转的地理意义(1)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重点图:P6E图的二分二至日)节气日期直射纬线春分日3月21日前后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秋分日9月23日前后赤道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2)四季变化: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3)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直射北半球时:昼长夜短;直射南半球时:昼短夜长;直射赤道时:昼夜平分。
(4)影子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夏季最大(影子最短),冬季最长(影子最长)。
第二节海陆分布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1.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29%(概括地说:三分陆地七海洋)2.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北极中心为北冰洋,南极中心为南极洲。
3.任何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二、七大洲(重点图:P13图G)1.七大洲按面积大小顺序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没有定居居民和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纬度位置最高的是:南极洲。
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欧洲和北美洲;地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是亚洲和大洋洲;南、北回归线都穿过的是非洲。
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是亚洲和北美洲。
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南极洲。
2.分界线(1)亚、欧两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2)亚、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3)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4)亚、非两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5)非、欧两洲分界线: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三、四大洋(重点图:P13图G)1.四大洋(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面积最大、最深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是北冰洋,呈“S”形分布的是大西洋;跨经度最广的是北冰洋,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是印度洋,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大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
(word完整版)中图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地理复习知识点1、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
2、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太平洋西岸)、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面与欧洲相接,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和中亚六个地区。
(识记每个分区里主要国家,书上6页)4、亚洲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亚洲是)。
亚洲地势特征:中间高、四周低。
(世界第二高,南极洲地势最高)。
“屋脊”(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位于亚洲中南部。
5、河流特点:河流众多(亚洲世界大河最多,“巨河之洲”);大都发源于中部高原和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入海,汇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亚洲第一长河(长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湄公河)6、气候特点:(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使得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夏季降水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3)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该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暖热,春秋季短,气候年较差大,降水集中在夏季。
)7、亚洲世界之最(书上4页探索):世界陆地最低点,盐度最大的咸水湖(死海);世界最深,蓄水最大淡水湖(贝加尔湖);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世界雨极(乞拉朋齐)降水来自印度洋。
8、亚洲的人口最多。
世界人口过亿国家有(亚洲6个)中国、印度、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欧洲)俄罗斯;(北美洲)美国、墨西哥;(南美洲)巴西;(非洲)尼日利亚。
9、亚洲人口稠密地区有南亚、东南亚、东亚(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群岛)。
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水陆交通方便、工农业发达。
人烟稀少有自然环境恶劣的原始林区、内陆高原高山沙漠等。
10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地区南亚、西亚(都是白色人种);其余主要是黄色人种。
(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欧洲最低)。
亚洲是三大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发源地,也是印度教、犹太教、道教等发源地。
中图版初一(下)地理复习提纲
第4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第1课时水资源、土地资源与农业一、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一)自然资源1、概念: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
如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水能等。
2、分类:(1)可再生资源,可以持续利用,利用后还能循环再生。
如土地、森林、水、水能和生物等。
(2)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更新,也不能再生,如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
3、与人类的关系: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生产的物质条件和基础,人类对于可再生资源应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促进更新,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寻找新的替代品等。
(二)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1、地球总水量构成:咸水97.5%;淡水2.5%。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我国水资源的特点:⑴水资源短缺⑵时空分布不均。
(3)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六位;若按人均水资源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第110位之后。
3、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途径:(1)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
例如:三峡工程和小浪底水利枢纽。
(2)跨流域调水,用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例如:南水北调工程。
(3)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4、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计划线路:①东线方案:在江苏扬州江都把长江水抽进京杭运河,逐级提升,过黄河后,自北自流,沿途供水,直达山东和天津市。
