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与教学质量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科研与教学质量的关系

教育科研与教学质量的关系

有关教师专业发展,下列各项活动中对教师专业发展作用大,效果明显,对于自己改善教学行为最有效的是什么?某校在一次问卷调查中的统计结果如下:

从本次调查结果看,该校教师对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的认同度,在问卷列举的项目中几乎是最低的。也就是绝大多数的教师认教师的教育科研对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几乎没有作用。为什么教师们会有这样的认识?

一.教育科研的内涵

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认识过程,使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采用严格而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科学的知识体系,认识教育现象,探索与发现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创造性活动。

教育科研活动,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教育形态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简单地说,就是教育工作者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教育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透过表面的、零散的问题,从中找到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把这些探索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就是规律,就能指导以后的教育活动。

二.教育科研的作用

教育科研对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素质的提高都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1、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所以一切工作都紧紧围绕这个中心而展开。教师参加教育科研,就是通过传播与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借鉴先进的教改经验,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这也是学校教育科研至关重要的目的和任务。教育科研成果是教育规律的表现,一旦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掌握就可以变成提高教育质量的巨大的现实力量。即通过科研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总结教师教学经验,积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将教师从繁重的机械性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让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

2、教育科研对提高教师素质具有推动作用。

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体。通过教育科研,可以学习理论,更新观念;可以改进教学,提高质量;可以提炼经验,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与特长;可以验证教育假说,丰富教育理论。

许多教师把自身在教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在研究中学习教育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分析、解决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在探讨中发现好的教育方法,改进不科学的教育行为,逐步探索和掌握教育规律,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使之升华为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使理论水平得到提高,实际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增强,从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育科研是学校和教师自身发展的要求

当今学校的发展面临了许许多多新情况、出现了各式各样新问题、遇到了形形色色新矛盾。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制约着学校发展,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变革,如果不及时加以处理和解决,就难以使教育适应社会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由于这些问题或矛盾是伴随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出现的,原有的经验不能奏效,已有的老办法不能破解,教育科研因而成为解决这些问题或矛盾的前提和基础。依此来看,教育科研是与学校自身问题的解决等结合在一起的,始终是指向学校自身的发展与变革的,科研虽然不是学校发展与教师成长的充分条件,但无疑是必要条件。其次,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之所以提出中小学重视教育科研和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要求,正是因为学校在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渐建立和完善以后,自身的发展正越来越处于一个新的“高原期”,要凸显学校的特色,破解学校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将学校的潜在资源提升到显性的层面上加以整合,使学校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就需要倚重于学校自身的科研,通过教师广泛参与科研活动,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形成学校办学的新气象。

然而,许多学校或教师的教育科研似乎在很大程度上“遗忘”了这一出发点,科研的形态有了,但却没有直指学校的痼疾;科研行为有了,但却没有真正解决学校的问题。这样以来,虽然各学校也忙于申请这样或那样的课题,但课题研究的成果并不能为学校所用;虽然各学校也倡导教师投入研究阵营,但这样的研究并没有切实转变教师的课堂行为以及与学生交往的其他行为,其结果是为研究而研究,为课题而课题。

中小学教育科研至关重要的目的指向,即通过科研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汇总教师教学经验,积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将教师从繁重的机械性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让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从这一目的出发,学校教科研活动有必要密切关注教师的生活状态和职业生存方式,围绕教师的专业发展来展开。要逐渐做到:透视一所学校教育科研的成效,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要看是否借助于科研活动,带动了教师队伍的建设,促使一些教师脱颖而出。

四.教育科研的常见问题

中小学教育科研兴起较晚,缺乏专业的科研队伍,中小学教师的研究素质较低。一些学校的科研未能达到预期目的,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有作用未能很好地发挥,教师对科研的重视程度和科研素质有待提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中小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科研的认识不明确或不正确,科研意识不强。

一部分中小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科研认识不明确,认识程度不高,在思想上不够重视。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日复一日地从事着重复的教育教学工作,对科研抱有偏见,认为科研影响教学;认为科研很难,自己没有能力;把科研当作业余爱好;认为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把科研当作评职晋级、

评优选模的手段;认为科研就是写论文、做课题、搞实验。目前来看,多数中小学领导还没有切实把科研当作学校的重要工作,多数的中小学教师没有把科研看成自己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把科研看作自己的一种内在追求。从学校的办学规划、计划,到学校的机构设置,教育科研的位置和实际效用不明显、不突出。

2、中小学教育科研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脱节,科研成果的实际效益不好。

目前一部分中小学教师科研的选题过大,空泛,不符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研究内容不符合自身的实际条件,盲目效仿别人,追求时髦,搞热门研究;研究过程脱离教育实践,采取思辨或实证的方法,使研究缺少应用价值;研究成果在推广和应用中可操作性差,不能为中小学教育实践服务。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活动没有紧密结合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来开展。

3、中小学教师普遍缺少教育科研的知识储备,科研素质有待提高。

中小学教师缺少教育科研的有关知识,对教育科研的程序、方法掌握不够,对教育科研存在相当程度的神秘感,缺少教育科研的训练,不会选题,不会开展研究,不会总结科研成果。他们的教育科研整体上停留在表面描述上,科研行为不规范,研究成果科学性差。

4、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重,缺少研究的精力和机会。

中小学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备课、授课、批改、管理班级等,大部分时间都和学生在一起,没有充裕的时间开展研究。由于学校的工作中心是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很很少有机会外出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信息闭塞。

5、中小学教育科研过多地依赖专家、学者,轻视本校教师的参与。

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多半是在教研员和高校的专家、学者的指导之下的研究。在研究中教师的主动性差,被动听命于专家。研究是专家设计、专家指挥、专家总结。中小学教师在专家的操纵之下进行研究。整个学校的研究是几个教师在专家的指导下的少部分人的行为,多数教师没有参与到研究中来。

6、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科学性较差,科研层次低。

中小学教育科研在操作上存在着实用主义、经验主义、形式主义的不良倾向。多数教师为评职晋级、评优选模进行研究。学校为完成任务,提高知名度而研究。研究目的狭隘,为研究而研究,走过场、搞形式,不考虑科研的实际效用;研究内容过多地停留在课堂实际操作的层面。多数研究者停留于实践经验总结的层面上,与理论层面相距甚远;科研选题、实施研究和科研成果的科学性、规范性较差;一部分学校领导认识到位、重视程度高,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力度不够。或雷声大雨点小,课题立项轰轰烈烈,可是操作起来却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或草草结题;课题管理重立项、轻管理,重结果、轻过程,重评奖、轻推广。

看清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状之后,首要的任务是提高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认识,肯定教育科研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摆正教育科研的位置,克服目前教育科研中的不良倾向,提高科研能力,这是中小学教师的神圣职责。

从以上的分析也不难发现,“同行间的经常讨论”、“同行间的观摩活动”、“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教师教学沙龙活动”、“个人钻研”、“专家报告”等活动其实是学校科研的具体行为。如果这些研究和学习活动在具体的教学理论引领下展开,这本身就是有效的教育科研活动。产生该校对教育科研得分较低的主要原因不是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发展不产生作用,也不是教育科研对教师行为的改变不产生证明作用,而是学校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不够全面,理解不够深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