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摄影史

合集下载

摄影教程第一章摄影发展史

摄影教程第一章摄影发展史

摄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照片
《收获》
摄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照片
《采睡莲》
摄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照片
《拉纤》
摄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照片
六、影视的鼻祖
摄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照片
《奔马》­——穆布里奇是第一个把照相术用于活动摄影的人。 这组照片的产生源于一次偶然的打赌。法国画家借里柯笔下的骏 马在奔跑时是四蹄腾空的,而当时人们也对他的画面感觉身如其 境,相信马的确是这样奔跑的。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酒店里, 斯坦福与科恩两个人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马奔跑时蹄子是否都着 地?斯坦福认为奔跑的马在跃起的瞬间四蹄是腾空的;科恩却认 为,马奔跑时始终有一蹄着地。争执的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于 是就采取了美国人惯用的方式:打赌来解决。 他们请来一位驯马师来做裁决,然而,这位裁判员也 难以断定谁是谁非。马奔跑时速度的确太快,单凭人眼确实难以 看清马蹄是如何运动的。驯马师的好友穆布里奇得知这件事后, 表示可由他来试一试。他在跑道的一边安置了24架照相机,排成 一行,相机镜头都对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边,他打了24个木桩 ,每根木桩上都系上一根细绳,这些细绳横穿跑道,分别系到对 面每架照相机的快门上。这样,当跑马经过这一区域时,依次把 24根引线绊断,24架照相机的快门也就依次被拉动而拍下了24张 照片。穆布里奇把这些照片按先后顺序剪接起来。每相邻的两张 照片动作差别很小,它们组成了一条连贯的照片带。裁判根据这 组照片,终于看出马在奔跑时总有一蹄着地,不会四蹄腾空,从 而判定科恩赢了。
摄影教程
第一章 摄影发展史
摄影发展轨迹 摄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照片 摄影艺术流派 中国老照片 早期外国摄影师在中国拍摄的照片
摄影发展轨迹
摄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照片 摄影艺术流派 中国老照片

第一章摄影简史PPT课件

第一章摄影简史PPT课件


从摄影术诞生以来,摄影以其真实性、方便性、快捷性渐渐取代了肖像绘

画成为贵族们的新宠。
简 史
早期,人像摄影的代表人物希尔和亚当森,他们所使用的方法以卡罗式
摄影法居多,希尔和亚当森第一次在肖像摄影上运用了光影效果,为了突
出人物,他们将背景暗化,这样会起到使被摄人物深入人心的作用,突出
主题。
第 一 节

察摄影。代表人物英国摄影家约翰·汤普逊。他先后到了印度,泰国,中


国等亚洲国家,他到中国时,中国正处于鸦片战争前期的晚清社会,他把

自己在中国拍摄的照片整理为一本作品集《中国和她的人民》。
《 广州老妪》 1868-1870年汤姆逊
年虽然是在大街上拍摄的这位老妪
第 一
,但照片很像一个照相馆的作品。



1939年2月法国公务员贝亚德(Bayard)在一种白纸上涂上具有感光

性的盐化银,利用这张白纸洗出了不太完整的底片。这可以说是最早的
“纸印画法”。1839年3月20日贝亚德在摄影机里面装上了一张感光纸,
第一次完成了一张质量较好的相片,不过他使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曝光时间。
(一)白纸

第 一
“卡罗摄影术”
2.6.1安塞尔·亚当斯与他区域曝光法
安塞尔·亚当斯是著名美国风光摄影家,20世纪最杰出的摄影大师之一,
他早期的作品以画意摄影为主,后期受到现代摄影之父斯蒂格利茨的启发,
第 开始从事纯粹摄影的创作。代表作品有:《独角兽峰顶》、《威廉森山》、
一 《詹弗利松树》《月亮河哈弗》。


安塞尔·亚当斯与1984年逝世,他代表着纯粹摄影的典范,也成为世界作

第一章摄影简史

第一章摄影简史

2.6.2摄影视觉大师爱德华·韦斯顿
爱德华·韦斯顿涉猎多种摄影方式,同亚当斯一样在摄影创作的 初期进行画意摄影的创作。后期开始纯粹摄影创作。代表作品 有《鹦鹉螺》、《青椒》、《白菜》、《裸体》、《树干》、 《岩石》等系列作品。
2020/4/10
2020/4/10
2020/4/10
2.7 纪实摄影的出现和发展

涂上碘化钾溶液,两者经过化学反应后,产生碘化银。碘化银具


有感光性,当这种纸曝光后,用没食子硝酸溶液涂抹,在纸上就
摄 影
可以出现影像来,这就是显影,然后经过镍化钾(后改用次亚硫

酸钠)定影之后,影像就被固定在纸上了。塔尔波特的发明打破


了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术的局限,他可以使一个底片一连洗出许多

张相片。这种底片和相片的制法,奠定了现代摄影的基础。

2020/4/10
塔尔博恃的最大贡献是在拍摄过程中第一次获得了负像,并且可以 把所得到的黑底白图像的负像片与另一张未感光的感光纸药面相贴,然 后曝光、显影、定影,就可以得到无数张与原物影调一致的正像片。这 幅题为《打开的门》的画面上,纸负片的方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1839年被人们公认为是摄影术诞生的一年。
2020/4/10
“银版摄影法”拍摄的照片精美绝伦,影调极其细腻。 我们从达盖尔的 早期作品《工作室一角》和《巴黎寺院街》就可以看出来。可是这种方 法只能得到一张照片且不可复制,成本偏高,只流行与皇室贵族中。
2020/4/10
(一)白纸
“纸印画法”
1939年2月法国公务员贝亚德(Bayard)在一种白纸上涂上具有感光 性的盐化银,利用这张白纸洗出了不太完整的底片。这可以说是最早的 “纸印画法”。1839年3月20日贝亚德在摄影机里面装上了一张感光纸,

