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一轮二轮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分区第12讲澳大利亚 两极地区 教师用解析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12课时)澳大利亚与极地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12课时)澳大利亚与极地地](https://img.taocdn.com/s3/m/b85f8af9fd0a79563c1e72db.png)
第12课时澳大利亚与极地地区一、选择题下图为“澳大利亚沿28°S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 )A.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B.从东到西多为热带草原C.东岸比西岸年降水量大D.东西沿岸自然景观相似2.图中①地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A.自给自足B.农产品商品率高C.刀耕火种D.劳动密集型农业3.图示海域( )A.两岸洋流性质相似B.西侧洋流能降温减湿C.两岸洋流流向相同D.东侧洋流能形成渔场解析:第1题,澳大利亚沿28°S的地区多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少,但东部大分水岭以东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季风影响,降水量较大,故该地东岸比西岸年降水量大。
第2题,①位于澳大利亚中部的大自流盆地,该地有世界著名的混合农业,这种农业的农产品商品率高。
第3题,图示海域,东侧有向南流的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起增温增湿作用;西侧有向北流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对沿岸起降温减湿作用。
答案:1.C 2.B 3.B读下图,完成4~5题。
4.从图中可知,该国人口主要分布在( )A.东部和北部沿海地区B.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地区C.西部和北部沿海地区D.大陆中部平原地区5.该国大部分居民所属的人种为( )A.白色人种B.黄色人种C.黑色人种D.混血人种解析:第4题,由图中人口密度的分布得出,该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地区。
第5题,该国大部分是英国移民的后裔,为白色人种。
答案:4.B 5.A读图,回答6~7题。
6.关于该国各地区气候类型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温带季风气候B.②热带雨林气候C.③热带沙漠气候D.⑤温带海洋性气候7.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出口国B.铁矿石、煤炭出口占世界重要地位C.该国首都是最大的城市D.地广人稀,人口分布较为均匀解析:第6题,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图中数码②代表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
①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③为热带草原气候,④为热带沙漠气候,⑤为地中海气候。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2.12 澳大利亚 极地地区(对点演练+强技提能)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2.12 澳大利亚 极地地区(对点演练+强技提能)](https://img.taocdn.com/s3/m/65dc0d0d0722192e4536f6f3.png)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 2.12 澳大利亚极地地区(对点演练+强技提能)考点一澳大利亚读某大陆示意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四图中季节与其他三幅图不相同的是( )A.甲B.乙C.丙D.丁2.丁图中14℃等温线在N处弯曲的原因是( )A.受城市的影响B.受洋流的影响C.受河流的影响D.受地形的影响【解析】1选A,2选D。
第1题,图甲风向是夏季盛行的西北风。
图乙大陆内部形成高气压中心,应是冬季。
图丙澳大利亚东南部地中海气候区形成低压中心,应是冬季。
图丁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出,表明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应是冬季。
第2题,N处为澳大利亚大分水岭,受其影响,气温较低,故等温线向高值凸出。
(xx·赤峰模拟)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的地方是( )A.TB.PC.RD.Q4.有关甲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国现在的主导产业是工矿业B.该国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C.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D.国徽上有该国的两种特有动物——袋鼠和鸸鹋【解析】3选B,4选A。
第3题,澳大利亚的东北部由于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同时由于受到暖流的影响,降水丰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即为图中P。
