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书阅读:对图像语言的诠释
《图画书的世界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与理解力》

《图画书的世界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与理解力》图画书,作为连接孩子与文学世界的重要桥梁,拥有独特的魅力。
它们不仅是文字和图像的结合体,更是启迪心灵的工具。
通过丰富多彩的插图和简单易懂的语言,图画书能够带领孩子们进入一个充满想象与创意的世界。
图画书的魅力首先在于其视觉冲击力。
色彩鲜明的插图能够迅速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翻阅书页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生动的图像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更能与故事情节产生深刻的联系。
当孩子们看到一幅描绘夏日阳光下的草地、欢快嬉戏的小动物的画面时,他们的思绪会被引导至一个充满快乐的午后。
这样的视觉体验,让孩子在看图时便能自然进入故事情境。
不仅如此,图画书在故事内容上的多样性也极大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从经典的民间故事到现代的冒险小说,各种风格的故事体裁为孩子们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有些书籍甚至以奇幻和魔法为主题,挑战孩子们对现实的理解。
这类故事通常充满奇思妙想,使得孩子们在情节的发展中不断构建自己的想象世界。
例如,一个关于小女孩与龙建立友谊的故事,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勇气和友爱,也激励他们去探索自己内心的情感。
图画书还能帮助孩子学习重要的生活技能,通过故事中的角色和情境,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交往的规则和情感表达。
例如,在一个讲述分享和合作的小故事中,孩子们可以看到角色们如何解决问题,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与他人沟通与协作。
这种教育意义的渗透,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内,更能够影响孩子们的日常生活。
而在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亲子互动也是一大亮点。
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时,能够增进彼此的情感联系。
在翻页时,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书中的插图和情节,提问和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思考与探索精神。
互动式的阅读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语言的简洁性是图画书另一大特色。
很多图画书的文字量相对较少,句子结构简单,容易让年幼的孩子理解。
这种设计不仅帮助孩子快速掌握语言,还能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灵活迁移 融会贯通——以图画书阅读促进幼儿看图讲述能力

灵活迁移融会贯通——以图画书阅读促进幼儿看图讲述能力摘要:图画书是一种新的文学类型,它以独特的魅力赢得了教师和孩子的喜爱。
那么,图画书阅读与传统的看图讲述有什么不同和相通呢?本文试着从两者的几个不同侧面进行简要分析,尝试图画书阅读教学有许多特有的优点或特点,迁移到看图讲述活动中去,使现有的讲述活动组织模式得以丰富,活动效果得以优化。
关键词:图画书阅读看图讲述迁移在主题课程实施的背景下,看图讲述活动似乎逐渐被冷淡,活动少了,类型也少了。
同时,在一线教学中我们还发现,传统的看图讲述,全班观察一幅或多幅图,固有的教学模式令人觉得枯燥,教师幼儿都不喜欢;而图画书阅读,图案漂亮,种类多样,大书与小书共读,深得师生的喜爱。
我们尝试将图画书特有的优点或特点及阅读的一些策略迁移到看图讲述中去,让看图讲述活动变得更加精彩的同时,成为师生喜欢的活动。
一、读本图画——迁移策略:艺术选图,类多面广1.精挑细选。
选图时要精挑细选,对所选图片内容进行研究分析,注意图片是否体现儿童化、生活化、形象化,是否易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易进行经验迁移。
图片既是教具,又是具体形象化的教材,更是幼儿讲述的依据。
如卡通片中的人物形象,色彩鲜明、造型不拘一格,深受幼儿喜爱,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
我就把卡通片中的宠物小精灵、蓝猫、黑猫警长、葫芦娃等形象搬进画面,令幼儿产生一种不同于观看卡通片的新奇感,注意力马上被吸引,由此而产生了探索的兴趣。
2.分门别类。
选图时不必拘泥于固有的教学挂图,可以扩展延伸,要类多面广。
图片类型、风格不限,可以是单幅画,也可以是多幅画。
简单的漫画、有情节的连环画、朦胧的抽象画,直观的写实画、生活照片、幼儿作品等等,都可以成为讲述的对象。
我们为幼儿提供的图片应是形式多样的,除了印刷出版或教师绘制的图片、图书,还可以利用电脑制作和放映幻灯片,因为屏幕上活动多变的画面更能激起幼儿讲述的兴趣。
二、读本理解——迁移策略:细节观察,情节梳理1.先整体后细节。
幼儿园绘本阅读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绘本阅读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绘本又名图画书,通过绘画、书写等方式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达到学前教育的目的,但在这一过程中,存在应用不科学的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需要合理应用绘本,并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达到精神构建的目的,推动绘本阅读运行发展。
一、绘本阅读的概念与特征(一)概念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绘本阅读,需要从概念这一角度分析,第一,绘本为一种通过图画传递信息故事的书籍,其中不仅具有较高的美感,与文字内容结合到一起还能发挥出叙述的作用,达到幼儿语言能力启迪的目的。
第二,由于绘本内容多样化,能够给予幼儿广阔的想象空间,推动学前教育工作运行发展。
另外,绘本中包含一定的隐形意义,在学前教育中,教师仔细推敲其中的内容,能够理解深层教育性,为幼儿语言能力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特征在对绘本阅读进行分析时,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这一内容,需要对其特征进行总结,第一,由于绘本内容较多,教育类型较为丰富,例如:绘本中包含“保护自己”类型的图示,幼儿可以通过想象理解这一绘本课程含义,达到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为之后的绘本阅读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绘本中形象具体的描绘了生命个体,展示出了自然环境中的生命力,幼儿在阅读中能够了解生命的纯真、质朴,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第三,绘本图画具有童话性的特点,部分绘本故事描绘了生活情景,幼儿在阅读中能够感到可亲性,提高幼儿的阅读学习兴趣。
