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育理论学习

合集下载

幼儿园理论学习计划(精选3篇)

幼儿园理论学习计划(精选3篇)

幼儿园理论学习计划(精选3篇)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又将迎来新一轮的学习,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学习计划了哦。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学习计划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理论学习计划(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理论学习计划1作为一名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老师.,教学经验相对一些老教师来说,是很稚嫩也很欠缺的。

那么怎样才能加快脚步,获得更多的教育、教学经验,成为一个可以胜任幼儿园工作,具备年轻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是一个长期自我学习和知识积累的过程。

记得刚踏入幼儿园实习,看到一群群孩子天真、灿烂的笑脸。

我就立刻喜欢上了这份工作。

既然是自己喜欢。

既然是自己选择的,那就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干出一份令自己满意的成绩来。

那么怎样才能在不久的将来,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升到一个新水平,这是我现阶段所要努力达到的。

“爱孩子,爱每一个孩子,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能否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幼儿,并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

有些幼儿聪明、漂亮、干净,很讨老师的喜欢;有些幼儿调皮、穿戴不整洁,那老师是否也能做到一视同仁呢?我每天都提醒自己:要爱每一个孩子,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

所以现在班里的幼儿都很喜欢我。

“积极主动的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这是我在教育、教学上提升自己的一个重要措施。

教育教学上遇到困难,遇到自己处理不好的幼儿纠纷,我会虚心的请教园里有经验的优秀教师。

她们很乐意帮助我分析、解答、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使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关注幼儿,写观察个案,教育教学心得“是我另外积累经验,提升自己职业素质的好方法。

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把一天中和幼儿在一起时发生的有趣事情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反思和学习,这是非常利于我们成长的。

关心孩子,给孩子多一份关爱吧!幼儿园理论学习计划2时间飞逝,转眼间,紧张而又充实的一年又过去了,虽然我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刚刚起步,但在这短短的时光中,在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我渐渐成长,并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份工作的纯真与美好。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实践与理论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实践与理论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实践与理论1. 引言小班幼儿常规教育实践与理论是指针对小班幼儿进行的日常教育活动和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在小班幼儿教育中,常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涵盖了日常活动、生活技能培养、社交能力培养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的实践与理论。

2.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实践小班幼儿常规教育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日常活动日常活动是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日常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生活技能和协作能力。

比如,幼儿可以学习自己穿脱衣物、洗手、整理书包等日常生活技能,同时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一些集体活动,促进社交能力的培养。

2.2 生活技能培养小班幼儿常规教育还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

通过生活技能的培养,可以帮助幼儿逐渐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

比如,幼儿可以学习如何穿脱鞋子、洗手、擦桌子等,这些技能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2.3 社交能力培养小班幼儿常规教育还致力于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通过日常活动和集体活动,可以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幼儿进行互动,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交往能力。

比如,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学会与他人分享、合作解决问题等。

3.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理论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儿童发展理论儿童发展理论是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理论的基础。

通过了解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可以更好地引导幼儿的常规教育实践。

比如,根据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可以合理设置幼儿的日常活动内容和难度,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2 游戏教育理论游戏教育理论认为,游戏是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比如,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教育环境理论教育环境理论认为,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非常重要。

小班化教育理论学习体会2篇

小班化教育理论学习体会2篇

小班化教育理论学习体会 (2)小班化教育理论学习体会 (2)精选2篇(一)小班化教育理论是一种教育模式,它将学生分成小班进行教学和学习。

我在学习这一理论时,有以下几点体会:首先,小班化教育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由于班级规模较小,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

这样,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小班化教育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小班规模的优势使得学生更容易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这有利于学生们之间的合作学习和思维碰撞。

在小班中,学生可以相互激发学习的兴趣,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

再者,小班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班中,教师更多地扮演导师的角色,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指导和资源,而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小班化教育理论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由于小班规模的限制,教师可以更多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困难。

这样,教师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和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总的来说,小班化教育理论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它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小班化教育理论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小班化教育理论学习体会 (2)精选2篇(二)小班化教育理论是一种教育方法,通过减少学生人数,提供更个性化的教学环境和更多的互动机会,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在我学习小班化教育理论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首先,小班化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由于学生人数减少,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这种个性化的教学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更好的教育,提高其学习成绩和兴趣。

幼儿园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笔记与反思分享

幼儿园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笔记与反思分享

幼儿园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笔记与反思共享1. 导言在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工作中,教育理论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理论的学习不仅能够指导教师的实际工作,还能够深刻地影响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通过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反思,我得以更好地了解教育的本质和意义,以及如何更好地与幼儿进行有效的教育交流。

