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保障农村经济发展
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推进乡村振兴
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农村法治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立健全的法制机制,才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并推动农村社会进步。
本文将从农村法治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村法治建设的意义农村法治建设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良好的法治环境有利于吸引外来投资和人才的流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法律的保护可以有效维护农民的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并提升农民的幸福感。
最后,农村法治建设还能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农村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目前,在农村法治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在农村地区相对较弱,农民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和运用能力有待提高。
其次,乡镇法律服务中心和法律援助机构等农村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农民的法律服务需求。
另外,处理农村纠纷的机制和渠道不畅,导致一些农民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以上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地区法治建设的滞后和不足引起的。
农村地区长期以来注重物质发展,而对法治建设的投入不够。
另外,农村地区基层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相对薄弱,导致农民法律意识的普及和法律纠纷的处理受限。
三、推进农村法治建设的路径为了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农村地区应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通过开展法制知识普及活动、举办法律讲座和培训班等方式,提高农民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遵守能力。
2. 完善法律服务平台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法律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建立健全乡镇法律服务中心和法律援助机构。
通过这些平台,为农民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满足农民对法律服务的需求。
3. 健全农村纠纷解决机制应加强农村纠纷的解决机制和渠道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基层人民调解机构和仲裁机构,提高农民纠纷解决的效率和公正性。
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张 益 友
以 上 的 村 民 组 成 。 开 计 村 民 会 议 应 当 有 本 村 三 分 之 二 以 上 的 户 的 代 表 参 加 , 作 决 定 应 当 经 到 会 人 所
的过 半 数通 过 . 得 生 效 。 始 在 规模较 大 、 住 分散 或外 出村 民较 多 的村 , 堵 可
举出现 。 2 建 立 健 全 村 民 议 制 度 , 好 村 级 民 主 决 策 . 搞 工 怍 。 村 民 议 事 制 度 在 中 共 中 央 ( 于 加 强 农 村 基 关 层 组 织 建 设 的 通 知 > 规 定 :村 里 的 大 事 , 括 经 济 中 “ 包 干 社 会 发 展 的 规 划 、 益 事 业 的 兴 办 以 及 群 众 普 遍 订 公
维普资讯
甘肃 农 业
20 0 2年 第 7期 建 ,利 农 经 社 的 面 展 强 村 主 制 设有 于 村 济 会 全 发
张平军
党 中央 、 务 院 指 出 : 前 和 今 后 一 个 时 期 , 当 在 集 中 精 力 抓 好 农 业 和 农 村 经 济 结 构 战 略 性 调 整 的 同 时 . 须 切 实 抓 好 农 村 基 层 组 织 建 设 、 主 法 制 建 设 必 民 和 社 会 丰 义 精 神 文 明 建 设 。 促 进 农 村 经 济 社 会 全 面
一
展 , } 的 民 主 建 设 是 扩 大 农 村 基 层 民 主 , 行 村 农 1 f 实 民 自治 , 党 领 导 亿 万 农 民 建 设 有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冠
、
利 , 以 更 加 充 分 地 体 现 选 民 的 意 愿 , 过 优 胜 劣 汰 可 通 的 机 制 , 农 民 信 任 的 好 人 、 人 推 荐 出 来 , 农 民 把 能 为 办 事 , 而 更 好 地 促 进 农 村 各 项 事 业 的 发 展 。 全 面 从 推 进 村 级 民 主 选 举 , 要 严 格 按 照 法 律 法 规 , 持 公 就 坚 平 、 正 、 开 的原 则 , 公 公 由村 民 直 接 选 举 村 民 委 员 会 , 真正 把群 众拥 护 的思 想好 、 风 正 、 文 化 、 本领 、 作 有 有 真 心 实 意 为 群 众 办 事 的 人 选 进 领 导 班 子 。在 选 举 程 度 中, 依法成 立选 举委 员 会, 要 由村 民 直 接 提 名 候 选 人 , 格 实 行 无 记 名 投 票 , 范 投 票 选 举 行 为 , 场 严 规 当 公 布选 举 结 果 并 予 以 确 定 。 要 严 防 不 正 当 的 问 题 选
振兴乡村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振兴乡村加强农村法治建设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目标,而加强农村法治建设被视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乡村振兴需要法治为支撑,法治建设也需要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共同推动农村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就振兴乡村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之策进行阐述,以期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村法治建设贡献思考和建议。
一、振兴乡村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性1.1 推动农村发展农村法治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
乡村振兴涉及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而法治可以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持和规范,保障乡村产业的有序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的繁荣。
1.2 维护农民权益农村法治建设能够确保农民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民在土地流转、农产品销售、劳务服务等方面面临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和法律问题。
加强农村法治建设,能够规范农村交易秩序,保障农民权益,促进良性互动,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1.3 增强乡村治理水平农村法治建设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根本保障。
依法治理可以促进乡村各类利益主体的合作,协调和解决各方面关系,有效提高乡村治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权威性,构建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
二、当前面临的挑战2.1 法治观念不同程度滞后在一些农村地区,法治观念仍然相对滞后,农民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依法意识相对较弱。
这导致在日常经营、合同签订、纠纷处理等方面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为乡村发展带来一定的隐患。
2.2 法律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地区的法律服务体系存在不足,缺乏专业的法律顾问和咨询机构。
农民办事难、处事难问题突出,一些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在资源、人力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困难,限制了法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
2.3 乡村法治执法力量薄弱乡村法治建设过程中,执法力量薄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方面,农村地区执法人员相对不足,难以满足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一些乡干部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应用不到位,影响了执法的公正性和效果。
村法治建设的基本情况和成效总结
村法治建设基本情况和成效总结一、引言随着国家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村级法治建设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保障农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总结村法治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以期为进一步加强村级法治建设提供参考。
二、村法治建设的基本情况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障农村法治建设的顺利推进,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涉及农村土地管理、农业产业、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为农村法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2.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规,加强了基层民主建设和村级组织建设。
