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题
[2001年][高考真题][全国卷][语文][答案]
![[2001年][高考真题][全国卷][语文][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790ec15fbfc77da269b19b.png)
语文(全国卷)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璀璨.(càn)憧.(chōng)憬饮鸩.(zhèn)止渴B.凝.(níng)固分泌.(bì)孜.(zī)孜不倦C.蹊.(qī)跷省.(xǐng)悟穷形尽相.(xiàng)D.端倪.(ní)宝藏.(zàng)未雨绸缪.(mó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戳穿力挽狂澜暖昧食不果腹B.震撼融汇贯通喧嚣响彻云霄C.深奥死不瞑目气慨雍容华贵D.凋蔽哗众取宠辍学愤世嫉俗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这位发言人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②尽管这只是一次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庄重演练引导B.郑重演示引导C.庄重演示导致D.郑重演练导致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
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D.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有摆设略嫌单调,建设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B .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
2008-2012年江西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历届五年真题)
![2008-2012年江西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历届五年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a4c509c108a1284ac850431c.png)
目录一.2012年高考江西语文试卷.................................1-7页二.2011年高考江西语文试卷...............................8-17页三.2010年高考江西语文试卷...............................18-24页四.2009年高考江西语文试卷................................25-34页五.2008年高考江西语文试卷................................35-41页六.2012年高考江西语文参考答案.........................42页七.2011年高考江西语文参考答案.........................43页八.2010年高考江西语文参考答案.........................44页九.2009年高考江西语文参考答案.........................45页十.2008年高考江西语文参考答案.........................46页2012年高考江西语文试卷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
第一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共150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谥.(shì)号提.(dī)防花蕊.(ruǐ)歃.(chā)血为盟B.熟稔.(rěn)青荇.(xìng)中.(zhōng)肯锱.(zī)铢必较C.整饬..(chì)优渥.(wò)尺牍.(dú)无色无臭.(xiù)D.监.(jiān)生执拗.(niù)觊.(jì)觎孑.(jiã)然一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家具赝品气概水乳交融B.萎靡帐篷更叠暴殄天物C.国粹输赢蛰伏旁征博引D.惭怍诟病九州呕心沥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01年江西卷语文诚信作文
![01年江西卷语文诚信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6a42a4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c.png)
01年江西卷语文诚信作文Cheating is a problem that exists in many areas of life, including education, relationships, and business.作弊是一个存在于生活的许多领域的问题,包括教育、人际关系和商业。
In the realm of education, cheating in school has become a prevalent issue that educators and parents are constantly trying to address.在教育领域,学校作弊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不断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One perspective is that the pressure to excel in school and achieve high grades leads students to resort to cheating as a way to meet unrealistic expectations.有一种观点是,学校学习的压力和达到高分的要求导致学生诉诸作弊作为达到不现实期望的方式。
Furthermore, the prevalence of cheating in education can have serious consequences on a broader societal level, as it undermines the values of honesty, integrity, and hard work.此外,教育领域中作弊的流行可能对更广泛的社会造成严重后果,因为它破坏了诚实、正直和努力工作的价值观。
The pressure of society, family, and competition forces students to cheat, which in turn diminishes their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learn and grow as individuals.社会、家庭和竞争的压力迫使学生作弊,进而削弱了他们内在的学习和个人成长动机。
2001年高考试题——化学(江西卷)
![2001年高考试题——化学(江西卷)](https://img.taocdn.com/s3/m/9aee2ec2f01dc281e53af0ce.png)
2001年高考试题——化学(江西卷)化学(江西卷)第Ⅰ卷(选择题共72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Ca 40 Cu 64 Ag 108 Ba 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为了减少大气污染,许多城市推广汽车使用清洁燃料。
