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写作做不做实验? 辑文编译-4027
不做实验可以发表SCI论文吗?
不做实验可以发表SCI论文吗?实验是一个繁杂的过程,由于平时工作繁忙,不少医学工作者会问,不做实验可以发表SCI论文吗?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不做实验也是可以发表SCI论文的。
通常来说,不做实验发表论文最常见的就是写meta分析了。
Meta分析是医学工作者常写的文章,具体怎么写?可以八步走。
1、确定主题:选题是meta分析的第一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选题不当会导致研究课题缺乏研究价值,造成致命的问题。
所以,作者在确定主题时要十分慎重,满足以下三大要求。
(1)重要性只有具有比较重要的临床意义的问题才适合作meta分析。
Meta分析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写一篇高质量的至少也要两个月以上的时间。
如果分析的问题无关紧要,则得不偿失,也难以发表。
(2)争议性一般而言,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最适合做meta分析。
通过汇总多个研究结果,得到总的更可靠的结论。
怎样才知道哪些具有争议性呢?如果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自然会对本领域有哪些有争议性的问题比较清楚,如果是新手,则可以向该领域的专家请教,或者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知道哪些问题有争议性。
如:欲研究肾移植领域哪些问题有争议性,则可以以“肾移植”,“争议”在CNKI上检索,或以renal transplantation, controversy; dispute等为关键词在PUBMED或其它医学数据库上进行检索,查到相关论文,详细阅读后即可知道哪些问题是有争议性的。
(3)创新性创新性指的是国内外还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meta分析。
同样可以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来得知是否已经有人作过类似的meta分析。
如打算作进食牛奶是否会增加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则可以以“前列腺癌乳制品 meta分析”或者“prostate cancer dairy product meta-analysis”为关键词在相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结果发现国外已经有人做过了,那么这个课题就不太适合再做meta 分析。
关于SCI写作的知识 辑文编译-4027
关于SCI写作的知识随着SCI文章在国内科研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写作SCI文章的科研工作者也越来越多。
但是,我们真的清楚:什么是SCI文章?SCI文章具有什么样的价值?我们应该如何投稿和写作呢?关于SCI写作你了解多少呢?一、认识SCI文章不论你在某个研究领域了解多少丰富的知识,也不管你在实验室中成功了多少次的科研试验,如果没有一篇论著将这个过程,这些内容展现给同行乃至世人知晓,那么你将注定默默无闻。
于是SCI文章便成为了迈向成功的契机。
(1)原创性和显著性是论文的生命:在《再论科学道德问题》中指出,国际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原则上都应当是“在国际上首次”描述的新的观测和实验事实,首次提出的概念和模型,首次建立的方程,也包括对已有的重大观测(实验)事实的新的概括和新的规律的提炼。
与原创性相联系,任何期刊都不希望发表已见于其它杂志,或由其它语言发表、或以稍有不同的形式发表的文章。
太阳物理学权威刊物《太空物理学》(Solar,physics)主编Harvey专门谈到,少数作者主要结果用中文发表后又寄给《太空物理学》,这在过去是可以容忍的,但现在不允许。
公认的原则是:作者不能把已在经过审稿的杂志发表的主要结果以不同形式投寄给其它杂志再发表。
国际核心刊物的论文,不仅应该是原创的,其结果还必须是显著的,并对学科发展有所推动。
用Harvey的话来说,“至少有一两个其他研究者会读这篇文章,并利用这些结果发表他们自己的工作。
”对成果显著性的检验是论文被引用的多寡。
作者应当关心自己论文被引用的情况,注意国际学术界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包括肯定和批评的方面,特别是注意同行们对自己发表结果的不同的理解;这是提高自己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
(2)充分评价已有工作,体现作者学术水平:是否客观而充分地评价了以往的工作,常常是审稿人和读者衡量作者学术水准和学术风范的重要方面。
部分作者引述国外知名学者的工作,往往有点“言必称希腊”的味道,而对国内同行发表的工作重视不够。
SCI写作发表先解决三个问题 辑文编译-4027
SCI写作发表先解决三个问题随着SCI写作发表的日渐普遍化,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需要写作SCI文章。
但写作发表SCI文章与写作发表普通的文章不同,因为SCI文章属于科技类文章,科学性和真实性都十分的重要。
在SCI写作发表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问题?SCI文章包括哪些内容?署名:署名要求真实,这样才可以体现责任,通常包括真名与工作单位。
第一作者必然是文章的全程负责人,而这之后的署名需按贡献大小依次排序。
其中行政领导人不署名,对SCI论文写作过程有贡献的人员也可以在致谢里体现。
署名中切记完整的署上每个有参与的人员名称,不要忽略了某个人员。
引言:引言要做到引人入胜,行文简练,好的文章通常都有一个发展历程与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
突出文章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及文献。
引言部分在对前者研究内容的评价时要中肯,不可以踩低前人的研究来凸显自己的论文内容,也不可夸大自己的研究内容。
材料和方法:了解所投期刊杂志对此方面的格式要求,严格按照期刊杂志的要求去撰写,这是提高被期刊收录的要素之一。
1.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2.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3.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
讨论:讨论在SCI论文写作中的地位也比较高,但难度也很大。
应从全局下手,找到主要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
对实验结果应作出分析与推理,不要重复的叙述实验结果。
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当观点的对立情况,我们在撰写中要适时的给予论述,不可避而不谈。
另需注意文章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
讨论部分一定要把握好假设的提出,不可因过分提出假设而使得论文虚假、不真实。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力求真实可信,不能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
