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走转与十二经筋(一) 关朝

合集下载

八卦掌歌诀

八卦掌歌诀

基本桩式口诀两手互捧如抱婴,含胸拔背似捆绳。

抽身长手千斤坠,宛若猿猴摘果形。

由静而动周身运,气导血随龙虎奔。

腰乃坐纛心为令,扣膝坐步不八丁。

定势半鱼步七星,气沉丹田神贯顶。

两臀下垂提谷道,二目注视虎口中。

心虚腹实舌上卷,叩齿呼吸换液沉肩坠肘向内合,前手食指与眉平。

转掌要领歌诀八卦转掌妙无边。

行如推磨走当先。

步法要稳圈要圆,上下与中分三盘。

三盘旋转气为宗,全身环节要放松。

心情意静内子精,内外轴承法自灵。

先由有象求无象,大小小大是真空,转掌就是八卦阵,阴阳变化在其中。

软硬兼施明暗劲,刚柔相济是真功。

手脚相随腰主动,全身一致整体形。

怀抱琵琶合前胸,前手外摆似拧绳。

后手相随眼平视,上下两手合力撑。

紧背空胸头艮正,溜臀腰直胯要松。

缩肾提肛丹田气,掩裆曲膝鸡步行。

起平落扣足含空,曲膝趟泥在水中。

进退抽撤连环步,摆扣走转似旋风。

转掌式歌前手一顶如泰山,心神安静意在前。

前方万物手招架,真假虚实在里边。

二指够眼虎口圆,托掐用法在里边。

眼瞧虎口在取物,易如反掌不费难。

五指一拧三角形,三角手法艺要通。

抓掐扣捋任意用,拈身靠打不放松。

小指外张气能通,气通能使百脉从。

百脉相从气力顺,功力日日能上升。

前臂一伸如半月,四十五度角相同。

对外动招有实力,对内看招力无穷。

后手就在肘下沉,手沉肘下护胸身。

护住胸肋进招式,进招变式不留痕。

前手一顶与眉齐,防压防托法为宜。

他若托时沉肩肘,他若压时挑力生。

紧背肱背抱心肺,心里肺外保君臣。

君稳臣顺心不乱,气血充实养精神。

空胸气顺泥丸宫,任督津液往下行。

三翻九转含胸咽,丸宫之穴津液顷。

步如趟泥鹤步行,又如鸡踏往前行。

脚足站稳趾着力,换招换式照法行。

稳如坐轿身不动,抽身换式稳如山。

步法快慢全不显,如同太公垂鱼杆。

行如水中漂浮木,走步换招身自如。

且忌上下起浮式,前后左右忌摇身。

后手抱力紧相随,手掩心区意前追。

掩心护肋多变化,全凭肘下显奇艺。

舌顶上腭多一津,任督二脉津液生。

津液满口吞咽下,此乃妙法津中精。

八卦掌口诀

八卦掌口诀

八卦掌口诀第一掌八卦挑打是真传,双手横拦取腰间。

火炮冲天忙提腿,左拳右掌并相连。

二仙传道应含腿,猿猴扔绳后退三。

单风贯耳去的准,迎风穿袖腿转翻。

狮子张口气吞势,青龙探爪肘加肩。

第二掌苍龙摆尾肘腿连,野马闯槽力推山。

白蛇拨草向后退,上下盖掌加掌拳。

拨云见日左右摆,随后一肘是真传。

霸王綑肘力要猛,单风贯耳转左边。

恶虎扒心大开门,迎风推扇颌下边。

第三掌乌龙取水掌双撞,刘全进瓜头为先。

霸王脱盔加腿掌,靠山探穴掌盖前。

猿猴洗脸向下盖,左右挑斤紧相连。

迎风穿袖加肘意,金丝抹眉莫等闲。

玉女穿梭加暗腿,金鸡撒膀掌代拳。

第四掌滚腕单撞左右摆,十字叠握两肘间。

二郎担山转身快,钝镶割扦左右肩。

恶虎扑食肩加腿,钝镶割扦式如前。

走马活携提右腿,乌龙摆尾肘是三。

双手盘花头上取,立桩掌中用双拳。

第五掌抽身换影是真传,燕子抄水疾如箭。

暗腿之中加拳打,迎风穿袖把身翻。

乌龙摆尾原是肘,单凤朝阳占时间。

野马闯槽接上式,倒曳风舟用肘拳。

行船摇橹向前进,黑熊张口气吞山。

黄鹰搯膆加腿取,黑熊探掌式归原。

第六掌乌龙摆尾身似锦,腰横玉带綑腰间。

伏虎下式先上肘,白蛇吐信脑后边。

千金坠地腰上取,勒马托枪分两环。

三盘落地应含意,黑熊摇膀前后闪。

金鸡撒膀似前式,单风贯耳莫等闲。

狮子翻身左右腿,立桩掌式仍用拳。

第七掌野马闯槽先上下,蜀道横云上下翻。

反背擂握先摆脚,鹞子穿林疾似箭。

移花接木不离肘,金鸡抖翎退用拳。

狮子滚球左右摆,乌龙缠身头上边。

金蛇盘柳拗步取,转身收式仍归原。

第八掌狮子扑球用三川,三川步法是真传。

单川加腿只三步,片旋掌中把身翻。

虎抱头顶加独立,脚下雷声原是单。

闭门推月应下式,孤雁出群右手先。

风轮劈掌分左右,顺风领衣鸡腿剪,转身收式仍归原。

八卦掌六十四手歌诀的介绍

八卦掌六十四手歌诀的介绍

八卦掌六十四手歌诀的介绍八卦掌,是以八卦学说为理论基础,兼容养生和防身功能的一个武术流派。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卦掌六十四手歌诀。