②中线方案:首先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到华北平原,第二步在三峡巨型水库建成后,利用高峡出平湖,北达北京。
③西线方案:计划提高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的水位,再开凿一些巨大的隧洞,把长江水引入黄河上游,补充西北的水源。
二、土地资源与农业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1)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2)利用类型多种多样,但山地多、平地少。
【2019年整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全册.docx
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的知识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不规则球体的认识过程,最早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
二、地球仪的知识1、地球仪上的点: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北端的交点,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南端的交点。
2、地轴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象的轴。
3、比较纬线、纬度和经线、经度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形状圆(与赤道平行)半圆(连接南北极点)长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经线长度都相等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度数0°—— 90°0°—— 180°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字母北纬 N,南纬 S东经 E,西经 W表示重要0°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长的纬线东经度与西经度划分:0°和 180°的经低纬度: 0°— 30°中纬度: 30°— 60°东半球与西半球划分:20° W、 160°E纬线高纬度: 60°— 90°南北回归线: 23.5 ° N23.5 ° S西半球: 160° E—180°— 20° W 南北极圈: 66.5°N、 66.5 ° S东半球: 20° W —0°— 160° E4、经纬网定位(重点内容)例:90° 60°30°B15°A A 0°0°B C 15°C30°30°60°A(_ 0° _,_ 60° W)B( 30° S , 75° W_)C(_ 30° S_,_ 0°)A(_0° _,_30°W__)B(_ 30° N_,_ 60° E_)C(_ 30° S_,_ 60° E_)甲:50°N、20°E北半球、东半球中(高、中、低)纬度五带中属北温带乙:20°S、170° W南半球、西半球低(高、中、低)纬度五带中属热带三、地球的运动1、比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绕转中心方向周期意义自转地轴自西向东北极上空:逆时针一天昼夜更替和各地的地方时不同南极上空:顺时针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2、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总保持66.5 度,且地轴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中图版地理初一下册考纲知识点word版
中图版地理初一下册考纲知识点word 版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进展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2.工业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3.工业的分类:①重工业:以生产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
②轻工业: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
二.矿产资源与工业1.自然资源:人类直截了当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
要紧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
2.分类:①可再生资源:能够连续利用,利用后还能循环再生、或者不断更新。
比如:阳光、空气、水和生物等。
②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不能更新,也不能再生,越用越少。
比如:天然气、石油、煤炭等。
二.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1.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2.淡水资源的存在形式: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
3..地球上水量的 97.5%为咸水,淡水只占 2.5%,而且 68.7%的淡水以冰川和永久积雪的形式存在。
4.陆地上的淡水资源要紧来自大气降水。
降落在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淌,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水资源的多少,要紧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
径流量又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
一样来说,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丰富;降水少的地区,淡水资源贫乏。
5.中国的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专门少。
三.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1.水资源分布特点:时刻分配不平均、空间分布不平稳①在时刻上,夏秋多,冬春少,降水年际变化大。
<1>阻碍:水旱灾难。
降水过于集中,夏季洪灾,春季旱灾;降水的年际变化大,造成径流年际变化大,连续几年的丰水或连续几年的枯水。
<2>解决措施:修建水库。
比如:三峡水库②在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水资源分布总体出现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阻碍:北方平原宽敞,耕地面积大,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量少,加剧北方缺水的状况。
<2>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及知识梳理(中图版)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一) 地球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
证明地球是圆的历史事件:麦哲伦环球航行。
2地球的大小2 KM:5.1亿万KM;平均半径:6371KM;地球表面积赤道周长:4(二) 地球仪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①指示南北方向;②半圆形;③长度相等2.纬线------与地轴垂直的圆圈①指示东西方向;②形状为半圆;③长度不相等 (最大是:赤道;最小是:极点) 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3.经度 (0 东经E,西经W)分布特点:从左往右看,数字越大为东经线,数字越小为西经线。
O纬线,北纬N,南纬S) (4.纬度起点赤道为0①纬度的分布特点1) 从下往上,数字越大为北纬度,数字越小为南纬度2) 从北极到南极,纬度先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②高、中、低纬的划分OO低纬度-30 0OO中纬度30 -60OO 高纬度60-905.半球的划分①南、北半球: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数轴图示法界线OO为东、西半球W-160 ②东西半球:以E20的分界线(三)地球的运动一、自转(绕地轴)方向:自西向东1. 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北逆南顺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小时周期:一天或242.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3.二、公转(绕太阳)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年 3.