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5-9)
教育学概论习题1-8章(配答案)选择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古代由官府举办管辖的学校称为(B)。
P3A、私学B、官学C、书院D、大学2.汉代的太学属于(A)。
P3A、官学B、私学C、书院D、私塾3.我国汉代太学的基本教育内容是(C)。
P3A、传记B、诸子C、经学D、诗赋4.我国的私学产生于(B)。
P3A、原始社会末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汉代以后5.私塾是对儿童的启蒙教育,主要是(A)。
P4A、识字教育B、音乐教育C、道德教育D、算术教育6.历史上提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是(C)。
P5 A、白鹿洞书院 B、岳麓书院 C、东林书院 D、象山书院7.中国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内容为(C)。
P5A、四书B、五经C、六艺D、七艺8.“六艺”中的“书”为(C)。
P5A、艺术教育B、书法教育C、文字教育D、政治伦理教育9.曾作为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标准的四书的编撰者是(C)。
P6A、孔子B、孟子C、朱熹D、王阳明10.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所采用的选士制度是(B)。
P7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文官制11.隋朝以后,我国主要采取的人才选拔制度是(C)。
P7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文官制12.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1862年设立的(D)。
P8A、天津西学学堂B、京师大学堂C、天津水师学堂D、京师同文馆13.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A)。
P8A、癸卯学制B、壬子学制C、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4.(A)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正式学制的开端。
P9A、癸卯B、壬子-癸丑C、壬戌D、近代学制15.壬子 癸丑学制中学阶段采取(A)。
P9A、四年一贯制B、五年一贯制C、六年一贯制D、三三分段16.壬戌学制以(C)的学制为主要学习的蓝本。
P9A、日本B、德国C、美国D、英国17.近代中国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是(D)。
P9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1904年学制D、1922年学制18.1905年清政府设立(B),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教育概论练习题
《教育概论》模拟练习Ⅰ导论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概念解释1、《学记》----我国先秦时期的《学记》,是我国儒家学派按照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出来的教育经验和理论的概括,它阐明了教育和政治的关系,教育的目的、任务、制度、内容、原则、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等,体系比较严密,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2、《大教学论》----《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巨著。
在这本著作中,夸美纽斯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建立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贯穿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探讨了“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3、教育学研究范式----范式这个概念代表了从事某一特殊领域研究的学者所持有的共同信念、传统、理论和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范式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了教育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基本理念和主要的方式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范式不是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不是教育学的研究方式,也不仅仅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取向。
二、问题简答1、前教育学阶段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参考答案:自从有了教育活动,就有了人们对教育活动的认识,但是在近代之前,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活动主要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还没有系统的理性认识,没有成为教育之“学”。
因此,可以把这一教育认识活动阶段称为“前教育学时期”。
这一阶段,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呈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对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概括和总结,但这种概括和总结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第二,对教育的论述已经不少,但这些论述还散见在哲学、伦理等著作中,还没有形成教育学的话语体系。
2、教育学形成一门学科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参考答案: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标志性的事件是1806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之所以被认为是教育学学科形成的标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教育学概论测试题Word版
绪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创立实用主义教育学说的是: A 、赫尔巴特 B 、康德 C 、拉伊 D 、杜威 2、《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作者是: A 、凯洛夫 B 、赞可夫 C 、巴班斯基 D 、杜威 3、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A 、《大教学论》 B 、《普通教育学》 C 、《理想国》 D 、《论演说家的培养》 4、《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A 、赫尔巴特 B 、康德 C 、夸美纽斯 D 、昆体良 5、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的科学。
A 、教育现象 B 、教育问题 C 、教育规律 D 、心理活动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以下有关教育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教育规律是客观的。
B 、教育规律是主观的。
C 、人们既不能认识教育规律,也不能制造教育规律。
D 、人们既能认识教育规律,也能制造教育规律。
E 、人们只能认识教育规律,而不能制造教育规律。
2、下面关于教育规律与教育方针政策关系的观点正确的是: A 、教育方针政策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B 、教育方针政策符合教育规律,并能代替教育规律。
C 、教育方针政策符合教育规律,但并不能代替教育规律。
D 、教育方针政策与教育规律是绝不等同的。
E 、教育方针政策与教育规律是可以等同的。
3、下面属于杜威观点的是: A 、教育即生活B 、教育即社会 C 、教育即生长D 、从做中学 E 、以学科为中心 4、下面关于系统论的观点正确的是: A 、整体的功能等于各部分功能之总和。
B 、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部分功能之总和。
C 、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
D 、要用动态的观点来看系统。
E 、最优化是系统论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5、下面属于教育实验法种类的是: A 、单组实验法 B 、等组实验法 C 、循环实验法 D 、系统论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科学。
