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天才儿童行为表
第四章学前超常儿童的教育

四、超常儿童的特征 (一) 智力早熟
注意力
注意稳定性好并具有高度紧张性 注意的广度大 注意的分配有效 注意的转移能力强
• 从理论上讲,大脑在同一时间内信息加工的能量是有 限的,集中注意要求全部心理活动的参与,有很高的
紧张性。
• 注意分配
注意集中(相互矛盾)
• 超常儿童在注意分配方面比正常儿童更有效。
45
• 内容
• 瑞文测验总共包含60个问题,分为A、B、C、E 、F五组,每组12题。五组题目提供难度渐进 的对人的智力活动能力的评估。
• A组题主要是测知觉的辨别能力、图形比较、 图形想象
• B组题主要是测类同、比较、图形组合 • C组题主要是测比较、推理、图形组合 • D组题组要是测列关系、图形组合 • E组提主要是测组合、互换等抽象思维能力
图片排列分测验
(二)操作分量表
填图分测验:包括27张图片,每张图上都有意缺少一个主要的部分
,要求被试在规定的20秒钟内,指出每张图上缺少了什么。该测验用 来测量视觉敏锐性、记忆和细节注意能力。 韦克斯勒认为,人们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对所接触的日常事物形成完整的 印象,这对于人们适应外界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图画补缺测验比较容易 完成,被试感到有趣。 该测验能够测量智力的一般因素,在临床上也有意义。具有病态观念的 患者往往将自己的思想投射到测验中去;智力落后患者做图画补缺的成 绩很差。该测验的缺点是易受个人经验、生长环境的影响。
• 表现在生理上,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系统化,即在旧 有的暂时神经联系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暂时神经联系 ,并把新的暂时神经联系纳入旧有的暂时神经联系的 系统之中。
认知能力强是超常 儿童突出的特点之一
认知发展的趋势
类比推理、创造性思维发 展更好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完整版).doc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周红云每个人身上,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都有太阳❖海伦·凯勒(Helen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和残疾有障碍的教育家。
出生19个月就因为一场大病失去了视觉、听觉和说话能力,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又盲又聋又哑的重度残障者,却创造了人生的奇迹。
在老师安妮·莎利文的教育和帮助下,她不仅学会了读书、写作和说话,并且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在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四年的学业,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
不但如此,她还为改善盲聋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四处奔走,为美国盲人基金会和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广筹善款,创立慈善机构,积极为残疾人造福。
除此之外,她一生还勤于写作,共创作了14部文学作品。
其中在大学时代写下的自传性作品《我的生活》,出版后就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她也因此而赢得全世界的尊崇,被视为20世纪最富感受召力的作家之一;她的著名作品还有《中流》、《走出黑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课程介绍课程性质及设置目的❖《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是全国高等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设置的基本目的是为了适应我国特殊教育“回归主流”的国际化趋势,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特殊儿童教育观念,弄清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普通学前教育环境中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并能综合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正确恰当地分析学前教育机构中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并施以恰当的教育,为提高学前儿童的教育质量,促进全体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涉及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各类在学前期常见的特殊儿童及其教育,包括身心障碍儿童与超常儿童的教育以及有关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本课程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家庭教育学等课程为基础课,与其他专业课的主要区别在于教育对象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特殊儿童的概念及发展

预防智力残疾的措施
健康儿童
建立安全、 健康、具有 适宜刺激的
成长环境
Text
尽早发现 苯丙酮尿症 等先天代谢性
疾病
遗传咨询 产前诊断
优生优育
加强孕期保 健注意孕期 营养均衡
做好儿童保 健注意婴幼 儿营养均衡
加强宣传教育 提倡优生优育
感谢您的指导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2)记忆缺乏明确的目的,记忆的组织能力较差,尤其是 需要深入处理的记忆任务;
(3)后设认知(认知执行任务时需要什么策略与使用自我 调节能力的策略)的能力有困难;
(4)分类能力差,例如,无法将火车与汽车视为一类; (5)理解、推理、判断能力低,智力发育低下、迟滞,智 商指数(IQ)在70以下。
➢ (二)语言方面
(3)在18岁之前发病。
我国智力残疾的分级标准
智力残疾 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发展商 (DQ)
≤25 26-39 40-54 55-75
分级标准
智商 适应性行 WHO—DAS (IQ) 为(AB) 分值
<20 极重度
≥116
20-34 重度
106-116
34-49 中度
96-损伤
智力超常儿童 智力落后儿童 听力残疾儿童
视力残疾儿童
特
殊
认知过程有无异常
教
肢体残疾儿童 学习障碍儿童
育 交往和言语过程有无异常 言语和语言障碍
需
孤独症
要 精神、情绪、行为有无异常 情绪和行为异常
精神病
有无违法
轻微违法犯罪(问题行为)
智力障碍儿童
智力障碍
是指智力显著低于 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 行为的障碍。此类残疾是 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 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 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 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 的支持。
(医学课件)儿童孤独症-ppt演示课件