第4题,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C正确;该国国徽上的动物是袋鼠和鸸鹋,D正确;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西部则是广大的沙漠,B正确;目前该国的主导产业是第三产业。
读下图,回答5、6题。
5.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乙地降水季节变化幅度比甲地大B.甲地冬季降水大于乙地夏季降水C.气温年较差甲地大于乙地D.年平均气温甲地大于乙地6.关于甲、乙两地降水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降水多时,与西南季风有关B.乙地降水多时,与东南信风有关C.两地降水少时,与副热带高压有关D.两地降水多时,与风带移动有关【解析】5选D,6选D。
第5题,比较甲乙两地的降水柱状图可见,两地降水总量、变化幅度相似,季节相反,甲地冬雨少。
高考区域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澳大利亚、两极地区
![高考区域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澳大利亚、两极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5507fd21a300a6c30c229fa8.png)
南极洲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一、选择题 (2018·株洲模拟)读下图,回答 1~3 题。
1.关于该国各地区气候类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亚热带湿润气候 B.②热带雨林气候
C.③热带草原气候
D.⑤温带海洋性气候
2.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出口国
b.铁矿石、煤炭出口占世界重要地位
课堂重难点突破
一、澳大利亚大陆自然环境和 人文环境特征的差异
(2014·上海)读澳大利亚自然 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 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 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 然带格局。
(1)判断 A、B 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 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大洋洲成样,可按成因分为大陆
岛、火山岛和珊瑚岛三类,后两类又称海洋岛。
类型
成因
特点
举例
在 地 质 时 期 曾 经 是 大 陆 的 一 部 岛屿面积较大,地势较高,地 塔斯马尼亚岛、
大陆岛 分,因地壳陷落或海平面上升而 质构造一般与大陆相似,分布 新几内亚岛、新
解析 第 1 题,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以热带气 候类型为主。图中数码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别是①亚热带湿润气 候;②热带雨林气候;③热带草原气候;④热带沙漠气候;⑤地 中海气候;⑥温带海洋性气候。第 2 题,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出口 羊毛最多的国家;大量出口煤炭和铁矿石;地广人稀,人口大量 集中在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堪培拉,
第三章 世界分区地理
澳大利亚、两极地区
考纲要求
能力倾向
1.澳大利亚农牧业、工矿业的生产 1.结合澳大利亚地理位置图,说明生物独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二单元世界地理第12讲澳大利亚极地地区上课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二单元世界地理第12讲澳大利亚极地地区上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2d20c1770bf78a65295446.png)
城市
最大城市和港口 首都,全国政治中心 第二大城市
悉尼歌剧院
混合农业
“手持麦穗”的国家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发达的经济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8世纪后期引进29只 当今约1.4亿只
发展条件Βιβλιοθήκη 地势平坦,草原广阔地下水丰富
无野生肉食动物 羊群无天敌
气候干燥,冬季温和
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混合农业
“寒极”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的 寒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 气温在-25°C以下,1983 年7月31日,俄罗斯东方 站观测到-89.2℃。在这 样的温度下,钢板都会摔 裂,一杯刚烧开的热水泼 出后,落到地面就变成冰 了。
毛 放牧
奇特的进口商品
蜣螂[qiāng,láng] ,又名屎壳郎,是除粪的能手。 它嗅澳觉大灵利敏亚,由能于在养3公羊里太内多闻,到羊粪粪便泛的滥气成味灾。,遇使到牧粪草便不 能就再用生脚,趾一扒片松荒粪芜土,,草搓场成成圆了球粪,场然。后蚊滚蝇运滋到生别,处羊,病再流 行挖,洞养把羊粪业球一埋时到陷地入下了。困境!
