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摄影史考试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夏尔勒.波德莱尔生于巴黎,1857年出版诗集《恶之华》,奠定了在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文学美术评论集《美学管窥》(1868)等。
1.瓦特尔.本雅明,德国思想家、批评家。1925年,以《德国悲剧的起源》向佛莱宝大学申请教授资格未果,以后一直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写作。他的《摄影小史》(1913年)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6年)堪称摄影文论的经典制作。
2.保罗.瓦莱利,法国诗人和美学理论家。《摄影百年祭》是他与1939年为纪念摄影术发明100周年而在法兰西学院所作的报告。
3.马歇尔.麦克卢汉(1911-1980),加拿大传播学者,主要著作有《机械的新娘》(1951年)、《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1964年)、《媒介即信息》(1967年)等。
4.鲁道夫.阿恩海姆(1904-2007),德裔美国美学家,心里学家。主要著作有《电影作为艺术》(1932年)、《艺术与视知觉》(1954年)、《走向一种艺术心理学:论文集》(1966年)、《艺术心理学新论》(1986年)。
5.亨利.卡蒂埃-布勒松(1908-2004),法国摄影家。1947年与罗伯特.卡帕等人一起设立玛格南摄影图片社。在1940年代末、1950年代初采访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等国,以自己的照相机见证1950年代起云涌的民族解放与独立运动。1954年出版摄影画册《决定性瞬间》,1989年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以卡蒂埃-布勒松的名字设立了“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奖”。2003年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基金会成立并举办第一届“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奖”评奖,同年,法国国家图书馆也举办了亨利。卡蒂埃-布勒松摄影作品回顾展。著有《亨利。卡蒂埃-布勒松:摄影家》(1981)、《亨利。卡蒂埃-布勒松:早期作品》(1987)、《为艺术而艺术》(1995)《亨利。卡蒂埃-布勒松:人,像,世界》(2003)等,本文选自《写实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勒松》。
6.皮埃尔。布迪厄,法国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艺术的规则》(1965)、《美术爱好——欧洲的美术馆与公众》(1969合著)、《再生产:教育。社会。文化》(1979合著)、《实践理论纲要》(1972)、《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1979)、《语言与符号暴力》(1991).本文选自《摄影:一种中产趣味的艺术》。
7.苏珊。桑塔格,美国作家、文学批评家。1973年在《纽约书评杂志》撰写关于摄影的连载随笔,后于1977年集结成《论摄影》一书出版。此书被认为是在“过去140年中,就摄影影像对我们观看世界以及观看我们自己的方式这一深刻改变所作的才华横溢的分析”。另著《反对诠释》1966、《疾病的隐喻》1978、《火山情人》1992、《在美国》(2000)、《关于他人之痛苦》2003)等。《在美国》获得2000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她还分别获得过2001年耶路撒冷奖和2003年德国国家图书奖。
8.罗兰。巴特,法国文学理论家,符号学家,媒介社会学家。在《神话学》1957)中,他已经运用符号学理论对一些视觉文化现象展开分析。在《摄影的信息》1961)与《影像的修辞学》1964)中,他从报道摄影和广告摄影入手,分析了作为符号的摄影的外在“传播”的样态。他指出。摄影的悖论性的本质在于拥有符码的信息与没有符码的信息这两者的共存之中。在最后的著作《明室》1980)中,他对于摄影的态度又为之一变,他认为摄影与其他模仿艺术的根本差异在于,摄影有着“曾经存在过”的这个独有的特点.