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CNG),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LPG)。
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份都是A.碳水化合物B.碳氢化合物C.氢气D.醇类2.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B.用明矾净化水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3.下列氢化物在液态时,分子间不存在...氢键的是A.HF B.H2O C.NH3D.CH44.为了保护自氧层,可采用的有效措施是A.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电B.减少含铅废气的排放量C.减少氟氯代烃的排放量D.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5.已知H2(g)+Cl2(g) 2HCl(g),ΔH=-184.6kJ·mol-1,则反应HCl(g) 1H2(g)+21Cl2(g)的ΔH为A.+184.6kJ·mol-1B.-92.3 kJ·mol-1C.-369.2 kJ·mol-1 D.+92.3 kJ·mol-1-6.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Fe3+→Fe2+;MnO4-→Mn2+;Cl2→2Cl-;HNO2→NO。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A.Fe3+B.MNO4-C.Cl2D.HNO27.b g 某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该金属的三价正盐和a g 氢气。
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a b 2B .ab23 C .a b 3 D .b a 38.将NO 3-+Zn+OH -+H 2O →NH 3+Zn(OH)42-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中H 2O 的系数是 A .2B .4C .6D .8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200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分析
![200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9f5caae87101f69f31958d.png)
达连贯、文学常识以及初步鉴赏文
学作品等方面的能力。下面分小题
对命题意图与解题思路进行具体
的分析与说明。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
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璀· 璨(’() ) · 憧(’*+),)憬
饮鸩 ·
-
.*/)
0
止渴
1%
凝 ·
()2),)固
分泌 ·
(34)
· 孜(.5)孜不倦
6% · 蹊(75)跷 · 省(89),)悟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 $ 项,&、
这一后果,所以应该用 “导致”;而 和的心情。可见,句中用这个成语 %、) 三项都有语病。& 项犯了句式
穷形尽· 相(8:(),)
;% 端· 倪()2) 宝· 藏(.(),)
未雨绸· 缪(<=>)
【答案】1
【分析】第 # 题重点考查考生
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
记。能力层级为 & 级。
由于我国方言复杂,各方言区
之间的语音差别很大,各地考生对
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别能力
有所不同,所以前两年的高考语文
试卷中没有考查语音的题目。但这
待重大问题上表现的态度、举动或 语境准确选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
气势,专指正直、豪迈,这里的“概” 级为 ; 级。
指 “气度神情”。而 “慨”指 “愤激”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 ; 项,即选
“感慨”“慷慨”,均与心理活动有 用 “郑重”“演练”“导致”。 !句
关。1 项中有一个错别字:“融汇贯 中,发言人是代表国家对美方军用
! 考考试试指指南南 !"#$%&’%&("( 栏目主持 徐永平
高考语文江西卷基础题与答案(2005-2010年)
![高考语文江西卷基础题与答案(2005-2010年)](https://img.taocdn.com/s3/m/96ce472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7.png)
高考语文江西卷基础题与答案(2005-2010年)2005-2010年高考江西卷语文基础题与答案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悖.(bèi)谬翎.(lín)毛赧.(nǎn)然咬文嚼.(jiāo)字B、脉.(mò)脉提.(dī)防吮.(sǔn)吸摸.(mó)棱两可C、福祉.(zhǐ)重.(zhòng)听怔.(zhèng)怔虚与委蛇.(shé)D、游讲.(suì)破绽.(zhàn)斡.(wò)旋少别更.(gēng)事1.B 。
(A、翎”应该读líng .C怔应该读zhēng D项“讲”字应该读shuì)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不字的一组是A、禅让震撼针砭惩前毖后B、荟萃蕴籍屠戮天花乱坠C、糟塌疲乏寒暄标新立异D、怄气伫立痉孪远见卓识2.A.(B“蕴藉”。
C“糟蹋”D“痉挛”)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王晓华外语能力和公共能力非常强,被学校到国际交流处负责外籍教师的引进和治理工作。
②天气恶劣,这些初到庐山的外国朋友依然游兴盎然。
③有时她偷偷塞一点口香糖、瓜子啥的给小王,小王别想要,又别便当众。
A、委任别管推却B、委派虽然推却C、委任虽然推诿D、委派别管推诿3.B 。
(“委派”是“派人担任职务或完成某项任务”的意思,强调的是派遣;“委任”是“派人担任职务”的意思,强调的是任命。
“虽然”是一具表让步关系的关联词,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是由此产生的相反的结果。
“别管”是一具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表示条件或事情别同而结果别变,它所引导的普通是有疑咨询词的句子或挑选关系的句子。
“推却”是“拒绝,推辞”的意思;“推诿(推委)”是“把责任推给不人”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张之才一见自个儿的爸爸受拉如此大的委屈,忍俊别禁....,拿起菜刀追出门去,要和渔霸算帐。
2001年高考语文试卷
![2001年高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bc5b37473186bceb18e8bb35.png)