欢迎阅读!八卦掌六十四手歌诀预备式:老僧托钵老僧托钵阴阳掌,手脚齐到敌难挡,左穿右来右穿左,穿的对方面后仰。

八卦掌六十四手歌诀第一趟(共分八式)一、进步挑掌进步挑掌挑打劈,绊住对手往后推,一挑一劈阴阳掌,前脚先进后脚随。

二、狮子滚球狮子滚球闪正中,穿掌含胸提足行,落步撞掌使胯打,手脚齐发后足蹬。

三、缠手掖撞缠手掖撞侧身行,拳出掌推后足蹬,头打落意随足走,手随步开侧身灵。

四、卧虎跳涧卧虎跳涧纵身行,捋腕蹦跳拳出胸,手到脚到腰腿到,手脚齐到身要拥。

五、肘底进捶肘底进捶上立桩,进步绊腿把肩扛,手到脚到腰用力,钻身屈肘肋下伤。

六、反臂劈捶反臂劈捶打荫堂,引进落空敌难防,曲肘滚打拧拳使,反臂捶下面孔伤。

七、双鞭压肘双鞭压肘把敌抓,拳击敌面后手拉,退步扑腿身坐下,翻筋错骨滚力压。

八、进步截肘进步截肘跨步捋,上步拍肘向前走,回身合胯力要整,转身拧腰压敌肘。

八卦掌六十四手歌诀第二趟(共分八式) 一、青龙探爪青龙探爪迎面扑,拨云见日走自如,上步合膝绊敌腿,手脚齐到力要扑。

二、抹袖连捶抹袖连捶扭步绷,一直一曲往前行,手脚与鼻三尖对,前脚行进后足蹬。

三、云龙献爪云龙献爪五指分,手脚齐到往前伸,一直一横三角手,前脚落地后脚跟。

四、拨云见日拨云见日掌上穿,拧腰坐胯把身翻,蹲身坐跨贴身靠,绊住敌腿往上钻。

五、排胸扑肘排胸扑肘横进身,进步扣步把身蹲,左手下搂肘折胸,手脚齐到身要拥。

六、转身顶肘转身顶肘转身行,扣步掰步侧身顶,身法步法一起进,右手按拳转身顶。

七、贯耳穿捶贯耳穿捶迎面冲,上步抓打身要拥,手到脚到腰腿到,前足前进后足蹬。

八、恶虎扒心恶虎扒心猛又凶,手脚齐到往前攻,穿搬截拦往外领,进步拦腿扒敌胸。

八卦掌六十四手歌诀第三趟(共分八式)一、进步团撞进步团撞手要封,落步坐胯后足蹬,掌穿脚踢侧身攻,双掌与身往前拥。

八卦掌的顺逆和化

八卦掌的顺逆和化

八卦掌的顺逆和化八卦掌的顺逆和化一、八卦掌手足自然往前伸——顺练八卦掌套路,有人用劲刚多柔少,一伸手便势势刚猛,双掌上下翻飞,呼呼生风,以为非此不能练出功夫。

岂不知,八卦掌功夫绝不是用笨力、蛮劲练出来的。

如此长久练之,会导致过力、过速,过力伤血,过速伤气,气血两伤,非致病不可。

运动中必须使肢体的运动听从意念的指挥,意念的企图通过肢体的运动来完成。

此是练八卦掌最基本的要求。

练功中手足顺其自然往前伸,外型上做到“顺项提顶,溜臀收肛;扭旋走转,蹬脚摩胫;桩如山岳,步似水中”。

肩、肘、腕、胯、膝关节自然放松,这样练求的是使气血畅通。

《内功经》曰:“前任后督,气行滚滚”。

任脉起于人体会阴穴,止于承浆穴,督脉起于长强穴,止于龈交穴。

任督二脉,为人体之奇经。

任督相通,也就达到了周天循环,内气充盈,滚滚不断。

宋代内功家萧号芝的绝句云:“诉流一直上蓬莱,散作甘泉润九垓,从此丹田沾润泽,黄芳遍地一齐开”。

此诗是对内气周天循环的比喻.“伸”是自然的伸,绝不是用力的击或打,左旋右转中,身体、手足不可有丝毫别劲之处,而要练出舒服、自然、顺的感觉,以保证周身血脉畅通。

速度上不是求绝对的快,而是要达到快慢有机的统一,以求练到内外三合、连环纵横的程度。

顺其自然便是真,是功夫。

尽管是基础,然而更是高楼大厦的地基之坚石。

练功时遵守用意念指挥四梢,长久练下去,自始至终不使拙力、笨劲,日久,四梢就会随着意念的指挥而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八卦掌气、力合---极力往回缩——逆练功呼吸要动气,左旋右转中手足要出力。

但要求力不但不外露,而且要极力往回缩。

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形散乱便无形体,此是先天八卦的“体”和后天八卦的“用”不相合所致。

气、力极力往回缩可使身体协调一致。

那么,气、力从身体的什么部位缩?运动时从双肩双胯往回缩,使气、力合一缩到丹田。

这种练法要达到的目的是——蓄神。

在悠然、滔滔不绝的走转中,在连环纵横、轻灵的起钻落翻中,神情是自在舒适的。

八卦掌秘传各路要诀,每步一卦,八步一圈

八卦掌秘传各路要诀,每步一卦,八步一圈

八卦掌秘传各路要诀,每步一卦,八步一圈一、八卦掌秘传诀谱--走九宫要诀每桩画一直径约五尺的圈,按八步一圈走转,每步一卦,可使步法僵滞者通灵,身法拘拗者顺畅。

要诀有九:艮顶圆,松坠探,紧空满,溜叠恬,溜臀直,呼吸贯,缩提掩,平坐弯,斜拧转。

二、八卦掌秘传诀谱--九字九宫者,顺勇直巧妙连狠急功九字也。

顺者,自然也。

勇者,果决也。

直者,发必仲也。

巧者,千斤不费力也。

妙者,出手不见形也。

连者,沾连不停也。

狠者,动手不容情也。

急者,紧捷也。

功者,心一动由内发出也。

九宫明,则上乘法得矣。

上法者以手足为奇,进法者以手足为妙,起手录丹凤朝阳,起步以抢步采打。

总之,三节要明,四梢要齐,五行要备,六合要合,身法要活,手足要连随其远近一动而至也。

八卦掌秘传诀谱--三空四坠十二要三空:掌心空,气贯到掌,掌贯指,能使指贯有鹰爪之力,捉拿万物。

脚心空,根气生,气生二足稳,推拉不动身。

心胸空,则练法精。

四坠:肩坠到腰,腰坠到胯,胯坠到膝,膝坠到足。

十二要:身直,项竖,肘坠,背圆,胸含,腰塌,掌顶,裆扣,胯紧,膝抱,屈腿,趟泥步八卦掌秘传诀谱--八卦说出手里裹,外开,上穿,下立为四正也;上截,下拦,里领,外领为四隅。