2. 学习笔记2.1 蒙特梭利教育理论蒙特梭利教育理论强调幼儿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观察和理解幼儿的发展阶段和兴趣,教师可以为幼儿营造一个有利于学习和成长的环境。

在我的实践中,我意识到了从容地观察和倾听孩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环境和教具来引导幼儿的学习和探索。

2.2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幼儿在认知上经历着稳健的发展阶段,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

我在接触这一理论后,意识到了在教育中需要更多地考虑幼儿的发展特点和认知需求,以便更好地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2.3 维思基构建主义教育理论维思基构建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基于个体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的建构过程。

教师应该成为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环境。

我对这一理论的学习启发了我更加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和方式,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营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

3. 反思共享在教育理论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的教育观念在不断地受到挑战和拓展。

我开始更加注重对幼儿个体差异的理解和尊重,更加注重设计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我坚信,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才能成为一名更好的幼儿园教师。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始终坚持着一种信念,那就是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幼儿,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以及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我相信,只有充分理解和应用教育理论,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才能更好地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5. 总结与回顾在这篇文章中,我共享了我在幼儿园教师教育理论学习与反思方面的一些体会。

幼儿园理论学习计划

幼儿园理论学习计划

幼儿园理论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1.深入了解幼儿心理学、教育学、卫生学等基本理论,为实际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2.掌握国内外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习内容1.幼儿心理学1.1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1.2幼儿情感、性格、认知等方面的特点1.3幼儿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处理2.幼儿教育学2.1幼儿教育的基本理念2.2幼儿教育的方法与技巧2.3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3.幼儿卫生学3.1幼儿生理特点及保健措施3.2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3.3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与规范4.国内外幼儿教育理念与方法4.1蒙特梭利教育法4.2瑞吉欧教育法4.3高宽教育法三、学习方式1.集中学习:每月组织一次集中学习,邀请专家进行讲座,针对特定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2.网络学习: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线上学习,包括观看教育视频、参加线上研讨会等。

3.自学: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学,阅读相关书籍、文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4.交流与合作:定期举办教师交流会,分享学习心得,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四、学习时间安排1.2023年1-3月:学习幼儿心理学、教育学、卫生学等基本理论。

2.2023年4-6月:学习国内外幼儿教育理念与方法。

3.2023年7-9月:针对特定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如幼儿园课程设计、幼儿心理问题处理等。

五、学习成果评估1.定期进行理论考试,检验学习成果。

2.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收集家长、同事、领导等方面的反馈,评估学习效果。

幼儿园理论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咱们得设定一些具体的学习目标,不仅仅是提高理论水平,还要让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技能。

比如,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们的行为,耐心引导他们。

二、学习内容1.幼儿心理学这里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包括观察孩子们的日常行为,了解他们的小心思。

比如,幼儿在某个年龄段特别爱闹腾,这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方式,我们要学会理解和适应。

小班化理论学习总结范文

小班化理论学习总结范文

小班化理论学习总结范文小班化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它将传统大班教学中的学生数量减少到更小的班级,以提供更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教学。

在过去的学期中,我有幸参与了小班化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并从中受益匪浅。

首先,小班化教学提供了更好的个性化指导。

由于学生数量减少,教师能够更加密切地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指导。

教师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水平,从而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这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小班化教学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班级人数的减少使得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和密切。

学生们可以更自由地提问、评论和讨论,从而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思考。

此外,小班化教学还鼓励学生进行集体合作,例如小组作业和项目。

通过与同学们合作,学生们可以相互借鉴、互相帮助,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最后,小班化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相较于大班教学,小班教学中的学生能够更容易获得教师的关注和资源支持。

教师可以更充分地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式。

此外,小班化教学还能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例如实验课、实地考察等。

这些机会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加强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小班化教学在实践中展现出了许多优势。

它提供了更个性化的指导、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通过小班化教学,我深刻体会到了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进步和成长。

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小班化教学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幼儿园教育理论学习计划

幼儿园教育理论学习计划

幼儿园教育理论学习计划一、学习目的幼儿园教育理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园教师全面了解儿童发展和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更好地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教育。

二、学习内容1. 儿童发展理论学习儿童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布鲁纳的意义建构理论等。

探讨不同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幼儿教育理念学习不同幼儿教育理念,如启发式教育、情感教育、体验教育等,了解每种教育理念的特点以及适用的教学方法,探讨教师如何运用这些理念指导幼儿教育实践。

