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的橡树》优质公开课教案 (1)
《路旁的橡树》教案(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5篇)
![《路旁的橡树》教案(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2323c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c.png)
《路旁的橡树》教案(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5篇)2022-12-12《路旁的橡树》教案(精选15篇)《路旁的橡树》教案篇1设计理念:这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选学课文。
在设计时,充分发挥学生的预习作用,抓住重点段落4-7自然段,感受工人们保护环境的爱心。
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握文章主要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课文最后一段;2、体会人们在保护橡树的过程中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难点:工人、工程师做出决定的困难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荷叶像一个个绿色的大圆盘。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2、学生读句子,说说句子特点。
3、出示句子:a、路旁的橡树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像b、公路笔直得像延伸到南方。
4、学生完成句子。
5、师导入:这是怎样的树?怎样的路?因为路和树又有了怎样的故事呢?6、6、揭题,生读题。
7、读课题,学习橡。
二、检查预习:1、检查阅读:出示阅读要求: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人们怎样评价这件事?你自己是怎么评价这件事的?2、学生分小节读课文。
3、对读课文中出现的错误读音进行校正,并出示生字词,学生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4、交流:出示:课文讲了在南北两座城市之间准备。
在修路时,工人们发现在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
后来,工程师和工人们决定让公路在这个地方。
学生根据填空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归纳。
师导:工程师他们这样的做法,人们是怎么评价的呢?请从文中找到这句话,用----划出。
1、交流人们的评价,板书:高尚的心2、说说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三、研读课文:1、找找文中写工人或工程师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想想从这些句子中你读懂了什么?找到句子后同桌可以交流。
2、学生找画。
3、交流:预设:出示: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
人教版语文《路旁的橡树》公开课教案3篇优秀教案
![人教版语文《路旁的橡树》公开课教案3篇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535a0484254b35effd3437.png)
人教版语文《路旁的橡树》公开课教案3篇优秀教案《路旁的橡树》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
【教学重点】体会人们为维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维护环境做出自身的努力。
【教学准备】1、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词的意思。
联系生活及读书经历,想想哪些行为是高尚的。
2、投影:课文插图及最后一句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根握阅读提示自学课文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考虑:课文将了一什么事?你对这事有什么看法?二、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1、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
并读读下列词语:公路宽阔平坦漂亮马蹄彤橡树粗壮结实挺拨高尚2、交流考虑题:⑴交流第一个问题:课文写了一什么事?⑵交流看法:①小组内交流。
②全班交流:要尊重同学的想法。
引导重点交流:出示投影片:插图及课文景后一句话。
③读、齐读这句话: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谋而合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④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高尚”的,举例说。
⑤为什么说筑这条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读书,找依据,讨论交流。
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讲:第一: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这棵橡树“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充溢了生命的活力,同时与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它又是一个“美”的象征。
面对这个结合着生命与美感的高大的橡树,他们或者是为橡树的生命力与美感所震撼,或者是不愿砍伐橡树埋上排水管,总之工人们停了下来。
)指导读时注意读好“那么粗状、结实、挺拨,就像摹的哨兵一样”这句话,声音要响亮、有气势。
)第二:工程师缄默,工人也不语,都叹气,他们深恐伤害了橡树,可又想不出方法维护它。
读这两句话,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以便表达出人们当时肃穆、不知是好的情境。
第三:“工程师持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繁重地叹着气。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优秀3篇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363238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2.png)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板书课题1、有位苏联的教育家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人们都为此感动,你想听吗?2、学生老师齐读课文。
3、读准要求认识的字。
二、认读课文,领悟道理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3、还有什么不懂的吗?4、辩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5、说说课文那些地方最使你感动?6、你同意“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这种说法吗?7、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8、师:你现在是一位乘客,坐车经过了这课橡树,你有什么话要说吗?三、总结升华1、你从建筑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2、爱护树木,正当环境小卫士,你有什么建议能给大家提出来吗?第二课时一、学生自由读课文二、积累词句,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摘抄下来【教学反思】自习、预读课文以后,议论到工程师在树旁100米的地方,打了一个桩时,我让学生到黑板上在橡树和公路旁,画一画“桩”的位置。
竟然有许多种,讨论出正确的位置以后,再让学生画好公路在树旁边的走向及完整的样子,很好的解决了对课文意思的理解,感受到了人们爱护树木、保护环境、保护文物的良苦用心。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
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二、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
2、检查自读效果。
3、交流。
你们读懂了什么?谁能把这个故事说一说?(整体感知)三、练读、议读、质疑1、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欣赏的部分读给大家听?提要求:(1)把语句读流利;(2)读你自选的这部分,你想到了什么?2、议读与质疑。
三年级语文下册:《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优秀8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d34d8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7d.png)
三年级语文下册:《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优秀8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篇一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二、根据阅读自学课文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检查自学散发,组织交流。