四正四隅合为八卦。

出手有四正四隅,动手有四阴四阳。

出手如牛舌,打来入虎口,手去如钢锉,回手如钩杆。

神出鬼没,奥妙无穷。

八卦掌秘传诀谱--身法说有十三法:吸、闪、摇、拧、回、转、翻、停、吞、吐、浮、沉、中正。

八卦掌秘传诀谱--领法说领法指内领,外领而言。

亦为接敌人之手最安全之手法也,左领左,右领右为外领;右领左,左领右,为里领。

外领上步从外而进也。

里领吸身退步列手而进也。

盖领法要横,使敌失去重心,全身不得力,手足无所用,吾则随意而行也。

八卦掌秘传诀谱--带法说带法有蛇出吞食,弄进落空之意。

彼之高,带之而跌;彼之低,退步带之而扑也;彼之中,带之而撞也。

左来左带,右来右带。

单手为领,双手为带。

领要横,带要顺,领要柔,带要刚,进招各有巧妙也。

八卦掌派系的歌诀

八卦掌派系的歌诀

八卦掌派系的歌诀八卦掌派系的歌诀史氏八卦掌歌一、头顶颌勾身正直,塌腰躬腿虚实步,沉肩坠肘伸前臂,扭腕挺掌拉食指。

二、一臂伸推一臂屈,眼向伸臂虎口瞧,伸臂推把屈拉弦,好似弯弓射大雕三、虎口圆撑掌心凹,拉指挺掌指上翘,推把拉弦扩胸肺,屈膝行步腿脚健。

四、屈膝躬腿趟泥步,外扣内直走圆圈,扭腰塌腰把肛提,形如推磨团团转。

五、身随步转手随手扭,扭腰扭颈塌腰鼓腹,配合呼吸化纳攻吐,屈膝躬腿脚趾抓地。

六、走掌身躯莫倾斜,前俯后仰都禁忌。

扭腰小腹紧贴股,步履沉着身平稳。

七、势势动作左右练,循环往返不散顿,先向稳实求平正,神奇百变熟中生。

八、穿掌手贴肘下出,避实乘虚才有功,脚踏中门寻门路,斜出正入随人动。

九、穿掌手法要牢记,后掌穿出前掌收,相互配合相辅成,身手步腰动协调。

十、走圈三盘逐步练,初练上盘架稍高,中盘屈膝势渐蹲,低盘讲求平膝胯。

十一、舌抵上颚鼻呼吸,气沉丹田同导引,动作呼吸应配合,得机得势轻松灵。

十二、上下相随宜一致,身手顺随腰腿动,步法变化走转移,机动灵活无定踪。

十三、扣步形成正三角,足尖膝盖同相合,摆步成为八字形,足尖脚根二交合。

十四、上步后足超前足,进步前足向前行,撤步前足越后足,退步后足向后行。

十五、尚德不尚力,尚智不尚勇,尚力与尚勇,迟早必落空。

十六、出手顺敌意,提防左右攻,敌退前足起,敌进后足行。

十七、身如游龙雁腾空,虎撞龟泳蛇行动,围回联连势无定,斜横进退谈笑中。

十八、此掌奥妙在走圈,步法致胜脚力功,扣摆绕行踪飘忽,视前忽后无定踪。

十九、手随人动顺敌情,起而未落占中央,脚踏中门寻门路,敌纵有防亦无妨。

二十、出手要一不要二,以多胜少要牢记,若能识得其中意,优势常存掌握中。

二一、出手招招因人动,封闭对方最有功,步从三角转移灵,手取十字利化功。

二二、敌进我走避锐锋,让出地位引落空,回首一击常切中,败中取胜时有功。

二三、敌正我正奇,敌奇我奇正,柔身拉舵尾,顺水驾轻舟。

二四、击左右应,击前后应,相互呼应,使人难应。

八卦掌精髓——拧旋走转

八卦掌精髓——拧旋走转

其自 然、 合乎 自 然、 自然而然之功。成就其功 , 须用后 卦 。只有 在先 天八 卦 图上 环而 无端 的拧 旋走 转 , 才是
天 有为 之法 , 练先 天无 为之 功 。
八 卦掌 内外兼 备 , 成就 其 神功 之法 。
八 卦掌拧旋走转 的动与静与其他拳种不 同 , 功
八卦掌 , 通过长期缓慢 、 轻柔 、 悠然 、 飘逸 、 细致
年传承 , 拳种繁多 ,
合 而 言 之 为 万 法 归 宗 ,分 而 言 之 为 各
有 所 长 。八 卦 掌 是
八 卦掌人都说 , 八卦掌功夫是“ 走” 出来的。有 “ 百练不如一走” 、 “ 走为百练之祖” 之说 。很形象 , 但
又很不 确切 。应该 说八 卦掌 功夫是 源 自于拧旋 走转 , 是 拧 旋走 转 成就 了八 卦 掌 之神 功 。八 卦 掌 以 步法 为
走转是八卦掌神妙之功的必修课 , 不求劲而劲 自生。
又 暗含 防 守 与攻 击之 法 , 是/ k  ̄ l , 掌 练功 之 大 法 , 更是
身, 进 左足 扣步 为旋 身 。“ 转” 是后 足前 进 中及 变 为前 步 落地 后 , 身躯 不 是前 挺 , 而 是 沿 圆 弧 不停 地转 动 。 这 就构 成 了拧 身 、 旋身 、 转 身 和摆 扣 之 “ 走” 有 机 巧妙
集 内外 家 之 所 长 , 又 有 别 于 各 家 的独 特 功夫 。说它 独特 ,


主要 在 于 它 是 在 八
根, 身法为本 , 掌法为主 , 以拧旋走转为法 , 是大法 。
所 以, 拧旋 走转是 A  ̄ - t , 掌功 夫之 根 。“ 走” 的功夫 中有 “ 拧” 、 “ 旋” 、 “ 转” , 重点 在 “ 走” , 这 四者缺 一也 成 全 不 了拧旋 走转 。对于 拧旋走 转 的走法 , 以顺 时针 走转 为 例, 挂掌 中周 而复 始 , 环 而无端 的行进 在 先 天八 卦 图

八卦掌介绍

八卦掌介绍

八卦掌介绍篇一:八卦掌之桩功八卦掌之桩功–初习八卦掌。

为以后的练功,实战,必需苦练桩功,桩功是每一个武术门派中必不行少的入门基本功。

八卦掌经过桩功的修练,可到达血液流畅,呼吸自然,筋骨舒活,培育劲力,使浑身上下内外都得到充实熬炼,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八卦掌桩功分静桩(浑元桩,扣步桩,摆步桩),动桩(单重力,双重力)等,动静兼修,刚柔并练.在未介绍各项桩功的练法之前,在此着重地阐述桩功最紧要的要义,即站桩的放松法和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求。

初习站桩,无论是静桩,动桩,。

必需先从“松”字着手。

所谓松,并不是松懈无力,乃是周身内外放松,不能有丝毫的僵滞之力。

站桩熬炼一个人从精神到身躯的松与紧,它是肌肉的松紧,而肌肉的活动又是靠神经来支配的,所以肌肉的松紧是由精神的松紧所确定的。

精神有效地支配肌肉的收缩运动,到达松紧协调,才能使人体的力气,速度,耐力,敏捷协调,在实战应用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练习站桩,必需精神高度集中,浑身上下内外相应的放松,呼吸要求口微张,尽量用鼻呼吸,一改平常的本体呼吸为自然腹式呼吸,经过长期的熬炼逐步到达深、长、细、匀、慢等要求。

但绝不能有意延长呼吸或憋气,更不行下意识地气入丹田,要日久从自然而然中所得。

将自身从精神上放大,有顶天立地之慨,设想身体四周有强敌攻击,而我周身则有云彩飞绕,使敌无隙可入,头正身直,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谷道缩提。

尾闾中正,裹裆抿胯,屈膝扣趾,虚领顶劲,气定神闲。

这便是桩功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习之日久,八卦掌法中的自然整体力会不求自至。

一、静桩(浑元桩,扣步桩,摆步桩)练法:浑元桩练功要求身体自然而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脚跟照齐,全身先伸展挺立一下。

身体的重心放在两腿的脚前掌和脚后根,脚心涵空,两腿略微弯曲,腹部松圆,腋下半虚,若能容球,头直目正,松肩沉肘,头部意被绳子系着,下颌微后收,同时将两手抬起至胸前、高与肩平,两手与自身之距离约为三拳许,十指分开,虎口稍撑成龙扑爪掌,两手掌心内吸如抱一大汽球,两掌心相距基本与肩同宽。

八卦掌的简介

八卦掌的简介

八卦掌的简介八卦掌是内外双修的拳术,它结合了道家的导引吐纳术,融技击、养生、健身于一体,讲内外相合、上下相随、以意领气、以气领力。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卦掌的简介。

欢迎阅读!八卦掌的简介董海川(1797年—1882年),原名董明魁,清朝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坞村人。

一般认为是八卦掌拳术的创始人和主要传播者。

董海川少时家贫,喜欢武术,年轻时因误伤人命,奔走他乡。

相传在安徽九华山得遇“云盘老祖”传授其技,创立了八卦掌。

清朝咸丰年间,董海川流落京师,隐姓埋名成为太监到王府当差。

至于为何当太监,历来说法颇多。

一说是为了躲避命案,阉割而成太监;一说是捻军或太平天国所派来当卧底;一说是由于练八卦掌需挟裆,容易引起性欲,影响练功而自阉。

说法颇多,莫衷一是。

海川在王府当差时,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才为人所知,开始授徒。

他择徒标准很严,而且因材施教,因此使得八卦掌形成了许多不同特色的流派。

八卦掌全称“游身八卦连环掌”,一般把它归为内家拳的一种。

八卦掌的来源,由于资料的缺乏已无从考证,一般把它归之于清朝咸丰年间的武术家董海川。

董海川由于其围圆而习练,开始叫转掌,后来门人称作八卦转掌,最后定名为八卦掌。

八卦掌主要有两个流派:一个是以程廷华的龙爪掌为代表的程派,一个是以尹福的牛舌掌为代表的尹派。

其他流派基本都和这两个流派有关。

八卦掌主要流派· 程派八卦掌——程廷华· 尹派八卦掌——尹福· 梁派八卦掌——梁振甫八卦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走圈)为主的拳术。

也就是,以自己的一个臂长的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然后沿着这个圆走圈。

它将武功与导引吐纳溶为一体,内外兼修。

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能够锻炼攻防搏击的技能。

也有一个例外,有一套六十四式的掌法是在一条直线上打拳。

正说八卦掌五大流派掌门人-----张全亮八卦掌自董海川先师创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八卦掌由于历代名人辈出,且风格各异,引起世人瞩目。