(四)植被 外半环森林 中半环草原 内部西部荒漠
古老的生物
国 徽
考拉 特点: 动物种类具有古老性和独特性
原因:位置孤立,自然条件单一; 缺少天敌,进化缓慢
袋鼠
鸸鹋
ér miáo
独特的动物种类
笑翠鸟
与其他大陆相对隔绝的环境
地理位置:独立的大陆
鸭嘴兽
(四)生物 特有动物:考拉、鸸鹋、袋鼠、鸭嘴兽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澳大利亚生物古老性的原因
的影响
南部和西南沿海
东南沿海和塔斯马尼 亚 岛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澳大利亚和两极地区-专项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澳大利亚和两极地区-专项练习》(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4d3df7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6.png)
区域地理澳大利亚和两极一、单选题下图示意澳大利亚一处国家公园的区位,此处是观赏野生动物的胜地。
下表为当地原住民对一年内季节的划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4~5月B.7~8月C.8~9月D.11~12月2.该地最适宜观赏野生动物季节的环流系统及游客需注意的事项是()A.东南信风防晒B.赤道低气压防雷C.副热带高压防寒D.东北信风防暑【答案】1.C 2.A【解析】1.结合经纬度信息可知,当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分明显的干湿两季,由表中不同季节的现象或特征可知,“谷融”是干季的末尾,据此可以推测“谷融”应是每年的8-9月,此时太阳直射点自北半球向赤道移动,9月下旬该地开始进入湿季。
故选C。
2.干季晴天多,且野生动物多集中到有限的水源地附近饮水,有利于观赏。
当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干季受东南信风控制,阴雨天气少,需要注意防晒。
故选择A。
塔斯马尼亚岛是澳大利亚优质乳品生产基地。
该岛乳产品主要供应本土及海外市场。
下图为塔斯马尼亚岛主要乳品区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3.该岛生产优质乳品的主要区位条件是()A.气候适宜,草场面积广B.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C.经济落后,地价较低D.科技发达,交通便利4.该岛乳品生产集中于北部地区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①土地租金低②海运便利③距本土市场近④工资水平低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3.A 4.C【解析】3.塔斯马尼亚岛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不适宜发展种植业,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优质而丰富的牧草为优质乳品提供了基础,选A。
昼夜温差大,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或地中海气候夏季的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昼夜温差小,故B错;澳大利亚是发达国家,经济发达,故C错;交通便利与优质乳产品无关,D错。
4.根据材料,乳品主要运往本土及海外市场,岛屿北部距澳大利亚大陆较近,距本土市场近,且海运便利,故乳品生产集中于北部地区,选C。
北部港口较多,且交通便利,地租应较高,故①错,当地是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④错。
高考一轮二轮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分区第讲澳大利亚两极地区教师用解析版
![高考一轮二轮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分区第讲澳大利亚两极地区教师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0056d43b7360b4c2f3f6448.png)
第12讲澳大利亚两极地区【课标点击】 1.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气候的分布与成因。
2.澳大利亚农牧业、工矿业的生产特点及其地区分布。
3.两极地区的范围、气候、生物、资源。
4.我国极地科考活动和建立的科学考察站。
【考点解读】 1.从纬度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澳大利亚气候的成因。
2.结合澳大利亚气候图说明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3.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的原因。
4.根据两极的气候特点,分析两极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别。
一、澳大利亚1.位置与范围(1)位置:主要位于15°S与35°S之间,及120°E与150°E之间,南回归线和130°E 穿过本区中部。
东临甲太平洋,西临乙印度洋;南与南极大陆相望。
(2)范围: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丙塔斯马尼亚岛(大陆岛)及附近的一些岛屿。
2.地形与河流(1)地形特点: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共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形区。
(2)河湖分布:C墨累河为全国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大分水岭西侧,向西南注入印度洋。
D北艾尔湖,为地势最低处。
3.气候与植被(1)特点:热带面积广大,分布呈半环状。
(2)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气候类型分布地区A 热带雨林气候东北部沿海B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东部沿海地区C 温带海洋性气候东南部沿海、塔斯马尼亚岛D 地中海气候西南部、东南部沿海E 热带沙漠气候中部和西部地区F 热带、亚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的北、东、南三侧(3)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4.人口与城市(1)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a是首都堪培拉,b是墨尔本,c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悉尼,d是珀斯。
