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2022年高中语文早读晚背素材积累:必修1-3知识点汇总

2022年高中语文早读晚背素材积累:必修1-3知识点汇总

2022年高中语文早读晚背素材积累:必修1-3知识点汇总早读:必修一知识一、词语(包括熟语)梳理1.《沁园春·长沙》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峥嵘岁月:特殊而不平凡的岁月。

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

挥斥方遒:挥斥,(意气)奔放;遒,强劲有力。

2.《诗两首》彳亍:慢步走,走走停停。

颓圮:倒塌、堕落、败坏。

3.《大堰河——我的保姆》天伦叙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

(注意适用范围,只能是亲人之间,不可用于同学、朋友之中。

)忸怩不安: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不安:不安定,不安宁。

剑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4.《烛之武退秦师》胜之不武:在绝对优势的竞争条件中获得胜利,此胜利不公平,亦无可取之处。

5.《荆轲刺秦王》图穷匕见:。

借指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露出来了。

切齿拊心:怨恨至牙齿切磨,拍击胸膛。

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6.《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或行动虽然表面上另有名目,其真实意图却在于对某人某事进行威胁或攻击。

7.《记念刘和珍君》桀骜:倔强。

寥落:稀少;冷落,冷清。

黯然神伤:形容因失意、沮丧而伤感。

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

牺牲生命也不顾惜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

百折不回: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

也说百折不回。

8.《小狗包弟》逆来顺受:对别人的欺负或无理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

绿草如茵:形容绿草浓密柔软,如铺席垫一般。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涕泗交流:眼泪鼻涕一起流下,形容痛哭的样子。

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戏剧篇幅等短而有力。

10.《短新闻两篇》婆娑:盘旋和舞动的样子;枝叶扶疏的样子;眼泪下滴的样子。

11.《包身工》不假思索:不花时间考虑或思索马上作出反应,形容说话做事敏捷。

生杀予夺:指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的大权。

高一必修一期中语文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期中语文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期中语文知识点一、古文阅读古文阅读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也是期中考试的考查重点。

以下是本学期重点学习的古文篇目及重点知识点。

1. 《木兰辞》: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结构,掌握古文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倒装等。

分析主旨,理解木兰辞诗意。

2. 《观沧海》:理解作者哲理思想,学会通过诗歌欣赏来表达对生命的思考。

注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等。

3. 《古诗三首》:学习古诗鉴赏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古诗的意境、表达手法等,理解古人对自然、生活的感悟。

4. 《岳阳楼记》:掌握古代散文的写作特点,了解古代士人的思想和人生态度。

重点理解作者写作动机和表达方式。

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习现代文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阅读理解能力。

以下是本学期重点学习的现代文篇目及重点知识点。

1. 《记忆的秩序》:学习散文的写作技巧,理解作者借散文来表达对记忆的思考和感悟。

“白”、“红”、“黑”三个颜色的象征意义。

2. 《草房子》: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了解农村改革的影响,通过小说了解作者对农民命运的思考和关怀。

3. 《红高粱家族》:分析长篇小说的结构和写作手法,理解小说中展现的历史时期、社会环境和人物形象。

4. 《朝花夕拾》:感受散文的美,通过作者的记忆片段了解历史背景和人文景观。

学习如何通过散文写作表达情感和思考。

三、诗歌鉴赏学习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学习不同的诗歌形式和诗人的创作手法,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1. 五言绝句:学习绝句的结构和韵律,通过欣赏不同题材的绝句,了解作者对生活、自然和人情的思考。

2. 七言绝句:学习七言绝句的写作技巧,感受七言绝句的节奏感和韵味,理解作者通过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 自由诗:了解自由诗的创作背景和特点,通过阅读不同风格的自由诗,感受诗人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思想情感。

4. 古体诗:了解古体诗的韵律和格律,分析古体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理解古人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内涵。

高一必修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语文知识点总结高一必修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一、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一部以古文阅读为主的辅导读物。

在高一必修一语文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古文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古文观止中的古文篇目涵盖了《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史记》等经典著作,通过阅读这些古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思想、道德和文学艺术,提高语文素养。

