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3生活中的小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前三课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前三课知识点第一单元:认识小数一、小数及其分类小数部分包括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组成的。
根据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构成不同,小数可以分为简单小数和复杂小数。
简单小数是指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例如0.1、0.2等;复杂小数则是指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例如1.5、2.7等。
二、小数的读写法小数的读法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小数点左边只有一个整数部分,读作“几元”;另一种是小数点左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整数部分,读作“几元几角”或“几角几分”。
具体读法为: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然后在后面加上“点”字,小数部分则按顺序读出数字即可。
例如,0.5读作“零点五”,0.07读作“零点零七”。
小数的写法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另一种是直接从小数点开始写,依次写出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
例如,3.5可以写成“3.5”或者“3,5”。
三、小数的性质及大小比较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利用这一性质,我们可以进行小数的化简或求值。
小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可以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
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字;如果十分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上的数字;以此类推。
如果要比较的小数位数不同,则需要在后面补零,使它们的位数相同,再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比较。
第二单元:小数的计算一、小数的加减法在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时,我们需要先将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在进行小数加减法时要严格把握运算符号,不可混淆。
二、小数的乘除法小数的乘除法与整数的乘除法类似,但需要注意小数的位数和运算顺序。
在进行小数的乘除法运算时,我们需要先将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乘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在进行小数乘除法时要严格把握运算符号和运算顺序,不可混淆。
三、小数的混合运算小数的混合运算与整数的混合运算类似,但需要注意小数的位数和运算顺序。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课件:第4单元第3节生活中的小数

返回目录
1、(基础题)填一填。 (1)以克为单位的数改写成以千克为单位的数要除以进 率(1000 ),也就是把这个小数点向( 左 )移动 ( 3 )位。
(2)以千米为单位的数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要乘进率
(1000 ),也就是把小数点向( 右 )移动( 3 )位。
(3)小林到超市买了一袋11元3角的奶粉和一袋8元7角的
小玲148厘米
小松15分米
小林1.57米
小月156厘米
148厘米﹤15分米﹤156厘米﹤1.57米
7、(探究题)甲、乙两个数的和是15.4, 如果乙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是甲数, 那么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15.4÷(1+10)=1.4 1.4×10=14 答:甲数是14,乙数是1.4.
再见
aUcx4L57Ggg&*%$#aUcx4L57Ggg&*%$#
豆粉,将上面的数据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分别
是(11.3 )元和( 8.7 )元。
2、(基础题)连一连。
53毫米 69分米 3900千克 314米 42厘米 57克
4.2分米 0.057千克 0.314千米 5.3厘米 6.9米 3.9吨
3、(探究题)给下面的物品加上标签。 (以元为单位)
闹钟 礼盒 45元9角( 45.9元 ) 29元5角( 29.5元 )
0.95米
1.32米
80厘米
1米45厘米
0.95米
1.32米
把这些数据改写成 以米为单位的数。
80厘米
=
______米
1 米=100 厘米,进率是100。 除以 100,可以直接利用小 80厘米=80÷100米=0.8米 数点移动的规律。 80 米=0.8米 80 厘米 =0.80 80厘米= 米=0.8米 100
三年级数学生活中的小数

三年级数学生活中的小数
在三年级数学中,学生开始接触到小数。
小数是一种表达方式,它用来表示分数或整数的一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小数随处可见,下面是一些例子:
1. 购物: 在商店里,物品的价格经常用小数来表示。
比如,一个物品售价为$美元,这表示该物品的价格是3美元加上99美分。
2. 长度: 在测量长度时,我们经常使用小数。
比如,一个人的身高是米,这表示身高是1米75厘米。
3. 重量: 在称重时,我们也会使用小数。
比如,一个物体的重量是千克,这表示它的重量是12千克500克。
4. 温度: 在表示温度时,小数也很有用。
比如,温度是摄氏度,这表示温度是27度加上80%。
5. 时间: 在时间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小数。
比如,一节课时长45分钟,这可以表示为45分。
这些例子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实际上小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应用。
学习小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下册目录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下册目录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 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1
2. 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2
3.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4. 有关0的运算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1. 位置与方向1
2. 位置与方向2
3.位置与方向3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1.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 .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 乘法分配律
4. 减法的运算性质
5.除法的运算性质
