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正式发布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35年)(2020年九月整理).doc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
严禁在三环路内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内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12、高水平建设三城一区,聚焦中关村科学城,突破怀柔科学城,搞活未来科学城,加强原始创新和重大技术创新。
13、重点实施新能源智能汽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系统和服务、自主可控信息系统、云计算和大数据、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新一代健康诊疗与服务、通用航空与卫星应用等新产业,全力打造北京创造品牌。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来了!2017-09-29 23:56《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总则第1条指导思想(略)第2条主要规划依据(略)第3条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6410平方公里。
第4条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35年,明确到2035年的城市发展基本框架。
近期到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第一章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第一节战略定位第5条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节发展目标(略)第三节城市规模第14条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分布按照以水定人的要求,根据可供水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确定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
1.调整人口空间布局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实现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
降低城六区人口规模,城六区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础上每年降低2—3个百分点,争取到2020年下降约15个百分点,控制在1085万人左右,到2035年控制在1085万人以内。
城六区以外平原地区的人口规模有减有增、增减挂钩。
山区保持人口规模基本稳定。
2.优化人口结构形成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功能疏解提升相适应的人口结构。
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政策,发挥公共服务导向对人口结构的调节作用。
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提升人口整体素质。
采取综合措施,保持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提高城市发展活力。
3.改善人口服务管理构建面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建立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在常住人口2300万人控制规模的基础上,考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合理需求和安全保障。
4.完善人口调控政策机制健全分区域差异化的人口调控机制,实现城六区人口规模减量与其他区人口规模增量控制相衔接。
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一九九三]一四四号
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正文:---------------------------------------------------------------------------------------------------------------------------------------------------- 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一九九三)一四四号)北京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报送<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草案)的请示》(京政文字<1992>83号)收悉。
国务院同意修订后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一九九一年--二0一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这个《总体规划》贯彻了一九八三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1983>29号)的基本思路,符合党的十四大精神和北京市的具体情况,对首都今后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望认真组织实施。
现就有关问题批复如下:一、北京是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发展,要保证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领导全国工作和开展国际交往的需要;要不断改善居民工作和生活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全国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最发达、道德风尚和民主法制建设最好的城市。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通过不懈的努力,将北京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和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国际城市。
二、突出首都的特点,发挥首都的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用地布局,促进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根据北京市水源、能源、用地和环境状况,国务院重申:北京不要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不能再发展那些耗能多、用水多、占地多、运输量大、污染扰民的工业。
市区内现有的此类企业不得就地扩建,要加速环境整治和用地调整。
国家计委要会同建设部组织有关部门和地区,对首都区域的发展进行研究,促进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安排区域城镇体系及区域性基础设施,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近几十年来,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不仅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而且也面临着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和城市化带来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保持北京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北京市政府在2004年制定了一项长远发展的总体规划。