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的实施,提高了农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推动了基层民主的发展。
3. 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加强了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建设,建立了法律援助制度,为农民提供了便捷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同时,开展法律知识普及宣传活动,提高了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三、村法治建设的成效1. 提高了基层治理水平:通过村法治建设,基层治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在履行职责、服务群众方面更加规范,基层民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 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村法治建设的推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农民在规范的法律法规框架内从事生产活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法律的平等保护也为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 维护了农民合法权益:完善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体系,有效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农民在面对土地纠纷、合同纠纷等问题时,能够通过法律途径得到妥善解决。
这有助于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4. 增强了社会稳定性:村法治建设的推进有助于消除农村不稳定因素。
规范的村务管理、公正的司法裁决和完善的法律服务体系,有效减少了农村群体性事件和上访事件的发生,维护了社会稳定。
5. 提升了农村文化素质:通过开展法律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农民的法律素养得到了提高。
农村法治建设与中国农业发展
农村法治建设与中国农业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业发展的迅猛,农村法治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农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法治建设在保障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法治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农村土地管理中的法律保障、农村劳动关系的合理调控以及涉农犯罪打击机制的建设等方面,探讨农村法治建设与中国农业发展的关系。
首先,农村法治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法治环境的健全有利于企业家精神在农村的发扬,带动乡村产业发展。
通过法治手段,可以保障农村产业链条畅通,维护农民权益,增强农村居民的创业信心。
农村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也需依赖法治力量,有效地推动农村经济升级转型。
其次,农村土地管理中的法律保障是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土地资源越来越受到关注。
农村土地流转、转让、入股等问题的出现,使农村土地管理愈发复杂化。
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健全的法律框架和法治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应通过立法、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土地产权、土地流转权的归属和保护范围,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土地利益补偿机制,确保土地规划、流转和利用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第三,农村劳动关系的合理调控是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农村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和流转性较强。
为了保障农民工的权益,维护农村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必须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合同制度、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和劳动权益保护制度。
只有通过法律手段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才能增加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稳定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促进农业发展。
最后,涉农犯罪打击机制的建设是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涉农犯罪问题也日益突出。
在农村法治建设中,要强化执法力量,加大对涉农犯罪的打击力度,完善刑事司法保障体系,通过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农民权益和社会秩序,进一步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农业发展。
综上所述,农村法治建设对中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推动作用。
加强农业法制工作 依法保障农业发展
、
以开展 干部职 工法治教 育为先导 , 强
化 全 社 会 依 法 治农 意识
在计划 经济条件下 , 依靠行 政指令管理 农
业 的传 统 理 念 根 深 蒂 固 , 是 推 行 依 法 治农 的 这
障 碍 。我 厅 采 取 多种 形 式 , 化 措 施 , 泛 开 展 强 广
农 业普法 工 作 ,加强 农业 法律 法规 的宣 传 教 育 。一 是强化领 导的法 治理念 。农业法 治的推
进 关 键 在 领 导 , 首 先 必 须 强 化 领 导 的 治 理
专栏、 公布农 业法律 服务 和举 报 电话 , 为农 民
排 解 政 策 法 规 难 题 。 帮 助 指 导 农 民维 权 1 0多 起 , 赔 5 0余 万 元 。 同 时 , 分 发 挥 湖 南 卫 索 0 充 视 、 南 经 视 、 南 日报 等 主 流 媒 体 作 用 , 泛 湖 湖 广 宣 传 农 业 法 律 法 规 , 传 农 业 执 法 成 效 , 传 宣 宣
念 。厅 领导带头 学法 , 厅党组将 法律法规学 习 纳入 中心学 习小 组学习的重要 内容 , 每个季度 集 中学 习一次 , 还经常请专家讲辅导课 。 同时, 利用每 年 的全省农 业工作会议 、 农业法制工作
会 议宣 讲 农 业 法 治 , 署 农 业 法 治 工 作 。要 求 部
上海农村经济 2o o 8年 第 l J 19 j
识假 辨假知识 。通过 强化普法宣传 , 全社会农
业 法 治 意 识 得到 增 强 , 去那 种 农 业 部 门仅 是 . 过
生产 管理 部 门, 不是执 法部 门, 能查处违 法 不
31
案 件 的观 念 逐 渐 消 除 , 动 配 合 支 持 农 业 部 门 主
乡村振兴中的法治保障体系建设
乡村振兴中的法治保障体系建设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法治保障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讨论,阐述乡村振兴中的法治保障体系建设。
一、法治保障体系的意义法治保障体系的建设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法治保障体系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清晰的法律规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其次,法治保障体系可以保护农民和农村企业的合法权益,提升他们的创业信心和活力。
最后,法治保障体系可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农村产业的高效发展。
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在法治保障体系建设中,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首先,要加强土地权属保护,确保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得到有效保障。
其次,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提供规范化、透明化的土地交易环境。
此外,还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提高农民的土地利益收益。
通过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三、构建健全的乡村产权制度乡村振兴中,构建健全的乡村产权制度也是法治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首先,要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的保护,确保农民合法权益。
其次,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打破土地流转的制度障碍。
此外,还要加强农民个体经济权益的保护,鼓励和支持农民创业和发展。
通过构建健全的乡村产权制度,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
四、加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法治制度的建设,更需要乡村法治文化的建设。
通过加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乡村居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法规意识。
此外,还要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遵守程度。
通过乡村法治文化建设,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法治精神的支撑。
