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湖南省预防医学总结最新考试试题库(完整版)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第一部分基本理论四、选择题(1-10每题1分,11-16每题2分,共22分)1.预防医学的对象(D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2.预防医学是(C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医学的基础学科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3.生态健康模式是( E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4.预防医学经历了( C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A.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 D.慢性病 E.血吸虫病8.个体的免疫接种(A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E.以上均不是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D.脑卒中 E.糖尿病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B.创造支持性环境C.强化社区行动 D.发展个人技能 E.调整社会消费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BCD )A.预防性卫生服务 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D.社区建设 E.妇幼保健和老年保健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ABCE )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 B.承认其社会属性 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D.忽视心理活动在疾病中的作用 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 ACE )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 B.从医学整体出发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 D.提示医疗保健模式的需改革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 BCDE )A.物质环境因素 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 D.卫生服务 E.生物遗传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 ABCDE )A.预防为主 B.中西医并重 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 E.加强农村工作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 ABCE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第二部分环境与健康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1分)1.除( C)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A.空气B.水C.森林D.土壤E.食物2.化学污染物在人体的蓄积是产生那种类型毒作用的前提(A )A.慢性中毒B.急性中毒C.亚急性中毒D.迟发性反应E.致敏作用3.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 A )A.相加作用B.相乘作用C.独立作用D.协同作用E.拮抗作用4.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 D)A.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B.烟尘和二氧化碳C.苯丙蓖和二氧化碳D.臭氧和氧酰基硝酸酯E.砷化物和硫化氢5.飘尘的直径在( C )A.100微米以下B. 10微米以下C. 5微米以下D. 1微米以下E. 0.4微米以下6.大气污染物的自净作用的方式不包括( C)A.扩散B.沉降C.转移D.氧化E.植物吸收的主要作用部位( B )7.SO2A.肺泡B.上呼吸道C.细支气管D.毛细支气管E.食道8.一般水质最软的水源是( B )A.江河B.泉水C.雨雪水D.井水E.湖水9.室的氡主要来自( A )A.房屋地基 B吸烟 C.人的呼出气 D.燃料燃烧 E家用电器10.水俣病的发病原因是( B)A.慢性砷中毒B.慢性汞中毒C.慢性铅中毒D.慢性硒中毒E.慢性镉中毒11.混凝沉淀的主要目的是( C )A.改善水质B.除去有害物质C.改善水质混浊度D.杀灭病原菌E. 调节水的PH 值12.含氯化合的物有效氯是指吕德华和家数(A )A.﹥-1者B.﹥0者C.≥-1者D.=-1者E.=0者13.除那项外,均为碘缺乏病( C )A.地甲病B.克订病C.痛痛病D.亚克订病E.新生儿先天甲低14.地方性砷中毒主要表现是( A )A.黑脚病B.氟骨症C.斑釉牙D.甲状腺功能低下E.甲状腺肿大15.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E )A.生活污染B.工业污染C.交通污染D.农业污染E.以上都是16.地氟病的发病原因是(E )A.氟缺发B.碘缺乏 C 锌缺乏 D.砷缺乏 E.氟摄入过高17.室最主要的致癌危害因子是( E )A.镉B.砷C.颗粒物D.挥发性亚硝酸胺E.BaP18.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处理步骤通常是( B )A.消毒-沉淀-过滤B. 沉淀-消毒-过滤C. 过滤-沉淀-消毒D. 沉淀-消毒-过滤E. 过滤-消毒-沉淀19.酸雨的主要形成物是( B )A.CO 2B.SO 2C.COD.PAHE.光化学烟雾20.环境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E )A.治理工业三废B.预防农药污染C.预防生活污染D.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E.以上都是21.酸雨是指PH 值小于( B )A.5.00B.5.60C.6.00D.6.56E.7.0022.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A )A .工业企业B .生活炉灶C .交通运输D .地面尘土飞扬E .意外事故排除第三部分 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与健康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7分)1.慢性纤维化肺病多见于长期接触--而致(A )A .二氧化硅B .锰烟C .木尘D .二氧化硫E .锌烟2.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铬化合物是( C )A .元素铬B .三价铬C .六价铬D .七价铬E .五价铬3.SO 2所引起的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是指( D )A .慢性支气管炎、肺水肿和咽喉炎的总称B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水肿的总称C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咽喉炎的总称D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的总称E .慢性呼吸道疾病4.我国目前法定的职业病有( D)种。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部章节

《预防医学》试题库与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第一部分基本理论一、填空题1.整体健康具有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的特征。
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环境因素、生物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病因、宿主、环境。
4.健康教化传播的基本要素有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预防工作可分为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五个层次。
三、推断题(√)1.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殊提出“动员全社会参加”。
(×)2.健康教化包含健康促进。
(×)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4.健康效应谱其次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5.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
(×)6.一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