教育心理学各章习题
各章习题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论第10章原有知识与学习迁移第2章学习与学习研究的性质与分类第11章儿童与青少年认知发展第3章学习论流派及其主要争论问题第12章个别差异第4章知识的性质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第13章学习动机第5章智慧技能的学习第14章教师、班级与家庭第6章认知策略的学习第15章网络媒体与多媒体第7章问题解决与创新性学习第16章基于学习分类理论的教学论第8章动作技能的学习第17章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第9章态度与品德学习返回补充习题说明页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五、判断1.教育心理学虽然是一门应用科学,但它必须具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和研究方法学。
2.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对此西方各国学者不存在什么争议。
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科学内容。
4.在教育史上,赫尔巴特是第一个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教育家。
5.教育心理学在西方也称“学校心理学”。
6.从科学心理学发展历史来看,学习的科学研究先于教学的科学研究。
7.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
六、问答1.从课本以外列举实例,说明我国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早已应用哲学心理学的知识从事教育工作。
2.简述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是怎样为德、智、体三育提供哲学心理学依据的。
3.简述赫尔巴特及其学派是怎样把教学过程模式建立在哲学心理学原理的基础上的。
4.简述实验教育学派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影响。
5.简述桑代克对教育心理学学科建立的贡献。
6.简述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与任务的异同。
7.简述教育心理学学科与《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研究的性质和分类五、判断1.学习是可以用经验或练习来解释的可观察的行为变化。
2.学习与表现(performance)之间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3.心理学家把“学习”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
4.二年级儿童学会用学具拼搭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这是动作技能学习。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教育学概论》课程试卷
考试样题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教育学概论》课程试卷(样题) 合分人:复查人: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10 分)1.教育2.民办教育Array二、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小题的括号内)1.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的科学。
(A.教育现象B.教育问题C.教育规律D.心理活动2. 关于原始社会的教育,正确的观点是:()A.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成为专门的事业。
B.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
C.教育是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的。
D.有了官学与私学之分。
3. 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则始于:()A. 赫尔巴特B. 夸美纽斯C. 康德D. 昆体良6.下列不属于皮亚杰的观点的是:( ) A.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划分为两极水平。
B.他率,具有主观性。
C.自率,具有主观性。
D.儿童的道德发展判断遵循着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程序。
7. 初中德育学科课程内容分 部分。
( ) A.一 B.二 C.三 D.四8. 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 )9.不属于中学分流教育模式的有:( ) A.“ 2+1”模式 B. “3+1”模式 C.“4+1”模式 D.渗透教育模式D.理论性研究报告三、多选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小题后而的括号内)1. 符合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的是: A.教育面向全体儿童B.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师。
C.教育是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的。
D. 没有阶级性。
4.“人是教育的产物”这句话是下面哪位人物所讲( )A. 杜威B. 康德C. 夸美纽斯D. 赫尔巴特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 。
( )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荀子》10.研究报告的类型不包括:( ) A.实证性研究报告 B.文献性研究报告 C.回炉研究报告2. 符合封建社会的教育特征的是:A.学校体制趋于完备B.出现“二馆”、“六学”C.不具有等级性D.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官吏E. 在欧洲还具有宗教性3. 关于“教师中心说”的说法正确的是:A.强调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作用B.主张从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出发来设计教学C.学生的心智成长全仰仗于教师对教学形式、阶段和方法的定式指导D.十分强调教师的权威4. 教学过程的特点包括:A.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B.教学是一种情知交融的认识活动C.教学是一种有规可循的科学认识活动D.教学一种限制性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5. 班集体的培养措施有:()A.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B.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C.培养班干部,形成领导核心D.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E.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F.协调人际关系四、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1.确定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的依据有哪些2. 中等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3.为什么说教师工作是一种专门职业4. 广义的德育包括哪些内容5. 我国关于教学过程的“六阶段说”是什么五、论述题:(每题20,共 40 分)1. 我国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怎样设计的2. 什么是地方课程,论述地方德育课程的功能、开发与实施。
《教育方法概论》所有历年考试习题(配答案)超全
《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1—4章)第一章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一、判断题1、孔子提出了学思结合的教学原理,他认为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2、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的论著《学记》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
(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善喻”的教学思想是《学记》提出的。
(√)4、《学记》发展了孔子的启发诱导思想,特别强调教师要“善喻”。
(√)5、《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