(2)原因①气候:澳大利亚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
②交通:澳大利亚东南沿海一带有优良的港口,对外交通便利。
5.产业构成与经济发展(1)种养结合的农业①“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地广人稀草原广阔→适合畜牧业发展→以放牧绵羊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世界最大的羊毛出口国②优势明显的混合农业:主要分布于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牧羊为主。
2022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12讲+澳大利亚两极地区+课件(48张)
![2022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12讲+澳大利亚两极地区+课件(48张)](https://img.taocdn.com/s3/m/973bc05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61.png)
[例2] (2019·临沂高二检测)读下 图,回答(1)~(2)题。
(1)大风是南极科考活动的障碍之一。下列科考站中,风力较 小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1.澳大利亚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 条件是该地区( )
A.远离其他大陆
B.独特多样的气候
C.开发较晚 D.地形复杂
2.树袋熊,又称考拉。其性情温驯,行动迟缓,食物主要 是需水量大的桉树树叶。某学习小组计划实地考查研究考拉
的生长习性,他们最好前往( )
A.珀斯 B.布里斯班
C.③热带草原气候 D.⑤温带海洋性气候 (2)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出口国
b.铁矿石、煤炭出口占世界重要地位 c.该国首都是最大的城市
d.地广人稀,人口相对集中在自然条件较好、经济水平较 高的地区
A.abcd B.abc
(3)关于该国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高,气温较低,自然带是寒带苔原带,人口稀少。B处位于 北美大陆北部,形成的是亚寒带针叶林,森林资源丰富。
(2)气候与农牧业发展的关系: ①澳大利亚中部、北部和西部,炎热干燥是它们的主要特征。由
于气候干燥,适合牲畜过冬和繁殖,所以发展了粗放牧牛业和牧 羊业,采用露天围栏放牧。
②澳大利亚东南部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的亚热带湿润 气候以及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南部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干 燥的地中海气候。这样的气候特点,既适合发展耕作业,也适宜 发展畜牧业,所以形成了混合农业。
b:亚热带湿润气候 外环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第12讲 澳大利亚 极地地区 2.12.2 极地地区课件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第12讲 澳大利亚 极地地区 2.12.2 极地地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10a30e3968011ca300915b.png)
D.天气晴朗干燥
【解析】1选C,2选D。第1题,读图,从图中科考站分布 的纬度位置看,结合气压带风带知识,可以判断,昆仑站 纬度最高,主要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 力最小,图中其他科考站纬度较低,受极地东风带影响 较大,风力较强。第2题,影响天文观测的主要因素有光 源污染、空气对流湍动、空气中的尘埃杂质多少、云 量的多少等,南极地区干扰少,没有城市光源、电磁干
3.南极洲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真题探源】 (2015·江苏地理)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 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 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
(1)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
A.2月18日12时
B.2月18日20时
C.2月19日4时
(2)关于A、B两处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处沿岸为亚寒带针叶林带,主要为拉布拉多寒流的 作用 B.B处沿岸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主要是北大西洋暖流 的作用 C.A地处该国沿海,为该国人口主要分布区 D.B处主要发展林业,森林资源丰富
扰,降水少,天气晴朗干燥,云量少,每年有4个半月连续 全黑夜,晴天时间高达90%以上,有利于观测,所以D对。 日光对观测也有影响,太阳辐射强是不利因素,A错。极 端低温可能使观测品质变差,B错。地形没什么影响,观 测站总是建在高处,C错。
【加固训练】 1.下图为极地俯视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完成(1)、(2)题。
(1)四图中能表示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的 是( ) A.a、b B.a、d C.b、c D.c、d (2)同是极地,北极气压比南极低,主要原因是北极地 区( ) A.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多 B.海洋环境,海水的运动从低纬带来热量多 C.地势低,大气密度大 D.海水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12课时)澳大利亚与极地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12课时)澳大利亚与极地地](https://img.taocdn.com/s3/m/695b945071fe910ef02df803.png)
2.地形与河流