但如出现误操作或设备故障这样所得的数据可以不用。
实验结果的行文应简练合理,剔除不适用的数据也可以留做它用。
应注意尽量使用专业术语。
如何撰写SCI科研论文的实验步骤与实验流程
如何撰写SCI科研论文的实验步骤与实验流程科学研究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无论是初级的实验还是高级的实验,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流程,以确保研究的可信度和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撰写SCI科研论文的实验步骤与实验流程,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在撰写SCI科研论文的实验步骤与实验流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在已有的文献资料中得到启发,或者是基于对某一领域的研究兴趣而提出。
明确问题后,可以为实验的设计和流程提供指导。
二、文献综述和背景研究在进行实验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文献综述和背景研究。
这有助于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为实验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同时,文献综述还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研究空白,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三、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整个科研的核心。
在实验设计中,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变量和控制变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以及所需要的实验材料和仪器。
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将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四、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是指组织实验过程和操作的详细步骤。
在撰写该部分内容时,应该注意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尽量避免术语的滥用和错误。
每个实验步骤应该按照实验的逻辑顺序编写,并且要确保读者可以根据这些步骤进行实验的重现。
五、数据采集与处理在进行实验时,需要采集并记录实验数据。
数据采集应当遵循科学、准确的原则,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同时,还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和科学结果。
六、实验结果展示和分析撰写SCI科研论文时,实验结果的展示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科学家或研究者应该根据实验目的和问题,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和图表,对实验结果进行展示和分析。
同时,还要结合文献和理论进行讨论,解释实验结果的科学意义,并提出可能的解释和推论。
七、实验讨论和结论在实验讨论部分,可以以讨论的形式逐步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并与已有的文献进行比较和对照。
如何撰写SCI科研论文的实验流程与步骤
如何撰写SCI科研论文的实验流程与步骤科学研究的结果需要通过科研论文的形式进行发表和传播,而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被广泛认可为世界上最权威的学术期刊数据库之一。
撰写SCI科研论文的实验流程和步骤是确保研究者的实验可重复性、科学性和可验证性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撰写SCI科研论文实验流程与步骤的详细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是SCI科研论文的开端,它应该清楚地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并合理地解释研究的科学意义和创新点。
在撰写引言部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简明扼要地描述研究领域的背景,从而将读者引入你的研究主题。
2. 引言应该提出明确的研究问题,并解释为什么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3. 对于已有的相关研究,应该进行适当的综述,展示已有工作在此问题上的局限性,并提出你的研究的创新点和科学意义。
二、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SCI科研论文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它涉及到研究方法、材料、实验流程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在撰写实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描述科学实验的目的和所要验证的科学假设。
2. 描述用于实验的材料、设备和实验条件。
3. 详细描述实验流程,包括各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参数设置,以确保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 描述实验的样本大小和随机分配方法,以确保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可信性。
5. 提供实验所使用的方法和技术的参考文献,并阐述为什么选择这些方法。
三、数据采集与结果数据采集与结果部分是SCI科研论文中实验结果的呈现和分析,这部分对整个研究的可信度和科学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数据采集与结果部分的撰写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详细记录实验数据,并在文中以表格、图表或者图像的形式进行展示,确保数据的直观性和可读性。
2. 详细描述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学方法、图像处理和模型建立等。
3. 分析实验结果,包括对实验假设的验证、异常数据的处理,以及与已有研究结果的对比和讨论。
SCI论文发表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辑文编译-4027
SCI论文发表需要经历三个阶段随着科技信息的高速发展,SCI论文发表越来越成为评定一个科研工作者实力与工作能力的标准。
但是在SCI论文发表之前,一篇SCI论文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写作阶段、润色修改阶段以及投稿修改阶段。