⑴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公路宽阔漂亮马蹄形平坦⑴交流思考题:①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②交流看法。
三、指读,齐读这句话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高尚”的举例说:为什么这条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读书,找依据,讨论交流,从几方面讲:1、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2、工程师沉默,工人也不语,都叹气,他们深恐伤害了橡树,可又想不出办法保护它。
3、想办法,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总结: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呢!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五、板书既要修顺路旁的柳树环保意识强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篇二教材分析:《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人与橡树和谐共处的感人故事。
为了保护这棵高大、粗壮、挺拔的橡树,筑路工人和工程师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后,最后圆满地完成了施工计划,又完好地保留了者棵粗壮的橡树,体现了人们对环保的高度重视。
文章语言质朴无华,反映了人们高尚的行为。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前一课的学习,对于本课的学习会比较容易理解,但文中别样的深意同样能给三年级的孩子以心灵的震动,让他们感受文中人物的灵魂美。
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和字典,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通过反复朗读和理解词语,读懂课文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了解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15篇)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2896b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0.png)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板书课题1、有位苏联的教育家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人们都为此感动,你想听吗?2、学生老师齐读课文。
3、读准要求认识的字。
二、认读课文,领悟道理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3、还有什么不懂的吗?4、辩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5、说说课文那些地方最使你感动?6、你同意“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这种说法吗?7、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8、师:你现在是一位乘客,坐车经过了这课橡树,你有什么话要说吗?三、总结升华1、你从建筑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2、爱护树木,正当环境小卫士,你有什么建议能给大家提出来吗?第二课时一、学生自由读课文二、积累词句,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摘抄下来【教学反思】自习、预读课文以后,议论到工程师在树旁100米的地方,打了一个桩时,我让学生到黑板上在橡树和公路旁,画一画“桩”的位置。
竟然有许多种,讨论出正确的位置以后,再让学生画好公路在树旁边的.走向及完整的样子,很好的解决了对课文意思的理解,感受到了人们爱护树木、保护环境、保护文物的良苦用心。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感情朗读,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生:不要乱砍树木,爱护树木。
路旁的橡树教案(优秀8篇)
![路旁的橡树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b37f6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5.png)
路旁的橡树教案(优秀8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能正确朗读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悟出课文蕴含的道理。
2、情感态度: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工人高尚的心。
3、德育: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重难点】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表现出的高尚的心。
【教学准备】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词的意思。
联系生活及读书经历,想想哪些行为是高尚的。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师:我们在刚学过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那些乱砍滥伐的村民,最终被大自然惩罚的事,同学们还记得吗?可是在有的地方,人们却不是那样做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个关于树木的故事—《路旁的橡树》(板书题目)。
2、揭示课题:以“路旁的橡树”为题,点明了课文的内容与“路”和“橡树”有关。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认读下列词语。
橡树延伸挺拔楔子沥青马蹄形高尚3、指名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三、思考讨论、深入理解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事情的起因是什么?2、读第二、三自然段。
⑴ 交流第一个问题:筑路工人为什么突然停下来?⑴ 挺拔的橡树是什么样子的?(看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读第四至第七自然段。
⑴ 为什么工程师不说话,工人们也沉默不语?⑴ 工程师最终想出解决方案了吗?你从哪看出来的?4、读第八、九自然段。
⑴ “只在一个地方”指的是哪里?⑴ 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⑴ 为什么人么赞叹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⑴ 现在,你们就是坐车路过这里的人,看到了路旁的橡树和这马蹄形的路,你有什么话要说?(先让学生练说,再指名说。
)5、总结:① 你从筑路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③ 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爱树护树,争当环保小卫士,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布置作业(任选一题)1、抄写你喜欢的一段话。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优秀6篇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3a527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5.png)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优秀6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课内容。
此文是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讲述的是工人们在修建公路时,发现一颗粗壮、结实、挺拔的大橡树挺立在路基的中央。
为了保护橡树,工人们与工程师经过精心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是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既保护了橡树,又圆满的完成了筑路计划的故事。
表现了人们对草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强。
本文语言质朴,情节简单,所反映的人们的行为非常高尚。
选编的意图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前一课的学习,对于本课会比较容易理解,但文中别样的深意同样能给三年级孩子以心灵的震动,让他们感受文中人物的灵魂美。
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
并从筑路人的行动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四、教学重难点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
五、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引领要简单,学生的学习要扎实。
唯有如此,教学才能有效。