(√)7.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
(×)9.无病就是健康。
(×)10.社区预防与第四层次预防。
(×)11.健康教化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12.对病程不行逆转的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
(×)13.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1.预防医学的对象:D.确定的群体2.预防医学是: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E)E.环境-生物-健康4.预防医学经验了(C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A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 )A.传染病8.个体的免疫接种(A )A.仅起到爱护个体的作用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实行第一级预防的是(C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C.强化社区行动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BCD )A.预防性卫生服务B.疾病的预防和限制C.健康教化与健康促进D.社区建设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ABCE)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B.承认其社会属性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E.致力于找寻疾病的生理病理变更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ACE)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BCDE)B.社会经济、教化、文化等C.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D.卫生服务E.生物遗传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BCDE)A.预防为主B.中西医并重C.依靠科技与教化、动员全社会参加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E.加强农村工作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ABCE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促进和激励健康行为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与性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复原二、名词说明1.医学模式:是指在肯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相识与概括,使人们视察、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2012湖南省预防医学复习最新考试试题库(完整版)

1、严重中毒时出现"电击型"死亡的毒物是( C)
A.HF
B.Cl2
C.HCN
D.COCl2
2、10.维生素C的主要食物来源是(D )
A.粮谷类
B.肉类
C.干果
D.新鲜蔬菜及水果
3、相对数是表示( B )
A.计量资料相对大小的指标
B.事物相对关系的指标
C.两事物联系程度的指标
D.动态分析指标
4、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消除或减轻毒蕈碱样症状的药物是( A )
A.阿托品
B.氯磷定
C.解磷定
D.双复磷
5、氯乙烯引起的职业性肿瘤是( A )
A.肝血管肉瘤
B.膀胱癌
C.肺癌
D.皮肤癌
6、属于地球化学性地方病的是(D )
A.痛痛病
B.布氏杆菌病
C.水俣病
D.地方性氟中毒
7、孕妇膳食中铁的每日供给量是( D )
A.27mg
B.28mg
C.29mg
D.30mg
8、伦敦烟雾事件的起因是由于污染物的( A )
A.急性作用
B.慢性作用
C.远期作用
D.非特异作用
9、一般要求医院原有的绿化面积应达到总面积的(A )
A.30%以上
B.40%以上
C.50%以上
D.60%以上
10、估计疾病与暴露之间的关联,常用指标是( C )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
D.标化比。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部章节)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第一部分基本理论一、填空题1.整体健康具有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的特征。
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环境因素、生物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病因、宿主、环境。
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预防工作可分为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五个层次。
三、判断题(√)1.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2.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
(×)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4.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5.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
(×)6.一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
(√)7.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
(×)9.无病就是健康。
(×)10.社区预防及第四层次预防。
(×)11.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12.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
(×)13.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1.预防医学的对象:D.确定的群体2.预防医学是: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E)E.环境-生物-健康4.预防医学经历了(C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A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 )A.传染病8.个体的免疫接种(A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C.强化社区行动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BCD )A.预防性卫生服务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D.社区建设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ABCE)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B.承认其社会属性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ACE)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BCDE)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D.卫生服务E.生物遗传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BCDE)A.预防为主B.中西医并重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E.加强农村工作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ABCE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二、名词解释1.医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括,使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2012湖南省医学预防试题及答案