二、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

在高一必修一语文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并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古诗词欣赏。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在高一必修一语文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如格律、韵律、意境等,同时也需要欣赏和理解部分古诗词作品,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四、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也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在高一必修一语文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言文来了解古代文化、思想、道德和文学艺术,同时也需要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五、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是指近现代以来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戏剧等。

在高一必修一语文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来了解现代社会、人文精神和文学艺术,同时也需要掌握现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六、作文写作。

作文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在高一必修一语文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作文写作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作文写作的内容可以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通过不同类型的作文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高一必修一语文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古文观止、修辞手法、古诗词欣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写作等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必背知识点语文

高一必修一必背知识点语文

高一必修一必背知识点语文语文作为高中必修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一必修一的学习中,有一些知识点是必须要背诵的,它们涉及语法、修辞手法、古代文学作品等方面。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一必修一语文课程中必背的知识点。

一、语法知识点1. 名词性从句名词性从句是在句子中充当名词的从句,在句中可以作主语、宾语、表语和同位语等。

如: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等。

理解名词性从句的用法和判断其成分在句中的具体功能十分重要。

2. 状语从句状语从句是在句中充当状语的从句,它可以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条件、结果等。

掌握状语从句的用法,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 分词的用法分词是一类特殊的非谓语动词形式,常以-ing或-ed结尾,既可以具有形容词的性质,也可以具有副词的性质。

了解分词的用法,可以丰富句子的表达方式。

二、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通过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以增强描述的效果。

比喻的使用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2. 排比排比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通过对一系列内容进行并列或对比,以达到突出、夸张或对比的效果。

巧妙地使用排比能够使文章节奏感更强,增强表达的效果。

3. 倒装倒装是指将否定词、状语或插入语等置于句首或将主语与谓语部分颠倒顺序。

倒装的运用可以增加句子的变化,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三、古代文学作品1. 《史记》《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杰出古典之作。

它以纪实的方式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2. 《孔子家语》《孔子家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集言行教诲、道德戒律、社会伦理、礼法智慧于一体的散文集,其中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教诲。

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以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具有重要影响。

以上只是高一必修一语文课程中的一部分必背知识点,通过逐一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必修一)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必修一)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必修一)1、了解《左传》《战国策》《史记》;2、掌握三篇文章中出现的重点实词及其用法、虚词、特殊句式,举一反三;3、熟悉作品,借鉴其人物塑造手法。

《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原名为《左氏春秋》,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证明是左丘明,这是目前最为可信的史料。

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左传》是一部集大成式的史学巨著。

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长于记述战争,故有人称之为“相砍书”(相斫书),又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

其声律兼有诗歌之美,言辞婉转,情理深入,描写入微,是中国最为优秀的史书之一。

《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

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

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

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

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

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

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

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

高二年级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2024

高二年级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2024

高二年级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2024
高二年级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根据2024版教材内容)
1. 古代文化经典篇
- 古代文学的特点和分类:古代文学的特点、叙事文学、抒情文学、议论文学等
- 古代诗歌:古代诗歌的特点、古代诗歌的体裁、唐诗宋词的特点
- 古代词赋:古代词赋的特点、元曲的特点、明清小说的特点
2. 现代文学经典篇
- 白话文学与现代散文:白话文学的发展、白话文学的特点、现代散文的特点
- 新诗与小说:新诗的特点、新诗的体裁、现代小说的特点、现代小说的题材和风格
3. 修辞格与修辞方法
- 修辞格:比喻、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等修辞格的理解和运用
- 修辞方法:描写手法、比较手法、衬托手法、对照手法、拟人手法、象征手法等修辞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4.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文言文的阅读技巧、文言文的文化背景理解
- 文言文篇章阅读:古代文言文名篇、古代文言文传统故事、古代小说片段
5. 古代诗词辞章
- 古代诗词名篇:古代诗词中的名篇、名句的理解和鉴赏
- 古代辞章和古代诗词曲赋的关系:古代辞章的特点、古代辞章作品的理解和鉴赏
- 名篇选读:《离骚》、《观沧海》、《赤壁赋》等
6. 阅读与鉴赏
- 阅读与鉴赏技巧:阅读中的关键词理解、段落内外的推断理解、作品中的隐喻和象征解读等
- 文学作品鉴赏:名著、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作品的鉴赏方法和要点
以上整理的知识点主要涵盖了高二年级语文必修一教材的内容,可以作为学习和复习的参考。

