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养殖石斑鱼生产效率翻八倍

合集下载

石斑鱼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技术规程

石斑鱼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技术规程

石斑鱼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技术规程
1. 养殖池设计,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养殖池
的尺寸、形状和水深等因素。

合理的养殖池设计可以提高养殖密度,提高养殖效率。

2. 水质监测,循环水养殖系统需要对水质进行监测,包括水温、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指标。

保持适宜的水质对石斑
鱼的生长至关重要。

3. 进水处理,循环水系统需要对进水进行处理,包括去除悬浮
固体、有机物和杀菌消毒等工序,以保证进入养殖池的水质符合石
斑鱼的生长需求。

4. 循环系统,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系统包括生物滤池、机械过滤器、蛋白质分离器等设备,用于循环利用水资源,净化水质,提高
水质稳定性。

5.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能够提高石斑鱼的生长速度和养
殖效率,减少饲料浪费和水质污染。

6. 疾病防控,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系统需要加强疾病防控,包括
定期检查鱼群健康状况,加强水质消毒和定期清洁消毒设备等措施。

7. 养殖环境管理,包括光照管理、水温控制、水流速度控制等,以模拟自然环境,提高石斑鱼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率。

总的来说,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技术规程涉及到养殖池设计、水
质监测、进水处理、循环系统、饲料管理、疾病防控和养殖环境管
理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规程,可以提高石斑鱼的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保证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工厂化石斑鱼养殖大有可为,南鱼北养前景可期

工厂化石斑鱼养殖大有可为,南鱼北养前景可期

工厂化石斑鱼养殖大有可为,南鱼北养前景可期石斑鱼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随着养殖技术逐步成熟,加上中国内需市场对石斑鱼的需求在增长,石斑鱼的养殖规模迅速壮大,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山东沿海均有养殖,主要是以土塘、高位池、网箱养殖为主。

近年来,石斑鱼的室内工厂化养殖也在兴起,特别是在北方市场,室内工厂化养殖石斑鱼有其优越性,对水产养殖业起到了很好的补充。

近日,笔者就走进青岛海壬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青岛海壬),这家位于河北黄骅的企业是饲料巨头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子公司,海壬虾苗广为人知,青岛海壬也是“北苗南运”的开创企业。

石斑鱼育苗池其实,青岛海壬除了南美白对虾苗和种苗选育业务,还涉足石斑鱼的工厂化养殖和育苗。

“目前我们在黄骅基地主要做珍珠石斑和龙胆石斑的育苗,同时还养殖珍珠石斑成鱼。

”青岛海壬总经理于明超说到,“今年我们做的石斑鱼苗还真不少,大部分销往南方,我们自己也养一部分,现在大概有存鱼十几万斤。

”据于明超介绍,北方工厂化培育石斑鱼苗有几个优势,第一,桡足类、丰年虫等天然饵料丰富,开口饵料有保障,育苗成活率高;第二,不受天气影响,育苗稳定;第三,北方育苗基本没有病害,没有黑身的情况。

2-3公分的石斑苗可以通过空运运输到南方,6-7公分可以通过陆运,运输成活率都很高。

区别于一般的家庭式育苗,于明超将自身定位成专业的南美白对虾和石斑鱼育苗企业。

“现在我们的工厂化育苗技术是没有问题的,现在基本不够卖,已经有一定的市场口碑了。

我预计明年的鱼苗销售量还会继续增长,逐渐就会形成品牌效应。

”在养成鱼阶段,一个30多平的池子可以放养1000多尾鱼,产量为30-40斤/方,养殖周期8个月(从10公分的鱼苗养起),由于场地费用和加温费用,工厂化养殖石斑鱼成本比外塘养殖稍高(外塘养殖成本18-20元/斤)。

但工厂化养殖石斑鱼也有其优势,据于明超介绍,北方工厂化养殖石斑鱼有几个优势:1、室内养殖,隔热,保温,不受天气与海域变化影响,溶解氧充足,水质清新,对病害防治与观察更方便;2、产量高,平均1立方水能生产30-40斤鱼,高的可达50斤鱼,相当于亩产20000-30000斤,非常高产;3、离北方消费市场近,运输方便;4、管理轻松。

云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

云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

云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梁友;雷霁霖;倪琦;刘志伟;张宇雷;黄滨;王秉心【摘要】本试验率先采用循环水系统开展了云纹石斑鱼的养殖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结果显示,在莱州明波养殖基地选用的平均体重50 g/尾规格的云纹石斑鱼苗种10万尾,在水温22~25℃、盐度28~31、pH7.8~ 8.2的水环境条件下,经12个月培育,长成平均体重为0.65 kg/尾的商品鱼,平均单尾月增重50 g,成活率93.5%;共收获成鱼9.35万尾,单产49.9 kg/m3.本研究为云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提供一个成功的范例.【期刊名称】《渔业现代化》【年(卷),期】2014(041)004【总页数】4页(P26-28,39)【关键词】云纹石斑鱼;循环水养殖;养殖工艺【作者】梁友;雷霁霖;倪琦;刘志伟;张宇雷;黄滨;王秉心【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发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发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200092;博兴县水产局,山东博兴2565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20009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发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山东莱州2614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5.334云纹石斑鱼( Epinephelus moara)俗称油斑,隶属鲈形目、鮨科、石斑鱼属,为暖温性海洋底层大型鱼类[1]。