(√)6、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了“勤、博、眼、实”的学习思想。
(√)7、朱熹在《进学解》一文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8、“博学、审问、审思、明辨、笃行”说的就是“朱熹读书法”。
( )9、“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居敬持志”,这是朱熹最为著名的“五步读书法”。
( )10、朱熹读书法是指“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11、朱熹把《论语》、《中庸》中的有关教育思想纳入到教育活动中,对于教育活动提出了“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 )12、在教育上提出要“学思相资”的思想家是王夫之。
(√)13、陶行知教学思想的核心是行以求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 )14、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为“形真、情切、意远、理蕴”。
( )15、“八字教学”又被称之为“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
(√)16、针对注入式教学造成了小学语文的“呆板、繁琐、片面、低效”的弊端,特级教师李吉林提出了“形真”、“情切”、“意远”、“理蕴”为特点的情景教学。
(√)17、邱学华的“尝试教学”采用的是“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方式。
(√)18、主张“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家是杜威。
( )19、柏拉图认为教师的作用就是“知识的产婆”,称他的谈话问答方法是“产婆术”,他的这一思想导致了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形成。
《教育学概论》第07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下列不属于昆体良在《演说术原理》中提出的学习过程理论的是:A、模仿B、辩论C、理论D、练习2、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过程理论不包括:A、明了B、模仿C、系统D、方法3、关于教学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B、包括教师教的方法C、包括学生学的方法D、不包括学生学的方法4、关于教学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B、对教师的教缺乏具体指导作用求C、指导学生的学D、应贯彻于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5、下列不属于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的是:A、作业B、课堂讲授C、讲座D、辅导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下列属于教学的任务的是: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C、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D、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2、《中庸》中提出的学习过程理论包括:A、博学之B、审问之C、慎思之D、明辨之E、笃行之3、下列属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的是:A、引起求知欲B、感知教材C、理解教材D、巩固知识E、运用知识F、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4、下列属于实物直观的是:A、标本B、实验C、参观D、实物5、教学评价主要包括:A、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B、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C、课程评价D、家长评价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正确错误2、感知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正确错误、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被称为“产婆术”。
正确错误、班级上课制拙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正确错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成绩的总评,被称为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正确错误。
《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5-9章)(配答案)
《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5—9章)第五章课堂教学一、判断题1、教学是教师以接受和掌握知识为基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教育活动。
( )P1462、广义的教学就是指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各级各类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
( )3、教学既是艺术,又是科学,它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是和谐统一的。
(√)P1464、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教学的“两翼”,只有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成功地迈向理想的彼岸。
(√)5、教学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三个基本要素。
( )P1476、相对静止的要素是教学媒体和心理环境,是物的要素,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载体,它们使教学系统中人和物的要素得以有机运作的文化与情感支撑。
( )P1477、在构成教学活动的各要素中,起制约作用的是学生和教学的心理环境。
( )教师和学生8、心理环境是控制和制约教学系统运行的关键因素。
( )P147教师和学生9、在教学系统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宰者,其活动主要包括:计划、组织、辅导和评价。
( )指导者10、教师的一般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与学生学科素养成正相关。
( )P149 特殊能力11、在教学过程中,是“教教科书”还是“用教科书教”不仅反映了教科书在教学中的作用,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观念。
(√)12、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取决于其智力水平的高低。
( )P14913、教材就是指教科书。
( )P15014、“用教科书教”重视的是知识获得的过程,重视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去获得结论。
(√)P15115、广义的教学环境是指班级内影响教学的全部条件,包括班级规模、座位模式、班级气氛、师生关系等。
( )P15116、课堂气氛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所知觉到的班级团体中影响其学习的心理氛围。
(√)17、马蹄式的坐位编排方式,全体学生面向教师,教师最易于控制全班。
( )秧田式18、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过程,师生双方都是活动的主体。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练习题(答案在习题之后)第一章一、是非判断题1、狭义的课程概念包括了学校所教各门科目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2、从实质来看,课程是人们根据教育目的,把教育内容按类别及一定过程组织起来的一个知识的或观念的系统。
()3、选修课程中限制性选修课程与非限制性选修课程的划分主要根据与培养目标的相关程度。
()4、公共课程可以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包括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等。
()5、“拼盘式”课程主要用于人文、社会类的学科课程。
()6、“拼盘式”课程着眼于适应学生不同发展方向,“套餐式”课程侧重于扩大学生知识面。
()7、实践性课程是以科学知识的理论体系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
()8、课程计划是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所形成的体系结构。