第四,绘本应用的众生描绘方法较为鲜明,幼儿在阅读时能够快速的判断出善良与邪恶,推动了幼儿本性认知发展,了解人性的善与恶,发挥出学前教育的实际意义。
二、绘本阅读在幼儿语言发展的作用(一)提升语言理解水平在幼儿教学中开展绘本阅读工作时,能够提升语言理解水平, 达到推进幼儿语言发展的目的,在对这一内容进行分析时,可以通过以下两个角度进行总结,第一,由于3岁左右的幼儿能够尝试理解新鲜事物,绘本具有流畅性、准确性等特点,能够满足这一年龄段幼儿的成长、认知需求,在实际学习中,幼儿可以将图画、动作、语言等结合到一起,进一步了解绘本内容,为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图画书的语言特点及教师指导方式的研究

辞方 式 , 是多种 感觉 相互 交汇 的 心理 现象 , 在激 发幼 儿 也 它 产生 丰富 联想 方面 , 到 了令人 意想 不 到的效 果 。《 达 你很 快
就会长高》 : 中 “ 脚踏车骑得很快 , 把声音都盖过了。就较好 ”
地 用 语言 呈现 了 各种 感觉互 相交 汇 的意 象 。一些重 复 出现
手法 激 发了 幼儿 阅读 的热 睛与体验 。 2通 感 与重 复 .
依靠 听觉 来欣 赏作 品 , 这就 要求 文学 语言 要亲 切 自然 、 俗 通 易懂 、 泼生 动 。幼儿 一般 用身体 和 世界建 立 联系 。 活 图画 书 的语 言具 有丰 富和 谐的 节奏 和韵 律 ,幼儿通 过 图画 书语 言
的 多元 节奏 感可 以增 进故事 的 动感 感受 。幼 J W, 好 富 L' 较偏
通感指 的是 使 用一 种感 觉来 描述和 表 现其 他感 觉 的修
有 节奏 感的 语言 ,如 “ 咔嚓 咔嚓 ” 白天又 黑 夜 ,黑夜 又 白 “ 天 ”这 些富 有悦耳 动听 的乐 感 、 奏又 明快 的语 言 , 以 激 , 节 可 发 幼儿 的 阅读兴 趣 。 儿天性 活 泼好动 , 幼 用这 种富 有节 奏 感 的语言 感知 来参 与 图画书 阅读 , 助于 幼儿 边 阅读 , 做 出 有 边 相 应 的动作 , 既陶 冶幼 儿阅读 的情 操 , 可使 幼儿 的 身心 得 又
词的意 思产 生 了疑 问 , 教师 可 以借此 机会 , 发 幼儿猜 想 与 激
探 索 的兴趣 。在 观察 画 面和推 测其 他辅 助语 言 的意思 的 前
提 下 , 儿会 渐渐 了解 这两 个陌生 的词 , 幼 同时 获得 探索 语 言 意 义的 乐趣 及成 功感 。
图画书名词解释

图画书名词解释图画书是一种结合图像和文字的书籍,用于向读者讲述故事、传达信息或者介绍知识。
与传统的文学作品相比,图画书具有更加生动、形象直观的表达方式,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图画书通常是针对儿童读者的,因为儿童在认知和情感上对图像的反应更为敏感。
与纯文字书籍相比,图画书通过丰富多彩的插图和简单易懂的文字,更好地吸引和满足儿童的阅读需求。
图画书不仅能够帮助儿童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阅读习惯。
图画书的表现形式多样,可以是故事书、儿童百科、绘本、漫画等。
无论是哪种形式,图画书都通过图像和文字之间的相互作用,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传递特定的信息。
在一个图画书中,图像往往起到主要的讲述作用,文字可以用来解释图像、提供细节信息或者对故事情节进行补充说明。
图画书的文本往往简短明了,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儿童阅读。
图画书的制作需要绘画师和文字编辑的共同努力。
绘画师通过绘制插图来传达故事情节、展示角色形象、表达情感等。
他们的画风丰富多样,可以是简笔画、水彩画、油画等各种形式。
文字编辑则负责编写适合儿童阅读的文本,注意用语简练、富有节奏感,与图像相辅相成。
图画书的受众群体除了儿童之外,还包括成年人。
对于成年人读者来说,图画书可以作为一种轻松的娱乐方式,让他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放松心情,感受到文字和图像的魅力。
此外,图画书还可以用于教育和文化传承的目的,通过插图和文字的结合,向读者传递历史知识、科学知识、人文知识等。
总之,图画书是一种结合图像和文字的书籍形式,以其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和丰富多样的内容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它不仅适用于儿童阅读,还可以为成年人提供娱乐和知识获取的方式。
图画书在语言文化传承、艺术欣赏和阅读动力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富有创造力和教育意义的载体。
幼儿园小班学会看图画书语言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班学会看图画书语言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喜欢看图画书,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2. 帮助幼儿学会翻阅图画书,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图画书中的内容,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简单的图画书,内容涉及动物、植物、人物等。
2. 准备一个故事课件,内容生动有趣,适合幼儿年龄特点。
三、活动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图画书,教幼儿学会翻阅书页,注意封面、封底、目录等。
2. 让幼儿自由选择图画书,观察图画书中的动物、植物、人物等,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
3. 教师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教幼儿学会倾听和理解。
4.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中选择一本图画书,与家长一起阅读,并尝试用语言表达书中的内容。
2. 环境创设:在教室中设置一个“阅读角”,放置一些图画书,鼓励幼儿自由阅读。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图画书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2. 倾听幼儿的语言表达,评价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阅读情况和表现。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图画书的质量,内容要健康、有趣,适合幼儿认知水平。
2.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引导,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3. 注意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避免过于强制性的要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七、活动资源:1. 互联网上相关的图画书资源,可用于教师备课和家长参考。