五、加强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是乡村振兴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法治保障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加强农村村级组织法治能力建设,推动村级组织依法行政。
其次,要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提高农民对村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加强法治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加强法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加强法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加强法治建设成为一项关键举措。
为了探讨加强法治建设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我们团队进行了相关调研,并撰写了本次报告。
一、乡村振兴的意义和现状乡村振兴是指通过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培育等多种措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富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战略目标。
乡村振兴对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乡村振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面临不少挑战。
一方面,农村资源利用和农业生产方式仍然存在不合理现象;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需进一步完善;此外,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农民收入分配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二、加强法治建设对乡村振兴的意义法治建设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加强法治建设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以下意义:1. 保障农村产权:加强土地、林权、农机等农村产权保护,建立健全农民的产权保护体系,可以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 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法治建设有利于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乡村经济主体培育和发展的法治保障,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业态发展。
3. 优化农村法治环境:加强法治建设可以提高农村法治环境,推动农村社会文明和道德规范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 保障农民权益:加强法治建设有利于解决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农民收入分配等问题,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推动农民脱贫致富。
三、加强法治建设的关键任务为了促进乡村振兴,我们认为加强法治建设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适应乡村振兴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土地、林业、农业等方面的法规,构建合理的农村法治框架。
2. 推进乡村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乡村法律服务中心、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为农民提供全面、专业的法律咨询和服务。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法治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法治建设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法治建设,只有建立健全的法治体系,才能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接下来我将从多个维度来探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法治建设。
一、加强农村土地权益保护农村土地资源是农民的生存基础,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是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政府应加强土地管理,规范土地流转操作,确保农民的土地产权不受侵犯。
二、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产业转型升级,法治建设有助于提升农村产业的竞争力。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引导农民转变经营理念,促进农业现代化。
三、加强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法治建设能够规范合作组织的运作,提高其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
四、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农村法治建设需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为农民提供融资支持,助力农村产业发展。
建立健全的金融法规,推动金融机构落地农村,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
五、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经济发展必须注重环境保护,法治建设是保护农村环境的重要手段。
制定环境法规,监督农业生产过程,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农民和农村环境健康。
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法治建设有助于规范基础设施建设行为,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基础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七、促进农村教育和科技创新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农民具备良好的教育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法治建设可以推动农村教育和科技创新的发展。
建立教育法规,加大对农村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升农民素质。
八、加强农村就业政策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法治建设有助于加强农村就业政策。
制定相关法规,优化就业环境,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九、推动农村市场营销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拓展市场销售渠道,法治建设有助于促进农村市场营销。
建立健全的市场法规,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法治与农村经济发展
法治与农村经济发展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法治建设的不完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法治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分析法治建设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法治。
简单来说,法治就是以法律为基础,依法治国的原则。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法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法治的建立,首先能够确保农民权益的保护。
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他们的权益受到保护,才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来,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法治能够维护农村市场秩序,打击非法经营和欺诈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此外,法治还能够提供公平的法律环境,吸引资本和技术进入农村,推动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升级。
然而,在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中,法治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法律意识相对较弱。
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农民对法治和法律的了解和认同程度较低。
他们对自己的权益保护缺乏意识,也不善于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
其次,基层法律服务相对滞后。
由于资源分配不均、地区差异等原因,农村地区的法律服务设施相对薄弱。
这导致农民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往往无法及时得到解决,进而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法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首先,要加强农村地区的法律宣传教育,提升农民的法律意识。
可以通过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参观活动等方式,让农民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学习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其次,要加大对基层法律服务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法律服务水平。