15
有关家庭、社会心理因素的系统研究,已证
明本症不是单独的社会心理因素所致。 但良好的家庭氛围、关心爱护,可及早发现, 及时治疗,可改善预后。
.
16
社交障碍
语言障碍 行为刻板、古怪
感知觉异常
智力缺陷 癫痫发作
.
17
月龄
10月 12月 18月 24月
社会交往 挥手再见 配合穿脱衣服 紧抱玩具娃娃 会表示大小便、穿单 衣服 自己吃饭、从壶里倒 水 洗手洗脸并擦干、与 同伴合作一起玩
.
36
Asperger’s综合征:亦为一种广泛性发育
障碍,以社交障碍为突出表现,一般没有语言 或认知发展方面的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约3/4的孤独症患儿同时有 智力低下。但单纯的精神发育迟滞者的社会化 能力相对较好,愿与人交往,能与人共同游戏。 精神分裂症:一般起病较晚,常有妄想,幻 觉等思维、感知觉障碍,对抗精神病药物疗效 较好。
Rett’s
Autism
精神分裂症
ADHD
Heller’s Disease儿童期瓦解性障碍
.
35
Heller’s 病(儿童期瓦解性精神病):
为另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2岁以前有明确 的正常发育期,继之已获得的社交,语言, 生活自理等能力逐渐丧失,日趋进展至死亡 或严重衰退。 Rett’s病:亦为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仅 见于女童,早期发育正常,继之已获得的语 言、社交能力等丧失,且有明显的肌运动失 调,常无目的地搓手。多起病于7~24个月。
.
21
缺乏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不会用 眼神、表情、手势、势态等与人交流。 患儿常常一个人自娱自乐、缺乏与周 围的交流,孤独,与社会隔离。 对集体游戏缺乏兴趣,不参与外界的 活动。 遇到不愉快的事不会寻求帮助。
美国基础教育天才学生天赋和需求的参照系浅析

目前 .研 究 和 分 析 天 才 儿 童 的 认 知 发 展 特 点
和思维 方式 . 有 不 同 路 径 和关 注 点 。 其中. 得 到 广 泛 认 可 的 主 要 集 中 在 问题 解 决 中 的 策 略 运 用 方
人; 行 为 内容 。 指 做 何类 事情 ; 绩效 水 平 , 指行 为达 到
殊 才能 , 如 成年 天才 。在 行业 范畴 内 , 如 果 以一般 从
业 人员 作 为参照 .则 天才 需要 熟练 掌握 该领 域 的特 殊 知识 或技 能 . 如顶 级专 家 : 如果 以领域 内一 般 专家 为参 照 .则 天才 需要 提 出新颖 想法 或做 出创 造 性成 果. 如 创新 型人才 。当然 , 除 了上述 两个 范畴外 。 还有
因为 天 才儿 童 所 储 备 的 知识 远 超 普 通儿 童 .所 以 .
个 参 照系
历 时性地 考 量 .我们 可 以把美 国天才 教 育 天才
学 生 评 价参 照 系 的建 立 和 逐 步 发展 划 分 为 转 向期 、 认 知考量 期 、 情感深 化 期和社 会性 提升期 。
如 上所述 , 关于“ 天赋 ” 、 “ 天才 学生 ” 的界定 目前 仍 是众 说纷 纭 . 并没 有一 个 统一 而 明确 的界 定 . 上 面 的各种 表 述 多 是从 不 同角 度进 行 了分 析 和论 述 . 如
典 型特 征 、 原型、 榜样、 理 论等 。 ③ l 也有学 者指 出 , 学 生
儿童。
是 在 策 略认 知 、 技能 、 选 择 还 是 运用 上 , 天才 儿 童 都
要 技 高 一筹 但是 . 天 才 学者 还 发 现 了一 个 有 趣 的
儿童孤独症

