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定会很好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那一定会很好》教案

《那一定会很好》教案

《那一定会很好》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吱吱嘎嘎、拆成、农夫、焐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种子变化成长的神奇,感受主人公不断变化,不断成长的过程。

4.引导学生从种子心路历程中获得启示,明白要不断变化,成长,适应新的环境。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种子不断变化,不断成长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体会种子变化成长的神奇。

2.引导学生从种子心路历程中获得启示。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及相关的故事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一颗小小的种子是怎样长成一棵大树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那一定会很好》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质疑:课题中的“那”指的是什么?“一定会很好”又是什么意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和语调。

3.交流初步感知: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解决预习中的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课文讲述了一颗种子长成一棵大树的历程”,也可能会说“课文讲述了一颗种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不畏艰难困苦,不断变化成长的故事”等。

教师随即板书:种子、钻出泥土、长成大树、变成手推车、变成椅子、变成木地板。

并让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

4.过渡:同学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让我们进一步了解种子变化成长的过程以及其中蕴含的道理。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1.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种子是怎样一步步变化成长的?并划出关键的语句。

引导学生注意描写种子动作变化的词语。

2.小组交流讨论:种子变化成长的过程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种子钻出泥土,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等描写种子动作变化的语句中体会种子不断变化成长的特点。

并随即板书:种子、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

3.集体交流讨论:在种子变化成长的过程中,它都经历了哪些地方?引导学生从“田野”、“山坡”、“河流边”、“木工车间”等词语中体会种子所到之处越来越小,用途也越来越小,条件也越来越差的特点。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9 那一定会很好》名师公开课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9 那一定会很好》名师公开课教案

9*那一定会很好教学目标1.认识“缩、努”等8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了解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教学难点围绕故事情节展开想象,大致体会主人公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策略认写字词自主识字。

可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如,“茎、锯、斧”等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可通过辨析形近字进行识字,如,“茎—经”“锯—据”“斧—爷”“推—堆”“拆—折”等;还可以结合词语识记,如,“缩”“拆”可结合文中的词语“缩成一团”“拆了”进行学习,“吱”可结合词语“吱吱嘎嘎”“吱呀”来学习。

“缩”是平舌音;“吱、拆”是翘舌音。

阅读理解先让学生读一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感受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初读课文,引导学生借助提示中的问题展开思考,边默读边圈出表示主人公变化阶段的关键词语“种子”“高大的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了解主人公的生命经历了哪些阶段。

再读课文,围绕故事情节展开想象,结合重点句子“那一定会很好”,体会主人公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

积累运用文中出现的拟声词,如“哗哗哗”“呼呼”“吱吱嘎嘎”,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这些词语是模仿了自然界的哪些声音,从而感受拟声词的生动性、形象性,并引导学生积累运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按照课前导读语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板块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导入:同学们,童话故事一直伴随着我们长大,她就像一粒美丽的种子播种在我们的心田,为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留给我们许多难忘的回忆。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

(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

)2.引导学生质疑:看到《那一定会很好》这个课文题目,你们会想到什么呢?预设:“会很好”指的是什么会很好?谁有这样的愿望?3.过渡:那么,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当中,看看文中的主人公从一粒种子长成大树,后来又变成木地板的一段生命历程。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9 那一定会很好》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9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9 那一定会很好》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9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9 那一定会很好》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名师授课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

讲的是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被砍伐后做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故事。

这篇课文其实是以一粒种子的经历对学生进行奉献教育,让孩子们明白要快乐生活,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的木地板的经历,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3.比较本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异同。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懂得为梦想坚持努力,就能感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难点:比较本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异同,从而加深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学会归纳和总结知识。

设计理念:把握单元主题,根据单元语文要素,明确课文阅读提示,迁移精读课文习得的学习方法,抓住关键语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倡导个性化的学习、感悟。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学习、个性感悟、合作分享。

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种子成长,树木用途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ppt。

2.教学课时: 1课时3.教学过程:第一板块: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种子发芽的图片,学生谈感受。

2.教师诗意语言引出课题。

3.出示课题,设置疑问。

看到题目后,你有什么疑问吗?4.教师梳理有价值的问题。

(1)谁一定会很好?(2)为什么会很好?(3)怎样才能很好?(设计思路:看图激趣,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根据题目质疑,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找准文章的切入点。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时注意两点:(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