可以加强法律援助力度,建立健全农村法律服务站点,为农民提供即时、便利的法律咨询和服务。
同时,还可以鼓励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到农村地区开展法律服务工作,提高农民的法律维权能力。
此外,在加强法治建设的同时,还需要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的其他关键因素。
比如,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通信和能源供应等基础设施水平。
农村法治建设实施方案
农村法治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法治建设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农村法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
然而,当前我国农村法治建设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法律意识淡薄、法治宣传薄弱、法律服务不到位等,亟需制定实施方案,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二、实施目标。
1. 提高农民法治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2. 健全农村法律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3. 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推动法治文化建设。
4. 完善农村基层法治组织,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
三、实施措施。
1.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治意识。
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月活动、举办法治讲座等形式,增强农民对法律的了解和认同,提高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2. 健全农村法律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建立健全农村法律服务站点,加强法律援助工作,为农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3. 推动基层法治建设,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
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健全村规民约,完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4.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培育良好法治风气。
开展法治文化进万家活动,推动法治教育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培育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
五、实施保障。
1. 加大政府投入,增加农村法治建设专项经费,保障农村法治建设的经济资金需求。
2. 完善法治政策,出台支持农村法治建设的政策法规,为农村法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3.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农村法治建设工作机制,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六、总结。
农村法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大对农村法治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同时,农民群众也要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推动农村法治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加强法治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加强法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加强法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近年来,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进程,加强法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调研报告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加强法治建设来促进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律保障和支持。
一、加强法治建设的重要性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加强法治建设可以提供稳定的法律环境,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法治还可以规范乡村治理行为,提高农村治理效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是加强法治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广泛开展法律宣传活动,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使农民能够依法维权、依法经营。
此外,还应加强农村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提供专业法律服务,解决农民在法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三、完善农村法律制度体系农村法律制度体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加强对农村土地、农村产权、乡村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同时,还应加强对农村法律制度的宣传和解读,使农民能够熟悉并依法行事。
四、加强乡村治理的法治化建设乡村治理的法治化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要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法律体系,明确乡村治理的权责边界,加强乡村治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同时,还应加强对乡村治理法律制度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法律制度的有效实施。
五、加强农村司法体系建设农村司法体系建设是加强法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要加强农村司法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司法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同时,还应加强农村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此外,还应加强农村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渠道。
六、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法治文化建设是加强法治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要加强对农村法治文化的宣传和培育,倡导农民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的法治精神。
同时,还应加强法治教育,培养农民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使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的法治建设
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的法治建设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的法治建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重要任务。
法治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切实解决农村存在的各种问题,更是为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并提高农村社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性、法治建设的必要性、法治建设的具体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今后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的法治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一、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农村社会治理是指在农村地区对社会秩序、社会关系和社会问题进行管理和调节的过程。
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农村社会问题的发展与城市问题不相伯仲。
农村地区涉及到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交通不便等多种因素,容易产生矛盾和问题,如果不加强农村社会治理,这些问题很可能会逐渐扩大化、升级化,给农村社会的稳定带来严重威胁。
其次,农村社会治理的成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