尹福、程延华、史计栋、马维祺、梁振普、刘凤春、张占魁、刘德宽、宋长荣、宋永祥、樊志勇等八卦掌第二代传人,是八卦门中公认的、成就较大的、建树较高的佼佼者。

八卦掌劲、步、转、用

八卦掌劲、步、转、用
两膝相抱,剪子腿,趟泥步,五趾抓地,沉肩垂肘,腕紧指实。
达到内外相贯,上下相随,全身拧成一个劲,形成浑厚饱满的立体圆。圆的特性是力量集中,在实战中方能灵活不滞,避实击虚,虚实相兼,动静相合,小可胜大,弱可胜强,借力还力,以柔克刚,是为八卦掌发劲、变劲之基础。八卦掌有以下几劲:
八卦掌劲、步、转、用
一 劲
炼八卦掌非内力深湛不可,以静坐修道炼气运用,气功自然形成,这是自然和灵动的气功。炼内劲的方法是静桩与动桩,透过静桩的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拧腰坐胯、曲腿趟泥、放松调息、松柔沉着的锻炼产生内劲,再透过动桩与转掌,将内劲用到拳法上。发力用指尖不用掌根,求力透不求发人于丈外。走转行拳时时注意力贯指尖,久之指力自然坚强。
横劲讲究起横不见横,是因为横的是身子不是手,能横飞人就在于身上有这八方支撑力,三体式开始站的就是这个支顶力。八卦掌之用如大蟒钢鞭,其刚之一面全在此劲上。八卦掌是由根练起,从根往梢上练,一切以桩为基础,刚劲就表现在桩功上。八卦掌最先能出劲的地方在肩肘。这是由根往梢的表现。如单换掌,刚打时不要想着一下掌指上能有多大劲,那样容易失去姿势的中正。而应在换式时想着好象敌人在你肩、肘的位置,实战时就要偷步到这个位置上,就用换式时腰胯旋转身体的力量带动肩肘一撞一砸就是了,初练时肩肘好使,功深自到掌上,这就是练了发力,其钢鞭劲就在于此。然有刚而无柔终
寸劲打人极易造成内伤,按在肋骨处,外表不显,可打伤内脏。松肩坠肘、虚领顶劲、节节贯通、周身协调、前手打人、后手使劲、意要深长。找一大小适中的小树,先用手指按在树上,后用掌根突然击之,做到周身一致,掌与树接触瞬间全身一紧,意欲把树击倒。后重心返回,恢复平时松灵状态,掌根离树,只用手指肚按在树上,开始先用顺步式,右掌击左掌后撑。再用拗步式。把两米

梁氏八卦掌歌诀

梁氏八卦掌歌诀

梁氏八卦掌歌诀八卦掌的流派也有很多,而且每个流派都有每个流派的练习歌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梁氏八卦掌歌诀。

欢迎阅读!梁氏八卦掌歌诀梁氏八卦掌总歌决八卦掌,走为先,变化虚实步中参。

收即放,去即还,指山打磨游击战。

走如风,站如钉,摆扣穿翻步法清。

腰如轴,气如旗,眼观六路手足先。

行如龙,坐如虎,动如江河静如山。

阴阳手,上下翻,沉肩坠肘气归丹。

要六和,勿散乱,气遍周身得自然。

摆扣步,要仔细,转换进退在腰间。

手打三,脚打七,手脚齐进莫迟疑。

胯打走,肩打撞,周身挤靠暗打膝。

高不挡,低不拦,迎风接近最为先。

数语妙诀掌中要,不用纯功也枉然。

梁氏八卦掌之手、眼、身、法、步及起式歌诀起式口诀竖形立势掌如拳,当按阴阳次第间。

审势分明知躲闪,防身斜侧识端偏。

进攻推托步偷半,插打劈穿学贵全。

欲免临场心手乱,闲居发奋读斯篇。

手之口诀撑拳托掌若风烟,劈穿抓拿势贵偏。

挺去牵来脚管硬,勾搬裹挽削劈连。

三盘内外须纯练,前后高低混打全。

一日无间三岁半,保能发手倒山巅。

眼之口诀两眼圆睁若朗星,头端审视更分明。

瞻前顾后疾如电,展动周旋似转轮。

秒定敌人身手脚,乘虚攻击莫留情。

临场对敌人难进,全在双眸一团神。

身之口诀头端面正手平分,直竖身昂腿护阴。

斜立足分丁八步,势如跨马弯弓形。

腿脚不浮身便稳,平起平落移动灵。

足动脚跟同进退,肩投腰趁臀齐行。

翻身腹缩随舒卷,偏闪腾挪势势承。

练习如常寡敌众,横冲直撞莫停留。

法之口诀个中奥妙在深玄,掌在师传学在专。

掌法千般学不尽,机关百种卒难言。

水到渠成三载力,钢须纯练始削坚。

总之熟练能生巧,处处相承节节连。

步之口诀两膝弯步力自然,屈前直后练成坚。

之从顺闪腾挪步,玄经斜击反回圈。

翻复旋风肩平硬,膝雄跟端带勾臁。

梁氏八卦掌运动要领歌诀顺项提顶,溜臀收肛。

松肩坠肘,实腹畅胸。

滚钻争裹,奇正相生。

龙形猴相,虎坐鹰翻。

拧旋走转,蹬脚磨胫。

曲腿趟泥,足心含空。

起平落扣,连环纵横。

腰如轴立,手似轮行。

指分掌凹,摆肱平肩。

八卦掌基本功训练方法

八卦掌基本功训练方法

⼋卦掌基本功训练⽅法⼋卦掌基本功训练⽅法 ⼋卦掌是⼀种以掌法变换和⾏步⾛转(⾛圈)为主的拳术。

也就是,以⾃⼰的⼀个臂长的距离为半径画⼀个圆,然后沿着这个圆⾛圈。

下⾯由⼩编为⼤家分享⼋卦掌基本功训练⽅法,欢迎⼤家阅读浏览。

⼋卦掌基本功之蹚泥步 ⼋卦掌以“⾏桩”、“蹚泥步”内功功法为⼊门基础,以拧翻⾛转为基本运动形式,以掌法的变化为主要技击⼿段。

内外兼修,强调⾝⼼合练,⾝捷步灵如故龙游空,拧翻⾛转掌法幻变⽆穷。

出⼿成招,刚柔相济,踢打摔拿溶为⼀体。

拧裹钻翻,避正打斜,围圆打点,循循相⽣⽆有穷尽。

先练直蹚泥步,练的蹚步平稳了再练⾛圈蹚泥步;然后学练站⼋卦桩,⽽后再学练掌。

由开始蹚不出去步,练得趟出去⽽⼜稳健。

趟泥步利于⽓往下沉,主要练习重⼼的⽔平移动,它⽐形意的直线⽔平移动要难,因为它要⾛圈,⼈体的重⼼要在⼀个⽔平的圆圈上移动。

⼋卦步练好了,⾃然会融会贯通,重⼼要向不同⽅向的⽔平移动也就不难了。

能够把重⼼⽔平地向着⼀个⽅向移动,并把整体重量输送到⼀点上,从⽽得到很好的打击效果。

站架⾏桩,内守中定,外重⼋要,⾝动意不变,如⽔漂⽊,⼀⽓流⾏。

趟泥步迈步供像平时⾛路,但⾝体仍如三体式⼀样,有三折之形,⾏步是趟泥步的基础,练习⾏步之后再⾛圈,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步的练习⽅法是: ⼀、⾝体保持中正,放松,沉肩坠肘、涵胸拔背等; ⼆、双掌下按⾄丹⽥处,意如按⽔中浮⽊; 三、屈膝下蹲⾄适宜⾼度; 四、重⼼放于左胯,右脚蹬地,向前趟出; 五、左右胯重⼼相互转换,向前直⾏; 七、摩膝趟胫,脚掌平起平落。

初练时不求速度,⼋卦步看似潇洒飘逸,实则沉稳刚健。

要达到这个要求,必须步步为营,熟练后⾃可⾛转⾃如。

慢练不同于断练,⾏云流⽔,虽慢⽽不断,务必形断意不断,意断⽽神相连。

双⼿下按意在丹⽥,久则有⿎荡感觉,双膝有顶意,双⾜如泥中⾏路,提时犹如泥中拔腿,落时带有淌踩定之意,重⼼及时转换,久练则轻松⾃如,再于圆圈上练习就会更容易掌握了。

十二经筋(图文版)!