6. 乘法的简便计算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1.1.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1.2、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2.1、小数的性质
2.2、小数的大小比较
2.3、小数点移动
3、生活中的小数
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第五单元三角形
1. 三角形的特性1
2. 三角形的特性2
3.三角形的分类
4. 三角形的内角和
5. 图形的拼组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
2.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
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3
第七单元统计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1. 数学广角1
2. 数学广角2
3.数学广角3
第九单元总复习
1.小数
2.四则运算运算定律
3.空间与图形
4.统计。
三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小数超市购物讲数学小故事100字

三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小数超市购物讲数学小故事100字案例一:今天真是个好天气!我和妈妈准备去小区对面的嘉盛广场买东西。
来到嘉盛广场的信和超市,妈妈要买一瓶洗洁精,于是,我们就走到了洗洁精专区。
这时,妈妈对我说:“我现在要买一瓶柑橘位的洗洁精,这里有不同重量。
考考你,那种最实惠。
我就买最实惠的那种。
”我心想:这有什么难的,我看一眼就知道了。
我一眼扫过去,排除了非常多瓶,只剩下两瓶了。
我思索了一下,仔细的端详着,发现虽然两瓶洗洁精的大小都差不多,可是包装纸上写着的重量是不一样的:一个写着1.5千克;另一个写着1.3千克。
而它们的价格都是12元,当然是1.4千克的那瓶便宜一点啦。
我对妈妈说:“这瓶最便宜,就买这瓶吧。
”这时,妈妈拿着另一瓶洗洁精笑嘻嘻地对我说:“这瓶1.5千克,12.9元,这瓶最便宜。
”我仔细一看,原来那是超级特价装,哎呀!失算了。
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一不小心就会出现错误,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
案例二:有一天,我跟妈妈去逛商场。
妈妈进了超市买东西,让我站在付钱的地方等她。
我没什么事,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
看着看着,我忽然发现营业员阿姨收的钱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非常奇怪:人民币为什么就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赶快跑去问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妈妈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为什么的。
”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知道了,因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随意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样可以组成30元、40元、60元……”妈妈听了直点头,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能随意组合的话,那只要1元不就够了吗?干吗还要2元、5元呢?”我说:“光用1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就不方便了呀。
”这下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夸奖我会观察,爱动脑筋,我听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欢吃的冰激凌还要舒服。
生活中的小数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商品价格,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下经历认识小数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会读、写简单的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随学习数学知识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小数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
(大屏幕上显示各种商品的标签)
师:我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练习本,请问,谁知道练习本多少钱一本呢?
生2:练习本是一元零六分。
师:他说的对不对?
生2:对!
师:那真是谢谢这位同学,那谁能告诉我一个玩具小熊多少钱呢?
生3:玩具小熊的价钱是七元二角五分。
师:那我现在找一名同学把剩下的商品价格帮我读出来。
(有错误的及时纠正)
桥西区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学校三年级冀教版本设计人:日期:2010年2月
课题:认识小数
课型:新授
教
材
与
学
情
分
析
小数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数字的组合,也是生活中常用的数据形式。利用小数来呈现的内容有例如:身高、体重、价格等等,较高的出现率让同学们不会对小数产生陌生感。但是小数正确的读法、写法以及它的意义是需要同学们必须掌握的,也是课本上重点凸显的。
小数的读、写法。
教学方法
探究法
预习作业
到超市里买称重的东西观察价格标签
课前准备
物品的单价等的幻灯片
教学板块
课堂预设
课堂记录及原因分析
第一版块:
检查或铺垫,融入课堂阶段
第二版块:
情境+提问,认定问题阶段
第三版块:
自主+合作,探索尝试阶段
第四版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小数》说课反思

《生活中的小数》说课反思本次说课,我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指出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在设计教学预案时,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对于本次说课,主要有以下几点反思:一、创设了生活情景,激发探索欲望在数学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
在本堂课的设计预案中,通过让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生活中的小数,按美少女的身高排队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的产生疑问:这些数据太乱了,怎么比呢?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探索讨论,体验探索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感受生活数学,让数学生活化数学来源于生活,本次说课的内容更体现这一点。
