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光荣绽放》“十大”系列音乐会探索民族器乐舞台演出发展的新思路

合集下载

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汇报音乐会

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汇报音乐会

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汇报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成功举办领导、嘉宾、各校领队、指导教师及全体演员合影2017年11月19日晚,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联合主办,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承办、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支持的"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汇报音乐会"巡演活动第二场在我校歌剧音乐厅成功举办。

当晚,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副司长李蔚,我院党委书记赵旻、院长俞峰、民乐系主任于红梅,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副会长王书伟、顾问刘裕升,以及参加"第三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扩大会议"的来自全国各大艺术院校和高校艺术学院的学者领导(教指委委员、专业分委会专家),业界专家和学生观看了音乐会。

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艺术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创办于2002年,前身为"文华艺术院校奖--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每三年一届,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五届。

本届展示活动分为民族器乐独奏、小型民族乐器组合两部分,参与对象涵盖本科、高职、中职等各个层次民族器乐专业在校生。

评委专家在全国167所艺术院校选送的1319各节目中遴选出40个院校的129个节目入围现场展演。

中央音乐学院大学和附中共有21个节目入选,是参展节目最多的团队,充分显示了我校民族乐器教学演奏实力,体现了专业音乐院校的引领地位。

本场音乐会是"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汇报音乐会"巡演活动的第二场。

本次音乐会汇集了中央音乐学院及附中、中国音乐学院及附中、中国戏曲学院及附中、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山东艺术学院6所音乐院校的优秀学子,共演出了15首民乐作品。

他们正值青春少年,演奏的技术及艺术修养已经远远超出大多数同龄人。

展演的曲目艺术性、技术性都非常高,包括了传统经典民乐作品和最新创作的优秀作品。

体现了展演活动的宗旨:推出民乐人才和作品、促进院校间交流、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又见国乐》,让国乐常见常新”

“《又见国乐》,让国乐常见常新”

“《⼜见国乐》,让国乐常见常新”近⽇,中央民族乐团推出的民族乐剧《⼜见国乐》在全国巡演,这是继《印象国乐》之后该团推出的⼜⼀部备受瞩⽬的国乐精品。

《印象国乐》《⼜见国乐》由王潮歌导演、“80后”青年作曲家姜莹作曲编曲,⾃推出以来就⼴受好评,吸引了不少年轻⼈⾛近国乐。

有评论称,这两部民族乐剧颠覆了传统的民乐演奏形式,既似戏剧,有⼀定情节和故事,⼜似⾳乐会,有⼤乐队现场伴奏和⾼⽔平的独奏、合奏,运⽤舞台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审美表现形式,为观众营造出新鲜的⾳乐情境。

姜莹从⼩学习琵琶,常常⼀边听着贝多芬的交响乐,⼀边练习琵琶的基本功。

⾼中时期,姜莹开始学习作曲,她喜欢上了这种富有创造性和想象⼒的艺术形式。

在上海⾳乐学院毕业后,她成为同学中唯⼀的专业乐团的驻团作曲。

她不⽢⼼国乐只成为少数⼈欣赏的“雅乐”。

她相信,这种传统艺术⼀定可以“雅俗共赏”,为更多的年轻⼈所喜爱。

《印象国乐》《⼜见国乐》让她的设想成为现实。

《印象国乐》中的敦煌篇章运⽤的演奏乐器是从敦煌壁画上复制下来的,但到底每件乐器发出什么样的⾳⾊,现代⼈很难去量化,姜莹追求的是神似,特别是表现汉唐时期的神韵。

在创作过程中,姜莹突破了传统的民族管弦乐⾳乐会段落式的写作模式,⽽是以戏剧串联曲⽬的⽅式呈现演出。

这也是姜莹第⼀次⽤两个主旋律去贯穿全曲,因为平时写⾳乐会,作品之间往往是独⽴的,有⼀些风格上的对⽐。

但这次是把整场⾳乐会的风格完全统⼀起来,⽽且每⼀个舞台的呈现,都会影响姜莹创作的⾳乐,必须有画⾯感,有点像写歌剧⾳乐。

通过这种尝试,姜莹跳出了以前只是写⾳乐本⾝的那种思维模式,⽽是把戏剧的元素融合在⾳乐创作⾥⾯。

结果《印象国乐》⼤获成功,观众的热情出乎她的意料。

这让主创和演出团队备受⿎舞。

在取得了⼀系列好成绩、好⼝碑之后,作为《印象国乐》第⼆部的《⼜见国乐》⼀经上演,再次取得成功。

《⼜见国乐》的最⼤特点就是向国乐经典致敬。

他们选择了很多⼤家⽿熟能详的经典名曲,⽐如《⾼⼭流⽔》《春江花⽉夜》《⼆泉映⽉》《⼗⾯埋伏》《春节序曲》,还有⼀些民歌,⽐如《浏阳河》《鸿雁》,还有代表民族⽓概的《黄河》(《黄河⼤合唱》《黄河钢琴协奏曲》)等⼀系列经典曲⽬。

烟花绽放2024年春节晚会盛典

烟花绽放2024年春节晚会盛典
主流媒体纷纷报道,赞誉烟花绽放的壮丽景象 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讨论,成为热门话题 媒体宣传烟花绽放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媒体对烟花绽放的安全措施和环保理念进行关注和报道
烟花绽放对于社会的影响和价值
烟花绽放作为春节晚会盛典的重要环节, 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提高了晚 会的收视率和口碑。
烟花绽放所呈现的美丽和壮观,激发了人 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增强了人 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术烟 创花 新绽
放 的 技
烟花制作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新型烟花材料: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精准控制:通过精确计算和调整,实现烟花的精准控制和多样化效果。 动态烟花:利用新型烟花材料和技术,实现动态和立体效果的烟花表演。 智能化技术:引入智能化技术,实现烟花的自动化控制和表演。
烟花燃放技术的改进和发展
烟花在春节晚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烟花绽放是春节晚会的重要环节, 为晚会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烟花绽放通过精美的设计和技术手 段,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 春节晚会的一大亮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烟花绽放代表着喜庆、祥和,为观 众带来了欢乐和祝福。
烟花绽放的意义不仅在于观赏,更 在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起源:1979年,中国中 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正式诞生,成为中国人 迎接新年的重要文化盛 事。
发展历程:从1983年开 始,春节联欢晚会逐渐 成为中国最大的电视晚 会,吸引了数以亿计的 观众。
意义:春节晚会不仅是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也是展示中华 文化多样性和独特魅力 的平台。
影响:春节晚会的影响 力不仅限于中国,也影 响了全球华人和国际社 会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

《国乐大典》传承与发展民乐新思路

《国乐大典》传承与发展民乐新思路

《国乐大典》传承与发展民乐新思路1. 引言1.1 介绍国乐大典的重要性国乐大典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遗产。

这些珍贵的音乐资料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在传承与发展民乐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乐大典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国音乐的宝库,是世界音乐史的重要一环。

国乐大典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它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生动写照,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和演出形式。

这些珍贵的资料为我们了解古代音乐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国乐大典是中国音乐传承的重要依据,是后人学习传统音乐的重要参考资料。

只有通过学习和继承国乐大典,才能保证民乐传统得以延续。

国乐大典也是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通过对国乐大典的整理和推广,可以使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中国音乐的魅力。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国乐大典的整理和传承工作,保护好这份宝贵的民族音乐遗产,让国乐大典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代表之一。

1.2 概述传承与发展民乐的意义传承与发展民乐是我们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载体和表现。

民乐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的体现。

通过传承和发展民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味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感受我们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方式。