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从越南海域到中国南、东海至日本、韩国沿海,适温范围8~35 ℃,生长水温18~27 ℃。

云纹石斑鱼天然数量有限,加上过度捕捞,资源紧缺,价格不菲[2]。

国内广东、福建沿海地区近年相继开展了网箱养殖,但受自然环境因素如台风、赤潮等影响,年产量不高且不稳定。

石斑鱼循环水互联网,雷州小伙要用这个模式颠覆水产养殖!

石斑鱼循环水互联网,雷州小伙要用这个模式颠覆水产养殖!

石斑鱼循环水互联网,雷州小伙要用这个模式颠覆水产养殖!谈起养鱼养虾,你的脑海会浮现怎样的场景?是碧波万顷,或是无边池塘?也许你不会想到,如今的鱼塘虾场已搬进现代化厂房,工厂化养殖模式成为水产养殖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益探索。

日前,记者慕名实地走访了位于雷州市东里镇的湛江千舟渔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基地,了解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状况,同时感受了新一代养殖人的科技兴农梦。

工厂化养殖无惧多变天气受气候变化、水源污染等因素影响,传统水产养殖的局限性愈发凸显。

在此背景下,高效、封闭、全程可控的工厂化养殖模式应运而生,千舟渔便是省内推行工厂化养殖的先行者之一。

湛江千舟渔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基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简言之就是将养殖水体循环利用,达到节能的效果。

相比之下,这种养殖方式没有传统养殖的流水设施,每个养殖池之间互相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水系统,即每个养殖池有输水管道与位于车间一端的水处理系统相连,可随时根据需要将池内的水输送到水处理系统,将处理后的水输回养殖池。

雷州籍返乡创业青年、该公司负责人陈武文告诉记者,千舟渔石斑鱼产业园是国家海洋经济创新项目,总投资近3000万元,占地300多亩。

其中,生态循环水养殖车间近1万平方米,循环水养殖池160个,每个养殖池规格为5米×5米×1.5米,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室内单体面积的生态养殖场,具有国内最大的石斑鱼智能管理平台。

车间实现水下监控系统自动化,可以对养殖情况进行全智能实时监控。

“这一工厂化养殖场的投产,对水产品养殖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养鱼先养水,决定鱼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就是水质。

记者了解到,千舟渔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自2014年投产以来,效果明显,石斑鱼比外塘养殖的生长速度快半个月左右,并能有效抑制有害生物、控制疾病,且不受外界天气条件影响,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石斑鱼的产量与养成率;另一方面,工厂化养殖还能避免养殖污染物的排放,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可谓一举多得。

工厂化养殖投入成本及效益估算

工厂化养殖投入成本及效益估算

工厂化养殖投入成本及效益估算
一、投入成本
1、硬件设备:臭氧杀菌消毒设备、沙滤器、蛋白质分离器、活性炭吸附器、增氧锥、生物滤器等。

1个标准车间建设投入约2000万元,其中设备投入1600万元(8组养殖池,每组配套循环水养殖系统设备1套。

2、水电费:车间正常运作,全年耗电量约为50万度,用水量约为12吨(换水3%/天)。

农业用电按每方0.6元/度,每年电费30万元。

800亩地可建成80座标准工厂化养殖车间,总投资约16亿元,总水体10万立方。

二、养殖收益
1、石斑鱼养殖,每立方米水体产量可达90 kg,一个标准车间约1200 m3的水体年产量可达到108吨,按照100元/kg的销售价格,产值为1080万元。

80座标准工
厂化养殖车间年收益86400万元。

2、半滑舌塌养殖,每立方米水体产量可达21kg,一
个标准车间约1200 m3的水体年产量可达到25吨,按照300元/kg的销售价格,产值为756万元。

80座标准工厂化养殖车间年收益60480万元。

3、三文鱼养殖,每立方水体产量可达40kg,一个标准车间约1200 m3的水体年产量可达到48吨,按照120元/kg的销售价格,产值为576万元。

80座标准工厂化养殖车间年收益46080万元。

4、对虾养殖,每立方水体产量可达12kg,一个标准车间约1200 m3的水体年产量可达到14.4吨,按照120元/kg的销售价格,产值为172.8万元。

80座标准工厂化养殖车间年收益13824万元。

石斑鱼工厂化高密度养殖 - -

石斑鱼工厂化高密度养殖 -          -

石斑鱼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摘要:你见过这样的养鱼模式吗?在上千平方米的车间里,有一个个圆形的养殖池,里面密密麻麻地挤满了鱼,等着投饵喂养―――这就是渔业“工厂化养殖”。

