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内周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厂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五篇)

厂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1.7厂内的绿化带及草坪要定期修剪,保证其干净。
1.8厂区内的各种物品要放到指定的位置,不得随意摆放、堆积。
1.9厂区内的厂房、厂房的固定物及其他设施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并定期进行维护,防止产生垃圾。
1.10厂区内的排水沟应随时保持通畅,不得有淤泥、杂物蓄积,清扫人员应每天清理一次,将杂物妥善处理。
1.11各种废弃物应根据垃圾桶上的标识分类放到各垃圾桶内,负责清扫的人员应每天早晚各清扫一次,防止异味及桶满现象的产生。
2.0厂房卫生管理2.1厂房的内外墙壁应保持清洁及其本色,禁止乱涂乱画。
2.2厂房内的灯具、灯罩、配管等外表应保持清洁,并定期进行清洁。
2.3厂房的地面应随时保持干净,达到无烟头、无油污、无纸屑、无杂物的程度。
遇有脏乱时,区域的负责人应及时进行清理。
2.4厂房内的排水沟应保持清洁,不得有杂物或废油沉积。
2.5在下料车间应注意水的使用,防止地面积水。
2.6厂房内的废弃物应在每天下班后清理出去,放入指定的垃圾桶中。
2.7各区域责任人应仔细检查所负责区域内的各个角落,清理各个角落的垃圾,防止产生异味。
2.8厂房内的设备应保持清洁,每日上下班前应清理设备,保证设备无污垢。
3.0食堂卫生管理3.1工厂食堂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及发网,防止头发、头屑及其他杂物落入食品中,必要时应戴口罩。
3.2工厂食堂的工作人员应保持手部的清洁,工作前用清洁剂清洗,凡与食物接触的工作人员不得留长指甲、涂抹指甲油、佩戴手上饰物。
3.3在工厂食堂工作中不得抽烟、嚼口香糖,防止污染食物。
3.4食堂工作人员若患有可能造成食品污染的疾病,不得与食品接触。
3.5食堂的设施设备及地面等应定期消毒,碗筷盘等应每餐后进行消毒。
4.0宿舍卫生管理4.1员工宿舍由在宿舍中居住的或使用宿舍的人员负责清扫。
4.2员工宿舍应每天进行打扫,地面应保持干净,宿舍的墙壁不允许乱涂乱画。
4.3员工宿舍应整体保持清洁,保持宿舍中床单、被单、桌布等用品的整洁,员工宿舍中不允许发出异味。
化工厂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化工厂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维护化工厂区的环境卫生,保障员工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创建一个清洁、整洁、安全的工作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化工厂区内所有区域,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仓库、办公区、公共区域等。
三、责任部门1. 工厂环境卫生由工厂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2. 各生产车间、部门负责各自区域的环境卫生工作。
四、环境卫生标准1. 厂区内不得有暴露垃圾,应定期清理垃圾并分类存放。
2. 生产区应保持地面干燥、无油污、无积水。
3. 仓库物品应分类存放,整齐有序,通道畅通。
4. 办公区应保持整洁,文件资料摆放有序。
5. 公共区域应定期清扫,设施设备保持清洁。
五、清洁作业规定1. 每日工作结束后,各车间、部门负责清理本区域卫生。
2. 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彻底清理卫生死角。
3. 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工作。
六、废弃物处理1. 所有废弃物应按照环保要求分类收集、存放。
2. 有害废弃物必须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安全处理。
3. 定期联系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
七、监督检查1. 工厂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环境卫生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的个人或部门,应给予警告并责令整改。
3. 对环境卫生表现优秀的个人或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八、教育培训1. 定期对员工进行环境卫生知识和相关法规的培训。
2. 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工厂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需经工厂管理部门审议通过。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上述内容,确保其适应化工厂的具体需求和操作流程。
厂区内卫生管理制度

厂区内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厂区内卫生管理工作,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提高生产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厂全体员工及来厂访客,在厂区内卫生管理工作中发挥指导和规范作用。
第三条厂区内卫生管理应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共卫生服务,监督检查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厂区内卫生管理工作由本厂卫生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各部门、班组要积极配合,各单位、职工要自觉遵守。
第二章厂区卫生设施第五条厂区内必须设置符合卫生要求的厕所、洗手间,且非常规工作场所应便利设施配套。
第六条厂区内应配备足够的清洁用品,保持良好的卫生状态。
第七条厂区内的净化器、加湿器等设备应定期清洁、维护,确保空气质量。
第八条厂区内食堂、食品加工场所、周边环境等应定期开展卫生检查及消杀工作。
第九条厂区内应定期组织清洁卫生大检查,对卫生死角、盲区加强整治。
第十条厂区内的医务室应保持干净、整洁,医疗器具应严格消毒,医疗废弃物应按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章厂区内卫生管理第十一条厂区内垃圾处理应符合国家标准,充分分类,合理分类,及时清运。