发展民乐也能够丰富我们的音乐生活,提升我们的审美水平,培养我们的音乐情趣。

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传播的加速,传统民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许多传统乐器和曲谱面临失传的危险,许多优秀的民乐演奏家和音乐家也面临着被遗忘的危险。

传承和发展民乐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够将我们宝贵的民乐传统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民乐的魅力,让民乐这一瑰宝永远熠熠生辉。

【概述传承与发展民乐的意义】2. 正文2.1 历史悠久的国乐传统中国国乐悠久的传统可追溯至数千年前的古代时期。

最早的国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那时的音乐主要用于宗教礼仪和宫廷活动。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打开文本图片集建平的琵琶协奏曲《春秋》是应国际“儒联”为纪念孔子诞辰2545年所举办的音乐会“千秋颂”的委约作品。

创作于1994年7—9月。

同年10月7日由中央民族乐团在北京音乐厅首演。

独奏是琵琶演奏家吴玉霞,她也参与了创作。

《人民音乐》发表了作曲家自己撰写的文章《创作中的思考——琵琶协奏曲〈春秋〉创作札记》。

需要说明的是,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参阅了作曲家自己写的有关文章,以求比较准确地分析和表达出他的创作意愿。

一、标题与内容唐建平说,琵琶协奏曲《春秋》是借鉴儒家音乐思想而创作的作品。

其目的是借“春秋”这一题材和儒家音乐上的韵意来抒发对数千年中华悠久文明成就的崇敬、热爱和追溯之情。

在文化特性上,选择了礼乐中“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的思想。

作为写孔子的音乐,可以用叙事体(类似琵琶协奏曲《花木兰》或《草原小姐妹》那样的写法),也可以舍弃情节只写“精神”。

作者采用了后一种写法。

曲目以“春秋”为标题,首先是希望突出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代,同时那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历史变革时期,出现过百家争鸣、雄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此外,“春秋”二字在汉语中又有代表“历史”或“文化”的意思,这样也可以扩大作曲家音乐创作表现的外延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二、形式与表现(一)音乐基本素材的选择与设定音乐创作的基本素材选择设定和对音乐气度、风貌的想象,是作曲家开始创作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唐建平从礼乐思想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礼乐是用“钟鼓管磬龠干戚”这些乐器演奏的,而其中鼓的作用受到了格外的重视。

所谓“弦匏笙簧,会守拊鼓”,就是指弦匏笙簧都要和着鼓的节奏一起演奏②,故作曲家在乐队音响的设置和应用上都充分考虑到鼓、编钟、编磬等当时已被广泛使用的乐器音色音响,以唤起人们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文化的回忆与想象。

当然,事实上在此之前,鼓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已经凝聚成为一种民族精神和生命力的象征,所以作曲家在该作的开头和结尾均有意识地用了鼓的音响。

有一种信仰,叫国乐

有一种信仰,叫国乐

有一种信仰,叫国乐中国艺术网讯“您今天为什么来这里?听音乐会么?”“在今天,在这个时代,您需要听一场音乐会吗?”“……一场音乐会,对,就是一场音乐会,能让您的心得到些许的安慰,能让你触摸到自己最柔软的情感。

您只需要坐在这里静静地聆听,而我们将在这里为您把山打开,把水打开,把岁月打开,把心打开,把音乐打开!”这是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印象·国乐》的开场一幕,中央民族乐团的指挥家何建国站在观众之间,深情地说道。

随着他声音的频率加快,音乐从舞台的四面八方地响起。

10月10日,民族乐团《印象·国乐》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中央民族乐团携手著名导演王潮歌,首次突破了民乐的常规演出模式,在中国民乐演出形式上献出全新一曲。

音乐就在你身边当观众走入剧场的那一刻起,悠扬的旋律即在耳边响起,所到之处皆能感受到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时时刻刻皆能被优雅地音乐所环绕……来自国家级的顶尖乐团演奏家们正分散在国家大剧院的检票口、剧院长廊、电梯口处、咖啡厅等区域进行乐器演奏。

王潮歌导演表示:“《印象·中国》希望传达一种‘音乐就在身边,音乐无所不在’的理念,您可以在任何一个空间享受到音乐带给您哪怕是两分钱的快乐。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音乐可以是爱、是态度、是良药、是信仰!”据了解,此次民族乐剧也是王潮歌导演以“一元”稿酬指导演出的。

“只要我把心拿出来,您拖着,接好了,这就够了。

”王潮歌导演说道。

她表示,要为民族音乐的传承尽一份力量,更要让最有魅力的中国音色展现在当今的文艺舞台上。

演奏家陈述自己,直面观众《印象·国乐》的演奏突破了传统民族乐剧的分段落演奏方式,以戏剧串联曲目,从头到尾一气呵成,犹如诗篇,宏伟壮丽;整场民族乐剧采用了全新的创作乐曲,主旋律优美动听,贯穿始终,通过不同的乐手演奏出不同的声音,表达出不同的心境。

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演出第一次将演奏家这样“有故事的人”引入剧情。

演奏家直面观众陈述自己,讲述自己的音乐人生和对国乐的理解,作为整场音乐感受的内容组成部分。

《国乐大典》传承与发展民乐新思路

《国乐大典》传承与发展民乐新思路

《国乐大典》传承与发展民乐新思路作者:王娴来源:《经济》 2019年第6期随着我国综艺娱乐性不断深化,过度娱乐化、效仿度高等问题逐渐浮现,国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进一步提升导致收视低迷,打破这个局面需要提升节目的文化内涵。

文化类综艺的出现体现了民族文化自信,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推动中国综艺市场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作为现代中国传媒者,推进文化类综艺的升级、创新文化类综艺的呈现,是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2018年由广东卫视推出的大型音乐竞演节目《国乐大典》创新地从中国传统音乐角度切入,让中国传统乐器糅合诗词、吟唱等经典,结合现代流行音乐的制作手法,在新颖的赛制承载下展现了中国音乐的文化美感,赋予经典时代性,突破性地表现中国传统乐器的艺术价值和特色。

《国乐大典》传承民乐的新思路《国乐大典》第一季是以线性结构来设计节目主题,通过不同的节目主题考验乐团对经典曲目演绎的更多可能性从而牵引着多种民族乐器在舞台上的呈现方式。

《国乐大典》第一期的主题为“乐满中华,震撼放送”,展示了六支参赛民乐团的差异性,而乐团的差异性更多地以主奏乐器的演奏为主要体现。

因此在节目主题设计下,《国乐大典》在第一期为观众展现了多种经典的中国传统乐器,如琵琶、二胡、月琴等。

在第三期节目中,主题为“历史回响,梦回千年”,内容指向民族乐器身上所承载的历史故事。

在本期节目中,龚锣新艺术乐团在表演中加入了极富历史厚重感的编钟,让民族乐器的呈现焦点从历史角度出发。

《国乐大典》透过设计节目主题,牵引着每一期节目的关注点,编织出不同的呈现角度让观众去了解中国民族乐器,让民乐的传承不再泛滥于硬性的“填鸭”方式的传播而是隐藏于欣赏度极高的曲目表演和多维度的民乐普及中,从而推动观众对传承民乐的主动性接触。

《国乐大典》在节目角色设置中,承担着输出民乐文化的角色职责的还有专家鉴赏团,节目组分别从民乐角度、文化角度以及观众角度进行设置。

据节目组统计,著名国乐艺术家方锦龙在第一季节目中演奏了马头琴、热瓦普、琵琶、中阮、锯琴等十八种民族乐器,不仅展示了民族乐器的多样性,而且体现了民族乐器在传承中所遇到困境,如民乐教育以及民乐生存空间等问题。