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第一章摄影技术发展史

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第一章摄影技术发展史

在摄影未发明以前,小型的画像很流行.对小型画像的画家来说,这种新发 明的摄影方法,简直是一种灾难.他们的大部分顾客,都喜爱达盖儿式照片, 而不喜欢画像了.因此,许多小型肖像画家,都改为拍摄达盖儿式照片,并自 命为"艺术摄影家"(artistphotographer).然而,画家与摄影家之间的矛 盾,是不可避免的.画家们看到,他们的技术正为摄影机所取代.他们把摄影 家称为"技术员"或"手艺人".诚然,有些摄影家是应当受到批评的,因为,他 们的水平往往都不那么高.群众的要求是:摄影家和被摄者,都应当为拍摄 出较佳的照片而感到高兴.
到了约定的拍摄时刻(那是随着气候而变的,天气不好,就要另行预约),你 得爬几级楼梯,到达摄影室.那是一个玻璃房子,一般是建在平顶的屋子上 。在这里,你得坐在一个位于高台上的笔直的椅子上.在你的头上,是一块 兰色的玻璃板,以减低太阳的热量.摄影师将调节你头部后面的那个铁夹子 ,把你的头部固定住.你的两个前臂要放在椅子的扶手上,摄影师将告诉你, 眼睛要看着摄影机,不能眨眼,不能挪动. 然后,由助手将已光敏化的金属板装入摄影机内,并进行0.5-1分钟的 曝光.如果你想要两张照片,就得以同样的方式拍摄两次(有时是将两台摄 影机并列一起,同时拍摄).最后,你得到的将是一张装在丝绒盒里的嵌着小 小镜框的达盖儿式照片
一、东西方的摄影萌芽 二、摄影技术的萌发过程 三、摄影技术的诞生----达盖尔银版法
一、东西方的摄影的萌芽
2400年前中国《墨经》记述“小孔成像”
景光之人照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 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 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
明代 《帝京景物略》提到北京天宁寺中的小孔 成像,并且做了一些解释。原文是“塔倒影, 在大士殿。日方中,合殿中门,如入门隙,塔 全影倒现石上。昔人云:影从隙入,空中物则 旁碍,碍则影束,影束则倒。”

数字摄影技术 第1章 摄影简史

数字摄影技术 第1章 摄影简史

(三)火棉胶的使用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火棉胶摄影法”
以往的摄影技术由于曝光时间长,不适宜人像的摄影。在世界摄影史 上1851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一年,阿查(Archer)在《密斯特杂志》上发表
了“火棉胶摄影法”。
(三)火棉胶的使用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火棉胶摄影法”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查恩所著的《远隔光线曲折
学的人工眼》一书里图解了
几种旅行用的小型暗箱。弯 曲型暗箱的高和宽都是9英 寸,长2英尺。使用乳白色 玻璃的焦点板,为了避免反 射,箱子的内部和镜头的内 侧都涂成黑色。它成为十九 世纪照相机的原形。
十九世纪照相机的原形。
二、光化学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1657年出版的《光学魔术》一书里,记载了一位从西班牙旅 游归来的旅行家,他有一架用一只手能够提动的暗箱。之后彪尔次 堡大学教授萧特制作了一种暗箱,它是由大小两个箱子组成,把小 箱子套进大箱子来调整焦点。而其镜头的套筒内装有两块凸透镜, 只要调节镜头就可以获取正像。这就是照相机的最原始的雏形了。
1685年彪尔次堡修士
(五)彩色软片的诞生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减色法”
在19世纪对于彩色摄影贡献最大要数欧伦,在他所著的一本名为
《彩色摄影及其问题的解决法》里首次提出了“减色法”。他说:“色 素吸收从光线反射色以外的所有色彩。
(五)彩色软片的诞生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四)软片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硝化纤维素软片
1887年天主教修士古德温(Goodwin)发明了质地更薄的硝化纤维素 软片(胶卷),并取得了专利权。

01摄影简史

01摄影简史

1.2
外国摄影技术的发展
• • • • 1.2.1 1.2.3 1.2.4 1.2.5 卡罗式摄影法
• 1.2.2
火棉胶摄影法──湿版时代
干版与软片 感光材料的进一步改进 摄影器材的发展
1.2.1 卡罗式摄影法
• 1. 卡罗式摄影法

1834年,英国的一位业余科学家塔尔博特(Tatbot) 在涂有氯化银的纸上盖上花边或树叶,并放在阳光 下曝晒,结果也得到一张黑色衬底的白色图像。不 过,塔尔博特用浓盐水解决了定影问题。同时,他 的最大贡献是只要把所得到的黑底白图像的负像片 与另一张未感光的感光纸的药面相贴,然后曝光、 显影、定影,就可以得到无数张与原物影调一致的 正像片。这种负片─正片法一直延用至今。他把这 种方法取名为“卡罗式摄影法”。
• •
2. 干版涂布机的发明(1880) 然而,人们还是不满足,越来越多的 摄影者希望能够有连续拍摄而不必来 回更换干版的新摄影材料,同时,强 感光度干版的出现也促使了新型手持 照相机的问世。美国一家银行的一位 24岁记帐员、业余摄影爱好者伊斯曼 (Eastman)发明了一个干版涂布机, 并于1880年开设了“伊斯曼干版公司”