在昨天的农博会现场,宁波一家海产品企业现场展示了这种场景,许多好奇的市民不禁问起,这些价格昂贵的石斑鱼为什么要离你见过这样的养鱼模式吗?在上千平方米的车间里,有一个个圆形的养殖池,里面密密麻麻地挤满了鱼,等着投饵喂养―――这就是渔业“工厂化养殖”。

在昨天的农博会现场,宁波一家海产品企业现场展示了这种场景,许多好奇的市民不禁问起,这些价格昂贵的石斑鱼为什么要离开大海搬到陆地生活?工厂化养殖技术起源日本所谓工厂化养殖,是让鱼在一个封闭的物质循环系统中生长,通过水循环,直接将动物的排泄物排出系统。

宁波海能海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康泉说,这种技术起源于日本,近几年才引进中国。

公司把鱼苗统一放进特制水缸(用玻璃钢制成)中,这种缸直径5.5米,水深可达1.5米,一次灌入海水至少30吨以上,为了保证鱼苗能够在缸中存活,鱼缸水温必须保持在20℃以上。

由于这种养殖方式投资较大(投资2000多万元),比较适合饲养石斑鱼、鲍鱼等高档鱼种。

他说,目前,市场上石斑鱼(主要是指网箱养殖)售价在120元/斤-200元/斤,工厂化养殖的石斑鱼价格更高。

此前,海南和厦门等地已经尝试工厂化养殖石斑鱼,据当地一家企业负责人透露,这种养殖模式鱼苗存活率达到90%以上。

这种模式可以改善海水质量不过,采用工厂化养殖模式,在许多宁波海产品加工企业看来,也是无奈之举。

宁海海通贸易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陈群之说,近几年,海水污染已经成为东海养殖企业的最大天敌,像多宝鱼事件、桂花鱼事件(淡水养殖)、甲鱼(淡水养殖)孔雀石绿含量超标等事件,就是因为海水污染和养殖户用药不当引起的。

上海水产大学副教授胡斌也表示,目前近海海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而国内海产养殖业基本采用的是引用自然海水、稍加沉淀净化的粗放式养殖模式,海水的污染物并未有效去除。

玛拉巴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上

玛拉巴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上

玛拉巴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上日期:目录•玛拉巴石斑鱼简介•工厂化育苗技术概述•玛拉巴石斑鱼人工育苗关键技术•育苗技术实践与应用•技术展望与未来发展玛拉巴石斑鱼简介玛拉巴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是石斑鱼科(Epinephelidae)的一种,属于硬骨鱼纲、鲈形目。

种类与特点种类玛拉巴石斑鱼身体呈椭圆形,侧扁;体色通常为褐色或灰褐色,带有深色斑点或条纹;头部相对大,口大而斜。

外观特点成鱼体长可达到数十厘米至一米以上,体重可达数公斤。

体型玛拉巴石斑鱼主要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的珊瑚礁、岩礁及沙质底质的海域。

栖息环境食性活动习性它们是肉食性鱼类,以小鱼、虾、蟹等为主要食物。

玛拉巴石斑鱼通常独居或成小群活动,白天常躲藏于礁石缝隙或洞穴中,夜间则出来觅食。

03生态习性0201观赏价值由于其独特的体型和鲜艳的体色,玛拉巴石斑鱼也被用于水族观赏。

食用价值玛拉巴石斑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视为高级海鲜,广受消费者喜爱。

渔业价值由于其在市场上的高价位,玛拉巴石斑鱼捕捞和养殖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成为许多沿海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渔业资源。

经济价值工厂化育苗技术概述通过工厂化育苗技术,玛拉巴石斑鱼的繁殖和育苗过程可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生产效率工厂化育苗的意义工厂化育苗技术能够在控制的环境下进行,通过精选亲鱼、优化饲料和管理措施,可以生产出体质健壮、抗病力强的优质种苗。

保证种苗质量传统的育苗方式受到自然季节的限制,而工厂化育苗技术可以实现全年候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突破季节限制01021. 亲鱼选择与培育选择体型健壮、无病无害的亲鱼,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促进亲鱼性腺发育。

2. 人工催产与受精在适当的时机,通过注射催产剂等方法,诱导亲鱼产卵和受精。

3. 卵的孵化与管理在控制温度、水质等条件下,对受精卵进行孵化,并对刚孵出的仔鱼进行精心管理。

4. 饲料投喂与生长管理根据仔鱼的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进行投喂,同时管理水质、光照等环境条件,促进仔鱼快速生长。

天津市工厂化石斑鱼养殖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天津市工厂化石斑鱼养殖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文章编号:1002-0659(2023)02-0026-04李 博1,兰德平2,王庆奎1,李慕菡3(1.天津农学院 水产学院,天津 300384;2.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81;3.天津农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试验研究天津市工厂化石斑鱼养殖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天津市石斑鱼养殖大多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该系统运用先进设备以及标准化管理,实现石斑鱼的高密度养殖。