3. 幼儿园教育理论学习幼儿园教育的相关理论,包括自然教育理论、儿童保育理论、幼儿园教学管理理论等。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了解不同思潮对幼儿园教育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幼儿园的教育特点和发展方向。

4. 教师专业素养学习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学、教育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

三、学习方法1. 理论学习通过阅读相关专业书籍、期刊和论文,了解幼儿发展和教育的基本理论,包括儿童心理、行为发展、教育原理等。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2. 实践体验参与幼儿园的实践活动和教育实践,通过观察、辅导和参与幼儿教学活动,亲身感受幼儿的行为和情感发展,了解幼儿教育的实际需求。

3. 研讨交流组织幼儿园教师参与相关研讨会和培训班,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分享经验,提高专业水平,互相学习。

四、学习计划1. 第一阶段:理论基础知识学习通过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和期刊,掌握儿童发展和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教育原理和方法等。

每周学习时间为3个小时。

2. 第二阶段:实践体验参与幼儿园的实践活动和教育实践,通过观察、辅导和参与幼儿教学活动,亲身感受幼儿的行为和情感发展。

每周参与实践时间为5个小时。

小班幼儿教育常规理论探索

小班幼儿教育常规理论探索

小班幼儿教育常规理论探索引言小班幼儿教育常规理论是指在小班幼儿教育中常用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探索小班幼儿教育常规理论的应用和实践,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指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儿童发展理论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设计相应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2. 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注重幼儿与周围环境和他人的互动,通过社会化活动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3. 爱因斯坦情感发展理论:关注幼儿情感的发展,通过创设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幼儿教育常规1. 游戏教育: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社交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2. 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能力,通过情感教育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3. 体验教育:通过实践和亲身体验,让幼儿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艺术教育:通过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1. 幼儿学习兴趣不高:通过游戏化教学、趣味性的教育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幼儿行为不规范:建立明确的规则和约束,配合积极的激励和引导,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家校合作不紧密:加强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制定有效的家庭作业和学习计划。

结论小班幼儿教育常规理论的探索和应用对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者应根据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设计适合幼儿个体差异的教育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学习,并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幼儿园教研理论学习活动(3篇)

幼儿园教研理论学习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园于2021年11月15日开展了幼儿园教研理论学习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帮助教师们了解和掌握教研理论的基本知识,提高教师的教研意识和能力。

二、活动目标1. 了解教研理论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提高教师的教研意识和能力,为教育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教研理论概述(1)教研理论的基本概念:教研理论是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探讨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科学理论。

(2)教研理论的原则: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针对性。

(3)教研理论的方法:调查研究、案例分析、经验总结、文献研究等。

2. 教研活动设计(1)教研活动设计的基本步骤:选题、制定目标、选择方法、组织实施、总结评价。

(2)教研活动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组织有序。

3. 教研活动实施(1)教研活动实施的过程: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2)教研活动实施应注意的问题:注重教师参与、关注幼儿需求、激发幼儿兴趣、提高幼儿能力。

4. 教研活动评价(1)教研活动评价的标准:目标达成度、内容丰富度、方法多样性、实施效果。

(2)教研活动评价的方法: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专家评价。

四、活动过程1. 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和目标,明确活动流程。

2. 教师分组讨论,分享对教研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3.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讲解教研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 教师分组进行教研活动设计,分享设计思路和实施方法。

5. 教师分组进行教研活动实施,展示活动过程和成果。

6. 教师分组进行教研活动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7. 主持人总结活动,提出改进建议。

五、活动总结本次幼儿园教研理论学习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教师们通过理论学习,对教研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教研意识和能力。

小班教研理论学习(3篇)

小班教研理论学习(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研活动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小班教研理论学习为主题,从教研活动的意义、小班教研活动的内容、小班教研活动的方法和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小班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引言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小班教研活动作为一种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研形式,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通过学习相关理论,探讨小班教研活动的开展,以期为我国小班教研活动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二、小班教研活动的意义1.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小班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2.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小班教研活动,教师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3. 优化教学资源。

小班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共同探讨、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4. 增强教师团队凝聚力。

小班教研活动可以增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增强团队凝聚力。

三、小班教研活动的内容1. 教学设计研讨。

教师共同探讨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学实践交流。

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 教学反思。

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4. 教育理论学习。

教师共同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素养。

5. 教学资源整合。

教师共同探讨、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四、小班教研活动的方法和策略1. 主题研讨法。