一、写作阶段1.文题(Title):要说明你的研究内容,要有一定吸引力。
2.引言部分(Introduction):简介你这个研究领域的意义;介绍该研究领域的一些人所做的工作,指出它们存在的问题;说明你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可在此部分中提出hypothesis。
3.摘要(Abstract):包括研究目的,主要研究结果,得出什么重要的结论。
4.材料与方法部分(Materials and Methods):你在试验中得到的数据,都要写出相应方法。
写实验方法要尽可能详细,保证别人看了这部分后能够参考你的方法进行相关研究。
看一下你可能要投的刊物中的“Materials and Methods”是怎么写的,可以拿来作为参考。
5.结果部分(Result):这是研究的重要部分,务必做到清楚、明白、准确,因此,应该尽量将所有的试验结果整理成图表,尽力充分挖掘图表中的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和不同的研究人员探讨试验结果,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张图或表会有不同的看法。
这样会给文章提供很好的思路。
分析完图表后,寻找试验结果的主要论点(Key point)。
一定要保证这个Key point具有较大的新意,或者一说到这个Key point有一种振奋人心的感觉。
然后从所有图表中找出能够论证你这个Key point 的图和表。
合理安排图表,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用图。
6.讨论部分(Discussion):这是一篇论文的精华所在,可以将讨论分为若干段落,可以是并列关系或者递进关系。
但要保证每一段都有一个主题,即每一段讨论一个主要话题。
而且每一段中要说明以下几点:(1)你的研究结果说明什么?有什么意义?(2)你的研究结果和别人的类似研究有什么异同?如果不同,可以讨论一些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3)如果你在研究结果中出现非常新的东西,用以前别人的理论很难解释,那么你可以提出你的假设理论来解释试验中非常新的东西,一定要做到能自圆其说(也就是下面提到的“逻辑一致性”)。
这四点没做好,SCI论文被拒稿很正常
这四点没做好,SCI论文被拒稿很正常不少科研工作者常常会问,为什么我的SCI论文又被拒稿了?其实,SCI论文被拒稿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论文质量不过关。
想要论文质量过关,这四点一定要做好。
一、前期实验写好一篇科研SCI论文,大多需要进行科研实验。
科研实验要做好,这四步不能少。
1、做实验和看文献时间各半。
不要以为做实验就是纯粹的做实验,没有看文献只会导致我们的实验难以开展下去。
看文献可以积累到前人的经验、探究别人的思路,边做实验变思考。
利用他人有用的经验,为我们攒集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会看得远,实验才会做得更好。
2、准备要做充分。
古人云,磨刀不误砍柴工。
前期的知识储备、文献储备、材料准备、方法准备可以避免手忙脚乱,充分的预实验使你充满信心。
实验需要我们不断地跟进,不可中间偷懒停滞,不然会给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障碍。
3、记录真实详尽。
人总是有一点虚荣心的。
只把成功的步骤或漂亮的结果记到实验记录里,是很多人的做法。
殊不知,许多宝贵经验和意外发现就这样与你擦肩而过。
客观、真实、详尽的记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人说,好记忆不如烂笔杆,说的正是这样的道理。
4、两手准备。
设计课题要为了阐明问题,即不论结果为阳性或阴性,都能写文章。
阳性结果说明什么,阴性结果说明什么。
假如课题要求得出阳性结果,你可能要事先设计几部分,万一第一部分得不出预期结果,可以用其它部分弥补损失。
二、看文献文献阅读,是写好论文的前提。
文献读的好,才能发表好文章。
在发表文章前阅读相应的文献资料有助于我们写好文章。
1. 先看综述,后看论著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2.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
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
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3. 集中时间看文献①最好不要看中文的文献。
中文的文献有很多漏洞甚至错误的地方,作为科普读物可能还算合格。
不做实验也可以发表SCI论文?
不做实验也可以发表SCI论⽂?[交流] 不做实验也可以发表SCI论⽂?对⼀些刚接触实验的朋友来说,不做实验也可以发表SCI是⼀个问题;对做过实验的⼈来说,不做实验也可以发表SCI则是⼀个观点。
那么这个⼤家怎么看待呢?我们会想不做实验,数据怎么来呢?不做实验数据理论⽀撑依据:不做实验意味着“实验数据不是⾃⼰的”,⽤别⼈的数据来分析。
但是数据来源可以在数据库⾥找,在⽹站找,还可以在别⼈⽂章⾥找。
数据有多样性,准确与否还需要判断。
有了较为准确的数据以后,就可以开始做模拟,做分析:画图,建模等等,然后写⽂章选定期刊发表论⽂。
接下来看⼀篇⽀持这⼀观点的孙⽼师的博⽂标题:“不做实验发表你的SCI论⽂”全⽂如下:现在,发表SCI论⽂仍是让许多⼈头疼的事情。
实际上,只要我们具备⼀定的科研能⼒和英⽂写作能⼒,发表SCI论⽂并不困难。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时间、经费或设备等原因⽆法开展实验,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有⽼师留⾔说不实验写⽂章是学术混混,或者为了发表⽽发表。
本⼈完全不认同这样的看法。
发表论⽂的⽬的是交流⾃⼰的学术发现,更重要的是交流⾃⼰的学术思想。
不做实验发表的⽂章就更加纯粹地交流学术思想,没有什么不可以,⽽且更应该⿎励。
这⾥给⼤家提供⼀点建议,以实现不做实验发表你的SCI论⽂的⽬的。
对我们普通⼯作者来讲,应该是有三类。
⼀、阅读⾼档杂志上的精品论⽂,发现错误,写letter。
这类⽂章,有的⼈认为不是论⽂,但有的学校也把这类论⽂作为炫耀的资本,经常有某某发表某⾼档杂志的新闻。
(建议有了这样的⽂章千万别声张,以免被⼈耻笑。
这句不要看,黄药师建议删除)我们可把这类⽂章作为⼊门。
⼆、围绕⾃⼰感兴趣的专业领域,全⾯阅读相关⽂献,建⽴围绕个⼈兴趣的科研知识体系。
例如关于脑缺⾎,你⼀定要全⾯了解⽬前研究的现状,过去曾经的研究历史,作为你⾃⼰的体系,需要⼴泛阅读。
⽆论是中⽂(综述为主)、英⽂专著,还是最新研究论著。
你肯定能把握这样的情况:关于脑缺⾎,有⼀些能反复发表⽐较⾼质量论⽂的套路,这个套路就是你的⾃⼰的⼩研究体系。
SCI论文要具备什么 辑文编译-4027
SCI论文要具备什么?众所周知,SCI论文的发表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常常也会听到别人这样的抱怨:不管怎么修改,SCI论文还是发表不成功。
那么怎样的SCI论文才能发表成功呢?发表成功的SCI论文都有哪些特点?首先,语言通顺、易懂。
作为一篇SCI论文,不管是什么期刊都要求受理的manuscript(原稿)必须具有可读性,任何语言不通的论文势必在语言通顺之后才会进入审理状态。
即SCI论文的语言必须让审稿员懂得我们的英文表述。
其次,目的性明确的研究。
很多科研工作者在撰写论文时觉得没有目的性,这体现在一开始的研究就是随大流,或者导师让做的这个课题。