2004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以“四个统筹”为基础,即统筹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统筹城市内外发展、统筹城市各个功能区域的发展、统筹人口资源和环境保护。
这一规划的目标是使北京成为国际一流的历史文化名城、政治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根据总体规划,北京将实施“分散集约、生态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战略。
其中“分散”是指将一些政府机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等非核心功能迁徙至城市的非核心地区,以减轻城市中心的压力。
与此同时,北京将继续提高城市的“集约”利用,改善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城市面积的开发利用率。
在保持城市发展的同时,北京也十分关注环境保护。
总体规划提出了“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减少对水资源、空气质量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这包括保护水源地、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推动城市绿化等措施。
总体规划中还设立了多个城市功能区域,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需求和发展。
其中,北京中心城区作为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将承担各项重要功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科技园区将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地区;城市副中心将承担部分政府机构和高端产业的聚集地;以及新北京城市形态的规划开发,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亮点。
在人口管理与社会服务方面,总体规划提出了优化人口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的目标。
这包括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
总的来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在过去15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城市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改善,交通运输系统得到了高度发展,经济实力得到了巨大提升。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城市总体规划在推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况以及在2004年至2020年期间的发展成果。
二、概况1. 城市总体规划制定背景北京的城市总体规划制定于2004年,旨在引导北京城市发展,解决城市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规划的重点包括城市空间结构、交通系统、生态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
2. 规划原则和目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节约型、绿色型、宜居型、现代化国际化首都”为目标,强调城市生态、文化和宜居环境的建设。
规划引导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保护和人民的福祉。
三、发展成果1.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在规划期间,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土地整合和空间重构,建设了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
这些空间结构的调整使得城市功能更加分明,提升了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2. 交通系统改善北京在规划期间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修建了地铁和城市快速路网,并对道路进行了扩建和改造。
这些举措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了城市交通效率,方便了居民出行。
3. 生态环境保护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着力推动绿色发展。
多个生态保护区和公园被建立,城市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
同时,加强了大气污染治理和水资源管理,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4. 公共设施建设规划期间,北京加大了公共设施建设力度。
大量的教育、医疗、文化和体育设施得到改善和扩建,提高了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了居民的多样需求。
5. 文化传承和保护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注重文化传承和保护。
在规划期间,北京保护了大量的古建筑和文化遗址,并修复了一批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
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了北京的历史文脉和风貌,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
四、总结通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0所重点发展的城市新城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0所重点发展的城市新城《北京都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明确了通州、顺义、亦庄是面向以后进展的三个新城。
近十年来,北京市政府公共服务设施投入的50%以上都集中在这三个新城。
这些区域都将成为承接北京中心区功能的主阵地。
除此外,北京其他区同样肩负着都市副中心的使命,北京市政府正在加紧建设,使其功能越来越完善、越来越适宜民众生活。
重点进展的都市新城顺义新城定位北京重点进展的新城之一。
引导进展现代制造业,以及空港物流、会展、国际交往、体育休闲等功能。
重点区域1、潮白河以西地区为顺义中心区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包括顺义仁和镇、马坡镇和牛栏山镇。
2、天竺空港区包括空港工业区、北京天竺空港出口加工区和后沙峪地区,重点进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以空港为依靠的物流业。
3、潮白河以东地区包括北小营镇和南彩镇,要紧为都市远期进展预留空间,适时启动建设。
亦庄新城定位北京重点进展的新城之一。
引导进展电子、汽车、医药、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以及商务、物流等功能,积极推动开发区向综合产业新城转变。
重点区域1、亦庄在现状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连续向东南方向进展,大力完善都市的综合服务功能。