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变化△以北半球为例:夏季:最热,阳光直射,阳光直射地球的最O)N(23.5北界线北回归线 ,阳光直射地球的:最冷,阳光斜射厉害冬季O) 南回归线最南界线23.5S(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北半球春季南半球秋季三、五带的划分划分依据:不同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OO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23.5SN-23.5之,终年炎热间,约跨47个纬度)寒带:最冷,终年严寒OO之间,四季分明-66.523.5温带:南北纬 (三) 地图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一、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 1. 方向一般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①②指向标:一般箭头指向北方③经纬网定向比例尺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公式:比例尺①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的关系②)比例尺的大小:1,所以比例尺大小多取决于分母,1因比例尺分子通常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范围的关系2在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3)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3. 图例(符号)和注记(文字、数字)二、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1. 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2. 海拔高度是指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等高线表示的常见地形形态4.)(作为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等高线的弯曲指向低处四周低②盆地:中间低,四周高③:①山顶中间高, :等高线重合 ) ⑤鞍部:两头高,中间低⑥陡崖(悬崖)④山谷:等高线的弯曲指向高处(能发育成河流5. 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崎岖500m ,相对高度大, 海拔大于山地: 外围较陡,内部宽广平坦500m ,一般海拔大于:高原地势低平宽广平坦,平原:海拔小于200m , ,坡度和缓相对高度小丘陵: ,外部为山地和高原盆地: 内部为平原和丘陵中国地理第二部分 ) 疆域和人口(一中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一、 1.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纬度位置(五带中的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2. 滇,桂、粤、台)北回归线穿过南部的3.:云南、广西、广东、台湾(简称:云/4.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太平洋西岸),2; km①陆地面积:960万我国的临海: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5.O多,东西相②东西跨度:62距5000千米;海陆兼备特点:跨经度大,O,南北相约30③南北跨度:6.四至点:千米;5500距 N,133.5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E)①最北端:′E)′N,112°1651②最南端: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3°°13505′E)′③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48°27N,°米以上的雪峰(39公里处一座海拔④最西端:疆帕米尔高原,约在中、塔、吉三国边界交点西南方约255000 )N15′、73°33′E2 KM (世界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万二、疆域:面积960三、行政区域 1.三级行政区域:省、县、乡个省级行政单位: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陕西省、山西省、甘2.34肃省、青海省、山东省、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河北省、江苏省、江西省、福建省、四川省、浙江省、个省)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重庆省、安徽省、海南省、云南省、贵州省、台湾省(23个、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个直辖市)5(4) 个特别行政区(2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冀石家庄河北省苏南京江苏省赣江西省南昌闽福建省福州川、蜀成都四川省浙杭州浙江省粤广州广东省皖合肥安徽省琼海口海南省云、滇昆明云南省贵、黔贵阳贵州省台台北台湾省京北京市北京津天津天津市沪上海市上海渝重庆市重庆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宁银川宁夏回族自治区新新疆维吾尔自治乌鲁木齐藏西藏自治区拉萨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港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澳澳门澳门特别行政区四、人口和民族1.人口方面的突出特点:基数大,增长快2.人口国策: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3.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东多西少)4.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人口最多的少数名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人口最少的少数名族是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二)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一、地形地势特征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高原,盆地;第三级阶梯:平原,丘陵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呈东北—西南走向)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类型种类多样:地形特点2.3.地形分布:二、中国的气候自南向. 冬季气候的分布规律:1北降低o淮河一0-C等温线大致沿秦岭线分布重要温度带2.oC0亚热带:1月份>o0月份<C暖温带:1 降水分布3.大部分集中降水的时间分布:①夏涝于夏季。
不利:春旱降水的空间分布:东部多,西②部少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4. 干湿地区湿润区:降水量>800mm半湿润区: 降水量400mm-800mm半干旱区:400mm-200mm干旱区: <200mm800mm年降水量线大致沿秦岭-淮河分布5. 中国的气候特征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受纬度,海陆位置影响②季风气候显著③雨热同期非季风区季风区三、中国的河流1.主要河流:珠江,长江,黄河,淮河,黑龙江2.长江:头:青藏高原(唐古①源脉,青海省境内)山拉海:东海②入游→③上宜昌→中湖口→游→下游游:水能巨大;中下④上运发达。
称为“黄金游:航水道”3.黄河①源头: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青海省境内)②入海:渤海③上游→河口→中游→旧孟津→下游上游:水能巨大;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下游:“地上河”。
治理黄河关键: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四、水资源的分布——分布不均匀1.时间分布:夏秋→解多,冬春少。
水库决办法:修建由空间分布:2.东内南沿海向西北陆→。
