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六下《渔舟唱晚》音乐鉴赏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音乐欣赏《渔舟唱晚》教案

音乐欣赏《渔舟唱晚》教案

音乐欣赏《渔舟唱晚》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的音乐欣赏曲,进一步感受不同形式的音乐表现手段,激发学生对电声音乐的兴趣。

2.欣赏古筝演奏和电子合成器演奏的《渔舟唱晚》,感受、体验我国古典音乐的美感,并与现代电子音乐的音响效果相比较,感受、体验电子合成器的效果。

3.感受电声乐队的音响效果,学习有关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方面的知识。

能力目标1.学会辨别多种乐器音色。

2.能掌握一种或几种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的相关知识,并能进行音乐实践、创造活动。

【教学难点】认识、了解电声乐队中常见的几种乐器,提高学生对各种乐器音色的辨别能力。

【课型】音乐欣赏课【教学手段(教具)准备】多媒体形式【课时分配】一课时【授课年级】职高一年级【授课教师】沈利【授课教师工作单位】四川省中江县职业中专学校【教学进程】安全教育:先清点人数,再进行相关安全教育。

一.引言:同学们喜欢听音乐吗?(……)认识哪些乐器?(……)那我们先来听两段音乐,看看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二. 听辨导入:1. 对比听赏先听古筝演奏的《渔舟唱晚》片段,再听电子合成器演奏的《渔舟唱晚》片段。

同学们分辨一下,刚才听到的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一段是古筝演奏的,另一段是由电子合成器演奏的,它们所用的乐器不一样,效果也有所不同。

)那么,什么是电子合成器?什么是电声乐队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电子音乐的世界。

2. 引入课题《渔舟唱晚》(出示视频图片)(1)电子合成器(出示视频图片)一种能产生多种音响的电子乐器系统。

它可以模拟很多种音色,如:钢琴类——古钢琴、电钢琴等;风琴类——手风琴、口琴等;弦乐类——大提琴、小提琴等;铜管类——圆号、小号、长号等;人声——主要采用合唱形式;自然界音响——鸟鸣、水声、风声、枪击声、火车声等。

(2)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出示视频图片)电声乐队:指由电子乐器为主组成的乐队,包括一般电子乐器和电子合成器。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下《渔舟唱晚》WORD版教案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下《渔舟唱晚》WORD版教案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下《渔舟唱晚》WORD版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的情绪,辨论乐曲的音乐结构,并能通过想象,描
述各段音乐表现的不同情形。

2、熟悉常用的表情术语,并能为乐曲的三个部分标出正确的表
情术语。

3、通过观赏筝曲《渔舟唱晚》,认记民族管弦乐器--筝的形状
和音色;能够经历第一部分的旋律,并能够哼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诗名称接龙游戏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新课
1、初听乐曲,分组讨论
观赏筝独奏〈渔舟唱晚〉
(1)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这首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能够联想到什么情形?
2、认识民族管弦乐器--筝的形状和音色
3、复听乐曲,分组讨论
(1)乐曲由几部分组成?
(2)用不同的表情术语表示每部分音乐的情绪。

4、分段细听:
第一部分:慢板,
第二部分:音乐速度加快。

第三部分:快板。

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慢慢流出,其音调是第二段一个乐句的紧缩,最后终止在宫音上,出人意外又耐人寻味。

5、复听乐曲第一部分,经历主题旋律。

四、达标展现
1、乐曲《渔舟唱晚》由()部分组成,请在()中填入B乐段的表情术语。

B:( )
2、哼唱第一乐段的主题旋律。

五、课后作业。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渔舟唱晚》这首古典名曲。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和音乐表达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渔舟唱晚》的背景和创作。

分析《渔舟唱晚》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

欣赏《渔舟唱晚》的演奏版本和演绎风格。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渔舟唱晚》的背景和创作。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渔舟唱晚》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渔舟唱晚》的演奏版本和演绎风格。

1.4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渔舟唱晚》的背景和创作,激发学生对名曲的兴趣。

第二步:分析《渔舟唱晚》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第三步:欣赏《渔舟唱晚》的演奏版本和演绎风格,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资源《渔舟唱晚》乐谱和录音资料。

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音乐欣赏笔记本和笔。

三、教学评价学生对《渔舟唱晚》的背景和创作的了解程度。

学生对《渔舟唱晚》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的分析能力。

学生对《渔舟唱晚》的演奏版本和演绎风格的欣赏能力。

四、教学反思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反思。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评价进行分析和反思。

五、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渔舟唱晚》的音乐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引导学生进行《渔舟唱晚》的音乐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推荐学生欣赏其他古典名曲,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六、教学准备6.1 物质准备准备《渔舟唱晚》的乐谱和录音资料,确保其质量和可获取性。

检查投影仪和音响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教学过程中能顺利展示和播放音乐。

准备音乐欣赏笔记本和笔,以便学生能够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6.2 精神准备自己要先熟悉《渔舟唱晚》的背景、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以便能够准确地传达给学生。

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过程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七、教学难点7.1 音乐理论知识《渔舟唱晚》的旋律和节奏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渔舟唱晚》教案