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解惑,在读中升华。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黑板七、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村庄的人为了眼前不错的生活,几乎砍光了树木,结果毁灭了家园。
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关于人和树的课文。
板书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从前一课入手,让学生带着对树的重要、珍贵的认识阅读课文,便于学生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
二)根握阅读提示自学课文1、翻开书本28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三)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课堂上最美的是你们朗朗的读书声。
我们先来检查一下早上的预习情况。
1、示拼音小老师带读,去拼音开火车读,齐读橡树延伸挺拔楔子沥青马蹄形高尚生字词这只拦路虎轻而易举就被你们赶跑了。
路旁的橡树教案(优秀4篇)
![路旁的橡树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9a80f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7b.png)
路旁的橡树教案(优秀4篇)三年级语文上册《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三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2.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课时安排:一课时学法指导:自读自悟,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师:在我的家乡,我看到人们为了烧火或拿到集市上去卖,就不顾有关规定盲目地上山砍树,我小时候看到的一片林子不见了,山上只留下光秃秃的裸露的泥土,我的心里很难过。
有一位苏联的教育家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的故事……2.揭示课题:路旁的橡树3.学生和教师一起初读课文,读准要求认识的生字4.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先说说,然后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3.有什么不懂吗?4.讨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5.说说课文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6.你同意“筑路工人有一颗高深的心”这种说法吗?为什么?7.你认为还有哪些人有一颗高尚的心?8.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9.师:现在你们就是坐车路过这里的人,看到了路旁挺拔的橡树和这里的路,你有什么话要说?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1.你从筑路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2.如果你到了教师的家乡或者到了第十课中的那个小村庄,面对着不加节制的砍伐者,你怎么对他们说?3.你能给人们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吗?三年级语文上册《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篇二【教材分析】《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第六册一篇略读课文。
写的是在两座大城市间,人们要修一条路。
一棵橡树挡住了计划中的路,为了保住大树,修路的人在这里把路弯曲成马蹄形。
过往的行人不约而同地赞叹筑路的人有一棵高尚的心。
本文内容简洁,行文时有不少空白。
比如工程师和工人们心里想的话。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激发想象,填补空白,激发学生热爱绿色热爱生命的感情。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的方式基本解决字词。
《路旁的橡树》优秀教案份
![《路旁的橡树》优秀教案份](https://img.taocdn.com/s3/m/25e0172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e.png)
《路旁的橡树》优秀教案(五)份《路旁的橡树》优秀教案 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难点理解“高尚”的意思,知道为什么这种保护橡树的行为是“高尚”的。
教具准备:词语、橡树图片、重点语段预*提纲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查词典,解决词语疑难。
搜集橡树和描写树木的词语。
一、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
仔细观赏。
2.你看到了怎样一棵橡树?请用一句话说说它的特点。
(要求学生说话时用上课前搜集的词语,使语句更生动。
)3.多美的橡树啊,可惜它长的不是地方——长在了马路旁边。
现在要在这儿修公路,这棵树挡住了去路,路是一定要修的,这棵橡树的命运又应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篇令人感动的《路旁的橡树》。
(板书课题)指导读好课题。
二、检查预*,扫清字词障碍。
1.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
并读读下列词语:(出示)公路宽阔*坦漂亮马蹄橡树粗壮结实挺拨高尚2交流。
讲一个什么故事?读后你有什么想说的话?(整体感知)三、再读课文,交流质疑1.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最欣赏的部分读给大家听?提要求:(1)把语句读流利(2)读你自选的这部分,你想到了什么?(3)其他同学有什么疑问和想法?2.议读与质疑(1)如选读“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这段课文时,要把你对高大、挺拔的橡树的兴趣、爱惜之情读出来,要拿高大的橡树引起筑路工人的关注和爱惜的心理读出来。
议读时要对筑路工人自觉保护橡树的心理有所感悟,意识到“砍树容易栽树难”的道理。
(2)“如选读工程师与工人沉默”的部分——第4-6自然段时,要从工程师和工人的神态、动作、言语中体会他们的心理。
工程师要执行自己设计的工程计划,工人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
他们在保护橡树上获得了一致。
(3)如选读最后几段课文时,要对公路上弯曲城马蹄形有所认识、有所感悟。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8篇)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8030c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6e.png)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8篇)《路旁的橡树》教学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
教学重点: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难点:1.读课文,想想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2.体会筑路工人保护橡树、保护植物的高尚的心。
导学案1.初读课文,初步感知(1)朗读课文,同桌互读正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大体了解课文里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3)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主读悟自读。
对照略读提示,轻声自读课文。
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请你多读几遍。
边读边用笔画出有关内容,读后与同学互相交流,有疑问的地方互相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地方作个记号。
3.交流收获集体交流。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看法。
a小组内交流。
b全班交流。
①引导重点交流:(出示投影片)插图及课文景后一句话。
②齐读这句话。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③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高尚的,举例说。
④为什么说筑这条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c读书,找依据,讨论交流。
拓展积累结合实际,你还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吗?作业设计1.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2.收集人们自觉保护环境的感人故事。
课堂检测我会填:坐车过往这里的人()的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的心。