第十二条厂区内加强对有毒有害废弃物的管理,确保安全处理、储存和处置。
第十三条厂区内严格禁止乱倒垃圾,随地吐痰、乱吐果皮等行为,对违规行为要进行批评教育,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十四条厂区内加强空气质量监控,确保生产车间、办公楼等场所空气清新。
第十五条厂区内要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加工、储存、供应等环节均应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
第十六条厂区内要建立职业卫生防护体系,对岗位上可能接触有害物质的员工进行健康监测和防护。
第十七条厂区内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可能造成影响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应急处置和后续处理。
第十八条厂区内要建立员工卫生保健档案,在员工健康检查、预防接种等方面进行详细记录。
第四章厂区内卫生督查和检查第十九条厂区内卫生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厂区卫生情况进行督查核查,及时发现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工厂外围卫生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工厂外围环境卫生,提高企业形象,保障员工和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工厂所有外围区域,包括厂区大门、道路、绿化带、停车场、公共设施等。
三、管理职责1. 工厂行政部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本制度。
2. 工厂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外围环境卫生负责。
3. 工厂全体员工均有义务维护外围环境卫生。
四、环境卫生要求1. 厂区大门(1)大门两侧保持整洁,无杂物堆放。
(2)大门前道路畅通,无障碍物。
(3)大门两侧绿化带保持整洁,无杂草、枯枝。
2. 道路(1)道路路面整洁,无垃圾、积水。
(2)道路两侧绿化带保持整洁,无杂草、枯枝。
(3)道路标线清晰,无破损。
3. 停车场(1)停车场地面整洁,无杂物。
(2)车辆停放整齐,不得占用消防通道。
(3)停车场绿化带保持整洁,无杂草、枯枝。
4. 公共设施(1)公共设施(如垃圾桶、座椅等)保持整洁,无污渍。
(2)公共设施损坏及时报修,不得随意丢弃。
五、卫生清洁制度1. 定期清扫(1)每日进行一次全面清扫,包括道路、绿化带、停车场等。
(2)每周进行一次绿化带杂草清除。
2. 定期保洁(1)每日对公共设施进行擦拭,保持干净。
(2)每月对停车场进行冲洗,保持地面整洁。
3. 突发事件处理(1)遇有突发事件(如垃圾溢出、污水泄漏等),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及时上报行政部门,进行后续处理。
六、监督检查1. 工厂行政部定期对外围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责任人。
2. 各部门负责人定期对所辖区域进行检查,确保环境卫生达标。
3. 员工对环境卫生问题有权提出批评和建议,相关部门应及时予以处理。
七、奖惩措施1. 对在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的个人和部门,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工厂行政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工厂行政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厂区卫生管理细则

厂区卫生管理细则一、目的为了创造一个整洁、卫生、舒适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厂区卫生管理细则。
二、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厂区内所有区域,包括办公室、车间、仓库、食堂、宿舍、公共区域等。
三、职责划分1、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厂区卫生管理制度和标准。
监督和检查各部门的卫生工作执行情况。
组织开展卫生宣传和培训活动。
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工作区域的日常卫生清洁工作。
教育和督促本部门员工遵守卫生管理制度。
3、员工个人保持个人工作区域的整洁。
遵守公共卫生规定,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
四、办公室卫生管理1、办公桌椅、文件柜等办公用品应摆放整齐,表面无灰尘、污渍。
2、地面每天清扫,保持干净,无杂物、纸屑。
3、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定期擦拭,保持清洁。
4、垃圾桶内垃圾及时清理,不得溢出。
五、车间卫生管理1、生产设备定期清洁和维护,确保表面无油污、灰尘。
2、车间地面每天清扫,并定期进行冲洗,保持无杂物、积水。
3、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应分类存放,摆放整齐,标识清晰。
4、通风设备正常运行,保持车间内空气流通。
六、仓库卫生管理1、货物存放整齐,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2、仓库地面、货架定期清扫,无积尘、蜘蛛网。
3、做好防潮、防虫、防鼠工作,定期检查和清理。
七、食堂卫生管理1、厨房设施设备干净整洁,定期消毒。
2、餐具清洗干净,消毒后存放。
3、食品原材料采购新鲜、合格,储存符合卫生要求。
4、餐厅地面、桌椅每天清洁,保持环境整洁。
5、食堂工作人员持健康证上岗,遵守卫生操作规范。
八、宿舍卫生管理1、个人物品摆放整齐,床铺整洁。
2、地面、窗台、阳台定期清扫,保持干净。
3、卫生间无异味,洗漱用品摆放有序。
九、公共区域卫生管理1、道路、停车场保持整洁,无垃圾、杂物。
2、绿化带定期修剪、浇水,无杂草、垃圾。
3、公共卫生间清洁干净,设施完好。
十、卫生检查与考核1、卫生管理部门每周进行一次全面卫生检查,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部门和个人下达整改通知。
厂区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厂区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规范厂区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保障员工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厂区范围内的所有公共区域,包括但不限于厂房、办公楼、食堂、厕所、停车场等。