十二经筋(图文版)!

⼗⼆经筋(图⽂版)! ⼗⼆经筋是⼗⼆经脉之⽓濡养筋⾁⾻节的体系,是⼗⼆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

经筋具有约束⾻骼、屈伸关节、维持⼈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正如《素问·痿论》所兑:“宗筋主束⾻⽽利机关也。

”经筋为病,多为转筋、筋痛、痹证等,针灸治疗多局部取⽳⽽泻之。

⼗⼆经筋为经络分类名。

简称经筋。

出《黄帝内经灵枢·经筋》。

指全⾝筋⾁组织附属于⼗⼆经脉⽽分成⼗⼆个部分,也是⼗⼆经脉在躯体和四肢部与筋⾁组织的相互联系。

以其分布部位及病候多在“筋⾁”,故称“经筋”。

⼗⼆经筋都起于四肢,终于头⾝,且都⾛在较体表的层次,⽽不连结属接⾄内脏;故有些经筋⽓所到之处,并⾮经脉、经别所能到达的。

如⾏者⽪肤表⾯经筋⾛到之处,痒痒难耐,此是经筋⾏⾛到之功能。

⼗⼆经筋的分布与⼗⼆经脉循⾏⼤致相同。

起于四肢末端⽖甲,结于关节和⾻骼,⾛向躯⼲,上起于颈项,终⽌于头⾯。

每遇⾻节部位则结于或聚于此,遇胸腹壁或⼊胸腹腔则散于或布于该部⽽成⽚,但与脏腑⽆属络关系。

阳之筋分布在肢体外侧,阴之筋分布在肢体内侧,但都从四肢末端起始⾛向躯⼲,结聚于关节和⾻骼附近,阳之筋上⾛头⾯,阴之筋进⼊腹腔,但都不⼊内脏。

其中,⼿三阳经筋都结于额⾓(⾓),⾜三阳经筋都经缺盆上结于颧⾻部(頄)和⽬周围,⼿三阴经筋并⼊胸中再结于胸膈部(贲),⾜三阴经筋都结于阴器。

⼗⼆经筋的循⾏ ⼗⼆经筋的循⾏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骼部,⾛向躯⼲头⾯。

⼗⼆经筋⾏于体表,不⼊内脏,有刚筋、柔筋之分。

刚(阳)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以⼿⾜阳经经筋为主;柔(阴)筋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以⼿⾜阴经经筋为主。

⾜三阳经筋起于⾜趾,循股外上⾏结于顺(⾯);⾜三阴经筋起于⾜趾,循股内上⾏结于阴器(腹);⼿三阳经筋起于⼿指,循臑外上⾏结于⾓(头);⼿三阴经筋起于⼿指,循臑内上⾏结于贲(胸)。

⼗⼆经筋的作⽤ ⼗⼆经筋具有约束⾻骼,完成运动关节和保护关节的功能。

⼿、⾜三阴阳经筋相结合处 ⼿三阴经筋(⼿太阴肺经、⼿少阴⼼经、⼿厥阴⼼包经)由⾥侧循⾏⾄胸部相互结合;⼿三阳经筋(⼿阳明⼤肠经、⼿太阳⼩肠经、⼿少阳三焦经)由表侧循⾏⾄头⾓部相互结合;⾜三阴经筋(⾜太阴脾经、⾜少阴肾经、⾜厥阴肝经)由内侧循⾏⾄少腹部相互结合;⾜三阳经筋(⾜阳明胃经、⾜太阳膀胱经、⾜少阳胆经)由外侧循⾏⾄⾯部相互结合。

八卦掌派系的歌诀

八卦掌派系的歌诀

八卦掌派系的歌诀自董海川至今,八卦掌在流传中形成了许多分支。

但主要的不外三支,即尹式(尹福)硬掌和程式(程廷华)柔掌,还有梁文斋的梁式八卦,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卦掌派系的歌诀。

欢迎阅读!八卦掌派系的歌诀史氏八卦掌歌一、头顶颌勾身正直,塌腰躬腿虚实步,沉肩坠肘伸前臂,扭腕挺掌拉食指。

二、一臂伸推一臂屈,眼向伸臂虎口瞧,伸臂推把屈拉弦,好似弯弓射大雕三、虎口圆撑掌心凹,拉指挺掌指上翘,推把拉弦扩胸肺,屈膝行步腿脚健。

四、屈膝躬腿趟泥步,外扣内直走圆圈,扭腰塌腰把肛提,形如推磨团团转。

五、身随步转手随手扭,扭腰扭颈塌腰鼓腹,配合呼吸化纳攻吐,屈膝躬腿脚趾抓地。

六、走掌身躯莫倾斜,前俯后仰都禁忌。

扭腰小腹紧贴股,步履沉着身平稳。

七、势势动作左右练,循环往返不散顿,先向稳实求平正,神奇百变熟中生。

八、穿掌手贴肘下出,避实乘虚才有功,脚踏中门寻门路,斜出正入随人动。

九、穿掌手法要牢记,后掌穿出前掌收,相互配合相辅成,身手步腰动协调。

十、走圈三盘逐步练,初练上盘架稍高,中盘屈膝势渐蹲,低盘讲求平膝胯。

十一、舌抵上颚鼻呼吸,气沉丹田同导引,动作呼吸应配合,得机得势轻松灵。

十二、上下相随宜一致,身手顺随腰腿动,步法变化走转移,机动灵活无定踪。

十三、扣步形成正三角,足尖膝盖同相合,摆步成为八字形,足尖脚根二交合。

十四、上步后足超前足,进步前足向前行,撤步前足越后足,退步后足向后行。

十五、尚德不尚力,尚智不尚勇,尚力与尚勇,迟早必落空。

十六、出手顺敌意,提防左右攻,敌退前足起,敌进后足行。

十七、身如游龙雁腾空,虎撞龟泳蛇行动,围回联连势无定,斜横进退谈笑中。

十八、此掌奥妙在走圈,步法致胜脚力功,扣摆绕行踪飘忽,视前忽后无定踪。

十九、手随人动顺敌情,起而未落占中央,脚踏中门寻门路,敌纵有防亦无妨。

二十、出手要一不要二,以多胜少要牢记,若能识得其中意,优势常存掌握中。

二一、出手招招因人动,封闭对方最有功,步从三角转移灵,手取十字利化功。

[转载]八卦掌转掌的八式名称及图解

[转载]八卦掌转掌的八式名称及图解

[转载]八卦掌转掌的八式名称及图解
展开全文
作者:顾建强
转掌八式是八卦掌基本功之一,练习好转掌八式,对下一步顺利练习八大掌和八八六十四式连环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转掌八式练习动作如下(顺时针方向):
第一式:踏掌:转掌时步子不停,两手分别放在左右胯旁,双手手心向下,手指向前方,掌根向下有顶力,双眼目视前方。