具体的学习进度和重点还需要根据教师的教学安排和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调整。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1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以乱易整——拿,用,介词③越国以鄙远——表目的,来,连词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结果,用来,连词⑤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把,介词2、而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却,连词3、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哪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何,哪里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何,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4、其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④吾其还也——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5、之①公从之——代词,此,代佚之狐的'建议(烛之武)许之——代词,这件事不患人不之知——代词,他②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③行李之往来——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做全句的主语邻之厚,(乃)君之薄也——主谓间取消独立性,一作主语,一作宾语,省略判断词谓语“乃” ④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之”无义莲之爱⑤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标志,无义;太子及宾客知此事者——“者”与“之”都是定语后置标志⑥公子驾车之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君(到,前往⑦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2《荆轲刺秦王》1、鉴赏荆轲形象,注意所用表现手法。

首先,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对话和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

荆轲和樊於期的对话,荆轲先用话挑起樊於期对秦的仇恨,再问樊於期对这样的深仇大恨怎么办,然后针对“顾计不知所出耳”的表示,试探地提出了既能为樊於期报仇,又能保全燕国的计划,一层进一层,结果是樊於期慷慨陈辞,毅然自刎。

见秦王时“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武阳”而向秦王作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消弥了危机。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高中语文必修一的学习是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基础,它涵盖了丰富的文学知识、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文化背景理解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高一语文必修一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

一、古诗文的鉴赏与理解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会鉴赏和理解古诗文是一项基本技能。

在必修一的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不同朝代的诗歌和散文,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如诗歌的格律、韵律,散文的体裁特点等。

同时,通过背诵和解读经典诗文,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与写作现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修一的现代文涵盖了小说、散文、议论文等多种体裁,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学生可以学习到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对文章主旨的把握,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并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此外,写作技能的培养也是必修一的重点,学生需要通过写作练习,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语言知识与运用语言知识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

在必修一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实词、虚词,了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表达习惯。

同时,对于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规则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此外,修辞手法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四、文学作品的深入分析必修一的课程中包含了多部文学作品的深入分析,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艺术的典范,也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分析,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

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学生应该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以及文化传统等因素,全面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五、文化背景与理解文学作品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于文学作品的学习,不能脱离其文化背景。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人教版)全5册文化常识梳理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人教版)全5册文化常识梳理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人教版】
(1—5)文化常识梳理
• 【必修一】
• 1.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爵位分为公、侯、伯、 子、男。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 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 齐桓公等。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 2.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 3.寡人:寡德之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 4.执事:办事的官员,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 5.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 【必修四】 • 11.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 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 皇天”。 • 12.三辅: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 (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管辖的地区(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地 区)。 汉代在京城继续沿袭秦制的京畿制度。 • 陵邑制度:始于汉高祖,从长陵开始在陵墓旁修建陵城,入住迁入的富户; 其目的是扩大都城人口规模,打击六国旧贵族的势力,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是西汉丧葬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西汉统治者的一项强干弱支的重要措 施,对西汉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较大的影响。 • 13.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夏、商、周,大学的称谓各有不同, 五帝时期的大学名为成均, 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 庠,在洛邑王城西郊。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愿陛下兴太 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
• 【必修三】
• 1.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 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 2.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 代的中央最高学府)读书的人。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 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 • 3.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 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 把“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提出“存天理, 灭人欲”的主张。 • 4.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东汉初年公孙述 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 • 5.青冢,指王昭君的墓。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