第二章公共区域洁净管理第3条厂区公共区域应保持干净、整洁、无异味、无噪音污染。
第4条厂区公共区域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厕所、食堂等公共区域,应每日进行清洁和消毒,并加强对经常接触的表面的清洁,如门把手、扶手等。
第5条厂区公共区域内,设有垃圾箱或垃圾筒,并标明使用规则,员工应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保持垃圾箱、垃圾筒的清洁和整齐。
第6条厂区公共区域内,应设置各种设备、设施及器具,如温水器、饮水机、熨烫设备等,并进行定期清洗、维修及消毒。
第三章厕所管理第7条厂区内设有男女厕所,应保持洁净、卫生。
第8条厕所应设有充足的清洁用品,如肥皂、洗涤剂、卫生纸、手纸等,并定期补充。
第9条厕所应设有充足的清洁用具,如刷子、扫帚、拖把等,并定期更换。
第10条厕所应设置充足的通风设施,保证空气流通。
第11条厕所内的马桶、地板、水槽等应定期清洁,特别是厕所内部及便座,应每日进行清洁和消毒,并保持干净、无异味。
第12条厕所内不得随意堆放杂物,如厕纸、手纸等应投放垃圾筒。
第13条厕所内应设置充足的照明设施,保证足够的光照。
第四章食堂管理第14条厂区食堂应保持洁净、整洁,并保证有足够的用餐空间。
第15条厂区食堂应设有充足的器皿、餐具及清洁用品,并定期清洗、消毒。
第16条厂区食堂应提供卫生、健康的食品,遵守食品安全卫生法规。
第17条厂区食堂应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并定期检测水质。
第18条厂区食堂应设置充足的通风设施,保证空气流通。
第19条厂区食堂应进行定期的卫生检查和清洁,特别是餐桌、厨房设备及油烟排放设施。
第五章停车场管理第20条厂区停车场应保持整洁、有序,并设有充足的停车位。
第21条厂区停车场应设置明确的停车标志和指示标志,保证员工能够方便找到停车位。
厂区卫生管理制度标准

一、总则为了保障厂区环境卫生,预防疾病传播,提高员工健康水平,维护企业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二、卫生责任划分1. 厂区卫生责任划分如下:(1)行政部负责制定厂区卫生管理制度,监督实施,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理。
(2)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卫生意识。
(3)各车间、部门负责本部门区域内的卫生工作,确保区域卫生整洁。
(4)员工个人负责保持个人工作区域的卫生,遵守卫生规定。
三、卫生标准1. 厂区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公共区域应保持清洁,无垃圾、杂物。
2. 各车间、办公室、宿舍等室内区域应保持整洁,无灰尘、蛛网。
3. 卫生间、洗手间等公共设施应保持清洁,无异味、污垢。
4. 食堂、餐厅等就餐区域应保持清洁,无油污、剩菜剩饭。
5. 厂区绿化带、花坛等区域应保持整洁,无杂草、枯枝。
6. 厂区垃圾收集点应保持整洁,无散落垃圾。
四、卫生管理措施1. 定期开展卫生检查,对卫生状况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2. 加强卫生宣传,提高员工卫生意识,使员工自觉遵守卫生规定。
3. 定期对厂区公共区域进行消毒,预防疾病传播。
4. 对违反卫生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确保制度执行。
5. 对卫生工作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进行表彰和奖励。
五、卫生培训1. 人力资源部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卫生意识。
2. 各部门应积极配合,组织员工参加卫生知识培训。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行政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3. 本制度由行政部负责监督执行。
厂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八篇)

厂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公司厂区环境的卫生管理,创建文明、整洁、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厂区环境的卫生设施的设置、建设、管理、维护和环境卫生的清洁打扫、废弃物清运处理。
第三条公司全体员工以及施工单位,均应遵守本制度。
第四条综合办为厂区环境卫生管理的职能部室,负责全公司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部门应当加强环境卫生标准和制度的宣传,提高公司员工的环境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
第六条专职环境卫生清扫保洁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文明作业。
任何人都应当尊重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劳动。
第七条公司的基建、绿化、生产、后勤等有关部门都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
第八条各车间内(外包除外)的清扫保洁工作,由使用者承担。
第二章公共区域的清扫与保洁第九条厂区地面卫生:厂区地面卫生清扫专门由保洁公司负责,其卫生清扫范围是厂区内所有硬化路面(包括水泥路面及砖砌路面)第十条厂区绿化带卫生:公司各部门按照安全环保部划分的卫生责任区,负责清扫与保洁。
第十一条公司内部的施工场地由施工单位负责清扫保洁及垃圾清运第十二条相关部门与施工单位签订项目建设、改造等合同或协议时,要把有关由施工单位负责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卫生管理、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处置等事项写进合同或协议。
第十三条临时占用道路或场地的部门,负责占用期间所占区域的清扫与保洁。
第十四条禁止在公司内部公共场地倾倒、堆放垃圾,禁止将卫生责任区的垃圾扫入道路或公共场地,禁止在厂区内焚烧垃圾和树叶,禁止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纸屑、烟头及各种废弃物。
第十五条禁止在树干、电线杆、建筑物等上面张贴各种海报、标语及广告宣传品(公司统一安排的除外)。
第十六条必须按安全部规定的区域和位置停放车辆,厂区内严禁乱停放汽车和自行车。