(1)地形特点: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 和缓的大陆,共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形区。
(2)河湖分布:C____墨__累__河_____为全国最长的河流,发源于大 分水岭西侧,向西南注入印度洋。D___北__艾__尔__湖_____ 为 地 势 最低处。
(2)“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是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出口国, 以___煤__炭___、___铁__矿__石____、铝土矿等最为突出。 (3)经济转型:目前,__服__务__业____超过工矿业和农牧业,成 为澳大利亚的主导产业。
1.澳大利亚大陆的气候、植被分布特点及成因
地区 气候类型 自然带
形成原因
3.气候与植被
(1)热带气候面积广大,呈半环状分布。A___热__带__雨__林__气候, B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 E____热__带__沙__漠____气候,F热带草原气候。 (2)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点拨】 由于澳大利亚大陆的降水量自北、东、南沿海 向 内陆递减,呈半环状分布,植被类型的地理分布也有类似 特 点,即外缘是森林,内陆是广阔的草原,大陆中央和西岸 是 荒漠。
(2)气候与农牧业发展的关系 ①澳大利亚中部、北部和西部,炎热干燥是它们的主要特征. 由于气候干燥,适合牲畜过冬和繁殖,所以发展了粗放牧 牛 业和牧羊业,采用露天围栏放牧。 ②澳大利亚东南部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的亚热 带 季风性湿润气候以及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南部为冬季温和 多 雨、夏季高温干燥的地中海气候。这样的气候特点,既适 合 发展耕作业,也适宜发展畜牧业,所以形成了混合农业。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世界地理 12.1 世界地理概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世界地理 12.1 世界地理概](https://img.taocdn.com/s3/m/719e494501f69e31433294cb.png)
③海拔较高的山地形成高山气候,如喜马拉雅山、安第 斯山、阿尔卑斯山等均形成高山气候。 ④山脉阻挡冬季寒冷气流,减少寒潮等灾害性天气的影 响,如我国的_秦__岭__、南岭等东西向山地。
(4)山地对各大洲的气候类型及分布影响明显。 ①亚洲地势海拔较高,山脉、高原众多,气候_复__杂__多__样__。 ②欧洲西部山脉大致呈东西走向,对来自大西洋的湿润 气候构不成阻挡,_温__带__海__洋__性__气候分布面积较广。 ③非洲海拔较高,_热__带__草__原__气候成因多样、面积较广。
A白令海
B鄂霍次克海
C_日__本__海
D_黄__海
E_东__海
F_南__海
G孟加拉湾
H_阿__拉__伯__海
I_波__斯__湾
J_亚__丁__湾
K_红__海
L_地__中__海
M_黑__海
N比斯开湾
O_北__海
P_波__罗__的__海 S哈得孙湾 V加利福尼亚湾
Q挪威海 T_墨__西__哥__湾 W_几__内__亚__湾
据图综合分析相关自然地理要素对A、B、C三类气候形 成的影响。
【透析图文】
地形
高原 山地 西风
暖流
西风 副热带高气压
中央大平原
【尝试作答】A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北美西部 沿海的北部地区。这里位于温带,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高大山系紧逼西海岸,西风带影响主要局限于高大山系 西侧的狭长平原地带,加之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导 致该地带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②_喜__马__拉山雅脉 ④_________山脉 ⑥兴乌都拉库尔什山脉
⑦_斯__堪__的__纳__维山亚脉 ⑧_____阿__尔山卑脉斯
亚平宁
欧洲 ⑨_____________山脉 ⑩_________山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复习课件《第12讲大洋洲澳大利亚》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复习课件《第12讲大洋洲澳大利亚》](https://img.taocdn.com/s3/m/d04f395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f3.png)
其他地区人口稀少
广大内陆、西部地区 气候干旱,多为沙漠和草原。 东北部沿海 高温多雨,原始热带雨林,尚未开发。
21
2.农业:混合农业
大 量 出 口 小 麦 和 羊 毛
巴布亚 瑙鲁 新几内亚
澳大利亚
斐济 汤加
新西兰
8
澳 大 利 亚
9
澳 大 利 亚
10
澳 大 利 亚
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澳 大 利 亚
12
一、位置和范围
太
南回 归线
印
澳大利亚大陆
平
度 洋
塔斯马
洋
尼亚岛
世界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13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
经纬度位置:南回归线穿过中部(110ºE- 150ºE)
移动
C.热带草原气候 信风的影响
D.热带草原气候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2.M 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27
解析:第 1 题,N 所在区域是澳大利亚的西北部,气候类型是热 带草原气候,A、B 错。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北 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的西北季风,带来湿润 水汽,形成雨季,D 对,C 错。第 2 题,M 所在区域位于澳大 利亚东北部,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 用明显,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D 对。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 中西部,A 错。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地区,B 错。 热带草原气候呈半环状分布在沙漠带周围,C 错。 答案:1.D 2.D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第二单元世界地理第12讲澳大利亚极地地区优化知能训练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第二单元世界地理第12讲澳大利亚极地地区优化知能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7f00f071ccbff121dd3683fe.png)