高中语文必修(1-5)教材 文言文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1-5)教材 文言文知识梳理
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不人武之。力吾而其敝还·之也,。不”仁亦;去失之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
B.以乱易整,不武
·
C.因人之力而敝之
·
D.又欲肆其西封
·
解析 肆:延伸、扩张。
陪:增加 易:替代 敝:损害 肆:肆意
2.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
确的一项是
( B)
越国以鄙远
既东封郑
朝济而·夕设版焉
又欲肆·其西封
A.“以·”和“而”相同,两个“封”·相同。
B.“以”和“而”不同,两个“封”不同。
C.“以”和“而”相同,两个“封”不同。
D.“以”和“而”不同,两个“封”相同。
乃令张良留谢. : 辞别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 项王: 请罪,道歉 哙拜谢. ,起,立而饮之:感谢 使君谢. 罗敷:“宁可共载不?”:告诉,问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 常在沛公也: 意图 (7)意 然不自意. 能先入关破秦:料想
久之,目似瞑,意. 暇甚:神情
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烛之武退秦师》
“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 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 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 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 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 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 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


必修1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归纳高中语文必修一是中国高中阶段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它涉及了文学、修辞、阅读与写作等多方面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的语文基础。

因此,对于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门学科。

一、古代诗词鉴赏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通过学习古代诗词,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高中语文必修一中,我们学习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杨洪基的《恋曲1990》等经典的古代诗词作品。

通过分析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学习到古代诗词的艺术特点,如对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描绘等。

二、文言文阅读与写作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书面语言,也是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高中语文必修一中,我们学习了《孟子》、《论语》等古代经典著作。

通过阅读这些文言文的作品,我们可以学习到古代文化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并借此培养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现代文阅读与写作在高中语文必修一中,我们不仅学习了古代文学作品,还学习了现代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如林徽因的《致大海》、莫言的《蛙》等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现代文学的风格和特点。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模仿这些作品的写作方式和技巧,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四、修辞与辞章修辞是语言运用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巧妙的运用词语、句法等手法,来达到修辞效果。

在高中语文必修一中,我们学习了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并通过分析一些修辞手法的应用来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辞章的写作技巧,如开头、结尾等,以提高我们的文章表达能力。

五、阅读与鉴赏在高中语文必修一中,我们还学习了一些课外的文学作品,如《哈利·波特》系列、《三体》等。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这些作品的主题、结构等,来提高我们的文学鉴赏水平。

六、作文写作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高中语文必修一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如议论文的写作、说明文的写作等。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知识点总结高中语文是一门涉及面广、知识点多而又重要的学科,是我们整个学业生涯中必修的科目。

而必修一至必修五,就是高中语文的基础内容,覆盖了文学、语言、修辞等各个方面。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会对知识点进行总结,以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些重要的知识。

一、必修一必修一是高中语文的入门课,主要涉及文言文和现代文的阅读、写作等方面。

1.文言文文言文是必修一中的重点之一,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有:(1)词语辨析(如“与”、“同”、“均”、“俱”等)(2)句子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3)句型分析(如并列句、复合句等)(4)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等)2.现代文现代文是必修一的另一大重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1)文章结构和内容的分析(2)作文技巧和规范(如段落的写法、标点符号的使用等)(3)修辞手法(如排比、借代等)二、必修二必修二侧重于文学修养,包括文学史、文学作品的鉴赏、文学手法等。

1.文学史文学史是必修二的关键内容,需要理解的知识点包括:(1)文学史的概念和分类(2)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和流派(3)文学作品与时代的关系2.文学鉴赏文学鉴赏是必修二中的重点之一,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有:(1)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和含义(2)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3)文学手法的应用和效果三、必修三必修三主要涉及现代文和文言文的鉴赏、翻译和写作。

1.现代文鉴赏和写作现代文鉴赏和写作是必修三的重点之一,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有:(1)理解现代文中的主题和立意(2)把握现代文中的论点和论据(3)掌握现代文的写作技巧和规范2.文言文翻译和鉴赏文言文翻译和鉴赏也是必修三的重点之一,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有:(1)掌握文言文的基本意义和表达方式(2)理解文言文中的单词和成语(3)识别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四、必修四必修四是高中语文中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重点关注现代文的鉴赏和写作。