在设计预案中,我有意识地还原了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如在“激趣练习巩固知识”这一环节中,通过改写姚明的身高和“挑战生活”等练习,我把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渗透到生活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出发,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来设计练习,为学生精心创设用数学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三、探究生活问题,让生活数学化在本次说课中,我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生活当中的小数、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
以此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并通过小组合作自我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当然,本次说课中的预案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用对联总结高级单位名数与低级单位名数互化方法时,没有注意使用准确的数学语言,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用“化”这个词,而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时,准确的数学语言是要用“聚”这个词。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小数

生活中的小数教学内容:教材67页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复习日常生活中的小数;初步体会到小数产生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的实际需要。
2、会读日常生活中的小数,并能说出表示的实际含义。
3、能把日常生活中的数用小数的形式表示。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体会到小数产生于日常生活,能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寻找生活中的小数,找到了吗?小组内说一说。
相互读读搜集的这些小数。
2、各小组展示汇报,教师在黑板上进行分类板书。
3、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收集到了这么多的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着很多小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的小数。
(板书课题:生活中的小数)[设计意图]通过收集生活中的小数使学生体验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我们在三年级已经认识了小数,你们相互读读这些小数并说出下面的小数各是几元几角几分?香辣鸡腿堡6.5元香蕉每千克5.8元信封每个0.05元[设计意图] 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复习知识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体现数学的价值。
2、师: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或遇到下列情况:你能从每幅图中搜集到哪些信息?图中的小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并说一说图中小数的含义。
然后小组展示回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了解的信息自己发现数学问题,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能激起学生的求知的欲望。
三、寻找生活中的小数1.出示三幅图。
彩笔每盒12.5元三角尺每幅1.5元橡皮每块0.48元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今天的最高气温达到38.3°C刘翔夺冠的成绩是12.91秒。
这盒饮料的容量是0.98L。
(1)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意思。
(2)读一读图中的小数。
(3)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数,和同学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时生活中的小数(1)
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理解生活中的小数的意义,增进一些基本经验。
3.渗透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生活中的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小数去表示生活的量。
教学准备:收集生活中的小数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活中到处都有小数,你在生活中收集到了哪些事例呢?
学生汇报:
(1)我去中百超市,收集到了它们的一张价格单,上面有很多小数。
(2)我昨天去菜市场,从市场中了解到了很多菜的价格都是小数。
(3)我去医院,在医院病房的药单上看到了很多小数。
(4)我去学校体育室,查到了春季田径运动会我班同学的体育成绩。
(5)我去了学校卫生保健室,收集到了我班同学的身体条件基本情况。
大家能就你收集到的信息说一说这些数表示的意义吗?(板书:生活中的小数)
二、自主探究
1.揭示课题:生活中的小数。
2.理解生活中小数的意义。
(引导学生看书67页)
(1)第一类:重量。
糖果重0.5千克(尝试:千克重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市进制中是公斤,因此1千克=1公斤。
)
(2)第二类:长度
小明身高1.35米(尝试:小明身高1.35米表示是1米3分米5厘米。
)
(3)第三类:成绩
小华自由体操得分是9.25分(尝试:这是一种十分制的打分方法,相当于满分是10,他得9.25分,如果换算成百分制就是92.5。
)
(4)第四类:温度
小明体温是38.5℃(尝试:人的正常体温是36.4℃左右。
小明体温38.5℃属于高烧,需要看医生。
)
3.根据生活经验,生活中常用到的有哪些小数?
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了解到大米大约是2.5元钱左右一斤;苹果大约是3.00元钱一斤;草鱼大约是6.50元钱左右一斤;啤酒有一种是1.5元,有一种是5元;黄鹤楼牌香烟有一种是26.5元的批发价.
师: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每年7.8%;目前松原公共汽车的票价是1.00元;汽油每升4.8元;一个练习本的利润率大约是18.5%。
师: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同的小数表示着不同的含义。
我们需要多收集和了解生活中的小数。
三、巩固练习
1.第67页“做一做”。
(相互议论,汇报)
(1)出示书的定价、儿童购票的高度、洗衣粉的重量,说出它们表示的含义,要求每个
同学相互检测。
(2)书的定价4.68元表示4元6角8分,1.2米表示1米2分米,4.5千克表示9斤。
2.练习十一第1、2题。
(尝试完成,师讲评)
练习十一第3题:会称葡萄、鱼、西瓜的重量,并且会用千克和克作单位。
(看图明白图意,填空。
师:讲评)
四、总结
学生说收获。
教师结合学生汇报内容强调: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小数,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同的小数表示着不同的含义.希望同学们多收集和了解生活中的小数,为今后学习会有所帮助的。
五、作业
练习册习题。
六、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小数(1)
糖果重0.5千克。
小明身高1.35米。
小华自由体操得分是9.25分。
小明体温是38.5℃.