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璀璨(càn)憧(chōng)憬饮鸩(zhèn)止渴B凝(níng)固分泌(bì)孜(zī)孜不倦C蹊(qī)跷省(xǐng)悟穷形尽相(xiàng)D端倪(ní)宝藏(zàng)未雨绸缪(mó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戳穿力挽狂澜暧昧食不果腹B震撼融汇贯通喧嚣响彻云霄C深奥死不瞑目气慨雍容华贵D凋蔽哗众取宠辍学愤世嫉俗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这位发言人________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②尽管这是一次________,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________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庄重演练引导B郑重演示引导C庄重演示导致D郑重演练导致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
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D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
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B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
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
C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高考语文江西试题及解析完整版
![高考语文江西试题及解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b89f14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4.png)
高考语文江西试题及解析完整版高考语文江西试题及解析完整版高考语文是对学生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学素养的考核,对于考生来说,语文试题无疑是备考中的重要一环。
江西省的高考语文试卷也是备受关注的,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份高考语文江西试题及解析的完整版。
第一部分:选择题1. 题目:下面哪个成语的意思与“洪荒之力”的意思相近?A. 震撼人心B. 刀光剑影C. 翻云覆雨D. 石破天惊答案:D解析:根据句子的意思可知,“洪荒之力”的意思是力量强大,可以轻易改变、打破常规。
因此,选项D“石破天惊”与其意思最接近。
2. 题目:下面哪个句子的语法结构是正确的?A. 尽管下雨了,但大家都照常出去玩。
B. 他又跑又跳地赶了过来。
C. 她虽然很疲惫,但还是坚持完成了任务。
D. 昨天去了图书馆,借了几本书回来。
答案:C解析:选项C的句子结构正确,虽然句子较长,但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和语法关系明确,符合语法规范。
3. 题目:下面哪一个成语的意思与“一触即发”相近?A. 慢慢来B. 乱七八糟C. 千钧一发D. 平安无事答案:C解析:根据句子的意思可知,“一触即发”的意思是形势非常紧张,一点触动就会爆发。
因此,选项C“千钧一发”与其意思最接近。
第二部分:阅读题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从前的日落,是美丽的。
红红的太阳慢慢沉入西方的大海,顷刻全天候变成漆黑的夜晚。
可是,从前的日落,只有在田野、草地上能够欣赏得到。
城市的楼群,大桥的跨越,使人们对日落接触越来越少,逐渐淡忘了日落的美丽。
文中看似讲述了人们对日落的遗忘,但反之作者想表达出的是日出的美丽。
原因何在呢?也许是日出能看见每一天的开始,是一种对新的一天的期待,是一种朝阳,告诉我们前面的路有多远。
4. 题目:作者在文章中想表达的是什么?A. 人们对日落的遗忘B. 日出的美丽和意义C. 城市景观对日落的影响D. 日出与日落的对比答案:B解析:通过文中的描述可知,作者实际上是想强调日出的美丽和意义,以及它代表每一天的开始和新的希望。
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7df82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6.png)
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语文是一门集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基础性学科,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高规格的考试,自然对语文这门基础学科要进行考察,而且要求也更高。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关于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民心相通”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对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等有着制约作用。
但要做到“民心相通”无疑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问题。
美国学者亨廷顿有“文明的冲突”理论,在西方世界影响巨大。
按这个理论来看,丝路沿线国家国情差别较大,历史文化各异,现实诉求不一,要获得国家间的深度认同与持久合作几乎不可能。
不过,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丝路文明重要遗存敦煌吐鲁番文献就很能说明问题。
通过丝绸之路这条狭长而神奇的丝路走廊,东西方文明进行了长期的对接与交流,敦煌、吐鲁番成了中外文化交汇之地。
据不完全统计,敦煌文献总数近7万号,吐鲁番文献总数约3万号。
其中,汉文写卷占绝大多数,还有不少怯卢文、粟特文、突厥文、于阗文等文字的文献,涉及多个国家多种久已失传的民族古文字。
当时丝路沿线流行的种种宗教信仰,几乎都在敦煌吐鲁番文献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表现了不同宗教的包容共存。
这些文献中,除了汉文、西夏文、蒙古文等佛教典籍,也不乏祆教、摩尼教等源自西亚的丝路沿线地区流行的宗教文献。
特别是一些双语并存的宗教文献,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如元朝时新疆地区虽然渐趋伊斯兰化,但仍有许多回鹘人保持着传统的佛教信仰,像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大量《金藏》本汉文佛经残叶,不少残叶的天头、行间都带有回鹘文批注。
敦煌地处西北边陲,是“华戎所交,一都会也”,造就了独特的人文环境。
敦煌文献中保存有翻译成吐蕃文的《尚书》写卷和《春秋事语》写卷,以及出自唐代翻译大师吐蕃僧人法成的汉、藏文经卷,堪称汉、藏文化交汇融合的难得佳证。
江西历届高考语文试卷真题
![江西历届高考语文试卷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ba44937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1.png)
江西历届高考语文试卷真题
江西历届高考语文试卷一直备受关注,考生们为了更好地备战高考,常常会查阅历年的真题进行复习。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江西历届高
考语文试卷的真题,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考。
2000年江西高考语文试卷
第一节选择题