再接再励 如琢如磨 努力把《立秋》打造成国家舞台艺术精品

再接再励  如琢如磨  努力把《立秋》打造成国家舞台艺术精品

再接再励如琢如磨努力把《立秋》打造成国家舞台艺术精品贾茂盛
【期刊名称】《今日山西》
【年(卷),期】2005(000)001
【总页数】4页(P19-22)
【作者】贾茂盛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824
【相关文献】
1.国家精品舞台剧目的市场运作方式研究——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系列研究之一[J], 苗燕
2.首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中的一大亮点--当代中国舞台艺术的人本意识简论 [J], 刘祯
3.开创中国舞台艺术的新纪元——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观剧漫笔 [J], 王蕴明
4.八年磨一戏金秋喜圆梦——《老表轶事》荣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 [J], 银峥峥
5.“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全国演出月”拉开帷幕——精品剧目《迟开的玫瑰》将在西安连续演出三十场 [J], 戴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器乐汇报演出策划书3篇

器乐汇报演出策划书3篇

器乐汇报演出策划书3篇篇一《器乐汇报演出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奏响美妙乐章,展现器乐风采二、活动目的1. 为器乐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激发他们对器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3. 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4. 向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展示器乐演奏的魅力,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活动主体全校师生及部分家长四、活动时间[具体时间]五、活动地点学校大礼堂六、活动准备1. 宣传工作制作宣传海报、传单等宣传资料,在校内张贴、发放,宣传本次器乐汇报演出的时间、地点、节目内容等信息。

在学校网站、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活动预告和相关报道,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邀请学校领导、老师、家长等观看演出,发送邀请函。

2. 节目征集面向全校学生征集器乐演奏节目,包括钢琴、小提琴、吉他、古筝、二胡等各种乐器。

对征集到的节目进行筛选和审核,确保节目质量。

安排节目排练时间和地点,指导学生进行排练。

3. 场地布置提前对大礼堂进行布置,设置舞台、音响设备、灯光设备等。

摆放观众座椅,确保观众席的整洁和舒适。

装饰舞台背景,营造出艺术氛围。

4. 人员安排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等工作。

安排主持人,负责演出的串场和介绍节目。

招募志愿者,负责现场的引导、秩序维护、后勤保障等工作。

邀请专业的音乐教师担任评委,对节目进行评分。

5. 物资准备购买演出所需的乐器、乐谱、道具等物资。

准备奖品、证书等,用于表彰优秀节目和演员。

七、活动流程1. 开场表演由学校乐队或合唱团进行开场表演,营造热烈的氛围。

2. 节目演出按照节目单顺序,依次进行器乐演奏节目表演。

每个节目表演结束后,评委进行打分。

3. 中场休息安排中场休息时间,让观众休息片刻,同时进行节目统计和分数计算。

4. 颁奖环节根据评委的打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颁发证书和奖品。

邀请学校领导为获奖节目和演员颁奖。

丝弦齐鸣扬国音 江河湖海汇广陵

丝弦齐鸣扬国音 江河湖海汇广陵

丝弦齐鸣扬国音江河湖海汇广陵作者:祝远来源:《音乐生活》2022年第09期2022年7月15日19:30,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主演的《江河湖海颂》交响音乐会在扬州音乐厅奏响。

本场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苏州民族管弦乐团首席指挥彭家鹏执棒,二胡演奏家朱昌耀任艺术指导,钢琴演奏家原丁联袂出演。

所演绎民族管弦乐组曲《江河湖海颂》汇集了乐团三部委约作品,分别由作曲家姜莹、张朝、唐建平参与创作。

第一篇章为作曲家姜莹创作的中国民族管弦乐《艰难与辉煌》,第二篇章为作曲家张朝创作的钢琴协奏曲《琴动山河》,第三篇章点题之作为作曲家唐建平创作的第一民族交响曲《江河湖海颂》。

如此强强联合的创演团队,为演出的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过观演,笔者颇受震撼,由此引发了一些有关作品思想性、艺术性及观赏性方面的解读与思考。

作为喜迎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的献礼之作,《江河湖海颂》这部组曲,按照创演的先后顺序以三个篇章分别进行了叙事与立意,每一篇章都有着各自鲜明的表现主题。

第一篇章《艰难与辉煌》运用了叙述性的创作方式展开,以中华民族一路艰难走来,经历了百年沧桑的历史为背景,以激励当代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民族复兴之路续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篇章的主题动机中贯穿了《国际歌》的旋律元素,使得音乐具有强烈的革命主义气质,同时结合民族管弦乐的表现形式,既谱写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也借此抒发了中华儿女矢志不渝、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

第二篇章《琴动山河》以“当代”我国取得的美好发展为叙事背景。

通过“山河——祖国山水之赞歌、夜曲——江南夜景之恋曲、戏鼓——中华文化之咏叹、未来——美好未来之展望”四段落,以真挚的情感与炙热的表达,歌颂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不畏艰难的昂扬斗志与精神美德。

盛赞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祖国大好山河、人民幸福生活所取得的翻天覆地变化与伟大成就。

第三篇章《江河湖海颂》表达了对祖国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此篇又分为“大江东去、长江如歌、湖岸风和、海阔天极”四乐章。