这样常常会出现论文撰写到最后,内容已经和最初的论点偏离。
我们想说的是,课题的大方向是导师定的,但是研究者可以选择小的内容,往细节处渗透。
就好比导师的课题是胰岛素抵抗相关,而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信号通路有多个,选择哪个signal pathway(信号通路)从事研究将由研究者来定。
如果是随意选择,势必造成无效研究。
准确的做法是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点进行研究,逐层推进。
这种研究的目的性强,所得结果往往也就越有意义,在撰写论文时对开展该项研究(Introduction 部分)的意义陈述也就越可靠。
然后,突出论题意义。
突出意义并不是花费大篇幅、漫无目的地陈述。
关键是落实到实处。
比如既往研究虽对胰岛素抵抗的信号通路有所介绍,但是结果存在一定争议。
其原因主要是样本量或选择人群的原因。
若研究与既往研究相比,加大了样本量,所得研究与既往研究相同或相反,都可以撰写一篇文章。
因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
既往研究中存在争议,那么这样研究针对其不足加以改善,最终得出的结果可以证实或反驳都能说明一些问题,这就是刊发意义所在。
当然,除此之后,如果论文的论题是以全新领域为切入点,并能阐明该论题与社会的认知的关系,则也具有刊发的意义。
最后,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是发表SCI论文的基本要素之一。
SCI论文撰写六步小技巧 辑文编译-4027
SCI论文撰写六步小技巧撰写一篇论文对于学业和职称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价值,而对于很多人而言,如何撰写一篇好的SCI论文则成为了一个较大的困难。
其实SCI论文的撰写只需要六步,做好这六步便能更好的撰写一篇论文。
1.确认研究方向对于很多研究人员而言,选择研究方向是个很头疼的事情,但研究方向对研究的成败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你研究什么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你能发表怎样水平的文章、有没有人看、有没有人引用,所以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同时论文的研究对象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研究的成果,如果没有开拓研究对象,便只能一直固步自封直到落后挨打,所以研究对象必须对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必须不断开拓新的研究对象。
研究生的研究对象和方向基本由导师决定,自己可选的余地不大,但要知道这个道理。
对于博士毕业后仍然从事科研的年轻人来说,一般来说应该以自己擅长的方法、技巧、领域为基础,逐渐扩展。
如果自己特别喜欢某一个领域,需要多向熟悉该领域的学者请教、学习,如果能跟着熟悉该领域的成功者干一段时间更好。
不管如何,对于一篇论文的撰写,我们首要确定的便是论文的研究方向,在确定了研究方向之后,才能根据自己该研究领域的了解和知识继续后续的科研内容。
2. 英文写作需循序渐进英语写作是发表SCI论文必须过的一关,因为国内的中文期刊一般最多EI 收录,想发表SCI论文很难。
多读一些科技论文写作技巧的书是很有必要的。
而写英文论文也是一个反复修改的过程,只要自己有耐心,多看几遍、多检查,总能有所改进。
如果前期对于纯英文撰写存在较大的困难,可以先以中文撰写,然后再寻求翻译润色机构帮助。
3. 不断调研与研究写论文离不开查阅文献,无论你是只想发表几篇论文尽快毕业还是想发表一些有影响的论文为自己的学术道路奠定基础,大量文献的查阅都是必须的。
查阅文献有以下几个目的:(1)调查别人在做些什么,这些事情有何价值;(2)别人是怎么做的,自己可以做些什么;(3)学习别人的方法,尝试提出自己的方法,等等。
基金申请需下苦功夫 辑文编译-4027
基金申请需下苦功夫对于每个科研工作者而言,资金是支撑一项科研探索工作的根本。
因而每年的基金申请都是科研工作者必争的内容。
但是,想要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获取基金的支持,那我们在基金课题的选择上,基金申请书的撰写上都需要下一番的苦功夫。
全国各大高校及研究单位将基金及论文发表作为评估学术人才的主要标准。
获得基金资助被视为各大课题组实力的表征。
获得资助的课题可以有适当的经费支持,可以深入研究,得出更为有意义的成果。
在此基础上,继续获得更大的项目支持。
依托良好的科研平台,如设备技术、人员配置等,在科研单位任职的学术工作者往往能获得基金支持。
而对大部分将时间用于临床治疗的医生而言,获取基金支持则难度较大。
但每年国家都会临床研究辅以较大资助,能否获取国家级或省级资助的关键在于自身研究的意义。
因此,如何在标书内准确、严谨地阐述自身研究是获得基金支持的关键所在!一、科研课题富有创新性的选题创新是科研工作者的生命、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是所有科研人员追求的目标。
创新性是任何一份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的核心构件,也是评审专家关注的重点,没有创新性的项目是没有研究价值的项目。
富有创新性的选题是申请成功的第一关键,选择不大不小的、合适的创新目标,并将其创新实质明白无误地表述出来,申请就成功了一半。
申请者要审时度势,选择有前沿性、先进性的课题。
要从大处思考,从最广阔的视角来考虑科学问题。
对于那些基础性的重要问题,发挥你的想象力,找到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要避免井蛙之见,要将那些需要进行多年研究的计划纳入考虑,要着力寻找和解决重要的科学问题,写出意义重大的科研课题。
如果你在一开始就从小处着眼,那么当你结束时,你会发现你的工作更加微不足道。
梦想自己能取得与众不的成就;享受充满丰富创造力的时光,让思维超出你所研究的领域去自由驰骋。
二、研究课题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研究基础是回答同行评议专家“为什么让我做”这个问题,是让申请人回答“能不能做?”的问题。
如何撰写SCI论文的实验流程和步骤
如何撰写SCI论文的实验流程和步骤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论文是指能够被SCI收录的学术论文,通常是在科学领域中拥有高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在撰写SCI论文时,实验流程和步骤是至关重要的部分,本文将介绍如何撰写SCI论文的实验流程和步骤。
一、引言在撰写SCI论文中,引言的作用是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为读者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在实验流程和步骤的撰写中,可以简要提及实验的目的并解释该实验如何能够回答研究问题。
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在材料与方法部分的撰写中,首先需要明确实验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
例如,如果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是特殊的,需要给出具体的品牌型号或供应商信息。
此外,还要详细列出实验所需的化学试剂、培养基、样本来源等材料信息。