1. 青年时代是人生的春天,有希望和热情。
何谓青年成就?以下各
项中不适当的是( )
A、有缘无份者
B、一日三省吾身者
C、青年人的三大标志
D、不可知疲倦者
2. 下列作品中,是冯友兰著名散文集的是()
A、《昼夜车师》
B、《夜行船》
C、《雨中小径》
D、《燕草如碧丝》
3. “宋诧佛宇下,本属畅通风。
和亲企谈守,扶乱止暴功。
”该段话
主要谈的是()
A、帝王治世
B、文人治世
C、官治时代
D、道德治世
第二节非选择题
4. 试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是如何看待爱屋及乌这一道理的。
文字
要简练明了。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记叙文:你印象中的老师。
附:以上为2000年江西高考语文试卷部分内容。
通过以上江西历届高考语文试卷的题目,可以看出,江西高考语文
试卷注重考察考生的词汇积累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表达能力。
考生在备战高考语文科目时,除了要熟悉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外,还
要多阅读优秀的文章,积累词汇,提高文学修养,从而更好地应对高考。
希望各位考生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高考梦想。
江西高职高考语文试卷真题
![江西高职高考语文试卷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ac52d33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e.png)
江西高职高考语文试卷真题高职高考语文试题江西省高职高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一、阅读理解(共30分)1.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在电视剧《白鹿原》中,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性格和命运。
他们或许是坚强勇敢的,或许是懦弱可怜的。
但无论他们是怎样的人,最终都会在命运的安排下找到自己的归宿。
1)请问文中提到的电视剧是什么?2)请问电视剧《白鹿原》中有哪些不同性格的人物?2. 阅读下面短文,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生就像一杯茶,不是苦则是涩。
”这句话意味着人生中总会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但只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1)这句话在何种情境下说起?为什么?2)你认为人生应该怎样对待遇到的困难?二、完形填空(共2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选项。
初中时,我对语文一点也不感兴趣,觉得学习文文言文一__1__只累人不上才。
爸调侃地对我说:语是人民的血脉,文字是精神的纽带。
言听之下,我__2__提起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爸爸__3__领我去找点本书来看,”你__4__这本书,《黄帝内经》。
”我只能一声叹息。
走进去,我有种宗教信徒进入了教堂的__5__感。
我第一次真正品味一个古老,且罕有独特。
这种感觉,就好像冰淇淋笠馍都用丝柔。
1. A.顶嘛 B.样子 C.样式 D.样套2. A.激动 B.焦灼 C.悔恨 D.感动3. A.仍 B.仍然 C.尚 D.不断4. A.读常 B.读够 C.读得 D.读尽5. A.畏怯 B.金光 C.虔敬 D.激动三、语法填空(共10分)根据短文内容及所给提示,在空白处填写一个适当的单词,使短文完整、准确。
假如我是一只__1__(鸟),我就能飞到你家,也许,你会认为这绝无可能。
但其实在我的__2__(梦)中,我就是一个飞翔的鸟,自由自在。
四、综合填空(共10分)阅读下面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及首字母提示,在空白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使短文完整。
2001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试题(上)_高考语文_.doc
![2001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试题(上)_高考语文_.doc](https://img.taocdn.com/s3/m/a292e74f02020740be1e9bfa.png)
2001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试题(上)_高考语文_:高中语文作文小学作文北京市:1、美在我们身边北京市东城区:2、噢!原来是这样北京市西城区:3、我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上海市:4、有家真好天津市:5、我的另一片天地河北省:6、发现哈尔滨市:7、①课余生活带给我们的乐趣②启迪大连市:8.其实,我真的挺棒苏州市:9.孩子的世界长沙市:10.我要说声"谢谢你"吉林省:11.我们这些少男少女湖南省怀化市:12.读书真好宁夏自治区:13、①真的有属于我的时间了②朋友江苏省无锡市:14.①生活中的亮点②生活中的一次经历四川省眉山市:15.盼望湖北省鄂州市:16、妈妈的歌湖南省益阳市:17.亲情青海省:18.①友谊②润物细无声安徽省合肥市:19、快乐时刻四川省江油市:20.我的朋友河南省:21.我深深感受到了四川省:22.我渴望江苏省南通市:23、我发现广州市:24.发生在纠纷厦门市:25、,我想对你说陕西省:26、①读我真②听我真③看我真(任选一题)江苏省常州市:27、学会云南省:28.①关注②关爱(任选一题)新疆自治区:29.感受浙江省绍兴市:30.为喝彩山西省:31.有句歌词唱道:"回家的感觉真好!"一提到家,就会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
家是我们人生的起点,也是我们成长的避风港和归宿。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家,小到血亲之家,大到一个集体、一个国家,推而广之,乃至整个世界、整个地球、整个生物群。
我们每个人都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充当着不同家庭的成员。
根据提示,请你围绕"家"这个话题,自拟题目,自定体裁,写一篇650字左右的文章。
安徽省:32.有生活就有需要。
在特定情况下,人们会有某种迫切的欲望和要求。
如:遇到困难时最需要帮助,产生误解时最需要沟通,学会学习最需要掌握方法,建设现代化最需要创新人才……我们对某种"最需要"可能有体验和见闻,可能有见解和认识。
历届高考语文试卷合集(2001到2005年) (3)
![历届高考语文试卷合集(2001到2005年) (3)](https://img.taocdn.com/s3/m/76703e784b35eefdc8d333fb.png)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上海卷)一、阅读(80分)(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6分)世界报业协会在2003年度总结报告中说,在全球报业表现低迷的形势下,中国报纸发行量却增长了8.5%,从1997年到2002年5年累计增长30.3%。