围绕一个具体的教学问题,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2. 案例分析法。

选取典型案例,引导教师分析、讨论,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3. 角色扮演法。

教师扮演不同角色,模拟教学场景,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4. 小组合作法。

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小班化理论学习总结

小班化理论学习总结

小班化理论学习总结小班化理论学习总结1蕉城区第__届小学素质教育暨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工作研讨会在八都中心校举行,我有幸参与其中,本次教研活动历时一天,早上由八都中心校的四位老师就数学、语文、科学、思品开了四节观摩教研课,并展开评课议课活动,下午则聆听专家领导的讲座和报告。

为了活动安排更为紧凑有效,与会人员分两个组听课,数学和科学安排在一起,语文和思品则安排在一起,数学与科学在评课议课时又再次分为两组,使得评课议课更为专业,气氛更为浓厚。

所以本次活动我共聆听数学、科学课各一节,参与数学课课后评课议课活动,下面我就八都此行谈几点自己的感想与收获。

首先,走进八都中心校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少了城市的喧嚣,多了一份校园的气息。

八都中心校给我感觉环境优美,校园文化气息浓厚。

站在四楼望着校园外就是田园风光,充满生活气息,这不失为中心校良好的教学资源,而校内则校园美,学生美,教师热情,处处体现着中心校的校__化,不论在校园的宣传栏,还是在楼梯的拐角,都用本校特有的童谣呈现在眼前,教室内时不时传来学生爽朗的童谣声。

会后我了解到原来童谣是该校的校本课程,而且已经申报课题,主要围绕如何利用童谣促进教育教学,这在后面的课堂教学中也确实充分体现出来,在我所聆听的数学和科学课上,两位老师都以自编的童谣开课,自编的童谣结课,把一节课的精华浓缩在一首童谣当中,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解决了记忆难的问题。

听课期间我就在思考,我校一样也有自己的特色校本课程“弟子规”,但反观我们的特色却有不少局限性,仅仅拘泥于让学生读读背背,学生虽朗朗上口,但在促进教育教学方面却还不够,聆听完老师的八都中心校一堂把生活文化、校园文化、数学文化融合在一起的课,我想自己在未来的教学当中尝试着上一上文化气息更为浓厚的数学课,好好研究一下“弟子规”说不定里面有不少数学素材,好比华应龙、张齐华这些名师他们的数学课堂就充满浓厚的数学文化,而他们的素材多数出于古书、古文。

幼儿园小班教育理论实践

幼儿园小班教育理论实践

幼儿园小班教育理论实践引言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起点,小班教育作为儿童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档旨在阐述幼儿园小班教育的理论实践,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并支持儿童的成长。

一、幼儿园小班教育理论1.1 幼儿发展理论幼儿发展理论是指导幼儿园小班教育的基石。

该理论认为,儿童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他们通过游戏和探索来认识世界,并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自我。

1.2 幼儿园教育目标幼儿园小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包括认知、情感、社会、身体和艺术等方面。

1.3 教学方法幼儿园小班教育采用游戏化、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方法,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发展。

二、幼儿园小班教育实践2.1 环境创设幼儿园小班教育实践的第一步是创设一个安全、温馨、有趣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2 课程设置幼儿园小班教育实践包括五大领域:语言、认知、情感、社会和艺术。

课程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紧密相连,以培养儿童的兴趣和动机。

2.3 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幼儿园小班教育实践的核心。

活动设计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注重儿童的主体参与和主动探究。

2.4 家庭教育指导幼儿园小班教育实践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教师应定期与家长沟通,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理念和方法。

三、幼儿园小班教育评价幼儿园小班教育评价旨在了解儿童的发展状况,为教育实践提供反馈。

评价方法包括观察、访谈、作品分析和问卷调查等。

四、总结幼儿园小班教育理论实践是对儿童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

通过本文档的阐述,我们希望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相关部门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支持幼儿园小班教育,共同为儿童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希望这份文档能满足您的需求,如果需要进一步修改或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小班常规理论知识教研(3篇)

小班常规理论知识教研(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的关注点逐渐从知识传授转向幼儿全面发展。

小班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阶段,其常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小班教师的常规管理能力,提升幼儿在园生活的质量,我园开展了小班常规理论知识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幼儿常规管理的认识,明确常规管理的重要性。

2. 学习小班常规管理的理论知识,掌握有效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小班常规管理水平。

三、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四、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五、参与人员小班全体教师六、活动内容1. 理论学习:常规管理的重要性活动伊始,由教研组长带领教师们共同学习了《幼儿园常规管理的重要性》一文。

通过学习,教师们认识到,良好的常规管理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 案例分析:小班常规管理问题及对策接下来,教师们结合实际工作,对一些典型的小班常规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