2. 图书馆、书店等,提供丰富的图画书选择,方便幼儿和家长借阅。
八、活动反思:1. 教师要在活动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阅读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九、活动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幼儿对图画书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幼儿园阅读晨曦:图画书阅读与讲解计划

【幼儿园阅读晨曦:图画书阅读与讲解计划】一、背景介绍在幼儿园教育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阅读,幼儿可以拓展视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情感体验。
而图画书作为幼儿阅读的主要载体,具有生动形象的插图和简洁易懂的文字,受到了广泛的青睐。
设计一套科学、富有趣味和启发性的图画书阅读与讲解计划,对于幼儿园的阅读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二、图画书阅读与讲解计划的意义1.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图画书中的生动插图和简单文字,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通过讲解图画书内容,可以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逐渐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有助于提升幼儿的情感交流和社交能力。
3.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优质的图画书内容能够引导幼儿了解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拓展他们的认知领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三、图画书阅读与讲解计划的设计1.选择优质图画书。
要根据幼儿的芳龄和认知水平,选择内容简单、富有启发性的图画书,包括生活常识、情绪表达、友谊互助等主题,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设置阅读时间。
每天利用早晨或课间时间进行图画书阅读与讲解,为幼儿提供一个安静轻松的环境,让他们专心聆听和观看图画书内容。
3.讲解图画书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结合图画书内容进行讲解,注重重点情节和角色,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涵,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能力。
4.互动式阅读。
在讲解图画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互动环节,包括提问、观察、模仿等,鼓励幼儿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5.总结回顾。
在阅读结束后,进行内容的总结回顾,帮助幼儿对故事情节、主要角色和教育意义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促进知识的巩固和理解的灵活运用。
四、我的观点与理解图画书阅读与讲解计划对幼儿园阅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执行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富有趣味和启发性的图画书阅读与讲解计划,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水平。
利用图画书提高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

利用图画书提高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
在三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中,利用图画书是一种有效而生动的方法,可以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图画书,孩子们可以通过视觉和文字的结合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图画书的魅力
图画书以其生动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丰富想象世界的大门。
每一页都是一个小小的画面,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愉快地探索、体验,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图画书中的插图往往色彩鲜明、富有表现力,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对故事情节的具体形象,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孩子们可以根据画面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思考,拓展对故事的理解。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图画书,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图画和阅读文字,全面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发展。
这种视觉与文字的结合有助于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促进语言表达
阅读图画书也可以促进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他们可以描述图画中的场景、人物以及所发生的事情,通过口头表达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提升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家庭阅读互动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图画书,共同探讨故事情节,互相交流看法和感受。
这种亲子阅读互动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还可以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利用图画书提高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可以在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的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图画书不仅是一种阅读材料,更是一种教育工具,帮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提升自己。