()9、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指其整体性和有序性。
()10、课程计划纵向的系统性是指课程之间存在着的密切的联系及完整性。
()11、教学大纲是针对一门课程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一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及其体系,教学进度安排以及对教学法的要求等。
()12、大学教学应反映学科研究的前沿,因此本科教学的教科书应尽量体现研究的新进展和争议。
()13、我国高等教育常用的组织形式有:讲授、讨论、习题课、实验、实习、参观和指导论文或指导设计。
其中讲授、讨论、习题课属于课堂理论教育;实验、实习、参观和指导论文或指导设计则是实践性教育。
()14、在教授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语言是传递知识信息的主要工具。
()15、习题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6、生产实习的内容涵盖整个专业的知识,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理论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以获得相关的实际知识和技能。
()17、毕业论文是在学生学完课程计划规定的某一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后进行的。
《教育学概论》模拟练习题
《教育学概论》模拟练习题一一、判断题1.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
(×)奴隶社会2.诊断性评价可以通过查阅学生个人成长档案、日常观察记录分析等非正式渠道进行。
(√)3.在处理教育活动时,教育法规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4.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成熟状况,不能走在发展的前面。
(×)应该5.清政府于1905年设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6.存在主义认为,教育要维护个人自由,帮助个人进行自我选择,强调个人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7.教育教学权是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
(×)管理学生8.在一个不存在公共法律和道德的社会里,人的个性很难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9.杜威以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出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学和活动中心”。
(√)10.国家通过教科书的编写和发行来影响教育的发展,这主要体现了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11.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个人12.传统的学科课程是“课程”作为名词使用所代表的课程范式。
(√)13.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14.德育内容规定了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哪些品德。
(√)15.在教学中,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积累直接经验。
(×)间接经验16.《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中关于课程的概念是作为名词使用的。
(√)1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教育。
(×)学校1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19.布鲁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波斯纳20.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是人格平等和共同探究的交往。
(√)21.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22.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学习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或障碍的学生进行的,正常的学生不需要诊断性评价。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习题含答案3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习题含答案3高等教育方法概论习题含答案31. 描述传统教学法和现代教学法的区别,并说明为什么现代教学法在高等教育中更为重要。
传统教学法侧重于教师在课堂上的知识传授,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教育。
教师通常采用讲授、讲解、演示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被要求记住大量的知识和概念并能够回答相关问题。
传统教学法注重在课堂上进行单向传授,强调纸面考试成绩的评估。
现代教学法则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角色更像是引导者和辅导者。
现代教学法采用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如问题解决、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现代教学法倡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在高等教育中,现代教学法更为重要。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现代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复杂的问题。
高等教育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背景知识和理论,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因此,现代教学法相较于传统教学法更适合高等教育领域。
2. 分析讨论课、研讨会和实验课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及其特点。
讨论课是一种学生参与度高的教学方法。
在讨论课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主题,自由交流和讨论观点、思想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堂上,学生们可以就特定议题进行分组或一对一的辩论和探讨,分享个人经验和见解。
讨论课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参与讨论,学生们可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研讨会是一种更加深入的学术交流形式。
通常由教师或学院组织,旨在促进学术探讨和研究。
在研讨会上,教师和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互相学习和启发思考。
研讨会的特点是全程参与和互动交流。
学生们可以提出问题、提供反馈和建议,进一步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
教育研究方法内容要点与习题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内容要点与练习题第一章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第一节 教育研究及其特点一、什么是教育研究二、教育研究的特点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类型一、按照目的与功能分类二、按照研究方法分类第三节 教育研究的历史发展一、西方教育研究发展历史二、中国教育研究发展历史知识要点与学习要求:第一节:了解教育研究的含义及其要素,并能从教育研究对象的性质出发分析教育研究的特点;了解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区别。
第二节:了解教育研究类型划分的依据;知道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的含义并能加以区分;知道历史研究、实验研究、相关与比较研究、描述研究、理论研究的含义和不同。