2、永乐为都市远期进展预留空间,将在永乐镇的现状基础上要紧向西北方向进展,成为京津城镇进展走廊的重要节点。
其他都市新城大兴新城定位北京以后面向区域进展的重要节点,在北京进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引导进展生物医药等现代制造业,以及商业物流、文化教育等功能。
重点区域1、重点向西进展。
2、东部地区结合麋鹿园、团河行宫建设南部郊野生态公园,同时应建设并爱护好南中轴沿线地区的绿色开敞空间。
房山新城定位北京面向区域进展的重要节点,引导进展现代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石油化工、新型建材),以及物流、旅行服务、教育等功能。
重点区域重点整合良乡与燕房两个组团的用地资源,良乡组团空间上重点向南进展,和谐好城镇建设与小清河分洪区的关系。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一副——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
严禁在三环路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12、高水平建设三城一区,聚焦中关村科学城,突破怀柔科学城,搞活未来科学城,加强原始创新和重大技术创新。
13、重点实施新能源智能汽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系统和服务、自主可控信息系统、云计算和大数据、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新一代健康诊疗与服务、通用航空与卫星应用等新产业,全力打造创造品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17.09.13•【文号】•【施行日期】2017.09.13•【效力等级】其他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你们《关于报请审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同意《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密对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长远发展,注重减量集约,注重生态保护,注重多规合一,符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对于促进首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规划》的理念、重点、方法都有新突破,对全国其他大城市有示范作用。
二、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城市的规划发展建设,要深刻把握好“都”与“城”、“舍”与“得”、疏解与提升、“一核”与“两翼”的关系,履行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工作服务,为国家国际交往服务,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服务,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服务的基本职责。
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明确首都发展要义,坚持首善标准,着力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做到服务保障能力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人口资源环境与城市战略定位相协调,城市布局与城市战略定位相一致,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三、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年)
感谢观看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年)
北京市地方性法规
01 发展目标
03 人口规模
目录
02 发展阶段 04 空间布局
05 城镇结构
07 城市环境
目录
06 交通规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北京历史上有过6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大调整。上一次城市规划是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时限设计为 1991年-2010年。然而,离到期还有6年时间的今天,北京城市发展已经超出了当初设计的速度,朝着更为快速、 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城镇结构
中心城—新城—镇
在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北京计划形成“中心城—新城—镇”的市域城镇结 构,其中重点发展东部3个新城。中心城是北京政治、文化等核心职能和重要经济功能集中体现的地区。其范围包 括原规划中心城范围加上回龙观与北苑北地区,面积约为1085平方公里。
新城是在原卫星城基础上,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聚集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 具有相对独立性。新城共规划了11个,分别是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延庆、 门头沟。其中,北京重点发展的3个新城分别是位于东部发展带上的通州、顺义和亦庄,这3个新城将成为中心城 人口和职能疏解及新的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形成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3个新城将共同构筑中心城的反磁力系统。
人口规模
2020年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到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 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将占到450万人左右。
根据规划,到2020年,北京市城镇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600万人左右,占全市人口比例90%左右,城镇人口 预计每年增加0.6%到0.8%。据介绍,2003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456万。在此基础上,采用生态及水资源承载力法、 就业岗位需求预测法、综合增长率法等七种方法测算的基础上,规划提出2020年北京市人口规模规划应控制在 1800万人左右。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
规划基于对北京历史、现实和未来 发展的综合分析.充分考虑区域整体发 展的需求.为利于疏解城市功能、推动 城乡统筹、促进区域协调、实现集约发 展.为落实”两轴一两带一多中心”布 局.提出了“中心城一新城一镇”的市 域城镇结构。其中.新城是“两轴一两 带一多中心”的具体体现和重要节点.规 划提出了建设11个新城.通州、顺义和 亦庄为3个重点新城。
【C计y picforiaI】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20年来,完成了大量的首都城市规划设 计研究项目。本期城市画刊,我们选择20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规划设计研究 案例,以此展示北京市规划院的工作成果及庆贺北京市规划院成立20周年。
E|JING CITY MASTER PLAN
(2004—2020)
明确北京城市发展目标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 城、宜居城市“。