让我们共同重视图画书在三年级学生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为孩子们打开更广阔的认知世界。
图画书阅读教学设计

图画书阅读教学设计在现代教育中,图画书阅读已经成为了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图画书作为一种视觉文本,能够通过图像与文字的结合,提供给孩子们更多的信息,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种针对小学生的图画书阅读教学设计,旨在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图画书阅读教学,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能力:1.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图画书中生动有趣的图像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对阅读的乐趣和热情。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观察图画并理解其中的信息,学生能够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包括文字理解、推理和判断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图画书中的图像与文字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在图画书阅读教学中,我们建议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阅读水平的图画书。
以下是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经典图画书:1. 《大卫不可以》:这本书通过卡通化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关于一个顽皮男孩大卫的故事,引发了学生对行为规范的思考。
2. 《小熊洗澡时间》:这本书以有趣的插图和简短的文字展示了小熊进行洗澡的过程,既可以教给学生洗澡的正确方法,也可以增加学生对卫生习惯的重视。
3. 《春天来了》:这本书以鲜艳的图画和简单的语言描述了大自然在春天的变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四季变化,引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图画,让学生观察并猜测与图片相关的故事情节,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 阅读图画书:教师首先给学生一个整体概览,然后指导他们逐页阅读,并帮助学生理解图画中的信息,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3. 组织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图画书的主题展开讨论,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
4. 语言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或口语表达的方式,让他们对图画书中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表达和创作。
语言与图画的结合

语言与图画的结合语言是人类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图画则是通过视觉方式传达信息的工具。
然而,当这两个媒介相结合时,它们能够创造出极富表现力和沟通能力的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语言与图画的结合,以及它们在艺术、教育和娱乐等领域的应用。
1. 结合词汇和视觉元素的艺术形式在艺术领域,语言和图画的结合产生了许多独特而具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
例如,漫画就是将文字和图像结合在一起,用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图画来传达故事或表达观点。
漫画的语言和图画相互依存,互相补充,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共鸣。
此外,诗歌也常常和图画结合,通过图像的想象力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意境。
2. 图画书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图画书是一种受欢迎的教育工具,特别适用于儿童。
儿童往往对图画更感兴趣,因为它们能够通过视觉元素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图画书通过语言和图画的结合,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同时,图画书也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3. 在广告中的运用语言与图画的结合在广告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将文字和图像结合在一起,广告能够用简洁明了的方式传达产品的信息和品牌形象。
图画可以让广告更加生动有趣,引起消费者的共鸣。
同时,语言的使用可以增加广告的信息量,使得消费者更容易理解和记住广告内容。
4. 图画对于教育领域的帮助在教育领域,图画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图画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抽象概念,加深学习的印象。
此外,图画还可以用于教学材料的设计,使得学习更加有趣和互动。
例如,通过在教科书中插入图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5. 语言与图画结合在科学领域的应用语言和图画的结合在科学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们经常使用图表、图像和示意图来解释复杂的科学原理和实验结果。
这些图画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科学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此外,图画还可以用于科学教育的教材设计,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议小学语文低段图画书阅读教学的思考

议小学语文低段图画书阅读教学的思考图画书是独特的儿童文学整本书读本,它是一种兼文字之美和图画之魅的艺术。
它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这种内在关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图+文”,而是紧密的“图×文”关系。