1、肌的起始部位为()A.上颌骨颧突及颧弓下缘的前2/3及颧弓深面B.颚窝及颞深筋膜深面C.翼外板内面,腭骨锥突及上颌结节D.蝶骨大翼的颞下面,颞下嵴及翼外板的外侧面E.上颌骨的眶下缘及额突正确答案:B,2、舌根的淋巴管引流至()A.下颌下淋巴结B.颏下淋巴结C.颈浅淋巴结D.颈深上淋巴结E.腮腺淋巴结正确答案:D,3、牙髓中的主要细胞成分是()A.成牙本质细胞B.成纤维细胞C.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D.组织细胞E.淋巴细胞正确答案:B,4、无釉柱的釉质存在于()A.近釉牙本质界的釉质中B.牙釉质的表面30厚处C.牙本质的最外层D.牙骨质的表面E.近釉牙本质界和牙表面30厚的釉质中正确答案:E,5、鼻面角代表()A.上颌的突缩程度B.下颌的突缩程度C.面部的突度D.下中切牙的突度E.上中切牙的突度正确答案:B,6、关于舌淋巴引流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舌的淋巴引流丰富,最先汇入颈深下淋巴结B.近舌尖起的淋巴管,注入颈深上淋巴结的部位愈高C.近舌根起的淋巴管,注入颈深上淋巴结的部位愈高D.近舌根起的淋巴管,注入颈深上淋巴结的部位愈低E.以上叙述均不正确正确答案:C,7、舌面隆突的位置在哪里()A.切牙的舌面B.上颌第一磨牙的舌面C.位于前牙舌面颈1/3处D.切牙和尖牙颈部的隆起E.牙釉质的长形隆起正确答案:C,8、上颌双尖牙与下颌双尖牙区别中哪一点是错误的()A.上颌双尖牙的牙冠靠近牙体长轴B.下颌双尖牙的牙冠略偏牙体长轴颊侧C.下颌双尖牙的牙冠方圆D.上颌双尖牙的牙冠较窄长E.下颌双尖牙多位扁圆单根正确答案:B,9、上皮层中层次最多,细胞为多边形的细胞是()A.角化层B.颗粒层C.棘层D.基底层E.黑色素细胞正确答案:C,10、釉柱的直径平均为()A.1~1.5B.2~3C.4~6D.7~8E.9~10正确答案:C,11、口角的正常位置约相当于()A.尖牙B.尖牙和第一前磨牙之间C.第一前磨牙D.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之间E.第二前磨牙正确答案:B,12、上颌乳尖牙的近中和远中出现的间隙称为()A.生长间隙B.灵长间隙C.替牙间隙D.可用间隙E.必须间隙正确答案:B,13、对点隙的解释哪一个是错误的()A.龋病的好发部位B.是点状的凹陷C.多位于后牙牙冠的颌面D.由3个以上的发育沟相交所成E.钙化不全的凹陷正确答案:E,14、建颌过程中向前的动力为()A.唇颊肌B.升颌肌和舌肌C.咽肌D.表情肌E.舌骨上肌群正确答案:B,15、若上颌神经在圆孔处折断,可能出现的症状是()A.咀嚼肌麻痹B.上唇麻木C.额部感觉丧失D.口角歪斜E.下唇麻木正确答案:B,16、舌的运动神经是()A.舌下神经B.舌神经C.舌咽神经D.面神经分支E.三叉神经分支正确答案:A,17、下颌牙齿的血供来自()A.舌动脉B.下唇动脉C.面动脉D.颞浅动脉E.上颌动脉正确答案:E,18、以下哪个肌肉参与颞下颌关节盘前伸部的组成()A.咬肌B.颞肌C.翼内肌D.翼外肌E.二腹肌正确答案:D,19、多根牙诸牙根之间的牙槽骨()A.牙槽骨B.牙槽窝C.牙槽嵴D.牙槽间隔E.牙根间隔正确答案:E,20、下颌第一磨牙的最小牙尖是哪一个尖()A.近中颊尖B.远中尖C.近中舌尖D.远中舌尖E.远中颊尖正确答案:B,21、下述关于软腭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黏膜下层中所含黏液腺较少B.腭腱膜位于软腭前1/3,构成软腭的支架C.腭肌位于软腭的后2/3,肌肉细小D.腭腱膜近硬腭部分坚厚,向后则变薄弱E.腭聘裂者软腭肌肉的起始正常,但附着点异常正确答案:A,22、关于透明牙本质不正确的是()A.属于再矿化B.位于修复性牙本质的外侧C.其中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发生变性D.此区小管的折光率与周围间质无明显差异E.是牙本质受到急性刺激形成的正确答案:E,。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第一部分基本理论四、选择题(1—10每题1分,11—16每题2分,共22分)1.预防医学的对象(D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2.预防医学是(C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医学的基础学科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3.生态健康模式是( E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4.预防医学经历了( C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A.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 D.慢性病 E.血吸虫病8.个体的免疫接种(A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E.以上均不是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D.脑卒中 E.糖尿病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B.创造支持性环境C.强化社区行动 D.发展个人技能 E.调整社会消费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BCD )A.预防性卫生服务 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D.社区建设 E.妇幼保健和老年保健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ABCE )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 B.承认其社会属性 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D.忽视心理活动在疾病中的作用 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 ACE )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 B.从医学整体出发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 D.提示医疗保健模式的需改革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 BCDE )A.物质环境因素 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 D.卫生服务 E.生物遗传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 ABCDE )A.预防为主 B.中西医并重 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 E.加强农村工作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 ABCE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第二部分环境与健康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1分)1.除( C)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A.空气 B。
《预防医学》试题库和答案解析[包括全部章节]
![《预防医学》试题库和答案解析[包括全部章节]](https://img.taocdn.com/s3/m/54c50614192e45361166f51d.png)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第一部分基本理论一、填空题1.整体健康具有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的特征。
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环境因素、生物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病因、宿主、环境。
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预防工作可分为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五个层次。
三、判断题(√)1.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2.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
(×)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4.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5.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
(×)6.一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
(√)7.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
(×)9.无病就是健康。
(×)10.社区预防及第四层次预防。
(×)11.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12.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