9.约翰。伯杰,英国文学家、艺术评论家,电影电视剧本作家。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伯杰的艺术批评充满了犀利的政治洞察力与敏锐的艺术感觉。他对于当代摄影文化也发表了许多独具洞见的观点。这些观点主要体现在《观看之道》1972)、《关于观看》1980)、《另一种叙述方式》1989与瑞士摄影家让。莫尔合作)等。他还著有《艺术与革命》1969)、《毕加索的成功与失败》1965)等,本文选自《关于观看》。
13.藤田省三,日本社会思想家,著有《藤田省三著作集》全十卷(1997)
11.约翰。萨考夫斯基,美国摄影评论家,展览策划人,他为重新评价埃文斯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任期间,策划了大量对于当代摄影发展起到了重大影响的摄影展览会,其中有《新文献》1967)、《埃格尔斯顿的指引》1976)、《镜与窗》1978)、《至今为止的摄影》1989)等,他著有《摄影家的眼睛》1966)、《看照片》1973)等。总的来说萨考夫斯基是一个着眼于摄影自身的表现形式的变化发展的形式主义摄影评论家。
12.让。鲍德里亚,法国思想家以《物体系统》1968)、《消费社会》1970)、《生产之镜》1973)、《象征交换与死》1976)、《拟向与模拟》1981)、《幻觉的终结》1992)、《完美的罪行》1995)等尖锐批判现代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重要著作文明于世,被称为西方后现代理论的“军师”级的代表人物。他拍摄的照片基本上是由两个方面的内容所组成,1是凭借学术活动与个人旅行的机会拍摄的各种照片,2是他在自己日常生活的起居场所拍摄的照片。鲍德里亚还被邀请参加1993妮娜的威尼斯双年展,在1995年获得德国著名的“ZKM与西门子媒体艺术奖”。1997年他在东京帕尔柯画廊举办了名为《消失的技法》的个人作品展。
14.罗兰巴特的《显义与晦义》
他指出,一个能指与一个所指构成了一个符号整体,它还可以借助隐喻的修辞手法形成一个新的能指与新的所指,从而构成第二重符号关系。进而还可以借助象征手法形成另一个新的能指与新的所指,从而构成第三重符号关系,如此形成多层次递进的演化过程
15.柏拉图的洞穴里含义:人们一般称之为“洞穴喻”。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有一些囚徒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囚徒看见投射在墙壁上的阴影,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假如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他现在就可以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而假如有人把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什么也看不见。他就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的人,认为这人使他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带来了痛苦。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我们,就是处在一个洞穴里,像囚徒一样。我们被枷锁束缚住了身体,这些枷锁有来自我们自身的,也有社会的。柏拉图的洞穴,这是一种滑稽的感觉,我们一方面在现实中生活,体验着真实,一方面又急切地想用一种虚假的载体宣告自己的体验。定格下来的东西,我们才觉得理解了,备份下来的东西,我们才觉得拥有了。
1.摄影小史-----瓦尔特。本雅明
摄影小史是他最早的一篇有关摄影本身的历史与本体探讨的专门著述,《摄影小史》虽然是一部在历史的框架下构建起来的对于摄影这个现代视觉媒介的考察,但本雅明对于现代艺术思想史产生重大影响的观念已经在此中形成。本雅明的灵氛:时间和空间奇异交织:远方的奇异景象好像近在眼前。静歇在夏日正午,目光追随着地平线上的山川或一个小树枝,他们将观者笼罩在它们投下的阴影里,此时此刻开始成为景象中的一部分——那就是呼吸那远山、那树枝上的灵氛”。现在把事物拉得更近-也就是更接近大众——成为现代人强烈的热情,如同原来独一无二的事物通过复制进而被人们征服时的强烈的热情一样。日复一日,以非常接近对象的影像和影像的复制品来代替摄影对象已经成为迫切需求。当复制影像出现在画报和周刊上,它们和原型之间显然是有区别的,后者与唯一性和持久性紧密结合,而前者则表现了短暂性和再现性。对象从他的外壳中现行,灵氛也就支离破碎了,这是知觉的征兆——这种知觉对于类似性的敏感已经发展得如此成熟,以至于通过复制的方式击败了本来独一无二的原物。在机械时代凋萎的东西正是艺术作品的灵晕,凋萎后的事物意味着新生。1.摄影的表达旨趣-----亨利。卡蒂埃--布勒松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
《摄影的表达旨趣》可以说是一篇摄影家论摄影的精彩之作。顶级的摄影家的摄影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