1.现代文鉴赏现代文鉴赏是必修四的重点,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有:(1)深入揭示现代文的主题和文化内涵(2)掌握现代文的文体特点和表达技巧(3)掌握现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2.现代文写作现代文写作是必修四的另一大重点,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包括:(1)写作技巧和规范(2)修辞手法的应用和效果(3)文章结构和内容的分析五、必修五必修五是高中语文中的重中之重,重点关注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

高中语文(必修一)课文知识点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课文知识点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向青春举杯字音部分:橘(jú)子百舸(gě)争流寥(liáo)廓挥斥方遒(qiú)峥嵘(zhēng róng)岁月浪遏(è)飞舟灰烬(jìn)脊(jǐ)骨矿藏(cáng )闪烁(shuò)战栗(lì)倔强(juéjiàng)崛(jué)起迷惘(wǎng)晨曦(xī)沉湎(miǎn )眷(juàn)恋惆怅(chàng)挚(zhì)友抹煞(shā)摭(zhí)拾废寝(qǐn)忘食横(hèng)蛮遨(áo)游引吭(háng)试啼甫(fǔ)健翱(áo)翔枝桠(yā)茁(zhuó)壮磕绊(kēbàn)谷穗(suì)干瘪(biě)入不敷(fū)出敷(fū)演衡量(liáng)啮噬(nièshì)泵(bèng)妥帖(tiē)甄(zhēn)别纤(xiān)巧觑(qū)坨(tuó)商榷(què)思忖(cǔn)巷(hàng)道墓冢(zhǒng)屏窒(bǐng zhì)不啻(chì)悄(qiǎo)然犄(jī)角噗噗(pū)跳词语部分:检点:(1)查考符合与否;查点。

(2)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语行为)。

敷演:叙说并加以发挥。

甄别:审查辨别。

绝伦: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思忖:思量。

商榷:商讨。

勾销:取消;抹掉。

巷道:采矿或探矿时在山林或地下挖掘的大致成水平方向的坑道。

一般用于运输和排水,也用于通风。

不啻:如同。

犄角:(1)角落。

(2)动物的角。

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

光宗耀祖:为宗族争光,使祖先显耀。

光,有面子;宗,宗族;耀,显耀;祖,祖先。

汗流浃背:汗流得满背都是。

高中语文知识点梳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高中语文知识点梳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知识点梳理与总结第一单元——诗歌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这个单元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

本单元有中国诗歌、外国诗歌,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

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错误》中闺中思妇对“归人”的怨情……情感“风景”可谓丰富多样。

教学时,用“情”这根线串起这些看似各不相关的诗歌“珍珠”,学生必收获情感,启迪思想。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

情感与意象,既是指单元鉴赏重点,也可以说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即: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

下面分别说说这两个方面。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较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如《雨巷》《断章》等表达的思想情感呢?可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

欣赏技巧是重要的,但须提醒学生要有意识地增加生活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尤其要广泛阅读中外名诗,培养对诗的感受力和读诗的趣味。

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

具体教学中,要注意区分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又称为实生活意象和象征性意象)。

描述性意象或实生活意象,在《再别康桥》用得较多,如“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辉”“夏虫”等,而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则为比喻性意象或象征性意象,它们表达的诗人思想情感丰富深刻,更吸引人,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

二、复习要点:1、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词语)。

2、按要求朗诵。

3、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经历。

4、相关的文学常识。

5、分析意象;发挥想像;感受真情;陶冶性情。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____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篇:古代文学常识1. 文言文基本功:古文阅读技巧、词语解释、古文翻译。

2. 古代文学概述:古代文学的发展阶段、主要流派及代表作家。

3. 唐宋词:词的定义、特点、鉴赏方法,唐宋词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4. 宋元话本小说:话本小说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及作者。

5. 传统戏剧:元曲、元杂剧的特点、代表作品及作者。

6. 古代散文:散文的定义、特点,古代散文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第二篇:古代诗歌鉴赏1. 五言绝句:五言绝句的定义、特点,五言绝句的鉴赏方法。