《人民音乐》总目录

《人民音乐》总目录

《人民音乐》总目录专稿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词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隆重召开总目刘云山(1?6)胡振民(1?7)傅庚辰(1?9)赵季平(1?10)本刊记者张萌(1?11)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花絮(1?4)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副主席名单(1?1】)关于推举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届名誉主席和聘请顾问的决定(1?1】) 关于任命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届秘书长,副秘书长的决定(1?11)《人民音乐》荣获"新中国6o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1?44)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成立本刊讯(5-4)让世界歌剧历史丰碑镌刻上中国的名字——在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成立仪式上的讲话金曼(5?27)阳春白雪和者El众——"第五届鼓浪屿钢琴节"展演综述本刊记者荣英涛(9?18)繁荣音乐评论促进音乐发展——在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第四届年会上的讲话王次熠(9?26)春华秋实开放共荣——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第四届年会评述高拂晓(9?28) 聚八方宾朋迎7O华诞——中央音乐学院举行建院70年庆典搭建沟通平台共谋音乐教育发展大计——记中外音乐学院院长论坛弘扬主旋律唱响新时代宋学军(12?6)宋学军王小夕(12?10)——"唱响中国"知名词曲作家创作推动会举行本刊特约记者郭娟(12?12)第7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为金钟喝彩塑世界品牌——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圆满落幕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名单倾听音乐界"两会"代表的声音北京现代音乐节展现时代的声音——2O1O年北京现代音乐节综述创作研究?乐海撷英钟文(1.46)(1.47)张蕾裴诺(4?25)浅议2l世纪中国儿童钢琴作品创作说唱剧《解放》音乐解析文心弄"剑器"豪情起"龙舞"——从《剑舞》,《龙舞》看徐昌俊的音乐风格走进音乐分析学的时代——"首届全国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述评新思维新感知——从"2009上海音乐学院国际电子音乐周"看电子音乐发展的新趋势第四届京,沪,闽音乐创作研讨会述要论王建民筝曲旋律的创造性杨正君(7?21)杨慧(1-27)王安潮(1.29)明言(1?48-)张巍(2?l8)秦毅(2?22)曾宪林(2?24)张珊(2-26)从《茶》,《门》和《秦始皇》看谭盾的歌剧创作理念东方中乐团首场民族交响音乐会述评为当代作证——上海音乐学院"第二届当代音乐周"述评评敖昌群《生命》交响曲关于音乐分析意义,方法,人才培养和文献引进的探讨品味不尽的红色经典故事——听交响组曲《地道战留给后世的故事》有感聆听和谐之音感受华夏巨变杨正君(2?29)王艺(2?32)杨和平(2?34)陈启云(3?12)杜晓十(3?25)左霞(3?28)——"我爱你中华——敖昌群声乐作品专场音乐会"有感玄音(3?3O)关于在院校常规教学中融入"音乐分析学"理念的思考吴春福(3?32) 2009"帕拉天奴杯"第四届合唱及艺术歌曲比赛研讨会综述陈晶(3?34) 简单的悸论[意]斯特凡诺?爵瓦索尼黄建清,温德青译(3?37)歌剧《青春之歌》带来的喜满新颖(4?8)歌曲创作谈孟卫东(4?26)建设"中华乐派"任重道远——写在金湘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之后卞祖善(4?29)饱含真情品质高洁成熟自信——记作曲家金湘20o9交响乐作品音乐会暨研讨会魏扬(4?32)当代新音乐的轨迹——杨立青的室内乐作品评析田艺苗(4?36)巴蜀神韵天府名家——聆听"天府之恋——张坚民族作品音乐会"印象刘再生(4?40) 弘扬华乐文化展示中华风韵一一听中央民族乐团"中华风韵"新春音乐会尹铁良(5?l1)朱践耳的交响乐创作蔡乔中(5?28)呼唤民族声乐作品的多样化——从"王志信现象"说起张敏(5?31)交响乐本土化探索半世纪国内外传扬——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创作5O年池瑾瑕(5?34) 东西交融的气韵——陈晓勇钢琴作品《日记》的音乐与演奏常丽(6?10)体验真挚之情净化心灵之旅——徐振民小提琴协奏曲《音诗》创作特色贾国平(7?9)"徐振民交响乐作品研讨会"综述夏苒(7?12)秦文琛室内乐的创作特色安鲁新(7?14)徽风皖韵黄山黄梅——姚盛昌教授的交响曲《黄山?黄梅》评析程炳杰(7?18)音乐传递感恩舞蹈鼓舞奋进——四川音乐艺术家"5?l2"大地震两周年纪念赴京感恩系列活动综述雍敦全(8?7)大爱无疆——在"生命"交响音乐会座谈会上的发言卞祖善(8?10)2O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民族器乐创作简析卢璐匡君(8?25) 古韵淳厚秦声幽怨——大提琴与钢琴《古?秦》解析李沙(8?32)为有奇香扑面来——评音乐剧《茉莉花》居其宏(9?22)琴声悠扬丝路音画——评努斯勒提?瓦吉丁《丝道幻影——小提琴作品8首》的艺术特色王宝龙(9?31)理念与技术的创新——电子音乐作品《诺日朗》的创作特点分析王炫(9?34)用声音刻画脸谱—~评析张小夫电子音乐作品《脸谱Ⅱ》徐玺宝(9.38)音乐纵横/,良采尝jPEOPLE'SMUSIC:2010?1291——我所希望并能给予的扎根中国文化"元传统"的清唱剧——瞿小松清唱剧《大劈棺》探析《人民音乐》对新中国交响事业发展贡献的历史回顾——写在纪念创刊6O周年之际聆听《绿色的呼唤》一一韩兰魁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印象给世界一个绿色的吻——一个西部作曲家的思考与情怀因坚韧而坚守由乐观升达观——听黄安伦作品音乐会的感悟透过秦咏诚的经典声乐作品看其创作风格无我之象与有我之境——朱婕的高胡与乐队《自梳女》朝鲜歌剧《红楼梦》带来的思考收获——广东省交响乐作品评奖印象谈谈舞剧《天山荚蓉》的音乐创作剑为我动乐为我心一一简析小提琴与钢琴《剑》创作与演奏特征客家文化的历史颂歌——舞剧《大围屋》音乐评析当代音乐家瞿小松(10?28)石一冰(10?3O)张慧张雯雯(1O?34)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记音乐史学家汪毓和音乐学家,教育家汪毓和简历民族声乐理论探索者——记民族声乐教授丁雅贤海阔凭鱼跃——记指挥家,解放军军乐团团长于海技巧与风格的超越艺术与人格的完美——为闵惠芬《二胡艺术研究文集》作序尊师楷模丰碑——记二胡演奏家闵惠芬他为祖国彻夜而歌——记作曲咏矗It东西湖梅兰婺江歌魔笛曲梆情——评詹永明笛子独奏音乐会借"世博"东风展国乐魅力一一访歌唱家宋祖英德无常师主善为师——记琵琶艺术家王范地先生岁月悠悠写华章——徐振民先生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徐振民作品年表呼唤时代的阳刚之气——访军旅指挥家郑健新疆民族音乐我的艺术毕命之魂——记维吾尔族音乐家努斯勒捉?瓦吉丁的音乐创作弓弦人生大爱情怀——贺王国潼从艺60周年,从教5O周年情系交响——记指挥大师韩中杰《偏套集》读后感言——简评《张非诗文辑录》"一个半"中国指挥家的世纪情缘让琵琶永恒的行走92/,良毫亲PEOPLE'SMUSIC2010?12李吉提(11.13)罗艺峰(11?18)宋璐璐(11?23)程龙(1】?26)程龙(11?30)王吉乐(1l?32)何平(11?34)王颖吴春福(12?l6)韩梅(12?25)胡艺芳(12?28)戴嘉枋(1?17)(1?23)沈尊光(1?24)俞峰(2?5)王次炯(3?5)朱昌耀(3?9)杨启舫(4?4)纪维剑张平(5?15)特约记者晓文(6?4)任宏(6?22)林育(7?5)f7?13,赵世民(8?4)何绍儒(9—4)牟典鹏(9?8)卞祖善(10?4)唐诃(10?8)陈孝英温欲耕(10?25)——听读吴玉霞清代占谱《弦索备考》全本音乐会之后的思考——专访三弦演奏家谈龙建表演艺术张振涛(11.4)本刊记者荣英涛(1】?9')看杭州爱乐乐团的崛起方舟(I.33)中国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字声问题及审美差异张旭东(1?52) 永远年轻的乐团——中国少年交响乐团暨"红领巾乐队"成立50周年庆典活动在京举行宋歌(1?56)大气开放响亮南昌——20o9第三届中国?