第三节:了解西方教育研究发展的历史阶段、特点、代表性人物及其主要成就;了解中国教育研究发展的历史阶段、特点、代表性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参考书目: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一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按照研究的目的和功能,教育研究方法可以分为(B)A.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B.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C.实验研究和准实验研究D.价值研究和事实研究2.在教育研究中主张把经验论和唯理论结合起来的是(A)A.亚里士多德B.康德C.培根D.笛卡尔3.下面是对当前我国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的陈述,哪一种说法不正确?(C)A.重思辩分析、轻实践和实验。
B.重视定性研究、忽视定量研究。
C.还没有从其他社会科学中分离出来。
D.方法比较单一,归纳和演绎仍然是主要方法。
E.多学科和跨学科合作研究不足。
4.在科学史上,首次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演绎”程序及所遵循的方法,并在形式逻辑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家、思想家是(C)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毕达哥拉斯5.判定定性研究内在信度的主要指标是(B)A.研究的差异性B.研究的一致性C.研究的多样性D.研究的特殊性6.在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将调查法用于教育研究的是(C)A.DeweyB.BoiseC.KendallD.Thorndike7.首次提出“实验科学”概念的人是(A)。
高校教师资格证笔试-《高等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第一章大学教育内容的组织一、是非判断题1、狭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了学校所教各门科目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 )2、狭义的课程专指一门教学科目。
(√)3、从实质来看,课程是人们根据教育目的,把教育内容按类别及一定过程组织起来的一个知识的或观念的系统。
(√)4、基础课程通常是某一专业门类的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课程的共同基础,它所提供的思想、方法、理论知识是学生后继课程的重要工具。
(√)5、必修课程是指全校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
( )6、必修课程一般为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
(√)7、选修课程中限制性选修课程与非限制性选修课程的划分主要根据与培养目标的相关程度。
(√)8、公共课程可以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包括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等。
( )9、套餐式选修课指让学生从指定的社会、自然、人文等课程中选择一二门课程拼成一组课程。
( )10、拼盘式选修课指规定学生必须从所提供的几组选修课程中选择其中一组课程。
( )11、“拼盘式”课程主要用于人文、社会类的学科课程。
( )12、“拼盘式”选修课程着眼于适应学生不同发展方向,“套餐式”选修课程侧重于扩大学生知识面。
( )13、学生通过对理论性课程的学习,可以较快地掌握前人长期研究和总结出来的规律。
(√)14、实践性课程是以科学知识的理论体系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
( )15、实践性课程有利于培养学习的主动性,是大学课程的主要部分。
( )16、实践性课程是指以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活动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比如各种实验、实习、考察等等。
(√)17、课程计划是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所形成的体系结构。
(√)18、制定课程计划时,要参考和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 )19、学校安排教育内容和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大纲。
( )20、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指其整体性和有序性。
《教育学概论》习题5—8章复习题(配答案)
《教育学概论》习题5—8章复习题第五章课程理论一.判断题1.在英语世界里,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中。
(√)P1302.《学记》中关于课程的说法有“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功夫、大立课程”等。
( )P1303.从辞源学的角度看,当课程作为名词使用时,其原初含义即为“在跑道上跑”,其引伸含义即为“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获取活生生的经验或体验的过程”。
( )P1304.课程是“学习的内容及其进程”,这是将“课程”作为动词性理解而得出的定义。
( )P1305.传统的学科课程是将“课程”作为名词使用的突出代表性课程范式。
(√)P1316.以“知识”为本位,注重书本知识或间接经验的获取,这是课程作为动词使用的课程范式。
( )P131 7.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使用逐渐由动词转向名词。
( )P1328.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与教材内容有冲突的经验,我们不能将它视为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
( )P133 9.课程就是先于教学过程预先已经编制好的、现成的知识体系。
( )P13310.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因此课程并不总是先于教学过程而编制好的。
(√)P133 11.课程的选修制最先始于大学。
(√)P13312.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是“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P13413.中国的“六艺”与西方的“七艺”是学科课程的萌芽。
(√)P13514.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是活动课程最大的特点。
( )P13615.活动课程的最大优点在于教育过程便于组织并提高了教学效率。
( )P13716.活动课程最早可追溯到杜威身上。
( )P13717.活动课程能给学习者提供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 )P13818.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深刻阐述了儿童的心理经验与知识的逻辑结构之间的关系。
( )P138 19.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彻底否定了学科课程或逻辑经验的教育价值。
( )P13820.隐性课程对受教育者而言都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
《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配答案)
《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第一章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一、判断题1、孔子提出了学思结合的教学原理,他认为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2、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的论著《学记》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
(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善喻”的教学思想是《学记》提出的。
(√)4、《学记》发展了孔子的启发诱导思想,特别强调教师要“善喻”。
(√)5、《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
(√)6、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了“勤、博、眼、实”的学习思想。
(√)7、朱熹在《进学解》一文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8、“博学、审问、审思、明辨、笃行”说的就是“朱熹读书法”。
( )9、“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居敬持志”,这是朱熹最为著名的“五步读书法”。
( )10、朱熹读书法是指“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11、朱熹把《论语》、《中庸》中的有关教育思想纳入到教育活动中,对于教育活动提出了“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 )12、在教育上提出要“学思相资”的思想家是王夫之。