2.2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确保实验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关键部分。
在这一部分,需要详细介绍实验的组织结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设置以及实验重复次数等信息。
同时,还要说明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依据,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2.3 实验步骤在撰写SCI论文的实验流程和步骤时,需要清晰地叙述每个实验步骤。
具体的步骤应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注意使用清晰的语句和逻辑的连接词,使读者能够明确了解实验的操作过程。
此外,还应注意提供足够的细节和条件,以便读者能够成功地重复实验。
三、结果与讨论3.1 实验结果在SCI论文中,实验结果通常以图表的形式展示。
在结果部分的撰写中,应该根据实验结果的重要性选择合适的图表形式,例如柱状图、折线图、散点图等。
同时,需要提供详细的实验结果数据,并给出结果的统计学分析,以支持研究的结论。
3.2 结果讨论结果讨论是SCI论文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是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和分析。
在撰写结果讨论时,应该与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说明实验结果是否与现有的理论相符合,并试图解释实验结果背后的机制和原因。
此外,还应指出实验结果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和未来研究方向。
SCI论文写作心得-辑文编译4020
SCI论文写作心得-辑文编译4020虽说唯SCI定论的做法不好,但没有SCI论文作为评判标准却又不行。
因而SCI论文发表对于每个科研工作者都十分的重要,不管是关系到学业还是前途。
那么在SCI论文写作请注意:一、关于写作顺序。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优先要做的事情便是处理所有的数据,包括做好表格,图形等,然后按顺序插到word中,再去填写文字。
不要写到中间了才发现某些数据还没处理好,这样会打断思路。
写作的过程中不要因为一个单词或者一句话写不出来而纠缠不休,不会的或者是拿不准的先用中文代替,保证思路连贯!如果写作过程中突发灵感,必须赶紧用中文在文章中任何方便的地方先记录下来,否则很和可能不到5分钟就忘记了。
二、关于英语。
英文要避免低级错误和中国式英语(特别是这项),例如句子前后单复数是否统一、时态是否一致、词组搭配是否恰当等,这些错误只要认真就一定可以避免。
英语功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但也并非无捷径可循,例如对于有些自己写出来的又不敢确定语法正确与否的句子可以把它粘贴到“google学术”中搜索一下,你很容易发现自己的说法是否得体,因为我们不是写诗歌,如果“google”中没有这样的说法或相近的说法,答案只有一个:你错了!解决的办法很简单,输入几个关键词,临摹欧美作者的句法(当然不是整句copy),不要嫌麻烦,自己要用心积累,多背一些经典的科技句型(几十个足够了),长此以往,语言肯定不会成为论文的障碍!三、关于摘要SCI 论文由标题、前言、摘要、正文、结论、讨论、致谢和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
而摘要作为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是体现文章的主点和吸引点的部分,也是读者在进行对作者文章阅读前的一个大致了解,然后读者再根据其需要再作往下读的必要性。
同时,也可能成为SCI论文被收录的关键。
那么SCI论文的摘要要如何准确表达?1 写出文章正文中所采用的材料及简要的处理方法切记勿将所有的正文大部分截取作为摘要,摘要主要是体现论文的大纲,不用过多作为一个详细介绍,简明扼要描述出正文中实验所采用的材料和简要不可少或者特殊的处理方法,吸引读者,也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可阅读性。
如何撰写SCI论文中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流程
如何撰写SCI论文中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流程在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 期刊上发表论文是每个科学研究者的梦想之一。
为了能够通过同行评议并顺利发表论文,合理、准确地描述实验步骤和操作流程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撰写SCI论文中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流程,以帮助读者提高论文的质量和成功发表的机会。
1. 引言在论文中描述实验步骤和操作流程之前,首先需要在引言部分阐明研究目的和背景。
简要介绍已有的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并明确本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2. 方法在“方法”部分,详细描述实验步骤和操作流程。
这里应该提供足够的信息,使读者能够准确地复制实验。
2.1 实验设计首先,说明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思路。
简要介绍实验的类型(例如实验研究、观察研究或计算模拟研究),以及所选的样本来源、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
2.2 实验材料列出使用的实验材料,包括试剂、仪器设备、动植物样本等。
对于特殊的试剂或设备,可以提供详细的资料,如生产商、型号和规格等。
2.3 样本采集与准备详细描述样本的获取和准备过程。
例如,如果使用人体样本,则应说明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的许可,并提供捐赠者的知情同意书。
2.4 实验步骤按照时间顺序描述实验步骤,并注意以下几点:- 准确描述每个步骤和操作所需的材料、设备和环境条件;- 给出每个步骤所需的时间和温度等具体参数;- 注意所使用的单位和符号需准确无误,如重量、体积和温度单位等。
2.5 数据收集和处理描述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步骤,并说明所采用的统计分析软件。
同时,强调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 结果讨论在“结果讨论”部分,将揭示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这一部分并非专门描述实验步骤和操作流程,但是需要涉及实验结果的相关内容。
4. 结论在“结论”部分中,总结实验结果和讨论的主要观点,并重申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此外,还可以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5. 致谢最后,向给予帮助和支持的个人或机构表示感谢。
SCI写作三个需要注意的部分 辑文编译-4027