板书设计8.路旁的橡树工程师筑路工人高尚的心三年级语文上册《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篇二之一唐元菊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认识本课3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板书课题1、有位苏联的教育家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人们都为此感动,你想听吗?2、学生老师齐读课文3、读准要求认识的字二、认读课文,领悟道理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3、有什么不懂吗?4、辩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5、说说课文那些地方最使你感动?6、你统一“筑路工人有一课高尚的心”这种说法吗?7、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8、师:你现在是一位乘客,坐车经过了这课橡树,你有什么话要说吗?三、总结升华1、你从建筑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2、爱护树木,正当环境小卫士,你有什么建议能给大家提出来吗?第二课时一、学生自由读课文二、摘抄好词好句到阅读笔记本上三、完成《一课一练》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篇三【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人教版《路旁的橡树》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路旁的橡树》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aac8b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a.png)
人教版《路旁的橡树》优秀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对橡树的赞美之情。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鉴赏素养。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1.2 教学内容课文朗读与理解分析文章主题与结构探讨环保意义的延伸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学生朗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环保意识的引导2.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橡树的深层含义的表达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课堂讨论与思考的激发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朗读法: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分析法:通过分析,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讨论法: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表达。
3.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合作与交流。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橡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简介作者背景及课文创作背景。
4.2 课文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教师引导理解课文内容,解答疑问。
4.3 分析课文主题与结构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
讲解课文的结构,分析文章的层次。
4.4 探讨环保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讨论橡树在环保中的作用与意义。
4.5 总结与拓展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与思想。
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阅读与思考。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与学习兴趣。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学生对环保意识的培养与思考。
5.2 教学改进措施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课堂效果。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的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朗读与表达能力的发展。
检测学生对环保意识的提升情况。
6.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考能力。
学生互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人教版《路旁的橡树》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路旁的橡树》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a51f1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71.png)
人教版《路旁的橡树》优秀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路旁的橡树》的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1.2 教学内容课文《路旁的橡树》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课文中的环保主题。
讨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新课,介绍课文《路旁的橡树》。
第二步:阅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第三步:分析课文中的环保主题。
第四步:小组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2.2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
思维导图: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整理思路。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课文《路旁的橡树》。
相关环保资料。
投影仪或白板。
3.2 教学材料学生笔记本。
彩色笔。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来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的情况来评估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4.2 教学反馈在课堂上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其阅读理解。
在小组讨论中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其思考与表达。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作业5.1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调查,了解周围环境的环保情况。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环保的认识。
5.2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短文。
让学生绘制一幅关于环保的思维导图。
第六章:教学策略与技巧6.1 教学策略利用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课文中的情境。
6.2 教学技巧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
利用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运用情感教学,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第七章:教学难点与处理7.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环保主题,将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运用正确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表达个人观点,进行有效的讨论和交流。
人教版《路旁的橡树》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路旁的橡树》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732d4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e.png)
人教版《路旁的橡树》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作者的表达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自然景观,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3)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主题,锻炼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2)领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朗读与理解。