《渔舟唱晚》教案

《渔舟唱晚》教案《渔务唱魄》教案【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音乐中表现湖光山色的优美意境.2,能够积极参与,聆听,探究和表现音乐.(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分析,联想感受音乐.2,综合诗,乐,画等艺术形式,加深对音乐的感悟.(三)知识技能1,分辨乐曲引子,三个乐段和尾声的音乐结构.2,能记住乐曲第二乐段主题,并;隹确的填词演唱歌曲.3,了解歌唱性的旋律,流动性的旋律等音乐术语.【教学重,难点】分辨三个乐段的情绪及联想并记忆第二乐段主题;感受音乐悠远的意境之美.【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先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你们知道这段音乐是中央电视台哪个节目的背景音乐吗?(教师播放《天气预报》音乐)生:是天气预报的音乐.师:这是我国传统古曲《渔舟唱晚》的主题l988年被用作”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你们听出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吗?(教师播放筝独奏《渔舟唱晚》主题)生:古筝.师:古筝属于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音色清脆.它的”刮奏”演奏法特别适合表现流水的形象.我们再来熟悉一下它的音色.(教师出示乐器图或实物示范)(二)初听教师:这是一首着名的古曲,还被改编成钢琴独奏,管豳薮TuEWOSLDOFMUSIC北京市西城区魏巍弦乐合奏,小提琴独奏等其他的演奏形式.现在来听一种改编版,听一听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想象一下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为什么?(教师播放乐队演奏)生:小提琴.师:这是由小提琴演奏家黎国荃改编的小提琴曲《渔舟唱晚》,是由乐队和小提琴合奏的.(三)分段欣赏1,引子一首由引子,三个乐段和尾声组成的多乐段乐曲.在长笛的前奏后,小提琴奏出了引子的旋律.你们听听它的旋律,节奏和速度是什么样的?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和情景?(教师演奏引子,学生选择术语旋律节奏速度情绪联想流动,跳跃自由,舒展中速舒畅流水2,第一乐段师:引子之后是乐曲的第一乐段.你们听听它的旋律,节奏速度是什么样的?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和情景?(教师演奏第一乐段)旋律节奏速度情绪联想高低回旋起伏舒缓中速稍快优美波浪生:旋律由高向低旋转.师:旋律由高向低回旋起伏,好像湖面波光粼粼,微波荡漾的景色.我们来唱一唱这段旋律.(教师画旋律线及简笔画图)生:演唱.3,第二乐段师:第二乐段是乐曲的中心乐段,其旋律优美.也是用作”天气预报”的那段旋律(教师演奏第二主题)师:哪位同学能看着乐谱唱一唱.生:视唱主题.百吾夭砸豳TH~WOaLDOFMUSIC,旋律节奏速度情绪联想歌唱性舒缓中速优美渔歌师:这个主题出现了三遍,每遍的力度有什么不一样?请同学们再听一次.(教师播放乐队演奏)生:回答.师:第一遍中强的力度,歌唱性的旋律好像一首优美的渔歌.第二遍乐队的加入,力度渐强使人心情更加激动.第三遍力度渐弱,音色清脆,好像渔歌声在向远方飘荡.这是小提琴特有的一种演奏方法,叫泛音奏法(教师演奏)生:聆听.师:虽然这个主题反复了三遍,但每遍既相同又有不同,你们发现这三遍旋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生:回答.4,第三乐段师:第三乐段和第二乐段的音乐在旋律,节奏和速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情绪和表现也相应发生变化,你能听出是什么变化吗?(出示乐谱,教师演奏第三乐段)旋律节奏速度情绪联想跳跃紧凑中速稍快欢快渔船前进生:回答.教师:同学们的感受非常正确.速度快,节奏紧凑,情绪更加激动,好像是渔船乘风破浪的前进.5,尾声师:你们听听音乐到这儿可以结束了吗?生:可以.师:音乐到这儿可以结束了.最后一个音也结束在”1”上,已经有了终止感.但音乐并没有结束,还有一个尾声,这是这首乐曲最有魅力的地方.你们听它重复了哪一段的旋律,听起来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教师演奏尾声)生:重复了第二乐段的旋律.师:准确的说是再现了第二乐段中第3遍的旋律,速度渐慢,力度渐弱,好像渔船渐渐远去,湖边只留下了一片寂静.(四)结合诗,画,深化感受师:我发现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都沉浸在优美的音乐意境之中了.这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特点之一:不论是古曲,古诗和绘画都表现出一种平稳清淡,空旷悠远的”意境”,“此时无声胜有声”.虽然声音消失了,但留给人们的感受却是非常深刻的.这首乐曲《渔舟唱晚》取名就很有诗意,让人浮想联翩.它是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里的诗句:”渔舟唱晚, )0c一响穹彭蠡之滨”.我们从一些古诗和绘画中都能感受到相同的意境.哪位同学能说一说哪些古诗与《渔舟唱晚》的意境是相似的?生:回答.师:同学们选读古诗的意境与音乐的意境都很相似.特别是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你可以想象那朦胧的远山,一叶扁舟渐渐远去,最后,只留下天边那一望无际的湖水的悠远意境.师:有没有绘画呢?生:(可能回答不出来)师:同学们对绘画可能知道的不多,我来给同学们介绍一幅明代樊晖的《溪山远眺图>.(教师出示图画)你们看,遥远的水尽头隐约看见座座远山,空空的水面上几艘小船像落叶一样在江面上飘荡,表现了一种山高水远,空旷悠远的“意境”.同《渔舟唱晚>尾声表现的那种悠远的意境如出一辙,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退想.这首乐曲是由引子,三个乐段和尾声组成的.如果我把引子起名叫”微波荡漾”,尾声叫”湖边夜色”,结合诗,画的意境你能为其他三个乐段音乐起个名字吗?请大家想一想.(教师分别演奏三乐段片段,学生分段命名.)生:湖景,渔歌,欢腾.师:老师也想了几个名字你们看怎么样?(出示课件)引子第一乐段第二乐段第三乐段尾声微波荡漾湖光山影渔歌晚唱踏浪归舟湖边夜色乐曲表现了这样一幅图画: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映照在湖面上,泛起一片金光.远处依稀可见朦胧的远山和点点白帆,随风飘来阵阵渔歌声.渐渐的歌声越来越近,似乎还听到了摇橹声,船桨拍打水面声,渔船乘风破浪溅起的浪花声,交织成一首欢快的交响曲.渔夫们满怀着丰收的喜悦, 驾着一叶扁舟,渐渐的飘远了.当最后的一朵涟漪也消失的时候,湖边只留下了一片寂静.(教师再次演奏尾声) (五)完整欣赏师:下面我们就完整的欣赏一遍音乐,结合对诗,画的体会,进一步感受《渔舟唱晚>带给我们的优美意境.(教师出示课件,播放音乐学生安静欣赏音乐.)生:欣赏.师:大家一起再来唱一唱.注意结尾时要渐慢,渐弱,表现出渔船远去,湖边一片寂静的意境.生:演唱.(教师指挥,学生演唱.注意结尾渐慢,渐弱的表现.)师: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真是曲尽意犹在.让《渔舟唱晚》那优美的旋律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渔舟唱晚》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渔舟唱晚》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渔舟唱晚》说课稿一、教材内容简介《渔舟唱晚》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的一首音乐作品,属于古代民歌。