第十七条厂区内的树木、花草须加强养护和整修,保持鲜活完好;严禁损毁、攀摘各类花草或向绿化带抛弃垃圾,不准利用树木晾晒衣物。
工厂卫生管理制度(5篇)

工厂卫生管理制度为了做好厂区卫生保洁工作,明确部门职责,强化管理,特制定本卫生管理制度。
一、室内外1、不能随地吐痰,不得乱扔杂物、烟蒂;2、厂区所有道路、草坪、露天工作台及各建筑物附近不得长期堆放杂物、垃圾;3、生产区、食堂生垃圾要及时清理,进水口垃圾由夜班值班人员打捞,格栅垃圾由白班清运,办公楼垃圾由食堂工作人员负责清运;4、使用水冲、洗、浇时要节约用水,不得乱冲、乱洒,不得常流水、常明灯。
二、室内1、办公用品、文件资料、报纸书刊、化验器皿、药品、杂物不散不乱,桌面、台面卫生整洁;2、办公机具、办公用品、门窗、地面要勤擦、勤洗、勤扫、勤拖,室内墙面瓷砖明亮洁净,厕所无异味;3、个人衣着整洁,待人接物礼貌得体,言谈举止大方,持续室内安静有序。
三、设备1、设备、仪器、仪表外观清洁,无油污与灰尘;2、设备四周地面干净、无积水、积油;3、各班组负责卫生区,未按时打扫,或未打扫干净,发现一次扣当天工资____元。
值班记录填写制度一、值班人员在填写值班记录时,应按照规定,按时、按实填写,能够反映生产设备的运行状况。
二、运行记录应由值有机蔬菜班人员填写,字迹工整、清晰,不得涂改、撕毁,持续记录表(本)干净整洁。
三、认真填写值班日期、天气、交接时间和实际到岗人员。
四、运行记录:填写所辖的设备、设施运行状况,对未运行的设备设施应在备注上注明原因:如故障、检修、备用或停用等。
五、操作记录:注明值班期间内对设施设备所进行的操作资料,对不经常开启的设备注明原因。
六、各表格为按实按时填写,发现漏填、错填一次扣当天工资____元。
七、本月记录表(本)填写完毕后,应移交给综合科整理存档。
工厂卫生管理制度(2)一、背景和目的工厂卫生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防止疾病的传播和工伤事故的发生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措施。
本制度旨在确保工厂卫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工厂卫生管理的水平,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促进工厂的可持续发展。
厂区内周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厂区内周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一、引言环境卫生是指周围环境的清洁程度和卫生状况,对于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厂区内周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环境卫生水平,促进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保障生产环境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
本文将结合实际需求,就厂区内周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管理目标1. 提高环境卫生水平:通过制度的实施,加强对厂区内周围环境的清洁和卫生的管理,保持环境清洁、整洁,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 预防疾病传播:加强对环境卫生的管理,防止病菌的传播和疾病的暴发,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
3. 减少工伤事故: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卫生,预防恶劣环境对员工的伤害,降低工伤事故的发生率。
三、管理内容1. 环境卫生的责任分工(1)厂区内环境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组织环境卫生巡查和清理。
(2)员工:负责保持自身工位的卫生和整洁,积极参与环境卫生的改善和维护。
2. 环境卫生巡查(1)定期巡查:环境卫生管理人员根据制定的巡查计划,定期对厂区内环境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卫生问题。
(2)不定期巡查:随时进行不定期的环境卫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3. 环境卫生清理(1)垃圾处理: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将厂区内的垃圾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处理,并定期清运至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2)卫生间清洁:定期对厂区内的卫生间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卫生间的整洁和卫生。
(3)场地清理:对厂区内的道路、庭院和公共区域进行清扫和洗刷,保持整洁和美观。
4. 病媒生物防控(1)防蚊防蝇:采取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蚊蝇的防控,如安装蚊虫灯、使用蚊香等。
(2)防鼠防虫:采取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鼠虫的防控,如设立鼠虫防治设施、使用环保无毒的虫草等。
5. 健康教育(1)定期组织健康知识培训:向员工普及环境卫生相关的健康知识,提高员工的环境卫生意识。
(2)发放宣传资料:定期向员工发放环境卫生宣传资料,提醒员工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厂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章制度

厂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厂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篇1】1.目的为营造一个整洁、优美、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树立工厂的良好形象,贯彻执行公司下达的5S管理目标,制定本制度。
2.范围:各公共区域走廊、厕所、会议室、绿化带、生产作业车间、生产部办公室、仓库、门窗、垃圾桶(池)等办公场所、宿舍及其设施的卫生。