扇,固定的乐曲,广告词等。 刻板、古怪的行为:如所复转圈子、刻板地蹦跳、
咬手、嗅东西、爬高、自伤等。 过份依恋某个物体,如一块手帕、一块积木、一个
玩具车轮等,整日不愿释手。
临床表现(五)
感觉方面
对物体的某些特性感兴趣,反复触摸某些“光滑” 物体的表面。
治 疗(2)
教育与训练
(目的是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首先,爱心、耐心和热心
第二,把要学的技能分为若干细小步骤
第三,训练时要动作-言语-奖励有机结合起来
第四,在教育训练过程中,切忌操之过急,
教育方式
协会制式:孤独症专业人员与家长共同组 成协会,相互交流培训经验,开展教育帮 助。
脱衣服
意思
个三角形
临床表现(一)
典型的儿童孤独症 “Kanner三联症” 社会交往障碍 言语发育障碍 兴趣范围狭窄以及刻板行为
临床表现(二)
社会交往障碍1
孤独症患儿在婴儿期就可能表现出避免与他人的 眼-眼对视,缺乏面部表情。当父母离开时,没有 任何的依恋;父母回来时没有愉快的表情和迎接 的姿势;当他痛苦或烦恼时不会向父母流露以寻 求帮助;对人态度冷淡,对别人的呼唤不理不睬; 别人碰他或拉他,则主动躲开或挣脱走;要走到 某一目标时不顾及路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当自己 想要某一物品或食品时则会拉着父母的手前往放 物品的地方,一旦拿到后则不再理人;害怕时不 会寻求保护。
病因(3)
围产期因素:约1/3的孤独症患儿围产期有并发症,
如母孕期患感冒、风疹、腹部x线照射;产时损伤、 窒息、缺氧等;出生后患婴幼儿痉挛、癫痫等围 产期并发症,它们以不同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到大脑的发育过程。
培养“天才”儿童的国际公认五大教学法

培养“天才”儿童的国际公认五大教学法读而思国际上认可的五种影响较大的教育方法,提出者不仅用它们培养了自己的天才儿子或天才女儿,也使无数其他儿童受益。
分别整理汇总,方便您对比学习。
1.卡尔威特(德国):天才教育法2.MS斯特娜(美国):自然教育法3.蒙台梭利(意大利):特殊教育法4.铃木镇一(日本):才能教育法5.多湖辉(日本):实践教育法一、卡尔威特:天才教育法卡尔威特是德国哈雷近郊洛赫村的教师,上帝给了他一个痴呆的儿子,但是通过自己的教育,他让儿子成为了一个天才:8岁学会6种语言;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3岁发表数学论文,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6岁,又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被柏林大学聘为法学教授。
他于1818年写成《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该书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他的教育理念被后人誉为早期教育的楷模,以下是其要点:1、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
孩子成长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取决于天赋的条件,而是取决于五六岁时的教育。
根据专家们的研究表明,不是经过早期教育而是依靠天赋产生的神童,只不过是一种病态的暂时现象。
这样的神童往往容易夭折。
这就是“10岁神童,15岁才子,20岁凡人”谚语所表达的现象。
儿童的潜在能力是遵循递减法则的,如果从出生起就对他们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他们的潜在的能力就可能达到100%。
2、人如同瓷器一样,幼儿期就好比瓷器的黏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雏形。
从出生起到3岁之前,是一段最为重要的时期,因为这一段时期,孩子大脑接受事物的方法会影响他的一生。
老威特的理论核心就是: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与儿童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
3、老威特还有一个教育原则,就是教育不能强迫。
在这种培养理念下,小卡尔坐在书桌前的时间比任何同龄人都少,他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了玩耍和运动上。
老威特的教育秘诀在于:发展孩子先天的个性,唤起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提出问题,并培养他的独特见解和首创精神。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对事物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因为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怎样才能培养你的孩子成为神童

人之初RAND GARDEN OF SCIENCE亚里士多德、贝多芬和爱因斯坦都是具有神童天赋的出身,他们的天才随作品千古流芳。
但还有许多天才儿童,其幼时的天赋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逝;也有的则是在神童梦的诱惑中毁掉自己;更多的神童则是家长的错误而失落……令人扼腕叹息。
天赋,是指先天形成的包括性格、情感、能力等在内的各种特质,与才华、才干等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些特质是与生俱来的,并非后天所得,而且是与众不同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天赋。
当然,任何一个人都至少拥有一种以上的天赋。
但是挖掘天赋的重点不是担心自己不具备哪些天赋,而是要用心了解属于自己的那份天赋,并以此为基础打造核心能力,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有的人博闻强记,但不善于融会贯通;有的人虽然记忆力差,但能记住最重要的信息,并精于思考;有的人智力过人,但意志薄弱,志趣低下;有的人智力平平,但意志顽强,目标远大,百折不挠……每个人最大的成长空间在于他最擅长的领域,真正聪明的人是那些了解并懂得发挥自己的天赋,取长补短的人。
神童的诞生之谜美国著名学者斯切蒙经过研究分析,画出了人类生理上的三条主要成长曲线———“斯切蒙曲线”,揭示了幼儿期是大脑发展最快、最敏感的时期,同时也是对孩子进行天赋开发的最佳时期。
医学家则认为,儿童脑垂体、肾上腺和其他腺体的荷尔蒙分泌一直处于高水平时,便会表现出异于同龄人的天分;生物学家则认为,神童的诞生是地磁波在胎儿发育阶段作用的结果。
科学家把这种事半功倍或者错过了就无法弥补的阶段称为“机会窗”。
正如19世纪欧洲著名的神童卡尔威特的父亲所言,作为父母,认识并准确地抓住这———“机会窗”打开的有限时段,不失时机地为孩子的天赋打开闸门,它就会如泉水般奔流而出,当孩子懂得运用自己的天赋后,孩子就掌握了自学能力并最终成为天才。
然而,天才也是有好有坏的,有成为领导者的禀赋,但也有犯罪者的基因。
一个名叫施列科的犯罪“天才”,在12岁时便有163桩罪案缠身。
美国中学阶段天才青少年的典型成长问题与干预研究