3. 片基的改进
• 自伊斯曼用硝化纤维片基制造胶卷以后, 玻璃干版仍继续被使用,直到20世纪60年 代才逐渐被淘汰。由于硝化纤维易燃、易 断裂,1930年人们改用了被称为“安全片 基”的醋酸纤维片基。到了20世纪70年代, 又出现了比较坚韧、不易膨胀的涤纶片基。 感光乳剂除以银盐体系为主外,还有以重 氮盐等为光敏剂的非银盐体系。
1.2.3 干版与软片
• • 1. 干版的发明(1871) 1871年9月,英国的一位医生马多克斯 (Maddox)在《英国摄影》杂志上介绍了 自已的研究成果:以糊状的明胶为材料的 溴化银乳剂,趁热涂在玻璃上,干燥时, 不会像火棉胶那样发生结晶现象。其他人 在试验马多克斯的方法时,又发现在配制 乳剂过程中,延长加热时间,可使乳剂光 敏度大大提高。用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干 版拍照影像质量好,性能稳定,感光度强, 在室外曝光时只需要1/25秒,且不一定要 用三角架,外拍时便于携带,也不必再带 上“暗室”、帐篷和药品等一大堆笨重的 物品了。

摄影摄影简史

摄影摄影简史
塔尔波特的“卡罗式”摄影法能用一张负像反复印制出多张正像,这种 正负系统奠定了现代摄影的基础。 塔尔波特拍摄的《巴黎林荫道的风景》1843年
1.3湿版 有尼普斯的表弟尼普斯·圣·维克多 (Niépce Saint-Victor 1805-1870) 最早尝试使用玻璃取代金属版和纸张,发明了湿版摄影术。
1.5胶卷
另一名美国人汉尼巴尔·古德温( Hannibal Goodwin,1822-1900) 发现了一种名叫赛璐珞的物质,它具有透明、软、轻等特性,比纸张 更加适合制作感光胶台相机,名为The Kodak,它使用 柯达胶卷,可以拍摄100张左右的照片。这个相机的外型是一个长方 形盒子,镜头光圈为F9,焦距是57mm,只有一档1/25秒的快门。 柯达公司,不断推陈出新,生产出许多由业余摄影爱好者自行装卸胶
1.2达盖尔时期的摄影术 “达盖尔摄影法”即“银版摄影术”
达盖尔摄影法所使用的各种化学药品
达盖尔摄影法的显湿机
1.2达盖尔时期的摄影术 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术发明不久,摄影术迅速在欧洲和世界范围内传 播开来,并且逐步得到改进。摄影术的诞生促进了欧洲科学技术和 工业、旅游业以及铁路交通等诸多行业的发展。在欧洲的许多国家 和美国的一些大城市中,都相继出现了肖像摄影室,这些摄影室被 称为“达盖尔式摄影室”。
1.5胶卷 柯达公司的创始人乔治·伊斯曼( George Eastman,1854-1932)(见 图34)在19 世纪80 年代开始进行感光材料的试验,他将纸张用蓖麻油进 行浸泡,增加纸张的透明度,制作出纸质负片。这就是胶片时代人们常用 的120 和135 胶卷的前身。
乔治·伊斯曼
柯达NO.2 Bull-Eye型相机
1871年,一位英国医生理查德·菜阿切·马多克斯(Richard Leache Maddox,1816-1902)利用动物的皮骨熬制提炼出明胶,然后加入溴化银 进行加热,趁热涂布在玻璃上,待其干燥后就是干燥的感光玻璃片,即玻璃 干版。1878 年,英国人查尔斯·贝耐特( Charles Bennett)对马多克斯的 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在乳剂的配制过程中,把加热的时间进一步延长,使 乳剂的光敏度大大提高。用明胶作为涂布材料制成的玻璃干版片的感光性能 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摄者的室外拍摄提供了便利,也为摄影的快速曝光做好 了准备,使得以前一些拍摄不了的题材得以实现。

摄影艺术第一章(摄影简史)

摄影艺术第一章(摄影简史)
摄影艺 术与技 术
前言
• 照相机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装置,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接 纳物体的反射光并将物体的影像永久地记录在胶片上。这是一 项壮举,而且是一项相对比较新的壮举。今天,人们当然已经 接受了它;但是在160多年前,还没有办法能够完成这一幻想。 直到19年纪中叶,没有一个历史伟人的肖像是以照片的形式永 远记载下来的。人们只能通过绘画了解乔治· 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或托马斯· 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的相貌, 而且由于没有他们本人的照片,你们也就无法确定他们本来的 面容。 事实上,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几千年有记载的历史的真实 影像都未给人们遗留下来。当时,确实有些艺术家和雕刻家已 经把过去很多伟大人物的形象保留了下来,但只是在照相机发 明以后的年代,才使我们能将普通人的形象也保存下来。从这 一点上,也可以说照相机是一种平等的装置。 1839年巴黎的达盖尔(Daguerre)发明了摄影术,此后便 风行于西方世界。仅仅26年后,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的时候, 人们已经有了包括重大事件和名人的整套摄影记录,从林肯 (Lincoln)到李将军到普通士兵以及战争中的大屠杀和惨案。 今天,照相机这项了不起的发明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 一个重要部分,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结

法国人达盖尔运用了他的国人尼埃普斯(Niepce) 的显影概念,在基础的摄影化学方面作出了贡献。 美国人乔治· 伊斯门(George Eastman)和他的 伊斯门-柯达公司通过批量产品把摄影带给普通人, 他们的批量生产始于19世纪90年代。 德国人借助他们在设计制作方面的高质量和光学 技术方面的专长,把照相机推向了批量产品的市场, 20世纪20年代已经可以得到诸如徕卡和禄莱照相机, 并且这种优势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的市场。 日本人把电子技术带入摄影领域始于20世纪50 年代。他们运用计算机设计出了优秀的镜头和光学系 统,完善了使用35mm胶片--当今最流行规格的高质 量照相机。然后,他们还利用美国计算机和宇航工业 所发展起来的微电路学概念和计算机芯片,设计出了 人们现在已经司空见惯的高灵敏测光系统、自动曝光 系统和自动聚焦系统。