农村是我国农民的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因此,加强农村社会治理,推进法治建设,对农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法治建设的必要性为了加强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法治建设是指在农村地区推行法治,建立规范的法律制度和有效的法律执行机制,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并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法治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彰显公正与公平:法律是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手段,推行法治建设能够确保农村社会的公正与公平,使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2. 促进社会秩序:法律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推行法治建设能够有效地调控农村社会秩序,提升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3. 提高农民素质:推行法治建设不仅仅能够规范农民的行为,还能够提高农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促进农民的文明素质的提升。
三、法治建设的具体措施为了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的法治建设,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方面:1. 健全法律体系: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的法治建设,首要任务是健全法律体系,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管理法律制度,确保法律对农村社会治理起到有效的规范作用。
推动乡村治理与农村发展
推动乡村治理与农村发展近年来,乡村治理与农村发展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
乡村治理的有效推动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还可以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获得感。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推动乡村治理与农村发展,以期为实现农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加强政府领导和统筹协调乡村治理与农村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政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
政府应该加强组织和领导力度,建立健全乡村治理和农村发展的工作机制。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以实现乡村治理与农村发展的有机融合。
二、注重法治建设和制度创新乡村治理和农村发展需要依法进行,加强法治建设是推动乡村治理与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强对农村法治环境的建设,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同时,政府还应鼓励和支持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为乡村治理和农村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持。
三、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是推动乡村治理与农村发展的根本。
政府应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提升农民的生产技能和创业能力。
同时,政府还应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企业投资农村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的核心是提供良好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政府应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建立健全乡村社会管理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
五、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农民就业创业推动乡村治理与农村发展的关键之一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农民就业创业。
政府应加强城乡规划和交通网络的建设,消除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农民就业创业的培训和支持,鼓励农民通过非农产业融入城市经济。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的关注和保护力度,避免社会问题的产生。
结语推动乡村治理与农村发展是实现农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法治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法治建设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法治建设成为了当代中国农村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意味着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保障农民的权益,建设健全的农村法治体系。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农村经济发展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之一。
农村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人口逐渐减少,传统农业产业面临着外部市场竞争的压力。
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培育农村新的产业模式,提升农村的竞争力,对于稳定农村社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产品加工水平不高、农村金融服务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
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农民工就业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农村法治建设来解决。
三、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农村法治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农村法治建设包括完善农村法律体系、培育法治文化、提升法治保障能力等方面。
通过法治建设,可以提高乡村治理的效能,改善农村社会的发展环境,促进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四、农村法治建设的路径与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立法工作,制定农村经济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农民提供法律保护和规范,解决土地流转、土地承包等问题。
2. 培育法治文化。
加强农村基层宣传教育工作,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倡导守法自觉。
3. 健全农村法治建设机制。
建立健全农村法律服务体系,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服务,为农民解决法律难题,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4. 强化执法监督。
加强农村领域执法力量的培育和监督,严厉打击农村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秩序。
五、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法治建设的互动关系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法治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
说明法治乡村建设对乡村振兴的作用
说明法治乡村建设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法治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法治乡村建设对农民权益保护、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逐步解析。
首先,法治乡村建设对农民权益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乡村振兴的本质是为农民谋利益,保障农民权益是乡村振兴的基石。
通过完善法律体系和强化执法力度,可以有效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劳动权益和财产权益等基本权益。
建立健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制度,保障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加强农民工维权工作,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和合法权益,提高农民工的生活质量。
此外,加强乡村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使农民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权益,并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为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
其次,法治乡村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要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法治乡村建设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加强乡村产权保护,确保农民在土地流转、农业生产、农村经营中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的流动性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乱象的监管,提高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创业,培育农村新兴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此外,法治乡村建设还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好乡村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加强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污染的监管,制定严格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农村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加强乡村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推动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设生态农村,提高乡村生态环境质量。