(2)了解课文大意,简单做批注。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小老师带领大家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部编本《那一定会很好》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部编本《那一定会很好》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那一定会很好【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认识本课“缩、努、茎、吱、嘎、拆”等8个生字,在语境中,注意读准“背、骨”两个多音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好大树的语言,读出它期待的心情。

3.通过填写表格,感受大树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地板的历程,了解故事大意。

4.抓住“那一定会很好”在文中的意思,感受大树乐观、平和、愉快的心情。

5.通过小组讨论,比较本文与《去年的树》两篇童话的相同与不同点。

感受童话中树的喜怒哀乐,想象丰富。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故事内容,抓住“那一定会很好”,感受大树乐观、平和、愉快的心情。

难点:对比阅读,比较本课与《去年的树》的相同与不同。

【教学过程】一、导入,认读字词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大家齐读课题:9 那一定会很好2.检查词语:缩成努力根茎叶手推车吱嘎拆下来旧木料3.提醒:你认为这些词语中哪个字不好读,能给大家讲一讲吗?出示图“茎”这就是植物的“茎”部分,注意读音读一声。

4.练习用词语说话。

二、整体感知1.字音大家都正确了,相信课文大家一定会读的更好,请几位同学跟老师一起接读课文。

2.这是我们接触的第三篇略读课文,让我们一起看看这篇课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的要求呢?(出示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历程?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3.这段话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啊?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都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历程?有的同学想好了,有的同学还需要再思考一下。

大家看,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师画)对,一边读一边想,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阅读提示,我们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

(1.默读课文,画出种子变化的关键词语。

2.填写表格,完成自学记录卡。

3.与同桌讲一讲,种子的这段历程。

)4.哪位同学能看着学习记录卡说说种子的这段变化历程。

5.同学们,你们跟他填的一样吗?还有补充吗?三、朗读感悟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种子的这段变化历程。

公开课《那一定会很好》教案及教学反思

公开课《那一定会很好》教案及教学反思

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缩、努”等8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中,感受它享受生命中每一段历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2、难点:说说种子的经历。

三、教学过程一、话题交流,引入课题1.谈话导入:本单元学习关于童话的课文,你看过哪些童话?学生交流。

2.引入课题。

3.指导学生朗读课题,注意读出“一定”的朗读重音。

文去看一看吧!4、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由熟词“很好”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让他们在真实的体验中唤醒愉悦的情感体验,同时引出对“一粒种子”关于“很好”感觉的遥想,自然激发探究故事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配乐,师生合作朗读。

2.检查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指名读,读正确请学生跟读:缩成一团根茎叶锯子斧子手推车吱吱嘎嘎(1)交流易读错的字。

“茎”不要读成前鼻音。

(2)“吱吱嘎嘎”在文中是什么发出的声音?(3)齐读生字词,指名读3.把生字送进识字儿歌。

小小种子缩进泥,努力成树钻进地。

茎深叶茂心愿起,变身推车随它意。

吱吱嘎嘎想休息,旧车摇身变座椅。

挺直腰背很吃力,拆坐地板铺满地。

童话故事真神奇,快快走进课文里。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式,采用不同的识字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让学生牢牢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夯实朗读基础。

三、默读课文,了解“种子”的生命历程1.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历程?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出示学习单和方法:1、读:默读课文,画出关键词。

2、选:任选一张学习卡片。

3、写:把关键词填入你选的卡片。

4、说:借关键词,说一说这段历程。

2、学生自主学,圈画关键词。

引导卡片任务:卡片一:借关键词,填一填种子的主要经历。

卡片二:在卡片一的基础上,不仅要写出种子的经历,还要找一找种子每次的心愿是什么?卡片三:在卡片二的基础上,找一找种子在变化的过程中有谁帮助了他,是怎么帮的。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要求:1.会认“缩、茎”等7个生字。

正确朗读理解“舒服、舒展、努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种子成长,树木用途的、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ppt。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1.出示ppt:种子破土而出,枝繁叶茂的大树,手推车,椅子,说说想到了什么?2.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一棵树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其中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3.板书课题:“那一定会很好”。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大树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在文中画出来。