第一章摄影的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摄影的的发展历程

感光溶液一经干燥,感光度就会要迅速下降。

优点: 价格便宜、曝光时间短(只需15-5秒种)、操作简便、清晰度高、能长
久地保持照片原样,并能得到多张正像。

这一技术一经公开发表,没过多入就把银版照相术和碘化银相纸照相法 挤垮了,摄影也得以快速进入商业性应用,在此期间,肖像摄影(名片 摄影)艺术迅猛发展,各种摄影艺术行驶出现了萌芽。。
法·尼艾普斯 《窗外的风景》
第一幅永久保留照片
17世纪荷兰版画,尼埃普斯 《牵马的少年》,仅仅是对绘画的一种复制
达盖尔(1787.7.18—1851.7.1)擅长舞台设计和巨幅画绘制,以绝美的舞台画 出名。在他三十五岁时设计出西洋镜,用特殊的光效应展示全景画。在从事这 项工作的同时,他对一种不用画笔和颜料自动再现世界的景色装置──换句话说 就是照相机──产生了兴趣。
胶乳剂,趁热涂布再在玻璃板上,干燥之后,仍能感光,
并能冲洗,而且效果很好。

优点:
影纹清晰,层次丰富,感光度高。外出携带方便
世界著名的柯达公司的创始人伊斯曼当年是纽约曼彻斯特银行职员,业余摄影爱好者, 他改进了照相铜版的制造方法

美国一家银行的一位24岁记帐员、业余摄影爱好者伊斯 曼(Eastman)发明了一个干版涂布机,并于1880年开

早期著名的摄影家纳达(1820-1910)和卡梅伦夫人(1815-1879), 就是用这种方法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作品。
《芬顿》:英国摄影家芬顿是战地摄影的先驱
芬顿的摄影车,他在酷暑中用湿版摄影术拍照,3个月后带回360块玻璃底片。
罗杰· 芬顿用湿版法拍摄的图片

① ②
优点:
拍摄影像清晰,成本却不到达盖尔式摄影法的1/10; 能用相纸进行反复印制,影像质量比塔尔博特式摄影法 精细;

摄影第一章

摄影第一章

湖山揽胜
虎视耽耽 1938
冬季森林
1934
THANK YOU
1.2技术对于摄影艺术的重要性
要想确定摄影与其他艺术创作形式的差别,首先必须注意到这么 一个事实:摄影也如同电影和电视一样,是一种技术样的艺术。在表 现对象与作为创作者的摄影家之间夹杂有摄影技术。很长一段时间以 来,这种技术被认为是一种“罪孽”,用传统的艺术观念来看,摄影 因为创作过程中夹杂有技术,也就没有希望获得艺术地位。然而,在 摄影的产儿——电影和电视被普通认为是独立的艺术之后,很显然, 再也不能认为技术是摄影而不能立足于艺术之林的根源了。 如果没有摄影技术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就根本不可能再现现实生 活。为此需要有涂有感光物质的胶片、保证曝光量的快门、多片透镜 组成的镜头。这是在拍摄阶段。而到了印制阶段,除了要有化学药剂 和印相纸,还要有一定的印制技术。印刷技术有时候也具备艺术创作 元素。
1.1.3摄影的诞生——达盖尔银版法
到了18世纪,人们发现某些物质经过阳 光长时间曝晒后会生变色现象,并将此与摄影 联系在一起。1802年,汉弗里·达维爵士和托马 斯·维奇伍德通过把物体放在纸上,浸泡在银盐 液里,接着再暴露在阳光下的方法制造了一种 可以看见的“侧面影像”。1816年,法国化学 家约瑟夫·尼斯弗尔· 尼普照斯进行了把照相暗 箱的图像转换成包有银盐的玻璃试验,并制作 出第一张照相底片。10年以后,他在一块金属 板上印出了第一张正片的图像。尼普斯与另一 个法国人路易斯·达盖尔联手完善了这一过程。 1883年,尼普斯死后,达盖尔发明了一种在银 板上制造出正片图像的方法。他的“达盖尔板” 成为制造廉价肖像的一种途径。
1.1.4摄影的蓬勃发展
1888年,乔治·伊斯特曼发明了用一种凝胶和化学的药膜制成的胶 卷。后来,他用电影胶片代替了纸质的底片从而创造了应用于电影工业 的胶片。彩色胶片则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教 授哈罗德·爱德格顿在1938年发明了电子闪光管取代了闪光粉和灯泡。 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大部分艺术家、 教育家及一般群众仍然把摄影当做是科学,而不是艺术。在摄影俱乐部 中,会员是受到保护的,他们的展览作品,按题材的不同,分为风景、 人像、静物等。 到了20世纪60年代,公开的摄影展览都由各摄影组织举办,不但引 起了摄影界的兴趣,而且引起了艺术界其他领域,如录像、绘画、图片 印刷等的兴趣。摄影年鉴和摄影杂志中的“摄影作品选”的范围扩大了。