第二式:青龙探掌:转掌时步子不停,两胳膊向圆习方向伸去,两手成立掌,两手手心朝圈中心方向,右手向前伸,左掌放在右肘下方一拳的位置,双眼目视右手虎
口。

第三式:芊幢:转掌时步子不停,左手向头部上前方推去,手心向身体前方,右手向身体的背后穿去,右手向背后,双眼目视右前方。

第四式:大鹏展翅:转掌时步子不停,两臂向身体两侧伸出,两手的高度与肩平,手心向上,双眼目视右前方。

第五式:白猿献果:转掌时步子不停,两掌掌根相对,并放在胸前,双手向上托,双眼目视前方。

第六式:狮子抱球:转掌时步子不停,右手向圆心方向穿去,手心向上。

左手放在头部的左上方,手指指向圆心,手心向下,双眼目视右手。

第七式:仙人指路: 转掌时步子不停,双手提起放在右胸前,两胳膊要平行,并与前胸形成圆形,双手手指相对,手心向圆心方向外推,双眼目视右前方。

第八式:凤凰展翅:转掌时步子不停,右手放在右胯旁,手指向下,手心向内。

左手往头部左上方穿出,手指向上,手心向内双眼目视右前方。

八卦掌的总诀与要言

八卦掌的总诀与要言

八卦掌的总诀与要言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卦掌的总诀与要言。

欢迎阅读!八卦掌的总诀与要言从民国年间至今,海内外出版发行的八卦掌书籍已近百册,民间的所谓老本、抄本、内部资料等尚不包含其中。

正所谓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那相同的又是什么?八卦掌核心技法的理论体系尽在“总诀”与“要言”当中。

如果说“总诀”是宪法,则“要言”便是宪法解释,除此再无一物。

同仁当谨记。

八卦掌的“总诀”八卦掌,走为先,收即放,去即还,变转虚实步中参。

走如风,站如钉,摆扣转换步法清。

腰为轴,气为旗,眼观六路手足先。

行如龙,坐如虎,动似江河静如山。

阴阳手,上下翻,沉肩坠肘气归丹。

抱六合,勿散乱,气遍周身得自然。

摆扣步,要仔细,转换进退在腰隙。

手打三,步打七,手脚齐进莫迟疑。

胯打走,肩打撞,周身挤靠暗顶膝。

高不挡,低不拦,迎风接近最为先。

数语妙诀掌中要,不用纯功亦枉然。

八卦掌的“学技要言”夫学此技者,须以忠厚为本,仁义待人。

习练者朝夕不辍,日就月将。

场中比试,揣摩研究,一要劳其体,二要讲其理。

劳其体使之有力,讲其理使之有巧。

讲其理而不劳其体,徒知有巧,不知有力;劳其体而不讲其理,只知有力,不知有巧妙也。

学艺总要理、势皆明,始得八卦之奥妙,神而明之,以达上乘,再加以至诚无息之道,方得登峰造极。

然习之以法,晓之此理,调之以气,会之以神,以成一艺,以五尺之距,不难尽天下之方也。

但“要言”中隐藏了什么?“理、势皆明”中隐藏了“法”。

“理、法、势”自古三位一体,前人的处心积虑后者自不必深究,但“不得法”、“法不当”却是实实在在的影响着后人。

而今成为一种风气、一种时尚,似乎“三十六歌、四十八法”人人都拿来注一把。

如果说“歌与法”是宪法下的细则法律,基于违背宪法的法律是违法的原则,如何审时度势就有了清晰的标准和尺度。

更况且“歌与法”的始作俑者同样用心良苦,就如同道德经、如同推背图、如同红楼梦,被人为的打乱了顺序。

八卦掌转掌歌及其实战

八卦掌转掌歌及其实战

八卦掌转掌歌及其实战八卦掌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联系紧密,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是一个认识中国传统思想和思维方式的一个最佳窗口。

转掌是八卦掌奥秘所在,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卦掌转掌歌及其实战。

欢迎阅读!八卦掌转掌歌及其实战转掌歌共有43句,练用之法尽含其内,内容十分翔实,其中有很多术语、行话,初学者不经解释,很难掌握、理解八卦掌这门艺术。

转掌歌第一句是:八卦转掌论阴阳,五行六合内中藏。

此意是说八卦掌理论以《易》理为拳理,其拧旋走转,处处暗含生克之力。

具体地说,人体沿圈走转时,膻中穴是向内收的,自然产生一种削砍之力,同时背后的夹脊处也必然会产生一种离心力,这是在人体左右旋转时产生的两种对立而又统一的力量。

同样人体旋转时要求提肛灌顶,即百会穴上顶,会阴穴松提,就可产生一种如同水一样的向上漂浮之力,可使敌方拔根,而失去稳定性。

练八卦掌旋转时要求眉心部位对向圆心,这样会产生一种如同火一样的吞噬之力。

所以转圈、技击时要气沉丹田,腹心松静,收腹溜臀,在腰腹的主宰下提顶吊裆,空胸紧背,这样可形成混元无懈的旋转球体。

另外,沿圆走转,也会产生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的外三合,此即“五行六合内中藏”之意。

第二句是:七星八步九宫定,两仪三才见柔刚。

此意是自身头、肩、肘、手、胯、膝、足(七星)在行走转圈(公转)时要朝着八个方向: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同时自转,在穿行往来变式时还要围绕着四正、四隅及中央这九个点(九宫)进行。

在运七星、走八卦、穿九宫的公转与自转运动中,要时时处处做到阴阳(两仪)相抱,三才(天、地、人、精、气、神)合一,只有这样才能自然、充分体现并发挥出刚柔之力。

第三句是:混元一气培根本,四正四隅按八方。

此意是说八卦掌走转,是为了培植混元一气这一根本,使丹田元气充足、畅达,既可祛病强身,又能防身御敌。

只要按着四正四隅的圆圈经年累月地走转,混元一气与八方之力就会自然产生,这种力一旦上身,其威力是不可抗拒的。

八卦掌释义

八卦掌释义

八卦掌释义八卦掌全称“游身八卦连环掌”,一般把它归为内家拳的一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卦掌释义。

欢迎阅读!八卦掌释义【武功介绍】“八卦”最早见于《周易》:“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八卦原指八个方位,即北、南、东、西、西北、西南、东北、东南。

八卦掌以掌法为主,其基本内容是八掌,合于八卦之数;在行拳时,要求以摆扣步走圆形,将八个方位全都走到,而不像一般拳术那样,或来去一条线,或走四角,所以称为“八卦掌”。

其实,八卦掌与八卦并无什么内在联系。

目前流行的八卦掌,又名“游身八卦掌”或“龙形八卦掌”,为董海川(1796年-1882年)在北京所传。

八卦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

它将武功与导引吐纳溶为一体,内外兼修。

不仅有强身健体之功用,而且能够锻炼攻防搏击的技能,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享誉武林。

八卦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走圈)为主的拳术。

也就是,以自己的一个臂长的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然后沿着这个圆走圈。

它将武功与导引吐纳溶为一体,内外兼修。

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能够锻炼攻防搏击的技能。

也有一个例外,有一套六十四式的掌法是在一条直线上打拳。

传统八卦掌经许多名师的不断研究,以八卦为理论基础,一圈八步八个掌势,以单换掌为基本掌势,套路非常灵活,并不固定,习练者的不同,套路也不相同,但是现在许多演练的八卦掌已不完全按照这个传统了。

八卦掌注重身法的灵活性,要求练者在不断走圈中,改变敌我之间的距离及方向,避正击斜,伺机进攻;出手讲究随机应变,发挥掌比拳和勾灵活多变的特性。

其手法有推、托、盖、劈、撞、搬、截、拿等。

八卦掌的运动特点是:一走、二视、三坐、四翻。

这些特点为发展身手的捷径、灵活,特别是下肢的力量提供了必要的锻炼条件。

八卦掌以“行桩”、“蹚泥步”内功功法为入门基础,以拧翻走转为基本运动形式,以掌法的变化为主要技击手段。

内外兼修,强调身心合练,身捷步灵如龙游空,拧翻走转掌法幻变无穷。

八卦掌转圈功

八卦掌转圈功

谈谈八卦掌的转圈功八卦掌以走转为能,走圈转掌是其基本的练功之法。

现在出版的多数八卦掌书籍,可能是着眼于对业余爱好者的普及,故重点放在拳式、套路的介绍,而对显得单调乏味的走圈功法所言甚简,甚至一带而过。

而实际上,对正宗八卦门户中人来说,走圈为必练之功。

要想练出正宗的八卦掌功夫,走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笔者是程式八卦掌门生,兹将自己习练八卦掌转圈功之粗浅体会写出,愿与同道一起探讨。