例如,如何培养幼儿的午睡习惯、如何管理幼儿的进餐秩序等。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们分享了各自的解决策略,如制定明确的午睡规则、开展进餐礼仪教育等。

3. 经验分享:优秀小班常规管理案例活动中,部分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了他们在小班常规管理方面的成功案例。

例如,一位教师分享了如何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排队、整理物品等常规行为。

这些案例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4. 小组讨论:小班常规管理策略分组讨论环节,教师们围绕以下主题展开讨论:(1)如何制定适合小班幼儿的常规管理规则?(2)如何将常规管理融入到日常活动中?(3)如何通过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们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和做法。

通过讨论,教师们对如何进行小班常规管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5. 总结与反思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她指出,小班常规管理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们要重视常规管理,不断学习、探索和实践,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小班理论知识教研活动(3篇)

小班理论知识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小班作为幼儿入园的第一阶段,其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

为了提高小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我们特此开展了本次小班理论知识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认识,明确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2. 加强教师对幼儿园教育法规、教育理念的理解,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时间2022年3月15日四、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五、参与人员小班全体教师六、活动流程1. 主持人开场主持人简要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活动流程,引导教师积极参与。

2. 专家讲座邀请幼儿园资深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围绕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法规、教育理念等方面展开。

3. 教师讨论根据专家讲座内容,教师们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困惑,共同探讨提高小班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

4. 经验分享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交流自己的教学心得,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5. 总结与反思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教师应关注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七、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1)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专家从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了详细阐述,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2)幼儿园教育法规与教育理念专家解读了我国幼儿园教育法规,强调了幼儿园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分享了现代教育理念,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 教师讨论(1)小班幼儿的教育教学策略教师们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讨论了如何制定合适的教育教学策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家园合作的重要性教师们认识到家园合作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讨论了如何与家长沟通,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3. 经验分享(1)教师A分享:在开展小班主题活动时,注重观察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根据幼儿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

小班教研_理论(3篇)

小班教研_理论(3篇)

第1篇一、引言小班教研是指以小班为单位,针对幼儿在生活、学习、游戏等方面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

小班教研旨在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优化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小班教研的背景、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小班教研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二、小班教研的背景1.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小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以幼儿为中心,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

2. 幼儿园教育的普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数量和素质亟待提升。

3. 幼儿教育理念的转变:现代幼儿教育强调尊重幼儿的个性,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倡导游戏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三、小班教研的目的1. 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教研活动,帮助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 优化教学活动: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3.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智力发展、情感态度等方面,使幼儿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4. 增强幼儿园的竞争力:通过教研活动,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幼儿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小班教研的内容1. 教育理念研究:探讨幼儿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如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

2. 教学内容与方法研究: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研究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如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等。

3. 教学评价研究: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

4.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关注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技能、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提升。

5. 幼儿园课程建设研究:探讨幼儿园课程的设置、实施和评价,构建具有特色的幼儿园课程体系。

五、小班教研的方法1. 专题研讨:围绕某一主题,组织教师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如“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策略研究”。

2. 案例分析:收集和分析典型案例,探讨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小班化教学理论学习2

小班化教学理论学习2

小班化教学理论学习“小班化教学”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实施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小班化教学”强调让每个学生受到充分的教育,强调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小班化教学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一个崭新而又广阔的空间,它能让学生享受多种教育资源,增加接受教育的机会,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教师授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开启他们的智慧与觉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张扬个性、发展特长、提高能力、享受成功的机会和平台,使学生在自由、平等、和谐、快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整个过程,教师以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提供材料,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使其亲历学习过程,体验成败,并在探究中加强合作与交流,使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是知识的接受者,又是知识的发现者。

小班化语文教学中几个策略:1、优化组合教学策略:法国作家莫阿罗有这样一句名言:“学校里的同学是比父母更好的教育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性别、能力、特长、学习基础等因素,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和谐”的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同质组或异质组,或据情况让学生自由组合。

同质组有利于教师分层辅导提高,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异质组有利于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在平时的训练中,教会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在上课时,把要求解决的问题放到小组里去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然后由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老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营造一种既有“小组内以合作为主,竞争为副”,又有“小组之间以竞争为主,合作为副”的学习形式。

教学时老师的言行举动都要以小组为前提,这样,小组中的个体活动自然得到小组全体成员的关注,组内个体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调动,集体竞争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组内部的合作。

优化组合是一种教学新理念,教师以加强知识联系为基点,整体优化训练内容,同时师生间的单向交流也发展为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交流,学生在与能力各异的小组成员的小型合作中学习。