2.小组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讨论交流。

3.交流大树经历的历程。

(板书:种子被泥土包裹——钻出地面——长成高大的树——砍倒做成手推车——拆了做成椅子——成为美丽的木地板)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在大树的变化过程中,大树的心情怎样?(板书:舒服)5.默读课文,把课文中含有“舒服”这个词语的句子划出来。

边交流边出示ppt句子,各种形式读,体会感悟大树变化中的快乐。

6.课堂:这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成长快乐,服务他人也快乐)四、对比学习,感悟体会。

我们学过《去年的树》,这课文也写了一棵树的经历,今天学的这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1.ppt出示《去年的树》,学生自由朗读。

部编本《那一定会很好》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部编本《那一定会很好》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部编本《那一定会很好》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拼音认识本课8个生字,并在语境中注意读准“背、骨”两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传达大树期待的心情。

3.通过填写表格,了解大树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地板的历程,抓住“那一定会很好”在文中的意思,感受大树乐观、平和、愉快的心情。

4.比较本文与《去年的树》两篇童话的相同与不同点,感受童话中树的喜怒哀乐,想象丰富。

重点难点】重点:抓住“那一定会很好”在文中的意思,感受大树乐观、平和、愉快的心情。

难点:对比阅读,比较本课与《去年的树》的相同与不同。

教学过程】一、导入,认读字词1.今天我们研究一篇童话故事,研究8个生字,包括“缩、努、茎、吱、嘎、拆”等,同时注意读准“背、骨”两个多音字。

2.检查词语:缩成努力根茎叶手推车吱嘎拆下来旧木料。

3.强调“茎”这个词的读音。

4.练用词语说话。

二、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传达大树期待的心情。

2.分析阅读要求,思考大树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地板的历程,比较本文与《去年的树》的相同与不同。

3.默读课文,画出种子变化的关键词语,填写表格,完成自学记录卡,与同桌讲一讲种子的历程。

4.请同学们分享自己填写的研究记录卡,补充不足之处。

三、朗读感悟1.回顾种子的变化历程,传达成长的快乐。

2.研究大树的乐观、平和、愉快的心情,抓住“那一定会很好”在文中的意思。

3.比较本文与《去年的树》的相同与不同点,感受童话中树的喜怒哀乐,想象丰富。

老师:这是一个童话故事,讲述了一颗种子从成长为大树,再到被砍下做成手推车、椅子,最后变成木地板的历程。

请大家帮忙修改文章的格式错误和删除有问题的段落。

这颗种子成长为一棵大树,被农夫砍下做成手推车。

手推车在山路上奔跑,发出呼呼声,感觉非常舒适。

你知道手推车为什么这么舒适吗?(请回答)是啊,做一辆能跑的手推车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请你带着快乐的语气再读一遍这个愿望。

手推车为农夫服务了很多年,当它变老了,农夫和儿子把它拆了做成椅子。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缩、努”等8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了解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了解主人公的生命历程,感受它享受生命中每一段历程的积极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默读课文,了解主人公的生命历程,感受它享受生命中每一段历程的积极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课前谈话,说说心愿。

2022年4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老师在想,如果有一天,我们也能飞上月球,在月亮上散散步,到桂树底下乘乘凉,那一定会很好。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心愿呢?用上“,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型来说一说吧。

预设1:如果我能在期末考试中获得满分,那一定会很好。

预设2:如果疫情早点结束,我们能恢复以前的快乐生活,那一定会很好。

预设3:如果爸爸妈妈能带我去北京旅游,那一定会很好。

2.聚焦心愿,引出课题。

有一颗小小的种子,它也有自己美好的心愿。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那一定会很好》。

(板书:那一定会很好)3.联结旧知,回顾学法。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这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不懂就要问》和《听听,秋的声音》两篇略读课文。

学习略读课文,你们有什么好办法?预设1:可以借助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和课文中出现的泡泡进行学习。

预设2:还可以用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学习。

4.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读一读课文前的学习提示,看看提示中有哪些要求,并用序号标一标。

预设1: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预设2: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设计意图:聊心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回顾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学习阅读提示,明确阅读目标。

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一定会很好
【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本课“缩、努、茎、吱、嘎、拆”等8个生字,在语境中,注意读准“背、骨”两个多音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好大树的语言,读出它期待的心情。