图画书是小学低段学生母语课内外学习的重要资源,近年来,它成为了中国儿童的香饽饽,走入了小学语文教师视野,走进了小学低段课堂,成为了孩子们一粒粒幸福的种子,陪伴着他们美好的童年!1.图画书阅读中的审美体验图画书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一个个图文交织的故事,完成对图、文的解码、整合、推论、评价等,从而获得审美发现、审美体验。
如《我有友情要出租》这本书,除了从文字能感受到作者所传达的真友情外,图画里还藏着玄机。
作者通过细致的描绘传达了大猩猩和小女孩的精致感情,更大量运用暖色调让友情持续加温,构成温馨感人的画面。
教学时,要充分引导孩子感受书中画面内容和文字情节的趣味,体验图画书所带给的审美体验。
在观察故事封面时,引发学生关于“大猩猩”角色形象的讨论;在正文阅读时则采用单页重点阅读、多页连续阅读、跳页简略阅读等方式进行集体解读,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师生逐页翻阅,在互动中完整讲述图文故事;在阅读完毕后进行情感拓展:小老鼠一直在插图中,这是为什么?图画里还陆续出现许多动物,这是为什么?从而让孩子明白:友情不能用金钱买卖的,它就在身边,但是需要主动去找寻与发现,让学生产生对友情真谛的审美感受。
二、图画书阅读中的语言发展图画书故事横跨国界,穿越各种文化背景,短小精薄的一本图画书就如同一部精彩的单元剧,学生可根据其文字与画面的整体意境,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思考书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以此扩充故事情节,逐步培养孩子逻辑思考、预测推理能力以及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
我在图画书阅读活动中,尝试了以下几点做法:1.营造宽松氛围,激发表达愿望低段学生正处于直觉思维阶段,要充分调动其感觉、知觉器官共同参与阅读,使他们听觉、视觉能积极地捕捉信息,激起他们要听、要读、要讲的兴趣和愿望,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极地投入到语言技能的训练之中。
美术作品的视觉语言解读

美术作品的视觉语言解读美术作品的视觉语言解读美术作品是艺术家通过各种视觉元素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媒介。
通过独特的视觉语言,艺术家能够传达出深刻的情感、思想和观点。
因此,要解读一幅美术作品,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其视觉元素并理解它们所传达的信息。
首先,色彩是美术作品中最直观的视觉元素之一。
不同的颜色可以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例如,红色代表着激情、力量和活力,而蓝色则象征着冷静、平静和宁静。
艺术家通过巧妙运用色彩,可以使观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此外,色彩的明暗对比也能够营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其次,构图是另一个重要的视觉元素。
艺术家通过将各个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平衡和谐的画面。
构图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如平衡构图、对角线构图、重复构图等。
不同的构图方式可以传递出不同的观点和情感。
例如,对角线构图可以传达出紧张和冲突的感觉,而平衡构图则给人一种稳定和安宁的感觉。
此外,线条也是表达艺术家意图的重要工具。
线条的形状、长度和粗细可以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直线通常被用来表达稳定、坚定和力量,而曲线则常常被用来表达柔和、流动和优雅。
艺术家通过巧妙运用线条,可以创造出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力。
最后,纹理是另一个能够影响观众感受的重要视觉元素。
纹理可以增加作品的质感和立体感,使观众感觉到其中的细节和深度。
纹理可以通过不同的绘画技法和材料来表现,如油画的浓郁质感、水彩的清新透明等。
艺术家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纹理来展示自己的创作风格和主题。
总之,美术作品的视觉语言是艺术家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
通过仔细观察色彩、构图、线条和纹理等视觉元素,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艺术家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这样的解读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欣赏艺术作品,还能够增加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和体验。
儿童阅读指导从书《由图画书爱上阅读》读后感

儿童阅读指导从书《由图画书爱上阅读》读后感《由图画书爱上阅读》是作者余耀创作的一本关于儿童阅读指导从书,本书共三章节,分别从对图画书的认识,阅读图画书以及教学图画书三绍了图画书的欣赏方法,如何利用图画书进行教学以及亲子沟通。
虽然本书提供的阅读资源是中文图画书,但语言的学习有相通之处,在余老师的图画书教学叙述部分以及对课例的分析中,让我对英文绘本教学有了新的思考。
在本书的第二章节中,余老师讲述了如何欣赏图画书,1、平时的图画书教学起点应从封面开始,余老师认为封面是书本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提炼,甚至是一种有力的补充。
除了封面的图之外,书名、作者以及译者和出版社也是需要注意的信息。
通过对封面的阅读,猜测大意来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
随着英文绘本阅读教学的日趋成熟,许多老师已注意到对封面的阅读,但大部分是从封面上的图片为切入点,较少会注意到书名也是重要的阅读线索,对书名的深度挖掘也许会成为图画书教学的主线和亮点。
2、环衬也称为蝴蝶页,位于封面与书芯之间,一般来说这部分是很少会受到注意的地方,甚至有的书会省略,但是对于环衬的设计有着作者和编辑的独运匠心,在此页中通过图片的渲染可以为读者营造一种适合于本书的阅读氛围,为读者铺设了情感祭奠。
3、扉页大部分来说是阅读的起点,是正文的前后延伸,扉页中有着伏笔和暗示为阅读创造了情境。
然而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这两部分正是我所欠缺注意的地方,没有很好地发挥图画书在阅读前的情感铺垫功能。
余老师认为图画书至少包括以下三种语言,一是图画语言,由图片来表达。
二是文字语言,由文字来传递。
三是图文结合、对照、碰撞产生的新语言。
在平时的英文绘本阅读教学中,许多老师对于前两种语言会有很好地把握,然而对于第三种语言往往会不知所措,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会采取图片环游模式引导学生去观察图片,从而理解文字,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着正确的情绪,但余老师认为,教师的引导固然重要,其实每个孩子都是读图的天才,他们的眼睛是清澈明亮的,会发现一些成人看不到的东西,学生会有着自己的理解,余老师提出的第三种语言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会担心学生出现跑题的尴尬,然而,这正是学生主动思考与创造力的体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理解,从而对图画书中的语言进行创编,不仅仅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也是学生在语言方面的一种自主发展性训练。