最后,法治乡村建设对社会文明建设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建设,更需要注重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法治乡村建设可以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素质和法制意识。
出台乡村振兴促进条例
出台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乡村振兴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大国家战略,是以乡村为基础、农业农村为重点、城乡一体为特征,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乡村振兴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特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条例。
第一条为了加强乡村振兴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乡村振兴工作协调机制。
国家设立乡村振兴发展委员会,负责协调乡村振兴工作,对乡村振兴的规划和政策进行研究、制定和实施。
各地设立相应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组织和协调乡村振兴工作。
第二条政府加大乡村振兴的资金投入。
国家对乡村振兴给予适当的财政支持,确保必要的资金用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方面。
地方政府也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鼓励农村发展多元化经济,支持农民创业和就业。
第三条加强农业科技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国家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投入,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同时,加强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和操作能力,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第四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改善农村公路、供水、电力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生产条件。
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农村旅游和乡村产业发展的优势,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第五条加强农村产业发展。
国家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和农村产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品牌。
地方政府要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帮助农民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农村经济竞争力。
第六条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
国家建立健全农民职业培训制度,提供多样化的培训课程和培训机会,帮助农民学习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地方政府要加大培训投入,建立健全农民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推动农民就业和创业。
简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简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包括道路、供水、电力、通信等设施,以及农机具、农业生产用地等。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农村生产、流通、交通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
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可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提高农民收入。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农产品加工和营销体系建设,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等。
要加强农村金融支持。
农村金融支持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加大农村信贷投放力度、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创新金融产品等方式,为农村经济提供资金支持。
可以推动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村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农村经济主体加强合作,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第四,要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教育。
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
可以通过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农村中小学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等方式,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和文化素质,增强他们的创业和创新能力。
第五,要加强农村政策支持。
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可以通过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农村土地政策、农业保险政策等方式,为农村经济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要加强农村法治建设,保护农村经济发展的合法权益。
第六,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农村环境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可以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水土保持、农村污水治理等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品质。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强农村金融支持、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教育、加强农村政策支持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的措施。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法治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法治乡村建设一、背景介绍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旨在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而法治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份,旨在通过法律手段推动农村社会的良性发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管理的现代化。
二、法治乡村建设的意义1. 保障农民权益:法治乡村建设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劳动权益、财产权益等合法权益,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法治乡村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鼓励农村创业创新,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收入增加。
3. 促进农村社会管理现代化:法治乡村建设通过规范农村社会行为,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提升农村社会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法治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1.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完善农村法律法规,制定农村土地、农村经济、农民权益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法律的适合性和可操作性。
2. 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加强农民对法律的了解和遵守。
3. 健全农村法律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法律服务机构,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解决农民在法律方面的难点和问题。
4. 推进农村社会组织建设:鼓励农民自发组织,建立农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提升农民的组织力和凝结力。