2. 七言绝句:七言绝句的定义、特点,七言绝句的鉴赏方法。

3. 诗歌写景: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运用修辞手法写景的技巧。

4. 唐人的爱情诗:唐代爱情诗的特点、写情一般技巧。

5. 唐咏史诗:唐代咏史诗的特点、写史的一般技巧。

第三篇:现代文学常识1. 白话文阅读:现代白话文阅读技巧、文学鉴赏方法。

2. 新诗:新诗的定义、特点、鉴赏方法,新诗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

3. 小说:小说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及作家,小说鉴赏方法。

4. 戏剧: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及作家。

5. 散文:现代散文的特点、代表作家及作品,散文鉴赏方法。

第四篇: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的构造方式对比1. 古代诗歌的构造方式: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的构造方式。

2. 现代诗歌的构造方式:自由诗与固定诗的构造方式。

3. 句式与篇章结构: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句式与篇章结构上的对比。

4. 诗歌语言与意象: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语言与意象上的对比。

第五篇:现代新表达形式分析1. 新闻报道与特写报道:新闻报道的定义及特点,特写报道的定义及特点。

2. 读后感与观后感:读后感的写作要求与技巧,观后感的写作要求与技巧。

3. 书信:书信的种类与格式,书信的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4. 广告语:广告语的构造特点,广告语的鉴赏方法。

5. 网络语言与宣传文案:网络语言特点与宣传文案的写作技巧。

高一必修一语文知识点归纳全册

高一必修一语文知识点归纳全册

高一必修一语文知识点归纳全册在高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高一必修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下面将对高一必修一语文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归纳,以帮助同学们复习和掌握这一学期的内容。

第一单元古文观止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古文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一些典型的古文作品。

通过学习本单元,同学们能够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化,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 古文的基本概念古文是指古代的文学作品,包括散文和诗歌两种形式。

古文具有古雅、典范、庄重的特点,常常运用典故、修辞手法等丰富的方法表达情感和思想。

2. 古文的特点古文常常采用平仄对偶、典型修辞等手法,以表达情感和思想。

同时,古文注重意境的塑造,对语言文字有着高度的要求。

3. 典型古文作品《论语》是古代学者孔子的言行录,包含了他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准则等重要内容。

《左传》是一部史书,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进行了全面而生动的记述。

第二单元诗歌鉴赏本单元主要介绍了诗歌的基本知识和一些著名的古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通过学习本单元,同学们能够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1. 诗歌的基本知识诗歌是一种以语言特点为基础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韵律和韵脚。

常见的诗歌形式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等。

2. 著名的古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品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以抒发壮志豪情、揭示社会现实为特点,代表作有《月夜忆舍弟》、《登高》等。

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以豪放洒脱、婉约唯美为特点,代表作有《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第三单元古代文学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流派以及代表作品。

通过学习本单元,同学们能够了解古代文学的宝库,并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

1. 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五个时期的发展。

每个时期都有独特的文学成就和流派。

2. 主要流派及代表作品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代表作有杜牧的《秋夕》、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高一语文上册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语文上册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语文上册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

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一、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高一必修一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一必修一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一必修一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高一的语文学习是我们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一年,必修一是高中语文的第一册教材。

在这一册中,我们学习了很多重要的语文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将为我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是我对高一必修一语文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言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修辞手法可以使文字更加生动、形象。

高一必修一中我们学习了很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这些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有趣,吸引读者的眼球。

2. 古诗文赏析必修一中涉及了许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赏析,如《木兰诗》、《岳阳楼记》等。

通过对这些古诗文的学习和赏析,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自己对文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文言文阅读在必修一中,我们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文言文课文,如《论语》中的《学而篇》等。

文言文是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和阅读,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

4. 小说阅读高一必修一中涉及了一些著名的现代小说,如老舍的《茶馆》等。

通过对小说的阅读,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了解现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5. 修辞与写作高一必修一中设置了一些写作任务,通过这些任务,我们可以学习到修辞手法的应用和写作技巧。