(√)13、陶行知教学思想的核心是行以求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 )14、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为“形真、情切、意远、理蕴”。
( )15、“八字教学”又被称之为“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
(√)16、针对注入式教学造成了小学语文的“呆板、繁琐、片面、低效”的弊端,特级教师李吉林提出了“形真”、“情切”、“意远”、“理蕴”为特点的情景教学。
(√)17、邱学华的“尝试教学”采用的是“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方式。
(√)18、主张“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家是杜威。
( )19、柏拉图认为教师的作用就是“知识的产婆”,称他的谈话问答方法是“产婆术”,他的这一思想导致了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形成。
教育学概论习题1-8章(配答案)判断题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 尽心上》。
(√)P12.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教育学》上所谈的教育主要指狭义的教育。
(√)P23.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
(√)P2 4.“成均”、“痒”是古代萌芽时期的学校称谓。
( )P35.古代由朝廷直接办理的官学称为中央官学,由历代官府按行政区域在地方设置的学校称为地方官学。
(√)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与元朔五年,设博士弟子,是中国大学建立之始。
(√)P37.奴隶社会学校所实施的教育内容主要为“四书”和“五经”。
( )P58.东汉灵帝光和元年,鸿都门学的建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的建立。
(√)P59.“五经”包括《诗》、《书》、《礼》、《中庸》、《孟子》。
( )P610.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选士制。
(√)P711.隋炀帝大业二年,设进士科,是科举制之始。
(√)P712.上个世纪末,我国党和政府作出了两大教育上的决策:其一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二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P1113.中世纪的“四艺”指的是算术、几何、天文学、音乐伦理。
(√)P1414.中世纪的“七艺”指的是骑马、游泳、投矛、击剑、打猎、奕棋、吟诗。
( )P1415.中世纪最早的大学是11世纪中期建立的意大利萨莱诺大学。
(√)P1516.教育普及化是教育民主化的基本保证。
(√)P1817.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
(√)P2318.赫尔巴特的学生齐尔和赖因把教学过程归结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 )P2319.杜威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是教师中心、学生中心、教材中心。
( )P2420.十九世纪的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不断改造”。
( )P24 2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P2522.《论语》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练习题(二)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模拟试卷及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5分,共30分)1、《高等教育法》规定,本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A、三年B、四年C、五年D、四至五年C、国家权力机关D、学校2、教育法律关系是()。
A、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物的关系D、人与教育的关系3、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专有的权利是()。
A、民事权利B、行政权力C、教育教学权D、办学自主权4、建国以来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第一个有关教育的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B、《教师法》C、《义务教育法》D、《职业教育法》5、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职权由()。
A、全国人大行使B、地方人大行使C、国务院行使D、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6、学校有别于企业的根本性特点是()。
A、从事教育教学活动B、教师劳动的特殊性C、公益性D、社会性7、在学校,教师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主要组织形式是()。
A、工会B、教研室C、教职工代表大会D、学院或系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由()。
A、各省规定B、教育部规定C、学校规定D、国务院规定9、依据《教师法》的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学校任命B、教师自愿C、多向选择D、双方地位平等10、学制是由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教育行政机关制定的并由()。
A、各级政府颁布保证实施B、学校颁布保证实施C、教育行政机关颁布保证实施D、国家颁布保证实施11、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受教育权的平等主要是指()。
A、就学权利的平等B、教育条件的平等C、受教育机会的平等D、教育效果的平等12、目前我国学位共有()个门类A、9B、10C、11D、1213、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中,被取消当年考试资格,三年内不准参加全国统考的情形是()。
A、抄袭他人答卷的B、交换答卷的C、将试卷或答卷带出考场的D、考生由他人代考,或偷换答案、涂改成绩的14、学历证书的颁发和认定是一项()。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练习题(附答案)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受教育者享有在( )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A、学业成绩和品行B、品行C、学业成绩D、身体状况正确答案:A2、根据《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管理暂行规定》,具有学籍的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其中有一门以上课程补考后仍不及格但不属于留级范围或未修满规定的学分,德育体育合格,可以获得( )A、学习证明书B、肄业证书C、毕业证书D、结业证书正确答案:D3、作为一个部门法,教育法规与其他部门法相比较,具有的特征,除了内容具有多层次性、广泛性和调整对象的多样性之外,还包括( )A、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B、法律规范内容的明确性C、法律后果的特殊性D、国家强制性正确答案:C4、教师享有"开展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权利属于《教师法》所规定的教师的( )A、民主管理权B、管理学生权C、科学研究权D、教育教学权正确答案:D5、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由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实施"的法律是( )A、《教育法》B、《高等教育法》C、《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D、《宪法》正确答案:B6、下列机构中无权进行教育行政处罚的是( )A、国家教育部B、各级各类学校C、县级教育行政机构D、省级教育行政机构正确答案:B7、根据《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我国高等学校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名额应如何决定?( )A、由教育部审批决定B、由国家招生计划指标决定C、由高等学校自行决定D、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决定正确答案:C8、提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观点的是( )A、荀子B、孟子C、孔子D、墨子正确答案:A9、通常不适用于处于义务阶段的学生的行政处分措施是( )A、留校察看B、记过C、开除D、警告正确答案:C10、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是( )A、校友会会长B、校工会主席C、校长D、校党委书记正确答案:C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B、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C、高等学校不可以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D、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上海市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方法概论》试题(网友回忆版)一