小班化教育理论学习

小班化教育理论学习

小班化教育理论学习(一)时间:2011年3月地点:会议室人员:全体教师主讲:杨珍1、国内外关于小班化教育的研究情况。

小班化教育是当今发达国家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一项重要对策。

随着出生人口负增长、教育资源的充裕和家长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加大,被称为“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育在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渐露风采,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被称为“教育领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在推行小班化教育上,上海起步之早和迈步之速在国内至今无人能及:1996年刚刚组织专家进行小班化教育的可行性研究,1997年就已经在黄浦等8个区县的12所小学启动试点;1998年试点学校增加到150所,1999年达到280多所,一些区在一年级基本普及了小班化教育。

目前,上海有300多所学校实施了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学基本模式的研究重心已经转移到中高年级。

预计今后3-5年,上海将有80%的小学实行小班化。

北京市从1997年开始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到目前为止,有16个区县的145所学校、819个教学班20300名学生参加,平均班额不足25人。

2、“小班化教育”的概念。

“小班”是相对于大班而言,班级学生数的缩小,是一种个别化、个性化教育理念追求的教育活动的空间形式。

小班化教育指的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

小班化教育过程的重心由教师主体转向学生主体,一般而言,小班化教育具有以下主要特点:①缩小班级规模。

一个班级通常控制在25-30人左右②改变教室空间格局。

在各地开展的小班化教育实验中,教室环境的设计和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

课桌椅的布置,一改过去那种简单的秧田型,而采用马鞍型、品字型、周边型等多种形式。

同时在教室中配置了图书架、玩具、体育器材等设施。

③强调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小班幼儿教育常规理论探索

小班幼儿教育常规理论探索

小班幼儿教育常规理论探索1. 引言幼儿教育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尤其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这是一个关键的时期,他们开始接触系统化的教育,并逐渐适应学校生活。

小班幼儿教育常规理论是对这一阶段教育实践的总结和探索,旨在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 小班幼儿教育常规理论的基本原则2.1 尊重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兴趣,教育者应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2.2 以游戏为核心游戏是幼儿的天性,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发展认知、情感、社交等多方面的能力。

教育者应将游戏作为教育的主要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2.3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家长和教师应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3. 小班幼儿教育常规理论的主要内容3.1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小班幼儿正处于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教育者应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如穿衣、吃饭、整理物品等。

3.2 社交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活动、游戏等方式,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

3.3 认知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如绘画、手工、音乐、数学等,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

3.4 情感态度的培养通过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如乐观、自信、尊重他人等。

4. 结论小班幼儿教育常规理论是对幼儿教育实践的总结和探索,它为幼儿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有助于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幼儿,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

然而,幼儿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育者不断学习和探索,以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成长。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实践与理论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实践与理论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实践与理论1. 引言在小班幼儿教育过程中,常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旨在深入探讨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的实践与理论,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教育方法。

2. 常规教育的定义与重要性2.1 定义常规教育是指在小班幼儿教育过程中,通过制定一系列规则和习惯,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方法。

2.2 重要性常规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律性、自觉性和责任感,使其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和社会。

3.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的实践方法3.1 规则制定教师应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制定简单明了、易于遵守的规则。

规则的制定应充分尊重幼儿的意见,使其自觉遵守。

3.2 习惯养成教师需关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养成排队、整理物品、礼貌用语等良好习惯。

3.3 自我管理教师应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例如,让幼儿自己整理书包、摆放桌椅、整理玩具等。

3.4 激励机制教师可运用激励机制,鼓励幼儿遵守常规。

例如,设立“优秀幼儿”荣誉称号,奖励表现良好的幼儿。

4.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的理论支持4.1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可通过正强化和负强化来塑造和改变幼儿的行为。

在小班幼儿常规教育中,教师可运用奖励和惩罚来引导幼儿遵守规则。

4.2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幼儿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

教师应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4.3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强调尊重幼儿的个性和自主性。

在小班幼儿常规教育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需求,充分尊重其意见。

5. 总结小班幼儿常规教育实践与理论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掌握合适的实践方法,结合理论支持,为幼儿营造一个有序、和谐的成长环境。

小班化课堂教学基础性研究学习资料

小班化课堂教学基础性研究学习资料

小班化课堂教学基础性研究学习资料第一篇:小班化课堂教学基础性研究学习资料一、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小班化教育的优点:有助于实现一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有助于提升教育的精细化程度、促进教育的优质发展。