第01章 世界摄影发展简史

第01章  世界摄影发展简史

2. 火棉胶(湿版)摄影法
• 1851年,一项划时代的重要发明出现在英国。这一年3 月号的英国《克密斯特杂志》发表了阿彻尔(Archer) 的“火棉胶摄影法”。火棉胶是将火棉(硝酸纤维素) 溶于75%的乙醚和25%的酒精的混和溶液中的一种高粘性 液体,干燥后变坚硬,无色透明。阿彻尔是伦敦的一名 雕塑家,他的方法是将含有碘化银的火棉胶涂在玻璃上, 然后使玻璃倾斜,让火棉胶均匀地扩散在玻璃上,再浸 入硝酸银溶液中以增强光敏性。拍照时,必须在玻璃片 湿的时候进行,火棉胶越干,感光度越底,这就要求火 棉胶负片必须很快做好,并立即使用。因此,这种方法 又被称为“湿版”摄影法。
1. “蛋清玻璃”摄影法
• 人们想得到的是既像达盖尔法拍摄的照片那样具有清晰 的影像、细致的影纹,又像卡罗法那样能便宜、迅速地 印出许多的照片,于是,有人提出了用透明片基代替纸 基制作负像片的设想。那时,制作透明片只有玻璃可用。 然而,感光药品怎样才能附着在玻璃上呢?人们开始寻 找一种透明的粘合济,它既可以将感光化学材料附着于 玻璃板上,又能经得住显影、定影的冲洗。人们首先想 到了用蛋清作粘合剂。1847年,尼埃普斯的侄子圣-维 克多( Saint-Victor)首先取得了“蛋清玻璃”摄影 法的专利权。然而,混合于蛋清之中的感光药品极有限, 曝光约需5至15分种,不适于拍摄照片。但是,它对于 制作“蛋清相纸”并用于洗相片和制幻灯片还是很适宜 的。
2. 卡罗式摄影法的优点
• 卡罗法的优点在于每张负像片可以印无数正像 片,价格较低,印出来的像片不是左右相反的, 且便于邮寄和保存;未印正像片以前,负像片 还可以进行修饰,如去掉脸上的皱纹、斑点等。 最大的缺点是由于负像片是纸质的,纸基的纤 维影响了印片的清晰,影纹较粗,而且不均匀, 易退色;感光性能较低,需要长时间曝光制作; 与达盖尔法差不多,工序也很繁杂,致使不具 备一定化学知识的人都不敢把摄影作为业余爱 好。到了1850年,人们仍在为摄影方法的局限 性而苦恼,许多人在进行着更进一步的探索。

摄影概论--第一讲摄影史

摄影概论--第一讲摄影史

《工作室一角》 达盖尔 1837
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也被称为 “达盖尔摄影法”
巴黎寺院街 1838
1839年8月19日,法兰西学术院举 行科学院和美术院联席会议,正式 认定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创立 了摄影术,并将这一发明公诸于世。 这一宣告标志着摄影术的正式诞生。 至今摄影术诞生已经173年 由于达盖尔对摄影术的开创性贡献, 被誉为“摄影之父”
布兰德尔桌型暗箱(1769年)
用暗箱摄取影像的光学原理, 即“小孔成像”原理,早在 2400年前我国战国时期的《墨 经》中就己有所记述。此外, 《墨经》还论述了有关光影的 生成、光与影的关系、光的反 射以及平面镜、凸镜、凹镜聚 光结影的原理。
小孔成像
小孔暗箱能够成像,并可以在绘图 领域广泛应用。但它也有缺点,即 不能解决影像亮度和清晰度之间的 矛盾。
打开的门 1843
卡特林湖 1844
在摄影的启蒙期,除了最早的开拓者 尼尔普斯,摄影术的创立者达盖尔, 主流摄像系统的奠基人塔尔博特之外, 还应该提到法国人贝亚尔,他从1837 年开始研究摄影,1839年研究负正摄 影系统,都没有取得公认,1839年6 月,内亚尔在达盖尔摄影术公布之前 举办了世界上第一个摄影展览,成为 摄影史上公开展出照片的第一人!
尼埃普斯的“日光刻蚀法”
1822年尼埃普斯以金属板作为片基, 上面涂满柏油(朱迪亚沥青)最为 感光材料,然后将需要复印的版画 平放在上面,在阳光下暴晒。拍摄 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牵马的孩子》
尼埃普斯《牵马的孩子》1822
1826年尼埃普斯有锡合金板涂上柏 油,用自制的相机在自家的阁楼上 经过长达8小时的曝光,然后用薰 衣草油进行溶解,柏油感光层中受 光暴晒的地方变硬不溶解,其他部 分依照受光的多少全部或部分溶解, 使影像固定下来。

摄影——第一章摄影简史

摄影——第一章摄影简史

菲利普· 亨利· 德拉莫特(Philip Henry Delamotte,1820-1889)在1853年用湿版法拍 摄的水晶宫。
1.4干版 1889保留至今的玻璃干版 年销售的玻璃干版 湿版摄影法是摄影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湿版摄影法降低了摄影的成本, 在图像质量和拍摄成本中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并且带动了摄影的发展。 然而湿版摄影法的操作毕竟过于复杂,外出摄影时需要带上一系列附属设备 及化学药品,还要携带作为暗房用的帐篷,这一切都阻碍了湿版摄影法的进 一步发展。不久它就被更加方便的干版摄影法所取代了。
1.2达盖尔时期的摄影术
1802年英国人托马斯. 韦奇伍德做了一次曝光实验。
法国人约瑟夫· 尼塞福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普斯( Joseph Nicēphore Niēpce,17651833)年成功地获得了一张正像照片。
路易斯· 雅克· 曼德· 达盖尔(Louis Jaque Mande Daguerre,17871851)与尼普斯并合作改进这项技术,探索新的摄影技术
1.2达盖尔时期的摄影术 “达盖尔摄影法”即“银版摄影术”
达盖尔摄影法所使用的各种化学药品
达盖尔摄影法的显湿机
1.2达盖尔时期的摄影术 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术发明不久,摄影术迅速在欧洲和世界范围内传 播开来,并且逐步得到改进。摄影术的诞生促进了欧洲科学技术和 工业、旅游业以及铁路交通等诸多行业的发展。在欧洲的许多国家 和美国的一些大城市中,都相继出现了肖像摄影室,这些摄影室被 称为“达盖尔式摄影室”。
1.5胶卷 柯达公司的创始人乔治· 伊斯曼( George Eastman,1854-1932)(见 图34)在19 世纪80 年代开始进行感光材料的试验,他将纸张用蓖麻油进 行浸泡,增加纸张的透明度,制作出纸质负片。这就是胶片时代人们常用 的120 和135 胶卷的前身。