3.卫生标准:四周墙壁、天花板及其附属物、装饰品无蜘蛛网、浮尘;照明灯、电风扇、空调上无浮尘;门窗(玻璃、窗台、窗棂)上无浮尘;地面无污物、污水、浮土;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摆放规则、排列整齐无堆乱放现象;工作台面、办公桌椅上无浮尘、生产垃圾等,物品、工具摆放整齐,座椅摆放端正,水具无茶锈、水垢;电脑、打印机、电话等设备保养良好,无灰尘、浮土;绿地内无杂草、杂物,修剪整齐,马路及厂区周围空旷区域打扫干净;仓库物品、货架摆放整齐规则、原料摆放一目了然、区域划分清晰条理;工作区域划分清楚、条理性强;书橱、镜子上无浮尘、污迹,书橱、样品橱内各类物品排列整齐,无灰尘,无乱堆乱放现象;厕所墙面、地面、便池清洁干净,无杂物、无异味、无水垢便垢、废纸筒一天一清;开水间水杯统一摆放在指定区域,并持续地面、水杯放置区域无积水、无异物;4.职责区卫生清理每日一次,每周进行集中大扫除一次,由生产部牵头每周进行一次卫生检查并作好记录,每月作一次评比,年底作总评,凡连续获得第一名最多的群众,可进行群众嘉奖一次,并作为部门考核和年底先进群众评选重要参考。
5.卫生清理实行部门职责制,部门负责人为职责人,并按部门和区域落实目标职责状。
各部门办公室的卫生,由各部门负责日常保洁。
6.吸烟人员务必在指定吸烟区域抽烟,烟头放入桶内,违者发现一次处以200元罚款。
7.各部门要认真对待卫生清理和卫生检查评比工作,用心主动地搞好卫生清理,不得因卫生清理不达标而影响本部门及工厂的整体形象。
8.卫生检查评比结果累计存档汇总,列入年终评先树优工作的资料。
厂区内周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厂区内周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为了保障厂区内周围环境的卫生和环境的质量,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厂区内工作和生活的人员,包括厂内员工、访客、供应商等。
二、责任和义务1.厂区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并对厂区内环境卫生进行监督和检查。
2.厂区内所有人员有责任和义务保持周围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3.厂区内的员工应当按照管理部门的要求参与环境卫生的维护和改善工作。
三、卫生管理要求1.厂区内的道路、花坛、绿化带和公共区域需定期进行清扫、修剪和除草。
2.厂区内设立垃圾分类桶和垃圾桶,并定期清理和更换。
3.厂区内所有建筑物和设施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
4.厂区内所有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垃圾倾倒,禁止随意丢弃垃圾。
5.厂区内禁止吸烟,并设立指定的吸烟区域。
6.厂区内的排水口和雨水收集设施必须保持畅通,禁止随意倾倒废水和污染物。
7.厂区内的环境检测和监测应定期进行,确保环境卫生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四、管理措施1.厂区管理部门将进行定期的环境检查和监测,对违反环境卫生管理要求的行为进行整改和处罚。
2.厂内员工将进行环境卫生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环境卫生管理能力和意识。
3.厂区内设立环境卫生管理小组,负责监督和协调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4.厂区内设立投诉反馈机制,对员工的环境卫生投诉进行调查和处理。
五、奖惩制度1.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和小组将进行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的员工将进行警告、罚款或其他相应的处罚。
3.对故意污染环境或损害周围环境卫生的行为将进行严肃处理,甚至追究法律责任。
六、其他事项1.本制度将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适应环境卫生管理的需要和要求。
2.厂区内的员工如有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可向厂区管理部门提出,并将及时予以考虑和回应。
3.对于其他未尽事宜,可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
厂区卫生_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厂区环境卫生,预防疾病传播,确保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厂区所有员工、临时工、外来人员以及厂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三、卫生管理职责1. 厂长负责全厂区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定期检查、督促卫生工作落实情况。
2. 厂区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卫生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考核。
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区域内的卫生工作,确保部门区域环境卫生整洁。
4. 员工应自觉遵守卫生管理制度,维护厂区环境卫生。
四、卫生管理要求1. 厂区环境卫生(1)保持厂区道路、绿化带、公共区域等环境卫生整洁,无杂物、积水和污垢。
(2)垃圾应分类存放,做到日产日清,不得随意堆放。
(3)禁止在厂区内乱扔垃圾、乱涂乱画、乱倒污水等行为。
2. 办公室及宿舍环境卫生(1)办公室、宿舍应保持整洁、通风、光线充足。
(2)办公桌、电脑、文件柜等物品摆放整齐,定期清理。
(3)禁止在办公室、宿舍吸烟、乱扔烟蒂。
3. 食堂及餐厅环境卫生(1)食堂、餐厅应保持清洁、卫生,餐具、厨具定期消毒。
(2)禁止在食堂、餐厅乱扔食物残渣、餐具。
(3)食堂工作人员应遵守卫生操作规范,确保食品安全。
4. 生产车间环境卫生(1)生产车间应保持整洁、通风,生产设备、工具摆放整齐。
(2)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及时清理。
(3)禁止在生产车间乱扔垃圾、乱涂乱画。
五、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教育培训(1)对新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其了解本厂区的安全规章制度。
(2)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练等活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 安全生产管理(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岗位的安全职责。
(2)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3)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安全。