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3年6月13日发表的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3份报纸进入前20名:《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270万份排在第9名,《人民日报》以日发行量186万份排在第18名,《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150万份排在第20名。
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8200万份。
仅次于中国的是日本,日销量是7080万份。
按照日销量8200万份、13亿人口计算,中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数量为63份,比1999年增长了7份,但数量仍然偏少。
日本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545份,美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198份。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早在1996年,世界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就已经达到96份,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60份,发达国家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226份。
1999年,按平均每个人拥有日报的数量算,挪威排第一,每千人583份。
美国是报业最发达的国家,根据E&P提供的数据,美国拥有日报1468种(2001年的数据),非日报7689种(2000年的数据)。
人口远多于美国的中国报纸数量应该相应多于美国。
美国的报业发达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达基础上的,因此目前两国还不具有可比性,但这至少说明2002年2137种报纸的数量远非中国报业规模的极限。
然而,目前中国城乡人口比例悬殊,人口总体教育水平较低,人民生活水平及全国经济水平都处于较低阶段,对报纸的需求必然只能保持在一个有限的水平上。
目前总体状况是:就数量而言,乡村人口报纸拥有量极度稀少,而城市人口拥有量相对饱和;就质量而言,前几年报业成长主要都是规模扩张、数量膨胀,在质量方面提高很小,优秀报纸的种数远未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2001年高考江西语文高分作文
![2001年高考江西语文高分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9b3ab1f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9.png)
2001年高考江西语文高分作文丢弃“诚信”之后……年轻人抛掉了“诚信”后,平安的躲过了暴风雨。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航行,船开进了一个叫“快乐岛”的港口。
年轻人上了岸,想在“快乐岛”上寻找到快乐。
他走进了一家房产公司,想买一幢房子定居下来,于是他打开“金钱”的背囊。
接待他的工作人员看了看里面成捆纸钞说:“对不起,您的纸币在我们岛上无法流通,如果您有‘诚信’的话,我们可以先把房子借给您。
”然而“诚信”早被年轻人丢进了海底。
于是他又去了银行,想兑换岛上的纸币。
“您的纸币我们没有见过。
”银行的服务人员笑眯眯的说,“请问您是否有‘诚信’?如果有的话,我们可以破例为您兑换。
”年轻人无奈的摇摇头,走出了银行。
“难道我在快乐岛上无法生活?”他想,“不,我还有其它五个背囊,我可以靠它们寻求快乐!”下定决心后,年轻人来到一家正在招聘人才的大公司。
他自信的在主考官面前出示了“健康”、“才学”、“机敏”和“荣誉”这四个鼓鼓的背囊,主考官也非常满意这些。
“那么,请问你有没有‘诚信’呢?”最后,主考官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这很重要吗?”年轻人不解的问。
“当然。
”主考官认真的说,“在快乐岛上,诚信是最宝贵的财富。
”年轻人只好离开了这家公司。
“也许我不适合生活在这个岛上吧。
”年轻人心想,“还是离开这里吧。
”他又向来时的港口走去。
忽然,迎面走过来一个美丽的女孩,她是那样的清纯可爱,年轻人不禁对她一见钟情。
他走到女孩面前,问她是否愿意和自己交个朋友,并打开了除“金钱”外其它五个背囊。
“你有‘诚信’吗?”女孩微笑着问道。
“没有。
”年轻人说,“不过,这五个已经足以弥补我缺少的‘诚信’了。
”女孩摇摇头:“你错了。
虽然你很英俊,也有才华和学识,但如果没有诚信的话,就会成为一个不可靠的人。
”女孩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年轻人更加垂头丧气起来……“年轻人,你怎么又回来了?”在港口,送年轻人来的艄公问他。
年轻人苦恼的说:“这个快乐岛上,干什么都要‘诚信’,我待不下去了。
2005----2013年高考江西省语文考试试题(字音题)统计(上犹中学2014届语文备课组)
![2005----2013年高考江西省语文考试试题(字音题)统计(上犹中学2014届语文备课组)](https://img.taocdn.com/s3/m/af8dd577cf84b9d528ea7ad4.png)
2005--2013年高考江西省语文试题(字音题)统计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AB 悖.(bèi)谬便.(biàn)宜行事C 鞭苔.踟.躇持.之以恒刹.(shà)那下乘.(chénɡ)猝.(cù)不及防彳(chì)亍整饬(chì)涔涔(cén)D 提.(dī)防咄(duō)咄逼人提(dī)防尺牍(dú)揆情度(duó)理EF 祓.(bá)除珐(fà)琅果脯(fǔ)G 少不更.(gēng)事言简意赅.(gāi) 亘.(ɡèn)古少不更(gēng)事呱(guā)呱坠地供(gòng)认H 内讧.(hòng) 颔.(hàn)首恐吓(xià) 行(háng)伍弹劾(hé)呵(hē)护IJ 咬文嚼.(jiáo)字校.(xiào)对隽.(juàn)永草菅.(jiān)人命隽.(juàn)永弱不禁(jīn)风校(xiào)对监(jiān)生觊(jì)觎孑(jié)然一身给(gěi)养角(jiáo)色K 恪.(kè)守L 翎.(lín)毛不吝.莅.(lì)临模棱(léng)两可M 脉.(mò)脉模.(mó)棱两可愤懑(mèn) 蟊(máo)贼蟊(máo)贼N 赧.(nǎn)然酝酿.(niàng) 执拗.(niù)睥睨.(nì)冻馁.(něi)圭臬(niè)执拗(niù)OP 纰.漏毗.邻譬.如匹.夫之勇一曝.(pǜ)十寒匹.(pǐ)配炮.(pào)烙否.(fǒu)极泰来奇葩.(pā)坍圮(pǐ)否(pǐ)极泰来Q 证券.蜷.伏甲醛.怙恶不悛.倩(qiàn)影逡(qūn)巡泅(qiú)渡茕(qióng)茕子立R 花蕊(ruǐ)熟稔(rěnS 吮.(shǔn)吸游说.(suì)搭讪.(shàn) 赡.(zhān)养.夙.(sù)兴夜寐禅.(chán)让赦(shè)免嗜(shì)好游说(shuì)谥(shì)号歃(chā)血为盟T 腼腆.(tiǎn)忐.(tǎn)忑暴殄.(tiǎn)天物湍(tuān)急UVW 翰.(wò)旋莞.(guǎn)尔刎.(wěn)颈之交优渥(wò)X 酗.酒畏蕙.旭.日嘘.寒问暖不肖.(xiào)子孙机械.(xiè)不恤.(zǔ)歆(xìn)羡邂.(xiè)逅籼.(xiān)稻绚(xuàn)丽乳臭(chòu)未干勖(xù)勉鲜(xiān)有所闻肖(xiào)像青荇(xìng)无色无臭(xiù)殒身不恤(xù)畏葸(xǐ)Y 虚与委蛇.(shé)咸与.(yǔ)维新殒.(yǔn)身不恤丰腴(yú)逶迤(yí)造诣(yì)迤(yǐ)逦愠(yùn)色Z 福祉.(zhǐ)重.(zhòng)听怔.(zhèng)怔破绽.(zhàn)穿凿.(záo) 付梓.(zī)栉.(zhì)沐锱.(zì)铢必较趑.(zī)趄不前惴.(zhuì)惴不安残羹冷炙.(zhì)不见经传(chuán) 着(zháo)装中(zhōng)肯锱(zī)铢必较衣着(zhuó)载(zài)体。