同学 , 他们具有更 强的进取心 , 更喜欢关注社会和 全球 问题等种种特质 , 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 1 . 中学 生还不能学 习过于抽象的知 识
看作是太 咄咄逼人 , 太 男性化 , 没有 淑女 气质 ; 而 男孩 的智 力水平 高 就会被 看作 太 听话 、太女 性
化。
三、 学 业进程带来的迷茫
青 春期是青少 年智力发展 的关键 阶段 , 对 天
才青少年来说亦 是如此 。但 是 , 美 国很多 中学所
秉持 的教育 观念 和所 采取 的举 措并 不 能积极 支
能力 、 敏感性 等都要远 超普通 孩子 , 因此 , 他们往
正 是 由于荷 尔蒙 的作 用 , 天才青少 年会发 现 自己
绪 失去控制 , 感觉 自己变 的非理性起来 , 于是 乎 ,
身 体在迅速成 长 的同时 , 自己常常会对 身体 、 情 往会产生 困扰 、 自卑 、 不安 、 焦虑等心理卫生 问题 ,
没有挑 战 、 索然无 味 。很多学校 并没有充 分认 识
到天 才青 少年在 学术 和智 力上 都超 越 了身边 的
小学阶段 , 毫无疑问 , 他们都是各 自班里最优 持天才青少年 的发展 , 而是使得 他们对学业 感觉
“ 只要 我学得好 , 对人友 善 , 他人就会 喜欢我 ” , 这
种思 维在 小学是 适用 的 , 但 是 到 了中学 , 情 况就 发生 了彻底 的改变。在 中学里 , 相 比于成绩 , 同学 之 间的认 同和归属感更 为重要 , 而 同学之 间的认 同往往视运 动能力 、 时 尚感 或所属 的社交 圈子 而 定 。也就是 说 , 小学 的思维 定势到 了 中学不再适 用了, 如果天 才学生还坚持 , 那么, 他们 将难 以融 人 同学群体 , 而 同学们对 待不能融人 他们群体 的
霍德华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出版了一本名为《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的著作。
在书中,作者首次提出人类有着完整的智能“光谱”。
这一论断突破了传统智力理论的假设:人类的认知是一元的,可采用单一的、量化的智力检测手段来测量人的智能。
经过多年的研究,加德纳逐渐完善了自己的理论,明确提出人类存在多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他将人类的智能类型分成8种,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田能、空间管能、身体运动若能、音乐智能、人际美东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认观亲者密配。
加德纳相信,相对于过去在智力发展中狭隘地强调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他的8种智能更准确地描绘了人类智力的面貌。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方法和评价产生了广泛的冲击,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及中国港台地区的教育界都引起了很大的兴趣。
以下引用一些事例,以更清晰地描述这8种智能:桑伯格是美国著名的诗人。
他6岁那年第一次发现怎么勾画字母的形状时,就决定要当一名专职文字虽。
但他青年时未能通过数学及语法考试,没有进入西点军校学习。
尽管如此,他仍获得T 12所大学的博士学位。
直到80岁高龄,还对动词和形容词的奥妙感到难以名状的兴趣。
这就是语言智能对人的成长起了关键作用的显著案例。
(你是否想起了中国的钱钟书、臧克家或韩家的例子?)丹尼尔2岁时就对数字产生迷恋,每当妈妈给他念一些数字串,他就高兴地尖叫起来。
一年级时,他就开始学习负数的概念,老师则将四、五年级的课本交给他。
在校外,他喜欢计算运动中的各种统计数据、将物体分门别类、指出全球各地的时间差…··呼且乐于帮助家里作财政预算方面的决策。
(数理逻辑智能历来是备受推崇的智能。
但加德纳认为,每一种智能都有自己独特的程序机制、原理、功能等,不见得比其他智能更重要。
)波拉的基本技能落后于同班同学,被评为有学习障碍的学生。
但老师发现波拉的动作姿势非常优雅。
他试图让波拉用肢体舞蹈动作来展示26个字母的形状。
通晓天机之人——数学怪才纳什