第12讲澳大利亚、极地地区优化知能训练读图,回答1~2题。
1.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A.TB.QC.RD.S2.P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草原气候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
第1题,读图可知R位于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明显。
第2题,P地位于澳大利亚内陆,南回归线附近,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为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1.C 2.A读下图,完成3~4题。
3.从图上可知,该国人口主要分布在( )A.东部和北部沿海地区B.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地区C.西部和北部沿海地区D.大陆中部平原地区4.该国大部分居民所属的人种为( )A.白色人种B.黄色人种C.黑色人种D.混血人种解析:第3题,由图中人口密度的分布得出。
第4题,该国大部分是英国移民的后裔,为白色人种。
答案:3.B 4.A(2011年黄山高二期中检测)读图,回答5~6题。
5.一月由P地乘船经甲海域驶向Q地( )A.航向为西北B.航向为东北C.航向为西南D.航向为东南6.近几十年,乙半岛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主要是由于( )A.填海造陆B.地震频繁发生C.冰架崩裂及消融D.飓风与风暴潮侵袭解析:第5题,P地位于南美洲南端,Q地位于南极半岛附近,Q地位于P地东南方向。
第6题,由于气候变暖,南极周围地区冰架崩裂或消融,引起海岸线的变化。
答案:5.D 6.C7.极地地区为科学研究和考察的天然场所。
自1984年以来,我国先后对南极进行了26次科学考察,对北极进行了3次科学考察,北京时间2009年2月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正式开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大洋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中山站在长城站________方向。
这两个考察站中,距离北京较近的是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讲澳大利亚两极地区【课标点击】1.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气候的分布与成因。
2.澳大利亚农牧业、工矿业的生产特点及其地区分布。
3.两极地区的范围、气候、生物、资源。
4.我国极地科考活动和建立的科学考察站。
【考点解读】1.从纬度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澳大利亚气候的成因。
2.结合澳大利亚气候图说明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3.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的原因。
4.根据两极的气候特点,分析两极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别。
一、澳大利亚1.位置与范围(1)位置:主要位于15°S与35°S之间,及120°E与150°E之间,南回归线和130°E穿过本区中部。
东临甲太平洋,西临乙印度洋;南与南极大陆相望。
(2)范围: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丙塔斯马尼亚岛(大陆岛)及附近的一些岛屿。
2.地形与河流(1)地形特点: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共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形区。
(2)河湖分布:C墨累河为全国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大分水岭西侧,向西南注入印度洋。
D北艾尔湖,为地势最低处。
3.气候与植被(1)特点:热带面积广大,分布呈半环状。
(2)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3)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4.人口与城市(1)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a是首都堪培拉,b是墨尔本,c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悉尼,d是珀斯。
(2)原因①气候:澳大利亚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
②交通:澳大利亚东南沿海一带有优良的港口,对外交通便利。
5.产业构成与经济发展(1)种养结合的农业①“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地广人稀草原广阔→适合畜牧业发展→以放牧绵羊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世界最大的羊毛出口国②优势明显的混合农业:主要分布于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牧羊为主。
(2)“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是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出口国,以煤炭、铁矿石、铝土矿等最为突出。
(3)借助资源发展的工业(4)迅速崛起的服务业:20世纪70年代开始,澳大利亚的服务业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经济支柱。
二、极地地区1.南极地区(1)位置:在南极圈以内,临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