文章阐述了天津市工厂化养殖石斑鱼的现状及所带来的综合效益,分析了现阶段天津市海水工厂化养殖石斑鱼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石斑鱼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天津及周边地区石斑鱼工厂化养殖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天津市;海水工厂化养殖;石斑鱼;综合效益中图分类号:F326.4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2-12-12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D0900605);天津市海水养殖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ITTMRS2021000、ITTMRS 2021013)主要作者简介:李博(1995-),在职硕士生,主要从事渔业经济发展方面研究。

E-mail:****************通讯作者简介:李慕菡(1971-),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渔业经济研究工作。

E-mail:*****************石斑鱼(Epinephelus )属鲈形目,鮨科,石斑鱼属,为暖温带肉食性珍稀鱼类[1]。

石斑鱼食用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是高端餐饮的必选食材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

天津市石斑鱼养殖最早采用的是流水式和池塘养殖两种模式[2],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效益较低。

随着大菱鲆工厂化养殖模式在中国的成功推广[3],天津市开始在滨海新区海水工厂化循环水车间养殖石斑鱼,养殖品种多为杂交品种,如珍珠龙胆石斑鱼、云龙石斑鱼等。

1 发展现状1.1 发展历程天津市海岸线位于渤海湾西岸,海岸线总长约153 km,海域面积2 146 km 2。

工厂化循环水石斑鱼苗项目介绍及未来发展

工厂化循环水石斑鱼苗项目介绍及未来发展
出路在哪里?
既要避免天气对于水产养殖的严重干扰 (温度变化、台风)可以全年度生产,又要 保证养殖水质的足够清洁不沾染外部疾病、 并且可以体内自洁,还要保持足够的养殖密 度。
工厂化循环水高密度养殖技术可以 解决这些问题:
1、养殖场地采用工厂化设 计,密闭、隔热、保温,避 免天气影响。
2、从海中取水经过三级过 滤,一级密闭避光沉淀,一 级紫外线杀菌,一次性注入 养殖系统,每隔数月才需要 部分换水,避免自然界病菌 侵扰。
1.50
采购鱼苗重量(公斤)
10
采购鱼苗数量(尾)
1,000,000
鱼苗孵化数量(尾)
2,250,000
每池每次产出鱼苗数量(尾) 4,000
鱼卵孵化率
15% 每池年标苗次数(次)
5
卖出单价(元)
1.5 鱼苗总产出数量(尾)
600,000
鱼苗存活率
60%
卖出单价(元)
10
400,020,000
电费总成本
效益 1、150万粒鱼卵按成 活率15%计孵化至长 2.5cm幼鱼苗22.5万尾 。 2、市场价值: 市场价7元 22.5万尾×10元= 157.5万元。
成本 鱼卵成本7万元 饵料成本10万元 水电成本5万元 设备折旧0.5万元 场地厂房1万元 管理成本5万元 共计:28.5万元
利润:129万元 利润率:452%
中国水产市场趋势
• 石斑鱼在中国大陆一 直是被视为名贵的海 产鱼类,不仅口感较 好且具有较高的营养 价值,长期以来深受 消费者的欢迎,其市 场的售价相当高档, 为养殖生产者带来不 少丰厚的利润。目前 中国大陆市场上消费 的石斑鱼种类约有30 多种,近年来在其经 济不断的成长下,其 市场的消费潜力与价 格逐年攀升。

斜带石斑鱼工厂化健康育苗技术

斜带石斑鱼工厂化健康育苗技术

斜带石斑鱼工厂化健康育苗技术
摘要:本项目根据海水鱼类种苗繁育的基本原理和斜带石斑鱼的生物学特性,针对斜带石斑鱼种苗繁育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PCR方法对所用亲鱼进行病毒检测,筛选出无神经坏死病毒的亲鱼,同时采用课题研制的饲料配方进行亲鱼强化,促使其自然产卵,从而获得大量优质、健康的本项目根据海水鱼类种苗繁育的基本原理和斜带石斑鱼的生物学特性,针对斜带石斑鱼种苗繁育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PCR方法对所用亲鱼进行病毒检测,筛选出无神经坏死病毒的亲鱼,同时采用课题研制的饲料配方进行亲鱼强化,促使其自然产卵,从而获得大量优质、健康的受精卵;然后采用工厂化育苗方法,在整个育苗过程能正确掌握培育水体中各种生物因子和理化因子的变化特点和规律,确保育出健康、优质的斜带石斑鱼种苗。

采用项目研制的饲料配方进行斜带石斑鱼亲鱼强化培育,能实现大批量自然产卵,平均每尾雌鱼产卵235万粒,平均上浮卵率70.9%,孵化率平均为80%;按照本项目取得的"斜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专利技术操作,能获取大批量健康的斜带石斑鱼苗(体长3厘米以上)。