与疾病做斗争
在这些年,纳什的个人生活一直很平静。1954年,纳什失去了他在兰 德的工作,因为警察在一次公元里搜捕同性恋的行动中发现并逮捕了他, 那时纳什与几位“特殊朋友”保持着联系。但纳什并不只是同性恋,而是 双性恋者。他与一位叫埃莉诺·施蒂尔的美丽女子的关系显示了纳什性格 中这黑暗残酷的一面。 埃莉诺爱上了这位麻绳理工学院富有魅力的光彩夺目的老师,但纳什 看不起这位姑娘。他骂她白痴,并经常让她感到自己低人一等。埃莉诺怀 孕后,以为纳什会跟她结婚,但她的希望最后落空了。当他们的儿子约 翰·戴维·施蒂尔出生后,纳什对这个孩子有过一阵着迷,但拒绝让他姓 自己的姓,并坚决不付分娩的费用。回到家后,纳什对这母子俩不理不睬, 埃莉诺别无他法,只得离开。但纳什与埃莉诺时而甜蜜,时而冷漠的关系 还是持续了4年。 对于女人来说,纳什的魅力不可抵挡。与埃莉诺的关系结束后,纳什 开始与一位叫艾丽西亚.拉尔德的女学生约会。他们之间的爱是性别和才 智上的互相吸引。两人于1957年结婚,这时候艾丽西亚盼望着生个孩子, 而纳什则开始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而努力。
2012-5-17
他的同学认为他是个社交能力极端不发达的人。孤僻、怪异、有距离感。 但是没有人敢于和纳什发生正面冲突。大家不但害怕他的坏脾气,也害怕 他的强壮。和他超乎常人的智力类似,纳什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 1947年3月,纳什遭遇了一生中首次重大失败。他参加了当的威 廉·洛厄尔·帕特南数学竞赛。这是一个为大学在校学生举办的数学比赛, 也被认为是让自己的名字在数学界出现的好机会。但是纳什输掉了这场竞 赛,他没能进入前5名。对于一个将来的数学家来说,这是一个彻底的失 败。
思想自由舞蹈
1948年,纳什从数学系毕业,并得到了去哈佛、普林斯顿、芝加哥和 密歇根深造的机会。纳什本人向往哈佛。但是由于在帕特南数学竞赛中的 失败哈佛提供给纳什的奖学金是各所大学中最少的。最后,凭着推荐信中 一句“这个学生是个天才”,纳什来到了普林斯顿大学。 普林斯顿的环境非常适合纳什。这个1933年成立大学城的小镇中聚集 了众多著名的科学大师:罗伯特·奥本海默、爱因斯坦、冯·诺伊曼、诺 曼·斯蒂恩罗德……1948年,纳什来到了这个满是哥特式建筑的小镇,来 到数学系的红砖大楼中攻读博士学位。当时数学系的主任是俄国移民莱夫 谢茨,他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双手和前臂。 莱夫谢茨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而当时人们对纳什的评价是:“天 空都不足以容纳他的独立性”。在这所学校中,学生唯一必须出席的课程 是每天下午三点钟的下午茶。在那里,教授和学生们讨论数学,说着有关 数学的笑话,谈论各种最新的数学研究成果,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评价每 个学生的能力。要获得这所学校的学位并不容易:或是成功,或者被淘汰。 在这样一个鼓励思考和异想天开被认为是天才的象征的环境中,纳 什的精神开始了自由的舞蹈。他对所有的学科都感兴趣,并利用下午茶的 时间充分展示自己:谁都无法忽视他的存在。他甚至曾经造访过爱因斯坦, 向他讲述自己对于重力的看法。在一个小时的讨论之后,爱因斯坦对纳什 说:“年轻人,你应该来学一点物理。”
国外关于天才儿童的研究

岁。这项研究是这个领域规模较大,时间最长的一项著名的追踪研究。
在追踪研究30年时,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40岁,推孟进行了总结:(1)他以追踪研究的大量资料,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关于天才儿童的一些偏见,如智力优异必然身体病弱、“早熟早衰”等,进行了有力的澄清。在他的受试中,健康不良、有精神病的、酒精中毒的发生率及死亡率都低于相应年龄组的对比值,大多数人社会顺应良好,没有一个青春后期变呆傻的。相反,通过难度大的概念掌握测验,结果90%的人智力有所增加。(2)30年的研究结果还有力说明:智力与成就之间不是完全相关的。在他的追踪研究者中,共出版了67种著作(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及艺术方面);发表了1400多篇科学技术和专业论文:发表了200多篇短篇故事,中篇小说和剧本;236篇其他文章。他们共获得专利150种以上。
尽管高尔顿关于遗传决定的理论有错误,他对天才人物的选择也表现有社会阶级的偏见,但是他的这项研究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他的研究抛弃了思辨的方法,直接研究一个个具体的人,以人的可观察、可测量的成就和声誉作为选择和确定天才的指标,并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推论遗传在形成人的能力差异中的决定性作用。在他之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研究方法为许多研究者所采用。
苏联在这个时期,不
少研究者开展了对具有数学、语言、音乐、绘画等天赋儿童的多方面研究。例如.克鲁切茨基用观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一群数学天才儿童进行的个案研究;捷普洛夫通过多种方法,对具有音乐才能儿童的研究:基列杨科用自制的仪器对绘画才能结构的研究。此外,还有对外语才能、体育运动才能、以及技术才能等的研究。
核磁共振观测『天才大脑』