3. 课文结构分析与作者表达手法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抽象词语的理解。
2. 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提炼与写作。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资料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路旁的橡树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橡树的认知。
(3)简介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描绘的画面。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生字词的含义。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分析课文结构,讲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3)讲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4.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
5. 拓展延伸(1)学生讨论:如何保护环境,爱护身边的树木?(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谈谈对课文主题的认识。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内容。
(2)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频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人教版《路旁的橡树》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路旁的橡树》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4cee2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8.png)
人教版《路旁的橡树》优秀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路旁的橡树》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主题,体会作者情感。
2. 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和人性美。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路旁的橡树》的作者、背景及内容。
2. 学生自读课文,感受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小组讨论:课文中有哪些景物描写和人物形象让你印象深刻?5. 布置作业: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第二章:分析课文情节【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情节,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析课文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特点。
2.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课文情节,发现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情节,梳理故事脉络。
2.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如何展现人物性格特点?4.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如橡树象征坚韧、勇敢等。
5. 布置作业:请学生结合课文情节,分析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及其原因。
第三章:品味语言艺术【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
【教学重点】1.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
2. 体会课文语言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发现并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感受语言艺术。
2.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有哪些修辞手法让你印象深刻?4. 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布置作业:请学生选取一个词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词语的理解和感悟。
人教版《路旁的橡树》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路旁的橡树》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30c02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4.png)
人教版《路旁的橡树》优秀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路旁的橡树》的故事情节,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型。
1.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1.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路旁的橡树》1.2.2 生词:路旁、橡树、风景、爱护、合作等。
1.2.3 重点句型:描述景色、表达感受、提出建议。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课文的理解和记忆,生词的掌握。
2.1.2 描述景色、表达感受、提出建议的句型的运用。
2.2 教学难点2.2.1 生词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路旁”、“橡树”等专业词汇。
2.2.2 描述景色、表达感受、提出建议的句型的灵活运用。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
3.1.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1.3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2 教学手段3.2.1 图片:展示路旁的橡树、风景等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2.2 视频:播放相关视频,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2.3 PPT:利用PPT呈现课文内容、生词、句型等,方便学生学习和复习。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4.1.1 展示路旁的橡树、风景等图片,引导学生谈论。
4.1.2 引入课文《路旁的橡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课文学习4.2.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4.2.2 教师讲解生词和重点句型,让学生理解并运用。
4.3 课堂讨论4.3.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3.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4.4 任务型活动4.4.1 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如编写小故事、制作海报等。
《路旁的橡树》教案
![《路旁的橡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4550c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b.png)
《路旁的橡树》精品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路旁的橡树》为核心教材,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橡树,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环境保护意识。
1.2 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橡树的特点、生长环境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环保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第二章:课文解析2.1 课文概述《路旁的橡树》是一篇描绘橡树生长过程的散文,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橡树顽强生命力和与环境抗争的过程。