该歌曲通过描绘渔民劳作的情景,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好和渔民的辛勤劳动精神。

在音乐中,融入了船在海上摇摆的声音,形象地刻画出了海上渔民的艰辛生活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唱唱《渔舟唱晚》这首歌曲; 掌握分解和合成三度音程的方法;理解古代民歌的表演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传统民歌的喜爱和对劳动人民努力工作的敬佩之情。

个性发展: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正确地唱唱《渔舟唱晚》这首歌。

难点:学生分解和合成三度音程的方法;理解古代民歌的表演要求。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具,音乐CD,鱼网、桨、渔船等教学道具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介绍《渔舟唱晚》的来源,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二)学唱歌曲:1. 用音乐播放器播放《渔舟唱晚》的音乐。

2. 引导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一起跟唱这首歌曲。

3. 教师适时停下音乐,进行单独唱练习,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

(三)学习乐器伴奏1. 引导学生回忆《渔舟唱晚》的乐器伴奏音响(如:海浪声、船摇动声、鱼网声等),与学生一起模仿这些声音。

2. 鼓励学生利用教室中的器材制作乐器效果,如用桌子、椅子等模拟渔船,用手或棍子模拟划桨声。

3. 分别指导学生利用声音效果器等乐器制作海浪声、船摇动声、鱼网声等,自行创作并沿着乐谱进行伴奏。

(四)理解乐曲形象1. 引导学生观察乐曲形象(如:渔船破浪前行、渔民奋力划桨、船在海上摇摆等)。

2. 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表演,如小组同学扮演渔民和船,模拟歌曲中的情景,利用音乐伴奏和舞蹈动作,表现出渔民辛勤劳作的精神。

(五)总结巩固1.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共同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内容,并进行口头表达。

2. 学生回忆课堂中表演的内容,并进行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渔舟唱晚》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渔舟唱晚》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渔舟唱晚》说课稿【导语】为你整理了范文,盼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一、说教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观赏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并感受民族音乐的独有魅力。

结合新课程标准中理念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通过预备分析我对本课有以下了解:1:本课是一节民族器乐独奏曲的观赏。

2:作品反映了夕阳西下,渔民满载而归的奇妙画面。

音乐课程作为义务训练阶段的必修课程,对同学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具有重要意义,而对同学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熟悉等具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音乐课程要求培育同学音乐力量,同时还培育同学的整合创新、开拓贯穿和扩展转换的力量,促进人的全面进展,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就是我设计本课贯穿始终的教学思想,结合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认为同学学习本课应完成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方面:1.学问目标:指导同学熟悉民族乐器。

2.力量目标:培育同学观赏音乐的力量,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3.情感目标:通过观赏《渔舟唱晚》,让同学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育同学对民族音乐的感情。

二、重难点的解决依据同学特点和同学的认知程度,我认为同学学习本课的难点是: 对《渔舟唱晚》音乐的分析和感受,采纳老师引导学习的方法解决。

三、教具:为了加强教学的直观性爱好性、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四、教法:依据课程标准和六班级同学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纳的教学方法有:互动教学、欢乐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运用引一激一拓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的教学原则,进展同学力量。

本课我预备用一课时来完成。

下面我就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展现给各位老师:五、教学过程部分(分为四个环节)(一)导入(约3分钟)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为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作了细心设计, 制作了课件,将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以多媒体为手段,让同学在欢乐中学习,把学问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于音乐实践中。

一开头大屏幕显示课题,先放一段音乐,提出问题:1、刚才我们听的是《渔舟唱晚》的一部分,哪位同学知道这首曲子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吗?(A、同学回答正确,表扬。

《渔舟唱晚》(教案)