南昌国际军乐节综述于海(2?37)纵意驰骋推陈出新——"戴亚笛子协奏曲音乐会"述评何宽钊(2?41)淡歌唱的"管道"在演唱中的重要性张莉[美]玛莎-诺(2?45) "相约台中一一第二届海峡两岸合唱节"纪行曹国梁(3?16) 春华秋实——观声乐教授,歌唱家马秋华教授从教3O年学生音乐会有感曾彤(3?20)"嘲闩"精神与"谈话"意识——观美国TCU室内乐团沈阳音乐会有感整体计算与局部计算的时间素描——电子音乐作品《阵》之时间逻辑与材料布局立足本土彰显特色——记江苏省女子民族乐团晋京演出座谈会本刊记者加尔西亚"声门冲击"学说的一些启示古词今曲铸国魂——无伴奏合唱清唱剧《桃花扇》观后无伴奏清唱剧《桃花扇》审美阐释人声乐器特殊性的声学阐释声乐艺术中的个人演唱风格好哇!古稀歌声——听刘秉义天津音乐厅独唱音乐会有感反者道之动——论张佳林的钢琴伴奏艺术"七星"紫竹作龙吟一一评刘正国笛子作品暨刘氏七孔笛首演音乐会钢琴:现代音乐的实验场手风琴与20世纪【}】国音乐感动与感怀——听安如砺二胡艺术教学成果展演五十载春意盎然世博年申城同庆——"卜海之春"5O周年纪念活动综述"西子"情牵"巨人"丁京城乐坛奏华孝——评浙江交响乐团"春路雨添化"新春音乐会中国歌剧的难点哪里——从歌剧《西施》的演出说起新团队带来新《西施》半个世纪的灿烂——纪念"上海之春"创办.血十周年成就斐然任重道远——为中国爱乐成十周年而作论笛子演奏中的"沉"与"净"对传承与发展的思考——在2009年中国管乐周研讨会L的发言陶笛的世界:人人都足音乐家姜珊(3?40)李小兵(3?42)于庆新(4?l2)李凤莲(4?43)袁明(5?6)王次煸(5?7)吴静(5?62)陈自勤(5?66)管谨义(6?7)范立芝(6?17)唐朴林(6?2o)马莉(6?26)谭艺民(6?29)刘文金(6?57)王勇尹韶文(7?26)朱璐璐(7?29)石惟正(7?32)蒋力(7?34)陆在易(7?37)卞祖善(7?40)毛云岗(7?42)杨勇(7?44)张德俊L8?12)两岸同歌牵手心灵之旅——第三届海峡两岸(福州)合唱节圆满闭幕本刊特约记者国家大剧院乐团交响绽放——评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管弦乐团音乐会如何塑造民族声乐的共性美和个性美感受低音的魅力——评男低音歌唱家彭康亮的歌剧演唱论歌曲风格的双重属性民族精神的凝聚与展现——西藏爱乐乐团首次参加"中国交响乐之春"展演侧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西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首次赴欧洲演出与交流张志英文明的冲突——中国手风琴多元化,民族化之路用音乐架起两岸友谊之桥——2O】0年海峡爱乐乐团巡演举办打造交响乐发展的新平台——访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联盟主席郭珊跨越平台攀登高峰乔译萱(8-16)刘小龙(8?l8)穆红(8?29)周静(8?36)周咏(8?38)银卓玛(9?12)史晓眉(9?I5)许键(9?41)庸若甫(10?16)亚太地区交响乐团本刊记者张萌(10?18)——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大提琴比赛评述探索创新发展——六届全国大提琴比赛今昔谈中国大提琴音乐新【廿纪新成果的全面检阅与集中展示——2OlO"上海之春"大提琴原创作品比赛述评昆仑群山脚下的传奇音乐会情系交响——贺韩中杰90华诞暨从艺73周年专场音乐会本刊记者一位畿近歌唱艺术高峰的歌唱家~一曹秀美"上海夏季音乐节"独唱音乐会述评戏歌的艺术特征及演唱一一以《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为例光彩夺目的小角色——《蝙蝠》中阿黛莉咏叹调的研究琴韵生辉色彩飞扬——198O一2O10年钢琴音色研究综述音乐构思与再现中的速度音教园地六十载耕耘腾喜庆甲子情桃李竞芳菲——西安音乐学院60周年校庆综述瑞雪飘管弦大音满京城——记E海音乐学院国家大剧院"大音之韵"音乐会邹文琴教学随想培养传统文化的记忆——韩国基础音乐教育掠影近代释义学对音乐欣赏教学的影响后现代教育理念对l晤方音乐史教学的启示音乐教育哲学的跨文化对话景作人(10?38)刘洋(1O?41)钱仁平(10?44)李瑾(11?20)严济颖(12?15)石惟正(12?20)朱国昌(12?38)张建成(12?41)史晓眉(1?36)伍维曦(1?40)惟正(1?58)金顺爱(1?60)李暑红(1?63)朱宁宁杨九华(1.66)——"2009中国广州-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综述音乐特长班与普通班学生音乐认知的差异比较延展鲁艺传统彰显沈音精神陈雅先(2?63)江娟娟(2?66)——评沈阳音乐学院"华彩金秋"音乐会观赛随笔——有感于浙江省中小学艺术节比赛器乐专场音乐教育审美体验探析高师钢琴教学法课弹性教学与个性教学的重组音乐专业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焦虑水平的研究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21世纪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中国人——写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成立lO周年多维音乐哲学流派思想下的音乐教育研究新课程音乐课标实验教材综评全国普通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堂研讨会综述构建合理化高师钢琴技能体系的理论探索回应社会需求培养音乐复合型人才音乐教育学科研究方法现状分析——基于五所高校硕士学位论文的定量研究借鉴反思提升创新——"2009武夷山?西方音乐学会综合性院校教学工作研讨会暨讲习班"综述宋方方"口传心授"的多重解读新思路带来新突破——项阳"中国乐籍制度与传统文化"课程之思考网络时代的音乐听觉训练建国6O年基础教育音乐课标的回顾与展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照下的民族音乐课程建构取向王赫秉承尚美创新校训再创川音明日辉煌——四川音乐学院建校7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综述高师声乐教学中关于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相互借鉴与融合之探究王丽娜唱好先要说好——声乐教学中"以说助唱"训练法的研究近代化历程中的中国近现代音乐教材建设问题杨和平漫漫求索之路——国内音乐剧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及评论在对沈洋的教学过程中形成我的教学理念形象思维在声乐教学中的误读及理性思考哈尔滨2O世纪早期(俄侨)手风琴教育的探究音乐数字化对当下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影响——浅谈艺术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基于主体性目标体系的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研究——从课程与教学的角度桑海波(3?22)金奇(3?54)刘安乐(3?56)王昌逵(3?59)陈凌(4?60)蔡梦(4?63)俞人豪(5?19)黄颖仪(5?46)冯亚(5?50)施咏(5?54)杨相勇(5?56)李宗堂(5?59)宋蓓(6?32)邱桂香(6-36)朱洁琼(6?38)白晓炜(6?41)张晖(7?64)雷美琴(7?67)李婷婷(7?7O)宋康(8?21)郝玉珠(9?59)夏艳萍(9?62)宋莉(9?64)康啸(10?58)杨宝利(11?37)俞子正(11?4O)何艺宋立权(12?62)绍迅(12?64)尹爱青王稼之(12?67)乐海钩沉忆缪天瑞教授主编《音乐百科词典》中的治学思想和方法管谨义(2?11)勤奋好学的一生笔耕不辍的一生——怀念父亲缪天瑞林剑(2?15)深切的怀念——民族音乐大师彭修文与河南省越凋剧团的情缘舞台巨人——彭修文和他的民族管弦乐艺术罗云(2?48)/,良音.