2001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
![2001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9547c4f0af45b307e9719704.png)
2001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 屏除声势赫奕贮备泽被后世B 诡秘惹是生非寒喧遐思迩想C 窥伺民生凋弊亵渎自出机抒D 宛约留恋忘返辖制如法泡制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这家工厂的领导对本厂生产的机器由于几个螺丝没有拧紧而被外商退货一事,及时地向全体员工进行了一次必须牢固地树立质量意识的教育。
B 在长年雨量很少的干旱地区,除非大办水利,农业产量难以提高。
C 李师傅除了每天准时上班勤奋工作,既不抽烟,也不渴酒,更不赌博,全无不良嗜好。
D 江阴市正在从一个军事上的要塞之地逐步转变为经济日趋发达的重要交通枢纽,这是由它的地理位置和时代发展所决定的。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地质工作是地下情况的调查研究工作,往往在短时间内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容易被有些领导。
②凡星其天参加本系统歌泳比赛的同志调休一天。
③混凝土搅拌机和空气压缩机的吼声山谷。
A 轻视一律震动B 忽视一概震荡C 轻视一概震动D 忽视一律震荡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科学工作者正是以这种特有的风格和态度不断地去探索宇宙中无穷无尽的奥秘。
B.去年我毕业时张老师送给我的那支钢笔,虽然式样陈旧,但我却敝帚自珍,一直在使用它。
C.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和社会休戚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D.有些同志对于自己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小的错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十个指头中的一个指头,无关大局。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由轻工大学科研所年轻的所长王洪新主持研制的茶多酚等高科技产品,分别获得了江苏省优秀科技新产品金奖和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银奖,并申报了两项国家专利。
B.该县血吸虫病防治医院在搞好门诊和病房治疗工作的同时,组成了两个以医师、化验师、护士为三结合的血吸虫病防治医疗队,轮流深入各乡各村,进行巡回治疗。
2001年江西省六校高三联考(2001年4月)语文试卷
![2001年江西省六校高三联考(2001年4月)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073c70d376baf1ffc4fadf1.png)
年江西省六校高三联考(年月)语文试卷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部分,考试时间分钟第卷(选择题,共分)一、(共分,每小题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教诲.(ǐ)骁.(ā)勇外强中干.(ā)应.(ī)届诤.(è)友沆.(à)瀣一气着.(á)陆曝.(à)光栉.(ì)风沐雨整饬.(ì)煤屑.(è)胜券.(à)在握.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组是()振撼心浮气燥元宵素昧平生延袭真知灼见喝彩陨身不恤真谛坐收渔利誊写旁征博引厮打肆元忌殚嘻闹淋漓尽致.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这些考古新发现为了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
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逐渐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只有实行联合国关于以土地换和平的决议,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之间才会有真正的和平。
王朔说:“金庸能卖,全在于大伙活得太累,所以愿意暂时停停脑子,做一次文字的头部按摩。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这些贩黄窝点曾一度销声匿迹,待风声一过,又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
朱总理的话高屋建瓴....,对中美贸易谈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习才是。
他一心想向上爬,这次被上司破格提拔,他感激涕零....地流下眼泪。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南斯拉夫地面部队捕获了三名美国侦察兵。
犯罪分子一方向不断地变换手法,一方面张究逃脱不了人民的法网。
同学们纷纷捐款捐物,为抗洪救灾献出一点微薄之力。
这个小作者的心中的秘密,是自己将来想成为一个小作家。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行至流急涡回的七里泷,富春江裙裾一闪壁立湾畔的奇崛石,似乎触手可及。
掩映在老树青藤中的村居农舍,更添无限野趣。
2001年高考试题——历史(江西卷)
![2001年高考试题——历史(江西卷)](https://img.taocdn.com/s3/m/67c9bc1755270722192ef7c8.png)
历史(江西卷)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良渚文化处在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青铜时代D.铁器时代2.导致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分裂割据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豪强地主势力膨胀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黄巾起义D.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3.下列各项中,在选官方面体现了大族特权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4.具有兵农合一特点的制度有①府兵制②均田制③猛安谋克制④八旗制A.①②③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历史上曾有“天下之盛,扬为首”之说,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是在A.东晋B.唐朝C.南宋D.明朝6.清朝“摊丁入亩”政策最重要的客观作用是A.使赋税征收办法简化B.土地利用率提高C.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D.国家财政收入增加7.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8.19世纪70~80年代曾经入侵我国台湾的国家是A.