上海市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方法概论》试题(网友回忆版)一[单选题]1.通常与学分制相联系的课程是(江南博哥)()。
A.必修课程B.选修课程C.理论课程D.实践课程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通常与学分制相联系的课程是选修课程。
[单选题]2.西方最早提出课程概念的是()。
A.夸美纽斯B.斯宾塞C.苏格拉的D.赫尔巴特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在西方最早提出课程这一概念的是斯宾塞(英国哲学家、教育家、社会学家)。
在西方英语世界里,课程(Curriculum)—词最早见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_文中。
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
[单选题]3.课程计划编制中强调“课程的安排要有合理顺序”指的是()。
A.课程计划的横向系统性B.课程计划内容的系统性C.课程计划的纵向系统性D.课程计划的顺序性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课程计划编制中强调“课程的安排要有合理顺序”指的是课程计划的纵向系统性。
[单选题]4.作为“某一专业门类的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的共同基础”的课程是()。
A.公共课.B.基础课C.专业基础课D.专业课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基础课是“某一专业门类的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的共同基础”的课程。
[单选题]5.下列选顼中,那些不是获取信息能力的要素()。
A.较强的信息意识B.熟练掌握信息工具和获取信息的方法C.科学地处理信息的能力D.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不是获取信息能力的要素。
[单选题]6.下列哪一个选顼不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注意的问题?()A.建立一种鼓励独立思考、提倡求异思维、重视发现疑问的教育环境B.在大学生中设立创新基金,鼓励大学生从事创新研究C.重视讨论课、辩论课、学生的论文或设计的答辩D.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注意的问题:建立一种鼓励独立思考、提倡求异思维、重视发现疑问的教育环境;重视讨论课、辩论课、学生的论文或设计的答辩;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练习题及答案(合集)
B.1985年
C.1986年
D.1995年
13.《高等教育法》由九届人大常委会于1998年8月29日通过,自1999年(A)月1日起施行。
A.1
B.2
C.3
D.4
14.我国建国以来,由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第一部有关教育的法律是(A)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A.低于
B.高于
C.同等于
D.不低于或者高于
5.在我国教育法系中,居于第一层次的法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6.高等学校的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D)的原则,由高等学校的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教育行政法规是由(C)制定和发布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教育部
2.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B)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D.培养高素质人才
8.《高等教育法》主要调整的社会关系有(ABCD)
A.高等学校与政府的关系
B.高等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C.高等学校与教师的关系
D.高等学校与学生的关系
9.以下哪些属于我国的教育基本制度(ABCD)
A.学位制度
B.学业证书制度
C.教育评估制度
D.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10.以下哪些属于我国教育法规的法源(ABC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5—9章)第五章课堂教学一、判断题1、教学既是艺术,又是科学,它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是和谐统一的。
(√)P1462、教学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三个基本要素。
( )P1473、教师的一般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与学生学科素养成正相关。
( )P1494、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取决于其智力水平的高低。
( )P1495、广义的教学环境是指班级内影响教学的全部条件,包括班级规模、座位模式、班级气氛、师生关系等。
( )P1516、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过程,师生双方都是活动的主体。
(√)P1587、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因素有着选择、改造、控制的功能。
(√)P1588、学生的主动性是构成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因素,既是教师活动的任务和内容,也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
(√)P1589、教学策略是指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措施的综合。
(√)P16710、概念形成模式是由美国教育家塔巴提出的。
(√)P16911、探究训练模式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起组织作用的概念与学习材料之间的整合关系和适当程度。
( )P17312、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主要反映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
(√)P178二、单选题1、班级规模要适宜,据我国有关规定,在容量上每班学生为(C)。
P154(A)30-35人(B)45-50人(C)50-54人(D)55-60人2、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A)。
P158(A)主导作用(B)中心作用(C)决定作用(D)重要作用3、教学相长的意思是(D)。
P161(A)教师与学生共同提高(B)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提高的过程(C)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提高的过程(D)《学记》中提出,意思是教与学是相互作用的4、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中,第二层级的主成分以(B)为主要标志。
P162(A)记忆因素(B)理解因素(C)判断因素(D)应用因素5、有目的引起新问题情境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介入,这样的教学是(C)。
P164(A)解释性理解水平教学(B)记忆水平教学(C)探究性理解水平教学(D)开放性转换教学6、(C)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P165(A)教学方法(B)教学策略(C)教学模式(D)教学评价7、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说是一种(B)。
P165(A)理论体系(B)策略体系(C)中介体系(D)实践体系8、角色扮演模式是基于谁的实验以及主张提出来的(B)。
P175(A)塔巴(B)F.谢夫特和G.谢夫特(C)萨奇曼(D)马夏拉斯和考克斯9、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是依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的教学模式。