八卦掌的特点是以“走打为妙”,所以圆形步法、左掰右扣、大掰大扣、左右迂回等身法、步法的训练就显得特别重要。

而走圈功则包罗万象,可以练出八卦掌的各种劲力。

以典型的转掌式为例,走转时要求:“松肩坠肘徐出手,合肘掩心出抱力,艮顶看合下巴,紧背实腹溜臀,气沉丹田身要正,缩肛挺肾裆要掩,斜身拧腰步要轻”。

转圈时按此要领周而复始地习练,每次至少90-100分钟,每天坚持不断才能出功夫。

如每天能连续练若干个小时,中间再穿插练些式子,功夫上身更快。

比起只练式子不走圈来说,走圈功有如下优点:一是可练出八卦掌的步法功夫;二是反复走圈练习几个主要式子,长时间单一训练,更能出功夫。

八卦掌的“走”与“打”是结合在一起的,以斜打正,斜身拧腰,以腰为轴带动全身,这些法则通过走圈功更能体现出来。

走圈时的要求是:外脚里扣,里脚直迈。

胯在圈线上不动,腰转向圆心(腰胯松开才能转向圆心)。

外脚里扣要随时能扣步转身,里脚直迈(落步时脚尖不往圈里撇)又可随时将身外转对付圈外之敌。

只有在保持两胯不动的前提下,腰带两手能做到大幅度地往身后旋转,腰力也就相对练出来了。

胯以上应如磨盘的上部(旋转部分),胯以下为磨盘的下部(不动部分),腰为中轴,身为磨盘。

走转时,里脚前迈时为拧(因手与脚的方向相反)。

外脚前迈为旋,此时要头顶项竖,沉肩坠肘,前掌外舔,后手肘尖尽量做到与肚脐重合(当然,功夫不深就做不到),后手掩肋与前手合为抱力。

掩裆合膝为了提肛,顶头悬与缩肛结合,气沉丹田,一拧一旋连绵不断。

八卦掌走转中的“旋转轴”关朝

八卦掌走转中的“旋转轴”关朝

八卦掌走转中的“旋转轴”关朝八卦掌练习以围绕一个圆走转为本,那么在走转中有没有,如果有在哪?这本是八卦掌练习最基本的问题,但如果问问八卦掌的练习者,这个问题还真不见得回答的出来。

我想结合自己练习八卦掌的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欢迎大家参与探讨。

这个问题之所以不一定回答的上来,在于首先很多八卦掌练习者把八卦掌的走转看成是一个平面的圆而不是一个立体的球,平面的圆旋转是围绕一个点——圆心而不是一个轴,只有体会到一个立体的球才会有“轴”的概念。

拳经曰“八卦转掌妙无边。

行如推磨走当先。

步法要稳圈要圆,上下与中分三盘”。

只有把八卦掌分为上、中、下三盘练习才会体会出八卦掌立体的球的感觉。

其次这个轴在哪里?我们走转中有一个还是两个轴?很多人喜欢围绕一棵树走转,那么这棵树就是走转的轴,实际这种练法是设置了一个假想敌,真的技击交手,对方的中轴就是那棵树。

除了这个之外,我个人体悟走转中我们自身上还有一个,我们下盘的蹬脚磨胫,曲腿趟泥,起平落扣,中盘的旋腰拧胯,撑裹拧钻,上盘的龙形猴相,以头为旗都是围绕这个,只不过由于围绕这个的旋转不是一个完整明显的圆,而是源于自身的拧转,又出现在自身上,很多人没有体会到。

用好这个是练出八卦掌三盘合一的内力整劲的关键。

实际这个就是我们在走转中的自转轴。

围绕这个自转轴的身体整体旋转靠下盘脚的摆扣、中盘的旋腰拧胯,更要靠以头为旗的领转。

这个自转轴起自走转中支撑脚脚底涌泉穴,止于头顶百会穴。

由于走转中两脚不断交替落地,重心在两脚间不断变化,因此这个也在两脚间不断变换,是个动态的。

这个自转轴不仅是我们走转中身体间架的中轴,而且是我们八卦掌内功练习气路的通道和形成整劲的力线通道,因此在我们练习八卦掌的不同阶段对这个自转轴的体会是不一样的。

比如下盘练习阶段你是以脚的里摆外扣带领全身走转(在这里的上、中、下三盘含义不是指桩架的高中低,而是领转意念所在位置),而中盘阶段是用腰胯的拧旋带动全身走转,而到了上盘练习阶段是用后脑带动全身走转,到了三盘合一阶段则要把三盘统一起来,这时可以想象把身体从中间分为两半,支撑脚一侧身体由于是所在,因此在瞬间是原地旋转,而另一半则像一扇门板整体绕支撑轴旋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卦掌走转与十二经筋(一)关朝
——兼谈走转中如何避免出偏
习练武术,一为学习技击,二为强身健体。

但北京青年人文化层次高,到我这儿学拳的多数是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他们学拳把强身健体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放在首位,学习技击技能放在第二位。

学生来了,先看看老师的精气神,老师精气神好,学生心里信服,因为你本身就是样板。

因此作为老师,必须明白拳理,明白自己习练的拳种的优缺点,扬长避短,科学练拳。

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学生,也对得起自己。

练习武术是否身体就一定健康呢?通过几十年的练拳实践我意识到不是练内家拳身体就肯定好,必须搞懂拳理才能技击、健康双线丰收。

为此几十年来我一直潜心钻研如何做到这种双丰收。

通过钻研,我认识到不管任何拳种,都要符合黄帝内经所主张的下实上虚、阴阳平衡的原理,不是一般意义的说说,而是落实在你站桩、走转中的每一个动作、意念、呼吸上,本文主要想就八卦掌走转中的撑裹拧钻与十二经筋的关系,谈谈如何体现阴阳平衡关系。

武术中常说的“内气”分为阳气和阴气两种,阳气是指人体内具有温热、推动、向上、兴奋、外放等作用的气,阴气是指人体内具有寒凉、宁静、内敛、抑制、向下等作用的气。

向上为阳,向下为阴,身前为阴,身后为阳,因为督脉为阳脉,命门是督脉的大阳穴,任脉为阴,神阙为任脉的大阴穴。

阳气与阴气是对立互根共生的,阴阳必须保持平衡,否则你的身体就不可能健康。

阴阳不平衡时的作用有时不会立即显现,而是在几十年后才体现出来,因此我们要明拳理,要明白阴、阳在练习八卦掌时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八卦掌与其它拳种相比有什么独特的练法呢?我认为主要是两点,一是不以套路为主,主要是走转,即以行桩为主,二是在走转中讲究撑裹拧钻,即以两头梢节(头、手和脚)领劲,拉伸拧转全身的骨节和筋腱,那么这种练法对身体是好还是坏呢?
多数武术拳种都是以练习套路为主,所谓套路就是一个拳式接着一个拳式,而每个拳式是有开有合,有张有弛,即便是比较刚硬的拳种如形意拳也是有松有紧,因此人身体上的每个部位都不会持续处于紧张状态,而身体处于放松状态是最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这是大家的共识。