通过不断的练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写出更加优秀的作文。

6. 形象思维在高一必修一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很多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通过理解和分析这些形象和情节,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7. 古代文化常识在必修一的学习中,我们还了解了一些古代文化的常识,如儒家文化、道家思想等。

通过对这些古代文化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并与现代社会进行对比和思考。

总之,高一必修一语文知识点的归纳大全,提供了我们学习语文的基本框架。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同时也为今后高中语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春举杯字音部分:橘(jú)子百舸(gě)争流寥(liáo)廓挥斥方遒(qiú)峥嵘(zhēng róng)岁月浪遏(è)飞舟灰烬(jìn)脊(jǐ)骨矿藏(cáng )闪烁(shuò)战栗(lì)倔强(jué jiàng)崛(jué)起迷惘(wǎng)晨曦(xī)沉湎(miǎn )眷(juàn)恋惆怅(chàng)挚(zhì)友抹煞(shā)摭(zhí)拾废寝(qǐn)忘食横(hèng)蛮遨(áo)游引吭(háng)试啼甫(fǔ)健翱(áo)翔枝桠(yā)茁(zhuó)壮磕绊(kē bàn)谷穗(suì)干瘪(biě)入不敷(fū)出敷(fū)演衡量(liáng)啮噬(niè shì)泵(bèng)妥帖(tiē)甄(zhēn)别纤(xiān)巧觑(qū)坨(tuó)商榷(què)思忖(cǔn)巷(hàng)道墓冢(zhǒng)屏窒(bǐng zhì)不啻(chì)悄(qiǎo)然犄(jī)角噗噗(pū)跳词语部分:检点:(1)查考符合与否;查点。

(2)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语行为)。

敷演:叙说并加以发挥。

甄别:审查辨别。

绝伦: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思忖:思量。

商榷:商讨。

勾销:取消;抹掉。

巷道:采矿或探矿时在山林或地下挖掘的大致成水平方向的坑道。

一般用于运输和排水,也用于通风。

不啻:如同。

犄角:(1)角落。

(2)动物的角。

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

光宗耀祖:为宗族争光,使祖先显耀。

光,有面子;宗,宗族;耀,显耀;祖,祖先。

汗流浃背:汗流得满背都是。

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

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浃,湿透。

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

形容荒凉、贫瘠。

痴心妄想: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

痴心:沉迷于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诞的打算。

怨天尤人: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抱怨天、责怪别人。

怨,怨恨;天,命运;尤,责怪,归罪。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形容自卑。

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

鬼迷心窍:鬼怪迷惑住心窍。

指对问题认识不清。

恪尽职守:谨慎而尽力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

瞠目结舌: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

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瞠,瞪着眼睛;结舌,翘起舌头落不下。

苟延残喘:勉强延续临死前的喘息。

比喻暂时勉强维持生存。

苟,暂且,勉强;延,延续;残喘,临死前的喘息。

文本选萃:生命如四季。

……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

我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

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怨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

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到我的犁头上去。

我决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张洁《我的四季》点拨:(1)直面艰难困苦是生命赋予的责任;(2)命运掌握在挑战者手里;(3)脚踏实地才能走出精彩的人生;(4)心态决定着人生前程。

马克思17岁中学毕业考试时就写下《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科学而崇高地规划了自己的人生。

点拨:(1)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2)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

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点拨:(1)幸福不只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付出;(2)在“小我”与“大我”间抉择。

写作借鉴:《沁园春?长沙》对比手法的运用。

运用了多组对比使其所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

“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是动态的对比,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与被诗人视为粪土的“万户侯”是明比,“万类”的自由与民生的压抑是暗比。

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万”言山之多,“遍”写红之广,“击”描画雄鹰矫健的身姿,“翔”描绘游鱼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自如的神态。