幼儿园阅读启蒙案例:图画书

幼儿园阅读启蒙案例:图画书幼儿园阅读启蒙案例:图画书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开始接触阅读的重要阶段,而图画书作为儿童阅读的一种重要形式,能够在视觉和语言上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认知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图画书在幼儿园阅读启蒙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图画书,从而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一、图画书的特点和优势1. 视觉吸引力:图画书通过精美的图画和色彩,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2. 简洁的故事情节:图画书通常以简洁的文字表达故事情节,易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3. 启发想象力:图画书中的图画可以帮助孩子们形成自己的想象,从而培养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二、图画书在幼儿园阅读启蒙中的作用1. 培养阅读兴趣:图画书的图画和故事情节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2. 培养语言能力:通过观看图画和听故事,孩子们能够增加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情感认知:图画书中的故事情节往往涉及人情世故、友谊、家庭等主题,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情感并培养情感认知。
4. 提升认知能力:图画书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和了解世界,从而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
三、如何有效利用图画书进行阅读启蒙1. 选择适合年龄的图画书: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选择合适的图画书。
2. 与孩子们一起阅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孩子们一起分享图画书,引导他们观看图画、讲述故事。
3. 提问与互动: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加强阅读的互动性。
4. 扩展活动:将图画书与手工制作、绘画等活动结合起来,提供多元化的阅读体验。
总结与回顾:通过图画书的阅读,幼儿园的孩子们能够培养阅读兴趣、提高语言能力、增强情感认知和拓展认知能力。
教师在幼儿园中可以通过选择适合年龄的图画书,与孩子们一起阅读,并结合提问与互动、扩展活动等方法,促进孩子们全面的阅读启蒙。
同时,家长也可以在家中鼓励孩子们多读图画书,提供更多机会和资源。
图画书是幼儿园阅读启蒙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绘本语言怎么赏析

绘本语言怎么赏析绘本是一种以图画和文字结合的形式,专门为儿童设计的书籍。
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艺术形式,一种文学形式。
绘本的语言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既要简单易懂,又要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乐趣,同时也能够获得知识和启发。
那么,我们如何来赏析绘本的语言呢?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绘本的文字。
绘本的文字通常是简单明了的,但却要能够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义。
文字的选择要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同时又要有一定的深度,能够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和想象。
比如,《小熊和小兔子》这本绘本中的文字简洁明了,却又富有情感,让人读后感到温馨和感动。
文字的表达要具有韵律感,要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愿意一遍又一遍地读下去。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绘本的对话。
对话是绘本中最生动的部分,它能够展现出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好的对话要能够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让他们能够产生共鸣。
比如,《小猪快跑》中的对话,既有趣味性,又能够教育孩子们如何应对困难和挑战,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启发和教育。
再次,我们需要关注绘本的叙述方式。
绘本的叙述方式通常是简单明了的,但是却要有足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好的叙述方式能够让孩子们沉浸其中,感受故事的情节和情感,让他们能够在想象中构建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比如,《小狗找骨头》中的叙述方式简单明了,却让孩子们能够跟随小狗一起寻找骨头,体验到寻宝的乐趣。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绘本的语言和图画之间的关系。
绘本的语言和图画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整个故事。
好的绘本要能够让文字和图画之间相互呼应,相互补充,让故事更加丰富和生动。
比如,《小鱼和大鱼》中的文字和图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能够在文字和图画之间自由地穿梭,体验到不同的感受和情感。
绘本的语言赏析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我们从文字、对话、叙述方式以及语言和图画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综合分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绘本的语言之美,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启发。
对图像语言的诠释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图画书是图文一起构成的一个艺术整体,图像对构造故事、传情达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图像语言是一种象征符号系统,它运用示意的方式传送那些文字未明确表达出来的意义。图画书具有图文合奏的多线叙事特征。图画书所构造的故事和意义具有多重性,因此需要读者对图像语言作出创意性的解读。图画书阅读是一种主动诠释、主动建构的阅读过程。