第七课时生活中的小数(2)
教学内容:名数的改写(教材第6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第4、6、7、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2.理解单名数互化的理由。
3.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复名数化单名数用小数表示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李玥同学的身高是1.38米,大家能否改变一种方法表述李玥同学的身高。
学生汇报:1.1.38米还可以表述为1米3分米8厘米。
(1)1.38米还可以表述为1米38厘米。
(2)1.38米还可以表述为138厘米。
师: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生活中的数据是可以改变它的表述方式的,当它的单位不相同时,数据也发生了改变。
二、学习新课
1.揭示课题:名数的改写。
2.你能把下面的数据改成以米作单位的数吗?
教师出示:80厘米 =()米
(1)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
(2)指名汇报。
(3)教师结合学生汇报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出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换算的方法。
如:80厘米=0.80米,因为1米=100厘米。
80厘米=80/100 米=0.80米;因为1米=100厘
米,80厘米=80÷100=0.80米=0.8米。
(4)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3.出示:75厘米 90厘米 2分米
(1)用你喜欢的方法说一说这三个数是怎样改写的。
(2)小组交流。
4.师:如果是1米45厘米,你能改写成用米作单位吗?
(1)学生尝试,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尝试:1米45厘米,1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只要将45厘米改为米作单位,再将1米作整数部分,45厘米化成米的小数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45厘米=0.45米,因此1米45厘米=1.45米。
)
(3)学生理解1.45米表达的意义。
5.自学教材第68页,总结低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
6.课堂小结。
(生汇报: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可以从分数的角度去想,将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 1/100.也可以用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的方法,直接除以进率,将小数点向左移动。
)
三、巩固练习
1.第69页“做一做”第1、2题。
(1)先引导学生判断是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2)想一想:它们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练习。
2.练习十一第6题。
(1)独立练习。
(2)发现第2小题不是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学习了小数的名数的互化,由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有两种方法可以进行互化,用你喜欢的方法去尝试做这类题。
五、作业
练习十一第4、7、8题。
六、板书设计
名数的改写
例1:改成以米作单位的数
80厘米=(0.80)米=(0.8)米
1米45厘米是多少米?
1米45厘米=(1.45)米
第八课时生活中的小数(3)
教学内容:名数的改写(教材第69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第9~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2.进行名数改写的对比,学会区分。
3.使学生形成一种程序性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名数改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可以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那么也应该可以将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
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上节所学内容。
(80厘米=80÷100=0.80米=0.8米或者:80厘米=80/100 米=0.80米=0.8米)
二、学习新课
1.请说一说你是怎样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的。
2.揭示课题: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
3.高级与低级的相对性。
4.从左至右是低级化高级,那么从右至左呢?80厘米=0.8米,0.8米=80厘米.
5.0.8米=80厘米是怎样换算出来的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尝试:0.8米化成多少厘米,是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应该是乘以进率100,因为1米=100厘米,也就是说1米相当于100厘米,即0.8×100 ,因此,0.8米=80厘米.或小数点向右直接移动两位。
)
6.自学教材第69页例2。
(1)学生独立阅读。
(2)0.95米=()厘米,你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3)0.95米的意义可以理解为9分米加5厘米,合起来就是95厘米.也可以用0.95×100=95厘米.计算时直接移动小数点。
7.想一想:1.32米=()厘米。
(1)学生独立思考,汇报。
(2)全班交流。
(3)1.32米=132厘米,你能用几种方法去理解?
三、巩固练习
1.第69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练习。
(2)全班交流,小组评价,老师点评。
2.练习十一第10题。
学生读懂题意,将这四个速度变成相同单位,再比较大小。
四、总结
对名数的改写,我觉得首先判断两个名数,相对而言,谁是高级单位,谁是低级单位,然后掌握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要乘以进率,是通过移动小数点来实现的。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一第11、12题。
六、板书设计
名数的改写
例2、把0.95米改写以厘米为单位的数。
0.95米------9分米5厘米=95厘米
1米=100厘米0.95米=0.95×100=9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