第01章 世界摄影发展简史

第01章  世界摄影发展简史

• 1. 银盐变黑现象 • 2. 德国医学教授的研究
• 3. 感光成像的研究
• 4. 日光摄影法
• 1. 达盖尔摄影法的诞生 • 2. 达盖尔摄影法的推广 • 3. 摄影术的诞生日
1. 摄影的萌芽──小孔成像
• 提起摄影,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照相机和胶 片。但作为照相机的前身──“暗箱”, 早在摄影发明之前的几百年前,就被画家 用来作为绘画的一种工具了。1558年,意 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的画家乔万尼 .波尔塔 ( Giovanni Parta , 1538-1615 )对用暗 箱绘画作过如下描述:把影像反射在放有 纸张的画板上,用铅笔画出轮廓,再着色, 就完成了一幅画。这种方法很简单,即使 不会绘画的人,也可以使用这种装置。
3. 感光成像的研究
• 17世纪末,一位英国陶瓷工人的儿子韦奇 伍德(Wedgwood)将不透明的树叶、昆虫 的翅膀放在涂有硝酸银的皮革上,试图制 作“阳光图片”( Sun-picture )。他将 这种皮革放在太阳下曝晒后,取下树叶时 出现了非常优美的白色轮廓图案。遗憾的 是,他没有找到将这个优美的图案固定下 来(即定影)的办法,因此,受光后仍有 感光能力的白色部分很快也变黑了。但韦 奇伍德的功绩在于证实了感光成像的可能 性。
4. 日光摄影法
• 20年后,法国中部夏龙市的一名石版印刷工人尼埃普斯 (Niepce, 1765-1833)因不善于绘画,就想创造一种 将线条画转印到石版上的自动转印法。他采用了一种受 光而硬化的材料 -“犹地亚沥青”,这种沥青受光后会 变硬,未受光部分可以很容易地溶解在薰衣草油溶液中。 尼埃普斯将沥青溶液涂在锡与铅等金属的合金板上,用 浸过油呈半透明的原稿贴在涂层上曝光,结果受光部分 变硬,因黑线条遮挡而未受光的部分用薰衣草油洗去后 露出金属板,于是,在较暗的金属板上呈现出了与原稿 相似的正像。尼埃普斯称这个方法为“日光摄影法” (heliography )。 1826 年,他将这种涂有沥青的合金 板放在暗箱中,将镜头对准工作室的窗外,经过8小时 的曝光后,将合金板浸入薰衣草油中冲洗,尽管所得到 的影像很粗糙,然而,它毕竟是世界上第一幅永久保留 下来的经感光而成的图像。

摄影发展史概述讲稿

摄影发展史概述讲稿

尼埃(尔)普斯的画像
10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第一幅永久保留照片) 《谷仓和鸽子窝》Niepce 11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Talbot 塔(卡)尔博特(英)
12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卡尔波特》:英国发明家卡尔波特是由底片负片到正片的开 创人。1835年开始试用涂有氯化银或硝酸银的图纸作为感光材 料,在照相机里拍成负像,然后再利用日光印像,他把自己的
Daguerre 达盖尔(法)
16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静物》Daguerre 17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达盖尔银版照相法是利用镀有碘化银的钢板在暗箱里进行曝光,然后以水银
蒸汽进行显影,再以普通食盐定影,得到的实际上是一个金属负像,但十分
清晰而且可以永久保存。由于曝光大约需要 20到 30分钟,因此,早期摄影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摄影发展史概述课件
1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主要内容:
• 对摄影的认识 • 摄影发展简史介绍
➢ 小孔成像 ➢照相机原理 ➢摄影史上几位重要人物及其影响 ➢传统与数码摄影系统
• 摄影的视觉转换效果 • 摄影美学(纪实与艺术的结合) • 摄影风格流派
2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3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3、摄影可以帮助发现,推进科学,传播知识: 摄影是人类的第三只眼睛,各地的生活习 俗、医学手段的传播等,X光摄影用于飞 机场、车站的检查、水下摄影可以遨游水 下世界、高空遥感摄影可以显示隐蔽的设 施,红外摄影使离开身体的余温也能留下 影象。
4、摄影还是《摄像》、《电影》等的基础: 镜头、画面构图等知识都是摄像电影所必 须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摄影技术发展史1