日本和法国B.日本和美国C.英国、美国和法国D.日本、英国和法国9.清末“新政”未能挽救清朝灭亡命运的根本原因是A.“新政”只是骗局,没有真正实行B.清政府借“新政”之名增加税收,引起人民反抗C.列强反对中国实行“新政”,制造障碍D.“新政”不能解决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10.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的铁路建造于A.洋务运动期间B.戊戌变法期间C.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期间D.辛亥革命发生之后11.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必须坚持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B.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C.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D.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12.下列关于1949年4月北平和平谈判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谈判时蒋介石在南京执政②谈判双方分别代表共产党和国民党③谈判以共产党提出的八项条件为基础④谈判双方代表达成了文字协定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③④13.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详解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璀璨(càn)憧(chōng)憬饮鸩(zhèn)止渴B.凝(níng)固分泌(bì)孜(zī)孜不倦C. 蹊(qī)跷省(xǐng)悟穷形尽相(xiàng)D.端倪(ní)宝藏(zàng)未雨绸缪(mó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戳穿力挽狂澜暖昧食不果腹B.震撼融汇贯通喧嚣响彻云霄C.深奥死不瞑目气慨雍容华贵D.凋蔽哗众取宠辍学愤世嫉俗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这位发言人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②尽管这只是一次,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庄重演练引导B.郑重演示引导C.庄重演示导致D.郑重演练导致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
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D.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B.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
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
C.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D.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6、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1)每逢深秋时节;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藏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B.《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
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C.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样子》以及叶圣陶的《倪焕之》,是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D、马克?吐温和欧?亨利都擅长写讽刺小说。
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百万英磅》和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等都深受读者的喜爱。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
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薯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乌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9.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诗,但主要篇幅却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
下面几首写送别的唐诗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A.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B,苍苍竹林寺,杏杏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C.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
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
D.满酌劝僮仆,好随郎马蹄。
春风慎行李,莫上白铜(革是)。
10,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海臧克家从碧澄澄的天空,/看到了你的颜色;/从一阵阵的清风,/嗅到了你的气息;/摸着潮湿的衣角,触到了你的体温;/深夜醒来,/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1956年)A.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
B.由远而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这些形成了全诗的发展层次。
C.诗人将自己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出大海的整体形象。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的惊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表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
二、(18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
为临菑市掾,不见知。
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惟独莒、即墨不下。
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
