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1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D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1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山东省第一届应往届毕业生综合类大型人才招聘会”在省城济(jǐ)南的历山剧院召开。

B . 云南昆明滇池的蓝藻(zǎo)大量繁殖,湖水如绿油漆一般。

C . 在这个新村,记者看到,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有一个小水窖,里面贮(chǔ)满了清水。

D . 在面临投资者质疑时,公司要勇于担当,站出来澄(chéng)清事实。

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物候侵害翩然草长鹰飞

B . 缄默黑鹂描准天衣无缝

C . 遗骸骨骼陨石不解之谜

D . 碎石颗粒胶结再接再励

3. (2分) (2020九下·耒阳月考) 选出下列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 . 一时间,满天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

B . 他在学习上能够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C . 他待人谦和,不论遇到谁,总是付之一笑。

D . 我是集邮迷,不管得到什么时期,什么国家的邮票,我都会如获至宝,惜爱有加。

4. (2分) (2016·黔西南)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通过这次升学考试,使我认识到了学习语文要立足课本的重要性。

B . 舞台上的表演精彩纷呈,我饶有兴趣地袖手旁观着。

C . 教育部门多次再三强调,各个学校要坚决防止避免学生私自下河游泳。

D . 根治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5. (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沈从文,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有小说《边城》。

B . 汪曾祺,著名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受戒》、《胡同文化》等,都充满了浓厚的地方色彩。

C . 冯骥才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民俗学家。代表作有《铺花的歧路》、《三寸金莲》等,均被收入了的小说集《彷徨》。

D . 萧乾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

6. (2分)(2018·枣庄) 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其形体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其造字法一直沿袭许慎“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B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

C . 《隆中对》一文选自宋代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一书。《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战国策》《左传》都是史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D . 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带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7. (2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孙权劝学》出自此书。

B . 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欧阳修的谥号是文忠。

C .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韩愈、欧阳修、王安石、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欧阳修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

D . 琴、棋、书、画,本指琴瑟、围棋、书法、绘画四种古代艺术性文物或技艺,又称雅人四好,琴棋书画现指有很高的文化素养。

二、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8. (10分) (2019九下·和平模拟) 阅读《骆驼祥子》中的两段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起初的祥子把买到新车的日子算作自己的生日,觉得买到了新车,自己就获得了重生:车与人就是一样的。

——第一章

对于车,他不再那么爱惜了。买车的心既已冷淡,对别人家的车就漠不关心。车只是辆车,拉着它呢,可以挣出嚼谷与车份便算完结了一切:不拉着它呢,便不用交车份,那么只要手里有够吃一天的钱,就无须往外拉它。人与车的关系不过如此。

——第二十一章

(1)这两段文字分别展现了祥子怎样的精神状态?

(2)是什么原因使祥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三、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7分)

9. (6分) (2018·金山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楹联趣话

①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②对联起源于汉文学形式中的对仗或偶句,可谓源远流长。比如《诗经·米薇》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尚书·大禹谟》中“满招损,谦受益”之句,皆属于工稳之对仗。到骈体文出现后,几乎通篇皆用偶句,对仗俯拾即是。比如唐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经典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更是对仗的千古绝唱。而对联,则是偶句与早在先秦时期便已形成的我国民间过年悬挂桃符的习俗相结合的产物。

③所谓桃符,即书写着传说中二位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之名号的两块桃木板,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续了千余年后,至五代时,人们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A】据《宋史·西蜀孟氏世家》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孟昶自题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B】

④到明代,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与当今所见的春联如出一辙。据《簪云楼杂话》载,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某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微服出巡,逐门逐户观察欣赏,大得其乐。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之方式,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对形成春节贴春联的风俗功莫大焉。【C】尔后,文人学士无不将题联作对视为雅事。【D】清代,对联更是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直至当今,对联仍随处可见,表现出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⑤就应用类型而言,随着时光推移,早已不限于春联,还衍生出喜联、寿联、挽联、行业联、交际联、谐趣联和装饰联等多种形式。民国年间出版的《楹联集成》,将对联分成二十个类别,即庆贺、哀挽、学校、商业、会馆、祠庙、寺院、剧场、第宅、圆墅等。而按字数来分,又可分为短联、中联、长联。按联语来源来分,有集句联、集字联摘句联、创作联。就表现形式而言,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珠对、集句对等。

⑥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⑦一日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特定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二曰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在实践中,对联创作所遵循的平仄规律,与律诗对仗基本相同,一般上下联的第五个字平仄不必严格相合,第二,四,六个字平仄要相合。三曰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曰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而又不能重复。

⑧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1)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有此特点。

(2)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对联是在古代“桃符”和“偶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 . 对联又叫“楹联”、“对子”、“春联”。

C . 春联源远流长,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D . 楹联习俗对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3)上文围绕“楹联”,第②一⑧段依次介绍的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楹联的文化价值。

(4)下列文字若要放回原文,放在A,B,C,D哪处最合适?请写出你的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