《渔舟唱晚》(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渔舟唱晚》的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首先,学生对古筝这种传统乐器的了解程度不一,这导致在讲解古筝基本知识时,有的学生感到吃力。为此,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实物演示,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古筝的构造和演奏技巧。
其次,在欣赏《渔舟唱晚》时,我发现学生们对音乐意境的理解存在差异。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曲目所传达的美好意境,我通过引导、提问和对比等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体验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四、教学流程
《渔舟唱晚》(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渔舟唱晚》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曾经感受到过音乐带来的宁静和美好?”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古筝曲《渔舟唱晚》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筝音乐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筝的基本构造和《渔舟唱晚》的创作背景。古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以优美的音色和独特的韵味著称。《渔舟唱晚》则是古筝曲目中的经典之作,它描绘了渔舟在夕阳下缓缓归航的宁静画面。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渔舟唱晚》来感受其音乐特点,分析曲目的节奏、旋律、音色等方面,理解它如何传达出渔民收获的喜悦和晚霞的宁静。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程度较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对古筝演奏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课后布置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渔舟唱晚》(教案)
一、教学内容
《渔舟唱晚》(教案)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乐欣赏》,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欣赏古筝曲《渔舟唱晚》,感受其旋律美和意境;

渔舟唱晚音乐教案三篇

渔舟唱晚音乐教案三篇

渔舟唱晚音乐教案三篇渔舟唱晚音乐教案篇一:渔舟唱晚音乐教案4、渔舟唱晚备课日期:XX、8、27上课日期:XX、9、49、5备课人:高燕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2、复习歌曲《晚风》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聆听《渔舟唱晚》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6.聆听全曲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二、复习歌曲《晚风》1、聆听歌曲《晚风》2、跟琴演唱歌曲老师矫正不准确的地方3、分组唱、男女唱、个人唱4、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5、根据歌曲表演三、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四、教师小结:通过此课学习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教学反思:同学们能够安静地欣赏歌曲《渔舟唱晚》听得特别认真听辨活动时听得也不错但划拍时有的同学划得不标准练习后同学们做得不错了渔舟唱晚音乐教案篇二:《渔舟唱晚》教案《渔舟唱晚》教案姓名:冯蕊单位:宁河县芦台一中授课年级:初中八年级教学目标:1、欣赏古筝演奏的《渔舟唱晚》能认识筝和筝的音色特点2、感受、体验我国古典音乐的魅力让学生融入到乐曲的情境中3、欣赏乐曲表达情感(文字或绘画)从而了解音乐与文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的联系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乐曲《渔舟唱晚》每一部分在速度上、力度上以及表现情景上的不同之处2、让学生简要了解中国的民族五声音阶调式以及第二部分中“Fa”的作用教具:古筝、多媒体教学模式:启发、互动、体验式教学教材分析: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北派筝曲《渔舟唱晚》的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在《腾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船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和《渔舟唱晚》意境相符的图片启发学生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并引导学生发挥内心听觉从静止的画面上能听到什么对于我们用眼睛看到的事物我们大多数人习惯用语言去描绘音乐也是一种语言他同样能够抒发我们的内心情感我们的先人看到这样的画面之后创作了一首古筝曲叫做《渔舟唱晚》2、引出古筝曲《渔舟唱晚》a介绍筝的外形:琴弦、雁柱、前岳山、后岳山等等(使学生了解各部位的作用)b简要介绍古筝的历史、流派以及音色c让学生尝试弹一弹古筝感受乐器的音色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同学没练过古筝却能演奏出来的声音这么好听呢教师解答:简介中国民族五声音阶二、欣赏《渔舟唱晚》:带问题欣赏:乐曲分为几个部分并说出划分依据(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的画面用语言或画面展示在纸上)全曲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慢板这是一段悠扬如歌、平稳流畅的抒情性乐段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音乐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给人以“唱晚”之意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引导学生唱主旋律并模仿教师的演奏动作感受乐段的优美)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这段旋律从前一乐段音乐发展而来从全曲来看“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第二段出现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暂离调造成对比和变化这段音乐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引导学生感受速度的变化以及清角音“Fa”的作用)第三段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隐形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叠用的催板走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引导学生随节奏或拍子做轻声拍击感受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段一个乐句的紧凑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出人意外又耐人寻味教师再次完整欣赏乐曲让学生完成自己的艺术作品并展示(展示有图画和文字作品)三、由《渔舟唱晚》曲名的由来引出音乐与文学的联系音乐和文学虽然是艺术的两种表现形式但是他们可以表现着共同的主题、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用一句话说音乐是流动的文字文学是凝固的音乐在教师的古筝演奏和学生的散文诗朗诵中结束本课《渔舟唱晚》教学反思《渔舟唱晚》是由古曲改编而成意境悠远对于中学生而言欣赏这种古典的乐曲是比较枯燥的所以我在这节课的课堂设计中精心组织和设计了多