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
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
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
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
”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乐毅因归赵,燕人士卒忿。
田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
”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
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
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
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
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
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
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
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
燕军大骇,败走。
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
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叛畔燕而归田单,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
(文言文选自《史记》,请进入,查找《史记》全译,查找“田单列传”,有详细的注释和译文。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乃纵反间于燕。
B.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C、而城中鼓噪从之。
D.燕军扰乱奔走。
1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B、遣使约降于燕。
故内惑于郑袖。
C、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相如因持璧却立。
1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燕国派乐毅攻破齐国,使齐国的城邑全都投降B.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只怕他率领军队到来,即墨就不能保全了C.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燕军把坟墓全都挖开,烧化死人D,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在牛尾上浇油、捆上芦苇,并点燃它的末端15.以下句于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是①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②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③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
④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
⑤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
⑥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田单是齐国田氏较远的宗亲,起先未被上司了解。
燕军攻打齐国,包围了即墨,即墨守将战死,田单被推举为将军。
这使他后来得以立下不朽的战功。
B.田单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敌人的矛盾。
惠王与乐毅有隙;他乘机诈言乐毅缓攻即墨是待机图变,混淆了惠王的视听,乐毅最终离职,齐国消除了一大威胁。
C.田单深谙战略艺术,他诱使燕军犯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行,以激发已方同仇忾:又假装投降,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斗志。
D.田单的战术很巧妙,他布下火牛阵,纵牛直冲燕军,继之以士卒的追击,百姓的助威,一举夷杀燕将骑劫,摧毁了燕军。
先前被侵占的七十余城全部收复。
三、(12分,每小题3分)铜奔马正名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路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
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纭,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
“铜奔马”一名虽然筒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
最近有人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更考定此物应名“飞廉铜马”。
其根据有二:一是《后汉书?董卓传》中有“飞廉铜马之属”的记载,三是“《三才图会》里的飞廉图,便是一只飞鸟”。
愚意此说更属不妥。
首先,《三才图会》一书乃明朝嘉靖、万历间人所作,且《四库提要》认为其中采摭浩博,然间有冗杂虚构之病。
其次,关于“飞廉”,注家多有出入。
《墨子?耕柱》云:“夏后启使飞廉折金于心川。
”《史记?秦本纪》云:“飞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
”以上两书显然认为飞廉是人。
但是《淮南子?俶真训)高诱注:“飞廉,兽名,长毛有翼。
”《楚辞?离骚》王逸注:“飞廉,风伯也。
”洪兴祖补注:“飞廉,神禽,能致风气。
”可见飞廉到底是人是神,是兽是禽,古人也无定论。
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
武威铜马是一件写实的作品,马足下的飞鸟亦然,所以很难将其与神话中的飞廉相提并论。
至于《后汉书?董卓传》所说,当是飞廉归飞廉,铜马归铜马,非指一物,故文后有“之属”一词。
然而,武咸铜马足下确有一鸟,其象征之意为人所关注。
一提到马,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也是无庸置疑的。
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如南朝沈约诗有“紫燕光陆离”句;注:“紫燕,良马也。
”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
”二句中赤免指良马,紫燕亦指良马。
李善注谢灵运诗云;“文命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
”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这种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