(×)13.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1.预防医学的对象:D.确定的群体2.预防医学是: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E) E.环境-生物-健康4.预防医学经历了(C )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A )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 ) A.传染病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 C )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 C.强化社区行动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BCD )A.预防性卫生服务 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D.社区建设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ABCE)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 B.承认其社会属性 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 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ACE)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 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 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BCDE)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 C.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 D.卫生服务 E.生物遗传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BCDE)A.预防为主 B.中西医并重 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 E.加强农村工作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ABCE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 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二、名词解释1.医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括,使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部章节)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第一部分基本理论一、填空题1.整体健康具有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的特征。
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环境因素、生物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病因、宿主、环境。
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预防工作可分为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五个层次。
三、判断题(√) 1.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 2.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
(×) 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 4.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 5.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
(×) 6.一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
(√) 7.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
(×) 9.无病就是健康。
(×) 10.社区预防及第四层次预防。
(×) 11.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 12.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
(×) 13.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1.预防医学的对象:D.确定的群体2.预防医学是: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E) E .环境-生物-健康4.预防医学经历了(C) C .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 A .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 A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 A .传染病8.个体的免疫接种( A ) A .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 C ) C .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 C ) C.强化社区行动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BCD )A.预防性卫生服务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C .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D .社区建设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ABCE)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B.承认其社会属性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 E .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ACE)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 C .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 E .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BCDE)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 C .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 D .卫生服务 E.生物遗传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BCDE)A.预防为主 B .中西医并重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E.加强农村工作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ABCE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 E .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二、名词解释1.医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括,使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体热能最经济、迅速、主要的来源是( B )
A.蛋白质
B.碳水化合物
C.脂肪
D.膳食纤维
2、最常用的毒性参数为( B )
A.LD100
B.LD50
C.LD0
D.LD
3、慢性汞中毒的特有症状为( A)
A.震颤
B.易兴奋症
C.汞线
D.肾脏损害
4、伦敦烟雾事件的起因是由于污染物的( A )
A.急性作用
B.慢性作用
C.远期作用
D.非特异作用
5、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有( C )
A.药品管理不善
B.免疫功能增强
C.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
D.体力活动减少
6、氯乙烯引起的职业性肿瘤是( A )
A.肝血管肉瘤
B.膀胱癌
C.肺癌
D.皮肤癌
7、在体内氧化产生16.74KJ热量的是( C )
A.脂肪
B.维生素
C.蛋白质
D.无机盐
8、铁最好的食物来源是(A )
A.动物瘦肉
B.奶及奶制品
C.粮谷类
D.动物血
9、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营养素的量称为( C )
A.营养素供给量
B.营养素平均需要量
C.营养素需要量
D.营养素适宜摄入量
10、引起肝损伤型毒蕈中毒的毒素是( D)
A.白毒伞
B.鹿花素
C.毒蝇碱
D.毒伞七肽和毒伞十肽
11、我国诊断标准规定,诊断慢性轻度苯中毒白细胞数应低于( B)
A.4.5×109/L
B.4×109/L
C.3.5×109/L
D.3×109/L
12、相对数是表示( B )
A.计量资料相对大小的指标
B.事物相对关系的指标
C.两事物联系程度的指标
D.动态分析指标
13、最常用的毒性参数为( B )
A.LD100
B.LD50
C.LD0
D.LD
14、当研究人群数量大且流动性很强,描述发病强度的指标是( A )
A.发病密度
B.累积患病率
C.累积发病率
D.累积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