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本节课一开始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课程有关的图片用语言导入课堂创设教学意境吸引学生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引出本课主题——古筝曲《渔舟唱晚》随后让学生尝试弹拨古筝聆听古筝的音色在这一环节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同学没练过古筝却能演奏出来的声音这么好听呢就这一问题我为学生介绍古筝的历史知识并且介绍五声音阶我亲自演奏《渔舟唱晚》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如:乐曲由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特点在分段欣赏时每一段我都采取不同的体验方式第一段我让学生随着音乐声模仿我的演奏动作感受这一部分的诗情画意第二部分引导学生感受速度的变化以及清角音“Fa”的作用第三部分引导学生随节奏或拍子做轻声拍击感受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分析乐曲让学生听了想、想了说、说了动、动了画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的参与中课堂自始至终有很浓的音乐气氛通过关注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明白了不同的音乐语言表示不同的情景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别能力和分析能力最后完整欣赏时我请同学配上诗朗诵帮助学生想象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我觉得整节课的层次清楚教学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我从孩子随堂创作的文学随笔和绘画中看出他们读懂了音乐受到了感染进入渔舟唱晚音乐教案篇三:《渔舟唱晚》教学设计《渔舟唱晚》小学五年级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建构主义理论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音乐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要从学情出发挖掘音乐作品最突出的特征结合原有知识基础生成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体现音乐教学的系统性与发展性(二)理论依据本课教学设计以《音乐课标》中相关课程理念作为理论依据重点凸显以下两项基本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该理念对什么是“音乐审美”进行了解读音乐审美指的是对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本课教学活动在兼顾学生兴趣的同时根据中国古典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乐曲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增进音乐素养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该项课程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收益音乐课的教学活动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个性教学中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发展音乐才能提供空间二、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分析1.对整首作品的分析本课赏析的音乐作品《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演奏的器乐曲采用五声调式是古筝演奏家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辞》为素材发展改编而成的乐曲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彭蠡”即现在的鄱阳湖乐曲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在夕阳西下、湖光山色无比优美的时刻渔人满载着劳动丰收的喜悦荡桨归舟的欢快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曲为三段体具体呈现为A+B+C+尾声2.对乐段的分析A.第一乐段谱例1第一乐段是全曲的“起始”部分(见谱例1)全段节拍较为自由共运用了三种节拍(4/4、5/4、2/4)为交替节拍它们所占的比例为4/4拍13小节5/4拍2小节2/4拍1小节呈现出4/4+5/4+4/4+5/4+2/4的交替顺序富于变化的节拍使得旋律行进更加自由流畅第一乐段的旋律非常具有歌唱性前两乐句为变化重复较为自由的节拍、平稳流畅的曲调、相对舒缓的节奏加上古筝委婉高洁的音色和运用慢板奏出的韵致悠扬的旋律造就了第一乐段宁静幽雅、意韵深远的听觉感受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碧波万顷、帆影点点的“唱晚”景象B.第二乐段谱例2第二乐段共分为三个乐句(见谱例2)采用2/4与3/4交替的节拍主要节拍为2/4拍是乐曲“承”的段落这段旋律从第一段旋律发展而来用按、揉两种指法相配合奏出的清角音“fa”增添了调性色彩的变化使人耳目一新“花指”(*)奏法增加了音乐的韵味随后(bc)两乐句旋律在五声音阶的回旋环绕中层下落但两个乐句节奏律动形态有所不同b乐句采用c乐句采用的节奏形态的节奏形态、两个乐句在进行中打破了原有节拍的强弱规律运用弱起以乐汇为动机不断下行模进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满载而归的喜悦情景C.第三乐段的分析谱例3第三乐段(见谱例3)是乐曲的“转折”段落2/4拍运用了一连串的动机模进旋律采用复式递升递降的发展手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本乐段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按、滑、叠揉的催板奏法形象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D.尾声尾声为乐曲的“合”部分音乐在达到高潮后突然切住速度徐缓下行的旋律出人意料地落在宫音上(全曲是徵调式)具有耐人寻味的效果乐曲也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二)学生情况分析表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本首音乐作品的情感态度分析:经过调查了解到在本班43个孩子中喜欢通俗歌曲的43人占调查人数的100%;喜欢民族歌曲的有13人喜欢民族器乐曲的只有8人仅占调查总数的18.6%当前由于受多种媒介的充斥加之小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对音乐主动接受范围大多局限于结构短小内容通俗、生活气息浓郁且音域不宽、曲调顺口易于传唱的“流行音乐”对于器乐曲的主动接触十分有限因此本课对器乐曲《渔舟唱晚》的赏析要充分激发学生听觉兴趣调动多种感官进一步帮助他们了解我国民族音乐体会古曲音乐的雅致韵味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主动接受意愿提升音乐审美能力2.对本首作品表达主题内容的分析:该首作品从标题上理解表现的是长江中下游江西鄱阳湖一带渔民荡桨归舟的情景对于江南水乡、渔民生活等内容学生在品德与社会《美丽富饶的南国》一单元中已有所学习因此对于音乐标题所表现的内容有所了解由此也会帮助他们更准确的体验与理解音乐作品过程与方法:在以往音乐欣赏学习中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自主聆听习惯且喜欢以亲身体验和自主思考的方式学习新知孩子思维较为活跃常常能够就某一知识点延伸畅谈和讨论因此本节课教师会结合音乐作品特点及具体学情设计音乐探究话题同时会有意识的捕捉课堂生成资源加以提炼、展开、体验知识技能:。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渔舟唱晚》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渔舟唱晚》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渔舟唱晚》说课稿《渔舟唱晚》是中国古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描述夜晚渔民归来的诗歌。