第一章摄影技术发展史1

达盖尔摄影法拍摄的照片
木箱式相机
摄影运动型相机
皮腔式旅行者相机
自动立体相机
西克勒· 西克勒·卡多型相机
1.2.2 火棉胶摄影法----湿版时代 火棉胶摄影法-------湿版时代
1851年 弗雷德里克∙斯科特∙阿彻尔发明“ 1851年,弗雷德里克∙斯科特∙阿彻尔发明“火棉 胶摄影法” 胶摄影法”; 优点:光敏度高,感光快;影像、纹理清晰、层 优点:光敏度高,感光快;影像、纹理清晰、 次丰富,景物由美真实,价格低廉; 次丰富,景物由美真实,价格低廉; 缺点:制作不方便,时间要求较严格;经过了20 缺点:制作不方便,时间要求较严格;经过了20 年的兴盛。 年的兴盛。
明代 《帝京景物略》提到北京天宁寺中的小孔 帝京景物略》 成像,并且做了一些解释。原文是“塔倒影, 成像,并且做了一些解释。原文是“塔倒影, 在大士殿。日方中,合殿中门,如入门隙,塔 在大士殿。日方中,合殿中门,如入门隙, 全影倒现石上。昔人云:影从隙入, 全影倒现石上。昔人云:影从隙入,空中物则 旁碍,碍则影束,影束则倒。” 旁碍,碍则影束,影束则倒。 明末清初,用小孔成像原理制作绘画暗箱 明末清初,用小孔成像原理制作绘画暗箱
将一块镀银的铜板彻底清洗,并抛光。 将一块镀银的铜板彻底清洗,并抛光。 把镀银的铜板置于一个装有碘溶液的小箱子内, 把镀银的铜板置于一个装有碘溶液的小箱子内,在室 温下停留5 30分钟 至镀银的表面变为金黄色为止, 温下停留5-30分钟,至镀银的表面变为金黄色为止, 分钟, 这时,镀银的铜板已光敏化。 这时,镀银的铜板已光敏化。 在暗箱内曝光5 12分钟(f11镜头 在暗箱内曝光5-12分钟(f11镜头)。 分钟(f11镜头)
达盖儿式摄影室 在达盖儿摄影法公布之后的五年中,在美国, 在达盖儿摄影法公布之后的五年中,在美国,以及在欧洲的大 多数国家的主要城市中,都建立了人像摄影室,这些摄影室, 多数国家的主要城市中,都建立了人像摄影室,这些摄影室, 常被称为“达盖儿式摄影室” 要拍摄一张达盖儿式人像, 常被称为“达盖儿式摄影室”。要拍摄一张达盖儿式人像,可 是一场严峻的考验.首先,你得穿上最合适的衣服,因为, 是一场严峻的考验.首先,你得穿上最合适的衣服,因为,达盖 儿式摄影法只对兰色或白色感光,其他颜色大都表现为黑色. 儿式摄影法只对兰色或白色感光,其他颜色大都表现为黑色. 妇女必须避免穿红色或深绿色的衣服; 妇女必须避免穿红色或深绿色的衣服;男子穿深灰色比穿黑色 效果要好些. 效果要好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Michael McLuhan
第一节 摄影史的追思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Michael McLuhan
1、书、画、影同源
无论是文字、绘画、雕塑或是摄影最初都不是为了艺术 而艺术的但也决不仅仅是为了某种看得见得实用目的, 而是人类这种智慧的生灵不断求索和表达的结果—— 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几千年历史的真实影像都未给人们 遗留下来。但对纪录与再现,人类从未停止过努力,这 种努力并不是开始与摄影,甚至也不是开始于成型的文 字——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Michael McLuhan
达盖尔摄影法的改进
1839年时达盖儿式摄影法的标准步骤: 1、 将一块镀银的铜板彻底清洗,并抛光; 2、 把镀银的铜板置于一个装有碘溶液的小箱子内,在室温下停 留5-30分钟,至镀银的表面变为金黄色为止(可在红灯下观察)。 这时,镀银的铜板已光敏化,可以放入防光盒内,以供拍照; 3、 在暗箱内曝光5-12分钟(f11镜头); 4、 将已曝光的镀银铜板置于75℃的水银上方,面朝下,进行“显 影”; 5、 用海波溶液将留存的银盐洗去(“定影”); 6、 最后用蒸溜水清洗,并晾干; 但是这种摄影术的暴光时间较长,运动的物体拍不下来 1840年的改进:增加如下两个步骤: 2a、将镀银的铜板放在卤化银溶液中漂洗,然后按照上述第2步 方法再略为处理一次。 5a、将“定影”后的铜板浸于氯化金溶液中,以加强影像的效果。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Michael McLuhan
引言
照相机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装置,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接纳物体的 反射光并将物体的影像永久地记录在胶片上。这简直就是一项壮举, 而且是一项相对比较新的壮举。 直到19年纪中叶,没有一个历史伟人的肖像是以照片的形式永远记 载下来的。人们只能通过绘画了解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或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的相貌,而且 由于没有他们本人的照片,你们也就无法确定他们本来的面容。而今 天,我们享受着这种平等,从这一点上,也可以说照相机是一种平等 的装置。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Michael McLuhan
摄影的幻想与现实
幻想—现实 照相机的原理:小孔成像 早在春秋时期《墨经》、宋代 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 《墨经》中记载:在一间黑暗的小 屋的墙壁上开一个小孔,小孔 外面阳光下的景物就会倒立地 呈现在小孔对面的墙壁上。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Michael McLuhan
摄影基础
主讲:谢景政
第一讲 谈古论今看摄影
引言 第一节 摄影史的追思 第二节 摄影技术的发展简史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Michael McLuhan
引言:摄影,因为热爱——
摄影家并非目光特别锐利,而是心灵充满激情与触动——
那是,对自然界和一切生灵的敬畏! 那是,对人世间冷暖的同情! 那是对无处不在的精神力量的洞察与发现!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Michael McLuhan
3、达盖尔“银版摄影 法”