小班化教育的优势:⑴教师权威控制性降低。

有利于师生良性互动,形成较为温馨、相互尊重和包容的师生关系。

⑵教学互动性强。

教师对学生的个别化关照程度较高,学生有较多表现和发展才能的机会,参与活动的密度、强度、效度得到提升。

⑶物理环境舒展。

学生有较为宽裕的活动空间,人均面积几乎是大班的两倍。

师生可以对教师布局进行灵活多样的调整,以适应教学的调整。

⑷心理氛围宽松。

教师教学较为从容,便于创设丰富而有趣的学习环境。

在这样愉快的环境中,学生较易形成尊重、开朗、真实与宽容的态度。

⑸人均资源提高。

人均占有图书、设备的数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小班化教育的实践策略㈠全纳性:让阳光温暖“每一个”,做到有教无类。

全纳性其核心就是强调教育的公平、文明和正义。

并且体现在两点上.1.环境创设的体现校园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更是儿童生命活动的空间。

⑴贴近儿童,凸显“美、亲、趣、智”四大特色。

⑵注重“每一个”,让孩子在自己的空间里找到归属感。

2.全面关爱的实现全纳性要求充分关注“每一个”个体,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认可和欣赏。

为实现这一点,南京许多小班化学校形成了新的教学规范。

㈡个别化:从“普适”到“适性”,做到由学生适应教师转变为由教师适应每一个学生。

小班化教育追求对每一位学生提供“适性”的教育,强调教师应了解学生的经验、能力、兴趣、性向等个别差异,采取适合个别学生的教学策略。

1.个别化教育,特别注重教学的针对性,小班化教学通过教学的前置性调查来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建立学生学情分析档案;进行学科教学起点的基础性调查;课堂教学的前置学习单,从而使教学更贴切学生的实际。

2.个别化教育,特别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班化班级的学生数减少了,但并不等于每个学生一定能得到较多的表现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化教育理论学习(一)时间:2011年3月地点:会议室人员:全体教师主讲:杨珍1、国内外关于小班化教育的研究情况。

小班化教育是当今发达国家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一项重要对策。

随着出生人口负增长、教育资源的充裕和家长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加大,被称为“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育在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渐露风采,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被称为“教育领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在推行小班化教育上,上海起步之早和迈步之速在国内至今无人能及:1996年刚刚组织专家进行小班化教育的可行性研究,1997年就已经在黄浦等8个区县的12所小学启动试点;1998年试点学校增加到150所,1999年达到280多所,一些区在一年级基本普及了小班化教育。

目前,上海有300多所学校实施了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学基本模式的研究重心已经转移到中高年级。

预计今后3-5年,上海将有80%的小学实行小班化。

北京市从1997年开始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到目前为止,有16个区县的145所学校、819个教学班20300名学生参加,平均班额不足25人。

2、“小班化教育”的概念。

“小班”是相对于大班而言,班级学生数的缩小,是一种个别化、个性化教育理念追求的教育活动的空间形式。

小班化教育指的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

小班化教育过程的重心由教师主体转向学生主体,一般而言,小班化教育具有以下主要特点:①缩小班级规模。

一个班级通常控制在25-30人左右②改变教室空间格局。

在各地开展的小班化教育实验中,教室环境的设计和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

课桌椅的布臵,一改过去那种简单的秧田型,而采用马鞍型、品字型、周边型等多种形式。

同时在教室中配臵了图书架、玩具、体育器材等设施。

③强调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确立以育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

这种教育观念的变化导致学校从教育目标、课程、教学到评价的整体改革。

(3)小班化教育的优势。

①有利于全体学生受到更充分的教育。

小班化教育使教学的空间大为增加。

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的频率与密度随之增大。

教师利用扩大了的空间与充满人性味的教育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与空间,并通过加强指导与交往,强化对学生的学力乃至人格的影响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充分占有和享用人的发展资源。

②有利于使每个个体受到更多的关注。

传统的大班授课模式很难对每一个体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地监控、指导与反馈,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而小班教育突破了传统的大班教学的局限,使每个学生都在教师的关注视野之内,使过去存在的教育“死角”被减至最低限度内。

科学的教育实践表明,教师最适合的视野范围为25名学生。

在小班中,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个别辅导,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增加与每一个学生的接触,教师对学生可以当面交流,当堂面批,当场指导,既缩短了师生间的空间与心理距离,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相对优质的教育和最优发展。

③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的双向和谐活动,更注重学生的情感参与过程,解放了学生的五官,克服了以往普遍存在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参与、部分参与、形式参与的局面,为学生提供了大大高于以往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活动、群体活动的机会与空间。