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在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以歌曲形式进行了创作。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和演唱,能够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音乐的表达。

以下是《渔舟唱晚》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一) 教材内容及选择理由《渔舟唱晚》是一首中国古诗,反映了渔民归来的景象,描绘了夕阳下的美丽江山和渔民的生活场景。

该歌曲首次出现在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演唱这首歌曲,学生们不仅能够感受到美丽的诗意和悠扬的旋律,还能够理解诗人苏轼的生活情怀。

(二)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渔舟唱晚》,使学生了解该歌曲的曲调和歌词,能够准确地演唱出来。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听、唱、说、读、写等,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合作意识和表现能力。

3. 积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理解诗歌内容和音乐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的热爱与关注。

(三)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出《渔舟唱晚》歌曲。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一) 导入新课1. 利用图片或PPT展示一幅江河景色的图片,让学生看图猜测,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询问学生是否听过《渔舟唱晚》这首歌,如果有人听过,可以让他们简单介绍一下这首歌的情景和主题。

(二) 理解课文1. 听歌曲教师播放《渔舟唱晚》歌曲,学生听歌时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分析歌词让学生看课本上的歌词,分析歌曲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一下问题:歌词中唱到了哪些内容?歌词中有哪些描绘景物的词语?词语中蕴含着什么情感?3. 分组朗读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别朗读出课本上的歌词。

鼓励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出诗歌中的情感,如忧郁、宁静等。

(三) 学唱歌曲1. 教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

小学音乐_《渔舟唱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_《渔舟唱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渔舟唱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欣赏乐曲《渔舟唱晚》,了解古筝,能听辨出古筝的音色,体会乐曲描绘的夕阳西照下湖面歌声四起,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动人画面。

感受中国古典音乐的美。

2. 在哼唱指挥、动作表现、竖笛演奏等活动中,感受各段主题音乐要素的变化。

3. 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能够选择合适的表情术语描绘乐曲三部分的情绪变化。

【教学重点】分辨出乐曲的段落,熟记各段主题,增强学生用语言描绘音乐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音乐要素变化入手,感受各段音乐的情绪变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古筝。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有一首乐曲,是十三亿中国人最熟悉和喜爱的音乐,是三十年不变的背景音乐,我们来听一听。

它就是CCTV天气预报背景音乐《渔舟唱晚》,这首曲子是由电子琴演奏家浦琪璋根据古筝曲《渔舟唱晚》改编的,也是全世界所有电视栏目中播放时间最长的背景音乐。

2.认识古筝a.“说说你对古筝有什么了解?”b.介绍古筝。

(设计意图:以熟悉的旋律导入新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欣赏乐曲做铺垫。

)二、寓教于乐1.完整地无标题欣赏乐曲。

“今天,老师为大家大家欣演奏一首非常美妙的乐曲,请你用心去感受,说说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介绍《渔舟唱晚》名字的由来。

3、分段欣赏乐曲:(1).聆听A段:a.“请欣赏A段,乐曲在速度、力度等方面是怎样表现的?让你联想到什么样的场面?表现了怎样的情绪?”b.哼唱A段旋律,(注意气息的连贯和声音的柔和)。

(2).聆听B段a.“与A段相比,乐曲在旋律等方面有什么变化?”(旋律的大跳和紧凑的节奏)b. 在本段开始出现了(fa)音,出现了暂时的离调感觉。

c. 接着,随着音乐的发展,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场面?来表现一下你的感受吧。

(描绘了远处的船越来越近,表现了渔民荡桨欢歌、破浪行舟的欢乐情绪。

)生模仿划船动作。

(3).聆听C段a.“听听C段,什么音乐要素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速度和力度)从而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c.用拍手来表现C段,注意速度和力度的变化。

《渔舟唱晚》教案-人音版

《渔舟唱晚》教案-人音版
-指导学生正确把握旋律、节奏,注意音准和音色的美感。
-鼓励学生在歌唱过程中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
2.教学难点
(1)音乐感知:学生对古筝音色的辨识和乐曲情感的理解。
-部分学生可能难以区分不同乐器的音色,需通过反复聆听、对比来提高辨识能力。
-对于乐曲情感的理解,需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和音乐知识进行感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演奏成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分析音乐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并启发他们思考如何运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古筝曲,它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意境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丽。这首曲子不仅体现了古筝的音色特点,还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是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欣赏《渔舟唱晚》的片段,感受其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通过分析乐曲的结构和演奏技巧,我们了解它是如何通过音乐来描绘自然景色和情感体验的。
其次,演奏技巧的掌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在实践教学环节,我发现学生在演奏古筝时存在指法不熟练、音准不准确等问题。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我进行了个别辅导和示范,让学生多加练习。同时,我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练习,以提高演奏技巧。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出较强的合作意识。他们围绕音乐表达情感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由于性格原因或是对话题不够感兴趣。为了鼓励这部分学生参与讨论,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他们的需求,设计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激发他们的讨论兴趣。

音乐课《渔舟唱晚》教学设计

音乐课《渔舟唱晚》教学设计

音乐课《渔舟唱晚》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欣赏《渔舟唱晚》二、教学目标: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 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体验音乐中细小之处的美。

五、教学过程:聆听《渔舟唱晚》: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

——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小结: 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流行于当时秦国(今陕西一带),因此人们称它为古筝,筝的形状狭长而扁平,琴体面板的音柱上架有很多条弦,均按五声音阶排列。

筝的传统奏法是用右手弹奏琴弦,掌握音高和节奏,左手则在音柱左侧用按、滑、揉、吟等手法来调节弦音变化,美化音色,装饰旋律,双手密切配合就能奏出音色美妙、韵味浓郁的音乐来。

表演《晚风》:1.本课主题是朝夕,唱好了“晨”,现在唱“晚”。

《晚风》是一首俄罗斯歌曲。

听听晚上的景色美不美?——聆听范唱。

2.写在歌谱左上角的是拍号,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指号:2/4、3/4、4/4。

小学音乐欣赏课《渔舟唱晚》课例分析

小学音乐欣赏课《渔舟唱晚》课例分析

小学音乐欣赏课《渔舟唱晚》课例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課赏析的音乐作品《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演奏的器乐曲,采用五声调式,是古筝演奏家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辞》为素材发展改编而成的。

乐曲题目取自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乐曲以柔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表达出作者对祖国美丽江山的热爱和歌颂之情。

全曲为并列单三部曲式,具体为A+B+C+尾声的布局。

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听辨、讨论,介绍民族乐器——古筝,通过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引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感,有进一步了解民族音乐的愿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聆听与演唱《渔舟唱晚》的主题旋律,体验《渔舟唱晚》表现的音乐情景,并能在集体表演中表达出渔民满怀丰收喜悦的心情。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清楚准确的演唱《渔舟唱晚》的主题旋律,并能一边律动一边演唱歌曲,在浓郁的音乐情境中学到音乐的相关知识。