3.通过填写表格,感受大树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地板的历程,了解故事大意。

4.抓住“那一定会很好”在文中的意思,感受大树乐观、平和、愉快的心情。

5.通过小组讨论,比较本文与《去年的树》两篇童话的相同与不同点。

感受童话中树的喜怒哀乐,想象丰富。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故事内容,抓住“那一定会很好”,感受大树乐观、平和、愉快的心情。

难点:对比阅读,比较本课与《去年的树》的相同与不同。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熟读课文,借助拼音自主识字,思考导语中问题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认读字词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大家齐读课题:
9 那一定会很好
2.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相信这些词语你一定能读正确。

自己读一读试一试吧。

缩成努力根茎叶手推车吱嘎拆下来旧木料3.提醒:你认为这些词语中哪个字不好读,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出示图“茎”这就是植物的“茎”部分,注意读音读一声。

4.练习用词语说话。

二、整体感知
1.字音大家都正确了,相信课文大家一定会读的更好,请几位同学跟老师一起接读课文。

2.这是我们接触的第三篇略读课文,让我们一起看看这篇课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的要求呢?(出示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历程?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3.这段话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啊?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都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历程?有的同学想好了,有的同学还需要再思考一下。

大家看,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师画)对,一边读一遍想,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阅读提示,我们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

3.哪位同学能看着学习记录卡说说种子的这段变化历程。

4.同学们,你们跟他填的一样吗?还有补充吗?
三、朗读感悟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种子的这段变化历程。

师:一粒种子它被泥土紧紧的包裹着,这多难受啊。

种子想——(请你来读)要是能站起来,大口大口的呼吸空气,那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啊。

谁再来读读种子的愿望(指名读),对呀,成长是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于是他努力生长,钻出地面,长成了——一棵大树。

师:它长成一棵大树,他又想(指名读)正巧,农夫经过这里,他把大树砍下来,拖到家里做成了——手推车,手推车在山路上跑来跑去,听着耳边的呼呼声,多么舒服。

你知道手推车为什么感到这么舒服吗?(生回答)是啊,做一辆会跑的手推车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请你带着快乐的语气再来读读他的这个愿望。

师:手推车为农夫服务了很多年,当他变老了的时候,他就想——(生读)
它已经老了,动不了了,师范读,你再来试试,于是农夫和儿子把他拆了,做成了椅子。

师:这椅子一待就是很多年,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板坐在很吃力,
1.默读课文,画出种子变化的关键词语。

2.填写表格,完成自学记录卡。

3.与同桌讲一讲,种子的这段历程。

它多么想躺下好好歇歇呀,请你读——最后,农夫的儿子把它拆了,锯成木片,铺在阳台上,它变成了木地板。

同学们,让我们看看这段历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在变化?
(时间在变、愿望在变、种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帮助人它的人在变)什么没有变呢?
(那一定会很好)大家发现了吗?每一次想法,后面的“那一定会很好”,这一句没有变,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一种怎样的心情?
(快乐的、美好的、充满希望的)大家看,这粒种子从大树到手推车、椅子再到木地板,就像连环画一样,向我们展现了它这样一段生命历程,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段历程,你想用什么样的词语。

(美好、快乐、奇妙、有趣)每一段的历程对这里种子来说,都是他生命中一段美好、快乐、奇妙有趣的历程。

四、比较异同
1.那么我们来看看这篇童话更刚刚学完的《去年的树》这篇童话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呢?
2.第二个问题,请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看看这个图大家能看明白吗?请组长把大家的意见写在这个表格里,时间关系,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

3.请学生上台写,汇报。

师:相同:树、变化、贡献、拟人、童话,不同:忧伤、快乐;喜剧、悲剧;对话,心理;一棵树有不同的经历,它可以有悲伤,也可以有快乐,它就像我们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这就是童话,作者根据树的发展规律,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五、展开想象,感受美好
课文最后说: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1.如果它真的变成了一棵树,我想——那一定会很好
2.如果它真的变成了一棵树,它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呢?师:大家可以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把你的想法课下讲个你的同伴和爸爸妈妈听,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把它写下来。

板书:
9*那一定会很好
8去年的树
快乐美好
奇特树、
变化忧伤惋惜
心理拟人童话
对话人与树
贡献鸟与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