2.2 课文内容分析(1)第一段:描述了橡树的成长环境,分析自然环境对橡树生长的影响;(2)第二段:描绘了橡树在面对恶劣天气时的顽强精神;(3)第三段:通过讲述橡树与动物的关系,展现了橡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4)第四段:作者抒发了对橡树的敬意,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策略3.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橡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2)讨论法: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3)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身边的橡树,了解其生长状况;(4)实践法: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2 教学策略(1)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关键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2)案例分析: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橡树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3)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4.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共同进步;4.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活动的参与度,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4.4 评价反馈:针对学生的评价结果,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路旁的橡树》教案精选
![《路旁的橡树》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0ad2459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25.png)
《路旁的橡树》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奇观》中的一篇文章《路旁的橡树》。
文章通过对路旁橡树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美好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详细内容包括:文章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思想提炼。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句子含义,提炼文章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学会通过观察、想象、感悟来理解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文章的主题思想提炼,生字词的学习。
难点:句子深层含义的理解,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大自然的美照,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引入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思考文章主题。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难点、重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含义,提炼文章主题。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设想自己是文章中的主人公,描述自己与橡树的故事,增强学生的感悟。
5. 例题讲解:选取文章中的经典句子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会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含义。
6. 随堂练习:针对生字词、句子理解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路旁的橡树》2. 主要内容:生字词:略句子解析:略主题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写作练习:以“我心中的大自然”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悟。
作业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自然环境,开展实地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环保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课内容。
此文是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讲述的是“工人们在修建公路时,发现一颗粗壮、结实、挺拔的大橡树挺立在路基的中央。
为了保护橡树,工人们与工程师经过精心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是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既保护了橡树,又圆满的完成了筑路计划”的故事。
表现了人们对草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强。
本文语言质朴,情节简单,所反映的人们的行为非常高尚。
选编的意图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已初步学会自己预习,主动学习新字词,但对文章所蕴含的道理的思考还不具备。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能正确朗读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悟出课文蕴含的道理。
2、情感态度: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工人高尚的心。
3、德育: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重难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表现出的高尚的心。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解释课题,以“路旁的橡树”为题,点明了课文的内容与“路”和“橡树”有关。
2、出示橡树的图片,让学生整体感知橡树的形象。
3、指名找出文中有关橡树的句子,感受其高大、粗壮、挺拔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课文围绕橡树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认读下列词语。
橡树延伸挺拔楔子
沥青马蹄形高尚
3、指名回答:课文围绕橡树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深入理解课文。
1、这条路是要修一条什么样的路?
2、师:这条路是要修一条什么样的路?
生:笔直的路。
师:修笔直的路,那橡树就要——
生:砍掉。
师:橡树不砍,那笔直的路还能修吗?
生:不能。
师:你印象中的橡树是怎样的?粗壮、结实、挺拔的树你舍得砍吗?像哨兵一样的树你舍得砍吗?
师:那就在这取舍之间,为难了。
工程师和工人遇到这个难题,怎么办呢?再读课文4、5、6、7自然段。
3、默读第四至第七自然段。
边读边画出表现工程师和工人们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然后找一两个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在旁边写上你的感想。
生动手画词句,师巡视指导。
生汇报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⑴沉默不语
⑵长久
(3)句子:“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工程师说。
“橡树也不可以砍。
”工人们说。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对话,体会工人们的坚定。
4、读第八、九自然段。
⑴“只在一个地方”指的是哪里?
⑵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3)马蹄形的路和笔直的路相比,哪个好看?
(4) 虽然不好看,但对筑路工人的做法你怎么看?
(5)看看书中来往过路的人是怎么说的?(出示课件: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伤的心。
)
(6)筑这条路的人是指那些人?高尚是什么意思?
(7)为什么人么赞叹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8)假如你是小导游,带着游客来到这里,该怎样想游客介绍这课橡树呢?
四、复习旧知,加深本课的理解。
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他写这篇课文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2、在我们学过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那个故事里,人们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过渡拓展延伸部分:爱护环境,保护树木,不分国界,苏霍姆林斯基这一教育理念在我们济宁得到传扬。
五、拓展延伸:感受济宁人爱树的精神。
1、出示济宁的古槐图,感受济宁人爱树精神。
2、在心愿卡上写出几条环保建议
3、总结:为了美好的家园,我们一定要做一个高尚的人。
六、布置作业
调查家乡环境保护和破坏的现象
七、板书设计
8、路旁的橡树
工程师
高尚的心
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