本项目累计培育出2.6cm以上的鱼苗145万尾,
从仔鱼至出苗最高成活率为8.7%;每立方育苗水体最高出苗量为1800尾;使用本项目取得的"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基因诊断试剂合及检测方法"专利技术,能准确检测斜带石斑鱼亲鱼和快速检测养殖石斑鱼是否携带病毒。

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石斑鱼健康养殖技术

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石斑鱼健康养殖技术

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石斑鱼健康养殖技术作者:暂无来源:《农家之友》 2020年第6期国内石斑鱼养殖主要模式有海上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及工厂化养殖。

本技术中网箱养殖技术模式围绕石斑鱼网箱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源头上解决近岸海水养殖小网箱自身污染严重,病害多,产品质量低等主要问题,倡导健康养殖,生产无公害、安全、优质石斑鱼产品。

该技术已在广东、海南等部分养殖地区进行推广试验,效果显著。

该技术中工厂化养殖技术模式通过减小受自然气候影响的程度,提高了可控性,可以把养殖风险降到最低,是一种高效、集约化的健康养殖模式。

工厂化养殖模式的效益:室内工厂化养殖摸式的建立使石斑鱼不仅能安全越冬甚至实现周年生长,年有效生长期延长了2~3个月以上,平均成活率提高20%~30%;养殖密度较普通池塘养殖提高5倍以上;养殖风险降低,综合效益提高20%以上。

网箱养殖模式一、环境要求:网箱养殖除了需要选择水质良好、天然饵料丰富的水域外,还需要有良好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

应着重考虑水流、水深、底质、网箱离岸距离、风浪、风向及交通条件等,其基本要求为:①水质清新,海水盐度相对较稳定,溶解氧在5毫克/千毫升以上。

②水流畅通但风浪不大,最好在西北方位有高地作屏障,箱内流速在0.3~0.5米/秒。

③养殖区水位在大潮线下水深5米以上,使网底不与海底相触,底质最好为砂质底。

④选择未污染或污染较轻、自净能力较强海区养殖。

⑤海陆交通应方便,便于苗种和饲料及产品的运输。

二、环境管理:养殖过程中,加强网箱区环境的日常保护:①网箱上的人粪尿等生活污水、废弃物、残饵、垃圾、病死鱼、油污等应收集上岸进行无害化处理。

②换洗网箱应在彩条布箱内消毒后冲洗,并把冲洗网箱的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

③网箱外围要有防油污设施。

三、苗种放养:(1)苗种选择:应选择活力强,鱼体较长,体色偏黑、鱼体完整无损伤,体表与鱼鳃内部无任何病害和寄生虫感染的苗种。

要使用原种或经选育的生长快、个体大的石斑鱼亲鱼。

工厂化养殖石斑鱼生产效率翻八倍

工厂化养殖石斑鱼生产效率翻八倍

工厂化养殖石斑鱼生产效率翻八倍  养殖效益显著提升(文/记者林雯图/记者张奇辉)远离厦门市区的翔安区小嶝岛上,一个个新建的白色大棚一字排开,不久前,一批“新房客”刚搬进棚内,在塑料大棚里“安家”的竟是大大小小不同品种的各类石斑鱼。

由于野生石斑鱼的数量十分有限,近年来,人工养殖的石斑鱼已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但雌雄同体的石斑鱼也是最难以实现人工育苗的鱼种之一。

为攻克石斑鱼繁育和养殖难题,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开始向我省的石斑鱼养殖企业输出科研力量——2011年,厦门小嶝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成为福建省水产研究所9个石斑鱼养殖产业的示范基地之一。

科研单位主动伸出橄榄枝与企业“联姻”,使厦门乃至全省的石斑鱼养殖产业开上了快车道。

新技术:养殖池清澈见底生产效率翻八倍在小嶝水产的养殖工厂内,刚孵化的小鱼苗,几厘米至十几厘米长的鱼宝宝,甚至近一米长的亲鱼都居住在厂内的数十口水泥池里。

数千条鱼苗在一个池里“吃喝拉撒”,但养殖池内的水质却清澈见底,这都要归功于厂内的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池内排出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微滤、物理及生物净化处理、紫外线消毒杀菌等多道“清洁”工序后,再度回到池内循环使用。

据小嶝水产的工作人员介绍,循环水养殖模式通过技术手段确保养殖水质健康,鱼类就不容易生病,这也就意味着,养殖过程中可以基本不用药。

循环水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也显而易见。

小嶝水产也曾经历过池塘养殖时代,过去,一吨水只能养殖出产10斤石斑鱼,而现在,一吨循环水可以养殖60至80斤。

工厂化养殖的另一个好处是石斑鱼的上市时间可以人为控制,养殖效益显著提升。

新品种:壮大石斑鱼队伍一年可收回成本在厦门唯一的石斑鱼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建设示范基地里,令人感到新奇的远不止是“大棚养鱼”。