5. 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加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打击犯罪活动,维护农村社会的安全稳定。
四、法治乡村建设的推进路径1. 制定相关政策: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明确法治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并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
2.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法治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
3. 加强法律宣传教育:通过举办法律讲座、法治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4. 建立健全法律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法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加便捷的法律服务。
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法治建设
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法治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国家战略之一,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并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与一体化。
而乡村法治建设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通过加强法治意识、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等方式,为乡村振兴提供稳定的法治环境。
本文将从乡村振兴与法治建设的关系、法治意识的培养、法律法规的健全以及公共法律服务的完善等方面进行论述。
1. 乡村振兴与法治建设的关系乡村振兴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涉及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法治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首先,法治建设有助于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市场秩序,为乡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法治建设有助于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完善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强化法律援助等措施,可以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使农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能够合法地享受各项权益。
因此,乡村振兴与法治建设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
2. 法治意识的培养法治意识是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乡村振兴乃至整个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充分培养农民的法治意识。
首先,要加强农民的法律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农民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法律法规,并告诉农民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其次,要加强对农民的法治教育培训。
在农民中建立基层法律顾问、法律志愿者等组织,为农民提供定期的法治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同时,要注重通过实际案例,让农民亲身体验到法治的好处,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
3. 法律法规的健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首先,要建立健全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民权益保护法律体系。
通过制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法、农民工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合法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其次,要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B2015年12期 37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保障农村经济发展张永宁中共庆阳市委党校,甘肃 庆阳 745000摘要:农村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法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涉农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村群众的法治意识逐步提高,依法治理环境明显改善,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
关键词:依法治国;农村;法治建设;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D422.6;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02(2015)12-0037-02当前,农村法治建设相对薄弱,面临的矛盾更为突出、任务尤为紧迫和艰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征程,法治建设步入了新起点。
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就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法律体系,为新常态下农村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1 农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法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涉农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村群众的法治意识逐步提高,依法治理环境明显改善,但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农村法律制度不健全。
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些涉及投融资、土地使用、产业调整、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已不能适应新常态、新形势的需要。
在涉农法律制度中,一些规范农村市场主体的集体经济组织法、农业专业协会法以及农场法等重要法律尚未颁布,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无法可依。
部分法律法规没有适时修改完善,已不能适应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是农村法治教育落后。
农村法治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虽然每年都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农村法制宣传和普法活动,但教育形式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教育内容与农村实际和群众生活联系不紧密,群众受益不大。
加之,部分基层乡镇领导认识不充分,只注重政绩,不注重潜绩,认为法制宣传教育是“软任务”,消极应付,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长期性,导致法制宣传教育在农村的开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形式主义。
仍有部分农民对法律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甚至胡搅蛮缠,信访不信法,甚至以身试法,其根本原因在于法制宣传教育滞后。
三是农村法治意识淡薄。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向来以家庭和宗族为本,往往都以血缘、亲情为基石,讲人情,不讲法律。
“重人治、轻法治”的传统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
农民对法律理解有限,义务意识在广大农民的心中占据了大量的空间,而对其权利的保护却知之甚少,大多数的人都认为法律是用来统治他们的工具,对法律有很大的抵触心理。
四是农村执法监督不到位。
农村基层干部习惯于单纯依靠行政命令而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农村,依法治农的观念淡漠,执法不文明、不规范、不严格、不公正等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矛盾激化,部分群众甚至以身试法。
如对制售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的坑农骗农行为,对乱集资、乱收费和乱摊派等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对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重大案件监督缺位、惩处不力,对有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违法犯罪行为,不能及时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这种有法不依和司法腐败现象使农村群众对法律的信仰发生了动摇。
2 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对策加快农村法治建设,改变农村法治薄弱的现状,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的基础。
一是加强普法教育,增强法治观念。
普法教育是增强农村群众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推进依法治理的基础。