3. 应急处理(1)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
(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奖惩措施1. 对在卫生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厂区卫生管理规定(4篇)

厂区卫生管理规定是指为了保障厂区内环境卫生,保障工人身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则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厂区卫生管理规定:1. 厂区内每个工作区域都应设立垃圾桶,并及时清理和处理垃圾。
2. 厂区内应设立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并及时更换洗手液和纸巾等卫生用品。
3. 厂区内应定期进行卫生清洁,并保持地面、墙壁、设备等的清洁干净。
4. 厂区内禁止乱丢乱倒垃圾,特别是有害垃圾和易燃易爆物品。
5. 厂区内应设置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6. 厂区内应设置专门的储存区域,储存有害物质和危险品,并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储存和标识。
7. 厂区内应设立卫生保健室,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8. 厂区内应设立食堂或餐厅,提供卫生安全的食品,并对食品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和管理。
9. 厂区内应组织员工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10. 厂区内应加强员工卫生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厂区卫生管理规定,具体情况可能因厂区类型和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厂区管理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厂区的卫生管理规定,并确保员工的卫生安全。
厂区卫生管理规定(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厂区卫生管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厂区卫生管理是指对厂区内环境、设施、员工的卫生状况进行管理和改善的活动,包括环境卫生、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等方面。
第三条厂区卫生管理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施策、依法管理、连续改进”的原则。
第四条厂区卫生管理工作由厂区卫生管理委员会负责。
委员会由厂区负责人担任主任,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委员,卫生保健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担任副主任,成员数量由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第五条厂区卫生管理委员会负责卫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卫生设施设备的购置、员工卫生培训等工作。
第二章环境卫生管理第六条厂区应保持干净整洁,无垃圾、尘土和病媒。
坚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和除虫。
厂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3篇)

厂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1、厂区卫生管理制度1.1厂区每天早晨上班前有专人清扫。
1.2厂区内不准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不准乱扔废弃物。
1.3划定各部门卫生区域,并负责保持清洁干净,发现垃圾和杂物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1.4厂区内不准存放垃圾,垃圾应存放在厂区指定位置,用塑料袋包装,不得泄露,有卫生专职人员每天清理外运。
1.5厂房的门窗由责任人在停机时清洗,应时刻保持干净,纱网,风帘、门窗齐全有效,阻挡蚊蝇进入车间。
1.6进入厂区的车辆,原材料等应放在指定的位置,不得随意乱放。
1.7厂区内不得存放有毒、易燃及腐蚀性、污染性、易挥发物品。
1.8全体员工负责自己工作区卫生,坚持班前班后经常打扫,养成周末车间的清扫卫生的习惯。
2、生产车间卫生管理制度2.1凡感染或接触过传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参加工作。
2.2流血时应对伤口采取正确的包扎方式,有严重割伤、烫伤或伤口感染人员应避免从事接触产品、原料、包材的工作。
2.3所有进入车间的人员都应穿着全套整洁的工作服装,包括工作服、工作帽及工作靴或工作鞋。
2.4工作服上除了必要的拉链、搭扣外不应有其他装饰,如领带、纽扣、流苏、针式等,并随时检查、修补。
2.5工作服、工作帽及工作靴或工作鞋不应穿出工作区域,否则需要重新消毒后才可在工作区使用。
2.6当用手直接接触原料、包材或产品时应及时清洗消毒,防止污染。
2.7在生产车间工作时,应及时更换破损或过脏的手套。
2.8生产车间内的生产设备,部件表面应保持干净,无灰尘、无废的标签,无铁青焊渣等。
每个设备上应有统一、清晰明确的标签用以标明设备的名称、编号等。
2.9生产完成后,停机____小时以上重新开机前及一切必要的时候,应及时进行清扫程序,并在清扫完成后认真检查,再次确保清扫效果良好。
2.10对特定的设备部件,在生产后应及时清洗干净。
2.11设备部件应存放在生产和原料包材贮存区以外的指定的清洁干燥的备件架上,并有相应明确的标签说明。
各工具使用后应及时放回指定地方。
厂区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本(二篇)

厂区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厂区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厂区的公共环境卫生管理,所有员工都须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
第三条厂区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应遵守卫生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规章制度。