三、重点与难点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认识过程离不开具体事物,所以我认为感受《渔舟唱晚》的音乐画面,与乐曲的情感表达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四、根据六年级的学生特征设计了以下教法(一)讲授法:运用讲授法中的讲解,说明古筝演奏的技巧,及符点音符的作用。

(二)谈话法:运用问答式谈话,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

(三)创作教学法:激发学生联想与想象。

(四)直观教学法:通过画图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音乐旋律发展的走向。

五、学法(一)用听、想、说、动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

(二)用律动及合作的方式表现《渔舟唱晚》情绪的变化。

板书设计:由于使用多媒体教学,黑板作为副板书使用,主要对重要乐谱进行标记。

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导入、展开、结束1、导入:(3分钟)在多媒体上写出王勃《滕王阁序》的诗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从而引出本课。

此处采用的是跨科导入法,体现了音乐课程内容标准的音乐与相关文化中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融合。

《渔舟唱晚》教案

《渔舟唱晚》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渔舟唱晚》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和渔民生活的歌曲。它以优美的旋律、流畅的节奏展现了水乡的特色。了解这首歌曲对我们感受民族音乐魅力、提高音乐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和分析《渔舟唱晚》这首歌曲,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表达水乡风光和渔民生活的情感。
4.通过合唱、演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5.拓展学生对江南水乡民间音乐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渔舟唱晚》教案
1.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聆听、学唱《渔舟唱晚》,使学生能够感受音乐旋律的优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合唱、演奏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技巧,展现个人与集体的音乐才能。
-音乐术语:如行板、渐强、渐弱等。
(3)文化背景了解:学生了解作曲家及江南水乡民间音乐特点,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作曲家: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及创作特点。
-水乡民间音乐:了解江南水乡音乐的风格、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
(1)音准控制: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对音高的准确把握是一大难点。
-通过教师示范、钢琴伴奏等方式,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音高。
-设计练习,如音阶练习、音程跳跃练习,提高学生的音准能力。
(2)节奏掌握:歌曲中的八分音符、连音等节奏型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运用拍手、敲击乐器等方法,帮助学生感受并掌握节奏。
-设计节奏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熟悉并掌握难点节奏。
(3)音乐表现力:如何通过演唱、演奏表达歌曲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
《渔舟唱晚》教案
一、教学内容
《渔舟唱晚》教案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水乡歌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渔舟唱晚 音乐教案

渔舟唱晚 音乐教案

渔舟唱晚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渔舟唱晚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音乐作品《渔舟唱晚》,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和表演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合唱和合奏的形式,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教学重点:1. 理解和欣赏《渔舟唱晚》的音乐特点和表达方式。

2. 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3. 学会合唱和合奏的基本技巧。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渔舟唱晚》的音乐录音或视频。

3. 歌曲的歌词和乐谱。

4. 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渔舟唱晚》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意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音乐欣赏:1. 播放《渔舟唱晚》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让学生静静地欣赏。

2. 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表达方式,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学习歌曲:1. 分发歌曲的歌词和乐谱给学生,让他们跟着录音或视频一起唱歌。

2. 强调歌曲的发音准确性和情感表达,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音准。

合唱和合奏: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别练习不同的声部或乐器。

2. 指导学生合理分配声部或乐器,鼓励他们合作演奏。

3.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和合奏表演,展示他们的成果。

评估与总结:1. 对学生的合唱和合奏表演进行评估,给予肯定和建议。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继续发展音乐才华。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其他中国传统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学习。

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音乐会,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教学延伸:1. 将《渔舟唱晚》与其他音乐作品进行比较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多样性和表达方式。

2. 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音乐创造力。

教案撰写完毕后,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相匹配。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渔舟唱晚》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渔舟唱晚》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渔舟唱晚》说课稿大家好,我今天要给大家说课的是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的《渔舟唱晚》这一课。

首先,我将对本课进行教材分析,接着将重点介绍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出教学设计。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本课的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音乐下册的一篇经典的合唱歌曲《渔舟唱晚》。

这首歌曲以描绘渔民夜晚归船为主题,歌词简单优美,节奏明快动听。

通过这首歌,学生们可以感受到乡村的宁静和渔民的辛勤劳动。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本课的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

知识目标主要是通过学习歌曲的歌词、旋律和节奏,掌握并演唱《渔舟唱晚》这首歌曲;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能够与同学们合作并正确地演唱整首歌曲;情感目标是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们感受到乡村的美丽和渔民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对劳动者的尊重和感恩之心。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并流利地演唱整首《渔舟唱晚》;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们合作演唱,保持节奏和音准。

那么,接下来我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出一个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为导入、呈现、练习和巩固四个环节。

导入环节:可以通过播放一段海洋和渔船的音乐,或者展示有关渔船和夜晚渔火的图片来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呈现环节:首先,教师可以唱一段《渔船唱晚》给学生示范,然后逐句带领学生进行跟唱;接着,教师可以教授歌曲的歌词和动作,并进行分组合唱的练习。

练习环节:学生分组合唱练习,每个小组派代表演唱一段,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改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逐步增加难度,例如适当加快歌曲的节奏或增加一些音程跳跃的音符。

巩固环节:最后,可以让学生们自由组合,进行合唱比赛,并评选出最佳表演。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表现能力。