在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养殖与生物技术研究室副主任郑乐云教授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基地的其中一口养殖池旁,一见有人靠近池边,一群巴掌大的石斑鱼宝宝立即涌上水面,游向人群密集处“要饭吃”。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生长快的奥秘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生长快的奥秘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生长快的奥秘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简言之就是将养殖水体循环利用,达到节能的效果。

相比之下,这种养殖方式不具备传统养殖的流水设施,每个养殖池之间互相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水系统,即每个养殖池有输水管道与位于车间一端的水处理系统相连,可随时根据需要将池内的水输送到水处理系统,将处理后的水输回养殖池。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效果明显,珍珠龙趸比外塘养殖的长速快一个月左右,6~7个月可达1.5斤重,这得益于整套循环水系统设备。

一套循环水系统设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微滤机、紫外线消毒器、生物机械过滤器和蛋白分离器。

由海边引入生产用的新鲜海水,首先经过室外消毒和砂滤池过滤,进入微滤机再过滤,再通过蛋白分离器分离去除水中的蛋白质,再通过生物机械过滤器过滤,进入紫外线消毒器进行消毒处理后进入曝气池进行曝气处理,最后注入到每个养殖池中。

由于珍珠龙趸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粪便等污染水体,要保持水体洁净,系统每隔4个小时就要进行一次循环。

首先,养殖废水通过与养殖池相连通的室外生态池吸附氨氮,为鱼类生长创造了一个健康的环境,紧接着出来的水,再依次通过微滤机过滤,蛋白分离器分解掉剩余的粪便、残饵和纤维素,生物机械过滤器过滤和紫外线消毒器消毒,最后,水体进入曝气池进行曝气处理再流入养殖池循环使用。

养鱼先养水,决定鱼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就是水质。

人工养殖珍珠龙趸生长在一个健康的环境里,生长比外塘的快1个月左右。

鱼儿离不开水,那么工厂养渔成功管理水质的奥秘是什么呢饲料可控饲料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最主要的营养来源。

自动投料机,结合水下摄像头监测,可以实时进行分池,将偏大和偏小的鱼分别进行分离再集中养殖,避免个体差异大造成吃料不均衡,从而确保投喂量。

将摄像头安装在水下玻璃窗,对准投料机工作区域。

投料时,先投一部分料,观察珍珠龙趸进食情况,快还是慢,是否有剩余,再决定后续投喂。

一个摄像头成本才几百块钱,方便调控饲料投喂量,降低饲料浪费量和残饵污染几率。

石斑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技术获重要突破

石斑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技术获重要突破
产 药 物 的有 效 剂 量 和 不 同 水 温 下 人 工 授 精 的 适 宜 时 间 ,总 研究”通过 了现 场验 收。 结 出一套 批量 人工 育 苗技 术 。该 项 目的创新 点为 :在华 课题组先 后从福建漳浦 引进6 5 和9 0 斜带 石斑鱼受 7g 8 g
石斑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技术获重要突破
期 困扰我 国的石 斑鱼工厂 化苗 种培育成 活率 低和苗种供应 “ 分子 标记用于常 见鳗鲡 品种 鉴定的研究 ”项 目利用 不稳定等难题 ,促进我 国石斑 鱼类苗种 生产由低效 、多变 随 机 合 成 的 1b  ̄I ,采 用 R D方 法 获 得 了有 效 鉴 别 玻 和疾病 防控 困难 的土池粗放育 苗方式 向高 效、稳定和疾病 0p 物 AP

孵化率 达到8 .%,观察 了胚胎 、仔稚鱼 发育规律 和仔 鱼 个个体与群 体的相似度 并确定其种群分 类归属 。三是筛选 1 6 摄 食行 为 ,筛选 了合 适 的开 口饵料 进 行人 工育 苗 ,育 成 到一批 罗非鱼 、大 口黑鲈 、剑尾鱼类 品种特异分子标记 , 4 m~5m苗 种2 .万尾 ,育苗 成活率达g 8 %;开展 了美 用于其亚 种、品种或 家系的种质鉴定 ;并筛选 出两组 能准 c c 27 U8 洲鲥 工厂化养殖模 式研究 ,从3 m苗种养 至体重4 0 以上 确鉴 定剑尾 鱼R B系 的多重P R检测 组合 。四是 采用 多 c 5g R— C 的商 品鱼 ,成活率达 到9 %。初步建 立了工厂 化培苗 、养 种 分 子 标 记 技 术 ,检 测 罗 非 鱼 、剑 尾 鱼 、 大 口 黑 鲈 、 金 0 殖 技 术 体 系 及 技 术 规 范 ;探 索 了 减低 美 洲 鲥 应 激 反 应 的 驯 鱼 、斗鱼等不 同品种 、品系和种群 的遗传多样性 ,统计计 化 措 施 ,显 著 提 高 了 苗 种 和 成 鱼 的运 输 成 活 率 ;对 池 养 的 算其遗 传参数 ,进 行了聚类分析 。五是获得 并分 析了草鱼 美 洲鲥进行 了人工繁殖 试验 ,采用生 态调 控方法促使 亲鱼 等 1种鱼 类功能基 因2 个 ,为这些 鱼类的物种鉴 定和进化 1 5 自然产卵 ,获得受 精卵 l 万余粒 ,孵 出仔鱼 1 余尾 , 申 O 万 分析奠 定了基础 。六是分别测定 了R B系和野生 型红色剑 R