(2)范围: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
(3)地形:以高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有“冰雪高原”之称。
(4)气候:严寒(酷寒)、干燥、烈风(大风)。
(5)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淡水资源宝库生物资源丰富(6)科考宝地:原始自然环境,科研价值高,图中D 为长城站,E 为中山站,F 为昆仑站,G 为泰山站。
2.北极地区(1)位置:指北极圈以北广大区域。
(2)范围:e 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a 北美洲、b 欧洲、c 亚洲三洲的陆地和岛屿(如d 格陵兰岛)。
(3)气候①1月均温:介于-20℃~-40℃之间。
②年降水量:100~250毫米。
(4)科学考察的宝地: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丰富,图中f 处建有我国的黄河科考站。
思维导图考点一澳大利亚突出的自然、人文特征1.澳大利亚大陆的气候、植被分布特点及成因(1)气候、植被分布特点(2)成因①南回归线横穿大陆中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南信风控制下,炎热干燥,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②南部、西南部沿海位于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下,为地中海气候。
③北部夏季来自赤道的西北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为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为干季,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④东南沿海受暖流影响,比较湿润,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东北部常年吹东南信风,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最南端常年受西风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⑤中南部夏季受南移的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冬季受北移的湿润西风控制,形成湿季,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2.澳大利亚人口、城市、铁路的分布特点及成因分析澳大利亚人口、城市、铁路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
这是因为:(1)从气候来看,东南沿海地处温带和亚热带,并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为澳大利亚气候最好、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
(2)从交通方面来看,东南沿海一带有较好的港口,对外联系方便。
(3)从发展历史来看,英国移民最先到达这里,建设了城市,发展了农牧业和工矿业,因此这里成为人口稠密的地区。
东部沿海特别是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润,海上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城市密集;为满足运输的需求,铁路分布和人口、城市具有一致性;反过来铁路的发展又促进了人口的集聚和城市的发展。
冲关演练1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澳大利亚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2)从大气环流和下垫面(陆地、海洋)状况两方面,简述形成A、B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3)从图中可以看出,降水条件难以满足该地区农牧业发展需要,简述当地人们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答案(1)由北、东、南三面向中、西部减少,呈半环状分布。
(2)大气环流条件:受东南信风影响,A地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稀少;B地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丰富。
下垫面状况:A地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使降水减少;B地西侧有南北走向的山脉,受东南信风的影响,在迎风坡地带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同时,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使降水增多。
(3)合理利用墨累—达令河等河流的水源;大力开发大自流盆地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将大分水岭东部丰富的水资源调入墨累—达令盆地。
解析(1)直接根据图示的等降水量线分布判断即可。
(2)图示A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为热带沙漠地区,且附近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
而B位于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受大分水岭的影响,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且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3)以澳大利亚著名的混合农业生产为例,墨累—达令河流域加强对河流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利用;开发地下水;实施东水西调工程等。
考点二两极地区的比较冲关演练2极地地区为科学研究和考察的天然场所。
自1984年以来,我国先后对南北极进行了多次科学考察,先后建立了五个极地科学考察站。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大洋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中山站在长城站的________方向。
这两个考察站中,距离北京较近的是_____ ___。
(3)我国五个极地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