尝iPEOPLE'SMUSICf2010?1293 厚德载物乐者乐也——跟随温可铮先生学习的日子笙管箫埙寻墨迹真草隶篆听音律——缅怀民族管乐表演艺术家曹建国先生洒向人间都是爱——回忆母亲肖远肖远同志生平俄侨音乐家与工部局乐队交往历史新探研深事丰赡继往开泰来——第四届"马思聪学术研讨会"综述张鲁在延安时期的音乐生活与创作周总理和时乐潆的二三事古朴雅正气度非凡——琵琶演奏家程午加世纪传承教育爱——记吴漪曼教授试论郑声兴盛之因张美林(4?17)胡亮(4?58)陈滨滨陈其钢(5?22)(5?26)一首名曲的曲折生成史——《满江红》(怒发冲冠)现行曲谱的来历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述评做人至上事业至上学生至上——记首都师范大学吴铁英教授追思会一壁书卷两架素琴卅载育人三碟传世——怀念恩师吴铁英先生长期被忽略和低估的杰出音乐家张曙黄土高原上的音乐守望——作曲家,教育家饶余燕艺术肖像恩师吕骥学者长者开拓者——回忆我与吕骥同志交往的点点滴滴黄自的中国古诗词音乐创作沥血酬壮志深情忆故人——《李元庆纪念文集》首发式座谈会综述论李焕之作为历史人物研究的典型意义李焕之的中国古典器乐观北京历史上的教会学校音乐教育品玄饮韵听古琴——魏晋南北朝古琴音乐的审美转型你和你的旋律永在我心中——为纪念施光南诞辰7O周年而作从"时代歌手"到"人民音乐家"——为纪念施光南诞辰70周年,逝世20周年Ifli作知音良师益友——纪念曹正教授诞辰9O周年民族音乐程兴旺(5?40)李林(6?61)时昭晖(6?64)贾怡(7?53)陈晓雾(7?56)王百灵任飞(7?58)李冰(7?61)赵璐(8?46)蔡梦莽璋(8?49)"集成"与"集成后"守望者们的情怀——"屈家营音乐会"纪事艺术之花两岸共赏——海峡传统文化?北管音乐研讨会综述海南l临高渔歌的社会生态及音乐特点山西汾阳田村圣母庙壁画音乐图像考姚振华箜篌的新生陕北民歌研究:问题意识与文化视野刀郎木卡姆的变异形态探析雅乐归故里遗音续千年94民采谗PEOPLE'SMUSIC『2010?12杨琼(8?52)向延生(9?44)崔兵(1o?12)孟于(10?47)陈自明(Io?50)任志宏(Io?53)李宏锋(10?56)蔡梦(11?42)曹国梁(11?45)盂维平(I1.48)田雅丽(11?51)洪如丁(12?44)明言(I2?46)高百坚(12?49)王耀华(1?70)乔建中(1?72)任飞(2李群山(2武丽敏崔君芝胡友笋滕祯54)56)6o)45)4851)——记"中日韩传统雅乐舞国际学术研讨会"关于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运动与民族音乐学术研究的互唤问题——兼谈民族音乐教育实践的良好契机从"边缘"到"中心"——谈《茉莉花》文化属性的蜕变二胡曲《病中吟》创作年代再探究大山的情韵——石占明和他演唱的左权民歌试谈陕西筝的学术地位——兼谈周延甲先生的独特贡献"梦寻北京,中国和世界的声音记忆"——记"2009北京传统音乐节"民族音乐学教学中说唱音乐分类新议从荤段子看民歌《集成》保护文化遗产的缺失海南少数民族音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略——以琼中黎族民歌为例信手拈来皆成曲——谈孙文明二胡艺术的当代意义苏州对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昆曲的生态性哺育——以《牡丹亭》为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谈"非遗"保护中的"意识建构"问题关于建立少数民族音乐数据库的若于思考《陕北礼俗音乐的考察与研究》读后诸城琴派风格成因探析庙会民俗中的西安鼓乐的考察及功能分析求同存异"雅""傲"共赏田刚(4?46)蓝雪霏(4?48)胡小东(4?52)卫凌(4?55)乔建中(5?42)钱茸(5?44)卒刊记者张宁(6?13)齐江(6?44)胡小满(6.48)——给广东汉乐筝艺及《出水莲》提供一份教学参考明代弦索调的变异及其对剧唱的影响用音乐与世界对话——世博会与民族音乐文化之传播中国民族乐器发展史的里程碑——《华乐大典?二胡卷》出版感言李清资(6?51)戚萌亚(6?54)冯智全(7?4"/)王华(7?50)曹章琼(8?40)黄虎(8?43)李德敬(9?46)丁静文茹(9?49)王蔚(9?52)李昕(9?56)袁勤(IO-22)朴东生乔建中杨光熊于庆新赵寒阳(1O?62)立派传宗论发展根深叶茂话二胡——"秦派二胡学术论坛"述评邵吉民(IO?64)民族器乐地方派别的新景观——从"秦派二胡"的生成与繁盛说起乔建中(Io?66)古韵长流永葆青春——"孟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综述傅利民翟静雅(10?68)民歌是什么——兼评"第七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王桂芹(1卜54) "复活"的弦索——清代古谱《弦索备考》全本音乐会暨学术研讨会印象"非遗"的视野苏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弹的哺育与保护略论现代传媒与传统音乐保护——从一个影视传播公司谈起泉州南音(弦管)二弦"原生态"留存与思考声音景观视角下的黔东南音乐音乐学探索谈谈音乐分析学的多元化建构20世纪作曲家个性化材料与音乐分析技法的适应性——以巴托克,朱践耳为例黄虎(11?56)杨曦帆(11?59)冯智全(12?52)柴广育(12?54)王萍萍(12?56)刘嵘(12?59)于润洋(1.12)王安国(I-14)基于临响倾听之上的音乐批评——和我的研究生讨论音乐批评问题乐评三分法及其实践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分析——基于"第三届全国音乐心理学研讨会"的调查活虎巨象钝龟——科研成果三种类型特性概说中国音乐批评需要批判性文化反思精神认知美学理论视角下的音乐美学原理解读简论音乐的隐喻价值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沟通问题汉魏六朝琴赋的音乐美学思想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的主体意识中国古代音乐"拍"的研究——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音乐"拍"研究共享共建共存——"第五届全国音乐艺术院校图书馆馆长工作会议"综述本刊记者谈学术着作翻译的学术性——评《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的翻译韩锺恩(1?74)傅显舟(1?77)宋蓓(I?80)蒲亨建(2?69)杨民康(2?72)胡晓伟(2?76)王炳社(2?80)项阳(3?74)万志全(3?78)廖家骅(4?66)郭林(4?69)荣英涛(4?74)王秀萍(4?76)"移风易俗,奠善于乐"的音乐美学渊源考杨辉(6?66)音乐创作表演学科的学术性认知——兼谈我国音乐学学科设置与学位体系构想贾达群(6?70) 作曲家音乐创作的社会性问题探讨李劲松(7?73)2009年国内部分钢琴研究综述李佳(7?77)什么是现代音乐——现代音乐漫谈之一徐昌俊(7.80)解读李渔"变死音为活曲"的美学内涵黄彦(7.83)乐由心生心随声动——2009年音乐治疗危机干预国际论坛暨首届学术年会会议侧记杜青青(8?55)师心独见炳千秋——嵇康《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思想剖析赵梅枝(9?67)现代,对于传统是一种机遇——从"机遇"说到"视频音乐志"立项伍国栋(9?70)论审美心理在歌剧接受美学中的表现与建构王保荣(9?74) 试论"古典跨界"现象曹锡严昕(10?84)论司马迁的音乐思想陈四海董菲(10?88)意识形态宣传对美感经验的征用——论瓦格纳的一段着名乐曲在电影中的运用邓双林(1O?92) 生态美学——音乐美学界应当关注的新视域罗小平(12.84)环球采风纷呈学术续延盛会恩泽学界——"第八届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论加纳作曲家曼纽尔?吉玛?拉比的钢琴作品一一《莲花》样性,民主,对话:ISME全球化进程中的核心主题——玛丽?麦卡锡(MarieMcCarthy)教授访谈录从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看印度电影音乐的文化认同承载历史回溯辉煌徐元勇(1?83)谢佳音(1?86)蔡丽红(2?82.)宋蕾(3?62)——记意大利博洛尼亚爱乐学院对欧洲音乐文化发展的贡献刘欣尹爱青(3?66)成就斐然仍需努力——中俄音乐文化交流研究述评王岩(3?68)理查?施特劳斯《四首最后的歌》创作特征解析马玉峰(3?71) 积淀丰厚明星闪亮——第九届全国小提琴比赛决赛综述景作人(4?21)数字化背景下的日本音乐市场彦芳梅维维(4?79)在西方歌剧为蓝本的历史中反思——从《夕鹤》创生看日本对西方歌剧的接受。