减逐渐少流域解决办法:跨调)调水(南水北五、土地资源的特点:1.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人多地少矛盾突出)2.山地多,平地少3.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且开发难度大(后备耕地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地区)保护土地的基本国策: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三)经济与文化一、农业的分布种植区和牧区的分界: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种植区的土地类型为耕地水田——水稻旱地——小麦分界:秦岭—淮河牧区的土地类型为草地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上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山地上三、工业的地理分布1.煤炭的分布: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山西省最多2.铁矿:主要在辽宁、河北、四川三大省3.石油: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大庆油田为最大的油田)4.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三、交通1.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水路运输——最便宜,公路运输——最方便,铁路运输——运量大,航空——最快2.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交通中心为北京(东部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西部小,与人口的分布基本一致)(四)地理差异一、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地理现象的分界线:冬季河流有无封冻,温度带,干湿区,植被类型,耕作类型,主要粮食作物(七下P94)二、四大地理区域气候东部季风区南方地区(水田——水稻)北方地区(旱地——小麦)西北干旱区地形:青藏高原区特征:青藏地区——高寒;西北地区:干旱(草地);南方地区——水热充足(五)认识区域一、北京1.城市职能: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标志:故宫,颐和园,人民大会堂,外交部,天安门,新华门,国家大剧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等2.经济结构的变化限制化工、钢铁等耗能大、污染大的工业,大力发展电子、汽车等耗能小、污染小的工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手工业,第三产业是服务业)中关村——第一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台湾1.气候特征:湿、热2.河流特征:短、急3.外向型经济突出:进口—加工—出口的模式4.经济和人口分布大部分分布于西部平原上,主要城市有:基隆,台北,高雄等三、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原,河网密布)1.外向型经济发达有利条件:①毗邻港澳②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充足③全国著名侨乡④面临南海(海上交通便利)不足:缺乏能源和矿产2.独具特色的基塘农业3.香港和澳门①都是自由贸易港②香港是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服务业发达③澳门的经济以博彩业和旅游业为主四、黄土高原1.黄土高原的范围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起长城,南至秦岭2.地形特征以及生态问题地形特征:沟壑纵横;生态问题:水土流失,干旱3.黄河中游:河水含沙量大(世界之最)4.黄土高原的治理:搞好水土保持工作5.能源基地(煤炭)乌金三角——山西、陕西和内蒙古五、长江沿岸地带——起连接作用的是长江干流1.从“天府之国”到“鱼米之乡”(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共同的地理条件:暖湿的气候,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东西工业带2.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经济发达的原因:①物产丰富②资源,能源(水能)丰富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劳动力众多⑤信息技术发达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也是世界第三大港口世界地理第二部分(一)海洋和陆地一、海陆的分布特点:三分陆地,七分海洋2271% km,占km;海洋:,占29%3.61 亿陆地:1.49亿陆地主要分布于东半球,北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欧洲、大洋洲七大洲:亚洲(跨经度最大)、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纬度最大)1.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3.重要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亚、非;巴拿马运河——南、北美洲;乌拉尔山脉——亚、欧;白令海峡——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太平洋、北冰洋4.重要的大洲大洋分布①西半球的重要大洲:北美洲、南美洲②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印度洋③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④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⑤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南极洲、北冰洋⑥包围南极洲的大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三、板块构造1.观点:①全球表面由六大板块构成P18②板块处于运动之中2.世界著名山脉、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洋板块挤压亚欧板块.科迪勒拉山系——美洲板块挤压太平洋板块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二)气候气候的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一、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一般地,世界的气温从赤道(低纬度)向两极(高纬度)逐渐降低00S分布等温线接近66.5南半球的0 C0C 0南极洲的气温低于二、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区为多雨区,两极地区为少雨区;中纬度大陆沿海降水多于内陆影响气候的因素: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四、0C)0.6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约下降 1.2.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大于背风坡(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喜马拉雅山脉的迎风坡)世界气候类型五、.1.世界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寒带冰原气候、寒带苔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2.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气候类型3.(三)居民一、世界人口增长及分布特点1.世界的人口增长:增长趋势越来越快2.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发达中国家人口增长慢2.人口的分布①从大洲:亚洲人口最多,南极洲没有人定居②从地区:亚洲的东部沿海、东南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人口分布密集③影响人口分布因素:a.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密集;恶劣,人口稀少极度干旱:撒哈拉地区,塔里木盆地过度潮湿:亚马孙平原严寒:南极洲,欧亚大陆北部高山、高原:青藏高原b.社会经济条件:欧洲南部,北美洲东部(富裕)二、人口问题1.表现:①增长过快②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2.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3.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①人口老龄化②劳动力短缺4.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①住房紧张②失业率增加.③交通拥挤④环境污染⑤犯罪率增高四、主要语言(六大语言)联合国的正式语文:语文、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英语——使用范围最广主要语言主要分布区汉语中国、亚洲东南部一些国家和地区英语英国、北美洲、亚洲南部、大洋洲及非洲部分地区法国及其相邻的国家,非洲西部和中部法语六、三大宗教(均起源于亚洲)1.聚落是人们生活居住的地方2.基本类型:城市和乡村3.城市的出现晚于乡村的出现4.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于美索不达米亚草原5.房屋人口自然景观主要职能高度密集度多密集城市工商类、服务类高多乡村稀疏矮少少以发展农业为主八、人口密度人口密度= 该地的人口数该地的面积九、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人数—死亡人数)÷(人口总数×100%)(四)地区发展差异按经济发展水平可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主要发达国家:美、英、法、德、意、日、澳、新、加半球分布:主要集中北半球大洲:欧洲的发达国家最多,还有北美洲、大洋洲2.发展中国家半球: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五)发展与合作1.国家和地区①目前,全世界共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190多个独立的国家,另外还有一些尚未独立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