核磁共振观测『天才大脑』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被美国天才发展中心评估为历来智商最高的神童贾斯廷, 3 岁时学会象棋, 6 岁时成为罗彻斯特纽约私立大学最年轻的学生, 7岁时接受智商测试评估为298。
然而在2001 年的1 1 月, 贾斯廷却在丹佛的住所吞服过量止痛药企图自杀, 后经抢救被送到了儿童精神病治疗中心。
另外在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地区, 也有个名叫布兰顿的“ 神童”,他在1 8 个月大时就开始读书认字, 6 岁时上中学, 1 1 岁时读大学。
但这个智商高达1 78 的大学生,却于2005 年3 月1 5 日在家中举枪自杀。
碰巧的是同在2005 年的3 月,一位也被认为是很有前途的英国籍华裔“ 神童”麦克·陈, 在向心爱的女孩表白遭拒绝后竟跳楼自杀。
麦克在 1 0 岁时就以全a的成绩通过了英国的高考进入大学, 死时年仅1 9 周岁。
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 世界上许多有成就的知名人物, 其最后结局也与我们文章中提到的那几个“ 神童”与天才一样, 走向了自残或自杀的不幸道路。
如俄罗斯作家乌斯宾斯基、德国作曲家舒曼、美国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 以及我们所熟识的三毛、张国荣⋯⋯这些旷世奇才和人类精英大多性格内向、孤僻、固执, 都患有心理学家称之为的“ 才智过度症”或严重的精神分裂症。
他们的最终结局确实令人痛心、惋惜以及不可思义。
天才的大脑世界加拿大医学工作者在对“ 威廉斯氏综合症”进行研究时发现, 许多天才极有可能是基因排列失常造成。
多伦多儿童医院资深研究员谢勒说: 人的基因图谱好像一本 4 万字的图书,基因排列失常就如同图书中一个约20 字的句子被印刷颠倒了, 而得了这种先天病的患者自出生起体内的7号染色体就少了20 个基因。
这些人虽然有某些方面的障碍极易引起精神方面的疾病, 但同时也可能是智力迅速提升的直接诱因, 并因此而产生了天才的艺术家、数学家和科学家。
赏识教育法-周弘