法国人达盖尔运用了尼埃普斯(Niepce)的显影概 念,在基础的摄影化学方面作出了贡献。 1839年巴黎的达盖尔(Daguerre)发明了银版摄影 术,此后便风行于西方世界。 后来,达盖儿继续用金属板进行试验。这时,他用的是 铜板,表面镀以银,并用碘蒸气进行光敏化,使铜 板上形成一层碘化银。但是,它的光敏度实在太低 了,即使用当时最好的镜头,也拍不出影像来。 后来他发现,当他把已曝光的铜板放在加热的水银上 熏时,影像便得到加强或“显影”,这才达到了一 个新的转折点。至1837年,他已有了一个完整的操 作系统。对大部分明亮光线下的景物,曝光时间约 为30分钟,拍摄出来的效果,是细致的灰白色的影 像,衬以银色的背景。 为了报答政府对他的奖励,他把全部技术公布于众, 使他的摄影法得以在法国广泛流传。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Mich8月19日被定为摄影术的诞生日?
法国巴黎天文台总监D.F.阿拉戈在观看了L.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方法的操 作过程后,对这一重大的发明做了充分的肯定,并在1839年1月7日法国 科学院召开的会议上,介绍了“银版摄影法”。 在D.F.阿拉戈的大力推存下,法国政府买下了这一发明专利,1839年初 月19日法国科学院和美术学会联合召开了特别会议,.D.F.阿拉戈在会上 19 .D.F. 对"达盖尔银版法"的操作方法作了详细的阐述。后来,人们便将这一天 定为摄影术的正式诞生日。
感色限制:首先, 得穿上最合适的衣服,因为,达盖儿式摄影法只 对兰色或白色感光,其他颜色大都表现为黑色。妇女必须避免穿 红色或深绿色的衣服;男子穿深灰色比穿黑色效果要好些。 ; 天气限制:到了约定的拍摄时刻(那是随着气候而变的,天气不好, 就要另行预约,你得爬几级楼梯,到达摄影室.那是一个玻璃房子, 一般是建在平顶的屋子上(右上图)。在这里,你得坐在一个位于 高台上的笔直的椅子上.在你的头上,是一块兰色的玻璃板,以减低 太阳的热量。 暴光时间:摄影师将调节你头部后面的那个铁夹子,把你的头 部固定住。你的两个前臂要放在椅子的扶手上,摄影师将告诉你, 眼睛要看着摄影机,不能眨眼,不能挪动。然后,由助手将已光敏 化的金属板装入摄影机内,并进行0.5-1分钟的曝光。
郎静山的风格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Michael McLuhan
郎静山的风格(续)
第二节 摄影技术的发展简史
1、资本主义的技术和物质基础 2、摄影技术的里程碑1——尼普思的阳光摄影法 3、达盖尔“银版摄影法” 4、被淹死的男人——贝亚德 5、H·F·塔尔博特( Henry Fox Talbot ) ——卡罗式摄影法 6、湿版显影法wet plate process 7、“干” 板 时 代 8、 柯达的普及革命 9、 徕卡的德国精神 10、 快速成像相机 11、日本的自动化技术 12、数码摄影技术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Michael McLuhan
1、历史的积淀——西方资本主义带来的技术和 生产 力的变革提供了物质基础
1822 年化学爱好者尼普思发现了固定了暗箱所得的影像的方法。他是在前人的基础 上得到这一成果的; 1809年英国皇家研究院发表了关于暗箱所得影像的成果。但这 决不是尼普斯参照的唯一成果。 许多世纪以来,人们就已知道,有些物质在阳光的长时间曝晒之后,会变黑,或退色。 对于这种变化,人们常常认为是由于“热”,而不是由于“光”在起作用。 早在1727年,德国J·舒尔策(J·Schulze)教授曾证明,将硝酸银与白粉混合成的白色溶液, 置于玻璃瓶之中,面向阳光的一侧将会变黑。他指出,单是热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 大约是1800年,英国陶瓷工人的儿子T·韦奇伍德(Thomas Wedgwood),将不透明的 树叶放在涂有硝酸银的皮革上,他将皮革放在太阳下曝晒,皮革上未被复盖部分即逐 渐变黑,而当取下树叶时,便留下白色的影子。不幸的是,韦奇伍德未能防止这些仍有 感光能力的白色部分变黑(除非他用微弱的烛光来观看)。他也不能将暗箱所形成的 影像记录下来,因为光线实在太弱了。
用你的心去发现,去热爱任何一件你要做的事,和你即将从事的 事业,和你相处相亲的人!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Michael McLuhan
我自豪,我是一名摄影师!
我见过那自由大地,和勇士的家园 见过生命喜降人间,……撒手人寰; 我常常放眼天外,追逐烈风的脚步,直面雷鸣与电闪; 倏忽又体察入微,一株小草也令人潸然泪下; 更多时候,人间冷暖更使人百感交集 呵,摄影师,也是诗人,镜头的语言,可以兴,可以怨,可以 群——
小知识:1846年以安格尔为首的画家向法国政府请愿,要求禁止摄影,因为那是 一种“不正当的竞争”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Michael McLuhan
小结:从媒介形态看艺术类型
作为传播符号发展历史出现分流与分支(每一种符号系统 都在自己的样态内发生进化,无限趋近一种完美的体系, 但当这种完美程度几乎实现时,我们往往会发现,它最重 要的功能已经走向转型或者下坡了——)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Michael McLuhan
几个阶段
阶段二:成熟的再现阶段
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们解决了透视问 题,强化了图形的再现功能。人类 图像艺术实现了色彩与空间的第一 个平衡; 但摄影术的出现(1826尼普斯发 明“日光蚀刻法”)使人们重新反 思了绘画的艺术本质(《艺术哲学》 特纳),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 了写实主义的穷途末路。绘画的表 现功能得以加强。
16世纪 凸透镜的发明,人们发 现用它来代替小孔得到更清晰 、明亮的图像。
暗箱(Camera Obscure)的出现。 被作为一种辅助绘画工具,借助这 种装置,即使不会绘画的人也可以 轻易作画,只要把通过凸透镜所成 的影像,用铅笔一描就行了。
这就是照相机的雏形。
17世纪,一些小的便于携带的暗
箱被普遍使用。一些艺术家开始想 把影像永久保留下来。(1760年德 拉罗修的科幻小说《基凡提》)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Michael McLuhan
2、摄影技术的里程碑1——尼普思的阳光摄 影法
经过许多实验和改进,他 用一种油溶的白沥青,涂 在一块铅锡合金板上,经 长时间曝光,使沥青硬化。 然后,将金属板置于熏衣草 油中,把白沥青的未硬化 部分洗去。这样,影像的 明亮部分成为白色,在黑 色金属板的衬托下,显现 为影调与原物相似的正像。 尼埃普斯称这个方法为 “阳光摄影 法”(heliography),通过蚀 刻,可在半透明纸上印制 为像片。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Michael McLuha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