立体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引领现代渔业新风向-企业文化

立体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引领现代渔业新风向-企业文化

立体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引领现代渔业新风向-企业文化2015-10-08 09:49:33 来源:东南网责任编辑:李霖我来说两句——立体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引领现代渔业新风向小房子里的大产业在厦门新佳颖生物科技公司,你会完全颠覆对水产养殖的印象。

在这里,看不到池塘和泥土,有的是现代化的办公楼和整齐划一的立体养殖设施。

公司董事长林永南介绍,2013年,他从德国引进了一套智能化生态型循环水养殖系统集成技术,采用这一技术建成了成套的立体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设备,并开始海参、石斑鱼养殖。

1吨水能养100公斤鱼走进公司的生产车间,可以看到海参就养在一个个类似长方形大澡盆的绿色玻璃钢容器——鱼槽里,这些绿色鱼槽可以一层层叠加,就像一间间小房子。

“这样养鱼,省水省地方。

”林永南说,传统的池塘养鱼,需要大量的水,现在采用立体循环水工厂化的养殖方法,1吨水可以养80公斤到100公斤的鱼,养殖密度大提高,占地面积却比传统方式节省大概90%的土地。

双层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可高效利用养殖空间,两层水槽中的水分开循环,因此可选择两个海水或淡水养殖品种。

系统不设氧气设施,水中溶氧全部来自循环水带入的氧气。

而且,该系统的循环水日补充量小于5%,真正实现循环水养殖。

多层立体循环水海参养殖系统分6层,每层又包括上中下3个海参盒。

30-50克的海参苗养殖到120克大概需要3个月。

目前,公司的循环水设备可用于石斑鱼、多宝鱼、中华鲟、三疣梭子蟹、海参等品种的养殖,使用年限至少20年。

安全可控不用抗生素这么多的鱼养在室内,如何控制病害的发生?相对于传统方式养殖的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鱼在营养与口感上会有什么不同吗?“这种养殖模式是安全可控的,水质是经过严格处理的,温度也是可调控的,车间常年保持水产动物生长的最佳温度,在这种环境生长出来的鱼健康状况和口感都会很好。

”林永南介绍,目前,国内循环水养殖大多采用水泥池,而这里采用玻璃纤维塑料水槽,美观耐用。

养殖水槽为跑道式设计,进水口一端较浅,出水口一端较深,形成一定坡度,饯饵和粪便就可随水流由高处往低处流,达到自我净化的目的。

审时规模化养殖石斑鱼,首造料养亩产可达8000斤

审时规模化养殖石斑鱼,首造料养亩产可达8000斤

审时规模化养殖石斑鱼,首造料养亩产可达8000斤o文/图:水产前沿、中国水产频道邓汉文16岁入行,从事水产行业30多个年头的陈放,在海南文昌市东郊镇有个300多亩的养殖基地,现在正逐步由养虾转向石斑鱼养殖。

陈放从1996年开始跟随养虾热潮养起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当时承包水面仅在30亩左右;1999年随着南美白对虾的兴起,陈放开始转养南美白对虾,凭借自身过硬的养殖技术和前瞻性的市场眼光,养殖规模很快拓展接近100来亩,直到2008年规模面积翻倍接近两百来亩。