赏识教育法-周弘一个故事中的两个传奇这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许多人很难想到在这样一个故事中竟然有两个传奇:从小双耳全聋的周婷婷在父亲的教育下16岁成为大学生,并被美国加德特大学录取为研究生——第一个中国聋人研究生;而仅初中的父亲不仅办起了“婷婷人中人聋儿幼儿园”,而且还提出了全新的“赏识教育”理论。
周弘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属于“什么都被耽搁了”的老三届,1967年的初中毕业生,当过兵,当过翻砂工,南京机床厂技术员,进过“7.21工人大学”。
1980年6月27日,他的世界被彻底改变了,因为他有了一个不普通的女儿——一个双耳全聋的女儿。
全聋在全世界都是康复禁区,惟一的出路是上聋哑学校。
当了48天的父亲,周弘深深体会到聋人父亲的痛苦,来看病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些听力,只有婷婷是双耳全聋,只能听到100分贝以上的声音。
有的聋童父亲一听到医生的宣判令甚至出现山崩地裂的幻想,周弘则是抱着孩子,不敢看婷婷的眼睛,他全身颤抖一路抱着孩子回了家。
他说自己这辈子没混好,本指望孩子有出息,但是……他绝望了。
婷婷像别的聋童一样自卑,来客人时像小动物一样躲在桌子底下。
从小直到哭昏过去,大人们都无法知道她要什么。
彻底改变周弘的是电视剧《血疑》。
大岛茂为了l%生存可能的女儿幸子,付出了无尽的父爱,而自己的女儿不过是耳聋。
生命是脆弱的也是美丽的。
他决心一定要为女儿打开有声世界的门。
一开始周弘走的是“治聋”的路子,边给孩子治疗,边读教育学方面的书籍。
婷婷的耳朵挨了5万多针,结果没有一点起色。
于是周弘开始治哑。
一次背着3岁的婷婷,一路指着路灯不停地向婷婷耳朵大喊:“灯——”见一个喊一个,喊了500声,喊了40分钟的周弘都快要疯了,婷婷却始终不明白。
为了发准“哥”这个音,婷婷学了3年。
语言是思想的基础,既然女儿听不见,聋人的视觉特别好,于是周弘开始教女儿文字学习。
除了上班,周弘将所有的时间都放到了婷婷的教育上。
周弘发明了母语玩字法,他把对女儿说的每一句话写在墙上、地上、桌子上、身上、手上。
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作者:肖肖来源:《检察风云》2021年第06期在英国,有一档非常火的电视节目,名叫《天才儿童》。
它原先是为追踪拍摄智力超群儿童做的一部纪录片,但随后转换成当前的真人秀模式。
节目组从全国8岁到12岁孩子中挑选出相当优秀的孩子来竞赛,测试他们的知识,题目涉及数学、拼写、地理、记忆、人体、词汇、时事、动物学、天文学、宇宙、发明、文学、艺术、地球科学和逻辑等。
美国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高智商儿童有三个共同点。
一是创造力强大,表现为生性活跃,勤于思考,喜欢天马行空,爱提问题,更爱思考。
据说比尔·盖茨的智商有160,小时候最爱干的事儿,就是天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思考。
某天晚上,13岁的他待在房间很久都没出来,妈妈问他在干什么?他回答说静思。
智商165的爱因斯坦5岁的时候,有一天爸爸从兜里掏出个指南针给他玩。
他拿着摇来摇去,发现里面的小针总是指着一个方向。
孩子想看看是什么东西吸着小针,于是拆开一看,但什么也没有发现。
他想难道是小针在作怪吗?于是他开始对科学产生了兴趣。
二是超强的专注力。
《天才儿童》节目印证了心理学家的观点。
节目中,12岁的Nishi能够在几秒钟内不使用计算器就解出数学题。
除了数学能力超凡外,她的词汇能力也很强,居然能拼写出诸如neurohypothesis(神经假说)这一类复杂的单词。
她父亲表示,女儿有很强的专注力和自控力,这一切都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
12岁男孩Rahul是节目中的冠军,他表示:“在参加比赛之前,我就是一个喜欢专注和反思的人。
”哈佛大学曾经对排名前5%的学霸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他们的共同点也是拥有超强的专注力。
三是超强逻辑思维。
智商增长离不开逻辑思维能力的增长,逻辑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截然不同,指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能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这种孩子平时喜欢问为什么,对探索因果关系兴趣盎然,比较擅长分类归纳,上学之后数学成绩较好,善于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卡尔维特

卡尔威特的天才教育法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名乡村牧师,但他对教育却富有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孩子的教育必须与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主张教育的全面发展,提出了许多先进而有效的教育方法。
另人遗憾的是,他的儿子小卡尔·威特一出生就被认为是一个痴呆的婴儿,甚至连他的妻子也对这个“傻孩子”绝望了,但坚强的老威特却没有因此而放弃,相反却满怀信心地对他进行睿智的早期家庭教育,成功地培养出了一个伟大的“天才”:小卡尔在8、9岁时就能熟练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六国语言;通晓化学、物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并尤为擅长数学;9岁时进入哥根廷大学学习;12岁发表关于螺旋线的论文;13岁出版《三角术》一书;年仅14岁时被吉森哲学院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同时被柏林大学聘为教员;23岁时出版《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当时欧洲最有影响的但丁研究者,为但丁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正确道路……1821年,威特周游世界各国,任教于布雷劳斯大学法律专业,之后以教授身份转到哈雷大学工作,无论是他的教学还是著作都为他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小卡尔取得的惊人成绩不得不说全赖于他父亲的教育有方。
1818年老威特把自己的教育理念与对儿子的教育经验和方法写成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成为世界上最早论述早期教育的文献,他的教育理念也因此被誉为早期教育的楷模。
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陶行知曾经高度赞扬他的教育著作到:“这本书出来以后,小孩子可以多发些笑声,家长也可以少受些烦恼,这本书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家庭教育,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和儿童潜能发展的递减法则,主张教育应同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他十分重视儿童智力、品德、健康、等全面素质的发展以及良好学习精神的培养,并在语言教育和游戏教学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
美国中小学天才教育政策的特征分析