(4)我国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的时间都是在1或2月份,建立北极科考站的时间应是____月份,原因是什么?答案(1)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2)东南中山站(3)长城站长城站(4)7或8 此季节北极地区大部分是极昼;暖季,利于建站和科学考察。
解析第(1)题,南美洲东西两侧分别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中山站附近为印度洋。
第(2)题,南极俯视图,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劣弧定东西方向,纬度定南北方向。
中山站与昆仑站位于东半球,且中山站位于南极边缘地区。
第(3)题,长城站位于西经60度附近,故位于西半球,决定线速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是纬度,纬度低,线速度大。
第(4)题,极地考察应在极昼期进行建站和科考。
极地科考的相关分析思路首先,判断某一科考站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主要看该地的纬度位置,只有在极圈(66°34′)以内才会发生极昼极夜现象,而且纬度越高,发生的时间也就越长;南北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的时间相反。
我国的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昆仑站纬度高于中山站,出现极昼极夜的时间长于中山站。
其次,评价科考站的区位优势。
在极地地区建立天文观测站区位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连续观测时间长: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多晴天,且纬度越高极夜期越长,连续观测时间越长。
(2)空气洁净,透明度好:两极地区气候条件恶劣,至今无常住人口,大气污染小,透明度高。
(3)纬度高,视野范围广。
(4)人为光源干扰少。
由上分析可判定天文观测站的区位选择的一般规律:地势高,视野开阔地区;多晴朗天气的地区;远离城镇,人类活动干扰少的地区。
注意:天文观测时期在极夜期(无太阳辐射干扰),而极地科考则在极昼期(南极11月~次年3月;北极4月~8月)。
技法应用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于20 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地区(海拔4093米)胜利建成。
据此回答(1)~(2)题。
(1)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在该地区建站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①低温严寒②地形起伏大③高原缺氧④冻土深厚⑤生态脆弱⑥可供施工时间短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②③D.④⑤⑥(2)与中山站和长城站相比,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条件更好。
这是因为其所在地( )A.昼短夜长、视野开阔B.地势高,盛行上升气流C.自转的线速度较慢、风速较小D.大气透明度较高、连续观测时间较长答案(1)A (2)D解析第(1)题,该地区地势高,高原缺氧;纬度高,气温低,极夜时间长,可供施工时间短。
第(2)题,昆仑站与中山站和长城站相比,纬度高、地势高,大气能见度高,极夜时间长,可连续观测时间较长。
读下图,回答1~3题。
1.下列数码与气候类型搭配错误的是( )A.①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B.②热带雨林气候C.③热带草原气候D.⑤温带海洋性气候2.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出口国b.铁矿石、煤炭出口占世界重要地位c.该国首都同时又是最大的城市d.地广人稀,人口相对集中在自然条件较好、经济水平较高地区A.abcd B.abcC.acdD.abd3.关于该国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畜牧业、种植业并重,且以畜牧业为主B.农业现代化侧重于小型机械化、水利化C.小麦分布集中于东南和东北地区D.由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小麦分布由南向北扩散答案 1.D 2.D 3.A解析第1题,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图中数码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别是:①亚热带湿润(或季风性湿润)气候,②热带雨林气候,③热带草原气候,④热带沙漠气候,⑤地中海气候,⑥温带海洋性气候。
D不正确。
第2题,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大量出口煤炭和铁矿石;地广人稀,人口大量集中在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因此abd说法正确。
C项中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堪培拉,最大城市是悉尼。
第3题,澳大利亚农牧业都比较发达,畜牧业产值超过农业,A选项正确。
其他选项中,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农业现代化侧重于高度机械化,小麦主要分布在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并且不可能向北扩散,因为北部以沙漠、草原为主。
读“南极半岛附近区域图”,完成4~6题。
4.关于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高原大陆”之称B.平均气温高于北冰洋C.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D.矿产资源贫乏5.图中四个箭头,能够正确表示P地主导风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6.一考察船从长城站出发,顺西风漂流环绕南极大陆航行一周,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答案 4.C 5.D 6.A解析第4题,南极洲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平均气温比北冰洋要低;有“冰雪高原”之称,而“高原大陆”是指非洲;南极洲矿产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