画书是图像与文字的结合体。“图画书是用图像与文字来一起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说得笼统一点,它是通过图像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诉说故事的一门艺术。”在图画书中,文字与图像并重,巧妙配合,互相作用,缺一不可。图画书是结合了图像和文字两种不同表示形式的一个复合文本。
在图画书中,图像不只具有辅助文字传达的功能,而且能增强主题的表示力。在有些图画书中,图像甚至独立承担起讲述故事的功能。因此,在儿童阅读图画书时,我们不只要重视儿童对文字的解读,更要重视儿童对图像语言的理解和诠释。然而,许多人对图像如何传情达意、讲述故事却不大了解。其实,图像并不像我们一般认为的那样,是直观的、感性的。“事实上,图像像文字一样,得等到我们了解了表示的语言,才干传达出许多意义,因此和文字一样都是‘笼统的’……即使再现的图画——我们所谓写实的 ——也出现在学到的符码系统之内,所以之前不了解那些系统的人就无法理解。”因此,明确图画书中图像语言的传达方式,对于阅读图画书,深入理解图画书的整体内涵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对教师如何更好地指导儿童阅读图画书提出建议。
一、图像语言的传达方式
图画书中的图像语言是一种象征符号系统,它运用隐喻的方式传达意义,借助各种视觉艺术的要素传送出意念、情绪、笼统概念和格调等无法用语言直接传达的意味。也就是说,图像中的视觉艺术要素既构造了具象化的画面,也兼具象征意义。这正是图像语言特有的传达方式。
图像的阅读与批评

图像的阅读与批评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涉及到对图像内容、表现形式以及其背后意义的理解。
在阅读与批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图像内容:要了解图片中人物、动物或者景物的表情、姿态、体态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此外,还应考虑背景信息如时代风格、文化传统以及历史背景。
2. 表现形式:要注意作者使用的画面布局、光影效果以及选用材料是否有助于传达出想要表达的信息。
3. 深度理解:在浅显看得到的内容之上,还应尝试去理解作者想要传递出来的隐含信息或者隐喻。
小班语言活动学会看图画书教案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学会看图画书教案反思
这是小班语言活动学会看图画书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小班语言教
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内容与指导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听成人指令,一页一页翻看图书。
活动准备:
每人一本相同图书、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传书,每个小朋友都有一本图书。
2、老师请幼儿听录音磁带,听到指定的声音就把图书翻开一页。
老师与幼儿一起看书,讲述图片的内容。
3、对于新的图片,教师让幼儿通过举手,表达自己对图片的认识,然后师幼共同读懂图片内容。
4、读完图书,幼儿听音乐收书,最后一个小朋友将书送到指定的
位置。
活动反思:
在这次的语言活动组织中,刚开始,我以出事气球来导入,一起宝宝的兴趣,却是抱抱对气球也非常感兴趣,再过度都下一个环节中,我的语言不是那么自然地过度,好像有点衔接不是很好。
在这次的活动中,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孩子们在活动中能够阅读感兴趣,大多数宝宝学会了正确翻书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画书阅读:对图像语言的诠释【摘要】图画书是图文一起构成的一个艺术整体,图像对构造故事、传情达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像语言是一种象征符号系统,它运用示意的方式传送那些文字未明确表达出来的意义。
图画书具有图文合奏的多线叙事特征。
图画书所构造的故事和意义具有多重性,因此需要读者对图像语言作出创意性的解读。
图画书阅读是一种主动诠释、主动建构的阅读过程。
画书是图像与文字的结合体。
“图画书是用图像与文字来一起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
说得笼统一点,它是通过图像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诉说故事的一门艺术。
”〔1〕在图画书中,文字与图像并重,巧妙配合,互相作用,缺一不可。
图画书是结合了图像和文字两种不同表示形式的一个复合文本。
在图画书中,图像不只具有辅助文字传达的功能,而且能增强主题的表示力。
在有些图画书中,图像甚至独立承担起讲述故事的功能。
因此,在儿童阅读图画书时,我们不只要重视儿童对文字的解读,更要重视儿童对图像语言的理解和诠释。
然而,许多人对图像如何传情达意、讲述故事却不大了解。
其实,图像并不像我们一般认为的那样,是直观的、感性的。
“事实上,图像像文字一样,得等到我们了解了表示的语言,才干传达出许多意义,因此和文字一样都是‘笼统的’……即使再现的图画——我们所谓写实的——也出现在学到的符码系统之内,所以之前不了解那些系统的人就无法理解。
”〔2〕因此,明确图画书中图像语言的传达方式,对于阅读图画书,深入理解图画书的整体内涵至关重要。
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对教师如何更好地指导儿童阅读图画书提出建议。
一、图像语言的传达方式图画书中的图像语言是一种象征符号系统,它运用隐喻的方式传达意义,借助各种视觉艺术的要素传送出意念、情绪、笼统概念和格调等无法用语言直接传达的意味。
也就是说,图像中的视觉艺术要素既构造了具象化的画面,也兼具象征意义。
这正是图像语言特有的传达方式。
珍·杜南指出,图像语言有两种传达方式,即指涉和示意。
〔3〕图像语言的指涉功能是一目了然的。
画面中的事物代表的就是实际中的事物,这就是图像的指涉功能。
对于指涉的事物,图像语言不一定会采用非常写实的手法来表示。
比如佩特·哈群斯(Pat Hutchins)的《母鸡萝丝去散步》(Rosie’s Walk,1968),作者采用了装饰画的风格,画面中的母鸡、狐狸和周围的树木等都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不是完全写实的,但是读者依然能够完全理解画面的指涉意义。
示意是指当图像需要表达笼统的意念、状况、想法等无法直接说明的东西时,不论是据实描绘还是用暗示的手法出现,都可以借助图像自身的质地与包括的物件显示出来。
〔4〕图画书的意义主要是依靠示意的方式来传送的,凭借示意的功能,图画书成为一个意义丰富的表征世界,儿童只有深入理解图像的象征意义,才干获得丰富的审美经验,才干进行创意性的阅读。
图像中的视觉艺术元素主要包括绘画使用的媒材、线条、形状、颜色、大小、比例、构图、明暗、透视法则等。
图像创作者不只会在线条、形状、大小、颜色、明暗、布局、比例等视觉艺术要素中渗透自身的意念和思想,而且还会构造出一些独特的象征符号来表示自身的观点。
为便于理解,本文以媒材、颜色、留白、象征符号为例,介绍图像中视觉艺术元素的象征意味。
媒材是指绘画者所用的工具和资料。