( 乔伊斯 ・ 万 塔 斯 尔一巴 颊 卡 ,美 国威 廉 玛 丽 大 学天 才教 育 中 心教 育 学教 授 和执 行 主 任 )
的天 才教育政策 呢 ?乔 伊斯认 为 , 天才教育 政策
与“ 天才” 的界定 、 天才儿童的选拔 机制 、 天才学生 的课 程 设置 、 天才 教育 计划 的制 定 与实 施 、 天才 教育 资 源 的合理 配置 以及 天 才教 育 的社 会宣 传
天才教育 与教育心理学与认知领域 的发展一 样, 自产生之初就备受关注 和争议 。 美 国的哲学家
策法令才是美 国天才教育的真正基础。对当前教育
政策进行有效的评 估对于满足天才学生的学习需 求、 加强对天才学生的支持是非常重要 的。 二是将 对 天才教 育 的定位 和描 述放 进联 邦教 育法 中的
某一部分 。美国联邦教育法 的条文结构大致 由以 拨款 ; ④使用 目的 ; ⑤分配公式 ; ⑥ 申请手续 ; ⑦付 款办法 ; ⑧检查评价 ; ⑨违反处理 ; ⑩ 司法审查 。
本文 系作者主持 的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 基 于课程创新的学校改进策略实证研究’ ’ ( F H B 1 l o 0 4 7 ) 成果之一
。
基 础 教育 参 考. 2 0 1 3 / 0 9昭
l | | 捧劳露 謦
制任何教育机构或 学校系统 的教学计划 、 管理 计 划或人事计划 。不能解释为指示 、 监督 、 控制任何 教 育机构或学校 系统选择 图书馆资源 、 课本 或其 他 印刷 的 、 出版 的教 学材 料 , 也 不能解 释 为要求 分配或运送教师 以克服种族的不平衡 。”这实际 上表 明 ,美 国联 邦教育法仍 然具有分权 的特色 。 州 及各 学 区可 以 自由接受 或拒 绝联 邦经 费及 其 政 策指导方针 。然而 , 这决不是说 联邦教育 法无 足轻重 。相反 ,在各学区极度渴望增加经费 的情 天才教 育关注 的不连 贯性 , 州政府制定 的相关政
智力差异

智力差异智力差异是心理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差异心理学中研究最多、资料最丰富的一个领域,本章将着重讨论智力水平差异、结构差异以及超常学生、低常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等问题。
一、什么是智力人们凭借常识都知道,有些学生聪明,有些学生不聪明。
聪明的学生学习速度快,一教就会,甚至能做到无师自通。
不聪明的学生学习速度慢,虽然能教会,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和充分的时间。
聪明或不聪明显然是个人的一种稳定的特征。
这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智力高低。
什么是智力?心理学家对它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
归纳起来,关于智力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说法:(1)智力是一种适应新情境的能力;(2)智力是一种学习能力;(3)智力是指抽象思维能力;(4)智力是一个人能为着某些目标而行动、能理智地思考和有效地适应环境这三种能力的综合表现;(5)智力就是智力测验所测量的东西,也就是解决某种智力问题的能力。
在我国,较多的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以思维力为核心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注意力五个基本因素的有机结合。
(图33)。
■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门户和源泉。
记忆力是智力活动仓库的基础。
思维力是智力活动的核心,是对智力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条件。
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条件和警卫。
上述五种因素共同组成了智力的一般结构,它们既发挥独立的功能作用,又相互影响,彼此制约,共同发挥整体性作用。
智力如何来确定呢?心理学家创造了许多测量工具,这些测量工具叫做智力量表。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
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A.Binet)和西蒙(T.Simon)于1905年编制,后被引入美国,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L.M.Terman)做了多次修订而闻名于世。
另一个有名的智力量表叫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由韦克斯勒(D.Weeksler)编制。
我国有这两种量表的修订版。
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天才儿童行为表
有了天才的感觉,会成为天才;有了英雄的感觉,会成为英雄;孩子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就会成为好孩子。
1、看起书来废寝忘食。
2、能够迅速学习新知识,并且马上实际应用。
3、记忆力强。
4、能够保持长时间注意力集中。
5、具有对他人的同情心。
6、具有强烈的正义感。
7、精力高度充沛。
8、喜欢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活动。
9、喜欢比自己年龄大的人在一起。
10、常识性强。
11、兴趣广泛或者兴趣专一。
12、具有探索性,凡事总想用不同的方法来完成。
13、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识别出相同点,不同点及其类型。
14、用语、词汇丰富。
15、具有幽默感。
16、具有拼快、迷宫以及猜数字的能力。
17、表现出比实际年龄成熟。
18、能够聚精会神。
19、对细节表现出非同寻常的注意或者是对细节完全不在意。
20、能轻易识别出规律模式。
21、能对权威提出疑问。
22、在感兴趣的领域中表现出追求不懈的精神。
23、常常表现出高度的理智。
24、迅速领悟抽象的思想,快速理解复杂的概念。
25、表现出情感和体能方面的强烈敏感度。
26、被同学们当作领导者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