中国当代舞剧创作四论_札记

中国当代舞剧创作四论_札记

《中国当代舞剧创作四论》阅读笔记目录一、内容综述 (2)1. 当代舞剧的重要性与意义 (3)2. 本阅读笔记的目的和结构 (4)二、中国当代舞剧的发展历程 (5)1. 起源与早期发展 (6)2. 政治变迁对舞剧发展的影响 (8)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舞剧创新 (9)4. 当代舞剧的多元化趋势 (11)三、舞剧创作的四大理论框架 (12)1. 现实主义题材与表现手法 (13)a. 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生活 (15)b. 通过舞蹈动作和叙事讲述故事 (16)2. 艺术性与观赏性并重 (18)a. 注重舞蹈艺术的美学价值 (19)b. 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提升观赏体验 (20)3. 文化传承与创新 (21)a.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 (23)b. 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 (23)4. 国际交流与本土化融合 (24)a.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 (25)b.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舞剧风格 (27)四、当代舞剧创作的案例分析 (28)1. 《红色娘子军》 (29)2. 《白毛女》 (31)3. 《大鱼海棠》 (32)4. 《沙家浜》 (33)五、舞剧创作中的挑战与对策 (35)1. 资金投入与资源分配问题 (35)2. 编剧、导演和演员等多方合作机制 (37)3. 舞台技术与视觉呈现的创新 (38)4. 艺术教育与公众审美的培养 (40)六、结论 (41)1. 当代舞剧创作的成就与不足 (42)2. 对未来舞剧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43)一、内容综述《中国当代舞剧创作四论》对中国当代舞剧的发展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探讨。

本书不仅回顾了舞剧艺术的历史脉络,更聚焦于当代舞剧的创作实践,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揭示了当代舞剧创作的多重面貌和内在规律。

作者首先对“舞剧”这一艺术形式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它作为戏剧艺术的一个分支,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结合音乐、舞台美术等艺术元素,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作者详细分析了当代舞剧创作的四个重要方面:主题选择、叙事结构、舞蹈表现和舞台呈现。

四川音乐学院迎大运系列展演活动“乐动蓉城”

四川音乐学院迎大运系列展演活动“乐动蓉城”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万众瞩目的国
际性体育赛事,全球青年的强健体魄与青春活力在此展现,
中国也向世界发出了开放、和平的响亮之声。

面对这样一
个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大运有我,人人参与”早
已深入人心。

四川音乐学院以献礼大运为己任,所主办的
“迎大运·乐动蓉城”系列展演活动,近日在成都城市音乐
厅喷泉广场落下帷幕。

同时,在成都城市音乐厅内,三场
“2023年博士专场系列音乐会”——声乐专场、钢琴专场
和西洋管弦乐器专场也相继成功上演。

在此次系列展演活动中,四川音乐学院秉持“国际水
准、中国气派、川音特色”的艺术理念,从手风琴、萨克斯、
双排键到民族管弦弹拨乐,从流行歌舞、爵士乐到藏羌彝
音乐,由四川音乐学院知名专家教授、青年作曲家领衔的
师生代表团队创作的多部优秀原创文艺作品一一呈现。


附小、附中到本科、研究生及青年教师,共千余名师生参
与系列活动演出,在这炎炎的夏日释放川音活力,尽显时
代风貌,燃放大运激情,共赴青春之约。

四川音乐学院以此次艺术展演活动为契机,不断完
善常态化艺术展演机制,大力推广面向各专业师生的艺
术实践活动,让师生在展演中相互交流,促进专业融合发
展。

此外,学校还将进一步提升川音文化品牌,开展更多
高质量的创展演活动及满足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求的惠民
活动,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
四川故事和川音故事。

四川音乐学院迎大运系列展演活动“乐动蓉城”
文/艺术处、刘鹏 图/
艺术处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何面对古典音乐传统?

如何面对古典音乐传统?

“光荣绽放”系列演出无疑是在用流行化的模式来重塑古典音乐及其演奏者甚至演奏曲目。这些演出中,演员的形象都经过了一番精心的设计,甚至对“十大女高音”演出的报道中出现了“将流行音乐殿堂化,让古典音乐散发出时尚的气息”这样的词句——流行音乐的“包装”甚至“销售”模式套用于古典音乐究竟是否妥当?采用在小提琴上演奏《江南style》的方式来取悦观众又是否可取呢?
诺曼·莱布雷希特在《谁杀了古典音乐》一书中的中心论调就是“经纪人的缺德、唱片业的唯利是图、音乐家名利熏心,联手把古典音乐搞成金钱游戏”;或许,我们现在也可以在这里审视一下大众媒体是否也起了某种坏作用?面对具有精英文化意义的古典音乐,主流媒体应该如何去引导大众对古典音乐的接受?就在这商业演出不可避免的时代,如何去告诉观众什么是有价值的音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们真的应该认真考虑如何面对传统了,应该认真考虑如何去面对并尊重不同艺术形式的艺术规律,也应该认真考虑一下用更广范围内的有意义的方式来“建设”文化。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像是请CCTV音乐频道在播放交响曲时去掉在乐章之间插播的广告一样简单——更直白的说法就是以传统的方式去唱歌、演奏,还传统以传统。古典音乐是阳春白雪就让它是阳春白雪,丧失了阳春白雪性质的古典音乐与让流行音乐走“古典化”的“高端”路线一样愚蠢,因为这只会有损于原有的艺术品质。正如莱辛在《拉奥孔》中所言:“我认为一门艺术的使命只能是对这门艺术是特别适宜而且唯一适宜的东西,而不是其它艺术也能做得一样好的东西。我发现普鲁塔克有一个比喻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道理。他说:‘谁若使用一把钥匙去劈柴而用斧头去开门,他就不但把这两种工具都弄坏,而且自己也失去了这两种工具的用处’。”
诚然,CCTV音乐频道的“光荣绽放”系列旨在传播古典音乐、向大众介绍近十年来我国涌现出的青年演奏家,其用意不可谓不善;而要做到善始善终则要求主办方能够尊重并遵循不同艺术形式的不同规律,尊重不同艺术形式的传统。

绽放

绽放

舞蹈《绽放》以悠美的韵律,在缓缓诉说着:两年来,春风吹过天山南北的每一条河流、每一片草原,春风唤醒了这片古老热土中所积蓄的能量;歌舞《我们的生活美如画》唱出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心声,表达了人们过上好日子的内心喜悦;来自全疆各地的100多名援疆干部代表走上舞台,用《援疆两地书》讲述他们援疆的真情实感。

祖海的一曲《春天启航》、刘欢清唱的《少年壮志不言愁》,都唱出了新疆蓄势而上的蓬勃状态和新疆各族人民跨越式发展的壮志豪情;佟铁鑫唱的《我为祖国献石油》表达了新疆人后积薄发的力量;著名青年歌唱家刘媛媛演唱的广泛流传的《国家》,表达了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决心;歌曲《兵团新貌谱新篇》展现了新兵团、新变化;《律动新疆》带给人们一个赋有时代气息的新疆,创意与创想,时尚与流行,正在新疆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精彩绽放。

本土歌手巴哈尔古丽演唱的《边疆处处赛江南》,展现出了各族群众在大美新疆快乐生活的幸福感觉。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两年来,新疆的教育事业,开始跨入了快车道,各地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崭新景象。

由维吾尔、哈萨克、蒙古、乌兹别克小朋友表演的戏曲联唱,展示了两年多来,国家和自治区投入50多亿元,发展双语教育的成果。

90分钟的晚会,不仅表达了新疆各族人民对党中央,对援疆19省市的深深谢意,也展示了新疆各族人民“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