图画书在媒材运用方面非常自由,可以选用多种媒材,如铅笔、蜡笔、水彩、油彩、粉彩等。
有的图画书采用的是单一的媒材,有的图画书采用的则是混合媒材。
正是因为绘图者采用了不同的媒材,所以图画书才出现出多种多样的迷人外貌,具有强烈的表示力。
比如在细野绫子(A yako Hosono)文、麦克·格雷涅茨(Michael Gregniec)图的《彩虹色的花》(Nijiiro No Hana,2000)中,绘画作者选用了混合媒材,非常恰当地表示了大地的自然和质朴以和生命的豪放和喷薄。
颜色具有强烈的表示性,每一种颜色都会构成一种特殊的感觉和氛围。
迪克·布鲁纳在《迪克·布鲁纳——我与米菲兔的故事》中说:“颜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每一种颜色都会发生唯有那种颜色才会有的特别的力量。
”〔5〕颜色还是一种象征符号。
一般来说,红色表示的是热烈和激情,绿色表示的是宁静和稳定,黄色表示的是温暖和梦幻……此外,创作者还可以用颜色来表达特殊的意味。
比如《铁丝网上的小花》(Rose Blanch,1985),这部作品从一个女孩的视角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故事,画面昏暗灰冷的色调让人感觉压抑和沉闷,但是与这种绝望的氛围格格不入的是画面上的两片刺眼的红色:一个是纳粹市长的红袖标,一个是女孩头上扎的红色蝴蝶结。
然而,这两抹红色的象征意味是截然不同的,红袖标是战争的血腥与罪恶的标志,而红色蝴蝶结则是人性光辉的鲜明写照。
画面的留白既是一种绘画的技巧,也是图画书中一种常见的表示手段和构图方式。
留白有时候表示的是一种意境,如表示辽阔的空间、宁静的氛围、悠远的意境;有时候表示的是心理的距离,如在约翰·伯宁罕(John Burningham)的《外公》(Grandpa, 1984)的一个跨页里,小女孩和外公背对背站着,相距很远,背景上有大片的留白,他们的身体姿势表达出的是相互的敌意,留白则暗示着心灵上、身体上的距离;有时候表示的是空间上所经历的较长的距离。
总之,留白能够为读者提供想象的空间,丰富读者的感受。
图像创作者还会为实现自身的创作目的而发明出某一个物件,阅读者会对它发生属于自身的独特联想。
如在莫里斯·桑达克(Maurice Sendak)的《在那遥远的地方》(Outside Over There,1981)中有一页画出了爱达和小妹妹重逢的景象,其中小妹妹坐在一个蛋壳里,作者正是运用这种婴儿与蛋壳的组合表达了一种天真和重生的意念。
此外,图像中的线条、大小、明暗等也都具有象征意味。
但是,图像中的这些象征意味并不是创作者明确而直接地表达出来的,而且这些象征意味具有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特质,可以有很多种解释。
这就需要读者对这些意义作出猜测和假设,并根据图画书所提供的各种线索去确定其中的意义。
二、图画书的图文关系和其多线叙事特征在绝大多数图画书里,图像与文字之间出现出一种互补关系,文字可以讲故事,图像也可以讲故事,图像与文字还可以一起讲故事。
正如培利·诺德曼所说:“一本图画书至少包括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像暗示的故事以和两者结合后所发生的故事。
”〔6〕因此,图画书讲述故事的方式并不是单一的线性叙事模式,而是包括了图文合奏以和图像的非线性叙事的多线叙事模式。
图画书中图像与文字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简而言之,有以下几种类型的图文关系。
第一种类型是图文并茂,即图像和文字一起讲述一个故事,文字负责讲述故事的脉络,而图像则详尽表达故事的内容,增强故事主题的表示力。
第二种类型是图文并置,图像和文字独立,讲述不同层面的故事。
如约翰·伯宁罕的《莎莉,离水远一点》(Come A way from the Water,Shirley,1977),每一个跨页都被分成了左右两边,左边是妈妈唠叨的文字和成人世界平淡的生活画面,右边则是莎莉头脑中幻想出来的多姿多彩的冒险画面。
左右两边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构成了成人与儿童、平淡与多彩、单调与丰富之间的张力。
两相对照,衍生出无穷的意味。
第三种类型是图文倒错,图像和文字南辕北辙,讲述的故事相互矛盾。
如《母鸡萝丝去散步》,文字讲述的是一只母鸡散步的平淡乏味的故事,而图像则讲述了一只狐狸追捕母鸡的惊心动魄的故事。
追逐母鸡的狐狸腾挪跳跃,出尽洋相,它虽然是画面中的主角,也贯穿了故事的始终,可是在文字叙述中,作者却对狐狸只字未提。
文字和图像间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反讽关系。
第四种类型是有图无字。
这种无字图画书是一种没有文字,地道靠插画来诠释故事的图画书,〔7〕如瑞士作家莫妮克的无字书系列。
在无字书中,整本书没有文字,由图像单独承担起讲述故事的全部任务,因此,儿童可以配合着图像自主编故事。
在图文并置、图文倒错以和有图无字图画书中,图像承担着讲述故事的大局部任务,即使在图文并茂的图画书中,图像也不单是将文字视觉化的和属物,而是具有扩充、延展或补充文字未尽之处的功能。
因此,图像在图画书中获得了更大的叙事空间,图像所讲述的故事已经大大逾越了文字所讲述的故事自身。
图画书中的图像能够在以下几个方面扩展文字所讲述的故事。
其一,展现故事发生的场景。
许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与读者当下生活的环境不同,而在文字中又无法详细交代清楚,这时图像便可以发挥作用了。
如菲比·吉尔曼(Phoebe Gilman)的《爷爷一定有方法》(Something From Nothing,1992)是一个犹太民族的保守故事。
作者在文字中无法详细交代犹太人的生活状况,但是在多幅左右横跨的画面中,作者将犹太人的乡村生活生动逼真地展现出来,使读者可以获得直观而详尽的印象。
其二,表示故事中角色的性格特征。
图画书中人物的性格有时并不是通过文字描述表示出来的,而是通过画面的线条、造型、颜色等勾勒出来,通过人物的肢体语言表示出来的。
如在乔恩·司奇斯卡(Jon Scieszka)文、莱恩·史密斯(Lane Smith)图的《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The True Story of the 3 Little Pigs,1989)中,绘画作者利用多种绘画技巧来表示野狼的狡猾,让读者印象深刻。
其三,营造气氛。
图像可以通过颜色与线条、布局与构图、形象与背景等营造出特定的情绪、情感,烘托出某种氛围,以配合故事情节的发展。
在纳娜·莫斯特(Nele Moost)文、尤塔·比克尔(Jutta Bucker)图的《月亮狗》(The Dog in the Moon, 2000)中,当小狗失去了好朋友——大狗时,小狗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
画面上低沉的色调、逼仄的构图都表示出小狗抑郁的心情。
而当小狗拥有了月亮狗这个新朋友时,画面上出现了金黄色的亮丽色调、开阔的空间,表示了小狗内心由衷的快乐。
儿童在看图画书时会真切体验到色彩所述说的那种氛围和情感。
其四,提供细节。
图像除了表示主要故事情节外,也会在背景上提供丰富的细节,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如北村悟(Satoshi Kitamura )的《小羊睡不着》(When Sheep Cannot Sleep, 1986)中,从第一页图画开始,每一页上都逐渐增加了一些有趣的内容,使得读者忍不住要数一数。
其五,增加辅助故事。
图画书往往会在主要的故事之外增加一个在画面间延续的小故事,但是在文字中并不提和这个次要的故事,而是让读者自身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