SCI写作三个需要注意的部分一篇SCI文章包含了:标题、摘要、实验过程、讨论、结论和参考文献等内容,而其中,摘要、讨论和是参考文献最需要注意的三个部分。
那么我们在写作这三个部分的内容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内容呢?一、SCI摘要摘取文章核心中最重要的内容的部分,我们称之为——摘要。
SCI摘要不仅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内容体现,同时也是读者和审稿员最关注的部分。
因此我们在SCI摘要中要体现摘要所必备的要素,同时还要注意一些事项。
(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
(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
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
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
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
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
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称。
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
目前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
回顾性病例分析-辑文编译-4027
回顾性病例分析在医学论文写作中,通过对病例的分析和研究,进而从中发现某项疾病的预防控制、诊疗和病理等内容。
这便是医学论文写作最重要的意义。
而对于病例分析,大致上我们划分为两类:回顾性病例分析和前瞻性病例分析。
其中,回顾性病例分析是常见的写作类型。
回顾性病例分析是根据其在过去某时点的特征或暴露情况而入选并分组的,然后从已有的记录中追溯从那时开始到其后某一时点或直到研究当时为止这一期间内,每一样本的情况。
这工作,性质上相当于从过去某时点开始的前瞻性研究的随访,但实际做的是在现在调查过去的既成事实,这时暴露与疾病或死亡均已成事实,而前瞻性研究的随访则是查寻在过程中新出现的样本结果。
是一种由“果”至“因”的研究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由于事先未进行周密的设计,往往资料残缺不全,资料之间可比性较差,因而科学性不如前瞻性病例分析。
但是,回顾性分析的病例资料比较容易获得。
病例分析类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文题、引言、临床资料、讨论和参考文献。
其中临床资料内容包括:资料与方法和所得结果两部分,有时为了使论文内容展现更清晰,二者可分别出现,而略去临床资料。
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还应撰写与其内容一致的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1文题文题应简短明了,开门见山,紧扣主题。
一般不超过20个字。
具体写作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写“××病××病例分析”。
例如:“复发性恶性滋养细胞肿瘤11例分析”;另一种是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作者要阐述的主要观点概括为一句话作为标题。
例如:营养不良患儿胃运动及排空检测”。
写作中应注意:①文题中无虚词,如“关于”,“对于”等;②文题开头避免使用阿拉伯数字(如病例数),以利于编制索引;③少用或不用副标题;④尽可能避免使用标点符号;⑤需要特殊说明时在文题右上角标注星号“3”,并在本页左下脚说明。
如:3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9854367)。
⑥非公知公用的名词术语要求写全称,不能缩写。
不做实验可以发表SCI论文
孙学军昨天写了如何阅读文献和SCI论文投稿,其中最后一条今天写出来。
现在,发表SCI论文仍是让许多人头疼的事情。
实际上,只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英文写作能力,发表SCI论文并不困难。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时间、经费或设备等原因无法开展实验,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有老师留言说不实验写文章是学术混混,或者为了发表而发表。
本人完全不认同这样的看法。
发表论文的目的是交流自己的学术发现,更重要的是交流自己的学术思想。
不做实验发表的文章就更加纯粹地交流学术思想,没有什么不可以,而且更应该鼓励。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点建议,以实现不做实验发表你的SCI论文的目的。
对我们普通工作者来讲,应该是有三类。
一、阅读高档杂志上的精品论文,发现错误,写letter。
这类文章,有的人认为不是论文,但有的学校也把这类论文作为炫耀的资本,经常有某某发表某高档杂志的新闻。
(建议有了这样的文章千万别声张,以免被人耻笑。
这句不要看,黄药师建议删除)我们可把这类文章作为入门。
二、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全面阅读相关文献,建立围绕个人兴趣的科研知识体系。
例如关于脑缺血,你一定要全面了解目前研究的现状,过去曾经的研究历史,作为你自己的体系,需要广泛阅读。
无论是中文(综述为主)、英文专著,还是最新研究论著。
你肯定能把握这样的情况:关于脑缺血,有一些能反复发表比较高质量论文的套路,这个套路就是你的自己的小研究体系。
在这个基础上,关注最新的研究进展,反复积累,你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思路,有的思路显然自己没有条件去研究,那么你就可以写观点类文章,医学上有MH这样的杂志专门收这类文章,实际上许多不同级别的杂志都发表这样的文章。
例一、我曾经审过国内同行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文章,后来发表在Brain Res上。
基本思路是这样的,高压氧预适应对脑缺血的保护效应已经比较明确,但对机制的研究并不是非常全面。
现在关于脑缺血与自噬已经成为一个新热点,而且自噬与脑缺血的关系也开始比较明确。
不做实验可以发表SCI论文
不做实验可以发表SCI论文现在,发表SCI论文仍是让许多人头疼的事情。
实际上,只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英文写作能力,发表SCI论文并不困难。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时间、经费或设备等原因无法开展实验,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有老师留言说不实验写文章是学术混混,或者为了发表而发表。
本人完全不认同这样的看法。
发表论文的目的是交流自己的学术发现,更重要的是交流自己的学术思想。
不做实验发表的文章就更加纯粹地交流学术思想,没有什么不可以,而且更应该鼓励。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点建议,以实现不做实验发表你的SCI论文的目的。
对我们普通工作者来讲,应该是有三类。