深刻认识新疆工作面临的历史机遇。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了新疆发展和稳定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特殊地位和特殊意义,提出集全党之智、举全国之力谋划和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并出台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为新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使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体制环境和物质基础更加成熟: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坚强领导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制度保证,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坚强后盾;新疆有明显的区位地缘优势,有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有改革开放以来显着增强的经济实力,有大为改善的基础设施条件,有取得积极进展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些有利因素将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在科学发展的快车道上大步迈进。

央视国庆晚会中国梦祖国颂节目单

央视国庆晚会中国梦祖国颂节目单

央视国庆晚会中国梦祖国颂节目单2021年国庆晚会是一项我们不容错过的盛事。

这次晚会的主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旨在展现中国梦的呼唤和国家繁荣的气息。

这次晚会汇聚了各地的文艺精英,呈现出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央视国庆晚会中国梦祖国颂节目单。

一、《开幕》晚会开幕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表演为开端。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作为中国军乐团中的代表,以其精湛的技艺,一直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此次表演将展现我们充满力量的国家形象。

二、《彩云追月》《彩云追月》是中国华夏民族音乐的代表作品之一。

此曲以华夏古乐为基础,又借用了少数民族音乐元素,表现了一个自然和谐的情境。

此次演奏以筝为主要乐器,交织出一个充满浓郁中国味道的场景。

三、《勇“往”直前》《勇“往”直前》表现了全民族逐梦的决心和精神风貌。

此曲由许飞、金志文、阎奕格、李春波、陈奕迅等五位华语天王献唱。

这些顶尖歌手的声音,充分表现了“中国梦”的雄心壮志。

让人放眼未来,相信中国一定会更加强大。

四、《你马上就要变成家长》《你马上就要变成家长》是由《中国好声音》里的茅子俊演唱的原创曲目。

这首歌唱出了准父母的紧张和兴奋之情。

顶天立地的男性主角和稳重优雅的女性角色,对未来的家庭充满了期待。

这首歌再一次打开了生命的盼望之门。

五、《红楼梦》《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杰作曾经震撼了世界。

此次晚会表演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上演,首演作品包括从农村到都市,从红楼到清华的故事。

通过展现大家背后的努力和文化滋养,揭秘了中国的梦想。

六、《故乡的云》《故乡的云》是一首凄美的歌曲,表达了对乡愁的思念和歆慕。

此曲由葛兆昕和谷嘉伟倾情演绎,用音乐来表达民间文化的内涵和情感。

表演者不仅唱出了歌曲的内在感受,同时也为观众呈现了华夏文化的精髓。

七、《共筑梦想》《共筑梦想》是晚会中最喜人的歌曲之一。

此曲由著名作曲家陈小霞作曲,陈晓等多位歌手集体演唱。

不仅歌声激动人心,还能见证中国的繁荣和未来的辉煌。

国庆文艺晚会欣赏精彩的文艺演出

国庆文艺晚会欣赏精彩的文艺演出

国庆文艺晚会欣赏精彩的文艺演出国庆文艺晚会是每逢国庆节期间举行的盛大演出活动,旨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取得的各项成就。

这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盛宴,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国庆文艺晚会上的几个精彩演出节目。

第一节目:舞蹈《中华之舞》舞蹈《中华之舞》是一支集合了多种中华民族传统舞蹈的组合节目。

这个节目以舞蹈的形式表达了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

舞者们婀娜多姿,动作矫健,优美的舞姿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舞台上灯光璀璨,音乐铿锵有力,给观众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第二节目:音乐演奏《命运交响曲》音乐演奏《命运交响曲》是一首经典的交响乐作品,它由具有浓厚艺术修养的交响乐团演奏而成。

当乐团指挥挥下第一声音乐之时,整个乐曲宛如一场激情的音乐之旅展开。

演奏家们的热情与才华交相辉映,乐曲律动准确而有力,使观众们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音乐的海洋之中。

第三节目:戏剧《走过大半个中国》戏剧《走过大半个中国》以红军长征为背景,讲述了红军英勇奋斗、浴血奋战的故事。

演员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舞台上诠释了那段伟大历史的精神内涵。

通过细腻的表演和感人的台词,观众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并感受到了伟大民族精神的熏陶。

第四节目:杂技表演《中国功夫》中国功夫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集合了力量、技巧和控制的完美结合。

杂技表演《中国功夫》展示了中国功夫的高超技艺和丰富内涵,将观众们带入一个令人兴奋的世界。

演员们熟练地展示了迅猛的拳脚技艺、柔美的身体旋转和灵活的平衡动作,令观众们叹为观止。

第五节目:合唱《在那遥远的地方》合唱《在那遥远的地方》是一首充满悲壮气息的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抒发着每一个中国人对祖国深沉的热爱之情。

合唱团成员们齐声高歌,情景再现,令人陶醉其中。

观众们为之动容,情不自禁地和着歌曲高唱,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挚爱。

以上是几个在国庆文艺晚会上精彩的文艺演出节目,它们各自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不同魅力和艺术表现形式。

演出气概唱出精彩

演出气概唱出精彩

演出气概唱出精彩作者:汪守德来源:《军营文化天地》2013年第11期一台激情澎湃、气势磅礴,却又奢华洗尽、耳目一新的演唱会,在中国剧院拉开了帷幕,让人聆听到的是一首首裂帛干云、撼人心魄的嘹亮军歌和战斗号角。

晚会紧紧围绕强军这一主题,精心设计了五个既有机统一,又对比强烈的章节,来达到突出主题和可供欣赏的双重艺术目的。

而随着雄浑激越旋律的铿然响起,身着陆海空三军礼服的80名合唱演员纵情高歌,一曲《强军战歌》则为这台晚会铺展出了大气雄浑、慷慨激越、催人奋进的鲜明基调。

作为第一章节的《钢铁誓言》,完全是以合唱为背景的舞台处理手法,在不变中追求变化,在艺术上是颇为大胆的,充分显示出晚会编导者的可贵艺术自信。

依次呈现的5首具有浓郁军兵种特色的歌曲,如《战之必胜》《钢铁舰队进行曲》《强大机群向前飞》《点火》《就为打胜仗》等,均是在“钢铁誓言”这个统一主题下,以一气呵成的进行曲式的节奏来贯穿,表达出的是面对严峻诡异的国际局势,肩负神圣使命的全军将士的铮铮誓言和坚定决心,让观众从旋律激昂、感撼心扉的战歌中,领略到我军官兵的逼人气概和歌曲本身的巨大魅力。

大屏幕所展示的各军兵种作战演练的恢宏画面,烘托出我军摧枯拉朽、所向无敌的磅礴气势,真切地反映出全军将士听党指挥、战之必胜的顽强意志和坚定信念。

与其形成对比的第二章节《士兵心声》,其意图是通过描述青年战士的心路历程,来抒发其献身军旅、追逐梦想、拼搏奋斗的炽热美好情怀,堪称是一种意味隽永的抒情段落。

《别说我出生在哪个年代》《我们来了》《当兵前的那晚上》等歌曲,就是采撷自火热军营的美丽而动人的生活音符。

作品以我们所熟悉的寻常视角,让观众走近新时代的士兵们,去认识他们具有现实色彩和当下意蕴的情感世界。

无论是男兵径情直遂的内心倾诉,都无不将渴望精彩、勇于担当、创造风流的强烈愿望和人生理想,与强国强军梦想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还是女兵直抒胸臆的向往军旅、憧憬崇高的英气和豪迈,都带上了属于这个时代奋发有为、矢志报国的鲜明特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