课堂中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得到激发,参与欲得到满足,创造欲得到发挥,从而使主体作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④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陶行知先生早年曾呼吁“砸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

小班化教育摒除了“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旧观念,改变了教师作为至高无上的权威者的地位,努力为学习者营造民主、平等、自由地进行“学术”研究的良好氛围,此时教师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

学生跳出了围着教师转的怪圈,通过自己学习、自编小品、即兴表演、发明制作等以自学、自强、自治为核心的“三自”活动,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解放了学生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间和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3.小班化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有哪些?(1)教育均等。

教育均等是指社会中的任何成员都享有均等参与学习和受教育的权利。

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受教育对象都有平等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和平等共享各种教育资源的权利。

原国家教委提出:“要办好每一所学校,学校要教育好每一个学生。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指导思想上则更强调了大众教育,以教育均等观为基础,赋予学生均等的教育机会与发展权利。

义务教育作为法定教育,更要体现教育均等的思想。

小班化教育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为他们在课堂上动脑、动口、动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目标的实施得到更有力的保证。

教育均等的理念无疑是小班化教育的理论支撑之一。

(2)以人为本。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强调:应当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接受教育不再只是为了升学和谋生,更是为了个人能力的发挥和个人终身学习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不久前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并结合时代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使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相协调、相一致。

学生是有能动性的、有学习愿望的、有实践能力的人,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位,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目标,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学生思维的参与与内驱力的调动。

建立在现代质量观基础上的小班化教育正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体现人的个体性、充分性与主体性,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这也弥补了大班教育中的不足之处,有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即以人为本,他呼吁:“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于小班化教育的始终。

(3)因材施教。

教育者面对的是一个个在家庭教养、文化背景、知识积累、独立人格、兴趣爱好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的活生生的人,因此必须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施行切合实际的教育,使每一个体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因材施教”的主张并躬行之。

国外有实证研究表明,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学生随年龄增长,个性差异也越大,遵循因材施教这一古老的教学原则并赋予新的涵义尤显重要。

小班化教育与传统的大班授课制相比,教师的“照顾面”明显扩大,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化教育,同时也需要教师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尊重学生主体选择基础上,努力实现全员全程分类教学,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作业批改、教学评价等各环节实施因材施教。

当代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只要提供适当的先前和现时的条件,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上所能学会的东西。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我们的教学中没有差生,只有存在着差异的学生。

小班化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

4.实施小班化教育,教师应该转变哪些观念?小班化教育的目标是创设和谐、生动、愉快的“小班化教育”环境,尊重教师、学生的个性发挥,崇尚人文关怀,让小班成为提升师生自信和成就的天地。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小班化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形式的改变上,座位的调整,学生数的减少,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教学策略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国内外的许多实验表明,小班教学要取到良好的教育效益,教师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学生观、师生观的更新是关键。

转变教师观念是实验教师的首要任务,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1)教育观:●树立素质教育的质量观。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以加强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树立系统工程的教育观。

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情,家庭教育要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学校要热情帮助家长提高育人的水平,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树立正确方向与科学方法的教育观。

“学校和家庭要求和鼓动青少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是对的,不经过艰苦的学习和磨练,年轻人是很难成长起来的,但一定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法”,要把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讲究科学育人的方法,千万不要用心良苦而方法不当,导致适得其反的恶果。

要组织引导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参加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以开阔视野,增长社会经验。

(2)学生观:教师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会对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它不仅影响教育效果,也影响学生的发展。

●学习主体的学生观。

学生是从师学习的受教育者,但学生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不是接受教训、听话的“驯服工具”,而是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教学只是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才能实现,正如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教学生学。

”教师要从教会学生学习出发,改变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各有个性的学生观。

“学生”是个整体的抽象的概念,它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存在差异、各有个性的学生个体组成的。

教师的“目中有生”,就既要了解研究学生共同的年龄特征,更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不是一味地按分数高低来看学生,确定对学生的喜好,而是要善于看到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不足、优点和缺点,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

●处在发展中的学生观。

学生正处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很大,具有许多发展的潜能。

教师应当善于辩证地、发展地看待每个学生,既要严格要求,更要关心爱护,正确对待学生身心发展不足之处,和思想行为上一时的缺点错误,给予正面的教育、矫正,使他们获得新的发展。

教师只有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用知识的力量和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仿效。

(3)教学观:教学观包含教学的目的观、内容观、过程观、评价观。

对于学生来说,教学就是要满足学生的发展的需要,促使学生的潜力的开发,实现学生的充分自由的发展,要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能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的培养,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成长的过程,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