一、阅读高档杂志上的精品论文,发现错误,写letter。
这类文章,有的人认为不是论文,但有的学校也把这类论文作为炫耀的资本,经常有某某发表某高档杂志的新闻。
(建议有了这样的文章千万别声张,以免被人耻笑。
这句不要看,黄药师建议删除)我们可把这类文章作为入门。
二、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全面阅读相关文献,建立围绕个人兴趣的科研知识体系。
例如关于脑缺血,你一定要全面了解目前研究的现状,过去曾经的研究历史,作为你自己的体系,需要广泛阅读。
无论是中文(综述为主)、英文专著,还是最新研究论著。
你肯定能把握这样的情况:关于脑缺血,有一些能反复发表比较高质量论文的套路,这个套路就是你的自己的小研究体系。
在这个基础上,关注最新的研究进展,反复积累,你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思路,有的思路显然自己没有条件去研究,那么你就可以写观点类文章,医学上有MH这样的杂志专门收这类文章,实际上许多不同级别的杂志都发表这样的文章。
例一、我曾经审过国内同行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文章,后来发表在Brain Res上。
基本思路是这样的,高压氧预适应对脑缺血的保护效应已经比较明确,但对机制的研究并不是非常全面。
现在关于脑缺血与自噬已经成为一个新热点,而且自噬与脑缺血的关系也开始比较明确。
是否自噬与高压氧适应有关系,不明确。
SCI编辑教你如何进行SCI论文的准备和写作
SCI编辑教你如何进行SCI论文的准备和写作第一步:选择研究主题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主题是撰写SCI论文的第一步。
确保你选择的主题是有足够的研究价值和创新性。
可以从文献资料、实验观察、专家建议等多个渠道获取主题灵感。
同时,要确保自己对所选择的主题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步:进行文献综述在开始正式写作之前,进行文献综述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到本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揭示研究空白和问题,并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
第三步:制定研究计划制定一个详细的研究计划是SCI论文写作的关键步骤。
研究计划应包括研究目标、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处理、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等内容。
计划要合理、具体、可行,并能够有效推动研究的顺利进行。
第四步:收集和整理数据根据研究计划,开始收集实验数据。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收集到的数据要进行整理和统计,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
第五步:撰写论文绪论部分论文绪论部分是SCI论文的开端,需要对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进行说明。
此外,还需要对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明确自己研究的创新点和亮点。
绪论部分的撰写要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既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又能为后续的内容提供良好的铺垫。
第六步:撰写论文方法部分第七步:撰写论文结果和分析部分在结果和分析部分,要展示自己的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
数据可以通过表格、图形和统计数字等方式进行展示。
对数据的分析和解释要客观、准确,并结合前人研究和理论加以解读。
第八步:撰写论文讨论部分在讨论部分,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解读和讨论,分析结果与研究目标的符合程度,阐述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第九步:撰写论文结论部分结论部分是对整篇论文的总结和归纳,要在简明扼要中突出研究的创新和重要性,回答研究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意义。
第十步:进行论文修订和润色在完成初稿后,要进行论文的修订和润色。
SCI发表先做好三点 辑文编译-4027
SCI发表先做好三点许多科研工作者都说发表一篇SCI文章是十分困难的,但如果我们在写作SCI文章之前,做好三点工作,写作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那么这三点分别是:文献的阅读和引用;课题设计;讨论。
如何写好这些内容呢?一、文献阅读及引用文献阅读分精读与泛读。
与SCI写作或课题相关的文章要精读,精读也可分为多种,全文精读、段落精读等。
泛读就是有侧重点的阅读,抓主要信息。
平时多读文献一方面可以增强语感,重要的是读者可明确某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任何一篇论文在发表前一定要做好论文定位(便于投稿),而准确定位必须熟悉研究进展。
倘若文章花了时间整理,却早有十分类似报道,辛苦近乎白费!阅读文献时,建议大家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积累常用的句子、短语或单词。
有时间就拿出来看看,写论文出现表达停顿时翻一翻笔记。
长此以往,写论文也就不至于发愁,要知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啊!而写作就面临着引用文献的问题,我们应该注意:1、尽量选用原始文献。
我们很多人也许有这样的经历,写文章前,都会查阅大量与自己论文研究相关的综述。
因此在写文章时也会引用大量综述论文(这也是为什么综述文章被引用率都很高)。
其实我们在做研究看文献时,都希望看到原始文献。
比如,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的引言或讨论部分,对其引用的某些研究结果很感兴趣,翻倒最后参考文献一看,却来自一篇综述,自己难免失望。
还得去查那篇综述去追踪原始文献。
因此自己写文章,除了一些概括性的话,在研究进展介绍和解释自己结果时,尽可能引用原始文献。
2、参考文献的数量参考文献的数量应该和论文的信息量成正相关。
比如,一篇研究论文只有很少的研究结果,却在讨论中引用大量文献来进行解释和假设,这样不太好。
不过,有些杂志对文献数量有限制。
最好奉行“少而精”的原则。
3、尽量选用较新的文献。
这点我想大家都能理解,更能突出本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自己科研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也能为SCI杂志的影响因子做点贡献。
但是,有些自己领域很经典的文献还是不能落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I写作做不做实验?
在SCI文章写作中,我们习以为常的认为只有通过自己科研试验所得的内容才具有发表的价值。
其实并不然,不管是否有实验的支撑,SCI文章的写作最主要的还要看文章的内容是否创新?再决定是否具有价值?那么究竟SCI写作要不要做实验呢?