2011年后开始由单纯的养虾开始接触虾苗行业,养殖面积也再一次大胆扩展至300多亩。

丰富的从业经验和长久的技术沉淀再加上大胆的养殖风格,让陈放在文昌东郊镇一带养虾人中小有名气,是当地虾农效仿的养殖标杆。

陈放“养虾现在越来越困难,我现有的养殖水面大、风险也高,不得不考虑如何更加保险和长远。

”出于近年对虾养殖风险高居不下,养成率也逐年下降,陈放便开始考虑养殖场规模化转养产业化逐渐成型的珍珠龙胆来规避养虾风险。

同时,他还认为养殖石斑鱼能改善池塘底质,丰富养殖环境物种,减缓单一物种造成的环境挤压,接下来可能尝试将石斑鱼与对虾进行轮养。

养殖场视角风景如画瘦水池塘生态养殖对虾混养预防虫害“控制好养鱼的水,让它偏瘦一点,然后尽可能深水养。

”陈放表示石斑鱼养殖相比对虾较为简单,水质要求清瘦透明度高,藻类过于丰富则容易造成鱼鳃发炎,滋生菌害虫害造成烂身等症状。

由于池塘一直作为虾塘使用,其水源天然饵料丰富,加上底层泥底不铺膜,藻类繁殖快,水体容易肥起来。

根据石斑鱼养殖水质要求,陈放则想到利用贝类摄食藻类的方式让水体瘦下来。

原来此处养殖场水源会带入一种野生的小蚌,这种小蚌沿着池塘壁集群生长,摄食水体中藻类让水质逐渐变得清瘦。

陈放对这种野生小蚌较少处理,而会尽可能让它们沿着池塘壁去生长,把水质控制在石斑鱼摄食良好、无剩料的范围,只有在小蚌数量逐渐结板,为防止过多才会采取打捞清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厂化养殖石斑鱼生产效率翻八倍  养殖效益显著提

(文/记者林雯图/记者张奇辉)远离厦门市区的翔安区小嶝岛上,一个个新建的白色大棚一字排开,不久前,一批“新房客”刚搬进棚内,在塑料大棚里“安家”的竟是大大小小不同品种的各类石斑鱼。

由于野生石斑鱼的数量十分有限,近年来,人工养殖的石斑鱼已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但雌雄同体的石斑鱼也是最难以实现人工育苗的鱼种之一。

为攻克石斑鱼繁育和养殖难题,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开始向我省的石斑鱼养殖企业输出科研力量——2011年,厦门小嶝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成为福建省水产研究所9个石斑鱼养殖产业的示范基地之一。

科研单位主动伸出橄榄枝与企业“联姻”,使厦门乃至全省的石斑鱼养殖产业开上了快车道。

新技术:养殖池清澈见底生产效率翻八倍在小嶝水产的养殖工厂内,刚孵化的小鱼苗,几厘米至十几厘米长的鱼宝宝,甚至近一米长的亲鱼都居住在厂内的数十口水泥池里。

数千条鱼苗在一个池里“吃喝拉撒”,但养殖池内的水质却清澈见底,这都要归功于厂内的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池内排出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微滤、物理及生物净化处理、紫外线消毒杀菌等多道“清洁”工序后,再度回到池内循环使用。

据小嶝水产的工
作人员介绍,循环水养殖模式通过技术手段确保养殖水质健康,鱼类就不容易生病,这也就意味着,养殖过程中可以基本不用药。

循环水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也显而易见。

小嶝水产也曾经历过池塘养殖时代,过去,一吨水只能养殖出产10斤石斑鱼,而现在,一吨循环水可以养殖60至80斤。

工厂化养殖的另一个好处是石斑鱼的上市时间可以人为控制,养殖效益显著提升。

新品种:壮大石斑鱼队伍一年可收回成本在厦门唯一的石斑鱼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建设示范基地里,令人感到新奇的远不止是“大棚养鱼”。

在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养殖与生物技术研究室副主任郑乐云教授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基地的其中一口养殖池旁,一见有人靠近池边,一群巴掌大的石斑鱼宝宝立即涌上水面,游向人群密集处“要饭吃”。

记者发现,这些小石斑鱼的体表花纹与一般市面上常见的几种石斑鱼都不一样——郑教授揭开了它们的“身世”之谜,小鱼们的爸爸是基地内的龙胆石斑鱼,而妈妈则是云纹石斑鱼,去年下半年诞生的它们是国内首批规模化培育的杂交新品种云龙石斑鱼。

“它们继承了父母的优点,长得快、耐低温、抗病力强。

”郑教授说,首批培育出的几十万尾鱼苗已经“离家”去往全国各地的养殖基地继续成长,壮大石斑鱼家族队伍。

而对养殖业者来说,新品种鱼苗的养殖性价比极高,基本上一年内就可收回成本。

石斑鱼养殖规模
和养殖效率的提升,最终受惠的是消费者。

石斑鱼的身价不再高高在上,昔日每斤动辄百元的石斑鱼消费也日渐向平民大众化转型。

据小嶝水产的工作人员介绍,基地内最便宜的石斑鱼品种每斤价格仅为35元左右。

科研人员还将目光转向了经济附加值更高的石斑鱼加工及其副产品的全值
化和高值化利用。

郑教授告诉记者,石斑鱼鱼鳞和鱼皮的胶原蛋白含量非常丰富,经高值化利用可制造出医用、化妆品等功能性产品,这也是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和企业正在携手主攻的新方向。

【数字】2015年,厦门小嶝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厦门市海洋新兴产业龙头企业。

小嶝水产目前不仅已拥有面积达250亩的养殖基地及1000平方米的加工厂,还建成一个石斑鱼种质资源库,培育赤点石斑鱼、斜带石斑鱼等7种名贵石斑鱼及良种种鱼1000多尾,每年可人工繁育100万尾以上石斑鱼苗,养殖商品鱼20万尾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