八卦掌在走转时如果从慢练入手练习行步或简单的行桩,步法、呼吸、精神都处于缓慢而放松的状态,是非常有利于健康的,因为没有复杂的式子去想,人处于一种入静甚至半入定状态,处于这种状态
甚至比练太极拳的健身效果都好。

但是以八卦掌的母掌单换掌为例,前手中指上指,食指回勾印堂,拇指与食指之间虎口撑开,掌根前坐与后脑形成一对争力。

后手贴肋放于前手肘下推动全身走转,后手与命门形成一对争力。

头虚领顶劲,尾闾下垂前卷与百会也形成一对争力。

头顶悬与脚底的平起平落走转要求又是一对争力。

在这些争力的作用下,身上的骨节和筋腱会被拉开,全身处于一种撑裹外张的状态。

八卦掌走转中要求五拧,从脚到头项逐层拧转,全身的骨节和筋腱进一步被拉伸。

因此八卦掌在练习中放松并不是件容易事。

那么这种对全身的骨节和筋腱的拉伸对技击和身体健康有没有好处?我们知道内家拳注重意、气、力。

在发力时要求意气力同步到达梢节。

内家拳非常重视丹田的作用,要练好内家拳首先要练好丹田,使内气充足。

练好丹田气后还要解决如何将意、气、力同步传导到梢节的问题,意念由人的神经系统传导,内气由经络传导,主要由分布在上、下肢的各六条经络和任、督二脉担当。

力由骨骼及与十二经络对应的十二经筋传导。

十二经络在人体内部,联系人体的五脏六腑。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

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正如《素问·痿论》所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十二经筋的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

十二经筋行于体表,不入内脏,有刚筋、柔筋之分。

刚(阳)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以手足阳经经筋为主;柔(阴)筋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以手足阴经经筋为主。

经筋与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密切相关,同样分手足三阴三阳,总称十二经筋。

由于筋肉依靠经络气血来濡养,其经络气血的渗灌又有一定的区域,这样,经筋是受着经脉的支配的,即所谓“脉引筋气”(杨上善《太素-经筋》注)。

十二经筋可以说是十二经脉的外围部分,故其命名与经络相似。

由上所述,我们知道十二经络的阳经和十二经筋的阳经筋分布在上肢和下肢的外侧和背侧,十二经络的阴经和十二经筋的阴经筋分布在上肢和下肢的内侧和身体胸腹部。

经络有方向而经筋没有方向。

当我们向上拉伸阳经筋时,领劲的上肢梢节必然会使上半身肌肉紧张,会同时作用于阳经而使阳气上升,反之,如果我们向下拉伸阴经筋时也会同时对阴经产生作用而使阴气下降。

八卦掌拧转的经筋主要是分布在手足外侧背侧,即手足各三条阳经筋。

关于这六条经筋的分布大家可以查看有关资料,限于篇幅此处不展开介绍。

我们通过撑裹拧钻,让六条阳经筋拉抻,一方面使内劲向上传导到掌,另一方面也使阳气
上升。

阳气上升,好不好呢?内家发力,要意气力齐到,从这方面来说,阳气上升是好事,可以使气达末梢。

但前提条件是阴阳要平衡,如果上、中焦阳气过多,阳盛阴衰,就会生病。

短时间如此,我们会感觉口干舌燥,津液不足。

时间长肺热会使上呼吸道感染,心火大则坐卧不安,心肾不交而睡眠不好,肝火大则易怒好斗。

有些武友站完桩或转完掌感觉浑身有劲,身体燥热,非要发发力才舒服,以为这是自己功力涨了,其实这是方法不对,阴阳失去了平衡。

我们转掌时前掌向上,高度高于心脏,因此我们向前掌灌气、灌劲时,阳气会根据我们的意念循经流向前掌,由于我们灌劲时会用力,因此会使上半身紧张,因此会使心脏周围的肌肉紧张,使浊气上升,长此以往就会使心血管系统出现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武术家前辈武功很高,但晚年却往往因为血压高、心血管疾病不能长寿。

此外由于练习内家拳使全身经络较常人要通畅许多,因此特别强调不能生气,因为生气会使浊气迅速窜遍全身而极易得病,且得病后使用医药不太管用,还得依靠练拳慢慢把邪气排出。

据我的老师马家龙说,马贵前辈就是因为一次和别人比武被对方打了一掌而郁郁寡欢,最终郁闷而死。

因此本门在练习八卦掌时特别强调松,一方面是技击的需要,另一方面就是上述原因通过放松尽可能的减少练习八卦掌可能的副作用。

因此本门在学习八卦掌前先要学习若干年的八卦太极拳,我就是在学习了10年太极拳后才学习的八卦掌。

我的老师马家龙身上是非常松的,拿法的功夫可以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在技击中常常对方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就被拿了反关节而无法动弹。

可以说我在离开恩师后还没有看过达到如此水平的拿法。

而拿法就要求身体非常的放松。

既然身体处于非常放松的状态,为什么还会出现得心血管疾病的问题呢?开始我也百思不得其解。

慢慢我逐渐悟出仅仅松还不够,还要“沉”,要使气沉下去,不仅气沉丹田,还要气沉脚底,在阳气上升的同时产生向下的阴气,使阴阳平衡。

因此我通过练拳的实践逐渐悟出练习八卦掌要把“松沉”放在练习的首位,首先练出松沉劲再逐渐要求撑裹拧钻,在向两掌灌气、灌劲同时也要向两脚灌气、灌劲,且向下的灌气、灌劲要大于向上的灌气、灌劲,这样才能做到上虚下实。

下面我首先谈谈这么做符不符合技击的要求,再谈谈具体如何使气“下沉”。

要刚还是要柔这是不同门派武术长期争论的问题。

形意拳由刚入手,经历明劲、暗劲、化劲三个阶段逐渐由刚变柔。

太极拳由松柔入手,逐渐做到由极柔软到极坚刚的境界。

实际内家拳“刚”、“柔”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上半身特别是手臂上,因为内家拳都是要练丹田气即“根劲”的,因此横膈膜以下各拳种的区别不
大都是“实”的。

区别就在于横膈膜以上“虚”的程度,而这是和技击指导思想相关的。

形意拳是化枪为拳,因此在手上强调灌劲。

太极拳强调后发制人,“四两拨千斤”,因此以走化为主,不和对方硬打硬扛,在手上强调用意不用力。

本门的八卦掌把太极的东西加进到八卦掌中,很重视化劲的使用。

但手上的的“四两”不意味着全身的“四两”,手上的“四两”是以身上的一千二百斤为后盾的。

我强调向下盘灌劲要多于两掌就是为这一千二百斤的实力准备的。

这就好比我在内蒙插队时车把式用的鞭子。

鞭杆是用藤条编的,鞭子是用牛皮绳编的,到鞭梢是一根牛皮绳。

鞭子平时是软的,但车把式从鞭杆的根上一抖劲,鞭梢就一紧,打在身上力量是很大的。

如果你有足够的“根劲”,关键的问题就是在发力时你的梢--掌能不能在瞬间紧起来,即瞬间将意、气、力同时灌到两掌,全身变成一杆大鞭甚至一杆钢枪。

这就是所谓的“松紧发力”,实际上不同拳种到高级阶段都是使用的“松紧发力”。

形意拳练到化劲阶段,孙禄堂指出用的就是“松紧发力”,大成拳的发力练的也是“松紧发力”,戴式心意拳在发力时的射丹田本质上也是“松紧发力”。

不同门派的技击思想在接手的方式上就能明显的体现出来。

我认为“松紧发力”是比较好的解决技击与健身矛盾的一种方法。

至于能不能接重手我想有桩功的基础,肩架子起来了不是问题,何况八卦掌不主张硬接硬打,是化打结合拳种。

因此在练习八卦掌时能统筹处理好刚柔相济问题,就可以技击、健身兼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