规划内容
规划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资源条件、劳动就业等经济社 会协调发展的七个方面,分析城市发展重要条件基础:进一步
明确了限制性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制约:论证了北京适宜的人口 规模及其变化趋势:从环境保护与影响的角度.进行了用地生 态适宜性分析:初步提出了建设限制分区.其中增添了生态环 境建设与保护和防灾减灾的专项规划内容。
人口规划与用地规划
规划确定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控制在1 800万人左 右,其中城镇人口规划控制在1600万人左右。
规划确定2020年全市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 650平方公 里,人均约105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市约778平方公里.人 均控制在92平方米:新城约640平方公里,人均约112平方米。
【City pictoriaI】
99
此次修编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64lO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04~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_2035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
严禁在三环路内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内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12、高水平建设三城一区,聚焦中关村科学城,突破怀柔科学城,搞活未来科学城,加强原始创新和重大技术创新。
13、重点实施新能源智能汽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系统和服务、自主可控信息系统、云计算和大数据、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新一代健康诊疗与服务、通用航空与卫星应用等新产业,全力打造北京创造品牌。
北京1990到现在的发展历程
北京1990到现在的发展历程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自1990年以来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变化。
在过去的30年里,北京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从1990年至今的发展历程中对北京的变化进行详细阐述。
1990年代初期,北京的发展面临了一些挑战。
当时,北京市的城市规划落后于经济的发展,交通、环境等问题开始凸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91年,北京市提出了“大开发、大建设”的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规划以建设中国国际文化大都市为目标,着力于提升北京的城市形象和综合实力。
1992年,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这成为了改变北京城市面貌和城市管理水平的契机,也为北京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经济领域,1990年代初期的北京市开始了一场改革开放的浪潮。
1992年,北京市开发了CBD商务区,并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引进外资,扶持民营经济,逐步形成了以金融、信息技术、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北京的城市建设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99年,北京成功申办2001年世界大运会,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速。
2000年代初期,北京的城市规划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00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明确了北京市未来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布局。
在经济领域,北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对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奥运会,也是北京城市建设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进入2010年代,北京的城市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1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了绿色发展、创新驱动等新理念。
在城市建设方面,北京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完善城市交通、环境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
在经济方面,北京开始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强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发展。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资料: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概要解读■城市性质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
■城市定位国家首都:按照中央对北京做好“四个服务”的工作要求,强化首都职能。
国际城市: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名城: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
■城市职能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邦交国家使馆所在地,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主要所在地,国家最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的主要发生地。
国家主要文化、新闻、出版、影视等机构所在地,国家大型文化和体育活动举办地,国家级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聚集地。
国家经济决策、管理,国家市场准入和监管机构,国家级国有企业总部,国家主要金融、保险机构和相关社会团体等机构所在地,高新技术创新、研发与生产基地。
国际著名旅游地、古都文化旅游,国际旅游门户与服务基地。
重要的洲际航空门户和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公路枢纽。
人口规模■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以内。
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
■农业人口再减118万2003年农业人口为318万人,到2020年将下降到200万人左右,占全市人口的10%左右。
■中心城人口850万人积极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通过疏散中心城的产业和人口,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人口向新城和小城镇集聚。