第四条公共环境卫生管理是公司全体员工的责任,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建立卫生管理机制,推动卫生管理的持续改进。
第五条厂区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应重视防治与管理相结合,注重预防为主,治理为辅。
第六条厂区公共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具体指导方针和措施,并对各部门的卫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七条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倡导\厂区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本(二)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规范厂区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保障员工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厂区范围内的所有公共区域,包括但不限于厂房、办公楼、食堂、厕所、停车场等。
第二章公共区域洁净管理第3条厂区公共区域应保持干净、整洁、无异味、无噪音污染。
第4条厂区公共区域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厕所、食堂等公共区域,应每日进行清洁和消毒,并加强对经常接触的表面的清洁,如门把手、扶手等。
第5条厂区公共区域内,设有垃圾箱或垃圾筒,并标明使用规则,员工应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保持垃圾箱、垃圾筒的清洁和整齐。
第6条厂区公共区域内,应设置各种设备、设施及器具,如温水器、饮水机、熨烫设备等,并进行定期清洗、维修及消毒。
第三章厕所管理第7条厂区内设有男女厕所,应保持洁净、卫生。
第8条厕所应设有充足的清洁用品,如肥皂、洗涤剂、卫生纸、手纸等,并定期补充。
第9条厕所应设有充足的清洁用具,如刷子、扫帚、拖把等,并定期更换。
第10条厕所应设置充足的通风设施,保证空气流通。
第11条厕所内的马桶、地板、水槽等应定期清洁,特别是厕所内部及便座,应每日进行清洁和消毒,并保持干净、无异味。
第12条厕所内不得随意堆放杂物,如厕纸、手纸等应投放垃圾筒。
工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工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工厂环境卫生,保障职工身体健康,促进生产与管理的和谐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工厂内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三条工厂应加强对环境卫生管理的领导,建立完善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第四条环境卫生管理务必与安全、生产管理相结合。
第五条环境卫生管理应实行预防、治理和改善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工厂应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的考核制度,并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评价范围。
第七条工厂应注重环境卫生管理文明化,将环境卫生工作纳入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第八条鼓励职工积极参与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共同营造清洁、整洁的工作环境。
第二章环境卫生管理的基本要求第九条工厂应制订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根据不同的生产经营情况和特点,制定相应的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第十条工厂应加强对环境卫生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环境卫生意识和素质。
第十一条工厂应加强对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十二条工厂应设立专门的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或配备专门的环境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三章环境卫生管理的具体要求第十三条工厂应保持厂区内道路、场地、车间、办公楼等公共区域的清洁卫生。
第十四条工厂应加强对生产废弃物、废水、废气的管理,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第十五条工厂应加强对噪声、振动、尘土等污染源的治理,保障职工的生产安全和健康。
第十六条工厂应对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进行合理布局和设计,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十七条工厂应加强对卫生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保障职工的生活环境卫生。
第四章环境卫生管理的组织实施第十八条工厂应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台账,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进行台账记录,便于监督、检查与评估。
第十九条工厂应定期组织环境卫生管理的内部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十条工厂应建立环境卫生管理的奖惩制度,对环境卫生管理优秀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环境卫生管理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
厂区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为加强厂区环境卫生管理,培养全员环境保护意识,优化工作环境,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厂区所有区域的环境卫生管理,包括:生产车间、非生产公共区域、办公室及仓库等。