为此,必须结合实际,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依法治国理念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更好地服务农村发展。
在教育理念上要突出先进性。
结合农村实际,以农村群众为主体,以关注民生、普法惠农为目的,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真正把法律交给农民,使农民了解法律,运用法律,使法律的公平正义原则深入人心,让农民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关注转变,营造出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使依法办事成为人们的行动自觉,使法律成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可缺少的武器。
在教育形式上要突出多样性。
积极利用村级服务中心的法律图书屋、法制宣传栏、新闻媒体、法制文艺等平台,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文艺汇演、创作法治文化产品等多种形式进行法治宣传,让农民对普法宣传效果看得见、摸的着、记得住,使广大农村群众在喜闻乐见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的熏陶。
在教育内容上要突出针对性。
选择实用的教育内容和范围,尽量与农民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注重选择农民身边与农民工作、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针对农民在实际生活中的法律需求进行培训。
把事关农民切实利益的《合同法》、《婚姻法》、《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摆在突出位置。
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法律素质有较大提高,真正使群众知法懂法、学法用法,依法律己、依法维权。
二是强化立法机制,健全法治体系。
建立和谐法治新农村,必须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法治体系。
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健全慈善救济、优抚福利、社会帮扶相结合的救助机制,完善农村贫困家庭就业、就医和子女就学资助等制度,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利益驱动而形成的不稳定因素,积极为农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要完善农村治安综合治理机制。
针对农村纠纷主体多元化、客体复杂化、规模扩大化这一难题,要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局出发,探索人民调解的新途径、新机制、新办法,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工作,健全县乡村组四级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村村普遍设立人民调解庭,有效地把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筑牢安全维稳第一道防线。
要健全农村产权保护制度。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财产权的保护。
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方面的法律,明确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界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之间的权利关系。
统筹推进与农村土地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修改工作,起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加强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三是优化法治环境,增强法律权威。
农村法治建设不仅需要良好的制度,更需要制度运行所需要的良好环境。
要科学设置执法机构。
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理顺各级司法机关和执法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科学界定职权范围,逐步形工程管理38 2015年12期成既有利于发挥整体执法效能,又能体现权力制衡的司法和行政执法机制。
健全基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加强素质培训,加大业绩考核,对政治素质不高、业务能力差的人员要予以清退。
对徇私枉法、执法不严、知法犯法的违纪人员要依法惩处,保持执法、司法队伍的纯洁。
必须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健全对执法、司法人员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录用、晋升、辞退和综合法律考评、持证上岗等制度,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良性循环机制,以高素质的建设队伍促进农村高水平的法治化建设。
完善依法行政体系。
建立健全保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配套制度和措施,重点实行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错案追究制等,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
严肃纠正和查处各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加强对审批权、许可权、处罚权、司法权、裁决权、国家财产财务建设权等公共权力的监督,保证法律法规的正确有效实施。
四是完善民主制度,构筑法治屏障。
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依法享有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民主权利,实现从“人治”向“法治”转变。
完善民主选举制度。
在农村,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重要环节,要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由村民按期进行直接选举,进一步规范村民选举委员会的产生方式以及人数,避免乡(镇)政府或上一级部门对选举所进行的监督演变成非法干涉;要对选举前、选举中、选举后的各项有关选举工作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监督,保障整个选举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真正把群众拥护的、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村领导班子。
完善民主决策和管理制度。
为防范少数人决策和管理的随意性,必须健全和发挥以村民会议为形式的多数人民主决策和管理机制的积极作用。
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都必须提请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按多数人的意见做出决定,全体村民可以讨论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把村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经济管理、社会治安、村风民俗、婚姻家庭、计划生育等方面的要求规定清楚,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在农村,一些村村民会议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很难按时、保质保量的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行同虚设。
因此靠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来监督和制约村委会的权力,往往会落空,部分群众由于怕村干部会报复,只要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常常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所以民主监督的渠道并不畅通,监督弱化致使村委会权力很难受到制约。
要实现真正有效的监督管理,必须从制度上赋予维护农民利益的组织,增强农民的组织程度,解决监督软化的问题。
虽然建立健全农村法律制度非常重要,但是必须提高农民学法、懂法、用法的意识,只要提高了农民这种意识,才能让每一个农民成为守法的公民,才能用运法律保障自己的权利,才能成为实现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1]王坤.浅析如何开展法治建设[J].职工法律天地:下,2014(6):142-143.[2]贾琳怡.如何健全农村乡镇干部管理制度[J].中国科技博览,2013(29):220.[3]陈国栋,新丰县委党校.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J].学周刊c 版,2010(2):77.人伤害"的防护意识,引导职工从点滴做起,防微杜渐,认真做好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坚决克服不良施工习惯,消灭习惯性违章作业现象。
稻地供电所管辖着一座110KVA 变电站,三座35KVA 变电站,35KV 线路5条\17.241KM ,10KV 配电线路26条/163.944KM ;电杆3213基,761台配电变压器/218658KVA 。
年售电量约3.636亿KWH ,年回收电费为2.219亿元。
经过多年的长期运行,设备急待更新改造。
为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发挥设备效率,我们以治本为原则,提出了“两化四改”目标。
“两化”即实现断路器无油化、变电保护微机化;“四改”即改造高能耗配电变压器、改造旧熔断器、改造阀式避雷器、改造P-15立瓶。
同时合理调整网络结构,从根本上改善线路负载能力,下大力量治理导线老化、线径细以及导线不带钢芯等问题,仅2010年就更换电杆百余基,10kV 分支线普遍采用LGJ-50~LGJ-70以上导线,主线路采用LJ-120以上绝缘导线;35kV 线路采用LGJ-120~LGJ-185导线。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使电网事故率明显减少,整体水平普遍提高。
2010年因线路故障停电仅为15次,比2009年减少21.53%,多售电13万kWh ,提高效益9.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