2020年,中心城人口规划控制在850万人以内,新城人口约570万人,小城镇及城镇组团人口约180万人。
■中心城中心地区迁出110万人严格控制中心城人口规模,进一步疏解旧城人口,合理调整中心城的人口分布。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4.02.27•【字号】•【施行日期】1994.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至2010年)(1993年10月6日国务院批复,1994年2月27日北京市政府发布)目录总则一、城市性质二、经济发展三、社会发展四、城市规模五、城市总布局六、卫星城和建制镇的建设七、市区的调整和改造八、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九、住宅和社区建设十、城市交通十一、对外交通十二、城市能源十三、城市水源和供排水十四、城市通信和广播十五、城市环境和绿化十六、城市防灾十七、近期建设十八、实施措施总则1.八十年代,在全国改革开放大好形势下,贯彻实施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原则批准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依据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发展战略目标,以及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关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适应新的形势,对原规划方案进行必要的修订。
2.总体规划修订的重点是:(1)调整城市发展规模,开拓新的城市发展空间。
(2)优化城市布局,建立完善的城镇体系。
(3)保护和发扬历史文化名城的优良传统,创建社会主义中国首都的独特风貌。
(4)完善市域规划,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5)改善城市环境,建设完整的城乡绿化系统。
(6)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3.总体规划期限为20年(1991年至2010年),若干重大问题考虑到21世纪中叶的长远发展需要。
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本世纪末。
4.城市发展的基本目标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功能,建设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国际城市,成为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最发达、首先风尚和民主法制建设最好的城市;建立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第三产业发达,产业结构合理,高效益、高素质的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35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
严禁在三环路内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内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12、高水平建设三城一区,聚焦中关村科学城,突破怀柔科学城,搞活未来科学城,加强原始创新和重大技术创新。
13、重点实施新能源智能汽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系统和服务、自主可控信息系统、云计算和大数据、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新一代健康诊疗与服务、通用航空与卫星应用等新产业,全力打造北京创造品牌。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是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奋斗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继续推动北京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节点城市和全球影响力、竞争力领先的国际城市。
一、坚持以人为本,推动人口合理调控。
充分发挥北京市的城市导向和承载优势,逐步落实人口规模控制和疏解非首都功能等政策,精心规划和稳妥推进城市发展,提高城市服务能力和生活质量,实现人口优化结构和均衡发展,推进重点人口区域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二、加强城市空间格局优化。
整体调控和优化北京市空间布局,发展协调有序的区域格局。
加强首都核心功能集聚区建设,提高城市核心区的功能和品质,实现城市功能及经济发展的高度集聚。
统筹布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促进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构建联动发展的区域空间格局。
三、推动资源环境高效利用。
实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措施,推广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力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清洁生产和生活方式,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现代化交通、信息、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功能的支撑能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升城市基层公共服务能力。
五、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创新产业发展水平,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六、加强社会治理和市民素质建设。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七、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积极展示北京市的城市形象和发展成就,增加国际交流与合作频次,加强与国内外城市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提升北京市的国际影响力和城市竞争力。
北京总规实施方案
北京总规实施方案北京市是我国的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也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发展极。
为了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北京市的城市发展,制定了《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并提出了北京总规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北京总规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城市品质的世界一流城市。
具体目标包括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功能和品质、推动城市绿色发展、促进城市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
二、重点任务。
1.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北京市将通过加强城市设计和空间规划,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