3.1 总经办负责管理检查办公楼、研发楼、各部门办公室 (涵生产部)、车间外围及厂区公共区域 (包括公共道路、草坪、卫生间、草坪) 的卫生情况,并对相关区域责任人员进行考核奖励。
3.2 质量部负责检查各生产部车间现场“6S”活动的实施情况,并对相关区域责任人进行考核奖励。
3.3 公用工程部负责维修现场、技改施工现场、施工设备材料现场、废弃设备等相关区域的卫生管理。
3.4 各生产部负责各自区域的卫生管理,定期组织检查、评比。
3.5 各生产部行政主管负责管理本部门办公室及公共区域的现场卫生。
3.6 各车间、各工段按照本工段的清洁计划实施,负责工段内的现场卫生。
3.7 各职能或管理部门负责各自区域的现场卫生管理。
4.1 6S:现场管理基础方法之一,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
4.2 生产部 (生产车间):与生产直接相关的部门,包括生产一部、生产二部、生产三部、物资部、检测室。
5.1 现场责任划区域划分不清,易产生管理责任划分不清的情况。
6.1.1生产一部负责主车间、化学品储罐、及其 1 米范围以内的区域和房檐的卫生巡查及清洁维护。
6.1.2 生产二部负责主车间、加工工段、包装仓库四周及其 1 米范围以内的区域和房檐的卫生巡查及清洁维护。
6.1.3 生产三部负责车间四周及其 1 米范围以内的区域和房檐的卫生巡查及清洁维护。
6.1.4 物资部负责仓库四周及其 1 米范围以内的区域和房檐的卫生巡查及清洁维护;负责地磅房周围、仓库区域及其房檐、装卸平台四周的卫生巡查及清洁维护。
6.2.1 总经办负责车间外围及厂区公共区域,包括:垃圾池、宿舍、食堂、澡堂、办公室、会议室、车间外部所有道路等的卫生巡查及清洁维护;负责绿化养护管理。
6.3.1.1 将生产车间划分为若干清洁片区,由相关工段负责,车间公共区域由部门行政内勤负责,各责任人负责安排、协调、监督做好责任区域的环境卫生及维护,部门内勤协助质量主管督促和指导各工段开展“6S”活动。
厂区环境卫生的管理制度

厂区环境卫生的管理制度厂区环境卫生的管理制度(通用11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厂区环境卫生的管理制度(通用1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厂区环境卫生的管理制度(通用11篇)1一、目的:做好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确定生产过程及影响生产过程质量和安全的诸因素,并使每一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以确保生产出合格产品。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车间各个工序。
三、具体资料以及要求:1、进车间前,务必穿戴整洁规范的工作服、帽、靴、鞋,工作服应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并要把双手洗净。
2、生产作业人员不准戴耳环、戒指、手镯、项链、手表。
不准浓艳化妆、染指、喷洒香水进入车间,以防止污染食品,引起质量隐患。
3、手接触赃物、进厕所、吸烟、用餐后,都务必把双手洗净才能进行工作。
4、男职工上班前不许酗酒,工作时不准吸烟、饮酒、吃食物及做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活动。
5、操作人员手部受到外伤,不得接触食品或原料,经过包扎治疗戴上防护一次性手套后,方可参加不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
6、不准穿工作服、鞋进厕所或离开生产加工场所,进入厕所要更换工作衣,回来再次更换工作衣,并再次洗手消毒后方可进入车间。
7、生产车间不得带入或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如衣物、食品、烟酒、药品、化妆品等。
8、员工出入车间要及时关掉通道门窗。
9、使用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应经常清洗、消毒,持续清洁卫生。
厂区环境卫生的管理制度(通用11篇)2一、实行分区责任制卫生清扫划分责任区,各部门的责任区为:本部门所使用区域和与之相对应的地面、墙壁、天棚、暖气片及走廊窗户。
共用区域由综合部负责。
每周六下午各部门对本责任区进行彻底清扫。
标准和要求是:(一)室内环境要做到:1.室内四墙和天棚、地面无尘土、无杂物、无污迹、无蜘蛛网、无痰迹、无斑点,窗明几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厂区内周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一、目的: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保证厂内环境清洁卫生符合要求。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厂区内环境卫生管理。
三、责任者:行政部主任及全体员工。
四、管理规程:
1 对厂区环境的卫生要求:
1.1 周围无杂草;
1.2 排水通畅无积水;
1.3 无蚊蝇繁殖场所;
1.4 混凝土地面平整、清洁、通畅;
1.5 绿化要求:
1.5.1 宜种植草皮及常绿灌木;
2 对厂区环境的管理:
2.1 厂区室外不得存放生产用资料;
2.2 土建施工结束后,要及时将渣土、废砖、杂物外运;
2.3 厂区内不设垃圾站,生产活动中的废弃物采用有效的隔离措施运到厂外指定地点;
2.4 厂区内设置与职工人数相适应的卫生设施;
2.5 厂区有专人每天清扫、除杂草、管理卫生设施;
2.6 厂区禁止吸烟,禁止乱扔杂物,对此要有醒目的公益标牌。
2.7厂区划分卫生责任区,指定负责人。
每月全体人员就全厂整个范围打扫一次。
各卫生责任区,由负责人指挥每周打扫一次,车间内各岗位坚持每日打扫内外卫生,生产时随时保持整齐清洁。
2.8厂区内保持整洁,清洁要达到要求,即废旧物料,生活和生产垃圾分别集中,定点定位堆放。
厂区路面平整,无乱堆放物,草坪整齐美观。
门窗玻璃、墙面、顶棚洁净完好无污迹、灰尘。
设备、管道、管线整齐光洁。
设备、容器、工具按规定放置,并符合清洗后的卫生要求。
厕所每日打扫冲洗干净,保持内外墙壁卫生。
2.9生产场所不得吸烟,有明显的禁火标志。
禁止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
生产场所不得饮食,存放食品、饮料。
不得存放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和私人杂物,不得养花。
3.0搞好室内卫生。
各岗位除坚持每日清扫制度外,要注意随时保持整洁状态,坚持更换衣、帽、鞋制度。
讲究个人卫生,穿戴整洁,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衣物。
3.1搞好文明生产。
说话办事讲文明礼貌,要树立遵守制度、工作勤恳、举止端庄、思想健康的好风气。
3.2每月、季度或大型节日要组织清洁卫生,文明大检查,表扬先进,指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