其实很多人会觉得做实验没劲,在导师或者前辈没有给指定方向或研究命题的时候,一直“无目的的看文献”,看一两篇后心里就有不踏实,总是很急,真的能通过看文章写文章吗?这样有意义吗?
不做试验,也能写文章!
文章是一种观点,是创新。
然而创新有大小之分,因此文章有优劣之分。
做实验容易出文章,容易出好文章,因为实践出真知。
许多科研工作者做实验的流程大致有两种情况,第一种:看文献,看大量的文献;确定方向;找文献;看文献;写文章;投文章。
差别在于“方向”确定的先后次序;第二种是:确定方向;查文献;看文献;写文章;投文章。
做实验要有“大树思想”,最重要的一点是“能查,多看,多写,多投”,没试验,不要紧,有创新,不抄袭就OK!
不做实验意味着“实验数据不是自己的”,但是我们可以用别人的数据来分析。
数据可以在数据库里找,可以在网站找,可以在别人文章里找。
数据有多样性,准确与否还需要判断。
有了较为准确的数据以后,就可以开始做模拟,做分析:画图,建模等等。
当然,安全科学与工程是“软硬结合”的,软的方面如事故分析、风险分析、安全管理、安全评价、安全行为分析等等;硬的方面如燃烧、火灾、爆炸、泄漏等等。
当然我的分类方法是不准确的。
不做实验便需要有足够丰富的文献和资料作为写作的支持,但是如果做实验的话,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一、记录
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在做实验的时候,不可能记住做过的每一步,所以笔记录或者标签是最好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例如实验记录如果不及时写,第二天就会忘记很多,一周之后就完全忘记了。
所以做实验一定要做好实验记录。
记录一要及时,否则就会忘记,最好是随时记录。
二要详细,因为一个很小的细节可能就是实验失败或者成功的原因,如果没有记下这个细节,实验出问题了就难以找到原因。
例如,做实验用的试剂是哪一瓶,什么时候配的(尤其是容易失效的试剂),如果是用PBST配的5%BSA,加了0.02%的Sodium Azide抑制微生物生长,就应该记录为5%BSA.PBST.N3Na,而不是5%BSA。
三要整洁,如果过于潦草,看起来很不方便,需要找相关信息的时候就难以找到。
配好的试剂做好标签也是一种记录,标签一定要详细:包括试剂名称、配置日期、配置者及其它必要信息。
在配试剂的时候,为了防止忘记贴标签的情况,应该先贴标签,再加试剂。
电子记录有易于检索的优点,对于某些重要信息,可以记录到电子文档里面。
二、核查
很多时候,实验失败的原因是没有仔细核查,例如没有核查果蝇的表型,没有仔细检查试剂的标签,没有核查离心机的转速,没有检查heat block的温度等等。
每一个小小错误都可能导致实验失败,所以一定要养成仔细核查的习惯。
具体来说,在加试剂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核查标签(包括试剂名称、配置日期),
是否有沉淀,颜色是否改变等;使用仪器的时候,要核查设置,例如温度、转速、时间设置等;电泳的时候,要核查是否有气泡冒出;使用实验动物的时候,要核查表型等。
三、分装
谚语说: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到同一个篮子里。
同样,在做实验的时候,有时也不要把所有试剂都放到同一个容器里。
分装有很多好处。
第一,保险。
可以防止因为污染、变质等原因损失全部试剂或者样品。
第二,容易混匀。
结冰的试剂需要全部溶解然后vortex才可以混匀,如果很大体积,有时会等不及全部溶解就开始加样,会导致浓度不均。
一般溶液都是先溶解溶质浓度高的,就像是结冰的汽水一边融化一边喝,一开始很甜,最后几乎没有甜味了,是因为糖份的存在会降低熔点,含糖量高的先溶解了。
分装后,每一管溶液量小,解冻时容易全部溶解。
注意在分装的时候一定要全部溶解并充分混匀。
第三,延长保质期。
很多试剂都要低温保存。
如果不分装,每次使用的时候都全部受热一次,变质就会很快。
分装之后,每次使用只有少量试剂受热,其它的还可以继续保持于低温,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抗体、体积较大的酶、热不稳定的其它试剂等最好分装保存于-20度或者更低的温度。
四、混匀
实验对很多试剂的用量都有明确要求。
要保证实验的成功和可重复性,必须保证试剂用量一致。
用量等于体积乘以浓度,如果溶液不混匀的话,浓度就会不同,即使加样体积一样,实际的量也可能不一样。
所以,一定要保证试剂是充分混匀。
结冰的试剂,必须完全溶解才可以使用。
容易沉淀的试剂,使用之前必须充分vortex后再快速离心一下才能使用。
五、顺序
有时候需要给很多试管加不同的试剂。
这么多试管和试剂,一不小心,就会忘记哪一管或者哪一样试剂加了没有。
即使是只有两三个试管,我有时候加了一个样品,忽然就忘记是加了哪一管了。
如果是按字母或者数字顺序加样的话,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清楚是加了哪一管。
具体来说,给试管加样的时候,按照试管的字母顺序,数字顺序排列。
例如做同一个质粒的酶切,用了四种酶,分别是XbaI,KpnI,BamHI,BsteII,就按照从左至右分别为BamHI,BsteII,KpnI,XbaI的顺序排列。
把要加的试
剂写在纸上,按照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顺序加样。
对于同一个试剂,加一管,就把试管往左、右或者上、下移动一格。
电泳时,不同的泳道顺序为marker、control、实验组。
如果有多个marker或者control,也按照字母或者顺序排列。
收集样品时,按照先时间顺序,后字母、数字顺序排列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