综上所述,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歌曲的歌词、旋律和节奏,掌握并演唱《渔舟唱晚》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能够与同学们合作并正确地演唱整首歌曲;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们感受到乡村的美丽和渔民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对劳动者的尊重和感恩之心。

小学音乐鉴赏课教案

小学音乐鉴赏课教案

小学音乐鉴赏课教案【篇一:音乐欣赏课渔舟唱晚教案】《渔舟唱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体验音乐中细小之处的美。

教学准备:古筝、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用古筝伴奏复习歌曲,导入古筝欣赏曲目《渔舟唱晚》,板书课题。

二.认识古筝,听赏乐曲1. 这是什么乐器?(古筝)你一定对它充满了好奇,你想认识它吗?谁来说说,你所认识的古筝,知道那些关于古筝的知识,能分享给同学们。

2教师补充介绍:古筝的历史,型质,特色,演奏形式等3 教师弹奏《渔舟唱晚》: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欣赏,你结合题目,说说自己脑海里想象出了什么样的画面。

4 教师总结学生所说的,讲述《渔舟唱晚》的内容,5 分段欣赏,细节分析。

第一乐段悠闲自得,满载而归1)体会古筝技巧:滑音、颤音、刮奏,分别让你想到了什么?2)教师弹奏,出示投影片,边听乐曲边分辨技巧并体会技巧的意境。

速度力度旋律线体现情景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发展而来,渔船破浪疾驰,活跃欢快3)讨论速度、力度、旋律4)出示三幅画,你觉得哪幅画能表现这部分意境?第三乐段高潮部分,百舟竞归,欢畅热烈,在高潮处切住,速度徐缓,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耐人寻味。

1)选画。

2)听录音,全班用身体语言模仿“百舟竞归”,并体会喜悦情绪。

并思考:速度力度旋律线体现情景高潮部分3)讨论3.尾声1)听老师弹奏,思考:速度力度旋律线体现情景尾声部分2)讨论3)选画示三个乐段的图片请学生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下《渔舟唱晚》音乐鉴
赏课教学设计
潘桥中心学校潘正容
教学目标:
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它怎样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
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准备:
古筝、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认识古筝:
师:这是什么乐器?(教师里摆放一架古筝),同学们一定对它充满了好奇,你们想认识它吗?那么,一起来研究一下吧,从古筝的结构、音色及演奏方式这几个方面来研究,小组内交流,然后把交流的结果告诉老师。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

师:古筝是我国古老的乐器,2000多年前战国时代发明了它,后来流行于秦国,有16弦琴和21弦琴两种。

今天我们要欣赏一首非常好听的古筝曲。

三、初听音乐
1、教师弹奏全曲: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欣赏,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乐曲有明显变化时举手示意。

2、板书课题,介绍题目来源、作者。

师:《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独奏曲,也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腾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句中。

3、引导学生为乐曲分段
师:音乐和我们的文章一样,是有乐段的,请大家用心地听一遍,根据乐曲的速度变化来为乐曲分段。

四、分段欣赏
师:这首乐曲分为三大段。

为了更好的理解欣赏乐曲,下面我们分段欣赏。

第一部分:
教师演奏古筝的花指---“吟、揉、按、滑”技巧,并提问:
1、乐曲中的花指让你们想到了什么?
2、这一部分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3、速度有怎样的变化?
师小结:第一段,抒情的慢板。

以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同时配合左手“吟、揉、按、滑”等装饰技巧,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

第二部分
教师演奏乐曲中的琶音,并提出问题
1、乐曲中的琶音让你想到了什么?
2、听录音,全班用身体语言模仿“百舟竞归”,并体会喜悦情绪。

3、这部分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速度有怎样的变化?
师小结:第二部份,音乐节奏加快,情绪趋于热烈,起旋律是从第一段八度跳进的音调中发展而来。

富有韵味的如歌旋律,排比的小分句使乐曲情调活泼,跌宕起伏,犹如水波荡漾,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相互问候、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把打鱼的乐趣展现得惟妙惟肖。

第三部分
教师演奏乐曲中的“双劈”,并提出问题
1、乐曲中的双劈让你想到了什么?
2、这部分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3、速度有怎样的变化?
师小结:第三段,快板。

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

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力度不断加强,运用右手拇指较有力度的“双劈”,音色既明亮又浑厚,再加上“花指”及“按滑迭用”等古筝特有的各种手法予以辅奏,很好地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情景,
尾声
教师演奏古筝的“刮奏”技巧,并提出问题
1、乐曲中的“刮奏”技巧,让你想到了什么?
2、尾声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3、速度有怎样的变化
师小结:尾声部分,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

用左右手交替刮奏,突出古筝特有的韵味,展现水流在满载而归的小船冲击下,激流拍岸的美妙声响。

紧接之后,逐渐过渡到原来的慢板节奏,营造出一种余味无穷的氛围,描绘出晚霞里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

五、完整欣赏
师:现在,我们完整地欣赏一遍这首乐曲,好好品味乐曲给我们带来的美妙感受吧
六、课外拓展
师:听了《渔舟唱晚》,你觉得古筝善于表现哪种类
型的乐曲?
师:现当代的古筝演奏家赋予古筝更广阔的表现力,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现代古筝曲《东海渔歌》,它表现了东海波澜壮阔的美景和渔民们捕鱼是的欢快情景,让我们来体验一下古筝气势磅礴、活泼欢跃的另一面吧。

七、总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通过生活实践创造了极其丰富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它体现了中华的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是我国古老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也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枝奇葩。

希望大家都去关心它、发现它的美,如果你有能力,也可以用乐器去表现它的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