其中程序教学模式最为典型,如(A)提出的直线式经典教学程序,其流程为“解释——问题——解答——确认”。
P180(A)斯金纳(B)克劳福德(C)凯(D)萨其曼10、凯程序属于哪一种教学模式(D)。
P181(A)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B)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C)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D)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三、多选题1、教学科学与教学艺术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BC)。
P146-147(A)对象不同(B)范畴不同、方法不同(C)侧重点不同、来源不同(D)内容不同、形式不同2、构成教学的动态要素包括(ABD)。
P147(A)教师(B)学生(C)教学环境(D)心理环境3、在下列教师必备的各项素养中,对教学成效有显著影响的是(ABCD)。
P148-149(A)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结构与水平(B)教师的教育学科知识(C)教师的一般能力(D)教师的特殊能力4、学生是发展性主体,是指(ABD)。
P159-160(A)学生是教学的对象(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C)学生是教师控制的对象(D)学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5、解释性理解水平的教学目标包括(AB)。
P164(A)说明性理解(B)封闭性转换(C)探究性理解(D)开放性转换6、教学模式的功能有(ABC)。
P168(A)构造功能(B)启发功能(C)推断功能(D)综合功能第六章课堂交往一、判断题1、课堂交往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人际沟通、交往的过程。
(√)P1832、课堂当中师生、生生之间多维度的交往有利于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P1853、布卢斐—古德互动观察系统模型是一个基于教师批评学生的频率分析的模型。
(√)P1894、人种志研究不太强调一系列的具体程序,它是各种研究方法整合的过程。
(√)P1935、教师对学生寄予高的期望,有利于学生自我发展。
(√)P2066、要想使学生不断进步,教师就应对其寄予高期望。
( )P2097、积极的教师期望就是对所有学生都抱有同样的高期望。
( )P2098、一般说来,在同等智力的学生中,内控型学生的成绩会优于外控型学生。
(√)P2129、一般说来,教师的即时反馈与学生的学业成就高度相关。
(√)P21710、延长提问等待时间的教学技巧是教师应该掌握的,但它一般不适用于记忆性问题的提问。
(√)P21711、当学生失败时,教师必须一味采取同情的态度,这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也会提高学生的“预期”水平。
( )12、在教学中,只要是表扬就是有效的。
( )P219二、单选题1、学校教学活动最基本的方式是(B)。
P183(A)班级管理(B)师生互动(C)课堂教学(D)师生情感沟通2、清晰、成功的教学,还必须以特定的概念或术语来实现师生对具体内容的共同理解,这样,才能最终达到认知交往地理解。
这种交往是(C)的过程。
P184(A)认知、情感沟通(B)信息交流(C)符号交流(D)多维度3、基于教师等待学生回答问题时间的课堂交往研究模型是(C)。
P191(A)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模型(B)布卢斐—古德互动观察系统模型(C)罗的提问策略分析模型(D)人种志交往模型分析4、(C)依赖于对所研究现象的观察、描述、定性判断或解释,来对自然情境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提供完整的描述。
P192(A)互动分析模型(B)互动观察系统(C)人种志交往研究模型(D)提问策略分析模型5、(B)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P200(A)兴趣(B)注意(C)动机(D)意志6、影响课堂交往的因素诸多,以下影响因素中是课堂交往的先导和学生掌握知识的起点是(D)。
P201 (A)学习内驱力(B)学习热情(C)学习动机(D)学习兴趣7、如果将考试失利的原因归之于运气不好,这种控制观称为(B)。
P212(A)内控(B)外控(C)物控(D)自控8、(C)是课堂交往中最主要的媒体,是师生双方情感交流的纽带。
P220(A)多媒体计算机(B)文字(C)语言(D)眼神三、多选题1、在课堂交往中,存在着(CD)信息交流和互动。
P183(A)言语信息(B)体态信息(C)知识信息 D、心理信息2、交往在教学中的作用包括(AC)。
P184(A)交往是信息交流的过程(B)交往是单维度的(C)交往是符号交流的过程(D)交往是策略形成的过程3、以下关于人种志研究,正确的说法是(ABD)。
P192-193(A)强调研究者亲自经历教育现象(B)把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研究(C)所得的结论一般具有普遍性(D)不太强调一系列具体程序4、影响师生课堂交往的主要因素有(ABCD)。
P199-205(A)学生的年龄特征(B)学生的兴趣与动机(C)教学节奏(D)教室环境5、对课堂交往可能会产生影响的心理因素有(ABCD)。
P200-203(A)认知障碍(B)注意的分配(C)兴趣与动机(D)交往技能障碍6、下列属于影响课堂交往的环境因素有(AC)。
P204(A)教室的物理环境(B)教学节奏问题(C)时间因素(D)认知障碍7、形成有效的课堂交往,在情感领域里的策略主要有(ABCD)。
P206-212(A)建立合适、积极的教师期望(B)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惩罚(C)加强非言语交流(D)鼓励学生自治、自立、自尊、自信8、内控型学生相信凡事操之在己,将成功归于自己的努力,把失败归于自己的疏忽,以下属于内控型学生的话语是(BD)。
P212(A)“考卷太难了,所以我没有考好。
”(B)“是我自己粗心,所以会做错。
”(C)“我说过我不行。
”(D)“这一个月来,我的努力没有自费!”9、课堂提问的作用是(ABCD)。
P215(A)调整教学计划、步骤和策略(B)诊断学生的学习(C)提供教学反馈(D)改进教学目标第七章课程一、判断题1、课程定义因研究者或实践者在其课程思考和工作中对概念的使用而有所不同,因此,没有超出特定的研究、论文、看法或值得讨论的政策文件等背景之外的特殊地给课程下定义的方式。
(√)P2262、把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创造性表现、个性培养,以及师生互动等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作用。
( )P2263、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安排作为课程的主要特征,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可观察到的教学活动上,而不是放在学生实际的体验上。
(√)P2274、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这一定义容易忽略非预期的学习结果。
(√)P2275、“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的课程观极大地体现了对隐性课程的关注。
( )P2276、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经验,在实践中很难实行。
此外,即便从理论上讲,这种课程定义也过于宽泛,把学生的个人经验都包容进来,以致对课程的研究无从入手。
(√)P2287、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课程即活动”的课程本质的体现。
( )P2328、课程的功能是通过文化的传递培养人。
(√)P2339、“以科目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强调了目的、目标、学习活动对课程组织的作用。
( )P23510、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经常是以人为中心的哲学思想的产物。
因为强调个别发展,课程的组织形式自然就强调要产生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目的。
(√)P2371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典型的例证就是“活动—经验”设计。
(√)P23712、“活动—经验”课程设计的核心是教师与学生在目标确立、活动实施等方面的合作计划。
(√)P23813、分科课程,通常又称为科目课程,有不少人把它称为学科课程。
(√)P24014、一般来说,活动课程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的“新教育运动”和“进步教育运动”。
(√)P24015、科学主义课程评价者注重定量的分析,而人文主义课程评价者注重定性的分析。
(√)P25416、形成性评价目的是要提供证据以便确定如何修订课程计划,而不是评定课程计划的优良程度。
(√)P255二、单选题1、(B)是作为实现学校教育的目标与手段等而存在的,它反映学校教育的有目的的计划及其展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