《我的四季》清晰的写作思路——四季如生命,生命便是四季。

张洁将生命的劳作、艰辛、期待、收获浓缩在“四季”里,写了播种的春,耕耘的夏,收获的秋,还有在回顾的冬,让读者与自己一道共受煎熬,也分享快乐。

《我的五样》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衬托、对比、比喻等。

用空气、水、阳光对生命的宝贵衬托鲜花的可贵,生命固然重要,但没有鲜花存在的生命会失去多少的光彩。

用空气、水、阳光、鲜花来衬托笔,前四样东西固然可贵,可它们和写作的笔一比,都不是最宝贵的。

用同学们写的父母、孩子、爱人与自己想写的笔作对比,在诸多的忍痛割爱后,还是强调了自己对笔钟爱的理由。

比喻运用也很妥帖,如“万物好似压缩成超市货架上的物品,摆在那里等待你的挑选。

货筐是那样小,世上的林林总总,只有五样可以塞入。

”获得教养的途径字音部分:跬(kuǐ)步锲(qiè)而不舍经传(zhuàn)麻痹(bì)戕(qiāng)害符箓(lù)召(zhào)唤词语部分:戕害:伤害。

青出于蓝: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

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镂刻;舍,停止。

望洋兴叹:仰望海神而兴叹。

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望洋,仰视的样子。

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反,类推。

文本选萃:赫尔曼?黑塞认为真正的修养不应当追求功利,而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完善”。

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人们在用心研究经典作品之后,便能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点拨:(1)塑造心灵;(2)培养人格;(3)增强修养;(4)潜心读书;(5)经典的力量。

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赫尔曼?黑塞《获得教养的途径》点拨:(1)修养没有极致,而是一辈子的事;(2)执著才能永恒。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点拨:借助于外物往往能让理想早日成为现实。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点拨:(1)持之以恒方有成效;(2)优势与劣势。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点拨:(1)博采众长者可成大器;(2)学识的高下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的大小;(3)青出于蓝而胜于蓝;(4)我们要敢于超越前人。

写作借鉴:《劝学》巧妙设喻。

以常见的道理或现象设喻,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也有感染力。

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灵活有变,形式多样:有的寓道理于比喻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不舍”等;有的反复设喻说明道理,如连用“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舟楫、假舆马”等五个比喻,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

设喻方式富于变化,把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有的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等;有的正反设喻,如“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蚓”和“蟹”等。

《师说》正反对比论证。

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从三个方面作对比,论述从师而学的必要性。

先以“古之圣人”的“从师而学”与“今之众人”的“耻学于师”作对比,再以人们为子“择师而教之”与自身“则耻师焉”作对比,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的“群聚而笑之”作对比。

三组比较形成鲜明对照,彰显不从师而学的荒谬,对当时的不良风气作了有力的批判。

自测练习: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1、輮以为轮。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君子生非异也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或师焉,或不焉解释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1、輮以为轮2、金就砺则利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而神明自得5、古之学者必有师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7、吾从而师之8、今之众人9、小学而大遗10、弟子不必不如师试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7、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9、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梳理(2)月是故乡明字音部分:黏(nián)合辜(gū)负菜圃(pǔ)逃遁(dùn)熠熠(yì)闪光静谧(mì)贫瘠(jí)悲怆(chuàng)眷(juàn)顾矫(jiǎo)饰墟(xū)场麦穗(suì)魂牵梦萦(yíng)搭讪(shàn)幽邈(miǎo)田塍(chéng)濡(rú)染烙(lào)印侘傺(chà chì)铩(shā)羽而归遣戍(shù)欷歔(xī xū)(唏嘘)安土重(chòng)迁翘(qiáo)首桑梓(zǐ)蕞(zuì)尔屹(yì)立迁徙(xǐ)按捺(àn nà)不住崔颢(hào)盘缠(pán chan)瘸(qué)腿打夯(hāng )词语部分:愧杀(愧煞):意为很惭愧。

墟场:集市。

搭讪:为了想跟人接近或把尴尬的局面敷衍过去而找话说。

幽邈:久远。

田塍:田埂。

濡染:沾染。

侘傺:失意的样子。

寥落:(1)稀少。

(2)静寂。

(3)空虚;空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