重点发展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创意中心等功能区域,形成多中心、多枢纽的城市空间结构。
2. 提高城市功能和品质。
北京市将推动城市功能优化升级,提高城市品质和生活品质。
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打造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环境。
3. 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北京市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提高城市绿色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推动低碳城市建设,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推广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
4. 促进城市国际交流与合作。
北京市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加强与国际友城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北京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际企业的合作,推动北京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政策措施。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北京市将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1. 加强城市规划和设计,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推动城市设计的创新和协同发展。
2.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4.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5. 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升城市服务品质和水平。
总之,北京总规实施方案的出台将为北京市的城市发展提供有力的指导和保障,有利于推动北京市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城市品质的世界一流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务知 培 训 , 许进行 了 I 会 劳动法 律 监
督 员 的业 务 知 识 考 试 至 此 , 温 岭 市
《 浙; r i h " l 会 动法 监督 员证》 一
通 过这 次 培 圳 , 仪 町 以带 动 r 会
保 障和维 护 劳动 符 合法权 益的 作 中 ,
色主 导产 业 , 注 重产 业 、 文
化、 旅 游“ 三位一体” , 生 产、
北 京城 市总体规 划正式发布
以 党 中央 国 务 院 名 义批 复 北 京 城 市 得显著成 效, d ; - 郜功 能更加化化 , 城 市 综
生活 、 生态“ 三生融 合” , 工
业化 、 信 息化 、 城镇 化、 农业
上获悉 , 辽 宁 省 以加 强 分 类 指导、 注重 产城 融 合、 加 快
律 I : 作
松 门镇 为米 F 1 松门 、 塘
圳人 f , j 还进 仃 r, I k 杼知 以考试 , 号 试合
饼 I J f 僻刘 … t浙 汀 肯总 I 会统 一 制 作 的
镇 的4 O 多位 T 会劳动法律i 督 员进 行 、 I I ,
总体 规 划 , 这 在 北京 历 史 上 是 第二 次 , 在
全 国是 唯 一 的 《 北 京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 ! { 1 1 6 年一2 l j年 ) 》 近 日正 式 发 布 其 中明确, 到2 O 3 5 年, 北 京 初 步 建 成 困 际一
流 的 和 谐 宜居 之 郜
江省¨ 『 : 会劳 动法律 j 监督 条 例 》 的重点 内
、 l , 促进 濉岭 I f r f I 劳动火 系的卡 I 勾 建, 助
推 嵌濉 岭 址 ( 江 文辉 )
兑争 、 差 异 发 展” 的要 求 , 做 到 因地制 宜 、 一城 一策 、 一 镇一策 ; 每 个地 区都 戛 有特
流 的 和 谐 宜居 之 郜 , ‘ 大城 市病 ’ 治 理 取
疏 解承接 、 新 城 多点 史撑 、 山 区 生 态 涵 示 的规 划 f -  ̄ - 务 2 o 2 ( 1 年, 常 住 人 口规 摸 控 制在 2 3  ̄ ) 【 1 万人} Z内 , 北 京市 生态控制 区 面织 约 占 市域 面积 的 7 3 %, 城 乡建 设 用地
辽宁六大举措推进城乡 一 体化建设 批 代 表 辽 宁特 色 风 貌 的 直 业 、 宜居 、 宜 游
乡镇 ; 要 贯彻 落 实 省 委 实施 意 『 见, 出台本
方 面 园地 制 宜 , 推 动 辽 宁 省 早 日培 育 一
【 f , 出 三十二条措施支特右玉绿色发展 法 体制 改 革 。
补 齐短板 、 创新 工作机 制 、 深 入 开 展 特 色 乡 镇 建 设 和 城 管 执 法 体 制 改革 为举 措 , 全 力 推 进 全 省 城 乡一 体 化 建 设 管 理工 作。 辽宁省政府要求 , 各地 要 根 据 不 同地 域 的 区位 特
点和 发 展实际 , 按 照“ 错 位
合 竞 争 力进 入 世 脊 前 列 , 京 冀 世 界 级
城 市 群的 构 宋基 本形 成 ” 忌 规 明 确 了 核 心 区功 能 重 组 、 中 心 城 区疏 解 提 升 、 北 京 城 市 副 中心 和 河 北
雒安新 区 形成北 京新 的两翼 、 平 原地 区
总规 明确 , 北 京 的 一 切 工 作 必 须 坚 持 全 国政 治 中 心 、 文化 中 心 、 国际 交位中 心、 科 技 创 新 中心 的 城 市 战略 定位 , 有 所 为、 有 所不 为 “ f ) 3 5 年 初 步 建 成 国 际 一
各地 动态
近 曰, 从 辽 宁 省政 府 在
浙江 岭工会劳动法律监督 员持证上 崮 体 化建 设 管 理 工 作 现 场 会
盘 锦 市 召 开 的 全 省 城 乡一
近 H. 浙 省温 岭市 总 1 会 邀 请 法
、
舒 h ‘
升
堵i l l I 蝴I h J , 参
现代 化“ 四 化驱 动 ” , 项 目、
资金 、 人才、 管 理 “四 方 落
实” . 实 现 以产 促 城 、 以城 兴 产、 产城 融 合; 要 加 快 补 齐 短扳. 要做到“ 物尽其用 、 加 强管理 ” , 大 力 宴 施 生 活 垃 圾分 类 、 黑 臭水 体整 治 、 城 镇 污 水 处理 厂 提 标 改 造 、 海
又多 r 一 支 新 生 力 本 次培 训 n 爿 绕《 中 人 民共 千 ¨ …
动 法律 监舒 队f “建设 , 促进 l 会 劳
动 法 监 饼 脱 化 展 . 时还口 『 发 挥 f 会 纵 维 护 职 I 合 法 权 益 的 丰 职 主
动法 》 《 中华人 民共和 劳动合 法》 《 浙
正式 印 发《 关 于 支 持
县 绿 色 发 腱 髓
J 支持 } 施 《 卅 施》 弧^ … 绕 县 t态 建 设 、 皇 才 } 色J 业 发腱 、 臻劬 没施 和特 色城 镇 化 、 财政 金融 、 t地 利 川 、 生 态 文 化 旅 游 开 发
压减 到 2 “ ( I 1 - " 方 公 里 左右 ( 朱竞若 )
绵城市等生态环境建设 . 提 升蛾镇 综 合承载 能力 ; 要 盘 活 集 体 建 设
用地 , 学 习 国 家 农 村 宅 基 地 流 转 试 点 经
验, 提 前研究辽宁省相关政策 ; 要 制 定 扶 持政策, 在 产业 发 畏 、 历 史 文 化 特 色 传 承、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 加 快 项 目建 设 等
从 …西 省 发 改 委获 悉 , 经 省委 、 省 政
府 审 定 意 , 省委办公厅 、 省政 府 办 公 厅
地 城管执 法 改革方 案 . 加 快 推 进 城 交通 、 扶 贫 等 f J 住实地渊 研埘接 、
题 研 究 沦 、 多次 求 意 见基 硎 : 卜 捉